1. 請問在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做非編制的教師值得去嘗試嗎謝謝!
首師大附中做非編制的教師,應該是在一所分校,是一所招收高中生的自費民營的學校,老師的要求與待遇應該都是比較高的吧。是否值得,還是自己衡量好。
2.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怎麼樣
還好啦。。我在那裡上中美實驗,就是操場小了點,教育硬體還比較贊
3. 全國有幾所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起點: 北京西客站 \r\n終點: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麗澤中學 \r\n\r\n共有6條結果符合查詢條件!\r\n\r\n線路1: 從北京西站南廣場出發,乘坐349路(豐台西站-北京西站南廣場),抵達北大街. 約9.82公里 \r\n線路2: 從蓮花池出發,乘坐340路(怡海花園西門-菜戶營橋),抵達北大地. 約6.9公里 \r\n線路3: 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694路(嘉銘園-寶隆公寓小區),抵達北大地. 約8.65公里 \r\n線路4: 從蓮花池出發,乘坐特7路(世界公園公交總站-前門),抵達北大地. 約7.14公里 \r\n線路5: 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937路專線(南禮士路-羊坊村),抵達七里庄路東口. 約9.46公里 \r\n線路6: 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937路支(南禮士路-大庄),抵達北大地. 約8.88公里 \r\n\r\n起點: 北京西客站 \r\n終點: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麗澤中學 \r\n\r\n詳細行車指引:\r\n1.從廣蓮路向東出發,沿廣蓮路並右轉到西站南路,\r\n2.沿西站南路走70米並左轉,\r\n3.走60米並右轉到西站南路,\r\n4.沿西站南路走300米並右轉到廣安路,\r\n5.沿廣安路走1公里並直行到京石高速公路,\r\n6.沿京石高速公路走2.9公里並直行到四環,\r\n7.沿四環走300米並直行到西四環南路(輔路),\r\n8.沿西四環南路(輔路)走1公里並左轉到北大街,\r\n9.沿北大街走300米並左轉,\r\n10.走40米到達目的地。\r\n\r\n總路程約5.99公里
4.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是怎麼回事 求解釋
首師大附中是北京海淀的一所北京市首批示範中學,設有初高中兩個部門,位於阜成門外八里庄,1992年更名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接受北京市教委和首師大的雙重領導,有五個校區並承辦首師大二附中(原花園村中學),校本部有學生1000多人,30多個班級。
5.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好,還是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好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適合好學生~
6.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學校文化
校訓 自覺、勤奮、求實、創新 校歌 【成達中學時期校歌】
成德達才,社會中堅。
基楨締造,肇始青年。
努力愛春華,及時著先鞭。
擷文明之茂實,揚智慧之靈泉。
步武前賢,薪火長傳。
舍我青年,大任更誰肩!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歌】
附中的校園,我們的搖籃,自覺的錘煉,勤奮的攀登。
春風幾度吹綠楊柳,長河邊綻開多少青春笑顏。
一片溫馨,幾聲祝願,伴我走向祖國的明天。
啊 師大附中;啊 可愛的校園。
你給我強健的體魄,你是我成長的搖籃,你是我啟航的港灣。 學生組織 序號社團名稱所屬類別1天文社、動漫社、清風棋社等學術團體2管樂團、舞蹈團和通吧鼓樂團等文藝團體3校籃球隊等體育團體(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 文化活動 根據2015年10月學校官網介紹,學校春季有「藝術季」學生書畫藝術作品展評活動、校園讀書節、「春之聲」合唱節、春季越野跑、「振興杯」、學生科技節;夏季有國內外多線路修學旅行和社會實踐活動;秋季有學生軍訓、秋季運動會、校園歌手大賽、校園主持人大賽、學生辯論大賽;冬季有校園之星、感動校園十佳中學生評選、12·9 遠足活動、新年接力賽、新年文藝聯歡活動等。
7.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辦學條件
2000年學校開通了主幹千兆的校園網,實現了每間教室的多媒體化,開啟了教育教學及辦公管理的全部網路化。學校設有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計算機實驗室,科技教育製作室,形體訓練室,樂隊排練廳,心理咨詢室,軟陶製作室等多種專用教室,以及籃球館、乒乓球館、健身房等。
根據2015年10月學校圖書館官網介紹,學校圖書館總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設有教師閱覽室、師生共用書庫、學生閱覽室。學生閱覽室可共400餘人同時閱覽。館藏圖書7萬余冊,過刊合計2000餘冊 ,工具書1500餘冊, 其中訂有印刷版中外報刊近300種,電子文獻千餘種,建立了期刊全文檢索服務系統、電子信息 音像可通過光碟鏡像系統進行閱覽、檢索等,館藏文獻覆蓋各個學科,且全部計算機管理。 根據2015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特級教師15人,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15人,海淀區學科骨幹教師55人,海淀區學科帶頭人教師27人,優秀青年教師23人,特聘碩士研究生導師11人。
特級教師名單:鄭丙彥,劉本舉,寧成,王永,劉國剛,梁宇學,王小磊,沈傑,張文娣,李玉華,阮翠蓮,高靈芬,黃明建,鄭曉龍,韓新生。 根據學校2013-2015年招生計劃,截至2015年10月,學校本部有班級30餘個,在校學生1000餘人。
首師大附中通州校區位於中山大街,截至2015年4月,學校佔地89餘畝,學校規模為66個班,初中36個班,普通高中30個班。2015年秋季初一招生6個班,2018年秋季實現高中招生。 根據2015年10月學校官網介紹,學校先後與法國、德國、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建立了友好交流關系。已在美國捷門棠學校建立了孔子課堂,並被評為全球先進孔子課堂。 學校創建了國際部,該項目是與美國The Dwight School(現改為與Germantown Academy合作)合作創辦的,招收國內外的學生。每位合格畢業生均可獲得首師大附中和美國The Dwight School(現為Germantown Academy)的高中畢業文憑。
截至2010年11月,學校已與香港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泰國松坦普學校、新加坡先驅學院等7所學校建立了友好學校關系。
8. 關於首都師范大學附中
首師大附中的前身是始建於1914年的成達中學,創建者唯願中國青年「成德達才」以昌國運,故內以「成達容」命校名。1978年由北京市確定為首批市級重點中學,2001年被評為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校。 首師大附中的辦學理念是:愛國、科學、人文。辦學宗旨是:以鄧小平「三個面向」為指導,認真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實施素質教育,辦一流學校,育高質量人才。校訓是:自覺、勤奮、求實、創新。目標是:國內一流,國際知名。
9.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10年高考,學校理科600分以上占統招生人數的70.8%,文科600分以上占統招生人數67%;理科全體平均分610,文科全體平均分578,理科實驗班平均分達 到 645.1分以上,文科實驗班平均分達到612分。理科全體考生99.7%達到一批錄取分數線,文科全體考生94%達到一批錄取分數線。
2011年高考,學校有2名學生進入北京市理科前5名行列,其中一名同學693分,全市第3;一名同學690分,全市第5名。文科一名同學名列海淀區第4名。理科600分以上人數占統招生的61%,文科600分以上人數占統招生84%。
2013年高考,首師大附中650分以上學生共有120餘人,600分以上學生300餘人,600分以上各段人數繼續位居北京市、海淀區前列。理科第一實驗班平均分達到 684.3分,全年級統招生平均分達640多分。文科實驗班平均分達到634.6分,全年級統招生平均分達630多分,其中文科實驗班一名同學獲得 689分的成績,位列全區第三、北京市第六。統招生一本上線率文、理科均為100%。
2014年高考,學校670分以上學生40餘人,650分以上學生100餘人,占理科統招生人數的50%以上,占文科統招生人數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兩名同學獲得數學學科滿分的成績。600分以上學生300餘人,600分以上各分段人數繼續居北京市、海淀區前列。學校招收的創新教育實驗班平均分達683.3分,全年級統招生平均分達640多分,文科實驗班平均分達640.5分,全年級統招生平均分達630多分,統招生一本上線率文理科均為100%。
2015年高考,學校670分以上學生45人,其中理科占統招人數的17.8%,文科占統招人數的9.5%;650分以上學生120人,其中理科占統招人數的46.1%,文科占統招人數的42.9%;600分以上學生共300人,占統招人數的97.43%,人數比例在海淀區排第二。理科有兩名同學分別獲得707分和700分。
●學科競賽
2009-2014年,學校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取得的主要成績如下:
2009年一名同學獲第十五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賽聯賽加拿大國際程序設計邀請賽金牌一等獎;
2009年一名同學在「全國青少年航空模型錦標賽」中獲得二級橡筋動力滑翔機第一名、航天綜合團體第二名,並獲得北京市銀帆獎;
2009年一名同學獲全國高中化學競賽北京賽區一等獎;
2009年兩名同學獲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北京賽區二等獎:
2009年兩名同學獲第二十六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北京賽區)(實驗中學杯)二等獎;
2009年一名同學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二等獎;
2009年三名同學獲全國青少年英語全能王大賽北京市決賽一等獎;
2009年兩名同學獲第三屆地理小博士全國地理科技大賽一等獎;
2009年一名同學獲歐盟暨國際青少年科技創新賽優秀獎;
2009年兩名同學和三名同學分別獲北京市第三十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二等獎;
2012年一名同學獲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二等獎;
2012年一名同學獲26屆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三等獎;
2012年一名同學獲26屆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三等獎;
2012年一名同學獲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中獲一等獎;
2012年一名同學的作品《成敗相依》獲「第十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決賽動畫製作項高中組二等獎、「中國移動校通訊杯」第十三屆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高中組電腦動畫(二維)三等獎、第十三屆北京市中小學師生電腦作品評選活動電腦動畫(二維)一等獎;
2012年一名同學的作品《小小少年》獲「第十三屆海淀區中小學師生電腦作品評選活動」高中組電腦動畫二等獎;
2012年兩名同學獲年25屆北京市高一物理(力學)競賽中獲北京市決賽二等獎;
2012年一名同學獲25屆北京市高一物理(力學)競賽中獲北京市決賽三等獎;
2012年一名同學獲中央電視台「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北京賽區選拔賽高中組一等獎;
2012年四名同學在《JA經濟學》第七屆北京市中學生商業挑戰賽中獲第一名,四名同學獲第三名;
2013年三名同學獲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一等獎;
2014年學校機器人社團在VEX機器人世錦賽中獲得嘉獎;
2014年一名同學獲第八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信息學奧林匹克(Asia and Pacific Informatics Olympiad,簡稱APIO2014)中國賽區銅牌。
●體育藝術
2005-2012年,學校學生參加體育藝術活動取得的主要成績如下:
2005年學生獲海淀中小學藝術節群舞比賽二等獎;
2005年學生獲海淀區中小學群舞比賽一等獎;
2005年4月校舞蹈隊表演《風景》在市第八屆學生藝術節獲一等獎;
2005年4月校管樂團表演《康定情歌》等在市第八屆學生藝術節獲二等獎;
2005年學校籃球隊在銳步杯高中籃球賽獲第二名;
2005年學校籃球隊在ING北京市籃球訓練營獲第一名;
2005年學校籃球隊在全國高中男子籃球錦標賽獲第一名;
2005年籃球隊獲全國優秀運動隊稱號;
2006年學校舞蹈隊表演的舞蹈《古賦隨想》,在海淀區中小學生藝術節上榮獲群舞比賽一等獎;
2006年學校管樂團演奏的樂曲《皇家達道》,在海淀區中小學生藝術節上榮獲一等獎;
2010年學校高中籃球隊在北京市中小學籃球隊聯賽中榮獲第三名;
2011年學校在北京市第十四屆學生藝術節中榮獲展演二等獎,在北京市第十四屆學生藝術節中榮獲舞蹈展演三等獎;
2012年一名同學獲全國第八屆中小學師生藏書票大展獲獎海淀區一等獎;
2012年一名同學獲十七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中設計類一等獎;
2012年一名同學獲十七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中攝影類二等獎。 2009-2012年,學校教師所取得的主要成績如下:
2009年數學組被授予2009年度師德先進集體;
2009年體育教研組被評為海淀區中小學優秀體育教研組;
2009年體育教研組被評為北京市中小學校優秀體育教研組;
2009年數學組被授予2009年度師德先進集體;
2010年體育教研組被評為2010年海淀區優秀體育教研組;
沈傑校長榮獲2010年「中學創教學管理優秀獎」,2010年海淀區「優秀學校評價員」;
杜君毅老師榮獲2010年海淀區「中學十佳班主任獎」;
於京波、王靜園(師徒楷模)、王雯斌、張劍雄、吳穎五位老師被評為2011年海淀區青年先進教育工作者;
王健紅老師榮獲2010年海淀區教育事業統計工作優秀個人二等獎;
阮翠蓮老師榮獲2011年海淀區中小學體育管理優秀獎;
王克海老師榮獲2011年海淀區優秀體育教研組長;
張艷紅老師被評為2011年海淀區中小學體育雙優教師;
阮翠蓮老師榮獲2011年海淀區中學創新德育管理優秀獎;
石麗麗老師參加「2011北京市中小學學科教師市級培訓(高中地理)」,培訓成果校本研究報告《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研究》被評為優秀成果獎;
黃曉燕、吳勝會、楊娜三位老師榮獲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基礎英語素質教育的途徑與方法》「第五屆全國基礎英語素質教育實驗基地學術交流研討會」階段性實驗報告一等獎;
萬璐璐老師撰寫的論文《談美育對高中生健康人格的培養》獲北京市第三屆「智慧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
鄧文卓老師撰寫的論文《巧用經典文化 打造美的課堂》獲北京市第三屆「智慧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2004年-2014年,學校取得的主要榮譽如下:
2004年度榮獲普通高校招生目標管理優秀獎;
2006年榮獲北京市金鵬科技獎;
2006年度被評為科技教育先進集體;
2007年9月被國家教育部、國家人事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007年獲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國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示範校;
2008年榮獲北京市金鵬科技獎;
2008年獲北京市「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2009年榮獲北京市金鵬科技獎;
2011年榮獲2010年度海淀區教育事業統計工作優秀集體二等獎;
2014年被評為「2013年度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
2014年榮獲2010-2013年海淀區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學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