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師范大學大興附屬中學的辦學特色
2006年加入師大附屬學校後,為了更好地繼承北師大的文化,同時概括了該校學校文化的發展特色,我們確定了「木鐸金聲」為新的校訓。「木鐸金聲」 的原意為「以木為舌的鍾鈴奏出金屬的聲音」。出自於《論語·八佾》。 「木鐸」與「金聲」首次連用,則見於金元時期張之翰的《西嚴集》卷八,其有詩《贈張祭酒》雲:「祭酒先生選最難,去年有詔起秋山。師嚴教育人才際,道在尋常日用間。木鐸金聲千古振,杏壇春色幾時還。斯文一脈關身重,莫嘆蕭蕭兩鬢斑。」這里「木鐸金聲」與「杏壇春色」都是用來指代教育。
「木鐸金聲」喻示一種不斷追求自我超越的精神境界, 是一種要以平凡的人生去創造不凡成就的人生追求。「木鐸金聲」也是一種教育信念,它讓教師與學生都堅信:個人潛能是不可限量的,一切生命都能金聲玉振,奏出最美妙的聲音。我們將「木鐸金聲」展示在校園最醒目的地方,激勵師生樹立遠大理想,在不斷學習中自我超越,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在這里每一位老師和學生都將盡力奏響他們生命最純正的強音! 該校為強化英語特色,首先加強隊伍建設,英語組是該校最大的教研組,從原來的沒有1名區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到現在的擁有4名區級學科帶頭人和4名區級骨幹教師。這里有高級教師引領,有專業八級以上的十幾名教師和碩士研究生做骨幹,我們曾請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國統編教材高中英語教材的外方編輯EDWIN先生作外教,並負責培訓全校英語教師,負責該校英語校本教材的編寫,我們將講課和培訓教師的全部過程留取資料,刻成光碟。該校還聘請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語專家劉道義教授、海淀區中學英語教研員、特級教師何國貴老師、特級教師程中一老師、北京二中英語特級教師王岱老師以及北京四中和師大附中教師作該校的英語教學顧問。
該校採取多種辦法營造學用英語的環境:播放英文歌曲、張貼英文名言,備英文圖書,組織英語演講,搞英語名師講座,開英語校本課程,參加建構英語課題,多種途徑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英語成績明顯提高,英語教研組被評為區先進教研組,每年獲區級以上英語獎百人以上,學英語、用英語的熱潮日益高漲。
『貳』 北大附校和北大附中有什麼不一樣
中的意抄思代表的一般識高中喝初襲中。。。
這些學校一般都識套牌子的私立學校。
不過這些學校能套上北大的牌子。管理方面都相當不錯。
我曾經也在北大附中上過學。雖然識私立,可是很牛,才人很多。
不是一個學校。
好比大學中的學校和學院。
『叄』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的辦學特色
學校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現代化、信息化的教室為優化教學過程提供有力支撐;蘋果機房、學生電視台、國學講堂、科技走廊、生物長廊、藝術畫廊等專業化、功能化的場所是學生自我創新的平台;數字化、網路化的圖書館為學生查詢、檢索、閱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徜徉於校園,學校的每一面牆都會「說話」,每個角落都充滿教育意義,隨處都可以感受到學校特有的文化氛圍。
學校發揮科技示範校的優勢,以通用技術基地校為資源,以「琴棋書畫」特色工程為引領,共開設了30多門校本選修課,成立了24個學生社團。無線電測向隊在國家、市區級比賽中多次獲獎,模擬聯合國社團在市級、國家級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會中獲得贊譽,古箏社團出色完成了海淀區新建樂團展演活動,籃球社、健美操社屢獲海淀區競賽一等獎,共有6名學生獲得北京市「銀帆獎」,學校連續三年獲北京市科技「金鵬獎」,彰顯著「科技塑造人、藝術陶冶人」的辦學特色。
『肆』 北京師范大學萬寧附屬中學的辦學特色
北師大萬寧附中按照「國有聯辦、機制創新、自主辦學」的原則,由北京師范大學與萬寧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全新辦學模式也在北師大萬寧附中鋪開,這種嶄新的管理體制,在我海南省公辦學校還是首例。
學校管理體制為「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萬寧市負責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及教育經費投入,北京師范大學則投入師資力量、教學資源、教育品牌、團隊管理等,理事會由萬寧市政府及北京師范大學雙方共同組成,是雙方合作辦學的決策、監督和咨詢常設機構。
北師大萬寧附中校長是學校的法人代表,在理事會領導下獨立行使辦學自主權,全面主持學校工作。校長由北京師范大學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加以培訓後委派,實行任期聘任制、目標考核制和責任追究制,每年接受理事會年度考核。全體教師均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實行教師聘任制、崗位責任制,並實行過程考核和目標考核。 秉承北師大「治學修身、兼濟天下」的辦學理念,承接北師大優質教育資源,依託名校辦名校,堅持「全人教育」,採用精細化管理,打造品牌師資隊伍,創建海南省名牌中學和國家級示範性中學。
學校建立了系統規范的規章制度,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推行「三個三」,即 「三個十條」(《校園十條禁令》、《教學管理規范十條》、《課堂教學規程十條》);「三大考核」(教師每月教學工作常規考核、班主任每月工作考核、行管幹部每月工作考核);「三大課表」(教學常規課表、校本選修課表、食堂A/B周菜譜)。實行全寄宿(包括老師和學生)、全封閉(主要指生活管理)、雙周放假制等,以先進精細的管理出成效。
學校注重德育工作,突出抓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注重德育過程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教育,嚴格執行《校園十條禁令》,每月制定專門的教育主題,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實施「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寓愛國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禮儀教育、感恩教育和健康教育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教會學生「會學習、會做人、會生活、會創造」,著力培養「基礎扎實、特長明顯、素質全面、能力多樣、人格健全、適應性強」的高素質人才。
學校堅持以質量求發展,以特色創名校,以名師鑄成果,以管理出效益。 育 人 目 標:會學習 會做人 會生活
辦 學 理 念:傳承文明 育人為本 質量為重 和諧發展(全人教育)
校 訓:修身 博愛 尚美 創新
校 風:和諧 文明 仁愛 勤奮
教 風:崇尚真理 追求卓越 張揚個性 勇於創新
學 風:勤學 善學 樂學
『伍』 如何考進北大附中(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相信自己,你只要覺得自己可以,你就可以顛覆一切!加油↖(^ω^)↗
『陸』 北大附校和北大附中有什麼不一樣
中的意思代表的一般識高中喝初中。。。
這些學校一般都識套牌子的私立學校。
不過這些版學權校能套上北大的牌子。管理方面都相當不錯。
我曾經也在北大附中上過學。雖然識私立,可是很牛,才人很多。
不是一個學校。
好比大學中的學校和學院。
『柒』 清華附中 北大附中 具體的區別
兩個學校都很強,都是很精英的學校。北大附的鬆散式管理,「放羊式教育」更能專發揮孩子的天性,屬有助於他們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不過對自律性差些的孩子,這點是致命缺陷,直接導致了初二兩級分化的嚴重。清華附就管得比北大附嚴一點。校園到處都很新,在清華大學可以辦卡吃飯,可以去圖書館看書。因為離清華大學很近,可以提前享受大學的部分資源。對於剛剛小學畢業的孩子嚴格些未必是壞事,這是培養自律性的捷徑。
2015海淀區小升初,北大附中和清華附中作為帝都牛校備受關注。兩所學校各有優勢和教學特色。小編全方位對兩所重點中學招生動態、家長口碑、學校詳解,2015北京小升初參考。
『捌』 深圳南山的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怎麼樣啊教學質量如何
誕生於2000年9月的北京師范大學南山附屬中學,是北京師范大學與深圳南山區政府合作興辦的一年現代化的公立實驗中學。 學校坐落在深圳市南山區美麗的蔚藍海岸社區內,佔地4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8000平方米。校園的整體建築是編難艦船式,體現了 現代建築設計通透、明朗、開放的風格,各類場館設施、功能廳室、教學設備堪稱全國一流,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優美、舒適、健康的學習環境。
學校按照「國有聯辦,委託管理,自主辦學」的嶄新辦學環境,充分依託北師大雄厚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教育技術,在「實施個性化 素質教育」這一辦學理念指導下,對於當代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進行了全方位的、獨有的探求。
現任校長杜中臣先生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在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和社會學院,他曾連續擔任了13屆班主任,並歷任級主任和系副主任。由於身兼多職,杜中臣校長自深圳北京師范大學南山附屬學校籌建之初,就一直是籌劃者、組織參與者、建設和管理者,因此,這所學校從建校初期到今天,其成長和發展的各個環節他都十分了解。而對於這所學校的今天和未來的發展,杜中臣校長更是早已有了自己長遠的打算。目前學校已從全國22個省市招聘教師128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國家級骨幹教師6人,高級職稱教師30人,碩士13人,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 盡管學校創辦還不到兩年,但已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教育教學教研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校教師有80餘人次在區以上各級 各類比賽中嶄露頭角。
隨著學校辦學聲譽日隆,學校領導和教師清醒地意識到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任重而道遠,因此必須著力加強教育改革的力度,加快教育發展的步伐,為在短時間內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立足深圳、輻射東南一代校勵精圖治,再展宏圖。
還可以的
『玖』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怎麼樣
北京市很有名的高中,就在海淀劇院的後面,當初來過這里一次,是領獎學金。想想已經5年的時間了。學校不是很大,樓宇非常的緊湊,校園的環境很好,很懷念自己的高中啊~
『拾』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的辦學條件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佔地70畝,建築面積65000平方米;共有高中教學班34個,初中教學班16個,學生共2500多人,其中新民書院為國際部,是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和美國Hotchkiss高中合作創建的項目。
此外,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還設有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北大附中天津東麗湖學校,承辦北京市北達資源中學。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是一所成立於2000年的集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寄宿制國有民辦學校。
北京市北達資源中學是一所成立於1998年的由北京大學資源集團申辦,北大附中承辦的民辦中學。
註: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除在廣東深圳設立分校以外,其餘冠名「北大附中「的學校均與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沒有隸屬、合作等關系。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共有在崗教師188人,其中特級教師15人,高級教師119人,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6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市區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56人,碩士以上學歷教師39人。
特級教師:李冬梅、張繼達、金仲鳴、盧明、程翔、張思明、柳琪、孫增彪、周沛耕、李裕德、陳育林、吳正祿、陳劍剛、常競超、章熊
全國優秀教師:金仲鳴、程翔
教師名錄參考資料: 2010年,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實行單元制,原有行政班由全新的跨年級學生社區實體——六個單元所取代。其中,一至四單元為常規單元;五單元為競賽方向;六單元為自主出國方向;六個單元分別被賦予橙黃綠青藍紫六種象徵色。設立單元自治會,學生自主管理公共事務,如裝修及管理活動室、策劃及組織單元活動等。
2012年,由國際部學生組成的七單元成立。
2013年,單元制升格為書院制,七個書院分別命名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元培」、「博雅」、「道爾頓」。於此同時確立書院議事會與公民教育課程。
2014年,七個書院部分更名(元培書院更名為明德書院,博雅書院更名為至善書院,道爾頓書院更名為新民書院)。設立專職書院指導教師、繼續營造書院歸屬、強化書院自治、傳承書院文化。
從2014至2015學年起,不再設置書院長,書院由學生自治會管理,由成長輔導處老師對其工作進行指導。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與日本早稻田大學本庄高等學院、濟濟黌高中、清風學園,美國康科德中學、希德威爾中學、吉墨斯河谷中學,法國德比西中學,澳大利亞凱禮中學,加拿大勒庫姆中學,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學(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新加坡萊弗士(Raffles)書院等學校建立友好關系,定期舉辦師生互訪等交流活動。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的學生連續兩年到該校進行計算機網路應用和創業實踐培訓,該校與日本早稻田大學本庄高等學院、濟濟黌中學、清風學園,加拿大勒庫姆中學等學校建立了友好關系,每年舉辦師生互訪等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