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在北京市第一中學上高中的嗎這學校怎麼樣啊
學校我沒上過,但同學在那裡
環境優美,教學水平高
想進這個學校讀書,要求確實有點高
B.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的學生教育
學校重視學生的美育教育,堅持發展藝術特色優勢,校金帆管樂團曾代表全國、北京市、東城區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獲得佳績,已成為在北京市乃至全國頗具影響的學生社團。話劇團、舞蹈團、合唱團、書法、美術、動畫社吸引著越來越多有興趣特長的學生,O5年組建的學生話劇團,在近年市區中小學藝術節比賽中連年獲話劇類一等獎。
學校重視學生的體育教育,是北京市健康促進校,倡導「健康第一」的理念,認真上好兩操一課,開好體育校本選修課,組織好每年秋季校級運動會。校金百合體育俱樂部在田徑、手球、籃球、乒乓球等體育項目競賽中均取得良好成績。在2004年北京市貫徹學校體育條例評選和百所中小學課間操比賽中均獲優秀學校稱號,06年被評為北京市奧林匹克示範校,
學校重視學生的文學教育,堅持開設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為目標的校本閱讀課,03年成立了以老校友冰心名字命名的「冰心文學班」(每屆招生一個班)和「冰心文學社」(下設記者團、讀書社、影劇社等),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成為校園的亮點,學生們的習作多次發表在《中學生報》《北京青年報》等多家報刊,冰心文學社社刊《窨香集》被評為全國九十九佳中學生社刊。
學校重視學生的科學教育,課程設置中有面向全體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初中校園科普和高中科學素養必修課;有面向特長學生的科學沙龍、科學論壇和校本選修課;還有面向有潛質學生建立的學生科技俱樂部,選拔、培養科技創新人才。俱樂部的學生在參加國際、全國、北京市科技比賽中成績斐然,每年有學生被保送至北大、清華、北師大等名校深造。05年被評為首批北京市金鵬科技團。
C. 北京市第一中學的辦學條件
高考成績 2011年北京一中高考繼2010年取得本科上線率50%重點上線率比上年又有提高;示範班的成績更為突出,班級總平均分達到474分,超過本科分數線30多分。
2015年北京一中高考,文理合計純文化課本科上線率突破55%,含藝術類本科上線率超過70%。其中文科純文化課本科上線率66%,含藝術類本科上線率高達87.23%。 科技 賽事名稱姓名獲獎情況/榮譽北京市中小學生觀鳥實地觀測賽蘇悅、康驍健、童星梅、趙禹輝三等獎2014年東城區中小學生創意搭建比賽李斐波、張䶮、呂睿鵬、宋亞申、董昊三等獎東城區中小學三位創意設計作品答辯及展示活動潘延、邢翰文、賈翼飛、李源裕二等獎(表格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 藝術 2015年2月7日,該校學生參加了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中小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技藝展演」頒獎晚會,其中詩歌《我是一名中國人,我為此驕傲!》獲得了詩歌類的金獎。 體育 2015年4月25日、26日,該校30名學生參加了「陽光體育東城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隊員們頑強拼搏、奮勇爭先、相互激勵、團結協作。最終取得了東城、崇文合區以來本項賽事的全面收獲——「高中女子組團體第十」、「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九」、「初中男子甲組團體第九」、「初中甲組團體總分第十」。 2012年5月27日北京一中的15位青年教師以手語詩朗誦《相信未來》節目參加了「魅力青春閃耀東城」東城區教育系統青年教師風采大賽,並在決賽中獲得二等獎、最佳團隊獎的好成績。
該校杜澗清、焦陽、劉莉、郭月秋、王冰冰、吳錦燕、李振英等15位青年教師以手語詩朗誦《相信未來》節目參加了「魅力青春 閃耀東城」東城區教育系統青年教師風采大賽。並在30多所進入決賽的學校中獲得二等獎和最佳團隊獎。
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7人(王志偉,季玉,程海燕,郭月秋,王桔,張偉) 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優秀學校
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全國德育管理先進學校
北京市健康促進學校
北京市體育傳統項目校
北京市百年學校
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北京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北京市綠色學校
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優類學校
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校
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校
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校
電化教育優類校
實驗教學先進校
創建文明行業示範單位
D. 我是新高一學生,今年被北京市第十五中學的築真人文實驗班錄取,但學校還是通知我去參加分班kao shi
知道有別人已經去參加了嗎? 可以打學校的電話問問。(010)63521115
E. 北京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北京一中是一所老校、也是一所名校。校址在東城區鼓樓東大街寶鈔胡同。2001年2月被授予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校銅牌。
歷史沿革
教育方針
師資隊伍
傑出校友
校園設備
社會榮譽
辦學思想
歷任校長
八旗官學管學大臣徐桐羅常培徐楚波張幼成李世濂湯朝暉
發展狀況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
教育方針
師資隊伍
傑出校友
校園設備
社會榮譽
辦學思想
歷任校長
八旗官學管學大臣徐桐羅常培徐楚波張幼成李世濂湯朝暉
發展狀況
地理位置
展開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北京市第一中學簡稱北京一中,前身為八旗官學,建於清順治元年
北京市第一中學
(1644年),是清王朝專為八旗子弟設立的學校。1894年經整頓增設八旗書院一所,取名經正書院。創始人徐桐,監院宗室寶豐,校址即北京一中現校址。1902年改名為宗室覺羅八旗中學堂。1904年改名為宗室覺羅八旗高等學堂。1912年蔡元培主持教育部,決定:"八旗高等學堂仍准設立,唯將八旗取消,五族皆可入",同年八月改宗室八旗高等學堂為京師公立第一中學。1949年4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北京市第一中學。截止到1966年一直為男生校。1988年被東城區政府命名為實驗學校。1990年起實施12年一貫制中小學整體實驗。編輯本段教育方針
學校一貫繼承發揚「有志者事竟成」的傳統精神,遵循教學規律,教書育
北京市第一中學
人,為學生全面成才打好基礎。在繼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學校努力構建「以教學為中心,課內外相結合,以家庭社會為依託」的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模式,在學科教學、德育、科技教育、藝術教育、體育、美育等方面,均以形成特色。學校遵循「主體、個性、現代」的教育理念,提出「全面育人,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整體辦學方向。在高中新課改中,課程設置多樣化,圍繞「主體、探究、效率」進行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多層面的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模式的施行,都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了平台。編輯本段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48個教學班,教職員工180人,學生從小學到高中愈2000人。經市教
北京市第一中學
委批准,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並可招收部分寄宿生。?北京一中教師隊伍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特級、高級教師為主的骨幹教師,另一部分為近年來大學及研究生畢業的青年教師。中老年教師經驗豐富,青年教師朝氣蓬勃。敬業愛生是師資隊伍的基本素質。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全面育人的方針,承擔了北京市教育科學「八五」和「九五」重點課題,還是教育部「九五」重點教育科研課題組主要成員。北京一中實施9年一貫制,從小學畢業直升初中,一中小學部使用景山學校21世紀教材,為學生發展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 學校是北京市體育(田徑)傳統校、也是北京市藝術傳統校。幾年來為大專院校輸送了許多體育和藝術類特長生。編輯本段傑出校友
一中是北京市最古老的學校之一,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傳統和光榮的革命傳統。老舍、劉白羽、許嘉璐、強衛、李荻生、劉曉晨、李素麗等都是一中的校友。近幾年一中的發展受
北京市第一中學
到了上級領導的重視,李嵐清、柳斌、龍新民、張健民、李志堅、強衛、徐錫安、陶西平、林文漪、陸宇澄、胡昭廣等領導人為一中題詞或批示勉勵學校、或親臨學校指導工作。編輯本段校園設備
北京一中校園環境優美,被北京市評為花園式學校。校內有塑膠跑道,寬
北京市第一中學
廣的操場、禮堂和食堂;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圖書館、學生覽閱室、電教室、多功能教室、學生機房和木質地板的形體房、各教室都安裝了閉路電視和多媒體設備。 優美的校園、先進的設備、良好的校風、嚴謹的教學傳統和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為進入我校學習提供了求學成才的條件。編輯本段社會榮譽
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
北京市第一中學
作先進單位,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優秀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北京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北京市綠色學校等。1978年被批准為全國鐵路重點中學和北京市西城區重點中學,2004年由鐵路移交西城區政府管理,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先後被教育部、北京市及西城區授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優類學校」、「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校」、「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校」、「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校」、「電化教育優類校」、「實驗教學先進校」、「創建文明行業示範單位」等一系列光榮稱號,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編輯本段辦學思想
學校的校訓是「勤奮、求實、創造、奉獻」。學校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本著「以人為本,以德治校,以質求發展」的辦學思想,以多樣性為特徵,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中學階段的基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教育創新,每年為北大、清華等全國重點大學輸送了大批優秀高中學生。 以人為本,以德治校、以質求發展,以多樣性為特徵,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走向世界,把北京市第一中學建設成為「研究型、開放式、高質量、信息化」的現代化示範中學,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校堅持「全面育人」的教育原則,保證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國家規定的教育內容,完成學業,為進一步深造或走向社會奠定基礎。學校重視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有專設部門和人員負責學生的思想工作、青春期教育和心理輔導,有專設的醫務保健室為學生服務,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編輯本段歷任校長
八旗官學管學大臣徐桐
北京一中前身為八旗官學,始建於清順治元年(1644年),是清王朝專為八旗子弟設立的學校,學校隸屬於清朝太學(國子監) 清光緒八年(1882年)八旗官學經歷了一次大的整頓,增設了管學大臣,第一任管學大臣為吏部尚書大學士徐桐。 (現北京一中校園內,碑亭中仍清晰可見徐桐當年撰寫的碑文) 京師第一公立中學校長 美國康必乃爾大學畢業,1923年留學英國,曾三任京師公立第一中學校長: 1923(因去倫敦留學未到任) 1924.7----1928.8 1934.9----1939.9 京師公立第一中學代理校長 1923.2--1924.7
羅常培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教授,解放後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全國政協委員。 羅常培先生是北京一中歷史上一位不領薪水的校長,任職期間全部薪水均購圖書捐贈學校(文化大革命中損失慘重,羅常培的贈書,現只有少量尚存,尾頁可見羅常培的藏書印) 羅常培任校長期間,前後曾有數位文化教育知名人士到一中任教,老舍、鄭天挺、董魯安。羅常培本人,他們不僅帶來了進步的思想,而且帶來了新的文化,董魯安是北京教育界第一個教語體文的,以後的老舍先生,羅常培先生也都是用白話文教學。這在當時就是嶄新的人物了,可以說是「天風氣之先」「五四」的新風吹到了一中,為一中的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徐楚波
1949-1976 北京一中校長 1976-1982 北京一中名譽校長 1949年1月北平解放,4月11日徐楚波代表人民政府接管北平市第一中學,並擔任校長。學校定名為北京市第一中學校 徐楚波,人民教育家,1949年九月參加了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國會議。建國後歷任全國政協二屆委員;第三、四、五屆常任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常委;第一二屆人民代表;市人民政府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北京市分會常務理事;副主任理事。
張幼成
後調任教育局局長、東城區區長
李世濂
後調任新華社國際部主任北京
湯朝暉
任166中這所區重點校的副校長、書記。兩年前,一中原校長鄧少軍調任25中校長,湯朝暉被任命為一中的校長。編輯本段發展狀況
學校堅持以「教育改革促發展,教育科研求創新」的發展戰略。在不懈的改革、探索的實踐中,學校逐步形成了「構建學生的健全人格,打好學生的發展基礎」的教育理念和「尊重學生自主,倡導人文教育,重視環境熏陶,強調道德實踐」的教育主張。學校明確提出了「優秀的初中畢業生,經過三年高中培養,應當成為人格發展和身心發展兼優,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兼優,人文素養和科學(自然)素養兼優,個性得到健康發展的優秀高中畢業生」的培養目標。學校教學管理堅持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相統一,遵循「雙主體互動式」教學原則,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以研究與實踐相結合方式,發展「人文素質教育」、「自主性發展」的育人特色,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研究性學習,為全面實施新課程做准備。
F.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現任校學生會是第幾屆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現任校學生會,
據說是第16屆。
可詢問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辦公室、教務處。
以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的說法為准。
G. 北京市第一中學的介紹
北京市第一中學(Beijing No.1 Middle School),簡稱北京一中,是一所歷史名校,始建於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歷經八旗官學、經正書院、宗室覺羅八旗學堂、京師公立第一中學,建國後定名為北京市第一中學。截止至2010年10月,學校1有48個教學班,學生從小學到高中愈2000人有教職工150人,其中特級教師、市區骨幹教師15人,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7人。
H. 北京市第一中學的文化傳統
校徽 寓意:左邊方正,代表求實;右呈圓形,象徵和諧;中部隆起,意為勤奮;圖不對稱,力求創新;正面為「一中」字形,「中」如一張弓「一」如弦上箭,意為一往無前;綠地廣育英才,金邊光耀中華。
校訓 勤奮 求實 和諧 創新
勤奮: 勤奮學習 努力向上
求實: 腳踏實地 求實求真
和諧: 和諧教育 全面發展
創新: 朝氣蓬勃 開拓進取 校歌 歌名:一中——幸福的搖籃
作詞:朱新雄
作曲:劉虹
鍾鼓樓旁,護城河畔,有一座美麗的校園 。這里有 親愛的老師,這里有知心的夥伴。啊!心愛的一中。啊!幸福的搖籃。為我們插上理想的翅膀,為我們揚起智慧的風帆。為我們揚起希望的風帆。 歡樂的老師,這里有春天的詩篇。啊!心愛的一中。啊!幸福的搖籃。為我們插上騰飛的翅膀,為我們揚起理想的風帆。為我們揚起希望的風帆。 畢業典禮
2015年6月1日上午九點,北京一中在禮堂舉行了「向夢想的方向前進」2015屆高三年級畢業典禮。校長湯朝暉、黨委書記毛瑋華、教學副校長艾英、德育副校長潘明出席了活動。高三年級全體學生、任課教師及學生家長代表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全體唱過國歌後,艾英副校長首先宣讀了2015屆高三年級全體畢業生名單,並向同學們表達了祝賀。從高一到高三,三年當中同學們歷經了各科會考,最終修滿144學分,能夠順利畢業,其中的努力老師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接下來,一部回憶短片幫同學們回顧了三年高中生活中的點滴:第一次軍訓、第一次學農、生活與學習的片段、新年廟會的歡騰、成人禮,一張張照片都是最珍貴的記憶。
運動會
2014年10月21日,北京一中在地壇體育場舉行了2014年秋季校運動會。東城教委體衛科羅曉輝科長、東城教委中教科王夢娜副科長、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張建中副主任、和平北路學校蔡福生校長、東城體育運動學校任利群副校長受邀出席了開幕式。入場式上,由不同年級女生組成的藝術體操方陣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花球表演;曲棍球隊方陣的展示體現了我校校本課程的階段性成果;高一年級組的軍訓成果展現了學生們青春的活力。
I. 北京市第一中學實驗部和北京一中是什麼關系
北京一中實驗部就是北京一中的小學部
小學一至六年級在那上課~
J. 北京市第一中學的辦學歷史
北京一中前身為八旗官學,始建於清順治元年(1644年),是清王朝專為八旗子弟設立的學校。
1894年八旗官學經整頓增設八旗書院一所,取名「經正書院」校址即北京一中現校址。
1902年經正書院改名宗室覺羅八旗中學堂。
1904年宗室覺羅八旗中學堂改名為宗室覺羅八旗高等學堂。
1912年蔡元培主持教育部,決定:「八旗高等學堂仍准設立,唯將八旗取消,五族皆可入」。
1912年年八月宗室覺羅八旗高等學堂改名為京師公立第一中學,從此北京一中成為一所普通中學。
1949年4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京師公立第一中學改名北京市第一中學。
截止到1966年一直為男生校。
1988年北京市第一中學被東城區政府命名為實驗學校。
1990年經北京市教育局批准增設小學部,實施12年一貫制中小學整體實驗。
2008年北京市第一中學的師生們共同參與了奧運會,和2009年國慶60周年慶典等大型活動。
2015年北京一中舉行學生記者站復站儀式(北京一中學生記者站創建於上世紀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