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祖國巨變的作文!
幾十年一晃而過,轉眼間,改革開放三十年在繁榮富強中轉瞬即逝。回首人們感慨萬千的改革歲月,一股股暖流湧入心田。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代替了往日崎嶇不平的鄉間小路;聳入雲霄的摩天大樓代替了往日搖搖欲墜的破磚瓦房;出口成章的談吐代替了往日斷斷續續的思路……人民的生活奔小康,科技水平震驚國際,保衛和平永不打戰,旅遊景點客戶擁擠……中國這條東方巨龍,沉睡百年驀然而起,震驚世界,屹立東方。 [ www.gwdq.com 公文大全收集整理]回望以前的農村,渴求知識的孩子們只能睜著水潤晶瑩的大眼睛在早已破舊不堪、歷經風吹日曬的茅草棚里如痴如醉地讀那僅有的一本半舊的課本。不僅如此,通往「學校」的是一條曲折蜿蜒的泥濘小路,經過風雨的數次洗禮早已「面目全非」……孩子們腳上穿的是用藤枝編織的簡易草鞋,身上套的是打滿補丁的破布爛麻,黝黑的而有力的雙臂上疤痕清晰可見,頭發亂糟糟的,臉兒「黃澄澄」的,指甲黑漆漆的…… [ www.gwdq.com 公文大全收集整理]展望現在的農村,「破舊」一詞已成為過去。聳立著的樓屋,光鮮體面的衣物,溫文爾雅的舉止……無不顯示著改革開放的偉大業績,無不顯示出改革開放的巨大收獲!現在,同樣有著水潤晶瑩大眼睛的孩子們已端端正正的坐在亮亮堂堂的教室里,朗朗的讀書聲縈繞耳際,一本又一本包裝新穎的課外讀物驕傲的矗立著,散發出奪目的光環,一圈又一圈的向外擴散……誰能料想現在中國的翻天覆地?恐怕只有那些親身經歷過的人了。 [ www.gwdq.com 公文大全收集整理]皺紋滿布臉間的爺爺說:「中國以前窮啊!俺這一代人那時候就從不知道豬肉是個什麼味兒!餓的沒法兒了,就吃地瓜葉兒,吃樹皮。有一家因為孩子多,餓死、病死了兩三個……咱家以前賣過豆腐,每次都是天不亮就出去,在大街上站一天、餓一天再回家吃點地瓜干兒……」爺爺用那雙枯樹枝一樣的手抹了抹亮晶晶的眼淚,哽咽著繼續說:「當時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吃便了,還是餓啊!哪像現在,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孩子啊,你可要珍惜啊,過去的辛酸你不知道,那可真是地獄生活哪!」爺爺意味深長的看了我一眼,緩緩的說:「多虧周總理的改革開放,你看現在,人們的日子都過得紅紅火火的,哪還有一點兒吃不飽穿不暖的樣子?你也要好好學習啊,不能愧對了黨和周總理,知道么?」 皺紋滿布臉間的爺爺說:「中國以前窮啊!俺這一代人那時候就從不知道豬肉是個什麼味兒!餓的沒法兒了,就吃地瓜葉兒,吃樹皮。有一家因為孩子多,餓死、病死了兩三個……咱家以前賣過豆腐,每次都是天不亮就出去,在大街上站一天、餓一天再回家吃點地瓜干兒……」爺爺用那雙枯樹枝一樣的手抹了抹亮晶晶的眼淚,哽咽著繼續說:「當時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吃便了,還是餓啊!哪像現在,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孩子啊,你可要珍惜啊,過去的辛酸你不知道,那可真是地獄生活哪!」爺爺意味深長的看了我一眼,緩緩的說:「多虧周總理的改革開放,你看現在,人們的日子都過得紅紅火火的,哪還有一點兒吃不飽穿不暖的樣子?你也要好好學習啊,不能愧對了黨和周總理,知道么?」 細細想想:現在的我們,正是豆蔻年華,人生的春天,又有如此好的學習條件、物質條件、生活條件,不為生計所累,不為家庭奔波,只要安心的學習,健康的發展,就會擁有燦爛的明天!
『貳』 怎樣寫家鄉巨變這篇作文
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完善,居民生活水平步伐的逐漸加快,城鎮人口素質的普遍提高,近年來,我的家鄉——彬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得更美麗富強了。
家鄉的變化很多。窄小而泥濘的土路被寬敞、干凈的水泥路面所取代;補丁打著補丁的「樸素」衣服變成了現如今的時尚服飾了;以前的草房、泥坯房被現在紅磚大瓦的新農村所代替,家家戶戶門前、院落的花花草草使房屋顯得更清新大方了;原來以自行車、摩托車為主的代步工具逐漸變成了私家車。
變化最大的要數涇河新區了。以前許多的生活垃圾、工廠排放的污水都被家鄉的母親河——涇河「無條件」接收了,每到夏天,蚊蠅滿地,臭氣熏天,行人無法靠近。現如今,在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懈努力下,涇河已是「改頭換面」展新顏,以她博遠的胸懷、健康的身姿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
涇河大堤一邊是南方園林式的休閑公園。公園里有供行人休憩的亭子,高大提拔的楊樹,翠綠欲滴的松樹,清澈見底的人工湖……這一切的巧妙布局無不獨具匠心。在碧水藍天的映襯下讓人們遠離了鬧市的喧喧囂,也遠離馬路上刺鼻的汽車尾氣。有的只是一片清新,一份寧靜。
大堤的另一邊蜿蜒流過的是孕育了這片土地的涇河。靠近河岸的是一排排整齊的太陽能路燈、漢白玉護欄。每到夜幕降臨的時刻,太陽能路燈的點點燈光,好似給母親河穿上了一條絢麗的花裙。還有活潑的青蛙在為旅遊、休閑的人們演奏著動聽的曲子。這里彷彿就是沒有紛爭的世外桃源,但又不缺乏現代城市的時尚氣息,真可謂是古今結合的完美手筆啊!
隨著家鄉各方面的飛速發展。陸續開發了一系列的旅遊路線。家鄉儼然已經成了一個集休閑度假、觀光娛樂、修身養性為一體的旅遊勝地,使更多的朋友了解了歷史悠久的古豳文化,,也使當地居民受到了新思想的啟發、新理念的熏陶。
如今,家鄉的春季鳥語花香;夏季綠林成蔭;秋季黃葉鋪地;冬季潔白似玉。家鄉的經濟,突飛猛進;人民生活質量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起航吧!生我、養我的家鄉。加油吧!蓬勃發展的家鄉!騰飛吧!有我們新一代為您保駕護航的家鄉。
『叄』 初中作文家鄉巨變新化
六十年,彈指一揮間,六十年,祖國大地滄桑巨變。六十年的光景,我的家內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奶奶容像我這么大時,新中國剛剛成立。那時的中國經濟落後,百廢待興。因為家裡窮,奶奶只上過兩年學,穿的衣服縫了又縫,補了又補,連電燈都成了奢侈品。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奶奶也走出了沒有廚房,沒有衛生間,又黑又矮的舊平房,搬進了寬敞明亮、室內設施一應俱全的新樓房。打開家裡的衣櫃,各種漂亮的新衣服在掛衣櫥里擺放得整整齊齊。奶奶樂得合不攏嘴:「與以前的生活比,我現在的日子比神仙還美。」
漫步在平原縣城的道上,琵琶灣公園、三國文化廣場和和諧廣場等休閑場所令人心曠神怡。琵琶灣公園里,綠水倒映著青山。銀裝素裹的大理石橋,平整如鏡的路面,如同仙境一般,盡情展現平原的秀美與端莊;再看看三國文化廣場,桃園三結義的巨型臉譜,介紹平原文化的展示牌,栩栩如生的特色雕塑,顯示出平原深厚的文化內涵;走進和諧廣場,挺拔的景觀樹與顏色各異的花朵相映成趣,再加上音樂噴
『肆』 作文{家鄉巨變}怎麼寫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定。以農村改革開放為先導的我國改革開放,序幕徐徐拉開。
農村改革開放,建立了基層政權機構和地區性合作經濟組織相結合的、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這一經濟制度的確立,推動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科學調整,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為爾後的農村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實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漸進式的、波瀾壯闊的系列農村改革。1985年糧食購銷體制的改革,促進了商品生產,市場經濟在農村生根發芽;1986年始於我省的農村基層組織選舉制度改革,開創了農村村民民主自治先河;1994年鄉鎮企業產權制度的改革,突破了單一的集體所有制結構,開創了多種經濟共同發展的新局面;2000年我省在全國率先進行的農村稅費改革,終結了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三農」由奉獻型向反哺型方向轉變;2005年在全國率先進行的農村綜合改革,首次將改革從經濟領域引入政治體制領域,推動了鄉鎮黨委政府的職能轉變,建立了覆蓋城鄉的財政體制,推進了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農村治理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改革引發了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一系列鏈鎖式改革,「三農」工作步入新的歷史時期。
農村改革在許多領域起到了率先突破、示範引導的作用,開啟了全省改革發展的大門。突破了極「左」的思想牢籠,在解放思想上先行一步,解放思想帶來的巨大成就,印證了解放思想的偉力;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禁錮,在市場經濟發展上先行一步,農產品率先成為了商品,農民率先進入了市場,農村經濟率先與市場經濟接軌;突破了單一公有制框架,在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上先行一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農民不斷積累了個人財產,鄉鎮企業股份制改造,促進了非公有制經濟的飛速發展;突破了糧食一枝獨秀的局面,在結構調整上先行一步,畜牧業、園藝特產業、農產品加工業、鄉鎮企業快速發展,農村三次產業結構日趨合理,農民就業結構顯著變化,農村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突破了國家對農村管理的舊模式,在推進民主建設上先行一步,開創了基層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先河。這些改革,為社會各個領域的改革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引領改革大潮奔騰向前。
這次改革以解放發展生產力和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農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不斷鏟除體制、機制性障礙,極大地解放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農業農村取得了巨大成就,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歷史變化。
——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顯著成效,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我省農村三次產業結構由1980年的97.5:0.8:1.7,調整到2007年的52.1:27.4:20.5。產業結構更加充滿競爭活力,實現了糧、牧、特、加、勞多業並舉的歷史新突破。糧食生產實現歷史性跨越,完成了從吃返銷糧到國家商品糧基地的轉變。產量由1978年的182.94億斤提高到2007年的490.8億斤,今年有望突破歷史最高水平。30年來累計生產糧食10833.5億斤,是改革前30年的3.2倍;為國家提供商品糧6800多億斤,佔全國商品糧的1/10,奠定了我省在國家糧食安全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畜牧業實現了戰略性突破,完成了由肉類輸入省份向輸出省份的轉變。2007年肉、蛋、奶總產量分別是1978年的22.7倍、28.7倍和20倍。畜牧業產值是1978年的125倍,占農業總產值比重也由1978年的12.2%提高到48.18%,已支撐起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農產品加工業迅速崛起,完成了產生、發展到壯大為支柱產業的轉變。從2002年以來,始終保持20%以上的發展速度。到2007年,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實現1570億元,已成為與我省汽車、石化三足鼎立的支柱產業。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90元,是1978年的23倍。其中,來源於家庭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分別佔67.5%、17%、8.7%、6.8%。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農村家庭恩格爾系數由1979年的67.5%下降到2007年的40%,2006年農村小康實現程度達到41.6%。——多元化的市場經營主體已經形成,農業市場供求關系發生根本變化。伴隨著改革開放,農村市場主體多元化日趨明顯,涌現出大量種養殖大戶、大批經紀人隊伍、大量以銷售為紐帶的新型經濟合作組織和大量的購銷企業。農民從農產品的銷售到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購買,已由從前單純依靠國家統購統銷,轉向依靠各類市場經濟主體。購銷主體的多元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從根本上改變了農產品供求關系。農民按照市場規律、價值規律組織生產、加工和購銷,與企業同等地位參與平均利潤分配。這種供求關系,已由過去的指令性計劃變為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
——生產關系不斷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農村生產方式發生根本性轉變。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得以破除,生產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農業全員生產率,由1978年的754元/人,提高到目前的11903元/人。伴隨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巨大的變化,農業生產方式也發生了根本轉變。農民紛紛走上了新的聯合與合作之路,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運而起,產業化經營順勢而生,並已經延伸和拓展到農業和農村的各個領域和環節。承包經營、合作經營和產業化經營交相呼應,提高了農民的市場地位,增強了抗禦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能力,競爭力越來越強。農業生產物質投入和技術裝備有了顯著提高,生產手段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農業科技創新邁出重大步伐,農業增長方式發生根本變化。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農產品產量的提高,由主要依靠物質投入向主要依靠科學技術轉變。2000年以來,我省農業科研有2項在國際處於領先地位;有7項在國際處於先進行列;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的科研項目有112項。我省的雜交大豆,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豆雜交種,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超級稻育種技術研製的成功,使水稻單產提高了20%左右,並使我省在雜交水稻研究領域跨入國際領先行列。我省加大了農作物和畜禽品種的選育推廣工作,品種已經實現5次更新;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畜禽良種普及率達到95%以上;規模化植物轉基因技術研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農村社會事業持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發生根本變化。促進城市資源和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公共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向農村延伸,推動了城鄉協調發展、共同繁榮。農村社會事業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快速發展。全面落實了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免費義務教育。小學、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分別達到99.74%、98.48%。農村文化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實現了鄉鄉建有文化站的目標,40%的村建有文化室。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了以縣(市、區)為統籌單位全覆蓋,參合農民達到82%以上。建立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符合條件的80萬特困群眾,已全部納入社保范圍。新改建農村水泥(瀝青)路66705公里,是改革開放前高級、次高級路面的133倍,農村公路正由「村村通」轉向「屯屯通」。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由1985年的11.4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20.42平方米。農村體育設施建設全面加強,農村廣播電視快速發展。
春風又吹,篷帆已啟!我們紀念農村改革開放30周年,就是要秉承改革創新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引下,奮發向上,一往直前,為加速推進新農村建設,為振興吉林,孜孜以求、努力奮斗!
『伍』 看中國百年巨變 作文
1949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世界上任何一個重大事項不能沒有中國的參與,我國越來越在國際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以及四川大地震,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踩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我們國家在進步,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聽爸爸媽媽講,他們小的時候,生活非常困難,吃飯用糧票,買布用布票, 很多商品都憑票供應,有時為買生活用品需排很長時間的隊,吃的是玉米面,只能在逢年過節時才能吃上大米和肉,只能在過年時才能穿上新衣裳。對此,我們現在的生活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衣食無憂,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在過節一樣,我們可以在計算機上學習查找資料,可以在計算機上玩游戲,享受網路世界帶給我們的快樂,這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幸福生活。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航天衛星,是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宇行員出艙,而且順利返回;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而今年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上我們的體育健兒更是一舉奪得51枚金牌,100枚獎牌位具金牌榜第一的驕人成績。
改革開放的30年,是輝煌的30年。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技術知識,努力把自己造就成祖國有用之材,將來用我們的雙手建設偉大的祖國,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更加強大,更加美好。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陸』 家鄉巨變作文
1 家鄉巨變
我的家鄉在上彭,是一個可愛的小山村。它的四周青山挺拔,山間綠樹紅花,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緩緩地淌過,一條大街繞在山腰上,顯得端莊、美麗。
以前,家鄉人民很窮,住著破爛不堪的茅草屋,上面的瓦片好一片,壞一片的,一到下雨,雨水好像都想來湊熱鬧,房子里全是雨滴,大家只得連夜挪動傢具。那時的學校是一座破舊有土木結構房屋,土牆斑駁脫落,一塊玻璃也沒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風凜冽刺骨;春天,雨點從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嘀嗒」的雨聲與琅琅的讀書聲湊成了不合諧的曲子。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村莊也充滿了無限的青春氣息。登上新蓋的大樓,舉目四望,整個村莊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眼前:一條寬闊的平坦的水泥路像一條灰白色的帶子穿過小山林。路旁綠樹成蔭,一座座大樓猶如春天翠竹拔地而起,井然有序。商店一間連著一間,整潔美觀,人們都來這里購物。
遙望東南方,家鄉人民正用辛勤的雙手為家鄉經濟騰飛出大力。西北部的山上,茂密的樹林像翠綠的屏障,一片又一片,連綿不斷。山腳下是層層梯田,金黃的稻穀,輕風拂面時,芳香撲鼻,使人流連忘返。
家鄉人民正在振興家鄉,建設祖國而努力著。啊!家鄉,你變了,你變得那麼富饒美麗。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學習,將來把你裝扮得更加偉大壯觀。
2 家鄉巨變
我的家鄉在渭河以南的黃土高原上。聽爸爸說,家鄉以前很窮很窮。村上到處是爛土牆、破瓦房,屋子裡黑暗、潮濕,地方很小。有的屋子還是用石棉瓦、油氈和稻草搭成的。屋裡的地面全是黃土,時間長了就被人們用笤帚掃出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土坑。下雨天,院子里、村道里全是爛泥巴,一腳踏下去,鞋子就陷在裡面再也拔不出來了。人們做飯燒不起煤,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燒的都是棉花稈、玉米稈、爛樹葉。吃水的井有好幾十丈深,打水用的粗麻繩盤起來有一大堆,力氣小的人,兩個人也抬不動。遇到天旱,井裡就打不上水來,人們只好到很遠的水庫里去拉水。有時遇到天下雨,人們就接雨水來做飯。下雨天,房子經常漏雨,冬天擋不住風。有一年冬天,爸爸領著姐姐回老家,盡管奶奶把土炕燒得很熱很熱,但刺骨的寒風從四壁透進來,凍得他們耳朵發麻,不得不把頭埋進被窩里,被窩里的空氣不好,害得他們一夜都沒睡好覺。
現在可好了。家鄉這十幾年簡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的破草房、土瓦房變成了一座座的二層小樓,牆是用紅磚砌成的,屋裡屋外和村上的道路全部用水泥硬化了,有的屋子裡還鋪上了亮光光的大地磚。人們的住房都很寬敞,有大客廳、廚房、衛生間,大人小孩都有自己的房間。燒水煮飯再也不用燒玉米稈了,只要你一個電話,送煤的人就會把煤送到你的家門口。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再也不用那黃泥水做飯、洗臉了。人們也都有錢了,家家戶戶都是專業戶,有果園、菜園和大棚蔬菜,每年收入近萬元。有好多家庭都裝上了電話,用上了電飯鍋、電冰箱、洗衣機,有的還買了大沙發,睡上了席夢思床。家家戶戶都買了大彩電,可以收十幾個頻道呢!人們再也不用夜裡趕十幾里路去看電影,再也不用深更半夜跑到別人家去看電視了!
啊!家鄉的變化真大啊!我愛我的家鄉!
『柒』 《家鄉巨變》作文
「洋洋,回老家吧?」今天是星期天,媽媽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問我。「哼!我才不回去呢。」說著,我便把頭扭向了一邊。「為什麼?」媽媽問我。「老家有什麼好的,路泥濘不堪,每次回去都走的滿鞋是泥,人們住的屋子又破又爛,要是碰到雨天就成了水簾洞了,我才不回去呢!」我滿臉不高興的回答。爸爸聽到了我說的話,笑著走過來:「老家現在和以前可大不一樣了,你不能總用老眼光看待問題呀!」「是嗎?那我就回去看看。」我滿不情願的被爸爸拉上了汽車。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我下車一看,啊!這還是以前的老家嗎?怎麼變化這么大。只見以前通往姥姥家的那條土路已經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放眼望去,馬路兩邊種滿了枝繁葉茂的小樹,村莊後面是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的稻田。看著這綠油油的稻田,我感覺就像在看風景畫一樣。
來到姥姥家,眼前的現象使我驚呆了:這是姥姥家嗎?我是不是走錯門了?只見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座紅磚綠瓦、寬敞明亮的房屋,屋內家用電器樣樣齊全。曾記得以前的姥姥家住的房子又破又舊,房頂破爛不堪,一到下雨天,進到屋內,簡直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就算拿十個盆接也不夠。家裡除了媽媽剛給老爺買的那台收音機,其它東西都破的不成樣子。誰知幾年不見,老家就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真使人意想不到啊!
到了家裡,姥姥告訴我:「這幾年托黨改革開放好政策,農民的日子是過的一天比一天好,你看,原來的土房、瓦房都變成了寬敞明亮的樓房;以前泥濘的路都變成了寬闊平坦的大道。家家戶戶都買了摩托車,人們都提前奔小康了!」
變了!真的變了!改革開放使人們的生活變的越來越好了!
『捌』 天津巨變 作文5年級
1 在我的家鄉天津,北方的重要港口,中國重工業的基地,正以年輕的姿態展現在我們面前。
古老而又年輕的天津迎來了自己的60歲生日,我生在天津,長在天津,天津的巨變讓我這個地道的天津人也目不暇接,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商店鱗次櫛比,一座座立交橋橫架長空,一條條快速路四通八達。無論白發蒼蒼的老人,朝氣蓬勃的青年,蹣跚學步的兒童,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生活在這樣的城市忍不住讓人笑開懷。華燈初上,夜晚的津城分外妖嬈,造型各異的彩燈把天津變成了一座不夜城。
除此之外,我市政府還加強了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促進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實施「藍天工程」,八大片集中供熱工程全面完成,大氣質量有所好轉,提前實現了「一控達雙標」的任務;通過實施「碧水工程」,海河幹流和市內部分二級河道的水質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開展了大規模的「白色污染」專項治理活動,進一步凈化了市容環境;針對垃圾圍域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大規模的清除垃圾工作。
近年來,家鄉的工業發展十分迅速,正在建設的天津濱海新區位於天津市的東部臨海地區,由天津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保稅區、塘沽、漢沽、大港三個行政區和東麗、津南區的一部分組成,擁有海岸線153公里,面積2270平方公里、人口107萬。天津濱海新區是全國唯一聚集了港口,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區港聯動運作區和大型工業基地的地區,具有體制創新優勢。自1984年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快速增長,外資大量進入,成為中國北方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不僅城市在變化著,天津的所有人們也在努力改變著自己的習慣。比如:主動把井蓋蓋好,把盲道上的障礙物推開,揀起地上的垃圾……這些都是一個個文明的體現。每一個文明就是一份力量,無數文明在一起就會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這種力量如破土的小苗,在每個人的心中萌發,使家鄉的市容更加整潔,人們的生活更加舒適。
美麗的天津,我的家鄉,我愛你!
2 我獨步徜徉在這浩瀚宇宙中的一個小城市——天津。它既沒有山青水秀的南國秀色,也沒有粉妝漁砌的北國風光。眼前,也無燈紅酒綠、繁華鬧市,但僅這純潔的空間,即使只是一種原始的荒涼,也和平寧靜、毫無瑕疵,如同老祖母靜坐時那一頭安詳得不能再安詳的銀絲。
驀然回首,卻見一個現代化的大城市。是啊,天津的面貌是日新月異。只見高樓大廈相繼林立於寬闊而又筆直的柏油馬路兩側。路縱橫交錯,密如蛛網一般。眼前不在是鄉間那條羊腸小路······現代化早已充斥著天津。突然許多車輛從我身邊駛過,速度如此快。一路上,看到的路人行色匆匆,或疾步走在人行道上,或開車飛快的奔向目的地。時代進步得如此迅猛,生活頻率高,人一直處在緊張狀態下,怪不得要把車子開的那麼快,所有人要疾步如飛了!
天津不僅是現代化的大都市,而且還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城市。就說中國北方媽祖文化中心的天津天後宮,始建於元泰定三年(一三二六年)的天津天後宮,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天津最早的居民聚居區就是以天後宮為中心形成的,它是天津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搖籃。
天津還是一個眾多學府林立的名城,例如: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天津輕工業學院、天津紡織工業學院等等,簡直數不勝數。就拿南開大學來說:南開大學坐落於中國直轄市天津市,距離首都北京130公里,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從1994年12月起成為天津市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大學。南開大學已有近80年的歷史,學校前身是由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和嚴修在1904年創建的南開學校。1919年建立私立南開大學。已故總理周恩來是第一期學生,著名數學家陳省身、物理學家吳大猷、已故作家曹禺等都是南開優秀學子。
天津有許多大醫院。例如:天津南開醫院、天津胸腔醫院、天津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真是不勝枚舉。
天津的泰達足球隊有許多健將,如高飛、田玉來、孫建軍、於根偉、遲嶸亮······真是高手如雲。
對於未來的天津,海河兒女們一定有許多的預言。比如說,科學技術如何先進,某一天天外來客造訪天津,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天津的生活會變的更加美好!
顯克微支(波蘭)說:「每一個人對於明天都有所希冀,每一個人對於未來總有個目標和計劃。」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未來是光明而又美麗的,愛它吧,向它突進······」
『玖』 七十年內的巨變作文
201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日子,我早早的就在電視機前等候,心中按捺不住激動,巴望閱兵式快點到來。我從電視畫面中,看到金秋九月的北京,秋高氣爽,空中不時飄著一縷白雲,柔和的陽光散滿庄嚴的******廣場,******城樓沐浴在金黃的陽光中,顯得十分雄偉,之前,我剛剛從語文課中學過《******廣場》這一課,對******廣場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當我看到電視中播放的場面,我還是被******廣場上的美景深深的吸引。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了,上午10點,當主持人宣布慶祝儀式正式開始,鑲嵌著國徽的禮炮齊放70響,200名國旗護衛隊員伴著雄壯的國歌聲中,護衛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的目光注視著五星紅旗,隨著大家也大聲地唱著國歌。
接著,國家主席******乘坐紅旗檢閱車駛出******,經過金水橋,檢閱44個地面方隊,排列在長安街上的14個徒步方隊、30個裝備方隊,威武庄嚴。
「同志們好!」「首長好!」
「同志們辛苦了!」「為人民服務!」
字字震撼人心,看受閱方隊,猶如堅固的鋼鐵長城,堅不可摧。
隨後,分列式檢閱開始,三軍儀仗隊護衛著軍旗率先通過******廣場,其餘13個徒步方隊依次接受檢閱,「咚—咚—咚」多麼鏗鏘有力的步伐,踢出了中國人民的尊嚴,你看,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戰士們一個個意氣風發,鬥志昂揚。緊接著,30個裝備方隊緩緩駛來,鐵甲鋥亮,一枚枚導彈如寶劍出鞘,直指蒼穹,展示了我們偉大祖國的日益強大。12個空中梯隊呼嘯而來,雄鷹展翅,翱翔長空,向世人展示,中國人受欺辱的日子,已經永遠一去不復返。
觀看完國慶閱兵,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流血流汗,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換來的,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感到由衷的光榮和自豪,作為一名學生,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將來成為國家的建設者,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
『拾』 作文《鄉村巨變》1000字
我的家鄉近些年的變化可大了!怎麼?你不信?就讓我一一道來吧!
從前,我家門前的那條河裡,有數不盡的垃圾,還散發著惡臭,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不論是誰都把這當做「公共垃圾廠」,誰都在這扔垃圾,死雞、死鴨,甚至是糞便,小孩們也在這撒尿我每每從這經過,都是捂著鼻子飛快的跑過,人們在小溪里的水泡久了,甚至會出現發癢、潰爛等症狀!
現在,這條小河清澈見底,小魚小蝦喜歡在那自由地嬉戲,本身不見人影的河岸,現在是人們散步的常地。
為什麼這條河會「變身」呢?原來,政府知道情況後十分重視,立即花了幾百萬請工人來清理河底,並在河岸栽花種草,讓河岸一片碧綠,而且,政府又花了幾萬元去購置魚苗,現在,河終於干凈了,回復了往日的神采。
還有,不止是我家鄉的小河變了,我家的道路也變了,本來,我家門前的路是土路,後來,村子裡出錢把道路好好修葺了一番,土路鋪上了水泥,這樣一來,不但出行方便,而且也不用擔心在雨天要被泥水濺的一身了。
在我們這,一到晚上就很少有人出門了,因為我們這沒有路燈,一到晚上便黑漆漆的,就算是有事非得出去,也是像有鬼跟著似的,飛跑著,現在,路燈安上了,在夜色下散步已是常事。
這就是我家鄉的變化,我愛我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