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孩子考前患上考試焦慮症,家長應該怎麼辦
你好,考試焦慮其實是伴隨孩子的終身學習。
面對考試有焦慮症的孩子,家長應幫助孩子做到以下幾點:
1,教育孩子放下包袱,不慌不忙,著手行動;行動是緩解焦慮最好的途徑。
復習階段,考生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到現實中,多考慮如何做好一道題,如何理解一篇文章才是首要的。
2,教育孩子見縫插針地進行放鬆練習:比如雙手鉤拉法,做法是雙手彎成鉤狀互拉,拉緊放鬆,再拉緊再放鬆,如此反復幾次,情緒就會逐漸放鬆。還有簡單易學的呼吸放鬆法,以呼吸排解憂慮。放鬆呼吸的要點:一隻手放在胸部,另一隻手放在腹部;用鼻子吸氣,讓你的胃鼓起來,保持舒緩地吸氣;緩慢、均勻地將廢氣從鼻子中呼出;重復幾次,保持一定的節律,一分鍾8-12次;不能快速深呼吸;呼氣時間大於吸氣。很多學生認為太簡單而忽視,而這些放鬆練習貴在堅持,多做才能發揮作用。
3,教育孩子經常進行積極暗示,去除消極自我暗示,要對自己有信心:發掘自己的優勢,經常對自己說:我相信自己,我會做好的;我能做好充分的准備;我能做到細心。個別同學在學業方面做得不理想,感覺心灰意冷。我很欣賞一句話,哪怕你手中拿的是一副壞牌,也要把它打好。況且,我們還有改變自己的時間,只要有機會就不要放棄。
4,教育孩子要克服浮躁之心,靜心先要做個「磁碟清理」;面臨經常性的考試、每天不停下發的練習講義,各科老師不停催促背誦默寫的聲音,大量的文科知識點背了又忘,忘了還得背,大多數的學生顯得非常慌亂,「浮躁」是大多數學生的典型症狀。我的建議是對你所學的內容要像電腦存儲一樣做個「磁碟清理」。清理你的雜念,讓你的目標清晰;清理你的桌面,消除干擾;清理你的知識,理出重點,做好歸類。有了條理,才能「坐懷不亂」。
5,教育孩子要利用晚餐及空餘瑣碎的時間:建議家長應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由於孩子受到學業的客觀影響,一般父母與孩子只有在晚飯時才能有較多的時間在一起聊天。所以父母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不要總將話題圍繞在學業上。有些父母在孩子身心健康時,要求孩子學業上的不斷突破,不允許孩子的些許退步。但真正到了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時,父母卻只要求孩子身心健康就好。家長對這一現象必須保持警惕。
⑵ 面對小學生的考試焦慮,老師和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小學生的考試一般都不是很難的,如果孩子學得不好,考的也不會太差,但是父專母可能屬會不滿意,對孩子責罵,甚至打他,會使害怕,心理壓力增大,每次考試就會產生抗拒心理,這種情況主要是父母給孩子在進步時要贊揚鼓勵,使他有信心,有成就感,老師也要在班裡經常表揚孩子的哪怕一點點的進步,有助於他更好的學習,激勵他的積極向上的心態,越學越好。
⑶ 家長學校心得體會,如何應對孩子考試焦慮呢
在我們以往上學的時候,我們的學習壓力是沒有那麼大的。只要按時完成作業,定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那麼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別的事情了。同時,考試的難度也沒有那麼大。只要稍微努力一點,基本上都是能夠順利通過考試的。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孩子們的學習壓力非常大。特別是面對考試的時候,孩子們往往就會有焦慮的心情。那麼,如何應對孩子考試焦慮呢?首先,疏導一下孩子的情緒,告訴他們只要自己努力了,考試考不好也是沒有關系的。其次,要讓孩子們知道,如果覺得試卷的難度很大,那麼別的同學也會覺得難度很大。最後,告訴孩子,失敗只是一時的,即便考得不好,下次再努力就可以了。
還有一個原因,孩子焦慮是因為害怕失敗。所以要告訴孩子,失敗只是一時的,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所以,如果考不好也沒有關系,只要下次再努力考好就行了。
按照以上這些方法去開導自己的孩子,孩子應對考試的時候就不會再焦慮了。
⑷ 高三學生考試焦慮與家長焦慮,父母意識的關系
談到焦慮症,自然不可不提考試焦慮症了。現在的學生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家長的希望、學習的壓力、考試的壓力等等。提到考試很多學生就會產生焦慮情緒,考前睡不著覺,甚至大腦一片空白,擔心自己的考試不及格等等。其實考試焦慮並非都是壞事,適度的焦慮反而可改變惰性,使人學習更加努力,但是如果焦慮過「度」就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尤其是考前考中焦慮會讓學生的考試成績不理想,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那麼學生應該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症呢?首先,要注重考前復習。很多考生在考前的復習過程中會出現一段時間學習停止不前,甚至學過的知識感覺模糊。心理學上稱之為「高原現象」。這是由於生理疲勞與心理疲勞造成的。要克服這種現象考生要把握好以下幾點:1、培養思維方法,避免機械重復,系統把握每科的知識點很重要。考生在考前要對每科知識內容在大腦逐一掃描,盡可能細化各項考查要求,挑選你做過的代表性的試卷,居高臨下審視其中的得失,每天做幾道符合自己實際的熱身題,避免回生,客觀性試題要限時訓練,主觀性試題重在思路分析,保持答題熟練程度,了解考試評分標准。2、注意調節情緒。焦慮症只會持續一段時間,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真正使焦慮症持續存在的原因,不是原發焦慮本身,而是考生對焦慮症的歪曲認知。面對苦口婆心的家長、循循善誘的老師、朝夕相處的同學,坦誠地與之交流溝通,求同存異,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用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復習應考。按老師要求完成學習計劃,不主張我行我素,與老師對立。做到了行動上的「不急」,心理才能「不躁」。同時,同學之間不要遇事斤斤計較,免得影響學習心境。3、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考生可在內心積極的進行自我暗示:「放鬆點兒,我能應付得了。」「這沒什麼,就是有點兒焦慮,焦慮總會過去的。」「失眠是不想睡,等困了就睡著了。」「相信我一定能做出,如果我不會別人也不會。」「我做得很好。好,接著做,就這樣。」「這幾天胃口好,身體一定不會有問題」「我剛才情緒控製得挺好,我比以前進步了許多。」通過暗示,可減輕考前的心理壓力,消除緊張的情緒,達到鼓舞鬥志的目的。4、給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標。這種目標要以努力後能達到為標准,不要給自己下達「硬性指標」。不要打疲勞戰術,保持睡眠充足。5、多吃水果和蔬菜。考生在考前復習期間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要以飲料代替水,也不要喝濃茶和咖啡,濃茶有振奮精神的作用,尤其是晚上喝茶容易失眠。咖啡因的作用會使人產生尿頻,影響考生的臨場發揮。其次,在考試過程中要做好自我調節。在每科考試開考之前,考生要提前熟悉考場,消除陌生感。例如注意洗手間位置、樓梯口等。並可在心中默念對自己具有積極自我暗示的語言,盡量回憶自己成功的考試經歷。匆忙趕路,帶齊文具和准考證。進入考場後不討論問題,以免難以快速平靜。考試除了憑實力外,還要憑情緒。如果心情緊張,不要怕耽誤時間,拿出幾分鍾時間調節自己的心情,可以做幾次深呼吸。考試時間數量是不變的,但考試時間的質量卻可以由自己把握。當考試試卷發下來後,一般距離考試還有幾分鍾時間,這時考生雖不能用筆答題,但可以瀏覽試卷,將注意力漸漸放到答題上來。穩操幾個易題和熟題,讓自己產生「旗開得勝」的快感,使自己很快進入最佳思維狀態,即發揮心理學上所謂的「門坎效應」,會增加一份自信。遇到棘手問題時,不妨再一次審題,學會寬慰自己:「此時做不出來,待會換個角度一定行。」果斷放手,不僅贏得時間答別的題,而且能把消極影響降低到最低。要有強烈的得分意識,珍惜第一判斷。語文更要注意字跡工整規范,則將產生「光環效應」,減少隱性失分。最後,每科考試結束後要迅速離場。每科考試結束後,考生要盡快收拾好自己的物品,迅速離開考場。不要與同學對答案或翻書,以免知道了自己的錯題,影響到下一科的考試情緒。另外,考試期間作息時間盡量不要改變,避免打亂自己的生物鍾。總之,考試焦慮症是不可避免的,要克服考試焦慮症關鍵還是在於考生自己的努力,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即使有考試焦慮症也不要過度驚慌,要學會放鬆自己的情緒,注意以上幾點就能輕松面對。
⑸ 孩子考試焦慮,家長怎麼做
考試焦慮在孩子中存在較普遍,好生、差生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試焦慮現,家長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平常心。用自己的心態影響和調整孩子的心態,情緒是可以傳染的。作為家長,要鼓勵孩子,給孩子輕松的壞境,考試期間,家長和孩子的關系非常敏感,對孩子異乎尋常的關心照顧、嚴格要求和體貼安慰,都會讓孩子感受到臨考前的緊張氣氛,考試期間的交往機會,讓孩子有地方宣洩壓力,也可通過個人情況進行專業心理輔導減壓。
⑹ 面對孩子的考試焦慮,家長怎麼辦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應對考試焦慮?
一、幫助孩子提前准備考試
根據對孩子的了解,父母可以做一些預先應對的工作。可以提醒和激勵孩子提前規劃復習,為考試做好准備,這樣就可以避免因為時間不足和准備不充分帶來的心虛感,增加自信心。
二、和孩子一起做放鬆運動
與孩子一起做放鬆運動,比如呼吸放鬆(閉上眼睛,關注呼吸和肌肉的放鬆運動),或者想像放鬆(想像自己喜歡的自然場景,感受自己置身其中的心情)、當然還有跑步等。
三、准備健康的食物
這是很多家長最熟悉的方式,給孩子准備健康的食物。保證孩子的睡眠,一杯熱牛奶可能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入睡。
四、練習專注於自己
考試的時候如果環顧四周的同學,或者一直在想別人都很聰明,這些就會影響自己考試的專注程度。因此,父母可以幫孩子回顧考試時如何專注自己。提醒孩子專注在自己面前的試卷,而不是旁邊的同學或者外面的小鳥。
五、將焦慮寫在紙上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上面描述的考試焦慮症狀。那這些焦慮的情緒都需要有一個出口,否則它們就會一直占據孩子的大腦資源。這時,父母可以教孩子去感受焦慮、擔心等各種感覺,然後讓孩子在考試前將它們全部寫到紙上。這在心理學中稱為「表達性書寫」,研究證明可以顯著提高考試成績。
六、改變孩子對焦慮的固定思維
羅切斯特大學副教授JeremyJamieson做過一個實驗,將要考GRE的學生分為兩組,一組被告知焦慮在考試中是能提高成績的,一組沒有。被告知的學生最後的確獲得了更好的成績。因此,父母可以嘗試幫助孩子轉變對焦慮的固定認識,將焦慮正常化,看到其積極的一面。
七、提高對犯錯的容忍程度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很多時候,孩子對於自己犯錯的接受程度取決於父母對他們的嚴厲寬容程度。家長要注意平時多給孩子鼓勵,而不是發現一些小錯誤就過度懲罰。不要將孩子的自我價值和考試成績緊緊聯結起來,孩子的自尊不應該取決於一次考試的成績和排名。記得告訴孩子,無論考試結果怎麼樣,他都是很棒的小孩,爸媽很愛他,不要擔心。
⑺ 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學生克服或減輕考試焦慮
孩子考試出現焦慮情緒,是希望自己考出好成績,不負眾望,又怕考得不內理想被周圍人責備,是容壓力太大了。家長可以慢慢開導他,告訴他考試只是對已學課程的一個檢測,成績好壞沒什麼大不了,不會影響你對他的愛,讓他安心放鬆心情,好好睡一覺,減輕他的焦慮。
⑻ 面對考前焦慮學生和家長應該怎麼辦
考生的焦慮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是復雜和不穩定的,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因此,父母及時了解孩子的焦慮,才能及早幫助孩子擺脫焦慮的困擾,以利於孩子更好地復習備考。
建議:
首先,父母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確定適當的期望值。這類考試焦慮的考生本身都對自己要求嚴格,追求完美,確定目標較高,如果父母再給孩子定出更高的目標,一旦在備考過程中發生什麼情況,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大打折扣,就會導致孩子憂心忡忡,生怕自己失敗,這種恐懼無疑會引起考試焦慮。因此,在積極幫助孩子備考的過程中,父母不要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分數和考試的名次上,而是要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客觀地制定合適的目標。父母可以採取小目標逐步實現的方法,幫助孩子達成目標。
其次,父母在高三這一年與孩子正確有效的溝通尤為重要。高三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階段,各方面的壓力非常大,復習任務重,心態變化多,受外界因素影響也大。因此,父母學會科學有效的溝通,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當孩子在學習、生活中出現困境時,父母要能及早發現問題,幫孩子出主意、想辦法,助孩子一臂之力。
再次,父母要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父母要勸說孩子不要和其他同學攀比,要和自己相比,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點,就要及時鼓勵,肯定和認可孩子的成績,教會孩子一些積極的自我暗示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逐漸將孩子從盯著排名和其他同學的成績轉移到對知識點的掌握上。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有利於孩子學習效率的提高。
最後,父母還要幫助孩子制訂切實可行的階段性學習計劃,並督促孩子認真落實。學習計劃的制訂要以孩子為主,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的安排要緊而不亂,必要時提醒孩子及時修改學習計劃。另外,學習計劃的安排一定是配合學校的教學進度,父母要和教師保持良好、充分的溝通,對學校的教學進度、教師對孩子學習上的要求、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父母最好能和孩子一同進行階段性總結,幫助孩子分析學習上取得的進步和不足。這樣可使復習更有目的性,也可對孩子形成一定的約束力,以保證復習能高效、有序地進行。而當完成一定的復習計劃、取得一定的成績後,孩子內心的滿足感就會產生,從而大大增強信心
⑼ 面對考試焦慮,家長應如何對待
家長自己需要降低對孩子的期待,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同時家長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能太焦慮。家長不焦慮了孩子自然就不焦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