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2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學業考試地理試卷 答案
2012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學業考試
地理試卷答案要點和評分說明
試卷卷面總分為100分,考試成績按「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第表述。卷面成績90分及以上為「優秀」,75~89分為「良好」,60~74分為「及格」,5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
本試卷共八大題,第一至第七題每個答案項2分(個別答案項1分,詳見具體評分要求),第八題每個答案項1分。只要學生回答合理,均可酌情給分。
一、共計10分
1.D
2.D
3.B
4.A
5.A
二、共計14分
1.中國 印度
2.亞洲 大洋洲
3.俄羅斯 ⑴ ⑵ ⑶(答對一個即可得1分,答對二個及以上得2分,部分答對得1分) ⑷ ⑾(答對一個得1分)
三、共計14分
1.山西與陝西(只答對一個不給分)(如果答山西和河南,也可算對)
蘭州、銀川、鄭州、濟南(答對一個即可得1分,答對二個及以上得2分)
2.B 溝壑縱橫(水土流失;植被稀少)(任答一點即可得分)
3.大 小 濕潤
四、共計17分
1.青海
2.喜馬拉雅
3.(每個空格1分,共5分)
圖中D與E可互換
4.隴海 青藏
5.上海 拉薩
五、共計12分
1.乙 西南 印度洋
2.亞歐板塊 印度洋板塊
3.(共2分,部分答對得1分)
□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國家。
□√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豐富。
□√盛產香蕉、椰子等水果
六、共計12分
1.歐洲的西部(1分),大西洋上的島國(答出瀕臨的海洋或島國均得1分)
2.A
3.溫帶海洋性氣候 C
4.英吉利(多佛爾)
5.(共2分,部分答對得1分)
景點介紹 城市名稱
游泰晤士河,可選擇乘坐游輪飽覽兩岸風光。可欣賞國會大廈等氣勢恢弘的歷史建築…… 倫敦
這是英國的第四大城市,位於英格蘭西北部平原。這里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近代棉紡織大工業,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曼徹斯特
濱海的金沙灘長達三公里。在海洋博物館人們可以了解有關當地航海、造船和漁業的發展史,還可以看到北海油田採油平台的模型…… 阿伯丁
七、共計12分
1.東北平原主產區 黃淮海平原主產區
2.長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3.D
4.(共2分,部分答對得1分)
八、共計9分
1.1302
2.外來常住人口的大幅增長
3.浦東新區 松江區
4.盧灣 黃浦 人口總數在減少
5.人口減少區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郊區人口增長幅度較大)
6.中心城區房價過高(中心城區舊房改造、交通條件改善)酌情給分
拓展題:共計10分
1.住綠洲路,位於迎春路和龍躍大道之間(3分)
2.可利用(乘坐)的交通方式,在那條路附近下(3分)
3.住址附近具體的行走指引(3分)
4.表達清晰、流暢(1分)
『貳』 2012海南地理高考答案
絕密★啟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地理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
評分說明:
非選擇題部分,若考生答案與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但不得超過該題所分配的分數。
第Ⅰ卷
1.C 2.B 3.B 4.C 5.B
6.A 7.C 8.A 9.B 10.D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D 18.A 19.B 20.D
第Ⅱ卷
21.(10分)
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東北風,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5分)
夏半年:氣溫高,(受地形影響)盛行上升氣流,故多(對流)雨。(5分)
22.(10分)
有利因素:自然環境獨特(位於亞熱帶、水熱資源豐富、紫色土);接近消費市場;
勞動力資源豐富;交通便利。(6分)
不利因素:受到(交通、城市等)環境污染威脅;產量和種植空間有限。(4分)
23.(10分)
圖示區域以山地為主,地形起伏較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濕熱(植被茂密);(4分)穿著短衣和寬松長褲便於散熱(可減輕酷暑高溫帶來的不適);(2分)打「綁腿」利於在山間及林中行走;防蚊蟲、蛇等叮咬;冬季防寒等。(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評分)
選做題(三選一)
24.(10分)旅遊地理
陸路交通可達性好(高速公路、鐵路通過);旅遊線路組織方式的多樣化;旅遊出行方式的多樣化;距主要客源地(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區)較近。(答出一項三分得3分,答出三項即可得滿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25(10分)自然災害與防治
答案1:海嘯災害。(3分)理由: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易發生地震,引起海嘯。(3分)
海嘯沖毀海岸設施和房屋,將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積物)搬運到海岸(地勢高處)沉積下來。(4分)
答案2:風暴潮(台風)災害。(3分)理由:位於西太平洋熱帶氣旋(台風)活動區,容易引起風暴潮。(3分)風暴潮沖毀海岸設施和房屋,將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積物)搬運到海岸(地勢高處)沉積下來。(4分)
(以上兩種答案,任答一種即可得分。其中指出災害種類得3分,理由合理其充分得7分)
26.(10分)環境保護
建設雨水收集、儲存設施,收集儲存雨水;建設蓄洪系統,攔截雨水;將收集和攔蓄的雨水回灌補給地下水或灌溉綠地、噴灑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積,提高雨水入滲量;制定雨水資源化的法律法規。(答出一項三分得3分,答出三項即可得滿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叄』 2012年高考地理卷子答案
你好!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地理部分)
第I卷 1、B 2、A 3、D 4、D 5、C 6、A 7、C 8、C 9、B 10、D 11、C
第II卷
36、(1)
提高原材料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數目;擴大就業;保護紅木(森林)資源。
(2)
(地處邊境)接近原料(紅木)產地;(我國)市場需求旺盛;(高速公路、鐵路經過)交通便捷;(作為邊境地區的較大城市)基礎設施較完善
(3)
接近傢具廠(客戶),節省運輸費用;利於企業間人員與信息交流,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共享基礎設施,節約生產成本。
37、(1)
位於熱帶,全年氣溫高,蒸發旺盛;(受東部山脈阻擋)處於東南信風的山地背風坡,不利降水;(勢力強大的)沿海寒流的減濕作用強。
(2)
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3)
觀點一:應大力發展蘆筍種植。理由:擴大就業,增加收入,促進經濟發展
觀點二:不應大力發展蘆筍種植。理由:蘆筍生長耗水量大,當地本來水資源缺乏,種植蘆筍使當地水資源更緊缺。
42、(1)
地處內陸,氣候乾旱,空氣乾燥(利於文物保存)
(2)
合理控制遊客數量,實行淡旺季門票制;加強監測和管理;數字化和多媒體展示等
43、(1)
甲為地震。(西臨太平洋)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乙為颶風。東部處在北大西洋颶風侵襲路徑上;南部接近颶風源地。
(2)
加強災害監測與預報;制定防災應急預案;修建避難場所等工程性防禦設施;進行防災教育和培訓等。
44、(1)
水環境污染嚴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
控制污染源,加強水質監測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理方案;加強城市水環境教育,增強公眾環境保護意識;強化水資源管理等。 以上就是全國卷 文科綜合地理部分的全部答案,希望可以幫到你!
『肆』 2012地理會考答案
地理:1~25ABDAC DACDB ACDAD BBDAD ADBDA
乾旱抄半乾旱氣候地區,植被,牧牛。
交通塞閉,經濟落後。
亞歐板塊,地中海喜馬拉牙山火山地震帶,張裂。
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大氣污染,水,噪音污染。
措施
京九鐵路的主要干線 從北向南
自然障礙
最大意義
『伍』 四川省2012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地理答案
四川省2012-2013學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參考答案
閱讀人數:342人頁數:1頁sssxxx20
四川省版2012—2013學年普通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地理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共60分)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1)6月22日 23°26′N(或北回歸線) (2)東八 2 (3)12 90 (4)極晝 (5)短 32.(1)④ ② (2)④ 水汽輸送 (3)水分
(4)流水侵蝕作用
(5)④ 夏秋多,冬春少(或明顯集中於夏季) 33.(1)季風水田農業 亞
(2)小農經營 單產高,但商品率 機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3)水稻 乾旱
34.(1)原料 面向當地廣闊的消費市場
(2)鞍山發展鋼鐵工業的有利區位條件:①礦產條件:周圍有鐵礦石產地,原材料取用方便。②水源狀況:地處遼河附近,有豐富的水資源。③交通條件:在京哈線附件,運輸方便。④其他優勢條件:周圍有許多輔助原料,為鋼鐵的製造提供了許多便利。
35.(1)經濟 綜合性
(2)對外開放→外資企業建立→工業化→城市化
(3)高溫多雨 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花生等(任選一種) 平坦 航運
『陸』 2012年山東省高中生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答案
哈哈,不好好考試上網問答案,結果沒問到吧,不過也希望你能及格。會考結束後抓緊時間好好學習了,明年的6月就不是這不太重要的會考而是高考了,預祝你高考的時候能夠信心百倍地進入考場哈,加油!
『柒』 雲南省2012年7月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會考)地理試卷答案
CABDA BBCBC CCADA CBBAA DBAAB CDBDD CBDBA DBCCC
41(1)細胞膜系統 (2)7 中心體(3)5 內質網(4)2 線粒體 有氧呼吸
42 基粒 Ⅰ光反應 5[H] C3的還原 增多
43有絲 8 0 精細胞 4
44常 隱 Aa 1/4 1/6
45效應器 突觸 突觸小泡 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A~B~C
46生產者 3 競爭捕食 125 低
47左上 蘇丹Ⅲ SiO2 層析液 胡蘿卜素 取樣器取樣 6.8 降低 蔗糖 專一性。
『捌』 2012四川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各科答案(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急用啊,明天就考了
四川地理答案出來了,答案還待驗證,不要去了直接寫,是老師給的,都記下!地理ACABD ABACB DCCAB DBACD BCDAD BCBDA
31 昏線 夏至日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 cdab
32 C 低氣壓 高氣壓 氣旋 反氣旋
33 地形平坦施工容易 地勢 河海運輸 南 EF之間
34 果樹 漁業 3214
35 132 B 地勢高 A 遠離海岸 C
36 就業困難 參加職業技能培訓
交通擁擠 改善交通運輸 可能不對,
『玖』 四川省2012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答案(會考)
看下是不是這個。
『拾』 2012年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地理試卷
2012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試卷
地 理
一、 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塗(本大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
圖1為「夏秋季節某時刻衛星雲圖」。讀圖完成1—2題。
1.直接獲取該雲圖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遙感 B全球定位系統
C地理信息系統 D數字地球
2.受該天氣系統影響,主要天氣特點是
A高溫晴朗 B低溫晴朗
C陰雨連綿 D狂風暴雨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兩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圖2為「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測控網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
3 北京時間11月14日20:00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第二次交會對接成功。此時,區時為4:00的測控點為
A奧塞蓋爾 B遠望六號 C阿爾坎特拉 D凱爾蓋朗
4 兩次交會對接期間,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及移動方向分別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5 兩次交會對接期間
A地球公轉速度逐漸變慢
B全球各地白晝逐漸變短
C我略地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小於北半球
圖有為「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
6圖中乙風帶的名稱是
A極地東風帶 B盛行西風帶 C東北信風帶 D東南信風帶
7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濕潤是由於
A甲氣壓帶與乙風帶交替控制 B乙風帶與丙氣壓帶交替控制
C丙氣壓帶與丁風帶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風帶影響
2012年1月以來,義大利埃特納火山多次噴發,大量火山灰直沖雲霄。圖4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圖5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8——9題。
8與埃特納火山噴發形成的岩石類型一致的是圖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9圖5數碼所示輻射中,直接受彌漫在大氣中的火山灰影響而減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圖6為「某地區地質、地貌示意圖」。讀圖完成10——12題。
10甲處地質構造為
A向斜 B背斜 C斷層 D地塹
11甲處谷地成因是
A 岩層受水平擠壓向下彎曲
B背斜頂部受張力,易被侵蝕
C斷層處岩石破碎
D兩條斷層之間岩塊相對下降
12乙河上游修建大壩後,其下遊河段
A含沙量增大B結冰期縮短C年徑流量增大D徑流的季節變化減小
圖7為「某地等高線地形示意圖」。讀圖完成13——15題。
13甲處發育了沖積扇,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蝕作用B流水堆積作用C風力侵蝕作用D冰川堆積作用
14影響圖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氣候B氣候和河流C地形和河流D植被和土壤
15下列人類活動有利於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是
A開山取石,發展建材工業B圍墾濕地,增加糧食產量C砍伐森林,發展木材加工業D因地制宜,發展立體農業
2011年11月29日是中國南極科學考察船「雪龍」號駛抵中山站。圖8為「南極科考船航行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16——17題。
16流經①②③海域的洋流類型依次是
A暖流、寒流、寒流B暖流、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寒流D寒流、暖流、暖流
17科考人員沿途可觀察到不同的陸地自然帶景觀,這種景觀變化所反映的地域分異規律形成的基礎是
A水分B熱量C地形D洋流
圖9為「1985年以來我國人口自然變動示意圖」。讀圖完成18——19題。
18我國
A.1985年以來,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
B.1987年以來,人口總量持續下降
C.2002年之後,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死亡率
D.2006年以來,人口出生率變化較小
19.目前,我國人口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長迅速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低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凈增人口少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現人口負增長
圖10為「1980年以來某城市空間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20——21題。
20影響該城市空間形態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礦產資源 D地域文化
21為合理規劃功能區,該城市工業區宜選址在
A.① B.② C.③ D.④
表1為「2000年和2010年江蘇省不同地區城鎮人口及比重」。據此完成22——23題。
表1
城鎮人數(萬人) 城鎮人口比重(%)
2000年 2010年 年增長率(%) 2000年 2010年 增長百分點
蘇南地區 1467 2283 4.54 59.6 70.3 10.7
蘇中地區 636 917 3.73 37.7 56.0 18.3
蘇北地區 983 1533 4.54 31.2 51.5 20.3
22有關江蘇省不同地區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蘇北、蘇中和蘇南城鎮人口增長速度相同 B十年間蘇南城鎮人口數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蘇中城鎮人口比重高於蘇南和蘇北 D蘇北城鎮人口增長幅度較蘇南和蘇中大
23關於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地下徑流增大 B生物多樣性增加 C熱島效應增強 D土壤肥力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量農民離開家鄉向大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流動,形成了民工潮。大量農民工進城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但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據此完成24——25題。
24形成我國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資源地區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區分布不均
C經濟發展水平地區差異 D交通線路地區分布差異
25下列措施有助於緩解民工潮過度攀升的是
A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提高生產效率 B加強東西部聯系,促進產業轉移
C加快高速鐵路建設,縮短時空距離 D發揮區位優勢,加快沿海發展
近三年來,我國雲南省持續發生旱災。2011年泰國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圖11為「部分地區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26——28題。
26圖示農業地域類型為
A商品穀物農業 B水稻種植業 C混合農業 D乳畜業
27兩旱澇災害頻發的共同原因是
A台風活動頻繁 B鋒面活動頻繁 C氣溫變化大 D季風的不穩定性
28在農業生產中,為防禦旱澇災害可採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B培育良種 C加強水利工程建設 D改良土壤
2011年11月26日綠色和平組織志願者在德班托起一個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模型(如圖12),呼籲前來參加氣候變化大會的各國政府採取措施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保護全球脆弱地區和人群免遭傷害。圖13為「碳循環示意圖」。讀圖完成29——30題。
29大力開發風能資源,減少CO2排放,直接影響圖13中的環節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為維持⑤環節降低大氣中CO2含量的作用,人類迫切需要
A.開墾沼澤 B.開發水能 C.保護雨林 D.退耕還湖
二、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確與錯誤,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塗(本部分共10題,每題1分,共10分)
31.天體系統級別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32.太陽活動會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
33.無論近地面還是高空,水平氣壓梯度力都與等壓線垂直,從高壓指向低壓。
34.水圈是連續而不規則的圈層。
35.世界著名漁場都是由寒暖流交匯形成的。
36.環境人口容量指一個地區能夠持續供養的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37.在我國,並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為中心商務區。
38.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活動會造成生態環境質量下降。
39.區域發展階段不同,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也不同。
40.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三、綜合題
41.圖14為「某日近地面天氣形勢簡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7分)
(1)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氣壓由高到低排序是 。(2分)
(2)甲、乙、丙、丁四地中風力最小的是 ,甲地此時風向為 。(2分)
(3)鋒面過境後,北京的天氣變化是氣溫 ,氣壓 ,陰晴變化為 。(3分)
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7分)
材料一 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包括醫葯製造業、航空航天器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及儀器儀表製造業。
材料二 圖15為「2007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空間分布」
(1)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較高的地區最主要分布在 地區(填東部或中部或西部)(2分)
(2)近些年來,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江蘇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江蘇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有 。(3分)
(3)為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江蘇省多個城市建立了高新技術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向產業園集聚有利於企業 。(2分)
4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8分)
材料一 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區為適應市場需要,推廣高產雜交玉米良種,改良奶牛品種,為加拿大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玉米、蔬菜和花卉以及30—40%的牛肉等畜產品。玉米除大量銷售外,還用作飼料,牲畜糞便作為肥料歸還到耕地中,節省了對化學肥料的支出。2006年農機數量高達8881台。
材料二 圖16為「加拿大南安大略1956年和2006年農業生產類型」
(1)南安大略地區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屬於 ,其主要特點是 。(6分)
(2)與1956年相比,2006年南安大略地區各類土地租用中,「水果/蔬菜」面積的變化特點是 ,影響其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2分)
4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8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國家發改委公布本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呼包銀榆經濟區」被除數列入本部重點開發地區。本區降水較少,沙漠廣布;有煤、天然氣、稀土、鐵、鉛鋅等數十種礦產資源,其中稀土儲量佔世界一半,天然氣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儲量全國第二。
材料二 圖17為「呼包銀榆地區示意圖」
(1)根據材料一分析,本區礦產資源的特點有 、 。(2分)
(2)根據本區礦產資源優勢,除發展採掘工業、電力工業外,還發展 工業、 工業等。制約本地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3分)
(3)為促進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當地積極發展坑口電站,實施西電東送工程。該工程的實施對當地的主要影響有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