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輝煌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作文題目,謝謝
可以採用主標題加副標題的寫法,如:輝煌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紀實;回成就中國輝煌答——改革開放四十年精彩回訪……等,也可以只用主標題,如: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輝煌成就;四十年改革開放成就中國輝煌;中國,在改革中前進……
總之,此類題目很多,只要是圍繞「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來寫就好,題目中未必都要出現「輝煌」二字,正文里必須有。
2. 關於改革開放的作文
改革開放猶如一股新鮮血液,注入中國體內,貧弱的古國煥發出盎然生機。短短30年,一個「一窮二白」的弱國以嶄新姿態雄立世界強國之林。
30年征程,30年巨變,30年光輝歷程。30年,鑄就一個民族千百年的夢想!
過去30年,是創造奇跡的30年。30年來經濟蓬勃發展,昔日低矮土坯房、草房不復存在,幢幢樓房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逢縫補補又三年」艱難時日一去不返,「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也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液晶電視、品牌電腦、摩托車甚至轎車,彷彿一夜之間「開」遍城鄉。中國經濟成就了世界經濟史上的神話,數不清的「第一」凸現世人面前:第一家上市公司,第一條地鐵開通,第一輛磁懸浮列車運行,第一艘航天載人飛船……中國發展創造無數奇跡,無數奇跡見證了中國的成長。
過去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祖國的兒女結束了孤獨的寄人籬下的生活,香港、澳門回歸母親懷抱。南方罕見的洪水,令人聞風喪膽非典,四川諸縣空前的地震災害……天災地禍,不能摧毀中華兒女頑強的意志。大災面前顯大愛, 13億兒女心連心、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粉碎在腳下!
過去30年,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曾幾何時,奧運的歷史寫下中國的恥辱,但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告:中國——經濟的強國,體育的強國。北京奧運會,中國軍團勇奪51塊「金鑲玉」,高居金牌榜榜首。奧運健兒們,再次向世界證明:中國——NO.1。
應該說我是幸運的。我生而逢時,沐浴著改革開放的和煦陽光,一帆風順地成長,我未曾目睹中國艱難困苦的日子,但是我親見中國蒸蒸日上的輝煌時刻:
香港回歸,舉國歡騰。「神州」歸來,英雄凱旋。我雖沒能親歷現場,但電視機前,我目不轉睛的眸子潮濕了,我在心底默默為英雄喝彩,為祖國歡呼。
5.12大地震碎了我的心。可是,雨中那個老人偉岸的身影幻化成一座山,支撐起我行將坍塌的靈魂之城。5000米高空的空降,生命通道的打通,十萬迷彩的身影,身著白衣的天使,哺育生命的乳汁,一車一車的食品蔬菜……災難是可怖的,迅速的愛的行動卻是生命的支柱。我看著災區人民臉龐的樂觀自信,感動湧出雙眸。
08.8.8北京之夜,29個腳印從幽遠的時空走來,每一步都無限精彩。那是百年奧運的腳步,也是祖國走向強盛的軌跡。古老的紫禁城旁,從地球最高點歸來的聖火點燃了,點燃了中華兒女的豪情,沸騰了炎黃子孫的歡呼。那一刻,我高舉起雙臂,任淚水洇在煙花璀璨的光芒。
……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今日的輝煌。30年,創造了一個不朽的神話。
30年,是一個結束,但絕不是終止。30年,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堅信在中華民族漫長而偉大征程中,必將涌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而每一個30年,都是一個全新的讓世人仰望的高度。
崛起的中國,讓世界驕傲。
3. 關於改革開放題材的我愛祖國中學生作文
「品」改革開放,展中華雄威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和震驚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神七騰飛,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飛天夢成為了現實!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20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2008年,中華大地上閃耀著51枚金牌的榮光,我們必將成為奧運的主人!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4. 關於改革開放的作文
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變化
中國30年改革開放成就舉世矚目。大國正在崛起,中國一步步走向富強,迎來中國歷史上的空前盛世。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三峽工程,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工程;青藏鐵路,世界上建設難度最大的鐵路。我們完成一個又一個壯舉。火車第六次提速,奧運場館建設,國家大劇院落成……,我們的建設如火如荼。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30年。我們探索和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道路,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更加鞏固。我們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新的宏觀調控體系框架初步形成。農村和城市的各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我們實行對外開放的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進出口貿易、國家外匯儲備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資為我國建設開辟了廣闊的資金來源。我國經濟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經濟舞台。 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國民福利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國日益融入世界經濟和主流文明之中。具體而言:
一是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統計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間,中國的GDP年均增長9.67%,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3.3%左右的年均增長速度。與此同時,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大國,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國外匯儲備從未超過十億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萬億美元。對外貿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通過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大大提高了中國的生產力水平,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截止到去年,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貿總額位居全球第三。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進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這兩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項目為例,從1978年到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積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30年間,中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數量從2.5億下降到2148萬,絕對貧困發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國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目標的國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個適應經濟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是市場而不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目前,中國基本成為一個市場經濟國家的共識開始形成。很多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相繼承認樂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表明,我國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已經基本確立。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委員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親身經歷者和思想推動者,同時也是這段歷史最敏銳的審視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對於改革開放,厲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三十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個是農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個是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證券市場,第三個是民營經濟的興起。」農村家庭承包制這一制度變革的主要貢獻,是在當時條件下,通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來促進農民的生產,從而解放了農業生產力。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我們進行了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由於股份制改革的推進,中國有了證券市場。盡管在當時它還是很不完善,但畢竟為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和證券市場開辟了道路。盡管股份制曾經受到過各種懷疑、甚至責難,但中國的股份制、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終於取得了成就。對於民營經濟,厲以寧指出,雖然當初出現時也是面臨各種責難,不過在民營企業不斷成長以後,大家真正感到民營企業的確至關重要。就業問題是誰幫助解決得最多?是民營企業,70%以上的新增勞動力崗位是在民營企業中,很多城市中的稅收主要是民營企業提供的,我們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營企業發揮的作用。民營經濟的興起調動了許多人創業的積極性,這對長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鎖定了中國的發展道路。開放是什麼?開放就是自主、自發地接受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則,並以此克服自身傳統的特殊規則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進國民福利的增加和國家的富強。而真正的對外開放,不僅要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還要學習西方發展市場經濟的經驗,學習西方文明,進行制度變革。從這個意義上說,開放的重要性有時要遠大於改革。中國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他們中的許多人成為國家建設的有用之才。通過相互學習,使人們的思想更加解放,視野更加開闊,開放意識和創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後,我們已義無返顧地回歸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個主權國家的承諾和信用鎖定中國改革發展的道路。
中國改革開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脫離實際,對中國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和物質經濟條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30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和政策。可以說,能認識到中國處於初級階段這個事實,標志著我們的發展終於走上了實事求是和尊重客觀規律的道路
5. 麻煩給我幾個關於「改革開放三十年」有創意的作文題目!馬上要!
中國人民當家做主的三十年裡
三十年的騰飛=數百年的進步
慶改革開放三十年,喜看家鄉新面貌
6. 改革開放築夢中國的作文題目
生命因為有了願望而豐富,願望因為有了不斷地付諸於行動而精彩。當一塊石頭有了願望,誰也阻擋不了他通向城堡的腳步。當一個人有了願望,他便有了勇往直前的動力。
——題記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一位叫薛瓦勒的鄉村郵差,他每天徒步奔走在鄉村之間,每天都走過崎嶇的山路,而且每次走過都要拾上一些光滑的石頭,心裡默念著要用這美麗的石頭建造一座屬於自己的城堡。他堅持不懈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鄉村裡的人們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但最後,矗立在眼前的城堡見證了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夢。沒錯,當一塊石頭有了願望,誰也阻擋不了它通向城堡的腳步。
人跟石頭也一樣,只要有了願望,就有了通往城堡的動力,有了堅持不懈的信念。
我經常問身邊的朋友,問問他們腦海里生長著一個怎樣的夢想。但他們展現給我的往往是一張懵懂的樣子然後告訴我,我也在尋找中或者說腦海一片空白……這時我便陷入無奈和黑暗之中。在年輕的年輪里,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夢想?
有人認為,活在年輕的歲月里,我們並不是太需要夢想,因為我們都不太讀懂外面的世界,有很多事情都跟我們的心裡想的不太一樣,我們心裡有的不過也是一些不切實際和單純的夢罷了,又或者,是泡影似的夢,不過幾天,又改變一個,這樣的夢想雖然美好,但對我們其實並不重要。
年輕的夢真的不太需要嗎?年輕的夢雖然不能為將來作出保證,但它能充實我們年輕的頭腦,也為我們的成長歷程貢獻點點滴滴的經驗和給予前進的動力,甚至我們也為它曾經驕傲過,努力過,付出過。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夢想在我們生命的歷程里慢慢膨脹到瞬間破裂,其實也是一種考驗,一種選擇,一種享受青春的機會,一種成長。
7. 關於改革開放三十年家鄉變化的作文題目(中學生)
打開窗子天亮了
8. 有關於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作文擬個什麼題目好呢
我所知道的30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由此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無疑成為中國歷史的標志點,因為,是改革開放,是解放思想,實現了中國當代發展歷史性的轉折,中國命運由此改變,社會轉型也由此開始。
2008,我們迎來改革開放30周年。
中國於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激發了各行各業的活力,使中國的生產力不斷得到發展。一項項重大科技成果得到製造和開發。一個個大型工程得到竣工。
30年前,電視都是黑白的,而全村只能看一部電視。家裡唯一的電器,也只能算是手電筒了。哪像現在,家用電器樣樣俱全啊!
在這30年內,中國人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001年7月13日,萬眾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終於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中揭曉。薩馬蘭奇雄渾的宣告聲中只有一個名字:BEIJING! 中國北京憑借其過人的優勢,完美的陳述報告,在五個2008年奧運會申辦城市中脫穎而出,奪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人幾千年的飛天夢想終成現實。這次發射是人類探索太空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
改革開放,我們「改」出了一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生產資料所有制看,已經由過去的「一大二公三純」、公有制一統天下,改變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從社會狀態看,已經由封閉和墨守陳規的社會轉變為對外開放、融入世界和全面進行改革、越來越活躍的社會。
這樣一些重大的變化,給我們的社會和社會成員帶來什麼呢?
首先是經濟的快速發展。1980年,我國工農業總產值是7100億元,到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21.09萬億元,即使扣除價格上漲因素,也增長了幾十倍之多。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進入歷史新時期的時候,我國大約九億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人口竟有2.5億之多。現在,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廣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顯改善。 綜合國力大幅度增長。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明顯提高增強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變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壯年文盲已基本掃除,九年制義務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學的入學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二十。過去年代存在的那種個人迷信、思想僵化狀態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恩格斯說,社會主義「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條重要原理。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完全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要求,也適應了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的內在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9. 中學生寫關於改革開放的文章
三十年巨變
從1978年到2007年改革開放已三十年, 30年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城鎮和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只有經歷了過去的年代,才深深地感到黨的改革開放方針政策無比英明的,無比正確的。老百姓衣領住行等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充滿了信心。
衣——改革開放前,人們的衣著雖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於長期買布要布票,人們衣著雖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於長期買布要布票,人們衣著的款式顏色很單調每人擁有的衣服數量不多,一套衣服要穿好多年,兄姐長大了,留給弟弟妹妹穿的,常常新老大,舊老二,縫縫補補再老三,貧窮之家有姐妹共用一條褲子,兄弟共穿一件衣服的,要相親時有借人家衣服的,當時社會上男女衣服的色彩沒有多大差別,就是藍、黑、灰、軍綠組成的服裝的主色調。如今每個家庭平分男女老少,每人都有好多套衣服,春夏秋冬齊備,冬天怕冷有羽絨服保暖內衣,保暖鞋,夏天不怕熱,有桑蠶絲亞麻等透氣性好的面料,,各種服裝色彩艷麗,款式新穎,把世界點綴得更加多姿多彩。
食---改革開放前,人們吃飯按口糧計劃,多數人口糧不夠吃,買饅頭,燒餅等要糧票,南京人喜喜歡吃米,每月米而按計劃供應,每月米的計劃不夠吃,又不想響麵食,各種蔬菜水果品種很少,雞魚肉蛋等副儀食品很緊張,買肉要肉票,買糖要買糖票,連買豆腐都要票,各種購物計劃票琳琅滿目,讓人看了眼花繚亂,改革開放後,農村實行了土地承包責任制,從此土地利用率很高,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高,糧食取消了計劃供應,發展到市場供應,農民家家戶戶糧食響不完,還能賣余糧,這樣又促進了豬牛羊雞鴨魚等副食品養殖業的生產,如今我國城鄉人民吃糧吃油不用計劃,副食品應有盡有,各種蔬菜水果品種齊全,飲食結構有了很大進步,百姓們從溫飽型向健康發展。
住---改革開放前,農村多數人住的是泥土牆,茅草房,三代同堂是很普通的事,四代同堂也很多,由於窮蓋不起房子燒飯是用土磚灶,用碎草燒火,來還要拉風箱,家中沒有一樣電器,晚上點煤油燈,當時洋油還要按計劃,當時人們嚮往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自來水朝下,現在這些都已一一變成現實,如今農村家家戶戶都蓋起了小洋樓,還用上季自來水,電視,冰箱,洗衣機,等電器樣樣都有,城鎮居民的住房條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不少人將小套換成了大套,電腦,空調等大部分家庭都有,90%以上人手一部手機。
行---改革開放前,農村的人外出以步行為主當時農村很少有人有自行車的,我上中學時學校離家有十幾公里地,我們當時早早起床步行到學校的,當時社會流行三轉一響的說法,三轉就是收音機,如果哪家女兒出嫁有三轉一響賠嫁或收到這樣的彩禮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如人外出乘車很不方便,要步行很遠的路程到縣城才有長途汽車,而且班次很少,如今家愛戶戶的自行車,不少人家有電動車,摩托車,還有人家有汽車,農村後來流傳出了這樣的話,林致富,先修路,「現在農村村村有公路,汽車通到了家門口,不少家農民當上了公交司機和售票員,近幾年還修了鐵路,外出乘火車還是乘汽車隨便選擇,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外出還做飛機呢,讀中學時我們看的科幻書集,什麼太陽能,火箭上天,搖控,當時認為是天方夜譚,而現在都一一變成了現實,八十年代初我們看的影片《追捕》,看到真優美家每個房間都有一台電視機了,改革開放確實使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使我們老百姓得到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僅僅是因為今年是奧運年,我們更需要記住的是今年還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大年,改革開放可以說是一年革命性創舉,它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普遍國情相結合的產物。三十年來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體育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充分說明了,改革開放是適合中國國情的。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區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來,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推,改革開放的30年,是教育事業穩定發展的30年,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
這30年來許許多的成就與成功是值得我們為之驕傲和自豪的,改革開放是一次創舉,是在中國共產黨支部領導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地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歷程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開放結合起來把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把堅持獨立自主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支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取得了我們這樣十幾億人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發展大國擺脫貧困,加快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寶貴經驗。
10. 改革開放作文的題目
改革開放30年,彈指一揮間,我從一個牙牙學語的嬰兒成長為一名人民教師。這30年,我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而成長的;這30年,我是緊跟著改革開放的速度而前進的。 細數這30年的歷程: 中國經濟迅速崛起,蓬勃發展: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宏觀地講,這是偉大祖國的滄桑巨變。 細數這30年的歷程: 小時候,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回頭看看自己的成長歷程,現在有幸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再看看現在孩子的成長環境。微觀的講,這又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巨變呢? ◆ 變化中的對比:我們的出生年代 聽媽媽講他們小時候,什麼都是限量供應,什麼都要憑「票」購買:食油要「票」、雞蛋要「票」、 禽肉要「票」、買布也要「票」,竟然連火柴、肥皂都要「票」。在那個票證滿天飛的年代裡,也是我們物質短缺的時代。媽媽說,那時候,只有在過春節的時候,人們才能憑票購買一隻雞,過過癮。 70年代末,我出生了,我出生的那年,正是市場逐漸開放的年代,市場上的各類商品開始逐步敞開了,出現了「議價」商品。媽媽說,那時候,我吃雞蛋就不用再看「票子」的臉色了。 再看看現在我們孩子們的出生:母嬰病房、媽媽沙龍,光是尿片、奶粉,那就不下千種阿。還有滿大街、滿熒屏的嬰兒用品廣告,鋪天蓋地,那才真正稱得上是應有盡有! ◆ 變化中的對比:我們的童年時光 爸爸媽媽的童年是在弄堂、鄉野中度過的,打彈珠、香煙片、跳房子……,他們手中所謂的玩具都是一些就地取材的物品,茭白殼、木棍、粉筆等等,有個布娃娃,就是很奢侈的玩具了。 我小時候,那可不一樣了,雖然是80年代的改革開放初期,但商店裡的玩具就已經開始豐富了,什麼布娃娃,那時都換成黃頭發、藍眼睛的洋娃娃了,還記得我有一套模擬醫生的聽診玩具,現在我還完整的保留著呢。 再看看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別說洋娃娃,單是一個芭比就何止成千上萬,還有那層出不窮的各式電子游戲、智力玩具,孩子們個個都是玩具高手、電子強人。他們的童年是與世界同步的高科技時代。 ◆ 變化中的對比:我們的求學征程 進入求學時代,媽媽們遇到了插隊落戶、上山下鄉,大好的求學時光被他們那不熟練的耕種動作所替代了。 到了我們這批獨生子女時代,是改革開放後的幸運一代,高考不再是獨木橋,多元化的求學之路為我們打開了一條陽關大道。 而到了2008年的今天,改革開放後的30年,小到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到高校、海外留學,多層次、多方位的學校選擇,簡直讓我們挑花了眼。 ◆ 變化中的對比:我們的工作歲月 工作了,爸爸媽媽們那時的工作都是國家分配的,沒有喜不喜歡,沒有擅不擅長,分配你上哪,就得去哪。 新世紀初,我們大學畢業那會,已經是改革開放發展的蓬勃時期了,完全開始了自主擇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了。 2008年的今天,不但擇業需要競爭,我們所在的每一個崗位上,不論職員還是領導都引入了競聘制,就是把最適合的人留在最適合的位置上,也就是把每個人的優勢、長處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 這就是我們年輕一代籍著改革開放春風的人生之路、成長巨變。 總之,30年的改革開放是我們祖國的滄桑巨變,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巨變。我們正在崛起,這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事實。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光輝,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從抗震救災看改革開放三十年 2008年四川汶川強地震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堅強領導下,一場抗罕見震救災斗爭正在有序、有力、有效地展開。透視這場抗震救災斗爭取得的明顯階段性成效,我們深切感受到,科學發展觀的有力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的突出優勢,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的物質保證,民族凝聚力不斷提升的強大力量,這一切都為奪取抗震救災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堅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深化改革開放,推進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創新!
答案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