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高中學生國學參賽作文

高中學生國學參賽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24 05:20:37

『壹』 小學國學經典誦讀比賽作文400字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宋詞300首》。隨手一翻,我發現我家牆上的字畫《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在這本書上,一下子就愛不釋手了。天天讀,天天背。
剛開始我背的很慢,媽媽見了,便和我一起背。媽媽不愧是大學生,指導背誦很有方法,她讓我按詞牌名去背。我先背《如夢令》,因為她節奏明快,短小精悍,非常好背。如吳潛的《如夢令·江上綠楊芳草》:「江上綠楊芳草,想見故園春好。一束海棠花,昨夜夢魂驚擾。驚曉,驚曉,窗外一聲啼鳴。」這首詞中「驚曉,驚曉...」的節奏令我大感興趣。諸如此類的還有「休掃,休掃,管甚落英還好」。「留戀,留戀,待我停杯深勸」等。我一下子就把李清照,秦觀等的十來道如夢令全背過了。照此方法,我又背過了《採桑子》《長相思》等詞牌下的十幾首詞。
當我感到乏味時,媽媽又想出了獨特的方法—「唱詞」,就是把自己喜歡的曲配合以合適的詞來歌唱。我便把《山水迢迢》的歌曲配在《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這首難以理解的抒情名篇,頓時化作如泣如訴的相思戀歌。唱到情深處,我禁不住為李清照「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處可消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孤寂與惆悵熱淚盈眶。
我激動的吟誦著偉大詞人的千古絕句,體會他們的愛國情懷,充分領略到了宋詞的雄偉氣勢。我的胸懷被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激情充滿了。

『貳』 一次難忘的國學競賽作文,小學四年級600一700字

又是到星期五了,難忘的國學課又開始了。

這次國學課很特殊,因為這次給我們講課的老師是一位初中生,她是安聖博的姐姐。她有一雙大眼睛,眼睫毛的長度能和我班李卓航眼睫毛的長度相對比;腰板挺得像小松樹一樣,還有一頭烏黑的頭發。她穿著校服來給我們講國學課,精神十足。

姐姐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四書五經是哪四書、哪五經嗎?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同學說是弟子規,有的說是千字文,有的說是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等。姐姐卻說都不是,姐姐:「要公布答案嗎?」「要」,姐姐說:「所謂的四書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五經呢,就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大家記住了嗎?」「記住了!」「好,我們接著講。」大屏幕上突然出現了我國古代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是我們國學課的開始。下面,又出了一行字: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某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疑惑不解的問:「老師,這是什麼意思呢?」「你們接著看」,接著,大屏幕上出現了那句話的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復習?」原來如此,我們說道「下面來說一說自己的感悟吧!」老師說完,刷,好幾十隻手舉了起來,老師隨便叫了一位同學,那位同學說的好,我們全班都鼓掌。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的很快,我們要揮手告別了,我愛國學課,我愛中國悠久的歷史,讓我們一起來發現探索我國的精華吧!

『叄』 高中作文800字重國學輕科學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我希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了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國學,是我的最愛。
現在,我已經跨入了國學的大門,准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游。國學,能讓我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讓我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讓我學習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做國學的好夥伴,國學的讀者吧!
《論語》教我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視仁德;《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的規范;《孔記》告訴我們修身做人的准則;而《大學》教導我們要格物致和……
說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么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己不斷改善。「德」是《弟子規》主要講的內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老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學習《弟子規》之後,我感觸特別深刻,因為自己平日里的一些舉動,使自己對《弟子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想到自己,腦子里浮現出了一幅畫面:在學習的太少太少了!時間抓得不緊;在處事做人上還有很大差距。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會神、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忽然聽到奶奶叫我:「吃飯了彤彤!」而我對著電視機跟奶奶說:「知道了,一會就來。」接著又埋頭看電視,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來吃飯,這是多麼不應該啊!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家有利於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這經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出事,學會做人。

『肆』 中國傳統文化國學作文

國學經典傳統文化的作文篇一
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紐帶,是炎黃子孫奮斗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帶著一種神聖的朝拜,我翻開了遼海出版社出版的《國學經典》這本書。正如本書作者說:「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影響較大,對於傳承文明,增強民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影響極大,對於傳承文明對於傳承文明,增強民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讀了這本書之後,更讓我覺得中國的國學思想,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靈魂,是連接炎黃子孫的血脈之橋,心靈之橋。
李毓秀的《弟子規》,使我們生活的典範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的規范,他gap是·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言慎行,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對待,這時儒家的基礎,更是我們人行的基礎。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向我們展示了三國鼎立時的戰亂紛爭,有著呼風喚雨和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的諸葛亮;重情重義的關羽;剛正不阿的張飛;和漢代皇帝的後裔劉備守蜀國;還讓我們領略到一代梟雄曹操,他為實現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讓我們不得不對這位中國歷史有重要貢獻的政治家刮目相看,正所謂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矣!
一句「江山如此多交,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道出了毛澤東所思所想,其情感之真摯、寓意之深遠、哲理之精闢令人拍案叫絕,毛澤東思想是當代的國學經典,他的名字和他的光華,將會影響流傳幾代、幾十代以致久遠。。。。。。
回想這些,不光是我,我相信還有很多人心裡有個大問號,何為國學,何為經典?其實很簡單,不就是那經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淀嗎?
國學源遠流長,千年沉澱已形成「經史子集」四部,可謂恢弘壯闊,蔚為大觀,國學不僅是中華文史知識之大成,更是中華文明的承載者、推動者。中華國運日漸昌隆。國學的價值正走向回歸!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引以為傲,他是我們中國人的國粹,我們應該一起傳承國學經典,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讓中國這條巨龍,永遠騰飛在世界的東方!

『伍』 高中作文國學進課堂與發展科技

語文教學的崇高使命是引導我們的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傳承祖國的文化,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國文化瑰寶之一。它能引導學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審美情趣,有益於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
把國學經典有效的滲透、巧妙的融入到語文課堂,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與國學經典零距離對話,既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升語文教學的魅力。
那麼,如何讓國學經典同語文教學相結合呢?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課前三分鍾,背誦經典。
我們課本中學到的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國學經典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豐厚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去涉獵,去搜集、整理、積累。背誦最有價值的中華經典,讓他們耳濡目染於聖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學、藝術的熏陶,形成自己的品質,在中華經典中成長。
「學以致用」,讀書不是為了讀而讀,應把外部的獲得通過學生主體的消化吸收,成為內部的知識積累,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個人的語文素養。教師應鋪設平台,利用課前三分鍾,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小小的三分鍾,它的作用不可忽視。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讓學生明白了謙虛使人進步,應該學習他人身上的優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會了學生讀思結合的學習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使學生懂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告訴學生要有責任感,要用堅強的意志來完成自己背負的使命。在展示的過程中,有學生的積累成果,有教師的簡單解說,有同學們知識的相互補充,更活躍了課堂氣氛,也豐富了課堂的內容,情感做人的教育也無形中有了滲透和熏陶。
課前三分鍾的有效利用,引領學生走進經典,領略經典的魅力,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提升自己的審美和創造能力。
二、解讀文本,滲透經典。
中國古代文學藝術注重意境,強調詩畫同源,通過所寫的文字來展現出意境的畫面,使讀者對其思想產生共鳴。《國學經典誦讀》讀本中的《蒹葭》,文字簡單,畫面唯美,意境朦朧,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把它有效的融入語文教學中,通過意境轉化法的訓練,培養學生把握意境的能力,提高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在賞析詩歌方面能給學生很好的借鑒。
在學習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打破常規的教學模式,不再用問題貫穿一節課的始終,不再以老師的問與學生的答作為課堂的主題。我採用類比的方法,引入國學經典《蒹葭》,通過意境轉化法的訓練,使學生有效的學會這種賞析詩歌的方法,舉一反三來學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第一:學習《蒹葭》。
1、教師用形象性的語言進行解說:深秋的早晨,秋風蕭瑟,露水成霜,白蒼蒼的蘆花,漫長、崎嶇的道路,小洲上的伊人,在水邊追逐的他,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創設情境,渲染氣氛。
2、教師描述《蒹葭》的畫面。
教師提示:在描述畫面時,一要抓住景物,二要抓住景物的特徵,三還可加入符合詩歌的想像。
白露秋霜時節,蒙蒙的霧,柔軟的蘆葦,清淺的水,細細的沙,水中的綠洲,一位痴情的少年追求他心中的伊人.神思恍惚,感覺伊人就在身邊,就在眼前,就在不遠處的小洲上,追尋的道路曲折又漫長,但他始終不放棄,不絕望,始終充滿希望,但又始終與伊人隔水相望。
3、教師點撥,學生總結。
詩歌以「蒹葭」托物起興,蒼蒼、凄凄、采採的蒹葭和白露,永遠隔水相望的伊人,共同創造出一種秋水情思,可望而不可即的朦朧的境界,將讀者帶入略顯凄涼的意境之中。、
教師提示詩歌的情感及主旨:
《蒹葭》: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只有不辭勞苦的去追尋,才可能一步一步的接近理想。
第二、學以致用,用形象性的語言描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畫面,通過畫面的描述把握情感和主旨。
(小組合作,描述畫面)
學生作品:
八月深秋,凄風怒號。衣衫單薄、步履蹣跚的老年杜甫,眼睜睜地看著屋上的茅草被風一點點刮跑卻束手無策。他想撿起刮掉的亂茅以待風停後修繕,可狂風把茅草颳得到處都是,有的掛上了樹梢,有的沉入了塘坳,還有的飄過了江郊……
杜甫無奈地把眼前的一些茅草收拾著,突然從南村跑來一群孩子,他們從老人手中搶過茅草就跑,絲毫不理睬主人的呵斥,轉眼就消失在竹林里了。杜甫倚著拐杖只能嘆息著安慰自己:唉!都是可憐人,就算我送給你們取暖吧……
風停了,黑雲四起,灰濛蒙的天空越來越昏暗,接著下起了雨。這整整一天,他一家人幾乎連飯也沒得吃,只是孩子喝了一點玉米粥,說是玉米粥,只不過是一碗水加了一點玉米面罷了。杜甫躺在床上,想到流亡時,一路上受凍挨餓,再想想其他的老百姓,流離失所連個安身的草房也沒有,他的心更涼了。這時,小兒子被凍醒了,杜甫伸手一摸兒子的被窩,竟像鐵一樣冰冷,仔細一看,還有好多裂縫,可全家人僅有這一件棉被禦寒,怎麼辦呢?雨仍下個不停,屋頂四處漏水,屋裡沒有干處。杜甫佝僂著身子,望著眼前的一切,一股酸澀湧上心頭,不由地祈禱,雨啊,停止吧!百姓已經苦不堪言了!
安史之亂開始後,杜甫憂心忡忡,經常失眠。他暗地裡呼喚國君:你為什麼偏愛美人而不要江山?你為什麼沉迷香夢還不蘇醒?你為什麼貪圖享樂而忘記了黎民百姓?
今夜有淚如雨!誰又能安然入睡?
恍惚中,杜甫眼前突然出身了千萬間寬闊的房屋,無數的貧苦人正歡天喜地地換新居……杜甫笑醒了,才發現是在做夢。杜甫在暗夜中許願:如若夢想真的能實現,那麼我的屋被刮破、人被凍死也心甘情願!可是,回答他的,只有呼嘯的凄風,陰綿的苦雨……
通過畫面的描述,詩歌所展現的所有內容一目瞭然:杜甫的貧困生活,面對群童抱茅的無奈,「屋漏偏逢連陰雨」的深思,「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憂國憂民的情懷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不用教師苦口婆心的講解,全在學生的描述和感悟之中,詩人的濟世情懷和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與博大情懷也悄然走進學生的內心。
經典既融入了語文課堂,又豐富了語文課堂。
三、拓展延伸,重溫經典。
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積字成詞,積詞成句,積句成篇,積篇成章——積累尤其是語文學習的根本。沒有積累,就談不上語文學習。拓展延伸的環節,就是學生進行大量積累的好時機。
八年級的《雷電頌》是作者描寫屈原在自尊的靈魂遭受最深凌辱、生命危在旦夕之際叩問天地表達自身理想的宣言書。「獨白」以詩意化的語言賦予自然雷電以神力,讓雷電化作手中的倚天長劍,去劈開黑暗,去焚毀這黑暗中的一切,《雷電頌》淋漓盡致,不可遏止地抒發了屈原熱愛祖國、堅持正義、渴望光明、反對黑暗的理想與要求。隨著這篇文章的學習,大家認識了一個愛國詩人屈原,也感受到了他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要想使這個人、這份情深入人心,還要更全面的了解屈原才行。這時就可以通過《國學經典誦讀》讀本,了解屈原的人生經歷,誦讀屈原的名言,走進屈原的作品,在全面把握屈原形象的同時,用誦讀的方法進行大量的積累,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屈原的人生經歷:
屈原(前339~前278)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身楚國貴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楚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全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楚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汩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名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離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離騷)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離騷)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離騷)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離騷)
了解經典中屈原作品的主要內容:
《離騷》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政治抒情詩,是一首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傑作。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話材料,用奇麗的幻想,使詩歌的境界大為擴展,顯示恢宏瑰麗的特徵。這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創作,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後代個性和情感強烈的詩人如李白、李賀等,都從中受到極大的啟發。
《離騷》在藝術上取得的高度成就,與它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它成為中國文學史上光照千古的絕唱,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魯迅曾贊之為「逸響偉辭,卓絕一世」(《漢文學史綱要》),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宋代著名史學家、詞人宋祁說:「《離騷》為詞賦之祖,後人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圓不能過規。」這就是說,《離騷》不僅開辟了一個廣闊的文學領域,而且是中國詩賦方面永遠不可企及的典範。
《國殤》,詩歌名,是中國偉大浪漫主義詩人屈原作品《九歌》中的一首,這首詩歌是祭祀保衛國土戰死的將士的祭歌,歌頌了將士的英雄氣概和壯烈的精神,對雪洗國恥寄予熱望,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的高尚感情。
屈原的人生經歷,為我們揭開了自沉汨羅江的原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看到了屈原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所做的努力;《離騷》又給我們解讀了一位偉大的詩人。這些都能給學生獨特的感悟,使屈原這個人物形象徹底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
重溫經典,多了一份積累,更多了一份感動。
四、單元寫作,品味經典。
八年級第一單元都是有關戰爭題材的文章,戰爭的殘酷,和平幸福生活的不易,對於現在生活在優越條件下的孩子來說,感觸其實並不深。在這種情況下,就決定通過單元寫作來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和教育。
任何一種教育,簡單的說教是最蒼白的,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歷朝歷代,許多志士仁人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參考的人或是一件事,道理不言而喻,學生自會反思自己的言行,在對比之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國學經典誦讀》讀本中,岳飛一生精忠報國,《滿江紅》表達了岳飛的衛國之情,他恨不得把敵軍個個都殲滅,吃他們的肉、喝他們的血,對祖國失去大好江山而感到惋惜。在誦讀中,學生的內心自然是激情澎湃的,也會深深的體會到:在國家利益和自身利益相違背時,我們應該像岳飛一樣,捨身救國,將中華民族之大意發揚光大。「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樣的詩句也隨時會給學生以警醒:我們作為祖國的新一代,做事應當從大角度來思考,努力為祖國發展做出貢獻。
《國殤》中壯士們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摯情,無不讓人動容。熱愛祖國的深情,貫串屈原的一生,熔鑄了他的人格,輝映著他的詩品。《國殤》中,詩人激情迸發,放聲歌頌,從外貌雕塑到內心刻畫,對烈士進行了熱誠的禮贊。他們背井離鄉,奔赴疆場,以身報國,義無反顧。他們頭顱雖斷,弓劍未丟,縱死不悔,鬥志猶生。他們忠勇剛強,堅不可摧,英勇永在,浩氣長存。這就是千古以來世代相傳炎黃子孫稟賦崇尚的愛國精神。
跟隨著英雄們的腳步,再一次的感受到他們與祖國同休戚、共命運的深摯的愛國主義激情。在這樣的氣氛之中,定能給學生很好的愛國教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情感的教育到位後,再通過寫作把這種抽象的情感轉化為具體的行動,讓學生明白作為一名中學生,作為一個中國人,有責任也有義務承擔建設祖國的重任,牢記愛祖國。
回味經典,有了一份責任,多了一種幸福。
如果在語文課堂中,有機的將課堂和傳統經典相結合,那些蘊含著豐富哲理的,啟發人深思的,催人勤奮的等有靈性的國學經典,都會植根在孩子們的心靈深處,影響孩子們的言行,熏陶孩子們的情感。由此可見,充滿深厚國學經典文化底蘊的課堂,是鮮活生動的課堂,是富有強大生命力的課堂。那就讓經典傳統文化在我們語文課堂上熠熠生輝吧!

『陸』 以「我與國學」為話題的作文,800字以上 要2篇

我與國學
記得讀中學時老師講《孔雀東南飛》一文,文章並不算太長,我們學了一個星期,卻一點不感到累。在這一周里我們被故事的內容深深吸引著,作者的文筆是那樣的流暢、優美,用詞是那樣的精闢,凄美的情節讓我們為之而動容。後來在課外,讀了王勃的《藤王閣序》,更是愛不釋手,其文章情文並茂,奔放自然之勢,讀來攝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真是千古絕唱,讓我感山川是那麼的壯美,意境是那樣的深遠,有一種想投身於大自然中,去過閑雲野鶴般生活的沖動。

後來,我成了一名語文老師,把我喜愛的文學知識傳授給我的學生們,讓他們去享受這份美,不斷地陶冶著自己的情操,真好。當我有孩子後,那時社會上掀起了學《論語》的高潮,提出半部《論語》走天下,孩子五歲時,我和她一起聽《論語》的光碟,她雖聽不懂,但多聽幾遍後就能背誦,而且背得抑揚頓挫,有滋有味,我一邊聽她誦讀,一邊看文中注釋,我深感古人是那麼充滿智慧,它把普通百姓的為人之道,君臣之道,帝王之道講得那樣精深、透徹,充滿哲理,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些道理不僅適用於古,也同樣適用於當今,乃至於永遠。

學校我們又開展了「誦國學經典,傳華夏文明的」的誦讀活動。而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終沒有中斷,連續5000多年發展至今的文明,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深深影響了了古代中國,也深深影響著鼓舞我們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而我教的學生還小,我給他們推薦的是《三字經》和《弟子規》。早讀時,我和孩子們一起拍手誦讀,班會課上。我們選一些淺顯易懂的典故如:《孔融讓梨》、《昔孟母擇鄰處》等來講或看這一類的故事碟,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些句子深奧,我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上網查資料,自己消化後再講給孩子們聽,一學期下來,我覺得自己的身心又一次受到了洗禮,讓我不自覺地規范著自己的行為。真是潤物細無聲。

我想只有自己融入進去是不夠的,我也應該讓我的學生通過對國學的誦讀與理解,然後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去規范自己的行為,學會知書達禮。謙讓、勤儉、善良等。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我們應該學習和具備,只有不斷地學習優秀的東西,不斷地糾正自己,完善自己,我們所培養出的學生才具有華夏的風范,要讓我們的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代代相傳下去,而學校教育是最好的途徑,只有讓國學走進課堂,大家共同學習,共同受到洗禮,才可能使我們的民族精神成為我們的信仰 。好好學習吧,為我們的祖國出一份力!

『柒』 國學競賽400字作文

學校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在上一周舉辦了內全校性的國學知識競賽容。我和班上的同學一起組隊報名參加了這個競賽。
比賽的那天,我們既激動又忐忑。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學校級別的競賽,內心難免不會激動,但是又想到這個比賽肯定會高手雲集,我們很有可能會名落孫山,所以又有些忐忑不安。
比賽正式開始了,第一個環節是團隊介紹。輪到我們上場了,我們一行四人走上講台,大聲說出了我們的組名和口號,然後面帶微笑,鞠躬下場。沒有一個人怯場或是忘詞,是個好的開端。接下來是知識問答環節,主持人提出的問題有我們很熟悉的,也有全然不知的,有能很快做出反應的,也有猶豫不敢決斷答案的。在這一輪是競爭之後,我們組的比分排在了中間。到了最後一個環節,是現場評委出題大家辯論。競爭更加激烈了,大家已經進入白熾化階段,紛紛跳起來和意見相斥的同學辯論。
比賽結束了,雖然我們組沒有拿到名次,但是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

『捌』 中國好文章國學作文大賽怎麼參加

按時間來說早就應該出來了,下文當中說「各賽區選送的作文原件及錄入的光專盤於2009年1月10日前屬(以郵戳為准)寄到上海大賽辦公室」,也就是說,在2009年1月10日前吉林賽區選送的作文就應該已經寄到大賽辦公室了。您可以和上海大賽的總辦公室問一下...

『玖』 當代中學生如何繼承國學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作文

寫作思路:安排文章的結構,如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以及開頭,結尾,過渡等。文章中前後內容的關照呼應,文章的首尾照應。

正文:

「沒有祖國,就沒有幸福。每個人必須植根於祖國的土壤里。」這是外國著名思想家——屠格涅夫的名言,雖然只是那麼短短的一句話,但它已經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不可動搖。

對於祖祖輩輩「生於斯,長於斯」的祖國,誰能不懷有最自然、最深厚的感情呢?哪個祖國的兒女不把對祖國母親的這份強烈情感,融在生命,使之成為生命中一首激情高昂的主題歌呢?當楊利偉坐上「神州五號」升空時,誰不為祖國的成就而感到震撼與自豪呢?

當奧運健兒們站在奧運會最高領獎台時,誰不為祖國取得的榮耀而感到驕傲呢?當有人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時,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我的夢想是參加20XX年的北京奧運。」

「一次的失敗不等於永遠的失敗,所以,相信每一個奧運健兒,他們共同的目標就是站在奧運會的最高領獎台上,看著自己國家的國旗徐徐升起,聽著令人昂揚激奮的國歌響起——這就是奧林匹克,期待中的20XX年北京奧運。」這是一套廣告里的話語。的確,這個夢想已經不僅僅限於健兒們的身上,而且深深刻在中國13億人民的心上,民族精神已經得到了升華……

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對於某些人來說,也許只是一個「太陽東起,夕陽西下」的過程。然而在過去的這段時間里,最令我陶醉的是回顧每一位奧運健兒勇奪金牌的一剎那,那種激動的心情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

中國體育代表團勇獲32金,其中劉翔在男子110米跨欄奪得的是每一個中國人渴望已久的金牌,那情景始終在我的腦海里呈現環繞,難以磨滅。

當他跨過最後一個欄,神速般沖過終點,以12。91秒的成績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奪得了在短跑項目上有史以來的第一塊金牌,此時,我的心裡思潮澎湃,我想在這12。91秒的時間內,大家的心情都和我一樣,猶如滔滔的江水,此起彼伏。

賽後,劉翔興奮地對著電視機旁的13億中國同胞說道:「黃種人也能進入奧運會『田類』,今天我就要證明給世界人們看,我是奧運會短跑冠軍。」

劉翔的那塊金牌得來不易,裡面不但包含了他多年來的血汗和經驗的積累,而且還有他那一份強烈的民族精神,激勵著他一步一步邁向顛峰。短跑項目本來是歐美人的天下,可是今天他們確實要畫上一個驚嘆號,因為劉翔翱翔高飛了。

民族精神是奮發向上的不竭的動力和源泉,它使我們心胸開闊,志存高遠,永不懈怠,仿如優美的音樂,往往能引發我們內心的共鳴。在音樂聲中,我們種種復雜的情緒都升華了,自然地融合於節奏之間,變成了令人陶醉的旋律。因此在復雜多變的世界,變調的旋律中,我終於找到了一種音樂叫做民族精神。

我們青少年不僅要面對國內的競爭,而且更應該為我們的祖國在國際上的競爭貢獻自己的力量,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激勵著我們努力地去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和鍛煉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多為國家做出貢獻。

有了信心的支柱,就等於邁向成功;有了正確的民族思想,就等於有了高尚的愛國情操;有了民族精神,就等於有了靈魂;有了祖國,就等於有了光輝燦爛的未來。

同學們!我們現正處於學習階段,讓我們謹記運動員們的奮斗拼搏精神,弘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長大後為祖國的未來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拾』 第一次國學知識比賽作文300字

例文

為一步弘揚名族傳統,傳承國學經典引領我校學生,通過誦讀國學經典詩詞,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奮學習,自強不息的優良品質,學校定於這個星期五舉行國學經典誦讀比賽。 
這天清晨,同學們早早來到教室,個個精神抖擻,背起了弟子規 ,老師還讓我們演練幾遍,並叮囑我們比賽時不要緊張。叮鈴鈴,上課鈴響了,這也意味著誦讀比賽開始了。我們排好隊,慢慢走出去。 
來到階梯教室門口,我們緊張的等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終於,我聽到報號老師叫:「現在是五年級一號班級 出場。」我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進了場。 
等所有人入場後,只聽見沈鵬拿起話筒說完了總序,接著,全班一起背完了「入則孝」,沈鵬又背起「泛愛眾」中的第一排,全班同學有起伏的背完了「泛愛眾」,這一章。誦讀完後班長用口令整整隊,並向評委敬禮,接著,我班便出場。緊接著,其他班級也進行了誦讀比賽。 
這次比賽,讓我知道了一些重要道理。總序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這八章的內容,我基本能按要求做到,但少數部分仍欠缺,如,父母講道理時,嫌??攏?庋?兔蛔齙 父母教,須敬聽 。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好的機會,讓我明白,發現了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我一定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閱讀全文

與高中學生國學參賽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