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初中音樂期末考試!!!
一、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的心中充滿了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熱烈擁護者。1798年,柏納多特將軍(1763-1844)出任法國駐維也納大使,貝多芬常到他的家裡,並和他周圍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貝多芬在柏納多特的提意下,動手寫作獻給拿破崙的《第三交響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崙是摧毀專制制度、實現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響曲》。正當他准備獻給拿破崙時,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傳到了維也納。
貝多芬從學生李斯(1784-1838)那裡得知這個消息時,怒氣沖沖地吼道:「他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現在他也要踐踏人權,以逞其個人的野心了。他將騎在眾人頭上,成為一個暴君!」說著,走向桌子,把寫給拿破崙的獻詞撕個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許別人把它拾起來。過了許多日子,貝多芬的氣憤才漸漸的平息,並允許把這部作品公之於世。1804年12月,這部交響曲在維也納羅布科維茲親王的宮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維也納劇院的第一次公開演出,是由貝多芬親自指揮的,節目單上寫著:「一部新的大交響曲,升D大調,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先生作,獻給羅布科維茲親王殿下。」奇怪的是,貝多芬不說是降E大調,而說是升D大調。1806年10月總譜出版時,標題頁上印著: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從此,《第三交響曲》就被稱為「英雄交響曲」。
二、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的《c小調交響曲》(作品67號)開始的四個音符,剛勁沉重,彷彿命運敲門的聲音。這部作品因此被稱作《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作於 1805至1808年。貝多芬在1808年11月寫給他的朋友韋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經說出:「我要卡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把我完全壓倒!」「命運敲門的聲音」在1798年所作《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之1)第三樂章中就已經出現過,以後又出現於《D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18 之3)第三樂章、《熱情奏鳴曲》(作品57號)第一樂章、第三《列奧諾拉》序曲(作品72號)、《降E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74號)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見,通過斗爭戰勝命運,是貝多芬一貫的創作思想。《命運交響曲》所表現的如火如荼的斗爭熱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馬麗勃蘭第一次聽《命運交響曲》時,嚇得心驚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崙一個舊日的衛兵,聽了第四樂章開頭的主題,禁不住跳起來喊道:「這就是皇上!」柏遼茲把《命運交響曲》中驚心動魄的斗爭場景,看作是「奧賽羅聽信埃古的讒言,誤認黛絲德蒙娜與人私通時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認為:「盡管你時常聽到這部交響曲,但它對你總是有一股不變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現象雖然時時發生,卻總教人感到驚恐一樣。」1830年五、六月間,門德爾松在魏瑪逗留了兩星期,和歌德作最後一次會晤,在鋼琴上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聽了《命運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後大為激動,他說:「這是壯麗宏偉、驚心動魄的,簡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許多人一起演奏,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1841年3月,恩格斯聽了《命運交響曲》的演出。他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贊美這部作品說:「如果你不知道這奇妙的東西,那麼你一生就算什麼也沒有聽見。」他說,他在第一樂章里聽到了「那種完全的絕望的悲哀,那種憂傷的痛苦」;在第二樂章里聽到了「那種愛情的溫柔的憂思」;而第三、第四樂章里「用小號表達出來的強勁有力、年輕的、自由的歡樂」,又是那麼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幾句話,揭示了《命運交響曲》的精髓。
三、《月光曲》的傳說
「一百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名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間茅屋裡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忽然停了,屋子裡有人在交談。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麼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子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連忙說:『哥哥,你別難過,我只不過隨便說說罷了。』貝多芬聽到這里,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裡點著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彈起盲姑娘剛剛才彈的那首曲子來。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裡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銀紗。貝多芬望瞭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象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處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寧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等他們醒來時,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剛才即興彈的『月光曲』記錄了下來。」這是我國小學語文課本第七冊里的一篇文章,講的是貝多芬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事。這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貝多芬的這個曲子(作品27之2—《#c小調鋼琴奏鳴曲》)描寫的是海上月光的說法,源出於德國音樂批評家雷爾施塔布 (1799-1860)。俄國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1829—1894)非常反對用「月光」來解釋這個曲子。他說:「月光在音樂描寫里應該是暝想、沉思、安靜的,總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緒。《#c小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從第一個音符到最後一個音符,完全是悲劇性的(用小調來暗示),是布滿雲彩的天空,是陰郁的情緒。末樂章是狂暴的、熱情的,表現的正是和溫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東西。只有短短的第二樂章可以說是一瞬間的月光。」在德國,也有人稱此曲為「園亭」 奏鳴曲。園亭是建築在樹蔭下的涼亭,顯然這標題對於這首奏鳴曲也同樣是不確切的。看來,這首曲子所表現的決不是一幅明凈的風景畫,而是一種內在的陰郁情緒。《貝多芬傳》的作者泰厄(1817-1897)說第一樂章是「少女為生病的父親祈禱」,這無論如何要比「月光」和「園亭」恰當一些。貝多芬的這首曲子作於1801年,當時他正和朱麗法塔·貴恰爾第(1784-1856)相愛,這個曲子是獻給她的。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貝多芬寫給韋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時還說:「她愛我,我也愛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愛上了羅伯爾·哈倫堡伯爵,並於1803年和他結了婚。羅曼·羅蘭把此曲和貝多芬的失戀聯系起來,說「幻想維持得不久,奏鳴曲里的痛苦和悲憤已經多於愛情了。」羅蘭把第一樂章解釋為憂郁、哀訴和痛哭。俄國音樂學家奧立比舍夫(1794-1858)認為第一樂章是失戀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滅之火」。但1801年正是貝多芬和貴恰爾第熱戀的時候,說這個作品是寫失戀的痛苦,也許和事實不符。對於這個作品的解釋,也許俄國藝術批評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見解是比較合理的。他在回憶了聽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後,認為這首奏鳴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劇,第一樂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時充滿陰暗預感的精神狀態。他在聽安東·魯賓斯坦的演奏時也有類似的印象:「……從遠處、遠處,好象從望不見的靈魂深處忽然升起靜穆的聲音。有一些聲音是憂郁的,充滿了無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紛至沓來的回憶,陰暗的預兆……」《#c小調奏鳴曲》因「月光」 的標題和傳說而特別出名。貝多芬有一次說過:「人們常常談論《#c小調奏鳴曲》,但我曾寫過比這更好的東西,象《#F大調奏鳴曲》(作品78號)就是一例。」可見貝多芬自己對《月光曲》是並不十分滿意的。
四、熱情奏鳴曲
興德勒有一次向貝多芬問起《d小調奏鳴曲》(作品31之2)和《f小調奏鳴曲》(作品57號)的內容時,貝多芬的回答是:「請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因此前者被稱為《暴風雨奏鳴曲》,而後者則由漢堡樂譜出版商克蘭茨(1789-1870)加上了《熱情奏鳴曲》的標題。(另一說,「熱情」的標題是由德國鋼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揮家賴內刻(1824-1910)所加,這似乎是沒有根據的。)「熱情」的標題沒有貝多芬的認可,但用於這部英雄豪邁、氣勢磅礴的作品,是相當恰切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有一次在莫斯科聽到俄國作曲家和指揮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這首奏鳴曲後,說道: 「我不知道還有比《熱情奏鳴曲》更好的東西,我願每天都聽一聽。這是絕妙的、前所未有的音樂。我總帶著也許是幼稚的誇耀想:人們能夠創造怎樣的奇跡啊!」 1870年10月30日,巴黎在普法戰爭中已經被普魯士軍隊包圍三個多月了。設在凡爾賽的普魯士國王威廉的大本營里,鐵血宰相俾斯麥正同法國資產階級政府首腦梯也爾談判停戰條件。這天晚上,曾任德國駐義大利大使的格台爾,在凡爾寒的一架破舊不堪的鋼琴上,為俾斯麥演奏了《熱情奏鳴曲》。俾斯麥聽了最後一個樂章後說:「這是整個一代人斗爭的嚎哭。」他是從一個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場來領會貝多芬的「熱情」的。他曾說過:「要是我能常聽這個曲子,我的勇氣將不會枯竭」,因為「貝多芬最適合我的神經」。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說過:「我的藝術用以改善可憐的人們的命運。」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聽說他的音樂為俾斯麥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五、拍節機·友誼·卡農
貝多芬的朋友美爾策爾(1772-1838),以發明和製造機械樂器著稱於世。1813年秋,貝多芬為美爾策爾發明的萬能琴(即機械樂隊)寫作了一部戰爭交響曲,題為《威靈頓的勝利》或《維多利亞之戰》,描寫同年6月21日英將威靈頓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維多利亞大敗拿破崙的場景。美爾策爾曾經在溫克爾(1776-1826)發明的基礎上,創制了今天通用的拍節機。貝多芬首先採用,並按照它每分鍾所打的拍數來標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貝多芬的助聽器,也是 1810年左右美爾策爾為他製作的。有一次,貝多芬在送美爾策爾出行時,寫了首富於風趣的卡農,來歌頌拍節機的創制者。這首象徵貝多芬和美爾策爾之間友誼的卡農,後來被貝多芬選進了他的第八交響曲(作品93號),成為第二樂章的主題。
六、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響曲
瓦格納稱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作品92號)為「舞蹈的極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體運動的最妙的體現」。據說他曾設想在李斯特的鋼琴伴奏下,用舞蹈來表現《第七交響曲》。瓦格納的理想,後來由俄國舞劇編導馬辛實現了。1938年,他把這部交響曲編成了芭蕾舞,用來表現一個寓言式的故事情節——世界的創造和毀滅:第一樂章:創造——在創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變成了植物和動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現了男人和女人,還有危險的蛇。第二樂章:大地——地球上出現了憎恨和強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著被謀殺的少年。第三樂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對大地上的騷亂無動於衷,依然盡情歡樂。第四樂章:酒色和毀滅——人們沉湎於酒色。神看見他們惡劣地模仿上界的歡樂,因為憤怒而用火毀滅了世界。1938年5月,這出舞劇由巴西爾的俄國芭蕾舞團在摩納哥的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七、歡樂頌與合唱交響曲
1793年1月,德國詩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學法學教授菲舍尼希寫信給席勒夫人夏洛蒂說:「有一位青年……抱著偉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歡樂頌》一節一節地譜成音樂。」這個青年就是貝多芬,當時他住在波恩,只有23歲。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為《歡樂頌》的音樂起過稿。在 1812年寫的《歡樂頌》主題,後來用於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調命名日節慶序曲》(作品115號)。貝多芬在1795年的前後為畢爾格的詩所作的歌曲《互愛》和《合唱交響曲》末樂章中《歡樂頌》的主題,在音調上有密切的聯系,可以說是《歡樂頌》主題的前身。後來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調鋼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號)中又借用這個曲調作為主題,演唱庫夫納歌頌音樂魅力的詩。《鋼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為寫作《合唱交響曲》的終曲而作的一次嘗試。1824年3月,貝多芬在寫給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說過:「《合唱交響曲》的終曲,是按照《鋼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調寫的,但規模則遠較宏大。」由此可見,貝多芬為《歡樂頌》譜曲的意圖,從1793年開始,前後琢磨了30年,才最後在《合唱交響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響曲》完成於卡爾斯巴德決議後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運動都遭到殘酷鎮壓的反動時期。1824年5月在維也納刻倫特納托爾戲院初次演出時,聽眾反映的熱烈是空前的。貝多芬出場時,受到聽眾五次的鼓掌歡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樂隊中背對著聽眾的貝多芬什麼也聽不見,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爾牽著他的手轉過身,才「看到」了聽眾的歡呼。從初演所引起的異乎尋常的情緒可以看出,歌唱歡樂,也就是歌唱自由,在當時有著何等深切的現實意義。
你可以找這個:網路搜索 :土豆網(沒病毒的,是正規網站) 進去後有搜索MV歌曲名字的 還提供下載 可以去試試找你要的MV www.tudou.com
你想要這些嗎:Op.36 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
Op.55 降E大調第三號交響曲(英雄)
Op.60 降B大調第四號交響曲
Op.67 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命運)
Op.68 F大調第六號交響曲(田園)
Op.92 A大調第七號交響曲
Op.93 F大調第八號交響曲
Op.91 戰爭交響曲(威靈頓的勝利)
Op.125 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管弦樂 Op.40 G小調小提琴浪漫曲
Op.50 F大調小提琴浪漫曲
弦樂
四重奏 Op.127 降E調第十二號
Op.132 A小調第十五號
Op.133 降B調(大賦格曲)
Op.130 降B調第十三號
Op.131 升C小調第十四號
Op.135 F大調第十六號
Op.33 偉大追逸曲
宗教音樂 Op.123 D大調(庄嚴彌撒曲)
鋼琴作品 Woo59 給愛麗絲
芭蕾舞劇 Op.43 普羅米修斯的創造物序曲
歌劇 Op.72 費德里奧
合唱曲 Op.80 合唱幻想曲
小提琴
與鋼琴
奏鳴曲 Op.24 F大調(春)
Op.31 C小調奏鳴曲
Op.47 G大調(克羅采)
協奏曲 Op.15 C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Op.19 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Op.37 C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Op.56 C大調六重協奏曲
Op.58 G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
Op.61 D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Op.73 降E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
序曲 Op.72a 雷奧諾拉序曲
Op.62 柯里奧蘭序曲
Op.84 艾格蒙序曲
Op.113 雅典廢墟序曲
Op.117 史蒂芬生序曲
Op.115 命名日慶典序曲
奏鳴曲
與
變奏曲 Op.13 C小調鋼琴奏鳴曲(悲愴)
Op.27 No.2 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月光)
Op.28 D大調鋼琴奏鳴曲(田園)
Op.34 降E大調英雄變奏曲
Op.31 No2 D小調鋼琴奏鳴曲
Op.53 C大調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
Op.81a 降E大調鋼琴奏鳴曲(告別)
Op.90 E小調鋼琴奏鳴曲
Op.106 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漢馬克拉維亞)
Op.120 狄亞貝里變奏曲
B. 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分析
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及改革思路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整個教育事業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小學音樂教育獲得了難得的良好發展機遇,受到了黨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視,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概括起來,這些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第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大都初步建立了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管理、咨詢、教研機構,改變了過去一直無專門機構和無專人管理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那種自發狀態;第二,制定了一系列指導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的法規和文件,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無法可依的局面;第三,改變了中小學音樂教育長期存在著大面積空白的狀況,中小學音樂課開課率穩步上升,特別是1994年高中開設藝術欣賞必修課,更是結束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高中不開設音樂課程的歷史;第四,涌現了一大批中小學優秀音樂教師,積累了許多成功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經驗,中小學音樂師資隊伍建設初見成效;第五,開展了一系列有聲有色的課外校外音樂活動,有效地推動了學校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第六,編寫了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中小學音樂教材,音樂教學器材配備在部分地區也已初具規模。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由於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基礎差,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因此,盡管取得了上述這樣的成績,但存在的問題還很多,這些問題包括: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管理機構和管理隊伍仍不健全;音樂課開課率不平衡,有的還很低,音樂師資缺額大,教師素質以及學歷達標率和崗位合格率低,外流情況嚴重;對音樂教育的重視往往只停留在口頭上,真正的投入少,整體上教學設備奇缺;對音樂教育的認識不科學全面;教學水平及教材質量不高等等。顯然,這些問題中的大多數是只有依靠政府行為才有可能得以逐步解決的,而不是科研工作者和一個或幾個科研課題所能駕馭和解決得了的。 在另一方面,我們也不難看到,中小學音樂教育目前所取得的成績更多的還是一種量的壯大和硬體上的加強。當然,沒有這些量上和硬體上的發展,就根本談不上音樂教育的質的發展和飛躍。但音樂教育的質的提高,或者說要想使音樂教育能夠可持續發展,除了要得到量和硬體這些外在條件的保證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那就是與此同時,我們應當更多地關注中小學音樂教育本身即中小學音樂教育內在的問題。因此,在20世紀行將結束,21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刻,認認真真地審視我們以往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實實在在地回答中小學音樂教育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包括理論上模糊的問題和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對我們音樂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是迫切的和不可迴避的。 我們認為,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本身存在著兩個較為嚴重和突出的問題,一個是音樂教育的非藝術化的傾向,即中小學音樂教育沒有很好地突出音樂藝術的特點;另一個是中小學教育的專業化傾向,即中小學音樂教育沒有很好地突出中小學生的特點,以至於中小學音樂教育往往在實踐中變成了非中小學的、非音樂的教育。上述問題可以說在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內容與形式、原則和方法等諸多方面都明顯地表露出來。 對於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的理解,目前主要存在著下面幾種片面偏頗的觀點,這些觀點或者把專業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理解為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或者把其他非音樂課程的目的和任務當作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來理解。一些人往往把教會學生掌握音樂教材上的知識技能看作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本身,認為中小學音樂教育主要是為高一級專業音樂學院輸送專業後備人才,因而培養音樂特長生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一些人則習慣把音樂教育看作是「飯後的甜食」,是學校教育的一種點綴,是學校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還有一些人則喜歡把整個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簡單移植成音樂教育的目標,特別是在目前大家都在談論素質教育的時候,很多人更是喜歡人為地、空洞地拔高音樂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把音樂教育當作了醫治百病的良方。我們認為,上述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各種片面理解主要是由於對中小學音樂教育本質特徵認識不足所至。一方面,中小學音樂教育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教育,而不是面向個別尖子的專業音樂教育或職業培訓教育;另一方面,音樂教育是一種藝術的教育、美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一種科學的教育、真的教育甚至善的教育,而藝術教育、審美教育的主旨就是美化生活,提高人類的生存與生活質量。因此,中小學音樂教育應該是通過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活動,使學生享受成功的滿足,獲得審美愉悅體驗,進而使學生喜愛音樂,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慾望,並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具備進一步學習音樂的基礎知識和能力,以及了解音樂文化發展的歷史,為他們在音樂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同時達到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的目的。 在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方面,目前存在的問題同樣也比較嚴重。這首先表現於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人們往往採用沒有突出音樂藝術特點的、與其他學科相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音樂教學;在理論上,雖然近年來學者們也提出了許多音樂教學原則,但其中的一些原則也同樣沒有突出藝術的特點,因而很難對中小學音樂教學實踐發揮出應有的指導作用。總之,目前中小學音樂教學過分知識化、理性化,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參與體驗,重教學的結果,輕教學的愉悅過程,重知識技能的教學,輕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果不好。以至於普遍出現這樣的情形: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音樂,但卻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我們認為,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的非藝術性,必然地使音樂教育中摻雜了一些非音樂、非藝術的成分,其存在勢必會影響到學生作為音樂欣賞、音樂表現和創作主體的那種主體地位。因此,音樂教學方法上的改進,歸根到底就是要真正確立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音樂課是活動性、實踐性課程,音樂教學活動實際上就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音樂實踐活動,因此,音樂教學的形式和方法也就必然不同於其他知識性、學術性的學科。對於音樂教學來說,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學生是否真正成為了音樂教學,即音樂實踐活動的主人。如果音樂教學的形式和方法照樣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那麼學生的主體地位就不可能得到保證,音樂教學就不可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就不可能使學生真正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和成功的滿足。因此,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為學生創造主動參與音樂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成為音樂教學活動的主人。 在內容及要求方面,目前中小學音樂教育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專業化、成人化的傾向。總體上講,現行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及據此編寫的多種版本的音樂教材,無論在內容上、體例上,還是在要求上,受專業音樂藝術院校的相關影響比較深:內容與要求追求全面、系統,難度偏大,既超出中小學生的現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超出中小學生在音樂方面發展的需要,許多知識和技能是一個非專業音樂工作者所無需掌握和不可能運用的;而在體例安排上,各類音樂知識往往成條塊分割狀態,沒能夠很好地將它們融合在一起,使它們以完整的音樂形象而不是以相互分離的知識點呈現在學生面前,致使學生接觸到的往往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識點而不是真正的音樂。同時,教材編排過分強調自身嚴密的邏輯體系及時序安排,封閉單一,死板不活潑,沒有給教師和學生留下多少創造的餘地,與音樂學科本身的創造性格嚴重相悖。我們認為,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充分尊重音樂課程自身的規律和特點,也必須充分遵循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中小學生音樂審美特點。 由於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存在著認識上的偏差,也由於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實踐水平不高,理論探討不深入,因此,中小學音樂教學評價也相當落後並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可以說,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具有統一標準的中小學音樂教學評價制度,以至於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合符中小學音樂教育規律的行為往往被人們認為是錯誤的,而一些違背中小學音樂教育規律、與中小學素質教育大目標相背離的行為,則往往被人們加以肯定並推廣。因此,認真探討並建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評價標准,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之,目前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在發展,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應該說,我們在上面所指出的問題只是其中的幾個主要問題而已,還有如學校音樂教育與社會、家庭音樂教育的脫節,音樂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的分離,學習國外音樂教育理論不能與我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等等問題也較為嚴重。
C. 結合本次合格性考試的內容,談談你對高中音樂課和初中音樂課有哪些不同,為什麼
你是指教科書上來的? 高中音源樂比初中音樂更偏向 專業性和技巧性高中音樂講的范圍跟廣些,內容會比較寬泛,擴展,會比初中音樂更增加一些民間民歌的知識什麼之類的 而且,高中音樂教的會比初中音樂在某些方面教的詳細,例如音樂的要素之類的但是高中音樂並不會深究音準什麼歌曲的練習之類的, 唱的會稍微少些
D. 中考打算用音樂考重點高中
好好讀書吧,不要想太多了。
E. 中學音樂教師面試,一般考哪幾個方面
每個中學的題目都不一樣,但是,基礎一定要扎實,可能會考五線譜、音符、一首歌是幾分之幾拍的和歌聲吧!!!
F. 2014年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學音樂 大題(比如音樂分析題等等)都考了哪些曲子呀,可以提高懸賞分喔
一、福建教師招牌考試公共基礎模擬題10套。
二、福建教師招聘考試大綱版與分權析詳細介紹。
三、教師招聘考試全套在線視頻課程(重點)。
四、福建教師招聘考試所報科目基礎知識。
五、福建教師招聘考試所報科目試題與答案。
六、各省教師招聘考試歷年真題試卷參考。
七、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寫作與面試資料)。
十一、福建教招-教育心理學習題及知識點。
十二、福建教招-教育學習題及知識點。
自己參考下這些資料,老 胖 子 網 裡面有下載。
G. 初一音樂期末學習總結
⒈首先,說說你自己這一學期的感受(中間加上新入初一的感受也不錯)。
⒉接著,你自己這一學期的各種收獲,各門學科的學習情況(分門說明)。
⒊然後,對這次期末考試的分析與總結,分析是分析自己的錯誤,結合平時學習;總結是對這次的評價和如何看待這個成績。(要客觀真實。)
⒋最後,下目標,表決心(不要大話,假話,空話)。
(不要在文章中顯的過於輕松)
下面一片,你參考一下把
初一的第一個學期就這樣結束了,迎來了盼望已久的寒假。回首這半年的點點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頓生了許多感觸。
這半年中經歷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記,因為這些印記見證我這樣一個新生的成長。在過去半年的內,通過不斷地學習,我收獲了很多.時間就是這么無情頭也不回的向前走著,而我們卻在為了不被它丟下死命的追趕著。是的,誰都不想被時間丟下.而我們也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一點的成長.而美好的純真隨著風雨的磨滅化成了成熟.或許這正是成長的代價.回想自己還是考生的那段日子,顯得是那麼的遙遠。我在憧憬中懂得了來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醞釀已久的真理;在收獲後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許多事情,但是仔細琢磨後又不盡然……原來過去所見所識都是那麼的偏見而又膚淺,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間幻化成無知和可笑,我想誰又不是這樣的呢?或許在以後也回嘲笑現在的渺小……我們不得不笑著回首我們所走過的路。
出勤情況:請了一次病假.拉下一天的課希望下學期爭取做到全勤本學期沒有遲到的情況。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孩子,而通過7天軍訓生活和這半年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使我養成了獨立性,不再嬌生慣養,現在我已經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
在學習上: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面對二十一世紀這個知識的時代,面對知識就是力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我認為離開了知識將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廢人。以資本為最重要生產力的"資本家"的時代將要過去,以知識為特徵的"知本家"的時代即將到來。而中學時代是學習現代科學知識的黃金時代,中國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應該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知識是無價的。首先,合理安排時間,調整好作息時間,分配好學習、工作、娛樂的時間。時間是搞好學習的前提與基礎,效率和方法更為重要。其次,要保質保量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老師布置的作業一般是她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具有很高的價值,應認真完成。認真對待考試,考前認真復習。另外,積極閱讀有關書籍和資料,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經常提出問題,與同學討論,向老師請教;搞好師生關系,師生相處得融洽和睦;抓住點滴時間學習一些其它專業領域的知識,知識總是有用的。在這學期的期中考試中,盡管取得一些成績,但離心中的目標還很遠,仍需繼續努力,抓緊自己的學習。知識無止境,探索無止境,人的發展亦無止境,我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
在紀律方面,基本可以做到:尊重教師,同學之間可以真誠相待;能遵守學校各項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學穿校服;舉止文明; 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扔廢棄物。
以上是我初一學期的個人總結,我將結合這個小結確定未來的發展目標,我對未來充滿信心。自然,也需要老師們的精心培養和同學們的真誠幫助。
初一的第一個學期就這樣結束了.迎來了盼望已久的寒假.
時光飛逝,斗轉星移。轉眼成為XX一員已半年多了。回首這半年的點點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頓生了許多感觸。這半年中經歷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記,因為這些印記見證我這樣一個新生的成長。在過去半年的內,通過不斷地學習,我收獲了很多.時間就是這么無情頭也不回的向前走著,而我們卻在為了不被它丟下死命的追趕著。是的,誰都不想被時間丟下.而我們也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一點的成長.而美好的純真隨著風雨的磨滅化成了成熟.或許這正是成長的代價.回想自己還是考生的那段日子,顯得是那麼的遙遠。我在憧憬中懂得了來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醞釀已久的真理;在收獲後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許多事情,但是仔細琢磨後又不盡然……原來過去所見所識都是那麼的偏見而又膚淺,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間幻化成無知和可笑,我想誰又不是這樣的呢?或許在以後也回嘲笑現在的渺小……我們不得不笑著回首我們所走過的路.:
我有過許多的計劃,有過許多的想法,做了很多,看了很多,但是我仍然有很多遺憾。我曾經想過當個班幹部、進入學生會、做兼職……做一些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讓自己忙一點、再忙一點。但是大多都沒有能夠實現,由於我自己的怯懦,我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於是我獲得了很多的空餘時間,於是去圖書館看書、在家看電影成為我新的嗜好。我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歷史、哲學、神話、詩詞、童話……有的時候甚至去看一些食譜和旅遊雜記。但是我發現無論我看了多少東西,心中仍然覺得空虛。因為書本上的東西永遠都只是一些理論指導性質的東西――我缺少的是實際行動,是一種「沖動」。如果說「說」的話,我相信誰都很會說,誰都說都頭頭是道,但是實際落實到「做」上面卻是少之又少,而且在做的過程中我們又會體會到「變化」
出勤情況:請了一次病假.拉下兩節課希望下學期爭取做到全勤本學期沒有遲到的情況。
學習問題:我最大的問題就是上課思想不能集中容易走神上課時我總會想其他的事情.為此媽說了我很多次了但我卻總是改不過來上課時也不提問更不回答問題只有老師叫才會回答幾句。
所以比別人少學了很多成績也因此區分開來。雖然在上半個學期中我取得了班裡第十名的成績單這是我出生到現在一直沒出現過的好成績但我並不滿足我必須取得更好的成績這樣才對得起我自己這個學期正是給這個專業以後的學習打基礎所以我很苦惱因為這個學期我不得不承認我並沒有好好學我知道這是我的學習態度出了問題。人生第一關。我們不能到了第一關就被打得不敢承認自己。曾經在雜志上看到了一段話,很經典,也很形象:畢業就像一面面玻璃,我們義無返顧地往前走,不能回頭,不能後退。淚水和血水交雜在一起,因為來不及擦,所以我們變得血肉模糊。不能丟微笑,它能在我最無助的時候讓我看到光明;不能丟自信,它能在我最迷惑的時候讓我得到肯定的回答……丟了這些,會變得血肉模糊。最鼓動人心的話,我一直記著,一輩子都會記得:「小姑娘,你得加油了……」一直記著。對了,新的一年,還有一個不會變——我會一直努力!努力的形容詞是一直。
我希望下學期我能做到能夠做到上課認真聽講不與同學交頭接耳不做小動作自覺遵守課堂紀律對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能夠當堂完成對不懂的問題主動和同學商量或者向老師請教。
學習方法為了改進學習方法,我給自己訂了一個學習計劃:(1)做好課前預習。也就是要擠出時間,把老師還沒有講過的內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語文課,要先把生字認會,把課文讀熟;對課文要能分清層次,說出段意,正確理解課文內容。(2)上課要積極發言。對於沒有聽懂的問題,要敢於舉手提問。(3)每天的家庭作業,做完後先讓家長檢查一遍,把做錯了的和不會做的,讓家長講一講,把以前做錯了的題目,經常拿出來看一看,復習復習。(4)要多讀一些課外書。每天中午吃完飯,看半個小時課外書;每天晚上做完作業,只要有時間,再看幾篇作文。
第三,課外學習不放鬆。能夠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去參加一些補習班來是自己更加充實
雖然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但我決不驕傲,還要繼續努力,爭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下學期還要取得更好的成績。
政治方面:作為團員的我在來到這個學校後榮幸的坐上了團宣傳委員的工作這是我政治上的一大進步這學期我積極配合團內工作做到了先律己在律人老師布置的任務我會馬上完成並且爭取做到最好。在思想方面我做到了每天都看新聞聯播熟知國家大事。為了了解國家當前形勢我上網或者看報時都會注意到國家形勢的報道在社會中我時時刻刻都記得我是團員就要團員的樣子.看到有人需要幫助我會盡我所能得去幫助別人看到有人亂貼廣告我會把廣告撕下來雖然我能做到的不多但只要是我看見了我便會盡我所能去做我不會放著不管我認為這不僅是一名團員的責任更是一名
公民應該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認為做一名團員的基礎首先是你必須是一名好公民.家庭方面做的如何就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與道德涵養首先尊老愛幼是每個人都應遵守的道德規范我們不僅要尊老愛幼更要懂得體貼父母不耍小姐或少爺脾氣.這一點我想我做到了.為了更好的提高思想認識時刻准備著走入黨的殿堂。
關於本學期的體會:我想,有些事情沒有必要去勉強自己去迎合,說不定那就是最適合自己的東西,我沒有必要去刻意去讓自己容入其中。我覺得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並沒有說要把我們塑造成哪一類人,他們也只是引導我們打開思路而已。想不想出與眾不同的想法並不重要,關鍵是我們去想了沒有,怎麼想的。不能否認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欣賞你的作品,連自己都不欣賞的作品誰又會喜歡呢?
很多事情不是環境將我們改變就是我們將環境改變但是在通常的情況下都是環境將我們改變而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使自己越變越好而不是越變越壞
初一的第一個學期就這樣結束了,迎來了盼望已久的寒假。回首這半年的點點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頓生了許多感觸。
這半年中經歷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記,因為這些印記見證我這樣一個新生的成長。在過去半年的內,通過不斷地學習,我收獲了很多.時間就是這么無情頭也不回的向前走著,而我們卻在為了不被它丟下死命的追趕著。是的,誰都不想被時間丟下.而我們也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一點的成長.而美好的純真隨著風雨的磨滅化成了成熟.或許這正是成長的代價.回想自己還是考生的那段日子,顯得是那麼的遙遠。我在憧憬中懂得了來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醞釀已久的真理;在收獲後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許多事情,但是仔細琢磨後又不盡然……原來過去所見所識都是那麼的偏見而又膚淺,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間幻化成無知和可笑,我想誰又不是這樣的呢?或許在以後也回嘲笑現在的渺小……我們不得不笑著回首我們所走過的路。
出勤情況:請了一次病假.拉下一天的課希望下學期爭取做到全勤本學期沒有遲到的情況。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孩子,而通過7天軍訓生活和這半年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使我養成了獨立性,不再嬌生慣養,現在我已經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
在學習上: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面對二十一世紀這個知識的時代,面對知識就是力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我認為離開了知識將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廢人。以資本為最重要生產力的"資本家"的時代將要過去,以知識為特徵的"知本家"的時代即將到來。而中學時代是學習現代科學知識的黃金時代,中國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應該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知識是無價的。首先,合理安排時間,調整好作息時間,分配好學習、工作、娛樂的時間。時間是搞好學習的前提與基礎,效率和方法更為重要。其次,要保質保量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老師布置的作業一般是她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具有很高的價值,應認真完成。認真對待考試,考前認真復習。另外,積極閱讀有關書籍和資料,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經常提出問題,與同學討論,向老師請教;搞好師生關系,師生相處得融洽和睦;抓住點滴時間學習一些其它專業領域的知識,知識總是有用的。在這學期的期中考試中,盡管取得一些成績,但離心中的目標還很遠,仍需繼續努力,抓緊自己的學習。知識無止境,探索無止境,人的發展亦無止境,我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
在紀律方面,基本可以做到:尊重教師,同學之間可以真誠相待;能遵守學校各項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學穿校服;舉止文明; 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扔廢棄物。
以上是我初一學期的個人總結,我將結合這個小結確定未來的發展目標,我對未來充滿信心。自然,也需要老師們的精心培養和同學們的真誠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