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中學生科普600字作文怎麼寫

中學生科普600字作文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0-12-20 19:22:24

❶ 科普作文600字 急

1、前幾天,我買了一條小金魚,它真可愛。小金魚全身是銀灰色的,鼓鼓的兩隻眼睛像小電燈泡似的,最惹人喜愛的地方就是它還穿著一條喇叭裙。隨著它的游動,這條「喇叭裙」就像盛開的一朵蓮花,我真喜歡它。

每次放學回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小金魚餵食。當我把食物正要撒給它時,它好像知道我要喂它,就一搖一擺的向我游來,我把魚食一點點撒在水面上,小金魚就一口一口地吃起來,等它吃飽喝足後,就在水裡自由的游來游去,這時,我腦袋裡忽然閃出了一個問號,魚為什麼只能生活在水裡呢?

我真想弄懂這個問題,於是我問媽媽,媽媽只告訴我魚靠鰓呼吸。難道魚靠鰓呼吸就能在水裡生活嗎?我決定上網一探究竟。

如今科技真是發達,不一會兒我就找到了答案。原來魚的鰓只適應從水裡吸收氧氣,而對空氣中的氧氣不能吸收,還有就是魚的形狀更適應水中的生活。它的身體表面覆蓋鱗片,保護身體,鱗片表面有一層粘液,游泳時能減少水的阻力,怪不得,每次用手撈起它時,覺得它滑滑的。還有就是它的身體兩側有一行側線,側線和神經相連,主要是測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魚除了藉助胸鰭、背鰭、腹鰭和尾鰭這些游泳「工具」之外,在它的體內還長長有魚鰾,通過調整鰾內的空氣容量,在水裡就能自由自在地上浮下沉了。

我終於弄懂了魚為什麼只能在水裡生活,同時也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從此以後,我更喜歡我的小金魚了!每次看它自由自在地游泳時,我就會陷入無盡的遐想:如果有一天人也長了鰓,體內也有鰾,那樣就能像小魚一樣自由自在地在水中遊了。那該是件多麼神奇的事情呀!

❷ 科普作文 600字

總之,當我們的學生掌握了科普文章的特點,當我們的學生具備了上述的能力,科普文章就不再是那麼的晦澀難懂,也不再是那麼的枯燥無味了.

❸ 對科學的認識作文600字怎麼寫

人類發展到今天,科學的作用越來越舉足輕重,但科學的發明物對人類也造成巨大的危害性,如原子dan的發明,如人類環境的劇烈惡化,如地球生態的失衡等等,難以盡數。因此,有許多人開始抱怨科學,認為這些都是科學的發展造成的。我在這里就以此問題簡單的給大家做一些解析。
辯證法家智慧精靈認為:人類作為智慧的生物,是具有兩面性的,或者說是辨證的高等動物。而科學作為人類的意識創造物,也是具有兩面性的,所以說科學是一把雙刃劍,當我們在享受他的高超與美妙的時候,必然也可能給我們帶來不利的一面,關鍵是我們人類應該用自己的智慧與理智去識別與消除這些對我們人類不利的因素,而只推崇與發揚他的正面的一面。
如果我們因為科學的一些負面作用,而放棄對科學的追求,我們必然會得不償失的,我們不但可能退回到原始社會,而且還可能丟掉我們之所以為人的本原。那我們就會陷於茫然與無知。
戰爭的存在不是科學的結果,而是人類生存競爭的結果;原子彈的發明不是科學的目的,而是人類能源發展的一個附屬品,只是我們人類因為利益關系將之繁衍與擴大化,最終成為我們自己的一個難以解除危險根源。
朋友,不管你反對什麼,你都不應該反對科學,因為你現在正在享受它給我們人類帶來的一切便利,我們人類只有真正的認識到科學的美好與完善,優秀與和諧,我們才能用我們的理智去除掉它產生的負面作用-----包括人類現在正面臨的環境惡化。

❹ 科普類的作文(關於核能的)600字

太陽的質量相當於地球質量的33萬多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半徑約為70萬公里,是地球半徑的109倍多。雖然如此,她在宇宙中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恆星。
太陽的內部,從里向外,由核反應區、輻射區、對流區三個層次組成。
太陽每時每刻都在向地球傳送著光和熱,有了太陽光,地球上的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植物的葉子大多數是綠色的,因為它們含有葉綠素。葉綠素只有利用太陽光的能量,才能合成種種物質,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據計算,整個世界的綠色植物每天可以產生約4億噸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與此同時,還能向空氣中釋放出近5億噸的氧,為人和動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氧氣。
太陽核心釋放的能量向外擴散,使得太陽表面溫度大約達到6000℃,就像一個高溫氣體組成的海洋。大部分太陽能以熱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輻射開去。太陽這個巨大的"核能火爐"已經穩定地"燃燒"了50億年.目前.它正處於壯年,要再過50億年它才會燃盡自己的核燃料.那時,它可能膨脹成一個巨大的紅色星體...
通過一般光學望遠鏡觀測太陽,觀測到的是光球層(太陽大氣層的最里層)的活動。在光球上經常可以看到許多黑色斑點,叫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在日面上的大小、多少、位置和形態等,每日都不一樣。太陽黑子是光球層物質劇烈運動形成的局部強磁場區域,是光球層活動的重要標志。長期觀測太陽黑子就會發現,有的年份黑子多,有的年份黑子少,有時甚至幾天,幾十天日面上都沒有黑子。天文學家們早已注意到,太陽黑子從最多(或最少)的年份到下一次最多(或最少)的年份,大約相隔11年。也就是說,太陽黑子有平均11的活動周期,這也是整個太陽的活動周期。天文學家把太陽黑子最多的年份稱為「太陽活動峰年」,把太陽黑子最少的年份稱為「太陽活動寧靜年」。
太陽的內部主要可以分為三層,核心區,輻射區和對流區.
太陽的能量來源於其核心部分。太陽的核心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壓力相當於2500億個大氣壓。核心區的氣體被極度壓縮至水密度的150倍。在這里發生著核聚變,每秒鍾有七億噸的氫被轉化成氦。在這過程中,約有五百萬噸的凈能量被釋放(大概相當於38600億億兆焦耳,3.86後面26個0)。聚變產生的能量通過對流和輻射過程向外傳送。核心產生的能量需要通過幾百萬年才能到達表面。

❺ 600字科普類作文

記一次有趣的小實驗
我從小好奇心極強,尤其是對飛行這方面.我最希望能在天空中滑翔,所以十分喜歡飛行.
那是一個中午,我無聊地擺弄著眼前這塊金色的布.玩著玩著,我忽然突發奇想:為什麼不用這塊布做一次降落傘實驗呢 說干就干,我立刻找來四條長短相同的細繩,分別綁在布的四個角上.綁好了,我嘗試著拉了拉四條細繩,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我才找來一個小玩具,將四條繩子都拴在玩具身上.一切就緒,我興奮地爬上一個較高的櫃子,站起來,抓著我的降落傘和傘兵,大手一揮,原來以為這個降落傘一定能穩穩當當地落下,可天有不測風雲,傘兵居然直線形下垂,最後還是沒能安全著陸,英勇犧牲了.我愣了:怎麼可能 難道實驗品有誤 便不假思索地跳下櫃子,抓起傘兵,左看看,右看看,啥問題也沒有啊 思考良久,我終於得出結論:玩具偏重.於是,我立刻換了個輕些的玩具,又將繩子捆在玩具身上,又實驗了一次,可結果,傘兵結局還是那樣悲慘.難道還是有問題 我十分納悶.這時,一陣微風吹來,我靈機一動:一定是缺少風力.於是,我再次提著傘兵,來到頂樓.正好刮來一陣風,說時遲那時快,我趕緊扔下傘兵,嘿,神了!只見降落傘一撐開,傘兵便悠悠地降落到地面,安全著陸.我一陣歡呼,沖下樓,撿起傘兵,激動得大呼:"我成功了!成功了!"
這雖然只是很早以前做的一個小實驗了,但它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每當遇到困難時,那張降落傘和傘兵總出現在我眼前,促使著我去克服種種困難.在人生中,困難就像個彈簧,你強,他就弱;你弱,他就強.所以,只要你能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再強大的困難也只有被打敗的份兒!
記一次有趣的小實驗
這個星期天下午,我百無聊賴,只能坐在椅子上發呆。爸爸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說:「爸爸和你做個實驗,怎麼樣?」我一聽,興奮得跳了起來:「那還等什麼?快去呀!」

於是,爸爸把我拉進了廚房,把水龍頭打開,對我說:「你看看這水,是直著流下來的,你能讓它拐彎嗎?」 我想:讓它拐彎是不可能的事,爸爸也一定辦不到的。我說:「我不能。那你能嗎?」爸爸笑了笑,說:「你看著!」他拿來一把調羹,用一塊毛料布把它擦了幾下,這樣,調羹便帶有了電。爸爸將它靠近細細的水流,呀!水流拐彎了,向著調羹靠近。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爸爸有魔法?

爸爸看出了我的疑惑,說:「告訴你吧:調羹對不帶電的水流,產生了吸引力。一旦調羹碰到水流,這個小實驗就不會成功了。水是導體,可以立即把電從調羹上導走哦!即使漂浮在空氣中的水氣也能夠帶電。聽懂了嗎?」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你也來試試吧!」他把調羹給了我。我按照爸爸剛才的方法做了一遍,呀!水流真的拐彎了!我也成了個「魔法師」。

這個實驗真有趣啊
記一次有趣的小實驗
我是一個很愛探索新鮮事的小男孩。以前,我聽說過把一條蚯蚓切成兩段以後,它不但不會死,而且還可以變成兩條活生生的蚯蚓呢!為了證明此事,我做了一個有趣的小試驗。

同學們都說雨後到處都可以找到蚯蚓,一天陣雨過後,我果真毫不費力地在花壇邊找到了一條蚯蚓。

星期五回家後,我拿出美工刀,把蚯蚓放在一張紙上,自信滿滿地想:我一定能順利完成試驗的。

試驗開始了,我將蚯蚓小心翼翼地切成兩半,仔細一看,咦?蚯蚓怎麼像死了一樣,一動不動的呢?我灰心極了:難道我的試驗失敗了嗎?正當我垂頭喪氣的時候,突然想起了媽媽曾對我說的話:「遇到困難時,不要放棄,媽媽相信你能行!」於是,我打起精神,繼續做試驗。我拿來《十萬個為什麼生物篇》,開始查找一些有關蚯蚓的資料。翻著翻著,我找到了答案。哦!原來蚯蚓被切斷之後,傷口旁邊的肌肉就會馬上收緊,就像原來還開著的門立刻關起來一樣,可真是神奇啊!蚯蚓其實有著很強的再生能力,原來如此啊!過了兩三天後,被分割的蚯蚓就可以變成兩條完整的蚯蚓了!看到這兒,我彷彿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又有自信了!

兩天後,當我再去看我的蚯蚓時,我真的發現了盒子里有兩條小蚯蚓在爬來爬去呢!我把這事告訴了媽媽,她微笑著說:「哈哈我們家兒子也會自己鑽研,自己做試驗啦!」

現在市場上出現了許多的學生專用燈,而且價格不低,我們有買的必要嗎?難道日光燈和熒光燈就不能用了嗎?面對這些問題,我們了解到以下知識:
燈具的種類十分繁多,從日常使用的這個角度來劃分,可以分為白熾燈和冷光燈。白熾燈的工作原理比較簡單,是把燈絲加熱到極高溫度,進入白熾狀態,從而把電能轉化為光能,發出可見光來。這類燈具的主要特點是燈具自身溫度很高,而發光「色溫」較低。什麼是「色溫「?我們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有一塊煤,把它燒著,那麼它在不同的燃燒溫度下會發出不同的光來,較低溫度時,顏色偏紅,隨著溫度的加高,顏色向偏藍變化,這就是對應著色溫。色溫僅是會造成物體的顏色變化,再如,在商場挑選衣物時,有經驗的顧客總是拿到窗口處看顏色,不在商場的燈光下做判斷,就是這個原因,由此可見,白熾燈是不會影響人的視力。
冷光燈的發光原理較復雜,這類燈具的燈泡或燈管總有個熒光粉的內塗層。它也有燈絲,但是並不是僅靠熾熱燈絲來工作的,燈體本身溫度並不高,可是往往色溫較高,給人燈光發藍的感覺,但仍然與人的視力無關。
從以上我們可以知道 ,只要有正確衛生的用眼習慣和足夠的照度足以預防近視。如果用眼習慣不正確,就是只在陽光下讀書工作,也是一樣要近視的。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的很多護眼燈,它們自身並未有多少科技含量,也沒有充足的理論支持,不過是利用人的心理因素(如怕病、趕時髦、愛子女等等)來賺取利潤。製造商採用過分的恐嚇式促銷宣傳,搞亂了人們對商品的判斷能力。其實,我們只要了解一些相應的原理,不難利用自己了解的科學知識做出正確判斷。請大家記住馬克思說過:科學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

科普類文章的特點:

❻ 科普作文600字

來哦 你參考參考哦 好的話記得採納哦 ~~~~~
科學的兩面性

人類發展到今天,科學的作用越來越舉足輕重,但科學的發明物對人類也造成巨大的危害性,如原子dan的發明,如人類環境的劇烈惡化,如地球生態的失衡等等,難以盡數。因此,有許多人開始抱怨科學,認為這些都是科學的發展造成的。我在這里就以此問題簡單的給大家做一些解析。
辯證法家智慧精靈認為:人類作為智慧的生物,是具有兩面性的,或者說是辨證的高等動物。而科學作為人類的意識創造物,也是具有兩面性的,所以說科學是一把雙刃劍,當我們在享受他的高超與美妙的時候,必然也可能給我們帶來不利的一面,關鍵是我們人類應該用自己的智慧與理智去識別與消除這些對我們人類不利的因素,而只推崇與發揚他的正面的一面。
如果我們因為科學的一些負面作用,而放棄對科學的追求,我們必然會得不償失的,我們不但可能退回到原始社會,而且還可能丟掉我們之所以為人的本原。那我們就會陷於茫然與無知。
戰爭的存在不是科學的結果,而是人類生存競爭的結果;原子dan的發明不是科學的目的,而是人類能源發展的一個附屬品,只是我們人類因為利益關系將之繁衍與擴大化,最終成為我們自己的一個難以解除危險根源。
朋友,不管你反對什麼,你都不應該反對科學,因為你現在正在享受它給我們人類帶來的一切便利,我們人類只有真正的認識到科學的美好與完善,優秀與和諧,我們才能用我們的理智去除掉它產生的負面作用-----包括人類現在正面臨的環境惡化。

自然科學是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總結,它給人以理性和智慧,幫助人們告別愚昧,擺脫迷信,走向文明。普及科學知識,樹立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掌握科學方法,依靠科學發展,我們的社會將更加文明進步,我們的國家將更加繁榮富強。
科學的萌芽,迎來了人類文明的曙光,科學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隨著知識的積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科學越來越廣泛而深入地滲透到人們的工作,生產,生活和思維等各方面,科學成為國家綜合實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標志,科學的光芒照耀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正如jian zhe ming說的那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未來世界各國的綜合國力競爭,將越來越首先表現為科學實力的競爭。我們要在下個世紀實現社會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科學技術被億萬人民群眾所掌握,就能更好地成為利用和開發自然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巨大力量。
我們要用唯wu主義的觀念和科學思想武裝我們的頭腦,在廣大群眾中普及科學知識,要堅持不懈地抓下去。這樣可以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現代科學的發展史,也不過幾百年的時間,但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使人類的發展史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科學的真理在我們心中,光它引導著我們走向文明;帶領著人類迎來新的文明曙光!
這樣可以么?

中學生科普作文

環保--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對人類威脅較大的氣體,世界每年的排放量達6億多噸……;估計到下個世紀中葉,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臨著沙漠化的危險,每年有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脅著60多個國家……看見這一組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朋友,你有何感想?
恩格斯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不是嗎?從古猿的出現到現在人類高度發達的文明時代,人類從未停止過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有求必應」,這更滋長了人類的貪欲。他們在地球上大肆砍伐樹木,建立化工廠,排污排廢……。於是,曾經山青水秀,一片蔚藍的地球母親望去已是滿目瘡痍,污煙瘴氣。這怎不叫人寒心呢?
環境污染也使人類自食了苦果,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看看前人是怎樣受到自然的懲罰的,這就是世界八大著名公害事件:
(1)比利時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排放的工業有害廢氣和粉塵對人體造成綜合影響,一周內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臟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國洛杉磯煙霧事件:本世紀40年代美國洛杉磯的大量汽車廢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產生的光化學煙霧,造成許多人眼睛紅腫、咽炎、呼吸道疾病惡化乃至思維紊亂,肺水腫。
(3)美國多諾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國賓西法尼亞洲多諾拉鎮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與大氣粉塵結合,使大氣產生嚴重污染,造成5911人暴病。
(4)英國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國倫敦由於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煙性煙霧,導致4天時間內4000多人死亡,兩月後又有8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俁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縣水俁灣,由於人們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灣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魚蝦和貝類及其他水生物,造成近萬人的中樞神經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餘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廢氣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於石油冶煉和工業燃油產生的廢氣,嚴重污染大氣,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驟增,尤其是哮喘病的發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種突出的環境問題。
(7)日本的愛知糠油事件:1963年3月,在日本的愛知縣一帶,由於對生產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聯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們食用了這種被污染的油之後,造成13000多人中毒,數十萬只雞死亡的嚴重污染事件。
(8)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1977年,生活在 日本富山的人們,因為飲用了含鎘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鎘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鎘事物引起痛痛病,就診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達207人。
當然環境問題還不只這些,如亂伐森林、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等等無一不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無知而自掘墳墓。的確,環境問題每時每刻地困擾著整個世界。然而,這一幕幕悲劇又是誰一手導演的呢?是人類。當災難再度落到了人類自己身上,大自然對人類無休止報復時,人類終於覺醒了,明白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人類如果想征服自然,就必須尊重自然。對於改造自然理應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闊斧,勇於實踐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與自然協調發展。
面對我國嚴峻的環境問題,我們絕不能重蹈西方發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覆轍。「先污染,後治理」是十分不明智的選擇,其治理的代價很高。我們既要加速發展,擺脫環境問題對我國經濟的制約,又要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來保護環境。
「勿以善小而不為」,想必大家都明白。保護環境正是從點滴的小事做起,拾起一節被丟棄的電池、回收廢品、拒絕使用超薄塑料袋等等,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話,世界的環境必大有改觀。如果你已經做到了,這意味著你已經對保護環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如果你尚未做到,那麼從今天開始堅持做下去,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你所做的一切都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❽ 求一篇科普幻想或科普想像的作文,600字以上,初中的

星期六,我在家裡寫作業,突然旁邊的大樓響起了滋滋……滋滋……滋滋……的裝修噪音。讓我寫作業也寫不下去,而且心情很煩躁,頭很暈。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噪音會干擾休息和睡眠、必然會影響到工作和學習。如果雜訊超過85分貝,會使人感到心煩意亂,人們會感覺到吵鬧,因而無法專心地工作,會使工作效率降低。 噪音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危害,雜訊能對聽力進行損傷、能誘發多種疾病、對正常生活和工作進行干擾、對動物進行影響…… 根據的調查噪音的標準度在30~40分貝左右,如果超過50分貝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由於休息不足,疲勞不能消除。70分貝以上干擾談話,造成心煩意亂,精神不集中,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發生事故;長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貝以上的雜訊環境,會嚴重影響聽力和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為了防止噪音,我國著名聲學家馬大猷教授曾總結和研究了國內外現有各類噪音的危害和標准,提出了三條建議: (1)為了保護人們的聽力和身體健康,噪音的允許值在 75~90 分貝。 (2)保障交談和通訊聯絡,環境噪音的允許值在 45~60 分貝。 (3)對於睡眠時間建議在 35~50 分貝。 還有一種噪音那就是汽車雜訊,汽車雜訊名副其實就是汽車行駛在道路上時,內燃機、喇叭、輪胎等都會發出大量的人類不喜歡的聲音。汽車雜訊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近年來,城市機動車輛增長很快,伴隨而來的交通雜訊污染環境現象也日益突出。專家認為,汽車對環保最大的危害是噪音污染。實際上,城市最吵鬧的噪音排第一的應屬汽車喇叭聲。走在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車帶來的是陣陣刺耳的喇叭聲,無論你在辦公室、教室、醫院、家裡,喇叭聲都一樣不能讓你的耳朵清靜。 科學家認為,40分貝是正常的環境聲音,在此以上就是有害的雜訊。雜訊長期干擾睡眠會造成失眠、疲勞無力、記憶力衰退,甚至導致產生神經衰弱症等。在高雜訊環境里,這種病的發病率可達60%以上。汽車雜訊除了損傷聽力以外,雜訊還會引起其他人身損害。雜訊可以引起心緒不寧、心情緊張、心跳加快和血壓增高。雜訊還會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從而易患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在強聲下,高血壓的人也多。不少人認為,20世紀生活中的雜訊是造成心臟病的原因之一。長期在雜訊環境下工作,對神經功能也會造成障礙。實驗證明,在雜訊影響下,人腦電波可發生變化。雜訊可引起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的平衡,從而導致條件下反射的異常。有的患者會引起頑固性頭痛、神經衰弱和腦神經機能不全等。症狀表現與接觸的雜訊強度有很大關系。 看來「隱形殺手」噪音的危害真的很大,我們一定要小心!

❾ 科普文(作文600字)

今天,我閑著沒事干,就跑到樓下去玩。

一到空地,我看見鐵樹盆下有一隻小螞蟻,它身邊有一隻死去的蜻蜓,看它的樣子好像是要把這只死蜻蜓運回洞去。可它一隻小小的螞蟻怎麼運得動呢?看它轉來轉去的樣子,肯定是在想辦法。

過了一會兒,它獨自回去了,我還以為它要放棄了。可誰知,只一會兒工夫,從它進去的那個洞口出來了一大群螞蟻。哦,原來是去找「援兵」了。這一大群螞蟻把死去的蜻蜓抬了起來,並往回走。

我想跟它們玩一下,就想了一個辦法,用各種小石頭擋住它們的去路。但它們似乎有指南針似的就朝著洞口方向走。於是我又拿一顆石子在蜻蜓上扔下去,那些螞蟻連忙跑開,我還以為它們會就此罷休,但它們偏偏又沿著原路返回來,繼續抬蜻蜓。而且憑著它們「人多力量大」,它們終於將蜻蜓背到了洞里,而且還將它分解成一塊塊抬到了洞里。

我真不明白,它們為什麼能有這么強的認路本領。帶著這個疑問,我去查了有關的書籍。終於在一本網路書上我找到了原因。原來,螞蟻體內具有一種有獨特氣味的分泌物――示蹤激素,這種激素由肛門向外排出。當出巡偵察的螞蟻發現食物後,在回來的路上它就撒下這些示蹤激素,使其他螞蟻能嗅著這種分泌物的氣味找到。這樣,即使它們的路線暫時被中斷,它們也能憑著氣味找到原來的路線。

我真高興,我又獲得了一個知識。

❿ 科普作文怎麼寫

一、什麼是科普小論文 有些同學把寫科學小論文看得很神秘,認為是科學工作者的事,對我們少年兒童是高不可攀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同學們不僅能寫而且可以寫出質量較高的論文來。 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是指作者根據所制定的科研項目和確定的科研課題,通過實驗、觀察等手段,獲得大量的科學數據,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從而寫出的科研報告。同學們寫的科學小論文,比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要短一些、淺一些。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後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後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後的總結;還可以靠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那麼,科學小論文有沒有質量標准呢?有。它必須具備"三性"。 1、科學性。科學性是科學小論文有別於其他各類體裁文章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科學小論文的生命。它要求選題科學,研究的方法正確,論據確鑿,論證合理且符合邏輯,文字簡潔准確。 2、創造性。小論文的選題、主要觀點要有自己新的發現、獨特的見解,而且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同樣的小論文沒有參加過各級科學討論會,也沒有在各級報刊上發表過。當然,你如果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提出新穎、獨到而又論據充分、言之有理的見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創造性。 3、實踐性。論文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發現的;支持主要觀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有實踐依據;論文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不能有憑空捏造、猜測、成人包辦代替的跡象。 以上"三性"是衡量科學小論文的質量標准。如寫"太陽花",盡管你的觀察細致入微,它的姿態描寫得栩栩如生,它的品格剖析得完美無缺,但如果沒有獲得科學的、有意義的結論,那最多隻能算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觀察日記,而不是科學小論文。 寫科學小論文是一件很艱辛的工作,更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成功屬於勇於探索、不懈追求的青少年朋友! 二科普小論文的類型 科學小論文最常見的形式有科學觀察小論文、科學實驗小論文、科學考察小論文和科學說明小論文。 (一)科學觀察小論文 科學觀察小論文,是指青少年對某事物或自然現象通過周密細致的觀察,並對取得的材料和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綜合研究後得出結論,作出科學的解釋和描述。 湖南廖郝同學的爸爸經常咳嗽,他通過長期、反復的觀察,發現了風向與爸爸咳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並查出了"罪魁禍首"--湖南橡膠廠的大煙囪里飄來很多煙氣,裡面含有二氧化硫,爸爸一聞到它,咽喉部就產生過敏反應,反射性地引起咳嗽。他的《爸爸的咳嗽》這篇小論文主要是利用觀察這一研究方式得出結論,屬於科學觀察小論文,獲得了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三等獎。 需要注意的是,科學觀察小論文中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現象,是在自然發光的條件下不加以人為控制發生的,所以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應是作者所觀察的對象、過程和它產生的條件、各種現象,不能附加人為的任何條件或個人偏見。另外,觀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反復進行的活動,需要作者耐心、細致、鍥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學實驗小論文 科學實驗小論文,有時也稱"實驗報告",是青少年對研究的對象創設特定的條件,經過反復實驗,對獲取的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而寫出的文章。它著眼於對實驗過程的客觀敘述以及實驗現象的科學解釋。 爬山虎能爬牆,這是許多同學所知道的。但是,爬山虎為什麼能爬牆呢?武漢的熊斌同學通過觀察發現這與爬山虎的"觸角"有關,接著他測算了平均每一米長的爬山虎莖幹上有25個吸附在牆上的"觸角",並作了"觸角的拉力測定和吸附作用"實驗,實驗目的明確,實驗步驟詳盡,數據准確,說明力強,得出的結論真實可信,不失為一篇優秀的科學實驗小論文。 (三)科學考察小論文 你想研究某一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氣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過程、某范圍動植物資源及分布情況等,你就得實地考察。通過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考察方式為主要研究手段寫出的小論文稱為科學考察小論文。有時也稱為"科學考察報告"、"科學調查報告"。 榮獲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一等獎的《願勝天水庫的水常綠》一文中,小作者們對水庫的地理生態環境、庫容等作了實地考察,並力所能及地進行了實測,找出水庫存在的隱患,提出了較為合理的建議。文中除寫明了考察時間、對象、內容及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外,還繪出了"勝天水庫集雨圖"、"強烈侵蝕中山示意圖",加上一些實際數據,使讀者對考察對象有比較概括清晰的認識。 寫科學考察小論文時,有時還應將有關動植物、岩石、土壤等標本或照片附在文後,以增強說服力。 (四)科學說明小論文 科學說明小論文是指作者通過利用翔實可靠的資料對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進行解釋和說明的一類小論文。一般來說,它並不直接採用觀察、實驗、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從書刊資料、師長等地方獲取豐富的第二手材料,並經過自己的綜合分析、邏輯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語言闡明某一觀點。 《為什麼說貴陽是祖國的第二春城》是獲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三等獎的小論文,該文作者的研究方法有其特別之處,一是利用廣播、電視,堅持記錄整理貴陽與昆明兩地的天氣和溫度;二是利用現成的科研成果《中國氣候圖集》找出有代表性的重慶、北京的氣溫情況來同貴陽、昆明相比較;三是從書上查證昆明與貴陽1、4、7月和10月的平均氣溫,進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這類文章雖然沒有前三類的親自實踐得到論據,但它畢竟是通過作者精心地收集整理資料,綜合分析提出了新的觀點,新的見解,所以也承認它是科學小論文。 特別提醒的是,寫科學說明小論文是,千萬不要提出一個問題後就趕忙查資料,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作出解釋,這樣沒有新意,沒有新的見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不能稱為科學小論文,更不能培養自己研究問題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科普600字作文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