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遵規守紀,做時代新人的作文800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學期,進入新的學習之旅。這場旅行里既有喜悅無比的小插曲,也有荊條橫生。這關鍵是需要我們以嶄新的精神風貌去探索,去追求,去奮斗。 我們來到學校的唯一目地就是學習,然而遵規守紀尤其重要。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規距制訂出來就是要靠大家去遵守,去落實。一個國家是這樣,一個社會是樣,一個學校也是這樣。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了法律,法規,那將是怎樣?」」我想大家一定會認為這個國家就會亂了套,沒有了公平,公正,社會秩序就一團糟。同樣,一個學校也是這樣,學校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就是為了規范我們的行為習慣,使我們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好好的去學習。 能夠取得好的學習成績是我們每個人的共同願望,這就要求我們勤奮學習。因此「成功往往屬於那些踏踏實實,真正付出汗水的人」。想想多少人在為我們付出?父母為了我們,嘔心瀝血,披星戴月的勞作,老師為了我們,含幸如苦,廢寢忘食,他們的共同心願,就是希望我們能夠有出息。還有國家、國家也十分關心和愛護我們。為了我們能夠能健康成長安心學習,特意為我們西部地區免除學雜費,還給予生活補助費。這就充分的表明,國家對我們西部地區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國家希望我們西部地區的孩子們能夠努力學習,不斷奮斗。就算我們不為自己想想,也應該為這么多關心愛護我們的人想想。他們懷著一顆朴實和期望的心。我們此時是否感到慚愧,是否懂得了許多,因此,為了我們的將來,我們不得不努力了,只要功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無論你現在學習如何,這都是暫時的,只有不斷的努力,勤奮用功,你終究會取得成功的。 同學們,心動不如行動,願我們搏擊長空,奮發向前,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鍾,打拚出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
2. 如何做合格的時代新人作文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這寄託了梁啟超對少年救國的期望;「為中華之崛起和讀書」,則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是的,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代人的擔當。那麼進入新時代的我們應當身負什麼樣的使命,又該有怎麼樣的擔當呢?
我認為新時代需要我們從小就要立志做一個名有崇高理想、有遠大抱負的人。要從小立志做大事,努力學習,增長才幹,把祖國繁榮昌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已任。
新時代需要我們從小就做一名情趣健康、積極向上的人。信奉「自律、自愛、自信、自強」。自覺遠離低級趣味,培育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正確認識自我,珍視自身的榮譽,不亢不卑。時刻激勵自我,努力奮發向上,處處傳導正能量。
新時代需要我們從小就做一名勇於負責、敢於擔當的人。我們這一代人,條件優越,往往缺少艱苦的歷練,依賴性強、抗挫能力差。所以就要我們從小培養自立、自省、自強的品質,學會承擔,從負責每一件小事做起。要開擴心胸,不斷反省自已,容得下不同意見,做到從善如流。要勝不驕、敗不餒,時刻保持一顆舍我其誰的樂觀而堅定的心。
新時代需要我們做一名無私奉獻、對人民對社會有益的人。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你獲得了多少,而在於你奉獻了多少。要時刻忘記小我,認清自我,成就大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牢牢告誡自已,做好每一件有意義的事。
總之,新時代需要我們從小就要有新擔當新作為!
3. 學習「六一」寄語 爭做時代新人作文怎麼寫
學習61寄語,爭做時代新人作文這個,我覺得你可以寫一下你以後的理想。
4. 弘揚五四精神做時代新人作文怎樣寫
5.4號,每年的五月四號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沖破軍警阻撓,雲集天安門,他們打出「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抵制日貨」、「寧肯玉碎,勿為瓦全」等口號,並且要求承辦交通總長曹汝霖、貨幣局總裁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學生遊行隊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並火燒曹宅,引發「火燒趙家樓」事件。隨後,軍警給予鎮壓,並逮捕了學生代表32人。 被學生燒掉的趙家樓學生遊行活動受到廣泛關注,各界人士給予關注和支持,抗議逮捕學生,北洋軍閥政府頒布嚴禁抗議公告,大總統徐世昌下令鎮壓。但是,學生團體和社會團體紛紛支持。 6月,由於學生影響不斷擴大,《五七日刊》和學生組織宣傳,學生抗議不斷遭到鎮壓。3日,北京數以千計的學生湧向街道,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被軍警逮捕170多人。學校附近駐扎著大批軍警,戒備森嚴。4日,逮捕學生800餘人,此間引發了新一輪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6月5日,上海工人開始大規模罷工,以響應學生。上海日商的內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紗廠、日華紗廠、上海紗廠和商務印書館的工人全體罷工,參加罷工的有兩萬人以上。6日、7日、9日,上海的電車工人、船塢工人、清潔工人、輪船水手,也相繼罷工,總數前後約有六、七萬人。上海工人罷工波及各地,京漢鐵路長辛店工人,京奉鐵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 6日,上海各界聯合會成立,反對開課、開市,並且聯合其他地區,告知上海罷工主張。通過上海的三罷運動,全國22個省150多個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6月11日,陳獨秀、高一涵等人到北京前門外鬧市區散發《北京市民宣言》,聲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學生商人勞工軍人等,惟有直接行動以圖根本之改造」。陳獨秀因此被捕。各地學生團體和社會知名人士紛紛通電,抗議政府的這一暴行。面對強大壓力,曹、陸、章相繼被免職,總統徐世昌提出辭職。6月12日以後,工人相繼復工,學生停止罷課。6月28日,中國代表沒有在和約上簽字。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概括地講,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 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仆後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歸結起來是,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宣傳民主科學的進步精神,追尋時代潮流、把握時代命運的偉大精神。 五四運動要解決的是民族危亡的問題,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對解決這個歷史主題的主體能夠產生強大推動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反映著五四運動不同於前此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時期那一代時代先鋒的嶄新的人格特徵。它表現為以下四個統一: 一是啟蒙與救亡的自覺廣泛的統一;二是知識分子與勞動群眾的統一;三是刻苦耐勞的精神與進取創新的精神的統一;四是獨立自主的精神與無私奉獻精神的統一。五四精神五四運動要解決的是民族危亡的問題,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對解決這個歷史主題的主體能夠產生強大推動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反映著五四運動不同於前此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時期那一代時代先鋒的嶄新的人格特徵。 作為跨越世紀的一代人有責任將自己即將送走的世紀中所積累的精神遺產帶進新世紀,五四精神就屬於這樣的精神遺產。因此,我們不但應當繼承五四精神,而且應當弘揚五四精神。
滿意請採納
5. 有關19大精神和爭做時代新人的作文這兩個條件必須在裡面。
電影中的指導員在一次戰斗中不幸雙眼受傷,蒙著紗布,但他依就堅持參加戰斗。回可見他是多麼的答不惜自己的生命去和敵人戰斗,在這位指導員的眼裡,他自己的生命就根本不是什麼。但在現在的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貪生怕死,真是愧對於以前為戰爭而犧牲的志願們啊!
還記得有這么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所以我們要像志願軍那樣那金子般的精神和永於奉獻的精神永垂不朽。
6. 講好當代故事,爭做時代新人徵文
講好當代故事,爭做時代新人徵文:
我們現在的生活多麼美好啊!要知道我們現在的版辛福生活是那些先烈們權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的,他們的犧牲換來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換來了我們的安居樂業,讓我們能歡樂地依偎在祖國的懷抱里。
歷史的長河記載了多少英雄兒女的事跡:黃繼光是以何等堅強的毅力,拖著重傷的身軀爬到敵人的地堡前,又一躍而起,犧牲自己去炸碉堡;為了避免戰友的死亡,在找不到炸葯支撐點的情況下,董存瑞在橋下高舉炸葯以身殉國……種種的英雄事跡,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在博物館里,我看著那一支支殘留下來的槍支,用過的鍋碗瓢盆還有他們穿過的大衣,我似乎看到了戰士們浴血奮戰的場景。再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不禁心頭一震,百感交集。
但他們還是偉大的,他們為中國解放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心一分力,他們值得我們崇拜。
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令人肅然起敬,我想我一定會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學習革命先烈那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
但一切的一切都要建立在愛國上,愛國又要建立在愛家鄉的思想上,所以讓我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是祖國棟梁。
7. 爭做時代新人(2035年)作文400字
中國了不起,中國人更了不起,要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
我們作為21世紀的小版主人,就應該從小弘揚民權族精神,長大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人。
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精神支柱,是維系本國民族人民生存發展的根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
綿延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之所以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含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更堅強,就是不斷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使之成為古往今來中華兒女奮發向上,百折不撓的精神支柱。在《狼牙山五壯士》中,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最後在彈葯耗盡的情況下,寧死不當敵人的傀儡,英勇跳崖,壯烈犧牲。他們不畏犧牲,寧死不屈,熱愛祖國的精神無不體現著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我們要像五壯士一樣弘揚民族精神,不屈不撓,立志成才,爭做四有新人,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時刻准備著建設我們了不起的國家。 同學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吧!把對祖國,對人民深厚的愛,把個人的理想,心願和報復,化為立志圖強,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添磚加瓦!為祖國明天的輝煌而努力奮斗!
8. 題目是爭做時代新人,共築美好夢想的作文,主要講少年強,中國強
打開《「雷鋒車」的故事》,我不禁被裡面一個個感人的小故事吸引住了,裡面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可是每一件又那麼感人至深,雷鋒精神在一件件感人的事例中綻放光芒。
為了弘揚雷鋒精神,連雲港市新浦汽車總站從1963年開展學雷鋒活動以來,先後有500多位「雷鋒車」手傾情投入,行程17萬多公里,免費運送老弱病殘旅客26萬人次,義務運送行李包22萬余件,這一串串數字正是500多位「雷鋒車」手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
數字也許是枯燥的,可書中一件件感人的事情確是讓我們看到了做每一件好事的艱辛——
浙江省天台縣打工者王知林遭遇災禍,身無分文,在「雷鋒車」手的資助下順利與家人團員,家人相聚的歡樂又有誰能夠知道;建湖縣4名初中女生離家出走,在「雷鋒車」手的悉心照顧和耐心開導下重返校園,家長喜極而泣的身影令我唏噓;途徑連雲港去大連的外地老人顏懷英在「雷鋒車」手照顧下接受了精心的治療和護理,作為老人兒女的心情是多麼感慨……
一件件,一樁樁,也許薄薄的一本書很難將50年來的感人事情一一道來,可就是這本書讓我看到了「雷鋒車」手在盛夏的烈日下、在纏綿的秋雨中、在嚴冬的寒風中關愛乘客,關心他人,讓連雲港市新浦汽車站成為乘車人的溫馨港灣。
這輛普通的「雷鋒車」,包含著車手們多少愛和真情呀!五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為人民服務,正是被提煉、被升華的雷鋒精神的真實體現。朱秀雲被查出身患癌症,看到春節前工作壓力大,硬是堅持拉車。彌留之際,她撐起虛弱的身體對女兒肖彥說:「媽媽不行了,有句話想對你說,長大了你能像媽媽一樣拉『雷鋒車』嗎?」女兒泣不成聲地說:「媽媽,我能!」
「媽媽,我能!」這短短的四個字,是對媽媽的承諾,更是對雷鋒精神的傳承。一年後,肖彥也拉起了「雷鋒車」,走上了媽媽的道路……
是的,這書中感人的事情太多太多,我時而淚眼婆娑,時而面帶微笑,時而掩卷長思。正是有了這一群時刻為旅客著想的「雷鋒車」手,才讓「雷鋒車」在港城大地上奔走50年;正是我們國家無數個學習雷鋒的人們才會讓偉大的雷鋒精神綻放光芒。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不要把學習雷鋒精神當成一種負擔,不要把學習雷鋒精神看成高不可攀,只要我們時刻記住雷鋒精神,時刻為別人著想,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也可以成為學習雷鋒的小達人。
9. 傳承柳青精神,爭做時代新人作文
日前筆者獲悉,在我省關工委開展的「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徵文及演講比賽中,我縣由傅再平老師指導的實驗小學的同學張樂陶寫的習作,《聽聽00後的心聲》榮獲一等獎。同時有多篇來自我縣各校的徵文及多位演講選手分別在市關工委徵文及演講比賽中榮獲一、二、三等獎。
近年來,我縣關工委聯合教育局德育辦圍繞「創建紅色文化校園,傳承紅色革命精神」這一主題,制定了一系列活動方案。各校圍繞這些活動方案,並結合自身實際將「紅色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敬愛的領導、老師們,大家好!歡迎來到華橋中心小學參觀紅色文化牆……首先讓我們走進『共和國的成長史』這一篇章……」9月28日,在華橋中心小學的校園里,該校六(2)班李嘉琪同學身著紅軍服正在給大家講解「紅色文化牆」上的紅色歷史。
「紅色文化牆」與「小紅軍」解說員,正是華橋中心小學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的一大亮點。自2016年7月,該校便開始在校園的圍牆上採用立體浮雕與圖文結合的形式,打造「紅色文化牆」,共分三個篇章:共和國的成長史,光澤縣的紅色基地文化,本校開展紅色文化系列活動。該校德育主任羅柳青介紹說:「最初在實施『創建紅色文化校園,傳承紅色革命精神』這一主題教育時,一直覺得學生們很被動,後來在一次到延安旅遊時,看到在紅色景區里讓小孩穿上紅軍服做導游,自己由此受到啟發,可以讓學生自己講解紅色歷史。」於是,華橋中心小學校園內便有了「紅色文化牆」和身穿紅軍服的學生解說員。羅柳青說:「因為孩子們都很想當解說員,所以現在進行紅色文化教育孩子們非常主動,不知不覺中,紅色基因已經深植孩子們心中了。」
元紫萱是該校五(2)班的學生,也光榮地被選為「紅色文化牆」的解說員。元紫萱說:「了解了紅色歷史後,我知道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來之不易,我們絕不可以忘記革命先烈,我們應該以他們為榜樣,好好學習,將來要像先烈們一樣,做祖國的棟梁。」
教育局德育辦主任潘小平說:「華橋中心小學一堵『紅色文化牆』,成功地讓紅色基因深植孩子們心田。李坊中心小學的一本《家在李坊》也很順利地讓紅色基因在孩子們心裡生了根發了芽。」
2014年10月,該校校長高木金與教師曾柏進等人開始編寫校本教材,在選擇編寫內容時,大家做了一番細致的考量,最後選擇以李坊境內的山川古跡、民俗文化及上觀革命遺址留下的紅色故事等為內容進行編寫,這本校本教材便是《家在李坊》。2016年11月,該校本教材終於編寫完成,並在福建省中小學「清新福建」旅遊教育專題優秀校本課程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高木金說:「我們之所以把上觀革命遺址及其留下的紅色故事編入《家在李坊》,是為了讓孩子們不忘初心,從走紅軍路。」
李坊中心小學,充分利用好《家在李坊》一書的紅色資源,為孩子們講述自己家鄉曾經發生的紅色故事,每每聽到那些故事,孩子們都為自己家鄉有那麼多革命先烈而自豪,心情顯得格外激動,紅色基因已悄然在孩子們的血液里流淌。
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夏資根說:「『會說話的牆』、『會走路的書』、『會跳動的筆』、『會感染的激情』等還有很多,諸如:講紅色故事比賽、紅色文化主題班隊會、紅色詩歌朗誦、國旗下講話等活動已讓紅色文化、紅色精神以微風掃落葉之勢進入我縣各個校園,鼓舞和振奮著我們的青少年下一代。傳承紅色基因,教育青少年爭做時代新人,我們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