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中學生記事作文寫作技巧

中學生記事作文寫作技巧

發布時間:2020-12-16 01:11:10

① 記敘文作文寫作技巧

記敘文作文寫作技巧有哪些呢?

記敘文寫作技巧並不復雜,只要掌握了相當的方法,再通過一定的訓練你就能寫出精彩的文章來。

1、順序。寫記敘文一定有一定的規則,一個自然的時間順序,或者事情發生的順序會讓人們看你的文章的時候很容易理解,從而可以更好的閱讀,對於文章更感興趣。當然,有時文章也可以用倒記敘的形式展開,但在主體上仍然是非常講究順序的。

2、線索。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會有某種的線索,這是吸引讀者不斷的閱讀下去的關鍵,好的線索會吸引人們不斷的去閱讀,從而可以最終知道一個結果。線索可以是明的,也可以是暗的,甚至多個線索也是可能的。

3、人與事的表達。文中出現的人物一定要非常的形象,讓人感覺非常的真實,對於事物的描寫也要注意細節,這讓人的感覺更加的深刻,更加的真實與吸引人。

4、內容詳實。在內容方面一定要飽滿的,具體的事情一定要講清楚,不能太水,都是一些空洞的感想的文章是沒有人願意閱讀的。

5、情的因素。如果在寫事情的時候把這個感情的因素放進去,這個文章一定會更加的吸引人,有了感情的因素會讓你的文章充滿了動感,從而可以絲絲入扣,讓人看到心裏面去。

6、吸引力。記敘文寫作技巧還體現在吸引力上面,你用的語言,你的情節這些都可以吸引到讀者,更會激發起他們的共鳴。

擴展內容:

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
五種表達:
敘述:是表述時間過程的藝術。
描寫:是展示空間狀貌的藝術。
議論:是談看法的說理藝術。
抒情:是抒發·傾吐的流露宣洩藝術。
說明:是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告知藝術。
五種表達需要背誦,是寫好作文的基本功。

② 初中生話題作文寫作技巧

題目抄要緊扣話題啦,要讓老師一看就知道你沒有跑題,但也不能原樣照搬話題。比如說:話題是選擇,你的題目就可以使「選擇永遠」但不要就用「選擇」做為題目。另外我們老師說題目一定要鮮明,要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你要寫什麼,切忌中性的題目。至於文辭優美則是在切題的基礎上的要求。總之,題目要切題。
然後,主要是要把你會的東東都寫上去,就是讓人家一看你的作文就覺得你滿腹經綸的樣子。話題作文如果沒有把握的話最好還是寫議論文,比較穩妥。如果寫記敘文,就一定要點明中心,因為老師沒有那麼多時間細細品味,所以你一定要將主題寫出來,寫白一點,並且要放在顯眼的地方。比如說開頭,結尾,之類的地方。如果有什麼好的句子,也要放在顯眼的地方。
然後對結構也要有所把握,結構是以簡單取勝,讓人一看就非常舒服的結構就對了。議論文一般就寫3個事例左右,每個事例分兩段,前一段引用,後一段議論,

③ 如何教中學生寫作文技巧

習作水平的高低就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可談文色變的學生大有人在,老師往往也會感到無從下手,問題出在哪?我認為主要是學生的生活范圍有限,缺乏觀察力,感受生活能力沒有養成,習作素材有限,心裡有話倒不出。對此,我就對於如何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培養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葉聖陶先生說過: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葉老的話精闢地道出了習作與生活的密不可分的關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只有投入到生活中去,體驗人間真情,豐富個人情感,積累習作素材,習作時才有事可敘,有景可描,有情可抒,有感可發,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有聲有色,亦情亦景。才會使讀者讀起來有滋有味,妙趣橫生。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養成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動手寫寫的好習慣。正所謂肚中有墨,何愁倒不出。與此同時,教師必須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孩子就其天性來說都是詩人,但是要讓他心裡的詩的琴弦響起來,要打開他的創作的泉源,就必須教給他觀察和發覺各種事物之間的眾多的關系。教師應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去發現,去體驗;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置身於大自然中去玩賞,在玩賞中觀察,玩中感悟,賞中習作。要讓學生真正做到四帶:帶好自己的眼仔細看;帶好自己的耳認真聽;帶好自己的腦邊想邊體驗;帶好自己的筆做必要的記錄。我在教學中堅持讓學生寫日記,要學生用自己的火眼金睛發現生活中的精彩鏡頭,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感悟深刻的一剎那,盡量拓寬學生的活動場所。我往往利用課前五分鍾及課外活動課的時間,讓學生讀自己的日記,師生共同評比,評出具有獨特發現、獨特體驗的好日記。這樣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寫日記不再流於形式,日記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了。學生也日漸養成了細心觀察的好習慣,促使學生真正成為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有心人,為習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二、創設情境,感受真實生活
親身經歷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可貴的寫作,有了切身體驗才能動於中,發於言。倘若教師命題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沒有真實的生活體驗,又怎能激起學生表達的慾望呢?學生只能在萬般無奈下去胡編亂造,寫出的文章只能是語無倫次,前後矛盾,缺乏真情實感。因此教師應適當地創設情境,給予學生真實的感受,引導學生用眼、鼻、舌、手去攝取生活素材,讓學生眼中有物,方能筆下有文。特別是聽了齊白堅教授快樂大作文的觀摩課,更是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齊白堅教授善於創設原始的情景,讓學生運用眼、耳、手、鼻、舌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和學生獨特的體驗,適當指導學生寫作的基本要點,放手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高漲情緒中學會作文。回到學校,我馬上利用兩節課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吹氣球》比賽,布置了比賽的規則,在三分鍾內誰吹得最大,誰就取勝,當然氣球吹破的被淘汰。在比賽過程中我適當地引導學生做到眼、耳、腦、筆並用,比賽結束後,我便讓學生動手寫作,一節課時間學生就把自己的作文寫好了,個個同學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往日寫作時的愁眉苦臉已盪然無存。
當然,每一次習作都不可能先表演後再習作,這就需要老師放慢記憶鏡頭。盡管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已積累了豐富的習作素材,但由於心理上的抵觸,無法進入再現情景或再現時印象、感悟不夠深刻。此時,教師必須善於用豐富的語言組織、啟發或用生動的圖片、美妙的音樂讓學生放鬆心情,喚起對當時的人、景、情感的回憶。在教師隨風潛入夜的引導中,往事就猶如電影回放一樣清晰地浮現於學生的腦海中,此時提起筆寫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好詞佳句
人是樁樁全靠衣妝,其實文章也一樣,准確華美的詞句更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葉聖陶先生也說過寫東西靠平時的積累,不但著作家、文學家是這樣,練習作文的小學生也是這樣,小學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他今天以前的知識、語言、思想等方面的積累。足見積累對寫作的重要性。積累豐富的詞彙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大量閱讀既可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語感,又可為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豐富學生的詞彙。反之學生閱讀量太少,積累的詞彙有限,學生的作文也只能是茶壺裡面煮餃子有貨倒不出,內心不能盡情表達,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博覽群書,吸眾家之所長,要求學生多讀、多想、多記、多用,豐富大腦,寫作時這些好詞佳句就能准確地為自己的文章增添光彩。當然積累好詞佳句不能靠一朝一夕,要持之以恆,積少成多。同時還要注意積累的方法。我在指導學生閱讀習作中,要求學生在閱讀時勾、背、寫好詞佳句,積累的內容可以是名人名言、詩句或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優美句子,也可以是人物外貌,或細節描寫的句子,也可以是好的開頭和結尾或新穎的題目。平時有空時拿出來讀讀背背並默寫下來。我總是利用課外活動課開放學校圖書館,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每個星期五下午的活動課讓學生展示該星期積累的好詞佳句,表揚課外閱讀量多並做好讀書筆記的同學,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興趣。
四、指導學生審題,明確寫作要點
學生作文中離題、偏題,詳略不當的現象時有發生。可見,學生習作審題是關鍵。每一次作文均有一定的具體要求,習作的重點,教師平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否則學生一不留神,就會離題萬里,寫出的文章也就牛頭不對馬嘴了,即使是所寫的文章妙語連珠也是白費功夫了。我在習作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反復讀習作要求,讓學生說說寫作的范圍及要求,弄清是關於寫人、寫事、寫狀物的還是寫景的作文,明確寫作的要點,確立寫作的側重點,並要弄清作文還有哪些限制。其次在審題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寫作的類型,到底是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還是屬於自己命題作文;是屬於想像、自由作文還是看圖作文。教會學生審題之後,教師還要適當指導學生掌握各類習作的要點。小學生作文主要有寫人、記事、狀物、寫景四大類。寫人的文章要善於運用細節表現人物的個性,記敘人物的一、二事,注意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等方面的描寫,從而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點,做到言如其人,行似其態,必須強調所描寫的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必須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齡與地位。如果是敘事的文章,可以採用總分總的結構來寫,也可以運用首尾照應的寫法,還可以在文章的開頭開門見山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或事情的起因。事情發生的過程是習作的重點,要把其來龍去脈具體生動地敘述出來。關於寫狀物的文章應具體描述物品的顏色、形狀,寫出物品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像,多用一些比喻、擬人等方面的修辭手法,賦予它情感,使所寫的物品躍然紙上,最好能夠做到動靜結合,這樣就會給文章增添一些情趣,有些物品我們可以寫它的獨特用途,從而突出了物品的特點,在字里行間還要滲透作者的情感。如果是寫景的文章,一定要精心設計好寫景的順序,可以按方位順序來進行描寫,也可以按游覽參觀的順序來記敘,還可以按時間的先後順序來記敘。同時還要注意寄情與景物的描寫中,做到互相交融,將讀者引進身臨其境的境界。在進行景物描寫時,要做到詳略得當,切記面面俱到或泛泛而談,應抓住一兩處自己喜愛的,覺得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景物進行具體描寫,其他景物可一筆帶過。總之,只要學生明確了各類習作的要點,就猶如心中有了一盞明燈,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習作教學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也不是一就而蹴的,它需要持久的動力,不懈的努力。廣大教師要勇於探索,精於思考,長期指導,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習作技巧的指導,相信作文教學一定會跨上一個新的台階。

④ 中學生寫作技巧有哪些

一、 學會摘抄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的源頭活水自然是我們每天的生活,但別人的精彩文章其實也是我們作文的一個來頭。一篇文章有可能容納了作者的一段生活,一篇文章有可能包含了作者的一個見解,一篇文章有可能表達了作者的一些情感。學會了摘抄,就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積累生活。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主張:「博觀而取,厚積而薄發。」這說明積累素材是寫作的前提。立志攻克寫作難關的同學們,應該備有一本專門摘抄、點評的筆記本。可以摘抄的東西至少應該包括下面幾方面的內容:1、名言(詩、文),警句,諺語,格言,佳句(指含排比、誇張、對偶等多種修辭手法,內容健康的句子);2、 鮮活、生動的口語;3、典型的人和事;4、 精闢而獨到的見解;5、 精彩的描繪片斷;6、頗有特色的順口溜……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對摘抄的材料進行細致的體會和玩味,以加深理解和記憶,這是在積累中比摘抄更進一步的環節。要想恰到好處地把積累的材料用於作文,體味程度深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只摘抄不體味評點,那麼材料再多也只是「死水一潭」,很難得心應手,隨意驅遣,這也就失去了積累的意義。相反,如果在體味上下功夫,那麼這些材料將變成活生生的「士兵」,隨叫隨到,信手拈來,從而使自己的文章「活」起來。 二、 學會擬題 現在很多作文題目是半命題或話題作文,如何想一個不落俗套的標題,選一個讓自己有話可說的話題,是作文取得成功的重要環節。如寫秋天的作文,常見題目可能為「秋景」、「秋思」等,題目既大又空,很不好寫。若改為「我和秋天有個約會」,就會好寫一點,而且讀者見此題目定會為之心動,欲一讀而後快。對於這一類作文題的擬題,我們可以採用如下辦法:擴展法,就是在所給題目或關鍵詞前面或後面加上適當的詞語,使所給話題更加具體,從而降低寫作難度,比如「笑容」前加上「售貨員」,變成「售貨員的笑容」;修辭法:可以運用修辭手法,把你所想講的意思用比喻、擬人、誇張、對比等方法表達出來,比如「傳統與時尚」;想像法,給你的題目插上想像的翅膀,讓人耳目一新,比如「假如我是市長」、「文具盒裡的聚會」;懸念法:構築懸念,比如「石油埋藏在哪裡?」「18歲,在想什麼?」以此引起讀者閱讀文章的興趣。 三、 多做片段作文練習 片段作文練習是練習作文的好辦法。可以不拘形式,比如以接龍游戲方式每個人寫一段文字,最後連成一篇文章,比如以某個老師、同學為模特,用文字給他「畫像」,或者找其他同學的作文來修改,達到如葉聖陶老先生所講的「說明的話,要使它顯豁;如是抽象的話,要使它最妙省;意在刺激,則使它具有刺激力;意在描摹,則使它含有最好的生動態……」的效果。 這里列舉只是作文中常用的一些訓練方法,摘抄是基礎工作,擬題構思是總體設計,片段作文是實踐。大家多多練習,定會有所收獲。當然,更多的作文技巧,還要靠你自己在實踐中摸索掌握了。

⑤ 敘事作文寫作技巧初中

敘事作文指導——寫清事情的「六要素」
敘事就是敘述事情,就是以書面專的形式把一件事屬情說清楚。因為文章是寫給別人看的,為了讓別人看明白你寫的事情,我們必須在敘事時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是指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就是事情的「六要素」。記得一08世紀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把一件事情說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許多事情說清楚了。可見一個人說清楚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對我們小學生來說,寫清一件事情的「六要素」,這是最起碼的基本功了。
一般來說,要寫好一篇敘事為主的記敘文,寫清這「六要素」是少不了的,但並不是每篇文章都要寫明「六要素」。個別要素,有時雖在字面上不顯示出來,卻隱含在文章中,也是可以的。
寫作過程中怎樣來安排「六要素」呢?可以說,沒有統一的格式。較多的是先交代時間、人物、地點,然後再逐步寫出起因、經過、結果。但有時也可以變化,應根據寫作時的具體情況而定,不拘泥於一種格式。

⑥ 中學生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1高中作文寫作技巧有哪些
學習滿分作文的文體樣式

許多滿分作文在結構上都有其優點。尤其是那些眉目清楚、層次清晰、樣式清爽的作文,更是應該作為我們學習的重點。

例如,高考滿分作文《真正的自我》,就是先總說,然後以小標題的形式分述,最後則在結尾處呼應開篇,使整篇文章思路清晰而嚴謹。

借鑒滿分作文的寫作素材

文章的寫作素材可以顯示學生的閱讀量、知識面和思維的廣度與深度。

例如高考滿分作文《遠近焦距》,就選用了很多詩句作為文章的素材,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等既為文章的語言增添了亮色,又增加了文章的厚度,還使文章增強了思想性,很好地體現了作者的文學素養。

學習滿分作文的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

學習高考滿分作文,還要重點關注可以體現文章個性的內容,如「別具風味」的記敘方式、議論方式和抒情方式等。

學習滿分作文擬題、點題、開頭和結尾的技巧

高考作文的題目、開頭和結尾,是閱卷老師進行「掃描式閱卷」的關注點。此外,點題的方式也是閱卷老師特別關注的內容。因此,我們學習借鑒這些方面的技巧寫高考作文,非常有利於提高老師對文章的關注程度。

借鑒滿分作文的立意角度和情感趨向

文章的立意角度和境界是寫作的關鍵;文章的情感趨向是打動讀者的關鍵。這些體現人生觀和人生價值的東西具有實實在在的沖擊力,應該成為學生學習和借鑒的重點。

2滿分作文的使用方法原來是這樣
開頭結尾要簡練,最好首尾兩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頭作文」也要不得。建議考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開頭結尾占兩行半的卷面。頂多也不能超過三行半。想想看,一個開頭就占太多的空間,閱卷老師的視覺又會有瞬間的疲勞,也會影響閱卷老師的情緒。

想好主題和文體,非驢非馬不可取

寫作文,要麼是記敘文,要麼是議論文。一般來說,多是「總—分—總」結構。記敘文的結尾要注意抒情和總結哲理,議論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結構,中間的3或4,是分層解題。當然也可以靈活採用夾敘夾議的手法。但是注意,千萬別議論文說了那麼多事例卻不歸納主題,千萬記敘文忘記說事卻議論過多。因此,寫考試作文,事先要想好了,我寫的是什麼文體,就按相應文體的寫法來寫。

適當「抄襲」,考前備料攢信息

考試前,建議考生翻閱大量的範文,積累一些考試作文的結構。如果寫記敘文,最好翻閱《讀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結構是很好的,可以把寫作的梗概和套路歸納出來。到考試的時候,你採用別人的「筐」,把自己的東西向裡面裝就可以了。關於感情、愛國、人生之類的優美語言,可以分別背個三五句,到時候直接抄上去就行了,這不算抄襲。關於國家大事,時事政治和要聞什麼的,也要注意搜集一下。

⑦ 初中作文寫作技巧

立意出眾、結構安排合理、寫作手法多樣、緊扣主題、表達協調、選用材料合理

⑧ 中學生常用的記敘文寫作方法有哪

順敘、倒敘、插敘和平敘就是記敘文中最常用的四種方法。我們先假設正常的時間順序為A-B-C,以它為參照標准來分析這四種記敘方法。

所謂順敘,顧名思義就是按照事情起因、經過和結果的時間先後順序來記敘一件事的方法,用字母表示就是A-B-C。先發生的先寫,後發生的後寫,完全忠於事情的實際。例如本冊教材第8課(阿累的《一面》),作者滿懷深情的敘述了他與魯迅先生的一次見面。作者從1932年秋天的一天中午寫起,進內山書店、看到魯迅先生的書、欲買書又怕貴、魯迅先生送書、直到「走出書店的門」,這半個鍾頭內發生的事,作者如實記下來了,並且與實際情況一致。這就是順敘,一種最常用的也是最忠於實際的寫法。

順敘的寫法由於與事情的實際情況相吻合,因此寫起來比較容易操作,讀者讀起來也易於感知文章所寫的內容。不過運用順敘的記敘方法要注意有祥有略,不可流水帳似的平均使用筆墨。不然,作文就平鋪直敘,讀起來索然無味了。

倒敘與順敘恰好相反,它的模式是C-A-B。也就是說,倒敘先把結果(或者某個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敘述,然後再交代事情的起因和經過。一般新聞類作品或回憶性文章多採用這種寫法。如第1課《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導語(第1、2句)即交代了震驚中外的渡江戰役概貌,後面的主體部分才分別從我中路、西路、東路三路大軍詳細介紹了戰役的具體進展情況並作了實事分析。又如12課《貓》,作者一開始就說:「我家養了好幾次貓,結局總是失蹤或死亡。」可見,這就是倒敘了。

要注意的是:倒敘提前的只是某個部分,其餘的內容還是要按照順敘來寫。採用倒敘,必須是為了製造懸念和波瀾,是因為結構或表達的需要,不能為了倒敘而倒敘,把倒敘當作一把萬能鑰匙。

插敘與順敘、倒敘的最大區別是插敘涉及到兩件事。它是在順敘的過程中,由於表達的需要,插入另外一件與之有關的事,並在插入的故事結束以後,再繼續原來的故事。也就是說是A-B(-D)-C模式。如第7課《驛路梨花》,全文採用順敘,從「夕陽西下」寫起,到「一彎新月升起了」,又到「這天夜裡」,直到「第二天早上」,是典型的時間順序。在文章第33自然段,插入了十多年前解放軍戰士學雷鋒蓋小屋的故事,不僅解開了文中的懸念,而且深化了全文中心。

一般說來,插敘的內容要對原文情節的發展、主題的表達有積極的映襯或鋪墊作用,要能為全文的中心服務。

平敘也涉及到了兩件事。它與插敘的區別是:插敘是在甲事中插入乙事,乙事為甲事服務;平敘則是甲事、乙事(或者更多事)同時記敘,每一件事情之間的關系是並列的、平行的,它們共同為文章中心服務。模式如A-B1(B2)-C1(C2)。平敘可以一件事一件事的分別敘述,說完了這件事再講那件事,古章回體小說中經常出現的「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即是如此;也可以幾件事並行交叉的進行,齊頭並進的寫幾條線,互相穿插,並行推進。第4課《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採用了平敘的前一種寫法。作者選用抗美援朝戰爭中松骨峰戰斗、馬玉祥火中救小孩以及和無名戰士的交談這三件事,共同表現了人民解放軍「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這一思想主題。又如《水滸傳》第49回,「原來和宋公明初打祝家莊時,一同事發。卻難這邊說一句,那邊說一回,因此權記下這兩打祝家莊的話頭,卻先說那一回來投入伙的人乘機會的話……」這里兩打祝家莊和49回的「解珍解寶雙越獄孫立孫新大劫牢」就是同時發生的兩件事,用的也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三國演義》第55回「卻說玄德……」「卻說孫權……」「卻說趙雲……」四個段落講了三件事情,然後集中到二氣周瑜上來,屬於平敘的第二種寫法。

上述的兩種平敘方法,第一種較為常見,它只需要在各起訖處加以必要的照應就可以了;後者需要注意把幾條線索靈活交織起來,做到巧於照應,讓讀者看得明白。

順敘、倒敘、插敘及平敘這四種敘述方法各有特色,一般說來,初中生600字作文大多使用前三種,但具體運用到作文中又因人而異,同一個文題,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如本次練習題《我嘗到了成功的滋味》,寫獲得成功的經歷,可以順敘;如果從成功的喜悅入手,則可以倒敘;從失敗到成功,其間還可以插入父母、老師同學對你的鼓勵,三種方法隨你任意取捨。又如《家鄉新變化》,因為有「變化」要表現,而且涉及時間較長,所以最好用倒敘,從眼前寫起,回憶過去並和眼前作比較,以突出變化之大。若是換用順敘的寫法,固然可以按時間順序一一寫來,但於初中生的實際則不利於安排材料。

總而言之,方法是死的,運用是活的,只有多讀多練,在具體的作文中根據寫作的需要靈活選擇,才可能用恰當的方法寫出優美的作文來。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記事作文寫作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