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考語文總復習資料
語文:
把握重點 巧用方法
現在中考已經進入沖刺階段,當前同學們對語文復習存在著這樣 兩種心態:一部分同學認為語文知識點繁多,而且中考側重考查學生的課外遷移能力,考查課本的內容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復習語文時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學認為,認真復習課本的知識後,也做了大量的閱讀題,考試卻不見成效,感覺語文復習無從下手,於是乾脆放棄。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實際上,語文學科同其它學科一樣,有自身的知識系統和復習規律。從前幾年學生復習情況來看,在沖刺階段,若能夠按照老師的復習計劃,復習形成知識網路,答題依據正確的技巧方法,穩扎穩打,考試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試中是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的。
那麼,在最後的沖刺階段,應該講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下面結合我們學校老師在最後復習階段的幾點做法,簡單談談:
首先,應認真「吃」透近兩年中考題。 近兩年的中考試題,在試題結構、命題內容和題型、題量上基本上沒有變化。試卷分為「積累」、「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和「作文」四大板塊。試題內容也保持相對的穩定,測試目的明確:從課內外名言名句的積累運用,到課內外文言文的閱讀,再到課外現代文的閱讀,最後是話題作文的寫作。重視考查學生的知識積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近兩年的中考試題,應該怎樣分析?現僅就試卷的四大板塊簡單說明。
一、積累部分。考試的范圍基本是初中教讀篇目中要求背誦的名篇名句。背誦復習不但要強化記憶還要理解記憶,並且能夠靈活運用。不但篇篇背誦,還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平時默寫時經常出錯的字,更
要時時「溫故」。切記:一字出錯,滿「盤」皆輸。
二、文言文部分。課內文言文考試的范圍是初中教讀篇目。復習時一要抓好重點。根據考綱的考查范圍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對復習內容進行取捨、側重。一般考查常見的文言虛詞、實詞的含義和用法。實詞則常常考查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的詞語;對句子的考查則側重於關鍵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對內容考查就與現代文基本相似。從字、詞、句到文學常識以至思想感情、表現手法等,都要拎出要點,總結規律。二要選好篇目。選取教讀篇目中那些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識的覆蓋面最廣的文章,這樣復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兩年的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大多選擇故事型的文段。內容比較淺顯,考察內容基本與課內部分相似。做題時一定要注意與課內學過的課文或知識點相聯系,注重由課內向課外的遷移運用。
文言文閱讀題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翻譯類。此類題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2)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並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注意翻譯時應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這些字詞往往是得分點。(3)還可由現代詞、成語推導詞語在文中的含義。(4)另外還要注意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偏義復詞等特殊現象。(5)若直譯不通,則用意譯。須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於原文結構,聯系生活實際大膽推想。二是啟示類。解答這類題目時要注意思想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場,聯系文章主要情節及主要人物,抓住評論性的語句從多角度、多側面思考作答。
三、現代文閱讀部分。要把握「考點」,掌握答題技巧。 近兩年的中考現代文閱讀的選文大多是一篇偏重於議論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學類的文章。因此,在最後復習中,在課外選段上應盡量多選取這兩種類型的文章進行練習。另外,在閱讀題目的設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體——局部——整體」的順序進行考查。做題時要牢牢地記住:「答案不在你的腦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時這也是我們檢驗解答效果的唯一標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側重兩個方面,一是信息的篩選,二是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閱讀復習中,應該注意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系,了解作者的觀點和文章的寫作意圖,做到從整體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寫了什麼」「為什麼要寫」這兩個問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線
索找答案。比如,整體感知類的題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或者「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麼」等問題。做此類題,答題時應從三個方面來考慮:一看標題,二看開頭、結尾,三找議論、
抒情的語句。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記於心。再比如,同學們認為最難回答的「理解句子含義及作用」這一類題目,我們可以這樣作答:先觀察句子的特點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結構上的作用;結合語境,抓住句子表達時最關鍵的詞語,指出其語境意。此類題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達中起關鍵作用的語句,或是一些運用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點是做好此類題目的要訣。凡述種種題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閱讀題切忌盲目。
四、作文部分。「話題」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在最後階段要多讀書看報,開拓自己視野、了解時代信息、把握時代脈搏,並學習別人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為寫作積累素材,補充新鮮血液。雖學習比較緊張,但仍要每天「擠」出十到二十分鍾的時間來看書讀報。在寫作中,要善於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大題化小,以小見大,學會「一滴水裡見陽光」「半瓣花上說人情」;善於聯想,張揚個性。讓文章體現出你真摯的感情,豐厚的文學積淀,做到文質兼美,富有生活氣息。
其次,在復習中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歷年的答卷中都存在著一些考生不認真看原文,不能認真審題的毛病。平時做閱讀練習,一定要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抓准題眼、抓住關鍵詞句,再作答。另外,書寫也應重視,若平時書寫潦草,則會在積累中出現錯別字,在寫作中丟掉書寫分。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若平時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和書寫的習慣,考試時也就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丟分。
總之,「厚積而薄發」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徵。提高語文成績,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正確的答題思路,以及較強的理解表達能力。當然同學們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復習中有所側重。若三者都能兼顧,相信你一定會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制定計劃 勤於復習
中考臨近,有些同學開始緊張慌亂起來,對下一步的語文復習感到有些困惑,總覺束手無策。在此,我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就語文復習談幾點自己的意見,希望能為同學們起到指點迷津的作用。
❷ 中考語文總復習資料
2009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基礎練習古文專題
一、(舟山)《馬說》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19-25題。
(一)(11分)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 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19.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⑴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策之不以其道( )
⑶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⑷執策而臨之( )
20.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3分)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1.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寄託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而尚未被「伯樂」發現,你該怎麼做?(2分)
(二)(9分)
閡縣林琴南孝廉紓①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③之禮?」即呼備④,齎⑤米一石致之塾,師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紓(shū):林紓,字琴南,福建閡縣(今福州人)。近代文學家,尤以翻譯外國小說名世。孝廉,明清時對舉人的稱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條干肉,後來通常指學生拜師或親友之間贈送的禮物。④呼備:叫人准備。⑤齎(jī):攜帶。
23.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3分)
⑴從師讀( ) ⑵以襪實米( )⑶負以致師( )
24.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3分)
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
25.林琴南為什麼急忙回家取米送給老師?從中看出林琴南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答案:
19.⑴通「飼」,喂養(喂) ⑵鞭打(駕馭) ⑶通曉(知道、明白、懂得) ⑷面對
20.想要與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1.寄託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或「對統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強烈不滿。」)
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薦,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態平和,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
(二)(9分)
23.⑴跟從(跟) ⑵裝滿(裝) ⑶背(背著)
24.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這能作為送給老師的禮物嗎?(或「你的想法本來是好的,但這能作為學生拜師的禮物嗎?」)
25.因為他得知老師沒有米煮飯,想幫助老師。(或「因為他得知老師家很窮,沒有米煮飯」。)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
二、、(湛江))
閱讀(出師表》(節選),回答18叫2題。(14分)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諱、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諱、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18.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4分)
(1)猥自枉屈 猥: (2)以咨善道 諏:
(3)以彰其咎 彰: (4)此臣所以報先帝 所以:
1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以傷先帝之明 蓋亦以精力白致者
B.若無興德之言 何陋之有?
C.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D.恐託付不效 不效則治臣之罪
20.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遂許先帝以驅馳
C.夙夜憂嘆 D.臨表涕零
21.請將文中「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一句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答:
語文試卷 第5頁 (共6頁)
22. (1)選文第2段 「臨崩寄臣以大事」 中的「大事」具體指什麼? (2)從作者回憶的顧茅廬、臨危受命、臨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們可以體會其怎樣的情感? (4分)
答:(1)
(2 )
(二)閱讀(呂蒙的故事》一文,回答23--25題。(6分)
寧(即甘寧)廚下兒曾有過,走投呂蒙。蒙恐寧殺之,故不即還。後寧齎禮(贈送禮物)禮蒙母,乃出廚下兒還寧。寧許蒙不殺。斯須(一會兒)還船,縛至桑樹,自挽弓射殺之。畢,解衣卧船中。蒙大怒,擊鼓會兵,欲就船攻寧。寧聞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赤腳步行)出諫蒙曰:「至尊(指吳主孫權)待汝如骨肉,屬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殺甘寧?寧死之日,縱至尊不問,汝是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聞母言,即豁然意釋, 自至寧船,笑呼之曰:「興霸(甘寧的字),老母待卿食,急(趕快)上!」寧涕泣噓欷(哽咽,抽噎)曰:「負卿!」與蒙俱還見母,歡宴竟日。
2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寧廚下兒曾有過 過:過失 B. 寧許蒙不殺 許:答應
C.蒙母徒跣山諫蒙曰 諫:進諫 D.屬汝以大事 屬: 通「囑」,囑托
24.請將「蒙大怒,擊鼓會兵,欲就船攻寧」一句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譯文:
25.文中呂蒙形象鮮明,試概括這一人物性格特點,並作簡要分析。(2分)
答:
答案:
18、(1)降低身份 (2)詢問 (3)表明,顯揚 (4)……的原因(每小題1分,共4分。)
19、D(A中兩個「以」的意思分別為「以致」、「憑」;B中第一個「之」是結構助詞,可譯為「的」,第二個「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C中的兩個「顧」字的意思分別為「拜訪」、「難道」:D中兩個「效」字的意思都是「實現」。)
20、C(「夙夜」的古今義都為「朝夕」、「日夜」;「卑鄙」的古義為「地位卑微, 目光短淺」,今義是指品德低劣;「驅馳」的古義為「奔走效勞」,今義是「驅趕,奔走」;「涕」的古義為「眼淚」,今義是「鼻涕」。)
21、我在戰事失敗(或兵敗)的時候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受到委任(或奉命出使東吳)。(「於」、「際」翻譯錯誤每個扣0.5分,缺主語扣1分。句式不順不對扣1分。)
22、(1)白帝城(劉備)託孤,興復漢室(各1分) (2)對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報答)劉備父子之情。(每層意思佔1分。用文中的「報先帝而忠陛下」亦可。)
23、C(「諫」應為「勸說」的意思。)
24、呂蒙大怒,擂起戰鼓,調動軍隊,打算上船攻打甘寧。(錯譯「兵」、「就」的意思各扣0.5分,句式不順扣1分。)
25、呂蒙性格: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深明大義、顧全大局。(1分。答對性格中的一點得1分,每多答對一點加1分,附加分不得超過2分。)在甘寧背信棄義的情況F,呂蒙能聽從母親的意見,以國事為重,不以私怒而攻殺甘寧。(]分。)
三、
(揚州)《黔之驢》
閱讀下面的兩段文言文,完成13-16題。(14分)
【甲】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盪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❸ 緊張的初級中學學業水平考試總復習開始後,語文陳老師對我們加強了寫作的指導與訓 練。在今天上午的作文講
劉華同學的這篇作文立意新穎,角度獨特,表達有創意,層次分明,語句很通順,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❹ 初中學業考試總復習語文專題一復習測試卷
試題說明:本試卷滿分120分 答題時間120分鍾 一、知識積累與運用(共18分) 1、選出下列各組中加點詞注音有錯誤的一項( )。(2分) A、教誨(huì)狹隘(ài)淳樸(chún)處置(chǔ) B、應酬(yìng)欺侮(wǔ)浸漬(jìn)殲滅(jiān) C、肖像(xiāo)懦弱(rú)附和(hè)立即(jí) D、玫瑰(guī)友誼(yì)供給(gōng)斥責(chì) 2、選出下列各組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 )。(2分) A、莫名 談笑風聲 巧妙絕倫 永往直前 B、狼籍 蜂擁而至 不屑置辯 微不足道 C、殉職 尋人啟事 漫不經心 不言而喻 D、裝訂 戒驕戒燥 無精打采 格物致知 3、下列人物和故事情節描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關羽,曾為曹操斬顏良、誅文丑。後來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劉備身邊。在攻打樊城時, 水淹七軍威名遠揚,終因驕傲輕敵兵敗麥城。《三國演義》 B、起義軍中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了生辰綱。他還用雙掌連環計攻克了祝家莊;激發林沖火並王倫,確立了晁蓋的地位。宋江死後不久,他病死在宋江墓前。《水滸傳》 C、紅孩兒初見唐僧時,裝扮成一個頑童,騙取唐僧的同情。後來,他又假扮觀音抓住了豬八戒。孫悟空裝扮成牛魔王來救八戒,紅孩兒用自己的生日測驗「父親」的真假。《西遊記》 D、王熙鳳一出場就先聲奪人:我來遲了。協理寧國府表現了她的干練;毒設想思局暴露了她的臉酸心硬、殘忍陰毒。《紅樓夢》 4、《語文報》已經成為中國馳名商標,《語文報》中考版更深受廣大師生的好評。你能寫出像其它老師、同學推薦的理由嗎?40以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詩文填空 (共10分) (1)江流天地外,______。(王維《漢江臨眺》) (2)______,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3)______,化做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4)亂花漸欲迷人眼,_______。(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面對人生中的歡樂與痛苦,我們都應該 , 。(范仲淹《岳陽樓記》) (6)在市場經濟的社會中,許多科學家仍能甘於奉獻,刻苦鑽研。正如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中所言: _______,________。 (7)請寫出含有「雪」字的連續兩句詩。 ________,_________。 二、 閱讀理解及分析(共42分) (一) 閱讀文言文,回答6~9題。(共8分)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俊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素,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6、解釋加點的詞(2分) 溯:_____ 絕:______ 7、翻譯句子(2分)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引用漁者歌謠的作用是什麼?(2分) 9、發揮你的想像,請將「清榮俊茂」的景色描繪下來。50字以上。(2分) (二)閱讀說明文語段,回答10~13題(共8分) 一粒種子能長成參天大樹,一顆魚卵能變成千斤大魚。它們的體積增大了千萬倍,需要很多的有機物質來組成。一切生物,只要活著就要消耗能量。一個成年人,即使一點兒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這些有機物質從哪裡來?能量從哪裡來? 原來,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種能構成軀體和供應能量的物質,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澱粉、纖維素)、蛋白質、脂肪等等,它們既能構成軀體,又在呼吸時被氧化而放出能量。水和礦物質鹽類,雖然也是生物體所必需的,而且也參與軀體的組成,但是它們不能供應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10、選文的中心句是:(2分) 11、文中加點的「它們」分別指代什麼?(2分) (1) (2) 12、說明文的語言要求准確、嚴密。試舉一例進行說明。(2分) 13、你能運用合理的想像,為人類開發出一種新的食物嗎?(2分) (三)閱讀議論文 回答14~19題 (12分) 《為自己的心靈不斷加油》 (作者:葦笛) (1)英國心理學家哈德飛,曾經給兩組志願者進行過不同的催眠。他對第一組人說:你現在身體非常非常虛弱,你已經變成嬰兒了,你全身都很瘦小,你的手指像小鳥爪子那麼瘦……慢慢的,這些人真的相信了。這時,給他一個握力器,受試者的平均握力是二十九磅。然後,他又對第二組人進行了催眠:我現在往你口中滴的是營養液,是泰森服用的那種,所以。你會像泰森一樣強壯,越來越強壯。此時,他又讓這些人握握力器,結果,平均握力是一百四十二磅,而事實上,這兩組人在清醒狀態下的正常平均握力皆是
❺ 最新版的語文版初中語文中考總復習教案
我有中考總復習提綱和課件(關於知識點和答題技巧的),LZ如果有意,請把郵箱發給我
❻ 《新突破 中考總復習 語文》答案
到中考網下載答案
❼ 淺談初中語文總復習中的幾點建議
一、教師的備課是語文復習課能否高效的基本條件
二、教學輔助手段的選擇是語文復習版課能否高效的必要權條件
(一)多媒體輔助手段
(二)練習題單輔助手段的利用
三、課堂實施中教師與學生的活動是語文復習課能否高效的關鍵條件
在復習課上,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養成四個習慣:
(一)養成思考的習慣
(二)養成動口的習慣
(三)養成傾聽的習慣
(四)養成動手的習慣
❽ 初中學業考試復習資源語文同步練習浙江教育出版社古詩文閱讀答案
1.初中學業考試復習資源語文同步練習浙江教育出版社古詩文閱讀的基本知識點是一樣版的;
2.掌握考點的重要來源,權離不開課本中的點點滴滴的:拼音,字,詞,句,結構,段落,層 次,語法,修辭,邏輯,體裁,題材,文風,表達方式,中心思想,作者思想感情......
3.文學常識很重要,尤其是作者 名人名句,最好按時間順序整理一下;
4 課內的古文,古詩,復習期間每天背或默一首(篇),日積月累定會牢記基礎知識;
5 綜上所述:同步練習必須同課本緊密聯系天天做,功夫不負苦心人!
❾ 中考來臨,如何進行語文總復習
詳細可以參考http://www.gxnews.com.cn/news/20040519/wjzt/173231.htm
這個裡面對下面說的每段都有詳細和更多內容
專家談如何有效復習語文
復習語文總有一種無從入手的感覺。應該怎樣有效地進行初三語文總復習呢?
知己知彼心中有數 從初一到初三,學過的課文有百十來篇,但概括起來,不外乎分四大部分:基礎知識,現代文閱讀分析,文言文閱讀分析以及寫作。基礎知識又分為八方面內容:語音、標點符號、漢字、詞語、語法、修辭、文體知識、文學常識。通過分析,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集中兵力,打殲滅戰。
自編歌訣輕松記憶 學習復句時,同學們記關聯詞語有困難,我們通過歌訣把易混的分開,幫助記憶。「並、遞、選、轉、因、假、條,七種復句要記牢。既又也還是並列,即使如果是假設。不是而是是並列,不是就是是選擇。既然與就是因果,盡管可是是轉折……」
掌握方法方便答題 現代文閱讀,在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中,都會出現體會加點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這類題可分為四步來答:①抄本字,②解釋字面意思,③解釋在語境中的意思,④是記敘文,就要答對中心思想的作用;是說明文,就要答如何准確地說明;是議論文,就要講論證如何嚴密。如果問「去掉行不行,為什麼?」,就在以上四步的基礎上,先加以判斷,再從反面分析,如果去掉就怎麼樣了。
寫文章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不但需要有一定的讀寫知識做基礎,有具體的寫作方法做指導,還需要有正確的思想觀點,需要掌握豐富的事實材料。
因此,要想寫好作文,重要的在於扎扎實實的基本功,不能急躁,不能馬虎,經過堅持不懈的勤學苦練,日積月累,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假如你在語文課上認真地學習了,假如你仔細看過我們介紹的寫作知識,那麼,面對中考,你應當是胸有成竹了。
復習要點:
中考成語題型例說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慣用、具有特殊表現力的一種結構比較穩固的短語。它結構緊密,文字簡練,是漢語言中的精品,在漢語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也成了語文中考的一個重要內容,並且以多種題型出現,多角度地進行考查。下面試加以說明,以供參考。
1. 成語填字
成語有較固定的組成,可以從中抽取某個字,讓學生填空。
2. 辨音
考查學生拼音成語的能力,多以選擇的形式出現。
3. 辨字
考查學生正確書寫成語的能力,多以改錯或選擇的題型出現。
解析:「彩」應是「采」,神色、精神的意思;「永」應寫作「勇」,勇敢的意思;「拔」應為「撥」;「是」應寫成「事」,事情的意思。
4 釋義
考查學生對成語意義的掌握情況,一般考查成語中某個字的意思,亦有考查整個成語的意思。如:
5. 出處
大多數的成語都有一定的出處,如出自古代神話、傳說、寓言或古詩文等。主要考查學生所熟悉的古代文章中概括出來的成語。
6. 運用
即檢查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下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7. 聯想式默寫成語
提供要求,根據要求默寫出有關成語。
8. 考查成語的結構類型
成語有各種各樣的結構類型,有並列結構、偏正結構、動賓結構、動(形)補結構、主謂結構。因而這也是一個考查的內容。
9. 考查成語的感情色彩
成語的感情色彩有褒有貶,亦有中性的,因此同學們應能辨別出來。
總之,成語作為漢語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在語文學習中要加以掌握,以提高語文表達能力。 詳細內容>>>>
中考語文典型考點簡析
考點一——語音
考點簡析:
今年中考語文試題,對語音的考查具有以下特點:就內容而言,除了考查拼寫規則使用正誤以外,主要考查多音多義字、各種容易誤讀的字音、形聲字。為此必須把握一些讀音的規律。其中,(1)有讀音與意義的關系,如「勁」,取名物義時讀jìn,即在「干勁」「沖勁」中的讀音,取性質時讀作jìng,即在「勁敵」中的讀音;(2)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如「塞」,口語中單用時讀「sāi」,書面語則讀「sè」或「sài」;(3)有譯音和非譯音的區別,如「卡」,在中國固有的詞語,如「關卡」里,讀「qiǎ」,而在音譯詞中,如「卡車」中讀「kǎ」。還要注意文字改革委員會規定的一些統讀音,如「穴」,過去有「xué」「xuè」兩音,現在只有「xuè」一個音。
考點二——漢字
考點簡析:
漢字的知識類型包括漢字特點——表意文字,造字六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漢字的筆畫、部首偏旁、漢字結構、同音字、形近字、多義字和錯別字等內容。只有牢記這些知識,才有可能去辨義識字,糾正錯別字。
中考題從內容上分析,以辨別錯別字為主。要辨析字形的正誤,關鍵在辨析字的意義。辨析字的意義時,(1)要注意其來源,其本義,如「墨守成規」的「墨」,如果知道其本義是指墨子,就不會寫成「默」。(2)要注意偏旁部首。在確定讀音時,有的偏旁會使我們造成錯誤,但在書寫時,偏旁部首往往是正確的向導。如「掂量」是手傷的一種動作,而不是指心理活動,因此,「掂」不能寫成「惦」。(3)要注意語言環境。「山清水秀」,即「山水清秀」,其中「清」和「秀」同義,有「美麗」的意思,因而不能把「清」寫成「青」。(4)要注意詞性。「兩」是數詞,而「倆」有時是兼詞(數詞加量詞),即「兩個」,後面不能再用量詞,因此「老倆口」中的「倆」是錯誤的,應為「老兩口」。
考點三——標點符號
考點簡析: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要求學生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從近幾年中考語文試卷看,標點符號的考查主要有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引號、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等。在備考中,要正確把握各種標點符號的作用,弄清標點符號的使用位置,在加強練習的過程中提高標點符號的運用能力。
考點四——詞語
考點簡析:
中考對詞語的考查重在理解和運用,不考名詞術語,不單純考知識。就考查范圍而言,包括詞語的分類、內部結構、詞語的含義、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等,但以詞義為重點。一個詞語單獨看,它可能有多種含義,一旦進入語言環境,它就只有一種含義。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可能是它的本義,也可能是引申義、比喻義或其他修辭義,甚至可能是臨時產生的某個具體義。推斷詞語在文中的含義,一是掌握詞語的基本意義,二是善於根據它所在的語境揣摩。要做好本考點題目,平時復習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要注意詞語數量上的積累,積累的詞彙量越大,答題就越快捷;(2)要注意分析詞語出現的具體語言環境,不能脫離語境去孤立地理解詞語;(3)要注意對詞語的直觀感受,而不要去死記有關詞語的一些概念
典型考點五——病句修改
考點簡析:
《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在「課程目標」中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就要求要正確的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僅要能夠准確地辨析句子的正誤,即是否合乎語法習慣、句意表達是否明確、有無邏輯錯誤、運用修辭是否正確等,還要能夠在不改變句子原意的情況下進行修改。
近年來,各地的中考試題大都涉及病句修改。句段中涉及的語言毛病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語序不當,(2)搭配不當,(3)成分殘缺或贅余,(4)結構混亂,(5)表意不明,(6)不合邏輯等。
要提高辨析語病的能力,必須反復思考,加強訓練,摸索規律,培養語感。
修改原則是盡量保留原句的意思,多就少改,不能另造一句而代之。可以採用增、刪、換、調等方法去修改。
典型考點六——句子的選用與仿寫
考點簡析:
句子選用的幾種類型:(1)續補型——即根據命題者所擬的題目要求,按照所設置的情境及句意,續寫或補寫出一個切近試題要求的句子。(2)選擇型。(3)概括型。句子仿寫實際上是語法、修辭、標點等知識的綜合運用。從近幾年各地中考此類題的考查情況看,主要有:對對子,仿寫詞語,短語仿寫,句子仿寫,句式變換,句子擴縮,其實質就是依據相關句式,按照相同的修辭手法、特定的語境、不同的要求,仿寫出意義上具有密切關聯、符合試題要求的句式。選用、仿寫句子常常與擴展和變換句式,與語法、修辭、標點、口語交際綜合考查,是一種「帶著枷鎖跳舞」式的語言實踐,要求考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選用、仿寫出富有創新意識,且能表達一定思想內容的語句。考查形式以主觀題為主。
典型考點七——口語交際
考點簡析: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是在具體的情境中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是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的具體實踐,是展示學生的交際能力、文明態度、語言素養的平台。近年來口語交際已成為考查的熱點。預測今後的考查,仍主要用書面形式評估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常見的考查方式是設置特定的情境,要求學生寫出別人講話的言外之意,或寫出人物當時可能說的話,或寫出討論的焦點和不同意見,或圍繞話題談自己的看法,或對某些問題進行評價。設題逐漸由簡單對話式向綜合性轉變,注重多角度、多層面考查。題型以主觀題、簡答題為主,其中含一定的開放性試題。
典型考點八——學科滲透與創新實踐
考點簡析:
各個學科之間,知識是相互滲透的,能力方面也是可以互相借鑒的。本書以「知識滲透」和「能力遷移」的方式,使學生盡可能將所學的各科知識組合成結構較為復雜的知識鏈條,以拓寬學生運用語文能力的天地,培養「用語文」的能力。學科滲透題一般是文理交叉,古今兼容,富於變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靈活性的特徵。主要用來考查學生運用所掌握的語言及其它學科的相關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預計以後的考試中,學科滲透題仍會有,並且有發展的趨勢。
典型考點九——古詩詞曲的鑒賞
考點簡析:
古詩詞曲的鑒賞就是對其從內容到形式進行全面的評價、鑒別和賞析。重點是:
一、能正確理解詩詞曲的內容:(1)熟悉與作品關聯的背景資料;(2)注意詩體及作家風格;(3)概括詩詞曲的大意;(4)體味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態度。
二、會賞析其語言:(1)從遣詞用語、修辭、用具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品中的重點詞、重點詩句的含義;(2)從作家作品的語言風格、運用技巧中,品味詩詞曲在語言上所寄寓的深意;(3)從用韻、節奏、音調等方面去誦讀、品味詩詞曲語言的音樂美、節奏美、韻律美。
考查的主要材料是:以唐詩(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詞(陸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為主),以愛國詩、離愁詩、送別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等題材的詩詞為主。
從考查的題型看:以主觀題為主,以客觀題為輔。
具體解答時,應仔細體味試題的要求,理解試題的側重點,把握試題解答的切入點,從關鍵詞語、詩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資料入手,仔細品讀,辨明題旨,縱橫聯系(課內外知識),前後比較(語體風格),結合要求(試題問題)多向思維,選准角度,審慎作答,反復檢查。訂正修改。
典型考點十——名篇妙句的積累與運用
考點簡析:
名篇妙句的積累與運用,在中考試題中主要表現為默寫。背誦默寫的題型有三種:(1)直接默寫,試題給上句或下句,難度不大。(2)理解性默寫,試題提供有關的情景或提示課文相關的內容,這類題內容涉及廣,靈活性大,同時與社會生活、學生思想認識實際緊密相連。(3)開放性默寫,答案無唯一性,根據題目要求,調動平時的閱讀積累作答。
默寫要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熟記名言佳句,無錯別字。
典型考點十一——說明文閱讀
考點簡析:
說明文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因此,說明文也就成了語文中考現代文閱讀測試的必選試題。2001年《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的頒布,標志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正式啟動,說明文教學和測試也必須探究新的途徑和方法,因此,在2004年說明文閱讀復習備考中,應認識到以下幾點:
(1)把課文當作「例子」,採用課外的、具有陌生感的說明文來進行測試,走出死記硬背的誤區,保證試題有較高的效度。
(2)說明文的范圍是很廣的,既包括自然科學,也包括社會科學。不管是平時訓練,還是考試命題,都不應該有所偏廢。同時適當加強一下社會科學類的說明文的閱讀訓練,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3)說明文是以介紹知識為目的的,因此說明文閱讀測試的目標就是理解,包括對詞語的理解、對句子的理解、對說明中心的理解、對說明順序的理解、對說明方法的理解等。由於任何知識的介紹都離不開概念,而介紹高科技知識的文章中新概念又特別多,所以,准確理解概念的含義是解答說明文閱讀試題的一個關鍵。
閱讀說明文的羈絆態度應該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
典型考點十二——記敘文閱讀
考點簡析:
近幾年中考記敘文閱讀測試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在命題材料的選擇上較重視人文精神的挖掘,比較注重其內容所蘊含的教育意義,與學生的內心世界等貼切。
(2)記敘文閱讀在中考現代文閱讀中所佔的份額最大。抓住記敘文閱讀就抓住了中考閱讀的「半壁江山」。
(3)課外選文所佔比例越來越大。
在2004年復習記敘文閱讀時,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記敘文的要求、人稱和順序;分析對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在文中的作用;理解文章詳略與表達中心的關系;能歸納文章的中心意思。
總之,考查的能力主要是整體閱讀理解能力,分析運用能力,概括表達能力,質疑思辨能力。
典型考點十三——議論文閱讀
考點簡析:
議論文閱讀,就內容而言,考查的重點是把握中心論點,明確文中使用的論據及其作用;就形式而言,考查的重點是議論的結構層次分析。在議論文閱讀中,把握中心論點是第一要務,這是讀懂全文的關鍵,因此能否迅速而准確的把握全文的中心論點,直接影響到整個閱讀的成敗。
對論證的考查,除了作結構層次分析外,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論點和論證之間的邏輯關系;二是段與段之間、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這兩種測試,由於抽象,還由於思維強度大,是一個難點。這需要平時就加強思維訓練,考前集中強化訓練也很有必要。其中,對概括能力的訓練尤為重要。要歸納全文中心,要概括段意;要分析段與段的聯系,也需要概括段意。就是為了明確句與句之間有何聯系,句子長了不好把握,也需要概括句意。
縱觀近年來中考議論文閱讀,命題的趨勢是:
選材以課外為主,材料內容貼近學生生活;考查的能力主要是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能整體感知其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論點、論據、論證,了解其基本思路,領會語言表達效果,並能進行概括和表述;在此基礎上,能創造性閱讀,完成開放性的題目。
型考點十四——文言文整體閱讀
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本)》對文言文閱讀教學提出了如下要求:「誦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能藉助工具書理解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這一要求包含這五個層級的能力訓練,即:識記、理解、分析、應用、欣賞。
這五個層級的能力點主要有以下方面:
1、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
2、常見文言虛詞的含義。
3、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
4、文言文中段意、文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5、讀出句子的節奏。
6、根據文章的內容,表達出自己的見解、感受,聯系社會現實寫出相關文句或詩句。
7、初步評價、賞析古詩詞。
題型將趨於多樣性,偏重主觀性試題,考查將體現出綜合性、創新性、選文將由課內向課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