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學教師招考要考什麼
1.教師招聘考試會考教育基礎知識
2.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法律法規、職業道德
3.面試是試講 說課 答辯 這些
『貳』 求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的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的重點材料 txt
1.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
2.在漢語中最早將「教」和「育」連接起來使用的是孟子。
3.學校教育制度的發展經歷了從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過程。
4.近代學校系統的出現,開啟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階段。
5.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是清朝末年的「廢科舉,興學校」以及頒發了全國統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學制。
6.1902年的欽定學堂章程又稱壬寅學制;1903年的奏定學堂章程又稱葵?
7.嚴格意義上的教育系統基本形成於19世紀下半期。
8.教育學的發展過程是以教育自身發展的特徵為依據,以原始教育、古代教育、文藝復興後的歐洲教育、近代教育和20世紀後的教育(也稱現代教育)為線索。
9.古代教育包括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教育。
10西周以後,學校教育制度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並有了國學和鄉學之分。
11.古代埃及設置最多的是文士學校。
12.古代學校的教育特徵階級性、道統性、專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徵性功能佔主導地位,教育的功用性價值不受重視。
13.現代教育的主要特點:教育的終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14學記是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學問題的專注,主張學不躐等即循序漸進。
15蘇格拉底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著名。即①蘇格拉底諷刺②定義③助產術。
16.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於誇美紐斯於1632年出版的《大教學論》。
17.康德於1776在柯尼斯堡大學首先把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講授。
18.德國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是獨立的教育學誕生的標志。
19美國杜威是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著作是《民本主義與教育》。
20孔子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是承認先天差異,但跟強調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方法是啟發誘導。
2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領導權、受教育的權利以及教育目的。
22.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社會培養人。
23.政治、經濟制度,特別是政治制度是直接決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24.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與速度。
25.信息革命後,提出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要求。
26.教育再生產勞動力和科學知識。
27.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最早提出了人力資本理論。
28.傳統的學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級制教育,網路教育卻是平等的開放式教育。
29.教育與文化是相互依從、相互制約的關系。
30.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31.學校文化的縮影是校園文化。學校的精神或觀念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
32.學校精神文化分為四種基本成分:認知成分、情感~、價值~、理想~。
33.學生文化的特徵:學生文化具有過渡性、非正式性、多樣性、互補性。
34.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就其性質而言首先表現為動力作用。
35.人的身心發展是在社會實踐中實現的,具有能動性。
36.內發論者一般認為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來源於人自身的內在的需要。
37.我國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是中國古代內發論的代表。
38.人的本性中就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這是仁義禮智四種基本品質的根源。
39.奧地利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是弗洛伊德。
40英國哲學家洛克的白板說和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是外碩論的代表。
41.人的發展是個體的內在因素與外部環境在個體活動中相互作用的結果。
42.遺傳素質是人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43.成熟的主要標志: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獨立自主的自我意識。
44.環境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
45.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特別是對青少年的一代的發展起著主導性作用。
46.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人的發展的直接動力。
47.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國家社會或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
48.狹義的教育目的是指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的人才的質量、規格、標準的總的要求。
49.教育目的具有三大作用:導向.激勵.評價。
50.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准。
51.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確定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52.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和途徑。
53.1986年第六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54.1993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提綱》。
55.1995年3月提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56.1999年6月13提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57.1994年提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58.素質教育是實踐我國教育目的的根本性體現。
59.素質教育要重點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60.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教育是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等部分構成的。
61.美育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他們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高尚情操與文明素養。
62.勞動技術教育是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形成的勞動觀點和習慣的教育。
63.人本位的價值取向代表人物是法國思想家盧梭、瑞士的裴斯泰洛奇、德國的康德以及美國的馬斯洛。
64.社會本位價值取向的主要代表是德國的納托普、凱興斯泰納;法國的孔德和塗爾干。
65.教育活動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系統是一個以人的集合為主要構成要素的社會系統。
66.學生和教師是教學活動中最積極的兩大因素和要素。
67.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
68.198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
69. 《兒童權利公約》是迄今歷史上規范兒童權利內容最豐富、最全面、最為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一項公約。
70. 《兒童權利公約》提倡四大原則:兒童利益最大原則、兒童尊嚴原則、尊重兒童觀點的原則、無歧視原則。
71.受教育權是學生最基本的權利。
72.1991年我國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
73.教師職業是一種專門職業,教師是專業人員。
74.教師職業指人們終身或較長時間所從事的並以其為主要生活資料來源的教育、教學事務。
75.196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中提出應該把教師工作視為專門職業。
76.1986年6月21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職業分類與代碼中,各級各類教師被列入了「專業、技術人員」這一類別。
77.1993年10月31日頒布,1994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部有關教師的法律。
78.教育理念是教師在對教育本職工作理解基礎上形成的關於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
79.教師的人格特徵是指教師的個性、情緒、健康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的品質等。
80校風是學校中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統一體,是經過長期實踐形成的。
81.潛能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標志,是能夠把未成熟的人培養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養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條件。
82.心理學家把少年期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
83.初中生的特徵是對對人生似懂非懂、渴求自主、力求擺脫成人束縛。
84.高中生的特徵是過分欣賞自我和苛求社會或者心理失衡。
85.智育是授予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與學習有關的非認知因素的教育。
86.體育是授予學生健康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體力、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和體質,培養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和習慣,增強其意志力的教育。
87.美育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他們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高尚情操與文明素養的教育。
88.勞動技術教育是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術知識的技能,形成勞動觀點和習慣的教育。
89.師生關系是指學生和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的態度。
90.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學關繫上構成了授受關系。
91.師生關系在社會道德上相互促進的關系。
92.師生關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關系。
93.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中最基本的關系。
94.在我國教師史上,課程一詞始見於唐代。
95.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它是學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的集中體現,是學校組織教學活動最主要的依據。
96.在西方教育歷上,「課程」一詞最早出現在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於1859年出版的名著<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一書中.
97.課程的具體規定或表現形式是教學計劃(課程計劃),教學大綱(課程標准),教科書(課本).
98.課程依據課程任務,可分為基礎課程,擴展課程和研究課程.
99.課程依據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層次,可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校本課程).
100.課程依據課程設置要求可以分為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
101.課程目標的依據主要有三個方面對學生.社會和學科的研究.
102.課程文件的三個層次為課程計劃.課程標准和教材.
103.課程計劃是對學校課程設置的總體安排,是對學校教育培養目標.課程的指導思想.課程設置與結構.課程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規定.
104.制定課程計劃是課程設計中的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課程設計的第一步.
105.課程計劃的核心是課程計劃.
106.教學大綱一般分為3大部分即說明.本文.其他.
107.課程標準的結構大致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實施建議.附錄等幾部分.
108.教科書是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是教材系列的主體部分,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基礎教育水平的重要標志.
109.課程實施是指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
110.從課程發展的整個過程來看包括課程計劃.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三個主要環節.
111.備課又稱為規劃教學單元和課,一般包括:一般內容.重點內容.難點內容.
112.組織教學活動又稱為上課.
113.20世紀50年代泰勒系統總結了「八年研究」的課程評價思想,提出了課程評價的「行為目標評價模式」.
114.泰勒提出了更引人注目的課程原理.
115.目標游離評價模式是由美國學者斯克里文提出來的.
116.斯塔弗爾比姆創立了背景.輸入.過程.成果(CIPP)評價模式.
117四大課程評價模式為目標評價模式;課程原理~;目標游離~;背景輸入過程成果~~。
118.文本是教學大綱中最主要的內容。
119.教學是教育目的規范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是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
120.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
121.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
122.學校教學的根本任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23.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
124.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准則要求。
125.直關教具分為實物教具和模像直觀。
126.啟發一詞來源於孔子的論語
127.因材施教一詞來源於宋代朱熹的《四書集注》
128. 講授法分為講述、講演、講解。
129.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充分准備;討論要對學生有啟發性;做好討論小結。
130.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備課、上課、作業布置、檢查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習成績的檢查與評定等。上課是中心部分。
131.檢查學生作業成績的方法主要有考察和考試兩種。
132.常用的試題,從方式上看大體分為供答題和選答題。
133.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
134.誇美紐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學論》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製作了概括性的論述。
135.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
136.復式教學是指教師在同一教室,同一課時內用不同的教材,分別對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
137.上海育才中學「八字」(讀讀.議議.練練.講講)教學方法――――結構模式。
138.加拿大塔巴女士提出「歸納思維教學策略」
139.德育目標是通過德育活動在受教育者品質形成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動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的質量標准。
140.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即學習輔導、生活輔導和擇業指導。
141.德育過程是培養學生品德的過程,而學生的品德又由道德的知、情、意、行四個因素構成,所以德育過程也就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
142.努力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體現了德育工作中的因材施教原則。
143.我國德育的途徑主要有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育、課外活動與校外活動、勞動、共青團活動、班主任工作等等。
144.赫爾巴特指出教學具有教育性,也就是教學中永遠有德育。
145.皮亞傑提出的道德教育的認知模式是當代教育理論中流行最廣.佔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
146.班級管理的幾種模式:①常規管理②平行管理③民主管理④目標管理
147.目標管理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出的
148.班級平行管理的理論源於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的平行影響的教育思想。
149.班級管理要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機制。
150.班級是學校開展各類活動的最基本的基礎組織。
151.班主任的領導方式一般分為三種類型:權威式、民主式、放任式。
152.了解和研究學生是教育學生、做好班主人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
153.教育基礎理論、教育發展和教育評價已成為教育領域中的三大研究課題。
154.在教育評價體系中學生評價處於核心地位。
155.學習評價也稱為學力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可分為認知、情感和技能三類活動。
156.技能領域的學習包括動作技能和智力兩個部分。
157.史密斯指出的,講授任何概念、原理或理論,都不僅僅為了理解,同時也是為了尋求對待他們的態度―――對其有用性、可依賴性等表示接受或是拒絕。
158.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於1983年在《智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的。
159. 「導生制」出現於19世紀英國學校中。
160.社會模仿模式主要是美國的班杜拉創立的。
161.體諒模式是英國學校教育家彼得·麥克費爾和他的同事所創的。
162.當代最具有影響的德育模式有認知模式、體諒模式、社會模仿模式等。
163.我國德育的基本方法說服法、榜樣法、鍛煉法、陶冶法、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
164.德育過程的結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方法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
165.教學策略的構成因素區分出內容形、形式形、方法形和綜合形等四種主要類型。
166.內容形策略包括結構化策略和問題化策略。
167.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徵:綜合性、可操作性、靈活性。
168.測驗的效度指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
169.測驗的信度又稱測驗的可靠度。
170.測驗的難度指測驗包含試題的難易程度。
171.測驗的區分度指測驗對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夠區分的程度。
172.供答型試題分為簡答式試題和陳述式試題兩種。
173.選答型試題分為是非題、多向選擇題與組配式試題。
174課程表安排的原則整體性原則、遷移性原則、生理適宜原則。
175.我國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應當具備的三個基本特徵強制性、普遍性和基礎性
176.課程具體表現為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
177.人生權包括人身自由權、人格尊嚴權、隱私權、名譽權、榮譽權和身心健康權。
『叄』 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中,小學和中學的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試卷內容都一樣嗎
這個得看你是哪個省的,每個地方不一樣,我們湖南今年小學和中學是一樣的,專比如:像廣西,初中教師資屬格考初中教育學、初中心理學、初中學科教學論 。小學教師資格考小學教育學、小學心理學、小學學科教學論。我們湖南小學和中學今年都是考教育心理學 和教育學統一採用中學版的,但是考試的時候題目小學和中學是不一樣的。
『肆』 考教師資格證,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小學和中學考試內容一樣嗎
師范專業免考。中學分為高中、初中,分別考A類、B類,小學考C類.
『伍』 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學》簡答題:課程的類型有哪些
課程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四種:
(1)學科課程。是分別地從各門科學中選版擇部分的內容,組權成各種不同的學科,並從課程體系出發,整體安排它們的順序、授課時數及期限。
(2)活動課程。是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以兒童的經驗為基礎,以各種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動組成的課程。
(3)綜合課程與核心課程。是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的一類課程,它打破傳統的從一門科學中選取特定內容構成課程的做法,根據一定的目的,從相鄰相近的幾門科學中選取內容並將這些內容相互融合,構成課程。
(4)潛在課程。也稱隱性課程,是相對於顯性課程(學校課程表內列入的有組織的教學活動)而言的。
『陸』 請問,事業單位招聘的大專教師考試,考的內容是心理學和教育學是指中學階段的還是哪個階段的呢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教育學不分中學小學啊,就是教育綜合;
2015年最新考試資訊歡迎關注內蒙古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柒』 我是教育學的本科畢業生,高級中學教師證,教師招聘考試時能報哪些科目啊
你想改地理不是不可以,但是在編考試如果考專業知識你不一定考得過地理專業的人。還有,你的畢業證書上的專業是教育學,不是地理相關專業,也不一定能讓你報名。
『捌』 教育學心理學考試考些什麼
您好,教師資格證分幼兒,小學和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幾種,考試用書建議您還是選取您省內教育局編制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用書,考試時間為每年兩次,上半年為3月,下半年為9月,報名時間為每年的1月或6月;
題型一般為 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題
沒有填空和多選
其中選擇題一般為15個,2分一個
名詞解釋4個,3分一個
簡答題4個,6分一個
論述題一個,10分一個
案例題2個,12分一個
考場上,注意答題有條理,字跡清楚
其中回答論述以及案例題時,注意一定要把運用到教育學和心理學中的術語解釋一下,再闡述自己的觀點
最後,祝順利!
考試流程一般是
1.考取普通話等級證書(以後教語文要求為二級甲等,其他科目為二級乙等)
2.教育學,心理學筆試成績合格
3.非師范專業進行試講(也就是教育教學能力測試,也就是說課),師范專業可以免考
4.全部成績合格,頒發教師資格證
『玖』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的考試需要先考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嗎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首先您要確定您參加的是哪個省份的教師資格證考試
山東、浙江、湖專北、上海、河北、海屬南、山西、貴州、廣西、安徽
江蘇、吉林、陝西
目前以上省份都是參加統考的教師資格證考試
統考省份的考試科目和考試時間是一樣的
2014下半年上海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公告
可以參考上海的公告信息信息,了解大概的報考條件
考試科目如下
幼兒園: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
小學: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初級中學: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高級中學: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的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分為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語、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科技等13個學科。
幼兒園和小學教師的考試方式為上機考試,其他類別的考試方式暫為紙筆考試。
更多信息關註上海教師資格證考試
希望對您有幫助!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拾』 請問一下教小學和中學考的教師資格證有區別嗎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呢
宏博幼師培訓回答
證件是一樣的,但是裡面的資質分類是不一樣的,從教的年紀肯定也不一樣。
中學的可以教小學,但是小學老師教不了中學的。
理論考試都一樣,非師范專業的人去報考教師證不一樣的就是說課和面試不分。
你報小學語文就是考小學語文相關的知識和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