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中學生作文身邊的龍文化

中學生作文身邊的龍文化

發布時間:2020-12-11 06:41:01

㈠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作文800字

龍,是抄我們華夏的象徵之一襲,我相信,沒有一個中國人是不知道它的。而屬於它的文化是起源於我們中華文化當中的,早在千年以前它就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辭海》雲「龍是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在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皆龍身人首。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傳說中和龍都有密切的關系,「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為赤龍,因而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

在之後的封建社會時期便是成為了皇權的象徵認為皇帝是天上的真龍下凡,因此皇帝又被稱為真龍天子,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明代時期,更是有飛魚服和蟒袍的存在。

時至今日,屬於龍的文化也時常在我們的身邊出現。

常見的,每年一次的端午節的賽龍舟;每到元旦時就有的舞龍;春節窗紙上的作為祥瑞出現的龍……

它是神靈的象徵,掌管了五湖四海;它是權利的象徵,坐擁著九州華夏;它是福氣的象徵,帶來了團圓歡喜。

其實不必去刻意的尋找,其實只需要匆匆一看,你就會發現它的存在。

它,並沒有被忘記,因為,它是我們的傳承之一,它是我們的精神支柱之一

㈡ 有趣的龍文化作文四百字

在中國文化中,龍抄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印象。從距今7000多年新石器時代,先民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用龍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數千年,龍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
「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地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境內,最多、最引人注目的飾物是龍。而因,「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認同。
中國龍文化,上下8000年,源遠而流長。龍的形象深入到個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多姿多彩。
龍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符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一個圖章,一個徽記。

㈢ 哪位大神幫忙寫作文《我眼中的龍文化》

在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印象。從距今7000多年新石器時代,先民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用龍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數千年,龍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
「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地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境內,最多、最引人注目的飾物是龍。而因,「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認同。
中國龍文化,上下8000年,源遠而流長。龍的形象深入到個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多姿多彩。
龍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符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一個圖章,一個徽記。

㈣ 題目為有趣的龍文化寫一篇350字的作文

這件事真有趣 打開了記憶的在大門,我看見了許許多多童年的往事,這些事有的是快樂的事,有的是悲傷的事,還有的是搞笑的事。它們就猶如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車輛,在我記憶的大門中川來川去,而在這些事情當中,有一件有趣的事令我毛骨悚然。
記得,那是一個冬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昆明野生動物園,一進大門,就聽到鳥兒叫,有人在歡呼,於是我懷著好奇的心情沖進動物園大門,來到了猴子樂園,我看到了活撥可愛的小猴,它們有的在玩耍有的在吃香蕉,還有的在朝我笑,於是我買了它們喜歡吃的東西,我比手勢,本以為它們會來一個空中飛翔,確沒有想到它們都自己玩自己的東西,我有一些生氣了,就把所有的東西扔到空中,後來在假山尖尖上的一隻小猴來了一個空中接龍。我本想人耍猴,確沒有想到變成了猴鬥智小孩子,接著我們坐著工人車去看了高大強壯的長頸鹿,可愛笨重的大熊貓,還看到了駱駝,這個駱駝可高了,而且它還可以不敗人還是一個善良的小動物。今天真有趣。
這件事真有趣,通過這件事讓我感到了動物是一種可愛的生命,它就象我手中的火種時刻照在我的前方。
求採納!!!!!

㈤ 有哪些關於龍文化的作文 400字

陽光朝氣篷勃金秋十月,天地相連,浩瀚無垠,人們心中更加寬廣。2013年10月24日是一個值得紀念得日子,這天,進行了草把龍掛牌儀式。

下午1時50分,六一中隊以整齊的步伐走向操場,迅速集合,在一片陽光中顯出整齊的姿態,顯出自信的神采。
開始了,在這美好的日子裡,蔡家草把龍為大家展現了龍的精神。傳承人劉老先生致辭,向大家敘述了草把龍的歷史,終於,劉老先生為那無目的草龍添上了那關鍵的一筆,一條威風凜凜的草龍現顯出來,那龍頭大張其口,怒目圓視,那須子在風中搖曳,龍身更是紅得發亮,龍尾四處散開,更顯一種桀驁的氣!
人們四散開來,開出場地,只見一條青龍騰跳出來,追趕那百花球,做出各是動作,西南大學的紅龍也不甘示弱,做出動作更是精彩!在一片讓人熱血沸騰的音樂中,「殺」出三條大龍,見那龍頭邱紫顏平靜地握這龍頭桿,左突右沖,緊跟花球,後面蔣晨陽等同學也緊跟龍頭,一條大龍在他們的手中緊張有序地擺動的下活靈活現,生機勃勃!那巨龍讓人們不由想起《狀元龍賦》里那「中國龍,騰東方」,我們的祖國也經歷太多,如巨龍,一吼震天!直沖世界的巔!回過神來,看那龍隊,有條有序,在經過面前可以清楚地看到,隊員們的臉早已紅,疲憊不堪,可他們仍洋溢微笑,巨龍更是朝氣篷勃!
這帥氣美麗的草把龍啊,我們在這里由衷的祝福你繼續傳承!發揚光大!也更希望中國這條年輕的巨龍啊,永遠盤旋於世界的巔!

㈥ 有關我們身邊的龍文化的作文題目

龍,有好幾種動物的各部分組合而成的!說到組合思維,就會聯想到漢子結構!我建議你以龍的組合形式引申到中國的組合思維!

㈦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作文(一定要體現「身邊」,最好不要弄大段的資料)急!

龍是什麼?龍,是一種中國人傳承了千年的神奇生物,沒有人真正見過他的樣子。但是千年來無數國人還是在不停的傳承著、描繪著龍的傳說。那首歷久彌新的《龍的傳人》,不管經歷多少個輪回依然有無數中國人滿懷激情的傳唱。龍的故鄉在中國,於是億萬國人無論在何時自詡為龍的傳人而驕傲和自豪,也鑄就了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
龍有著高貴的身軀,絢麗的色彩。古往今來,無數典籍與傳說都把龍描繪成神聖、高冷、充滿神秘色彩的「神獸」。遠古時期,我國就有關於龍的傳說。龍是不平凡的動物,擁有著強大的力量。傳說、故事裡的龍都是神通廣大、威力無邊的。龍是矯健、機靈和勇猛的,它縮小如蠶蟻,伸展能遮天;它能騰雲駕霧,呼風喚雨,翻攪起四海雲水,根本不費吹灰之力。不管這種神奇的生物是否曾經真實存在過,但龍是一種深深植根於中國人血液里的一種精神,它代表著積極向上、奮勇直前、不屈不撓、永不言敗。人們之所以那麼崇敬龍,是因為龍同時也象徵著自由歡騰和完美。
龍並不是永遠的勝利者,龍也會沉睡,也會下墜。但是,龍不會永遠低下高傲的頭顱。天邊的驚雷閃電、漫天的暴雨狂風就會讓它再次蘇醒再次騰飛。就像我們的祖國,我們有過燦爛的文明,強漢、盛唐、富宋……,我們也曾有過讓世界矚目的壯舉,萬里長城、絲綢之路、七下西洋……我們也曾經歷過無盡的痛苦和屈辱,虎門銷煙的一聲長嘆、馬關條約的無盡唏噓、殖民地里的卑躬屈膝、日寇鐵蹄下的無畏抗爭……
但深植於我們民族血液里的龍魂在沉淪與逆境中發出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等等不屈的、悲壯的聲音!在一句「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中巨龍漸漸喚醒,漸漸崛起於世界的東方。

㈧ 以我們身邊的龍文化為主題的作文用什麼題目比較好

在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在之後的封建社會時期便成為了皇權的象徵,認為皇帝是天上的真龍下凡,因此皇帝又被稱為真龍天子,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明代時期,更是有飛魚服和蟒袍的存在。
時至今日,屬於龍的文化也時常在我們的身邊出現。
常見的,每年一次的端午節的賽龍舟;每到元旦時就有的舞龍;春節窗紙上的作為祥瑞出現的龍……龍是一切萬物的管理者,可以漫天飛舞,又可以地面上盤踞而行,總之是無所不能。後來通過查資料知道了一些關於它的故事。圓潤的C型輪廓靈感來自於紅山文化遺物目前存放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蜷體玉龍,它形似甲骨文中的龍字被稱為中華第一龍。濰坊濱海是中國最大的原鹽產地,雕塑的下方是鹽粒結的晶體,訴說著濱海鹽業的千年歲月。傳說中龍王掌管司雨,二月二龍抬頭,這里有一場盛大的祭海活動要舉行,這種風俗世代延續上千年。當天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民俗認為這一天人們的食物都為龍身上之物,如:面條是龍須、烙餅是龍鱗、餃子是龍耳等等。於是人們在二月二多吃面條、烙餅,因食龍之須、鱗對龍無多大傷害;最忌的是吃米飯,因為米飯是龍子,一頓米飯要傷害多少龍的性命。閨中婦女還忌用針線,以免不小心扎傷龍目。以上活動體現了龍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特點。
總的來說,龍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不管是在建築,服裝,習俗和傳說上都有龍文化。所以大家要共同傳播龍文化,然龍文化發揚光大。

㈨ 龍文化 作文 600

龍文化隨著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貫通始終,如今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層面。從早先的帝王階層到鄉土社會,從天文到地理,從雕刻繪畫到詩詞歌賦,從衣食住行到消遣游樂,從語言詞彙到傳說故事,從紅白喜事到節慶祭祀,無不打著龍的烙印。春節或其他喜慶節日的時候,我們用「舞龍」來表達喜悅,象徵吉祥,「二月二是龍抬頭」,五月五洗龍水、劃龍舟。我們還習慣於把龍的形象刻在建築上,擺在家裡。在說辭上,「龍鳳呈祥」是一句美好的祝福辭。「龍飛鳳舞」則是贊譽中華文化之瑰寶——書法中狂草的藝術之美。「龍騰虎躍」是表示朝氣蓬勃的景象。更有地名:龍口、龍山、龍崗,還有龍首山、龍首關、龍門山等等。
龍在人們現實生活中的影響和地位日益重要,也促使了「龍文化」在全國各地興起,特別是在旅遊業,這種現象表現的尤為突出。各種「建龍熱」、「興龍熱」正在不斷加溫,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在全國范圍內,光光「龍文化」研究機構就不下於20個。各種「人造龍景觀」如雨後春筍,紛紛亮相,真正是群龍出世,群龍亂舞:距離新鄭二百多公里的河南濮陽市,一個計劃號稱投資逾10億元的大型「中華龍園」項目被緊急豎起了紅燈,而後四川、山東等地紛紛表示已經具備建設「中華龍園」的條件;河南洛陽傳出消息,在該市牡丹花會慶典上,一條長達5公里的「舞龍」將問世;浙江龍游縣,龍洲公園已經建成;2005年,一個高20米、重45噸的銅制龍形雕塑落戶山東濱州;2007年年初,一組名為「龍吟」的大型雕塑群在河北邯鄲市完工……
而今,這些在當時被熱炒的「造龍項目」很多已經風光不再,處於蕭條狀態,或拆、或改、或倒閉。綜合其失敗的原因主要可以歸咎為以下幾點:
1、政府部門的關注度不夠。
2、大多數項目只是以「龍文化」為噱頭,並沒有真正將「龍文化」與項目結合起來,文化含量低,雖然數量多,但是實際上精品很少。
3、沒有一個明確的市場定位。規劃者、建設者多多少少都有一種好大喜功的虛驕心態,典型的例子就是動不動要爭一個「世界最大」、「吉尼斯世界紀錄」或「盛世巨築」等。
因此,雖然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龍文化」,各地逐漸重視「龍文化」的發展。但屢見不鮮、參差不群的「造龍現象」讓群眾難免產生抵觸心裡,簡單地認為開發商只是打著「龍文化」項目的名義在圈地,甚至有些偏激的人因此提出了「棄龍說」。這與開發者的急功近利有關系,但更多地我認為是缺少一種全面科學的弘揚龍文化的指導綱領。龍是中華民族的情感標志,寄託著國人的情感,弘揚龍的文化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義務,它應該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為,它需要各個方面的群策群力,共同關注,而不是某個政府、企業、或是個人的行為。

㈩ 求關於龍文化的作文

陽光朝氣篷勃金秋十月,天地相連,浩瀚無垠,人們心中更加寬廣。2013年10月24日是一個值得紀念得日子,這天,進行了草把龍掛牌儀式。下午1時50分,六一中隊以整齊的步伐走向操場,迅速集合,在一片陽光中顯出整齊的姿態,顯出自信的神采。開始了,在這美好的日子裡,蔡家草把龍為大家展現了龍的精神。傳承人劉老先生致辭,向大家敘述了草把龍的歷史,終於,劉老先生為那無目的草龍添上了那關鍵的一筆,一條威風凜凜的草龍現顯出來,那龍頭大張其口,怒目圓視,那須子在風中搖曳,龍身更是紅得發亮,龍尾四處散開,更顯一種桀驁的氣!人們四散開來,開出場地,只見一條青龍騰跳出來,追趕那百花球,做出各是動作,西南大學的紅龍也不甘示弱,做出動作更是精彩!在一片讓人熱血沸騰的音樂中,「殺」出三條大龍,見那龍頭邱紫顏平靜地握這龍頭桿,左突右沖,緊跟花球,後面蔣晨陽等同學也緊跟龍頭,一條大龍在他們的手中緊張有序地擺動的下活靈活現,生機勃勃!那巨龍讓人們不由想起《狀元龍賦》里那「中國龍,騰東方」,我們的祖國也經歷太多,如巨龍,一吼震天!直沖世界的巔!回過神來,看那龍隊,有條有序,在經過面前可以清楚地看到,隊員們的臉早已紅,疲憊不堪,可他們仍洋溢微笑,巨龍更是朝氣篷勃!這帥氣美麗的草把龍啊,我們在這里由衷的祝福你繼續傳承!發揚光大!也更希望中國這條年輕的巨龍啊,永遠盤旋於世界的巔!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作文身邊的龍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