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中學生生命的意義作文

中學生生命的意義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10 18:36:08

Ⅰ 生命的意義 作文

生命的意義
流星劃破天際,與歲月的長河承接遞進。 看不盡的塵煙,游不盡的河。掬一捧清水,品味生命漫溯;拾一粒卵石,撫觸時間的脈絡。一葉卷知天下秋,寒鴉一渡冰雪舞。
感悟生命不由從連綿上浮起,從一脈一絡中滲出,隱於細微。生命的長河倒映出紅花綠葉飄零積雪,變遷就著畔邊絲絲色澤漸漸地前行,直至盪出星星點點漣漪,吞沒視線。大江東去,璀璨的生命鐫刻著歷史的痕跡,激盪著顆顆璀璨的珍珠。
當你明白人們活著的信念,多半是為了得到贊美,獲得更多人的承認;當你發現你所承擔的角色有高低之分時,你要快樂、勇敢、自珍,不要因為職業的低微而輕放自己,不要因為些微的不如意而自卑自棄,更不要因生活中出現的某種小插曲而暗淡生命。
你要懷有健康而珍惜的目光善待自己的生命,你應該用自己的熱情去維護、澆灌自己的生命之花。你的信念首先要告慰自己,不要因生活中小小的不如意而私下扭麴生命的輝煌,更不能輕言放棄生命的脈搏。
生命不是苦中醇蜜,煩中取樂,不是看花綉花,不能霧中看花,游戲生命;生命是由鐵到鋼的鍛造過程,生命是走向人生輝煌的風帆;生命需要道路如高天,智者如流雲。
生命猶如過往雲煙,是短暫的,也是美好的,就象一樣東西走紅一樣,紅極而白,不被看好,但紅過了一段時間,又被看好。生命就是這樣,當你有了,你就沒有了。
在你留意生命、珍惜生命的旅程中,你會發現,當生命被生活推向極致時,往往會展現出一些從容之美,臨亂世而不驚,處方舟而不躁,喜迎陰晴圓缺,笑傲風霜雨雪;你就會更明白,只有抱著一顆常人的平常之心,去看待生命,去珍惜生命,生命才會更有意義。
生命是美好的,當一個生命依戀另一個生命時,相依為命,結伴而行,會感覺到世界真的很美好,天空是那麼的藍,大地是那麼的純潔;會明白在這個世界上,自己曾經是多麼孤獨的漂流者,才會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需要珍惜和感激,才會感到生命是那麼的珍貴。
有時候覺得生命總是走得很累,邁步之前需要選擇岔口,立起航向,每走一步,都需要調整步伐,追趕前列。走累了歇歇的工夫里,又忍不住回首看看生命路上的那一串串自己的腳印,與他人一比,或許彎得人心顫,淺得人心酸,或許會迷惘,或許會生出絲絲的愁悵。
生命需要用真心演繹,需要盡全力走好每一步,需要用心呵斥,那生命的道路就是美的極致,每朵花都有其獨特的色彩,每顆星都有其光芒的璀燦,每縷清風都會送來涼爽,每滴甘露都會滋潤原野,都會留下不朽的詩篇。
生命是一個旅程,如果能夠乘興而行,不管路途多麼遙遠,都是幸福而饒有風味的。
如果能夠體會乘興而行是一種奔放的生活情趣,那麼盡興而歸即體現了果敢、利落、勇於放棄的生活態度,蘊著處世濟身的大智慧。
生命是短暫的、無常的,沒有一個人敢保證自己能夠活到明天,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珍惜,學會充分利用生命的價值。
如果有一天,清晨起來,你突然想到泰山頂上看日出,沿著石階走了很多層,清脆的鳥鳴和清新的空氣已足以讓你愜意萬分,那麼,你盡可以將你的腳步打住。站在山腰看日出一點也不遜色,展現在你眼前的未嘗不會是一道絕美的風景。你沒有必要將自己搞得太累,太牽強,你要做的是唱著歌下來,悠然地走好下山的路。
我們是生命的過客,遼遠的天空留不下飛過的跡痕,帶走的不過是些微的記憶。當我們停留在生命的指針重合的那一瞬,這些微的記憶將帶我們回到降生的瞬間,夕陽的迷霧仍在摟抱著眷戀。
生命會前行在歷史的脈絡上,沿途拾起一枝一葉,留待回憶,世界的存在會清晰而具體;生命會走進時間的大門,讓夕陽給出記憶的鑰匙。那捆記憶的柴火那麼靜靜地躺在地上,等生命去抽取沿途拾來的枝枝葉葉,在夕陽的指尖靜靜回憶。
追尋你的夢想,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一個你想做的人,因為生命只有一次,亦只得一次機會去做你所想做的事。
感受生命,珍愛生命,生命之花盛放出永不凋謝的花朵!

jiafenba

Ⅱ 生命的意義的作文

保爾的話猶在耳旁回響:「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段關於生命的意義的話語,不知激勵了多少人去拼搏,去奮斗,讓自己的生命更燦爛!
生命在於堅持!
一個人在他的一生里,難免會遇到挫折,失敗和打擊,但遇到這些並不能就此放棄自己的目標。只有堅持下去,才有可能戰勝它們! 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霍金,21歲時便被確診患有罕見的、不可治癒的運動神經性疾病!醫生預言他只能活兩年半。不久,霍金便完全癱瘓了。但他並沒有就此放棄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忍受著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痛苦,選擇了堅持活下去。1985年,霍金因肺炎進行了氣管穿刺手術,使他失去了說話的能力,這對全身癱瘓的他來說又是一場嚴峻的考驗,他又一次堅持了下來,霍金不僅堅持活了下來,還向世界證明了他的存在,他提出的宇宙黑洞理論轟動了全世界!
生命在於勤奮!
海倫·凱勒便是一個利用勤奮與不屈創造出奇跡的人。出生僅十九個月時,突如其來的猩紅熱引發的高燒奪走了海倫的一切,使她成了集聾盲啞為一身的殘疾人,這其中的任一個降臨到普通人的身上都是毀滅性的,許多人認為這又聾又啞又盲的人是生不如死的,活在世上已沒有了意義。但是海倫沒有放棄,她用自己的勤奮證明了自己仍有存在的價值,她整日不知疲倦地從書中吸取「養分」來豐富自己,利用自己僅有的勤奮扼住了命運的喉嚨!她一生出版的十四部著作征服了全世界的讀者!
霍金的堅持,海倫的勤奮,都讓他們的生命充滿了意義。他們並不比別人多擁有什麼,相反,他們比正常人缺少了健康,但是他們用堅持,用勤奮讓自己本已殘缺的生命比健康人更豐滿,他們的生命是真正完整的,充滿意義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他們實際上已擁有了很多東西,他們的生命本該是充實的,但卻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問題,竟然放棄了他們的生命!這樣的例子也時見報端。
成都某13歲的少年,僅因與父母就學習問題發生了爭執,竟縱身跳下了七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河南省高三一考生,僅因估分成績不理想,就在家中自殺,而高考成績揭榜後,他的真實成績竟高出了本一錄取線33分。
他們自認為這是自尊心強的表現,但實際上這是懦夫的表現,對自己的寶貴生命毫不負責,他們的出生有何意義? 每個人的生命僅有一次,該怎樣度過呢?我們應該認真選擇。讓我們通過堅持、勤奮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Ⅲ 生命的意義作文

生命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Biological Science)是本世紀六七十年代興起的一股科學哲學思潮,雖然它的興起主要是以本世紀50年代以後生命科學的蓬勃發展為基礎,但從事生命科學哲學研究的哲學家們並不局限於把他們的哲學看作是一門部門哲學,而是更進一步,把他們的哲學看作是科學哲學的新範式:一種與傳統的根植於物理科學之上的科學哲學相對的新的科學哲學。
因此,當代人們提到生命科學哲學就有兩層含義。狹義地講,生命科學哲學是關於生物學的哲學,主要研究生命的本質、生物學的理論結構、概念框架、一般方法等問題。換句話說,生命科學哲學就是關於生命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哲學學科。在此意義上,「生命科學哲學」即是「生物學哲學」,它是科學哲學的一個子學科。廣義地講,生命科學哲學是科學哲學的新思潮。傳統的科學哲學究其根本,都是以物理科學(包括物理學和化學等學科)為根據的,所以新哲學家們把這種哲學稱之為物理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Physical Science)。新哲學則主要是以生命科學為基礎而又兼顧物理科學。所以為了突出新哲學與傳統哲學的不同,一些哲學家把這種新哲學稱之為生命科學哲學。
1 生命科學哲學興起的背景
自然科學是哲學的基礎,任何一種哲學的產生都與當時的科學背景密切相關。近代科學是從1543年開始的,雖然這一年出版的兩本偉大著作中的一本——維薩里的《人體的構造》是生物學的一個分支,可是其後的一百多年,生物學並沒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而運動學和力學卻首先得以快速發展。1687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使經典力學這座宏偉大廈最終落成。此後,物理科學的其它學科也都先後發展起來並逐步成熟。與此相對,生物學在牛頓時代尚處於孕育時期,用恩格斯的話說就是「還處於搜集材料的階段」,牛頓的物理革命在當時並沒有引起生物學的革命性變革。生物學思想的重大革新是在19世紀和20世紀才開始產生的。因此,當科學哲學在17世紀和18世紀開始發展起來的時候,或者說,當培根、笛卡爾、萊布尼茲和康德論述科學和科學方法時,完全是以物理科學為基礎的。在這種情況下,物理科學的思想和方法自然成了評判一切科學的標准,大多數哲學家理所當然地把物理科學看作是科學的標准範式,認為一旦理解了物理科學,就能理解其它任何科學。盡管早在19世紀中葉,達爾文就曾說過生物學的成就將會使哲學出現新繁盛,可是19世紀的科學哲學仍然完全根植於物理科學之中,不論是第一代實證主義(孔德)還是第二代實證主義(馬赫),他們關於科學的本質,科學的理論結構和概念框架、科學方法等等的論述,完全是以經典物理學為依據的。進入20世紀,實證主義發展到了它的第三代——邏輯實證主義。正如提出這種理論的核心人物所說,邏輯實證主義主要依據的自然科學理論是數理邏輯和20世紀初誕生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面對這種情況, 著名的生物學家和哲學家恩斯特·邁爾(ErnstMayr)不無遺憾地說:「自從伽利略、笛卡爾、牛頓以來直到20世紀中葉,科學哲學一直由邏輯學、數學和物理學所左右達數百年之久」( 〔2〕.piv)。
然而,本世紀中葉以後,由於傳統科學哲學的自身危機以及分子生物學革命和綜合進化論的革新,使哲學家們開始轉向對生物學的哲學概括,以便從生物學中找出科學的新範式,於是,有關生物學的哲學思考成為西方科學哲學討論的一個最熱點的領域之一。在這種討論中,生物學哲學作為一門學科逐步成熟。
我們先從傳統科學哲學的危機談起,傳統科學哲學有三個主要的教條:一是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的區分,認為自然科學的命題是綜合命題;第二是還原論,「即認為每一個有意義的陳述都等值於某種以指稱直接經驗的名詞為基礎的邏輯構造」;第三是演繹的解釋理論,認為科學解釋就是推理,一個需要解釋的對象,只要它能從一些規律性陳述和一些前提條件中推導出來,它就得到了解釋。其中第二點是邏輯實證主義的中心命題,這個命題換個說法就是認為,在科學中,觀察(或經驗)和理論是可以完全分開的,科學的本質就以經驗為基礎建立科學理論,科學理論的正確與否就是看它能否得到證實。奎因在《經驗論的兩個教條》中已對這種經驗與理論的二分法以及第二個教條進行了批評。不過,決定性的批判則來自波普爾。波普爾認為,從邏輯的角度看,完全證實是不可能的,然而反過來,證偽卻是可能的。由此,波普爾提出了證偽主義的科學綱領:科學的標志不在於它的可證實性,而在於它的可證偽性。由於波普爾的工作,科學哲學開始發生一個重大的轉變:從研究科學理論的靜態結構轉向研究科學理論的歷時結構。於是庫恩的範式論、拉卡托斯的研究綱領方法論、費耶阿本德的無政府主義方法論等科學哲學理論相繼出現,使傳統的科學哲學出現嚴重的危機。
我們再從生物學本身的發展看。自從1953年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認定DNA的雙螺旋結構以來,生物學便跨進了飛速發展的新時代。短短十多年的時間,遺傳密碼就得以破譯,基因的作用機理也弄清楚,遺傳工程亦開始實施。同時,由於新知識的滲透和綜合,生物學的一些古老的學科,如進化論、胚胎學、分類學等也面貌一新。一時間,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一股研究生物學的熱潮,生物學成為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革命以來發展最快,成就最多的學科。生物學的這些革命性發展自然引起越來越多的哲學家對它的關注。他們或者利用生物學的成就重新評價以往科學哲學的適當性,或者從生物學中總結出獨特的認識論、方法論和本體論問題。
傳統科學哲學的危機以及生物學的持續發展因此使生命科學哲學成為當代科學哲學研究中的最激動人心的領域。各種論文和論著大量涌現。1985年,在一些哲學家和生物學家的努力下,一本專門討論生命科學哲學的雜志——《生物學與哲學》也在西方創刊。作為一股新的科學哲學思潮的生命科學哲學就是在70年代興起的,在80年代和90年代,這門學科逐步成熟並不斷發展。
2 自主論和分支論:當代生命科學哲學的兩大派別
近來西方出版的幾乎所有生物學哲學的著作都以生物學在科學體系中佔有什麼位置,或者說生物學與物理科學相比有什麼不同這個問題作為開篇。按照羅森伯格的說法,生物學和物理科學的關系問題是「生物學哲學的中心問題」。在此,我們可以換個說法,把這一問題看作是生物學哲學的基本問題,因為,第一,這一問題是任何一個生物學哲學家必須首先提出並要作出回答的問題。「生物學與其它自然科學是否不同和怎樣不同是生物學哲學… …所面對的最突出、最明顯、經常被提出、爭議最多的問題」(〔3〕. P13)。第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方式及結果,決定著生物學哲學討論的幾乎所有其它問題的回答方式及結果。生物學家和哲學家提出的有關生物學的邏輯的、認識論、本體論和方法論的較具體問題幾乎都是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的,比如還原論與突現論的爭論,關於社會生物學科學性爭論,心身關系的爭論等等都是如此。第三,對於生物學家和生物學哲學家來說,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他們對生物學應當前進的方向的不同看法。生物學的研究應當採取什麼樣的方法?未來生物學的重點在什麼地方?對生物學和物理學關系問題的不同回答,直接關繫到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關於生物學的地位或者說生物學與物理科學關系的爭論一直在兩對立的派別之間進行,這兩個派別,一個可稱之為分支論,一個可稱之為自主論。分支論認為,生物學在原理和方法上與物理科學並沒有什麼不同,而且未來的研究到了一定的時候會將整個生物學還原為物理科學。與之相對,自主論則認為生物學理所當然地是一門自主的科學,因為它研究的對象、它的概念結構和方法論與物理科學根本不同。
聯繫到前面提到的生命科學哲學興起的背景,我們就可以看出,分支論和自主論實際上是對傳統科學哲學危機和生物學迅速發展的兩種不同的反映。
從科學哲學的轉折來看,本世紀五十年代後,由於波普爾的批判,科學哲學從邏輯實證主義走向與之相對的歷史主義。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哲學家都在這種轉折中追隨波普爾、庫恩等人放棄了實證主義,相反,有許多哲學家仍然堅持實證主義的基本原則,只是在細節上對實證主義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這些哲學家有人把他們稱作後實證主義者(Postpositivist)。後實證主義的基本觀點是:
(1 )科學是通過建立越來越普遍的經實驗驗證並具有解釋能力的經驗概括發展的,這些經驗概括進一步被組織到更普遍的理論中去以更加擴展和加深這些概括的解釋的統一性和預言的精確性;
(2 )科學解釋就是要把被解釋的對象歸並到普遍的規律或定律之下,因此,任何科學都需要規律或定律或至少是可改進的概括;
(3 )科學需要規律或定律還因為實踐的預言和控制也是依據規律或定律做出的。沒有規律或定律,不僅解釋是不可能的,預言和控制就更不可能。
(4)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發現、規律和理論,但所有這些發現、 規律和理論將最終組成一個連貫的理論階梯,在這個理論階梯中,可從最基本的物理學的理論和規律出發推演出所有其它學科的理論和規律,即所有的學科最終可統一於物理學。
當然後實證主義的觀點並不僅是我們所列的這些,但對我們的問題這已足夠。很顯然,後實證主義的這些觀點只不過是對實證主義的進一步修正而已,它們的基礎仍然是物理科學。在生物學的驚人發展面前,這樣的關於科學本性的結論適合生物學嗎?
很顯然,從生物學目前的狀況看,它還不能立刻地,明顯地滿足後實證主義的描述。生物學目前還不象物理科學那樣有許多簡單、精確、相互聯結並具有解釋和預言能力的定律或規律;它的許多發現和描述語言與物理學和化學的發現和語言很少聯系;它研究的模型系統的普遍性也是有限的。所有這些特徵使它成為驗證後實證主義科學哲學的很好的場所。這些不同是表面的、暫時的,還是本質的、永恆的呢?
於是,在哲學家中間,生物學與物理學是否不同和怎樣不同的問題,就變為生物學是否和怎樣與後實證主義的哲學圖景相符合的問題。回答相符合的哲學家,就竭力從生物學中尋找材料證明後實證主義哲學圖景的普遍性,並竭力證明生物學與物理學的上述差別是暫時性的。回答不相符合的哲學家則相反,他們從生物學尋找材料反對後實證主義的哲學思想,並竭力表明,生物學與物理學差別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以上是分支論和自主論爭論的哲學根源——後實證主義和反實證主義(antipositivism)。分支論和自主論的爭論還有其科學自身發展的依據。
本世紀中葉以後,生物學中最激動人心的事件就是分子生物學的革命。由於這一革命,生物學的許多現象都可根據DNA 分子的結構得到解釋。分子生物學的成功使許多生物學家以及哲學家堅信,生物學的所有現象最終都可以根據它們組成部分的物理化學規律完全得到說明,物理學和化學的方法完全適合生物學研究。DNA 雙螺旋結構發現者之一克里克就斷言:「生物學當代運動的最終目標事實上就是根據物理學和有機化學解釋生物學。對於這一點有很多理由。因為化學和物理學的相關部分……量子力學與我們關於化學的經驗知識一起,表明能為我們提供建立生物學的確定性基礎,這與牛頓力學……為比如機械工程提供基礎是同樣的方式。」(〔4〕.P10)
物理學和化學之所以能為生物學提供一個「確定性基礎,」在這些人看來,是因為生物體最終是由物理材料——運動中的分子和原子組成的。這些分子和原子在生物體中被聚集在不同的組織水平上,一些水平甚至能避開其它水平自主地活動,但是最終都是物理學和化學的產物。因而克里克說:「最終人們希望生物學的整體可根據比它低的水平進而正好從原子水平得到解釋」。(〔4〕P.12)
既然生物有機體可以從其組成部分的物理特性和化學特性得到解釋,所以這些生物學家和哲學家繼續斷言,整個生物學最終將變為物理學和化學的一個分支。
這些生物學家和哲學家就是我們所說的分支論者,概括起來,他們認為:「生物學最好能成為物理科學的一個分支,一個能夠通過運用物理科學方法,現在特別是物理學和有機化學的方法發展的獨立分支」。(〔3〕P16)他們把分子生物學作為用物理學和化學研究生物學的最成功的範例,因此,對他們來說,生物學的其餘部分都應象分子生物學一樣,主動地與物理化學靠近。目前,生物學和物理科學之間仍然存在著很大差別,有許多生命現象還不能用物理學和化學解釋,但他們認為,隨著生物學和物理學的發展,最終都可以用物理學和化學來解釋。
然而,除了分子生物學之外,群體遺傳學、綜合進化論、生態學、行為學、分類學等生物學學科在本世紀也得到了革命性發展,「都顯示空前繁榮,茁壯成長」。這些學科都有其本身的詞彙,方法論和概念結構,與其它學科特別是物理科學很少聯系或只有最少的接觸。因此,面對分支論的挑戰,從事這些學科研究的生物學家以及從這些學科搜集材料的哲學家就認為,盡管物理學和化學方法在生物學研究中曾取得過振奮人心的成績,但是物理學和化學的方法並不能完全適合生物學的主題內容。他們認為「生物學真正重要的目標以及獲得這些目標的適當方法,與其它科學的目標和方法是如此不同,以致於生物學的理論和實踐必須與物理學和理論實踐保持持續的隔離。」(〔3〕.p16) 這些生物學家和哲學家就是自主論者。根據他們的觀點,生物學追尋的是回答物理學不能回答的問題,因而生物學必須運用物理學提供不了的方法和手段,當然,生物學也可自由地借用物理學的理論和方法,但它不能僅僅簡單地靠借用發展,它必須形成自己的方法。生物學運用物理學方法在某些方面能夠取得成績,但生物學若運用自己獨立的方法則會取得更大更明顯的成就。分支論與後實證主義的觀點是一致的,但在自主論者看來,後實證主義從物理學中得出的科學圖景對生物學來說是完全錯誤的。生物學當然是一門自主的學科,後實證主義那種建立在物理科學基礎之上的科學統一觀念會使生物學走向迷途,並阻礙生物學的快速發展。
除了分子生物學以及宏觀生物學自身研究特點、研究方法使一些人支持分支論、一些人支持自主論外,未來生物學研究的重點在哪一個方面,也是人們支持分支論或自主論的重要原因,或者說是動機。著名生物學家和哲學家恩斯特·邁爾曾說:「許多物理學家堅信全部生物學的見解都能歸結為物理學的定律,這種情況使許多生物學家為了自衛而主張生物學的自主性,很自然,不只是物理學家,而且信奉本質論的哲學家也極力反對這種生物學的解放運動,但是這種解放運動在最近幾十年不斷增強了力量。物理科學的原則,理論和定律是不是能說明生物科學中的每件事呢?生物學至少部分的是不是自主的科學呢?對於這些問題的冷靜討論,由於物理科學和生物科學明顯的對抗情緒,甚至是互相敵對的情緒,就成為非常困難的事情。許多人曾經想把各門科學分類排列,把數學(或者特別把幾何學)規定為科學的皇後。在為爭取各項榮譽如諾貝爾獎金、政府及大學的預算、職位以及在非科學家中的普遍聲望的競爭中,這種對立變得非常表面化了」。(〔1〕.pp37—38) 從邁爾的話里我們可以看出,生物學家支持或反對生物學自主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自己從事的職業的重要性作辯護。
3 爭論問題的展開
圍繞「生物學和物理學是否不同和怎樣不同這個基本問題,自主論和分支論展開了一系列的爭論。從爭論問題的普遍性程度看,主要有以下幾個不同層次的問題:
首先,最普遍的一個問題是生物學和物理學研究的目標或戰略是否相同的問題。自主論認為,在生物學和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戰略中存在如下一個明顯的差別:物理科學的解釋框架是機械論的,而生物學的解釋框架則是有目的的、目的論的或功能的。這里所說的機械論廣義地說是指這樣一種觀點:一個系統的行為是通過它的組成部分的牛頓性質——位置和動量(或它們的其它替代量)決定的,一個機械(力學)系統的行為是該系統組成部分的位置和動量數值的數學函數。物理科學對其需要解釋的現象都是通過擴展這些力學概念及建立這種數學函數解釋的。生物學的解釋框架則與此不同,主要是目的論的。這里所說的目的論是指通過尋求系統的目標、功能、需要來解釋系統的行為。生物學在解釋生物現象時不是通過尋求構成生命系統的力學行為來完成,而是通過發現整個系統以及它的組成部分服務的目標、功能或需要來解釋。這就是說,生物學解釋主要依靠的是對生物系統服務目標的正確辯別,而在物理科學中,沒有目標、目的、功能、需要等概念的位置和空間。因此,生物學和物理科學研究的總體目標就不相同:一個通過把現象分解成它的組成部分的力學行為來解釋,另一個則通過在一個給定的現象中辯別出一個功能網路來解釋。在這種情況下,兩個領域的基本研究戰略就必然不同。
分支論者也承認物理科學與生物科學在解釋方式上存在這種差別,但與自主論者相反,他們認為這種差別是表面的,是可以排除的。
爭論的第二層次的問題是關於生物學和物理科學中理論的本性、數目和關系問題。物理科學的研究對象可區分出不同的層次,對不同層次對象的研究可形成不同的理論,發展出不同的學科分支。這些不同的學科分支和理論可能是獨立研究、獨立建立的,然而,在物理科學中已達到這樣一種水平,不同層次的理論可以邏輯地、數學地整合在一起。力學、光學、熱學、電磁學、量子力學、相對論以及化學鍵理論、化學動力學理論、平衡常數理論等,都如此緊緊地連結在一起,以致於我們可以把這些理論從更基本的到派生的加以分類,然後用基本的解釋派生的,並且可以根據一個領域的理論新進展預測另一個領域理論發展的情況。相比之下,生物科學中的各種理論間的聯系就沒有這么緊密。進化論、遺傳學、生態學、古生物學、胚胎學、發育學、生理學等等學科都有其自身的理論,但這些理論之間的聯系,並不象物理科學那樣可以形成演繹關系,可以數學地整合在一起。舉例來說,進化論對生物學的地位,就象牛頓力學對物理學的地位一樣重要,然而,它們的理論結構卻大不一樣。牛頓力學本身的定律可用數學公式表示,其定律之間可形成嚴密的推理關系,其理論體系可用公理化方法建立,而進化論的理論內容只能定性描述而不能數學化,盡管有人試圖對進化論也作公理化處理。通過牛頓力學可以推演出物理科學其它領域的一系列理論,而通過自然選擇理論卻推不出比如分類學、古生物學、形態學、胚胎學、生態學、遺傳學中的有關理論,盡管有人說自然選擇理論統一了這些學科。面對生物科學與物理科學理論本性、數目和關系的這些差別,自主論認為,這反映了生物科學自身的獨特特點,說明生物學是一門自主的科學,而分支論則認為這種差別是暫性的,這表明生物學在目前還不是一門特別完善的科學,隨著生物學的發展,這種差別將最終消失。
爭論的第三層次的問題是關於生物學中是否存在規律以及規律的形式問題。一般說來,物理科學的理論是由一系列規律或定律經整合或演繹構成的。因此,傳統科學哲學都把規律或定律看作是科學理論的象徵,認為任何一門科學都應有自己獨特的規律或定律。生命科學理論範式的形成,使一些人對此發生了懷疑。生物科學的理論是由規律或定律構成的嗎?在當前的爭論中,一些自主論者提出了否定意見,認為在生命科學中並不存在規律,他們認為規律或定律的觀念是傳統科學哲學的偏見,新哲學應摒棄這種偏見。生物學若沒有規律,生物學如何存在和發展呢?這些人認為在生物科學的理論結構中概念起著中心地位,生物學的發展表現在概念含義的擴展和新概念的提出。不過,也有一些自主論者象分支論者一樣承認生物學中存在規律,但他們同時又認為,這種規律是獨特的,與物理科學的規律相比,不僅在內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是不同的。這些自主論者認為,物理科學的規律反映的是推挽式的(push—pull)因果機制一個在先的原因產生一個或多個結果,而生物學的規律描述的卻是生物目標、目的或功能與為了得到它們的生物系統之間的關系。目標和它解釋的行為之間的關系不是物理意義上的因果關系,因為在物理科學中,在後的目標不能解釋產生它的事件,但在生物學中,先在事件是由目標解釋的。因此,物理科學中的規律是因果性的,而生物科學中的規律則是功能性的或目的論的。反對這一點的分支論者長期以來一直試圖分析自主論者所說的規律的意義,以便它們也能在非目的論的概括下被表達。分支論者認為,生命現象不過是物理現象的一個復雜的種類,所以對生物學現象的描述與對物理現象的描述就沒有什麼種類上或本質上的區別。對他們來說,目的論描述或者是物理規律的方便省略,或者是通向另外的用物理規律對生命現象作更精確的描述的中轉站。
爭論的第四個層次的問題是關於一些只在生物學中出現而不在物理科學中出現的概念和語詞的含義的爭論。比如關於生物學和物理學研究戰略差別的重大爭論 目的論和因果關系的爭論必然要涉及到一些概念,象「適合」、「適應」、「競爭」、「掠奪」、「擬態」等。在分子生物學中,人們毫無顧忌地使用象「識別」、「密碼」、「錯誤」等概念。這些概念都是目的論的概念,在物理學中是不存在的。它們能被轉譯成沒有目的論的概念嗎?它們在生物學中的存在是否說明生物學有嚴重錯誤的內容?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總之,圍繞生物學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家們在從整體研究綱領、目標直到個體概念四個不同層面的具體問題展開自己的討論,這些問題即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系,使生物學哲學從總體上既表現出內容上的多樣性,又表現出統一性。

Ⅳ 生命的意義作文

生命的意義
很多次我都路過這片黃土地,路過這顆無人過問的小草。偶爾停下來仔細觀看,才得知小草生命的可貴。很多人都問過我生命的意義什麼?我都不知道如何回答,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百思不得其解。
小草在這么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它應該知道什麼叫生命的意義,知道什麼叫人生。很多次我在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尋找自己的詮釋。
我很贊同生命的意義在於責任,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的責任,很多人問我累不累?苦不苦?說實話我有時候真的。累,真的很苦,但是我能夠幫助一些人,盡我最大的力量幫助我就心滿意足了.
我想人生在於執著,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對真善美的執著,像求生一樣,不要去想太多無謂的東西。要學會感恩,學會回報我們美麗的國家,學會微笑著生活。
生命的存在是偶然的,但也是必然的,總之是幸運的;生命的過程是漫長的,但也是短暫的,總之是艱辛的。一個生命既然存在了,就要釋放出他的能量,揮灑出他的光芒;就要奮力拚搏,奉獻自己;就要用他的行動來證明他的存在、他的意義。
我想生命的意義不僅在於要養活自己,更要自信,自強!還要為更多的人創造機會、帶去希望。所以千萬不能讓自己的心靈老去,不能被現實的坎坷打敗。要超越的應該是自己,而不是生活的某時某點、某個人、某件事。
生命的意義在於堅強。路邊一顆無人過問的小草。偶爾停下來仔細觀看,才得知小草生命的可貴。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百思不得其解。小草在這么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它應該知道什麼叫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在於責任。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的責任,人生的價值是在於為社會做出貢獻。一個生命既然存在了,就要釋放出他的能量,揮灑出他的光芒;就要奮力拚搏,奉獻自己;就要用他的行動來證明他的存在、他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在於執著。是執著的追求,使黑色羚羊魯爾·瑪道夫最終走向勝利的領獎台;是執著的追求,使哥白尼的日心說最終戰勝謬論;是執著的追求,使瑪麗·居里為人類獻上難得的一筆財富……執著,它張揚著生命的色彩, 奏響了生命的強音。

2.生命就想一場漫長的夢,夢到了盡頭,人一生的命就終結了!也許死後還能投胎再回到世上。不過,這已經沒意思!怎樣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燦爛呢?生活在於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又平淡無味,對於雷鋒來說,他的一生活得多麼精彩呀,甚至他死後也有人來懷念他。記得雷鋒叔叔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樣,就算死了,也給世上留下了不少的榮譽。無論過了多少個年代也有人記得有這么一個人!我想,世上應該有像雷鋒這樣,懂得什麼是生命意義的人吧!

傍晚,當我走在回家的道路上。不小心看見有個歹徒在一輛公共汽車上搶劫車上的乘客,天上突然下起了暴風雨。過了一會,只聽見遠處傳來警笛聲。看著警車慢慢接近他們,心裡特別害怕!一名警察從車窗里探出頭來,用擴音器連忙說:「你們被包圍的,舉手投降吧!我們不想傷害無辜!」歹徒輕蔑地微笑了一下,開著飛快的公共汽車,不管前方有沒有人都一樣向前猛撞!歹徒們被逼得無路可走了,就把車停了下來。用槍逼著一個個乘客下車,這時,乘客變成了他們的人質。他們用槍指著乘客們,等待著警察同志的到來!心裡想到:來呀,你們敢亂來,我就把他們給斃了!警察叔叔來到了歹徒的面前,歹徒慌張得後退了幾步!大聲叫道:「你們敢亂來,我斃他們!一位警察叔叔躲在歹徒後面的小樹堆中,手裡拿著一條空心鐵管和一根麻醉針!之後把空心鐵管對向用槍指著人質的歹徒,把麻醉針放進鐵管里,接著向管子一吹。麻醉針插進歹徒的脖子里,麻醉針起作用了!歹徒倒下了。啊......警察叔叔們將眾多歹徒們制服了!

其實意義是:即使自己死了,也要讓後代的人知道自己在人世間流下多少光輝,讓後代的人記住你的為人!!!

Ⅳ 生命的意義(作文500字)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生命只有一次,生命錯過了一次,便不會再有第二次。生命就像盛開的花朵,五彩繽紛;生命就像燃燒的蠟燭,照亮心靈的路;生命就像春天的細雨,滋潤心靈。
地球上的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是無可替代的。那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有人說,生命的意義在於活著;也有人說,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面對這兩個觀念,我更贊同後者。
如果生命的意義在於活著,那麼生活便是乏味無趣和煩躁的;如果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那麼吳斌叔叔用76秒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在這76秒內他用熟練完美的停車技術保障了乘客們的生命安全,他死了,卻永遠活在了人民的心中。
就像地震來臨,老師用生命去保護學生,母親用生命保護孩子,在她們眼裡孩子們的生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換取他人的生命。在災難來臨,我們所看到的生命是震撼心靈的、倔強、深深影響著我們、感動著我們。
生命就像是歌,唱著感人的旋律;生命就像是故事,講著感人肺腑的事;生命就像是詩,說著優美的事物。有人說生命堅強起來,就是一朵高原的雪蓮花;生命脆弱起來,就是一塊易碎的琉璃。生命的力量是我們無法預料的,有時,生命也可以創造奇跡,創造感動,創造愛。
這個地球因為生命而變得可愛,因為生命而變得獨一無二,請珍惜生命,對生命負責,用有限的生命去創造無限的價值吧!

Ⅵ 《生命的意義》 作文

生命的意義
生命是短暫的?可貴的?對,是可貴的,那你想它短暫嗎?父母賜予我們如此珍貴的一回人生旅程,我們就得去珍惜,有了珍惜,生命就不是短暫的,我們能否真正明白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
我的人生閱歷不是很豐富的,但若要對生命作出一翻詮釋的話,我想借日歷、落葉、抽屜和抹布這四種極普通的物品打個比方。我想——生命的意義在於它的踏實穩進,在於我們去關愛、珍惜、關愛生命從我做起。
何況一個小小的生命我們都要去關愛。就如我們這里城市裡人多,車多,最容出交通事故所以我們要有秩序,有了秩序,我相信不會出什麼事故,按法律規定的路行。我們要從小事做起,不要以沖動而誤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也許有些人認為是聽天由命的,其實不是這樣,只有你對自己的前程沒有自信才會這么想。
當你穿梭馬路的時你要二看,三行,所以你在馬路上你就要記住交通規則才行,並不是我在開什麼玩笑,生命是不可以開什麼玩笑的,最近就有許多人是出於車禍而死亡的,我們中國出於車禍的學生是不計其數的。
我曾耳聞過這么一件事,一個女人,大概20歲左右吧,在馬路上被車壓斷了兩條腿,就這樣幸福就毀在這里了,那生命還有什麼意義呢?這樣天天需別人來照顧,沒有自由這就是對生命的哲理有了明確推理。
而且還有一件事使我感到真的可怕極了,因為那個人是個學生,而我們也很經常見面,放暑假,他和他的好朋友去內良,回來時因走錯了路線,騎摩托也騎得很快,在轉彎的一瞬間內良班車也開得極快,剛好撞在車上,他自己就撞是車前面的玻璃,又反彈到地上,導致心臟出血,最後死亡,而他的朋友救活,我聽到這事也非常難過,他的父母更悲傷。
聽了這個悲慘的事實,你們該知道了吧,生命對於我們是多麼重要啊!
中學生時代屬於生命的花季,對未來充滿憧憬。
從小就嚮往著海,深愛著海,它是湛藍;它的精深,它的博大,它的內涵,還因為它不像小湖般只微波粼粼;不像瀑布般傾瀉而下,它波濤洶涌何等激情啊,我們的生命就像它。
生命的意義還在於它的歡樂瀟灑,生命的意義也在於它的虛懷若谷。生命的意義又更在於我們去關愛、珍惜,生命的意義是有限的。
生命、生命、我們大家都愛你……

Ⅶ 以生命的意義為話題作文

生命的意義在與延續感恩的情懷
這個觀點應該寫的人少,會給老師眼前一亮的感覺 。

Ⅷ 生命的意義作文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小鳥說:「生命的意義是快樂,像我一樣自由地飛來飛去回,無憂無慮。答」
蝴蝶說:「生命的意義是炫耀,像我一樣,人人羨慕。」
小狗說:「生命的意義是享受,像我一樣不愁吃、不愁喝。」
花兒說:「生命的意義是美麗,像我一樣艷麗無比,五顏六色。」
我說:「你們只是追求快樂、炫耀、享受,只為自己著想。你們的生命一點兒都沒有意義。」
蠶說:「我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一生為人類服務,別無所求,我的一生無怨無悔。」
蠟燭說:「我犧牲自己照亮他人。為照亮所有角落,不惜燃盡自己。」
我說,你們不為自己,無私奉獻,我贊美你們!你們的生命更有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奮斗。貝多芬在苦難中努力奮斗,改變了他的命運,成為著名的音樂家。我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科普作家高士其,在全身癱瘓的情況下從事寫作,頑強地奮斗著,成為了國人的驕傲。
生命的意義是付出。諾貝爾付出了,所以他成為了「炸葯工業之父」;陳景潤付出了,所以他摘到了數學王冠的明珠;愛迪生付出了,所以他成為了「世界發明大王」。
生命的意義是知難而進,困難算得了什麼,勇敢面對困難,無畏無懼,為著理想執著奮斗,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Ⅸ 生命的意義作文

[生命的意義作文]播種——播種生命,生命的意義作文。萌芽——生的慾望。生根——活的力量。發芽——開始生命。含苞——初級進化。開花——綻放生命。花萎——最終進化。花落——告別生命。——題記
生命是什麼?難道只是曇花一現?難道僅僅在於生下來、活下去?生命僅僅屬於自己一個人嗎?自己生活了下來難道只是為了自己嗎?難道想活就活想死就死都是自己一句話嗎?萬物之本乃是生命,縱使你學問再大、文憑再高,如若失去了生命,則好比魚兒斷了水,鳥了折了翅膀,人類失去了食物,那麼結果只有一個——滅亡。
生命對於我來說,是神秘不可測的,可同時又是簡單的。
生命到底是什麼呢?怎會如此的神奇?賜予了人類思考、歡笑、憤怒、悲傷……賜予了人類各種豐富的表情……生命,賜予了我們太多太多,這是榮幸,更是使命。
我不明白生命到底由什麼而構成,我不明白生命到底怎樣才會有如此神奇而強大的力量,我不明白生命為什麼會使自己怎樣怎樣……生命就是這樣的神秘不可測。
但是我明白,既然榮幸的擁有了生命,就應該去珍惜,就應該去拿自己的生命干一些利人利己的事情,我不懂什麼生命的奧秘,我不懂生命到底由什麼組成,因為我不是科學家,但是我懂生命的「意義」!既然我們都擁有生命,就不要去殘害它,就不要去虛度它。生命是一個小精靈,它是我們每個人身邊的朋友,它是一個在自己落寞時陪伴自己,在自己尋短見時以自身生命來提醒我們,在我們徹底失望時,是它給我們提供了機會,是它幫了我們太多太多……
既然我們擁有了生命,擁有了自己的小精靈,還有什麼理由玩世不恭?還有什麼理由自暴自棄?生命是美好的,但又因為世界萬物沒有十全十美的,所以,在生活中有甜也有苦,有苦必有甜!當我們生下來時,身上就已背著一個使命,活著不能白活!活著並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要想想誰是自己生命的創造者,是父母;要想想是誰滿懷著激動心情等待著自己出生,是親人;要想著是什麼等待著自己,是緣分,是朋友。
我是一個任性的女孩,我曾多次想過——死了會怎樣?我不敢想像,我不敢想像當我沒有了知覺,沒有了思想,沒有了生命,從此世界上失去了我,失去了馮露……這些我連想都不敢往下想,因為我對這個世界不舍,我對我的生命產生了眷戀,我對生活有了依戀,我對我的父母產生了感情……我也多次想過去死,可是,那份責任,那份快樂,那份親情,那個已經陪伴了我12個春秋的生命……它們都不允許!當我有一種沖動想尋短見的時候,我又想到了中國古代司馬遷說過的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初中作文《生命的意義作文》。」每當想起這句話,我就覺得如果自己就這么輕易死了,那不愧對於父母、愧對於親人、愧對於朋友、愧對於自己、愧對於生命嗎?
當有人在打自己的時候,本能反應都是躲,眼睫毛也會不經意的眨一下,甚至會出於條件反射而拳打腳踢,這些都是生命賜予我們的,我們難道不該感謝嗎?自己活在世上,就有一份責任,就要完成自己的使命,讓世界因自己多開了一朵花、多長了一顆草,讓世界因自己的到來天又藍了一點、海又深了一點、雲又白了一點,讓世界更加絢麗多彩!少了自己地球還會轉,但自己少了世界生命則不會運轉,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
今年我12歲,從我生下來那一刻起,上蒼賜予了我生命,賜予了我獨一無二的思維,賜予了我整個世界!12年來,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曾沒心沒肺的笑過,也撕心裂肺的哭過。往事如過往雲煙,風一吹,便散了;雨一下,便化了;時間一沖,便垮了……但當每一個事物離開自己時,內心都會留下一個印記,都會留下那個事物的痕跡。這是生命賜予我們特殊的權力,也是生命交給我們的使命。雖說我道行不深,雖說我和生命只有過12年的交往,但在這12年裡,我算認識了生命,結識了生命吧。
「生命」這個詞難懂又易懂,似懂非懂的朦朧的感覺,其實當有了這種感覺是,自己才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意義。雖說我12歲,但有志不在年高;雖說我只是小孩子,但我對於生命的熱愛絕不亞於其他人;雖說我只和生命打了12年的交道,但我卻能和生命聊天,說真心話。
生命——萬物之根本。上蒼賜予了我們生命,生命給予了我們生活的權力,生活贈予了我們喜怒哀樂……這些都是有因有果,沒有了生命,則不會有五彩繽紛的世界。生命,一個上蒼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我愛生命,我拿心珍惜生命,我不會讓生命白白流逝,我不會讓自己白來這世界一趟,我要活出自己的范兒,我要全世界都知道我的存在!讓我們一起回答:我愛生命!
六年級:露露〔生命的意義作文〕隨文贈言:【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愛因斯坦】

Ⅹ 生命的意義作文400字

生命的意義
當一株小草從縫隙中生長,當你聽見心臟均勻的跳動,可曾感到震撼,覺得自己的生命來之不易,米歇潘曾經說過:「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

望著這句簡單而平凡的話語,我的心中思潮起伏,想起了2010年4。14青海玉樹7。1級特大地震,大地震動,撕心裂肺,大震無情,可人間有愛,一個個渴望生命的人涌現出來,其中有一個堅強的藏族小女孩,廢墟上的格桑花——次乃擁青,當時她被埋在一家海綿廠里,想盡辦法死裡逃生,餓得實在不行了,就把鞋子按在肚子上,這樣能好受些,實在沒辦法就吃海綿,細想一下,海綿是多麼難以下咽,可這僅有十六歲的小女孩,對生命有著難以形容的期待,她堅信自己一定能獲救,知道了生命的寶貴和和價值,知道了只有堅強才能與「死神」抗爭,不久後,她獲救了。

生命是脆弱的,同時也是堅強的,在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有的人對生命輕視,而有的人懂得了生命來之不易而珍惜,次乃擁青就是我們的榜樣。

不光是我們有生命,大地萬物都富有生命,前不久,澳大利亞舉行網球賽,比賽進行到一半,突然,一隻小鳥飛進來,被網球擊中,當場死亡,此時,那個賽手已無心比賽,跪了下來,向小鳥致歉,連一隻小鳥的生命都是如此重要,更何況人類呢!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現在我才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流星劃破天際,與歲月的長河承接遞進,看不盡的塵煙,游不盡的河,掬一捧清水,品味生命漫溯;拾一粒卵石;撫觸時間的脈絡。

我更加感悟到了生命,知道了它脆弱無比,更是那麼不堪一擊,不過還是有許多人堅強地活了下去,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信念:活下去才有希望。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生命的意義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