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關學生減負的高中英語作文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heavily burdened with all kinds of homework. In the past, they spent about 6.5 hours in their classroom a day. At home, it took them 5 hours to finish their homework. So they only got less than 7 hours』 sleep. Their free time was only three hours. As a result, their health was badly damaged.
Now the things are getting better. About five hours are spent in class and the time for homework had been reced two hours. So that they have eight hours』 sleep and also two more hours to do whatever they like.
㈡ 有關減負的作文
媽媽,放過我吧
作業,煩惱的作業,可惡的作業。自從我跨入學校的大門,我就跟永遠也做不完的作業打上了交道。我的書包一天比一天重,我的作業一天比一天多,我的負擔也一天比一天重。作業就像一個靈魂一樣盤旋在我的頭頂上,讓我越來越暈。
自從減負後,我學校布置的作業少了很多。如果老師布置的作業是聽寫詞語一次,那麼我們班其他同學的作業就真的只用聽寫。而我實際上我要做的作業卻很多,因為媽媽有令:寫了語文,做數學,做了數學背英語,背了英語看常識,看了常識寫日記。再加上金牌創新,每課一練……即使是吃飯時間,我也不敢多耽擱。生怕自己的作業完成不了,生怕媽媽說的被別人趕了過去。有時看看鬧鍾已經九點多了,那些作業像大山一樣壓在我頭上。我做著,做著,不知不覺地睡著了。第二天醒來後,為了趕作業,我早餐也顧不上了。這一天我餓得像在除夕夜去世的小女孩,一頓飯成了我最大的渴望。作業多了,煩惱也多了。小朋友你們是不是也像我一樣可憐?
所有的煩惱都是因為作業!我寫了一首詩放在書桌上,「我是一個弱者,逃不出作業的弱者。每天的作業最多!每天的快樂最少!作業就是煩惱!」媽媽不知道看懂其中的意思了沒有?學校搞減負,老師的作業布置得倒是馬馬虎虎,可是媽媽,你仍然不放過我,給我買了這本又那本,哎,何日才是我煩惱的盡頭?
媽媽,放過我吧!沒寫作業,我一樣能夠學好。真的!
㈢ 以「減負」為話題的作文
從上個世紀來末以來,減負的呼聲源不絕於耳。但是直到今天,你走進任何一所學校,看到的依舊是學生們早步星光,晚踏月影的匆匆步伐,你走進任何一間教室,看到的依舊是作業如山,習題如海,到處喊減負,不知到底減了什麼負。我感到,減負只是一個口號,是喊給別人聽的,我有點被騙的感覺。
當初聽說減負時我們是多麼激動。同學們手舞足蹈,教室里開心的笑聲如同涼透的死灰里落進了火星,又燃燒起來。大家興奮的睡不著覺,在夢里直喊:「哈,減負了,減負了……」可是第二天一早,睜開眼面對的仍是班主任老師那冰冷似鐵的嚴峻面孔,我們這群被減負迷得忘乎所以渴望的「丑小鴨」們耳朵里灌進來的只有一句冰涼涼的話:「減什麼負,亂七八糟的!不好好學習還想升學?」一下子,我們就像經了霜的茄子——全蔫了。
㈣ 寫一篇以「為生活減負,懂得舍棄」為題的800字作文
很久以前,一個人愈來愈感到生活的沉重、壓力,眼看無法支撐,只得去請教智者.智者將他帶到一條五彩石鋪就的小徑,然後交給他一個背簍,要他順著小徑一路走下去,把認為喜歡的石頭放進背簍里.這人依言而行.紅色的,他感到熱烈奔放,絢爛似火;白色的,他認為晶瑩剔透,純潔;黑色,他認為莊重嚴肅、鋥光閃亮……漸漸地,背簍里的石頭越撿越多,雙肩越來越沉,後來,終於支撐不住,一交跌坐地上.智者見狀,又吩咐:從現在起,你把最喜歡的石頭留下,其餘的統統扔掉,再往前走試試.這一來,他頓時感到輕松無比,很快抵達了盡頭.人的一生,曲折而漫長,面臨的事很多很多,但我們不能把一切都背負在身上.在取得的同時,還須懂得有所放棄,你在生活之路才會獲得輕松、愉悅的心情.
很久以前,一個人愈來愈感到生活的沉重、壓力,眼看無法支撐,只得去請教智者.智者將他帶到一條五彩石鋪就的小徑,然後交給他一個背簍,要他順著小徑一路走下去,把認為喜歡的石頭放進背簍里.這人依言而行.紅色的,他感到熱烈奔放,絢爛似火;白色的,他認為晶瑩剔透,純潔;黑色,他認為莊重嚴肅、鋥光閃亮……漸漸地,背簍里的石頭越撿越多,雙肩越來越沉,後來,終於支撐不住,一交跌坐地上.智者見狀,又吩咐:從現在起,你把最喜歡的石頭留下,其餘的統統扔掉,再往前走試試.這一來,他頓時感到輕松無比,很快抵達了盡頭.人的一生,曲折而漫長,面臨的事很多很多,但我們不能把一切都背負在身上.在取得的同時,還須懂得有所放棄,你在生活之路才會獲得輕松、愉悅的心情.
㈤ 關於減負的問題
學生心聲:小班就是耗工夫
記者在學生中做了一個調查,參加小班補課或是請家教的學生中有75%是遵從家長的意願。一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告訴記者,在小班上課時老師管得不嚴,通常是做卷子然後講解。「有時候我上課睡著了,就把同學的答案抄上,挨到下課回家。」
「高考不理想還可以復讀,中考只有一次機會。」一位初二學生的父親道出了所有初中學生家長的擔憂所在。而《共約》中將學生每天的在校時間、作業量等等按照不同年級做了細化規范。可家長紛紛質疑:「誰為6小時在校時間內的學習質量做保證?」因此,「減負」令下,家長紛紛給孩子「加餐」,「反正孩子得學夠時候」。
很多家長都忙碌起來。「這兩天家教特俏,那些市重點校有名氣的家教老師早都訂滿了。」一位初三學生的母親告訴記者,她多方打聽才找到區重點中學的老師給孩子補習英語和數學。「還有幾個月就初三畢業了,這個關鍵時刻『剎一腳』肯定不行。」很多家長也因為擔心孩子不會安排過多的空閑時間,「把心玩野了」或是「學壞了」。所以讓家教課程和作業填滿孩子的課余時間。教輔書:賣火了「溫故而知新,孩子小學得快也忘得快,沒有作業怎麼行?」「孩子畢竟年紀小,自製能力差,放學早了,又不留作業那還不玩瘋了。」記者在圖書大廈見到不少前來為孩子挑選教輔書的家長們在相互攀談著學校減負後的心得,一位家長告訴記者,現在她按照老師推薦的書單買了不少輔導書,每天晚上自己給孩子布置作業,鞏固白天學習的知識。
記者向營業員了解到,這兩天教輔書的銷售量比以往同期增長了近4成,多數都是家長自己來為孩子挑選的。
http://..com/question/72879662.html?si=3&wtp=wk
是的,給小學生減負就是間接的給家長們增加了負擔.現在我們這里的小學生上午十一點鍾就放學了,而家長最少要十一點半鍾才到家,孩子怎麼辦?只能接到單位,如果單位領導是個通情達理的人還可以,但如果要求的嚴厲的,孩子只能自己在家,這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之內,如果孩子出些什麼問題,後果要誰來負呢?家長在單位也是掂心家中的孩子怎麼能安心工作?
http://..com/question/4369045.html?si=1
減負,不靠譜
減負這兩個字,我真的已經聽膩了。從小學聽到高中,再有一年我都要畢業了。我覺得,減負就和女生喊減肥差不多——不靠譜。
學校要求減負,可是要學的東西還是一樣多,負是減了——下午4點多就放學,可是有許多同學要趕回家上家教輔導課、跑到補習老師或補習班那裡繼續學習,這樣的減負有什麼用呢?只是讓大家中途折騰一下換個地方,再多花點錢,而且效果還不如在學校學習好。原本不說減負的時候,大家還都可以在學校上課;現在老說不讓補習,萬一遇到學校給學生補習的,可以舉報至某某部門。可因為時間少,根本不夠用,大家只好偷偷摸摸,繼續補課。
既然這樣的話,是不是在學習計劃沒有改變的前提下,不要再提減負了?我們學習都已經很累了,不要再這樣折騰我們了。
北京市昌平一中 陸鑫立
http://news.xinhuanet.com/e/2009-02/10/content_10793405.htm
根據「減負令」,冬(春)季(11月1日至次年4月底)上午到校,小學不得要求學生早於8時20分、
初中不得早於7時50分。下午離校,冬(春)季小學不得晚於16時30分、初中不得晚於17時。
在三鎮多所中小學校,小學上學時間均被提前,初中生普遍「早到晚退」。如漢口一所小學上午到校時間7時50分;武昌一所初中則是上午7時30分到校,下午5時40分放學,每周要上至少40節課。漢陽區一名初一男生透露,「剛開始有幾天放學還比較早,後來又恢復了。」「減負令」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留課外作業,三四年級課外作業累加量不超過30分鍾,五六年級不超過45分鍾;初中不超過1.5小時。現實是部分低年級段小學生也有書面作業,洪山廣場附近一所小學二年級學生每天要完成數、語、英3門作業,需要2個小時;漢口林女士上初中的女兒每天作業要做到晚上10點半。林女士說,「在班上,還有熬得更晚的孩子!」
每年全市中小學競賽項目總數不超過20項。記者在漢口一所小學調查發現,從9月1日開學至12月25日,16個周末中該校共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競賽達20項,其中僅12月9日一天就有5個競賽。競賽項目有迎奧運知識競賽、勞技創新大賽、「走進數學王國」電視邀請賽、「我愛科學」作文書畫大賽、環保英語(徵文、小品)賽、讀書比賽、英語能力競賽、科技小製作競賽及藝術小人才比賽等。「近兩個月,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帶著孩子參加競賽,累得很。」一位六年級學生家長對記者說,「這個學期已經參加了5項競賽,盡管不是孩子的強項,但班主任動員報名,只有硬著頭皮上。」
令人意外的是,對於「減負令」遭遇的種種尷尬,武漢教育界人士、部分教師和家長均表示:推行不下去是意料之中的事!
http://e.qq.com/a/20080102/000013.htm
http://e.qq.com/zt/2008/xshjianfu/
㈥ 有關中學生減負的文章
中學生眼中的減負
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當然我所說的激烈也就是分數,成績的競爭.只要相差一分,就會落後好幾名,所以身為競爭者我們學生當然是憂心忡忡,並擔負著重要的使命.激烈的競爭使我們壓力增加,更加緊張.這樣的情況也使某些學生壓力過大而做出傻事,在後期,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做出自殺行為,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教育局也開始擔心.
終於在學生家長反應下,教育局做出減負這個措施.這一政策推出後,許多學校也做出了改革,例如不許排名,考試卷不能太難,作業布置少一點.當然向某些愛榮譽的學校他們不聽勸,一樣進行排名,作業繁多,使學生沒有自由的空間,甚至有些學校還偷偷進行著期中考試,教育局規定是不能期中考試的,所謂減負就是這樣嗎?
減負,就是減輕壓力,學校應該減輕作業數量,阻止老師排名,使學生有一個自由發揮特長的空間,面對考試沒有壓力,但又能重視考試,師生之間能互相溝通,成為朋友.上學時間應該減短,讓學生有個充足的睡眠,這才是我們認為的減負.
我認為有些學校根本無視減負,教育局來了,馬上讓老師把學生的口封住,並展示給他們好的一面,虛偽!虛偽!虛偽!難道這兩個詞還要我們學生來教學校嗎?春遊日還要上課,六一節也要上課,這就是學校的減負嗎?
家長們每天等我們做完作業才睡覺,他們上班那麼累,應該早點休息,但我們的作業實在太多了,家長們只能陪我們到深夜,有的動作慢的還要到12點以後,學校就不能體會嗎?
反正我們都是聽學校安排,不能改變,學校說怎麼做就怎麼做,我們奉命行事.
㈦ 求一篇中學生減負的作文
減負還是增負 一提到「減負」這個詞,可能大多數同學會很高興,因為終於可以少寫點作業內了。可是,也會容有一部分同學不高興,為什麼呢?難道他們不希望自己有點兒自由支配的時間嗎? 其實,他們何嘗不想擁有自己的自由時間。可是,由於學校減負,作業少了,家長們便因此產生了種種擔心和憂慮:他們擔心,作業少了,老師教的東西孩子記不住,孩子會變得貪玩;他們擔心,有的家長會見縫插針讓孩子多學知識,自己的孩子減負了,就沒有別的孩子優秀了;他們還擔心…… 每一個家長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哪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這種心態沖昏了家長的頭腦,他們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想法和處境,盲目地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培訓班、提高班、尖子班。可能他們以為這樣一來,自己的孩子就不會落後了。 暑假,補習班「猖獗」起來,同學們都認為,現在提倡的「減負」,明明就是「增負」嘛!
㈧ 作文以中學生負擔為題的議論文800字
當代,一部分中學生開始有了厭學情緒,大家都叫它「厭學症」。為什麼大家會有厭學的情緒呢?盡管現在的社會中一直在號召減負、減負,但是,減負得到了應有的結果了嗎?在我看來,減負雖會給一些學生帶來好處,但是大多數的學生並沒有得到減負的「優待」,反而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怎麼會有這種情況呢?
一方面,現在,學校里、班級里,同學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每次的考試中,都會「跑」出兒匹「千里馬」。成績沒考好的,不僅會受到同學們異樣的眼光,老師的批評,還會受到家長的特別待遇。這樣,自己的心中也出現了自卑心理。看著眼前書桌上的書一天天增高,卷子一張張地加厚,同學們的腦子時刻處在緊張狀態。這樣,會給同學們帶來好處嗎?
另一方面,還在於自己的家長。有的家長沒見你玩一會兒,就開始嘮叨:「怎麼還玩呢?某某每天都復習到十二點呢,人家還准備考省重點呢!……」一串串的話語傳到了我們的耳朵,迫使我們又開始看那永遠也看不完的學習資料。有的同學,作業沒寫完,上課說了兒句閑話,碰上有的老師,第一句話就是:「打電話把家長叫來!」唉,回家免不了又是一頓批。同學之間,今天你鬧了矛盾,明天又和別人鬧了別扭,心情總是有不好的時候,這又成了我們心裡的一個負擔。現在,中學生的負擔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在我看來,同學們依然背著重於泰山的負擔。這種沉重的擔子不知到何時才能消除?
㈨ 高中作文,學會減負
第1篇:減負不等於沒好成績
在考場上,我看到了一幅這樣漫畫。
上面畫了一個小男孩,帶著眼鏡,再燈光下學習。我想也大概到了晚上十點多了吧,他還沒睡。他手中的鉛筆和眼鏡組成了「100」,說明了他渴望考到好的成績。他的眼神讓我感覺到他想「減負」。( 吳江市震澤億龍紅木 - 億龍文學 www.sz-ylhm.com )
減負?這不就是令學校的老師、家長頭痛的問題嗎?這不就是教育家爭論不出結果的問題嗎?
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都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再加上有的父母親布置的家庭作業多得像座小山。有的孩子被逼著做家庭作業做到了11點多,還沒睡,第二天上課又沒精神。一些家長認為,讓孩子減負,不讓他做家庭作業,分明就是把他們的孩子往後「拉」。其實,那些家長完全想錯了。如果孩子做家庭作業做到11點多,第二天上課就沒精神,那麼,他那天所上的課還不是一樣沒聽到。這樣,還不是弄巧成拙嗎?還有些家長認為,星期六、星期天是孩子們的「充電器」。一到星期六天,就把孩子拚命往裡邊塞。把孩子兩天的課程安排得的滿滿的。讓孩子根本就沒一點喘氣的機會。怪不得,一些孩子總是渴望有個星期八,好讓他們自己設計一個自己滿意的課程。
其實,那些家長並沒有錯。只是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心情太急罷了。如果他們認為減負是對的,那麼,有一天,「考考考,老師們的法寶;分分分,學生們的命根」這句順口溜就成了個回憶。家長們放手吧,讓孩子們「展翅飛翔」吧。讓他們自己嘗一嘗跌倒的時候。人只要有兩只腳,他就會有跌倒的時候。放手吧,爸爸媽媽!
--600字
第2篇:減負
「減負!」「減負!」口號已然喊了十多年,今天我們看到的,卻是中國中小學生的書包越背越重,家庭作業的時間越來越長;基礎教育失敗論也甚囂塵上。然而,平心而論,教育工作者們始終在路上,足音跫然,一直努力著。
那麼「減負」的呼聲由來已久,為什麼現在看來收效甚微?其責任不在於各中學沒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問題的關鍵在於應試教育模式對教學大綱、學習容量的限制性和規定性。時至今日,升學率還是衡量一所學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標准。在這種尺度之下,校際間的競爭,使得任何一所學校都不敢在減輕學生負擔上採取實質的改變,除非它不考慮市場環境下學校的生存。所以,我們看到,一些學校在呼聲之下,也曾做過相應的嘗試,可是不久又都淺嘗輒止,無功而返。說到底,應試教育的體制不從根本改變,靠這種搞法,中學生還是輕松不起來。從這層意義出發,我有理由擔心,所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應該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在精簡教學內容和作業量上下工夫,而不是僅僅做一個樣子就能萬事大吉!
記得小時候,音樂課本里有一首著名的兒歌《讀書郎》,歌中那位勤奮快樂的讀書郎和著琅琅上口的旋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這首歌也讓我深深地感嘆,因為現在的許多學生要體會當年這個孩子的心情恐怕已經比較困難了。讀書究竟是一件快樂的事還是一件痛苦的事抑或是苦樂參半,對於現今的廣大莘莘學子來說,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有什麼樣的心情就說什麼樣的話。有人在對全國4500多名初一到高三的在校學生的口頭禪做調查時發現,他們最常說的竟是與年齡不相符的「真累」,「無聊」,「煩死了」等等郁悶的話語。看到這里,忽然想起曾遇到一位學生也有類似的口頭禪,再一想,那隻是個小學生啊,而他的口頭禪是一句筋疲力盡的「我再也受不了了。」小小年紀有什麼不能忍受的事情呢?說來讓人心酸。因為成績不好,同學看不起他,疏遠他。他為了獲得友誼,用自己的方式做了許多恰當的和不恰當的努力,可結果都一樣,孤獨,羞恥。他轉了三、四所學校,每次都以為會有新的開始,但很快重蹈覆轍。學習差導致同學不理他,沒有朋友使他心情惡劣,更不能專心學習,造成惡性循環。最初是怎麼學不好的呢?據他自己說是因為一年級時的老師太凶,作業太多,他由害怕進而產生抵觸情緒,從此對學習失去興趣。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家長和老師能及時發現、調整,我想應該能得到解決。但可惜的是孩子的媽媽對此事的判斷是孩子太調皮,欠管教,可除了打和罵之外沒有任何其它方式。於是孩子就跑。從一年級開始出走,遠近都去過,還總結出經驗。他說:「我不會真的跑得你們找不到,我只是嚇嚇你們,你們就會聽我說話。」多麼簡單的要求,只是要有人聽他說話。可問題是沒人覺得這很重要,即使覺得重要,也往往沒有精力,或者不得要領。老師、家長的眼睛都盯著考試成績,哪裡有工夫關心孩子在想什麼,哪裡會覺察到這個所謂差生正期待著人們的關注,更不會想到他的身上也有許多值得贊美的亮點。在他的種種努力付諸東流的同時,家長、老師也一次次失去了打開一顆心靈的機會。不論對孩子,還是對家長,這件事的後果絕不僅僅停留在學業范圍內,它更破壞了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對孩子今後的人生道路也必將產生某種影響,是利是弊,我想不用多說。( 吳江市震澤億龍紅木 - 億龍文學 www.sz-ylhm.com )
減負、教育改革已經提倡多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然而在我們國家,學生的水平如何,最重要的考察內容就是考試成績,基本上是以成績的好壞來評價學生。因此考試壓力從未有實質性的減弱,反而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家庭似乎也越來越不能成為孩子的避風港、加油站,反而變成問題匯聚的中心。我可以這樣認為,應試教育確實讓大部分學生視學習為畏途,迫使他們為了分數而疲於奔命,壓抑了孩子天生的學習興趣,毀掉了他們本來具有的極強的學習能力,從而失去了充分發展的機會。要想真正減負,應試教育的體制要根本改變。
--1500字
第3篇:真想有個減負節
對於我們小孩來說,每天的作息時間出奇的准,早上吃完早餐去上學,中午放學後吃飯,吃完飯後睡覺,睡完覺後繼續上學,下午放學後寫作業,寫完作業後吃飯,吃完飯後洗澡,洗完澡後考考單詞詞語,預習第二天上的課文,一天的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有人問:「不是有星期六和星期日嗎?」就拿我來說吧,星期五回家寫作業,寫一會吃飯,吃完後再寫,有時作業少的時候還能玩一小會兒,作業多的時候玩你就想都不用想了,第二天,寫完作業後就考單詞和詞語,背課文,預習星期一要上的課文。把這些做完,就到星期六下午了,星期天爸爸在網上找題列印下來,就開始做了,等做完後就到星期天下午了。
你說說,放假和不放假有什麼兩樣,有的同學放假還比不放假累。
所以,我想向大人們建議,可以有一天是我們小孩什麼也不用干,整天在家休息的那一天嗎?
我想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小孩會舉雙手雙腳贊成,我想同時也會有大部分的家長會把小孩的雙手雙腳強行放下。所以,我希望我建議能有一個快樂而輕松的「減負節」,讓全中國的小孩過一次超級輕松的「減負節」。
㈩ 以減負為主題 能反映當代中學生的真實生活狀態 內容積極健康 600字左右的作文
這是個歷史性的幽默,又是個現實性的諷刺——關於「減負」這個話題,從古至今好像都有人提,然而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新一代,哪裡「負」得起這個被標上了「減」字的重任?
關於這個話題,沒有什麼正經的理論,只有教育部門的許多「口令」(也叫口號,有時也有文傳),人雲亦雲,口口相傳,說成習慣了,所以現在社會上有許多「減負」的聲音,尤以教育部門為甚。然而,叫出口號的人們並未給我們「減」了什麼,倒是我們「負」不了了。
說這話我得負責任,因為我是個底層教育工作者,而我親眼看到的中國目前的普及教育仍在「減負」的層面上徘徊不定。太多的文件太多的會議,淹沒了「減負」的聲音。要知道,我們目前所流行的教育風氣是「雨點小,雷聲大」,所有的新型政策和先行構想都只是說說而已,而有多少是在實際中加以落實的,所以現在有「雷聲小點,雨點大點,真正為民做事 」的呼聲。(順便說明:我不想在此發表「政論」)
其實我們在「減負」上不是沒有成就的。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逐步實現了或正在實現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取消了眾多的入學門檻,加大了農村教育的投入,就在今年還提出了取消高考生的地域限制,這對普通百姓家庭來講不能不說是一個又一個喜訊。然而,我們離真正的教育平等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首先是,我們的九年制義務教育經費政策早就「到位」,但大多數地方是在維持原狀(也即現狀),並未真正改善原有辦學條件尤其是偏遠農村。其次是農村進城務工人員,也沒能得到子女教育的平等待遇。此外,「擇校生」現象無法杜絕(至少到目前為止),主要原因應該是某些教育部門的利益驅動佔有很深的「群眾」基礎,而讓很多政策法規處於「暗箱」操作。
我在想,中國到什麼時候才能真正走向民主,而走出「共和」的時代!——抱歉,走題了,與「減負」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