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西省信豐縣鐵石口中學滑坡案例
(一)滑坡體的基本情況
信豐縣鐵石口中學南教學樓西側的「L」形切坡處在2004~2005年雨季曾多次發生小規模滑坡,當時學校用護坡擋牆進行了簡易的治理。2006年6月8日的暴雨再次誘發較大規模滑坡,摧毀了當時已建的部分護坡擋牆和南教學樓西側牆體,滑坡前緣滑移至學校操場。學校再次修建抗滑擋牆進行應急治理,但安全隱患依然存在。
信豐縣鐵石口中學滑坡體前後緣高差21.5m,後壁陡坎高2~5m,前緣寬90m,縱長56m,厚度4.0~9.0m(平均厚度6.3m),體積21000m3,為小型土質滑坡、牽引式滑坡。滑動面為礫質粘土與粘土接觸帶。滑坡體後方土體厚度較大且已產生張裂縫。
(二)滑坡體及其附近的地質環境條件
1.氣象水文
據信豐縣氣象台1957~2004年資料,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493mm,年最大降雨量為2221mm(1975年),月最大降雨量為510mm(1959年6月),日最大降雨量為149mm(1983年6月16日),時最大降雨量為49mm(1983年6月16日)。
滑坡體及其附近無地表水體。
2.地質環境
(1)地形地貌
滑坡地處丘陵地貌區,地形標高170~275m,相對高差95m,山脊走向近南北向。滑坡所處斜坡坡向東,原始地形為一凸形坡,斜坡上部近山脊處地形較陡,自然坡度35°左右,中下部地形較緩,坡度20°~30°。植被發育,以松樹、油茶為主,雜草灌木叢生。
鐵石口中學因修建房屋和操場,在斜坡坡麓產生「L」形人工切坡,切坡高4~7m,坡角60°左右。人工切坡後,微地形變為下部陡、中部緩、上部較陡的馬鞍形。
(2)地層岩性
據勘查報告和區域資料,滑坡區出露的地層為石炭繫上統船山組和第四系殘坡積層。
1)石炭繫上統船山組(C3c):在滑坡前緣右側零星出露。岩性為灰白色中厚至厚層狀結晶灰岩,弱-微風化,岩石緻密堅硬,飽和抗壓強度為67.29~70.67MPa。
2)第四系殘坡積層(Qel-dl):據鑽孔揭露,自滑坡前緣往後緣殘坡積層厚度增大,前緣厚度5.7~7.9m,後緣20m左右。自上而下岩性為礫質粘土、粘土。
礫質粘土:土黃-橘黃色、濕潤、可塑-硬塑狀、干強度中等、厚度為2.8~12.1m、平均厚度為6.17m。據土工試驗資料,天然含水量為32.7%,重度為18.6kN/m3,壓縮模量為6.74MPa,內聚力為47.8kPa,內摩擦角為17.8°,承載力特徵值fak=200kPa。
粘土:橘黃色、很濕、軟塑狀、土層軟弱、厚度2.7~6.8m、平均厚度4.23m。據土工試驗資料,土天然含水量為31.9%~33.4%,重度為18.5~18.6kN/m3,壓縮模量為7.41~8.45MPa,內聚力為42.6~55.6kPa,內摩擦角為18.2~19.3°,承載力特徵值fak=220kPa。
此外,在滑坡區附近有二疊系下統茅口組細砂岩、粉砂岩、頁岩出露。
(3)地下水
滑坡區淺部為孔隙潛水,水量貧乏,水位隨季節變化明顯,滑坡前緣孔隙潛水的水位埋深:雨季為1.1m;枯季為2.1m,地下水接受大氣降水直接入滲補給,主要往坡腳溝谷地帶排泄。深部為岩溶水,根據區域資料並結合滑坡區地形、地質條件分析,岩溶水水位埋深大於10m。
(4)區域穩定性
抗震設防烈度為小於Ⅵ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小於0.05 g,區域穩定性好。
(三)滑坡體的穩定性
1.已有防治工程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
學校曾先後兩次對滑坡採取過護坡擋牆和抗滑擋牆工程治理。第一次的護坡擋牆自南側教學樓前至教學樓西側,呈「L」形,長度30m左右,高3.5m(地面以上);第二次的抗滑擋牆連接未被滑坡損毀的護坡擋牆(「L」形切坡轉角附近),往北至中間教學樓西側牆邊,長度60m,擋牆地面高度2.1m(北端)~3.5m(中部至南端)。擋土牆用漿砌塊石砌成,頂寬1.2~1.3m,內側牆面直立,外側牆面坡度79°(北端)~84.5°(南端);擋牆埋深0.5~0.7m,設計底寬2.6m;擋牆高度3m(北端)~4m(南端),牆底寬度1.7~2m。
已建擋土牆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抗滑穩定性差。已建擋牆牆高4m、基礎底寬2.6m、厚0.5m,上部為頂寬1.3m、底寬2m、高3.5m的直角梯形。已建擋牆抗滑安全系數低於規范要求的Ks≥1.3。
2)基礎埋置深度淺。擋牆基礎埋置深度0.5~0.7m,滑動面可能從擋牆底部剪出。
3)擋牆長度不足。已建擋牆北端未到達滑坡北側緣,滑坡北側後緣有裂縫繼續往北延伸,在合適的條件下可能產生滑動。
2.滑坡穩定性
經採用條分法計算,圖5-1中,A-A′剖面最末條塊剩餘下滑力為276.6kN/m,滑坡穩定安全系數為0.968。
2. 信豐縣鐵石口中學報名費是多少錢鐵石口中學七年級報名弗
答: 信豐縣鐵石口中學不收報名費的
如有疑問
請繼續追問
3. 鐵石口中學校長叫什麼
現在鐵石口中學的校長也是俞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