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作文無事可寫怎麼辦
以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也可以是閱讀或者聽別人講的,自己整合之後運用的。回也就是自答己可以編的。小舉人作文,講解過,人和事物都是有背後的故事的,這些是可以編出來的,但是要合乎情理
①要知道寫作方法,②了解閱讀的作用和③寫作的目的。
其實作文很簡單的,很多孩子口頭表達能力很好的,說得頭頭是道。可是作文時,就感覺無從下手。
那麼我們需要從口頭表達中去提煉寫作的方法。我平時交流會問和答,要和勸……把我們想表達的說出來,能不能把這些方法用到作文中去呢?
閱讀多是不是就能寫好文章呢?
確實有一部分孩子在堅持閱讀之後,他們的作文寫好了,那是因為他們從享受型閱讀和鑒賞性閱讀,兩者結合找出來字詞句段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如果您的孩子不會,那麼就要請外援了,讓老師引導他找到方法。
最後一個,寫作目的一定要明確,寫作文不是想到哪裡寫到哪裡的,一定有主題的,有重要內容的。
您搜一下小舉人作文與閱讀吧,講的方法很容易理解和運營。
2. 我是一個初中生,語文方面我總覺得寫作文時總覺得沒有東西可以寫,記敘文覺得敘事空洞有時還會覺得沒有事
寫作的源泉來來自生活。為了提高源自己的寫作水平,應多觀察身邊的人、物、事。記敍文的寫作關鍵在於抓住他們的特徵 ,記錄關鍵的過程,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會生功,有血有肉。議論文的寫作關鍵是確立論點,選准論據,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不會空洞、浮泛。總之,作文水平的提高,就是要多看、多讀、多寫、多練。只要努力,相信你會很快提高你的寫作水平的。祝你進步。
3. 發現作文實在沒事可寫,或者寫不長
讀附件,學學描寫吧,它會幫你把作文寫長。
4. 五年級學生寫不好作文怎麼辦每次作文都是無事可寫,要麼寫出來都是很枯燥,沒有文章色彩。作文書一大堆
一、細致觀察,追求真實
什麼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的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裡編的准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說:「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確地、細致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察、認識、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說《點心》,並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所以學會觀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第一要素。我在多年的教學中,常聽一些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拿起筆起來就頭疼,總學得沒東西可寫」。有的乾脆說:「我不知道該寫什麼,從何寫起。」有的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但是仔細一看,生搬硬套的多,甚至瞎編一些內容,空洞無物,脫離實際。為什麼造成作文難寫呢?總的來說,就是缺少觀察,沒有真實感,因此無從下筆。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呢?我認為,首先要學會觀察。我在教初中語文第三冊阿累寫的《一面》這篇課文時,指出作者阿累在描寫魯迅外貌時,五次寫了他的「瘦」。其中三次是從遠到近更清楚,更細致地寫出外貌特徵。為什麼作者對魯迅的外貌特徵寫得那麼傳神,那麼典型呢?主要是作者善於細致的觀察,內心有獨特的感受。所以,我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非常重視觀察,重視寫真實內容。因此,每個星期的作文課,我都利用一定的時間帶學生走出課堂,進行實地寫作,有時在校園里觀察校園植物,觀察竹子、樹木、花草,有時在周末時間到野外參觀,進行野外寫作,領略秀美的自然風光。經過這樣的訓練,不但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積累豐富的題材,寫出真實內容,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
5. 寫作文時,不知如何下手,感覺無事可寫,怎麼辦呢
以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也可以是閱讀或者聽別人講的,自己整合之後運用的。也就是自己可以編的。小舉人作文,講解過,人和事物都是有背後的故事的,這些是可以編出來的,但是要合乎情理
6. 小明寫作文時,總是苦於無事可寫,無話可說,可以用什麼話來開導他
把晚上做的夢寫出來就足夠了
7. 為什麼99.99%的小學生覺得作文無故事可寫
友誼
開頭:現代人的友誼,很堅固又很脆弱.它是人間的寶藏,需我們珍愛.友誼的不可傳遞性,決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書.我們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誼,但我們不會和同一個人有不同的友誼.友誼是一條越掘越深的巷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的,刻骨銘心的友誼也如仇恨一樣,沒齒難忘.
結尾:長留史冊的,不是錙銖必較的利益,而是肝膽相照的情分,和朋友坦誠的交往,會使我們留存著對真情的敏感,會使我們的眼睛抹去雲翳,心境重新開朗.
團結
開頭:每次聽到這首歌「團結就是力量」這首歌我總是感慨萬千,特別是在XX事情後,體會更是深刻
結尾: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滲入泥土,便會消失不見,可匯聚成河卻是川流不息.如同我們,在許多的困難面前,一個人總是凸顯著單薄,而無法作為,可當我們團結起來,卻可以創造無數的奇跡.
寬容
開頭: 寬容是人類生活中至高無尚的美德.因為寬容包含著人的心靈,因為寬容可以超越一切,因為寬容需要一顆博大的心.因為寬容是人類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種情感能融化心頭的冰霜.而缺乏寬容,將使個性從偉大墮落成連平凡都不如.
結尾: 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寬容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凈;正因為寬容似火,使平淡通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為有這詩般的寬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賦予生命以永恆.
諒解
開頭:諒解如一杯清茶,沖淡彼此之間的誤會;諒解像一縷春風,吹化人間隔膜的冰層;諒解像一隻寒梅,預示心靈來春的溫情;諒解是一架彩虹,讓就不相逢的情感放射光彩.
結尾:逝者如斯,歷史的浪花淘盡了王朝的恩怨情仇,當今既沒有了一方霸主,也沒有了雄風王者;我們在追求團結、奮進、和諧、平等,我們同樣應該獨守那份恬然與空明,用每一句話沒一種表情向人們昭示諒解,協同人們用諒解交往.
把握諒解,社會便會進步;
把握諒解,人類便擁有財富.
理解
開頭:理解,是友誼的結晶;理解,是從信任中開出的鮮花;理解,是人與人之間關愛的光環.它能讓誤會變成點綴美麗的小瑕疵,於社會中,人們相互的理解,能使這個大家共有的家園更加繁榮、安定.
結尾:相信總有一天誤會能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因為它由理解來澆灌!
分享
開頭:孤寂人生,誰來聆聽你心中的清音?望眼未來,誰來領略你眼中的精彩? 山青青,水盈盈,彈一曲「高山流水」,震徹群山,激揚層浪.於是俞伯牙與鍾子期共同欣賞這份相遇相知的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結尾:分享是一種博愛的心境,學會分享,就學會了生活.
分享是一種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時,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
分享是一種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時,明白了存在的意義.
快樂的分享,痛苦的承擔.在你與人分享的時候,就肩負著一份重任.讓他更快樂,讓痛苦全部溜走,讓陽光灑滿你的心靈.
8. 學生寫作文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怎麼辦
陽光如蝶,輕盈地棲息在我的肩頭,院子里的朵朵菊花,金燦燦地開放,靜靜地觀賞菊花,心是那麼的靜,彷彿陽光下的碧波,閃著銀光,緩緩地流淌……思緒又回到了去年那個菊花盛開的季節,是您,我親愛的老班走進了我的生命,在我的心底里留下永恆的溫暖。
忘不了的是你平靜樸素的面容。麻利干練的短發是你日月耕耘的見證,高高的前額充滿你睿智的哲思;明亮的雙眸散發出你對人生的淡然……沒有濃妝艷抹的絢麗嬌艷,只有略施粉黛的淡雅精緻;沒有精心雕琢的刻意做作,只有渾然天成的真切自然;沒有珠光寶器的繁瑣點綴,只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朴實清新。正如那一朵朵開放在山野間的野雛菊,攜下一縷陽光,靜靜地綻放在我的心頭,給我留下點點溫暖。
姚老師,你還記得那次考試嗎?我的數學失利,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覺得自責、彷徨。整個人彷彿被封進了一個透明的琥珀中,看著這精彩紛呈的世界,卻再無勇氣嘗試掙開這堅硬的束縛,是你在我迷茫找不到人生方向時用你那淡淡的語氣、真切的口吻對我說:「你可以的!」這四個字,如晴天霹靂般把我拉回現實,又如久旱逢甘露般給我送來希望,亦如初升朝陽般給我送來前進的力量,讓我繼續一步步地走下去。你那淡淡的語調,我至今難忘,那語調,有曇花輕吐芬芳的靜謐,有惠風輕拂臉頰的溫柔,更有菊花傲立風霜的淡然,你這靜靜的話語不正像那有清熱去火功效的菊花嗎?讓我拂去心頭的那份煩躁,帶給我陣陣涼意,成為那份留在心底的溫暖。
更忘不了的是你伏案批改作業的身影,玫瑰色的斜陽如同一隻只美麗的蝴蝶,輕盈地棲息在你伏身批改作業的肩頭,晚風輕拂你的短發,帶來陣陣茉莉花香。只見你右手輕晃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如同你嘴角一抹不經意的微笑。你右手執筆,筆尖輕輕地在一張張試卷上劃過,跳起美麗的華爾茲,筆尖與試卷輕觸時發出的「沙沙」聲,像小巧的蟲子用細密的牙齒嚼著春天的新葉的時候清脆的節拍……張張試卷上的批改是你心血的傾注,句句作業上的評語是你愛的結晶。你伏案批改作業的身影正如那傲立風霜的菊花,在寂靜中輕吐芬芳,默默綻放自己最美的身姿,給我的心底里留下永恆的溫暖。
庭院深深,金菊朵朵,靜靜地賞花,纖影翩躚,芬芳心扉,細細品味你留在心底的那份溫暖。你,心素如簡,人淡如菊。
9. 作文寫不長,感覺沒有事情可寫怎麼辦
小孩的成長學習過程,肯定是有事可寫的,只是他不知道怎麼把事寫出來。為什麼寫出來。也就是說文章要確定主題,圍繞主題再來寫。而且文章寫長也有方法的,也需要小孩領會後去練習的。您可以看看小舉人作的課程
10. 初中有哪些作文題目關於寫人寫事無
溫暖的母愛人一出生所能體驗到的第一份情感,就是母愛,盡管那時我們沒有記憶,但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戀。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媽」。這是一個簡單而又意味深長的字眼,充滿了希望、愛、撫慰和人的心靈中所有親昵、甜蜜和美好的感情。在人生中,母親乃是一切。在悲傷時,她是安慰;在沮喪時,她是希望;在軟弱時,她是力量;母親鼓勵我們好好學習世上唯一永恆不變的也只有母愛,有人說母愛如海,因為她有包容一切的胸懷;有人說母愛如燭,因為她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那是最美麗的火焰..還有人說,母愛是陽光,因為她溫暖身心,給人力量……我覺得用世界上任何美好的事物來比喻母愛都不過份,但是我更喜歡把赴茸齟河輳?那是一種執著的,默默無聲的,沒有回報的付出,那是一種溫情,那是一種關懷。也表達了孩子對母親的感恩之情,親情在這世間,讓生活變的多姿多彩,親情是美麗的。其實並不只有在母親節這天才要「特別」去關心母親,365天里,每一天都是母親節,母親的關心是不放假的。需要關心的除了母親之外還有父親及家裡所有關心的您的人。父親母親都是家庭的支柱,幸福的源泉,也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支撐。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很好好的去愛護這份與生俱來卻又珍重可貴的幸福。讓我們多給母親一點愛與關懷,那怕是酷暑中的一把扇子;寒冬中的一件毛衣……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健康快樂,也祝福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滿!我有一個好父親父親是一個少言的人。他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候,都是聽見母親一個人在不停的講話,父親只是一個勁的抽煙,偶爾才應答一下,那話也多半隻是一兩個字。家裡來客人,父親陪人家吃飯,既不讓酒,也不勸飯。只自顧自吃自己的,顯得很不禮貌的樣子。對我們幾個孩子也一樣。他很少過問我們的學習,他覺得學習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有問題問他,他也是說你們還是去問老師吧。父親是個農民,但在我眼裡很多地方又不像地道的農民。父親讀完了小學,初中上到了二年級就因貧困輟學了。接著他和幾個同伴瞞著爺爺奶奶一口氣跑到了包頭,在那兒上了兩年的中專。後來因為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災害學校解散了,父親又回到家繼續當他的農民。父親寫一筆很好的毛筆字,村裡誰家有紅白喜事,父親總要被人家恭敬地請去當帳房先生,記記份子什麼的。到了春節,更是父親忙碌的時節,鄉親們都早早的把大紅紙送到我家,請父親寫春聯。往往春節未到,我家早就洋溢著節日的氣氛了。我小的時候習字,父親就讓我學著給山東的舅舅寫信。什麼格式,怎麼稱呼,如何落款,都是父親手把手教我的。我雖然喜歡他的字,但我練字沒長性,直到如今也沒形沒體兒的。回家陪父親喝酒,喝到高興處,父親總是指著我說:「就你還中文系,還老師,寫字還不如我這個農民哪。」我只能笑著點頭。父親是個愛書的人。他每次出門,包里總要塞本書。實在沒有可看的,也要捎上幾張報紙。記得父親親手買的書有1975年出版的三卷本的〈水滸傳〉、上下冊的《東周列國故事》、《聊齋志異》和馮夢龍的「三言」。農閑時節,別人家的男人或打牌或賭錢,我父親就在炕上看書。逢雨雪天,更是整天抱著書看。這兩年父親眼花了,自己買個花鏡,還是不忘讀書。我有時端詳端詳,老人還真像個文人先生呢。今年暑假回家,我倒騰書櫃,找出一套明朝抱翁老人的《今古奇觀》來,是清朝道光年間刻印的,可惜少了一卷。我對他說,這書給我吧。父親說行啊,反正我眼花也看不了了。父親還常常感慨地對我說:「文革那會兒,你爺爺當私塾先生時留下來的書都讓我作飯時當柴火給燒了,怕惹禍。要不留到現在也值錢了。」於是我也很感慨。好在我們這一代不會再趕上「焚書」的年代了。我家的三個孩子中,父親最疼我,他說我坐得住,安分。冬天的時候,我整天在大街上瘋跑,出了滿身的汗,熱得把穿的棉褲都溻濕了。早晨起床前,父親總是早早把火爐點好,然後把我的棉褲用手翻轉過來,一點一點地靠近爐子烤,邊烤邊慢慢晃動著,不一會兒,我就看見棉褲上騰起縷縷熱氣。等烤完了,父親還要用他的兩雙大手把棉褲搓搓,讓它柔軟。等我再穿上的時候,感到很溫暖。父親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他常常給我擦皮鞋,每次都收拾得很仔細。我上學騎的自行車,每天都是父親為我取出來,晚上回到家,每次也是父親為我存放好。擦車打氣更是他的份內之事。在他眼裡,我似乎永遠是個孩子。我上學時讀的書,都是父親親自包書皮,並用毛筆寫上我的名字。我當老師這么多年了,我上高中時的課本仍然保存完好。有時我讀他說,這書都沒用了,您把他賣了吧。父親總是說:「放著吧,放著吧,書到用時方恨少啊。」我在南京上四年大學,每次都是父親執筆給我寫信,信的結尾總是說,別心疼錢,吃好,注意身體。他很少叮囑我好好讀書,但我讀了父親的信,自然知道該怎樣去念書的。現在,我當父親也十多年了。孩子小的時候,因為他生病不肯吃葯,沒少暴打孩子,大一點了,因為不愛去幼兒園又挨了我不少打。直到現在,學習不好了,考試不好了,我對孩子也是非打即罵。想想父親對我,再想想我對孩子,確實很慚愧啊。我和父親每年相見幾次,見一次,他就老一點兒。可不是嗎,我都奔四十了,父親能不老嗎。在我眼裡,父親是個沉默的人,是個愛我疼我的人,是個愛讀書寫字的人,是個引導多於管束的人。在我眼裡,父親的形象很高大,須仰視才見。願父親能健康的活著,我願意永遠做他的孩子。我的同桌她,個子高高,沒有什麼引人注目的地方,但她卻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靈。她就是我的同桌——李艷。這學期開學的第二天,老師讓我和她坐同桌。開始我沒在意,一個黃毛丫頭,哪能比得上我堂堂男子漢。第二天,下午放學時,我因在操場上玩耍,不慎將語文書弄丟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因為一學期有三分之一是語文課,現在語文書丟了,可怎麼?早讀課,我佇立在課桌前,獃獃地望著黑板出神。這時,同桌似乎發現了什麼,伸來友誼之手,關切地詢問道:「怎麼啦?」說吧?一個硬男子漢,丟臉!不說吧?又悶在心裡。算啦!她是大隊委員,就當匯報思想:「沒什麼,語文書丟了!」「沒什麼?」對方現出驚訝的神情。接著,她拿起課本又放下,反反復復。鬼知道葫蘆里賣的什麼葯。她稍猶豫了一會兒,將書遞給我:「書給你。以後可別毛手毛腳的。」什麼,給我?我簡直不相信我的耳朵。我一慣瞧不起的黃毛丫頭,居然能說出這句話。「什……什麼,給我,你可怎……怎麼?」我半天才吞吞吐吐地擠出幾個字。」「不要緊,我有法。」「那今天怎麼?」「那就合看。」於是我倆便認真地開始早讀。上完最後一節課,我將書悄悄地塞進她的書包。然而回家後,我打開書包,語文書卻工工整整地躺在書包里,我的眼睛濕潤了。第二天早讀,她拿著一本舊書在讀書。下課後,我打開舊書一看,封面已被撕裂,書頁上角向里翻,書脊線斷了,並且少了兩頁。上課後,我拿新書和她換,但她不同意。中午時,我發現她在桌上抄些什麼。奇怪,上午沒作業呀?她凈干鬼事。我走了過去,呀!她正在那兒抄兩篇掉了的課文。她往書上看了一句,便抄在書頁大小的白紙上,傳進我耳里的是「沙沙」的寫字聲,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行行整齊清秀的字。累了,她便甩甩胳膊,然後又聚精會神地抄起來。我有點不過意,決定拿去復印,但她婉言謝絕了。抄好後,她拿出漿糊將紙粘上,又使勁地一針一針地縫好。「叮鈴鈴……」上課了,她拿起那本舊書認真地聽課。一瞬間,我的喉嚨被心中激起的強烈感情堵住,我被這種同窗的摯愛之情感動,迸出幸福而又驕傲的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