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音樂》考什麼
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音樂》考的內容有:
(一) 學科知識與技能
初中音樂教學的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基礎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等音樂基本知識與基礎理論。
音樂鑒賞、音樂表演能力(演唱、演奏、自彈自唱)、指揮能力(合唱或樂隊)與創編能力(歌曲創作或改編)。
熟悉中外音樂史發展脈絡和不同時期、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了解中外多民族音樂文化的不同特點。
音樂美學基礎知識,關注與時代同步發展的音樂學科最新信息與動態。
(二) 教學設計
1.熟知初中音樂課程,掌握《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准(2011年版)》所規定的內容和要求,了解世界著名音樂教育體系。
2.根據音樂課程基本理念,針對初中生身心發展與學習需要,運用學科知識把握重點難點,充分利用課程資源,進行音樂教學設計。
3.依據音樂教學內容和學生狀況,進行課堂音樂教學目標設計,能夠關注學生主體,突出學科特徵,體現多維目標。
(三)教學實施
能夠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運用教學方法.
利用自身音樂特長,創設良好的音樂教學情境與教學氛圍,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強調情感體驗,關注合作探究,加強綜合實踐.
(四) 教學評價
1.堅持發展性、自主性評價原則,以評價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發展。
2.能夠對學生音樂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將情感態度,知識與技能三維目標貫穿評價始終。
3. 掌握自評、他評、互評等多元評價方法與手段。
4.對音樂教學進行自我評價與反思,針對問題及時提出改進音樂教學的方案與措施。
Ⅱ 誰有初中和高中的音樂基礎知識考試試題
我是一名黑龍龍省高三學生 這是我的一些薄見:
首先你應該把初中函數的數學教材拿出來細細咀嚼一遍教材 因為高考題是根據教材出題的
買一本初中基礎知識手冊也是必要的
高中函數無非就是第二章的反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教材可能不同但是知識是相同的)
初中則為二次函數/反函數/一次函數(如果沒記錯的話)初中的函數知識是解決高中函數的基礎重點 用命題的思想也就是充分條件
高一的時候學習應該不是很緊張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去補補高中函數 如果在解題時遇到初中問題的話 可以及時的問詢 同時高中函數也可以提高一個階段
高考函數等部分題也是佔有一定分數的 不容忽視的 希望你能在三年後金榜題名
二樓說的漸近線我實在不明白它是高中哪裡的函數知識 只是聽說過雙曲線圖形里有漸近線 公式為(y=正負a分之bx)還沒有聽說過這稱的上函數
希望採納
Ⅲ 考中小學音樂教師都考些什麼好考嗎有經驗的說說大概都出什麼題啊,謝謝大家了。
1、筆試
筆試分為100分。
筆試內容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學科專業知識、教材教法為主,並涉及教育學、心理學和新課標等理論知識(不指定教材),其中學科專業知識佔80%,理論知識佔20%。
2、專業技能測試
音樂、體育職位所有考生均要求參加專業技能測試,成績為50分。
3、其他必修的 樂理 試唱練耳 和第2專業等等(主要看你學的第二專業是什麼咯。)
專業技能要考樂器,一般都是你自備1到2首演奏曲目 一首練習曲
考試時還會考視奏能力 也就是考官給你譜 你用3-5分鍾時間讀譜然後演奏
Ⅳ 中學音樂教師評職稱選什麼說課題目好
教師資格晉升考試是講課,切記在評定職稱的時候說課,那樣會對您的職稱評定成績有很大的影響。希望對您的問題有所幫助
Ⅳ 初中畢業音樂理論試題
呃,這個你只要掌握好三年來課本上的音樂和你老師拓展的音樂就好回了,聽歌寫歌名這答個首先要分析80%出點兒什麼歌唱,贊美,愛國的(抗戰時期的),要不就是某些名家的歌曲,例如宋祖英啊,李雙江啊等等,流行的一般說來應該不會出吧,也有可能是純音樂,那你就要聽聽什麼莫扎特,貝多芬的,還有,每一首曲子都要知道它的背景,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它。 趁最後的時間加油努力惡補吧同學,考試題確實忘了,祝你在中招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Ⅵ 音樂考試題(急!!!)
哈哈!老兄,看你也是校友,幫你一下!!
音名、唱名、音組:
樂音體系中,有七個獨立名稱的音級,稱為基本音級(鋼琴上白鍵所發出的音是基本音級),這七個基本音級分別用英文字母C、D、E、F、G、A、B來標記,稱為音名。它表示一定的音高,在鍵盤上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
在七個音名在唱歌時,依次用do、re、mi、fa、sol、la、si來發音,稱為唱名。
七個基本音級在音列中是循環重復的,第一級音和第八級音,它們音名相同,但是音的高低不同,構成了八度的關系。由於音名在音列中重復出現,因此將音列區分為各音組,分別以大字組、小字組、小字一組等名稱來加以區別。
大字二組、大字一組和大字組,稱為低音區。
小字組、小字一組和小字二組,稱為中音區。
小子三組、小字四組、小字五組,稱為高音區。
節奏
將長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叫做節奏。
重音
和周圍的音相比,在音量上較強的音叫重音。重音用>或∧記號來表示。
節拍
相同時值的強拍與弱拍有規律的循環出現叫做節拍。處在重音位置的單位拍叫做強拍,處在弱音位置的單位拍叫做弱拍。如:
節奏和節拍在音樂中是交織在一起的,它們以音的長短和強弱,有規律地貫穿在音樂作品之中。
小節線、小節、終止線
在強拍前面用來劃分節拍的垂直線稱小節線。
兩條小節線之間的部分稱小節。它是表示由強拍開始到後一個強拍前為止的部分。
單旋律記譜時,每行音樂的開始端不用劃小節線。
記在音樂作品的末尾的復縱線(右面的一條略粗於左面的一條),稱終止線,表示樂(歌)曲到此結束。
記在音樂作品的明顯分段處的復縱線(兩條同樣粗細),表示樂(歌)曲到此告一段落。如:
排、拍子、拍號
用某一時值的音符(常用的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表示節拍的單位,叫拍。每小節有幾個單位拍就稱幾拍子。
表示不同拍子的符號叫拍號。拍號寫在譜號和調號(升記號或降記號)的右面。如:
它的含義是:
常見的拍子可歸為以下幾類:
1.單拍子
每小節只有一個強拍的拍子叫單拍子。如:
2.復拍子
每小節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同類型單拍子叫復拍子,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強拍(第二個及以後的強拍稍弱,稱次強拍)。如:
3.混合拍子
每小節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類型單拍子叫混合拍子,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強拍。如:
4.變換拍子
在一首歌(樂)曲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現,或先後出現的叫變換拍子。
①不同拍子先後出現:如:
②不同拍子交替出現:如:
切分音
一個音由弱拍或弱位(單位拍中第一個音稱為強位,其他音稱為弱位)延續到下一強拍或強位,因而改變了原來節拍的強弱規律,這個音就稱為切分音。切分音的記譜法有兩種:
①在一小節或單位拍之內的切分音,一般用一個音符來記寫。如:
②跨小節或單位拍的切分音,一般用連音線來記寫。如:
弱起小節
歌(樂)曲的第一個音起於弱拍位置,這樣開始的小節叫做弱起小節,或稱不完全小節。這種歌(樂)曲的最後一小節也應是不完全的,但將首尾兩小節的節拍相加,必須成為一個完全小節。如:
Ⅶ 固安縣中學音樂教師招聘考試題型有哪些
教師招聘考試題型一般情況當地公布考試大綱的時候會有這方面說明,
主要題型有:
1,主觀題+客觀題,全國80%以上地區都是這種題型。包含填空、單選、多選(或者不定項選擇)、判斷、名詞解釋、簡答、論述(含案例分析)這幾種題型中的全
部或者部分組合。這種考試題型造成兩個難點:1、內容繁雜,知識點多,需要記憶的知識太多;2、主客觀易混淆,耗費精力大。
2,全部客觀題,10%左右的地方考試採取這種命題方式。一般包含單選、多選(或者不定項選擇)、判斷這三種題型。這種題型復習難度相對較小。
3,只有面試題,一般只針對特招教師,不是主流。
Ⅷ 音樂考試題 急!
1.淺談古曲《酒狂》的來歷。
《酒狂》:古琴曲。晉代阮藉所作,通過描繪混沌的情態,泄發內心積郁的不平之氣,音樂內在含蓄,寓意深刻。
古琴家姚丙炎先生以《神奇秘譜》的《酒狂》譜為蘭本,又參照《西麓堂琴統》譜整理打譜,把樂曲處理成在古琴樂曲中罕見的6/8拍子。由於弱拍常出現沉重的低音或長音,造成音樂的不穩定感,表現了人在酒醉後步伐踉蹌的神態。同時他不著重表現表面的狂態,而是通過描繪混沌的情態,以泄發內心積郁的不平之氣,音樂內在含蓄,寓意深刻。
樂曲採用基本曲調的變化重復,曲首兩小節的節奏型通貫全曲。另外,第一、二、三段出現兩小節的固定終止型。樂曲結束段有「仙人吐酒」的文字提示。「長鎖」指法演奏的一連串同音反復,音樂流動如注,滿腔怒火盡泄,表現了外形酒醉佯狂,內心疾惡如仇的意境,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優秀古琴曲目。
2.請例舉我國古代樂器5件。
塤、簫、古琴、古箏、箜篌、琵琶、阮、笙、二胡
3.請把下列西方音樂發展時期按時間順序排列起來(用字母表示)
a浪漫主義時期 b古典主義時期 c印象主義時期 d巴洛克時期 e現代主義時期
d b a c e
4.歌劇是怎樣的藝術?淺談它的起源、發展和主要組成部分。
歌劇:歌劇(opera)是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劇(劇本與表演)、文學(詩歌)、舞蹈(民間舞與芭蕾)、舞台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有時也用說白和朗誦)。
【歌劇的起源】
一般認為歐洲歌劇產生於16世紀末。西方公認的第一部歌劇,是在人文主義影響下,企圖恢復古希臘戲劇精神而產生的《達佛涅》(另譯《達芙妮》),編劇o.里努奇尼,作曲j.佩里與j.科爾西,1597年(一說完成於1594年)於佛羅倫薩g.巴爾迪伯爵的宮廷內演出,由於此劇原稿失傳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為慶祝亨利四世婚儀而寫的《優麗狄茜》做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劇。由於公眾對歌劇的歡迎,1637年威尼斯創設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劇院。
【歌劇的發展】
17世紀末,在羅馬影響最大的是以亞•斯卡拉蒂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劇樂派。該樂派在劇中不用合唱及芭蕾場面,而高度發展了被後世稱為「美聲」的獨唱技術。當這種「唯唱工為重」的作風走向極端時,歌劇原有的戲劇性表現力和思想內涵幾乎喪失殆盡。於是到18世紀20年代,遂有取材於日常生活、劇情詼諧、音樂質朴的喜歌劇體裁的興起。義大利喜歌劇的第一部典範之作是帕戈萊西的《女傭作主婦》(1733年首演),該劇原是一部正歌劇的幕間劇,1752年在巴黎上演時,曾遭到保守派的詆毀,因而掀起了歌劇史上著名的「喜歌劇論戰」。出於盧梭手筆的法國第一部喜歌劇《鄉村占卜師》就是在這場論戰和這部歌劇的啟示下誕生的。
義大利歌劇在法國最先得到改造,而與法蘭西的民族文化結合起來。呂利是法國歌劇(「抒情悲劇」)的奠基人,他除了創造出與法語緊密結合的獨唱旋律外,還率先將芭蕾場面運用在歌劇中。在英國,普賽爾在本國假面劇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英國第一部民族歌劇《狄東與伊尼阿斯》。在德、奧,則由海頓、狄特爾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將民間歌唱劇發展成德奧民族歌劇,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紀,格魯克針對當時那不勒斯歌劇的平庸、浮淺,力主歌劇必須有深刻的內容,音樂與戲劇必須統一,表現應純朴、自然。他的主張和《奧菲歐與優麗狄茜》、《伊菲姬尼在奧利德》等作品對後世歌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19世紀以後,義大利的g.羅西尼、g.威爾迪、g.普契尼,德國的r.瓦格納、法國的g.比才、俄羅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爾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劇大師為歌劇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成型於18世紀的「輕歌劇」(operettta,意為:小歌劇)已演進、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體裁。它的特點是:結構短小、音樂通俗,除獨唱、重唱、合唱、舞蹈外,還用說白。奧國作曲家索貝、原籍德國的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是這一體裁的確立者。
20世紀的歌劇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納影響的理查·施特勞斯(《莎樂美》、《玫瑰騎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是將無調性原則運用於歌劇創作中的貝爾格(《沃采克》);40年代迄今則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米約、曼諾蒂、巴比爾、奧爾夫、賈納斯岱拉、亨策、莫爾以及英國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頓等。
組成部分(詳細):
序曲(overture)在歌劇一開始由管弦樂隊演奏的器樂曲。作曲家常常在這里採用歌劇中重要詠嘆調的旋律素材,並給以觀眾劇情暗示(如喜劇或悲劇性質、情節發展脈絡等)。有些較長的、獨立完整的序曲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奏,但有些序曲則很短,實際上只是一個前奏。
間奏曲(intermezzo)在歌劇各場間由管弦樂隊演奏的音樂。有些較為獨立完整的間奏曲也會出現在音樂會上。
詠嘆調(aria)歌劇中的獨唱段落,用來抒發人物情感、表現演唱技巧。是歌劇中最為重要的歌唱形式。
宣敘調(recitative)又譯作朗誦調,是歌劇中用來對話和敘述劇情的、介於歌唱和朗誦之間的獨唱段落。在17、18世紀歌劇中,宣敘調和詠嘆調是有明確區別的,通常是在宣敘調之後,才出現大段的詠嘆調,但後來這兩者的界限逐漸被打破了,宣敘調加強了歌唱性,詠嘆調也帶有了朗誦的性質。
合唱(chorus)歌劇中的合唱往往能夠造成戲劇高潮,烘托出宏偉的熱烈的氣氛,並與細膩抒情的獨唱造成對比效果。有些歌劇中的合唱曲成為音樂會上重要的曲目。
重唱分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六重唱、七重唱、八重唱。重唱在歌劇中是十分有效的手法,它可以使幾個人同時用各自的特性音調歌唱,或表現同一內容,或表現完全不同的內容,造成生動的戲劇性和立體化的效果。
舞曲(dance)在歌劇中常有舞蹈場面插入,這些舞曲有些是獨立完整的,因此常常在音樂會上演奏。在早期歌劇中(尤其是法國歌劇),為了迎合人們的趣味,常常加入與劇情並無多大關聯的舞蹈場面,後來通過改革,舞蹈場面和劇情有了緊密的聯系,它成為歌劇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有許多歌劇沒有舞蹈場面)。
5.請舉例京劇臉譜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
紅臉-(關羽)-(忠義勇猛)
白臉-(曹操)-(奸詐狡猾)
黑臉-(包公)-(明智勇猛)
6.影視音樂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老實說,這個問題很奇怪~~~~)
電影是導演的藝術,但更准確地說,它是在導演統領下的一個群體的藝術。導演、編劇、錄音、攝影、音樂、美術六大組成部分,少了其中一個電影就不存在。而音樂與電影更是骨肉相連。
1電影音樂的創作和構思必須根據電影的創作要素,即題材、內容、風格樣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條件,使電影音樂的聽覺形象和畫面的視覺形象完美融合,體現導演的總體構思和美學欣賞原則。
2 電影音樂根據影片劇情和畫面長度分段陳述間斷出現,並受電影蒙太奇的制約,曲式概念有了新的發展。
3電影音樂改變了以前音樂必須是用"樂音"構成的傳統觀念,和電影中的話語、音響等結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陳述的結構,並和"噪音"一起相結合,有時音樂與語言結合,有時音樂和音響效果結合,有時與兩者都結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現抒情性、戲劇性氣氛,成為一種新形式。
4另外,電影音樂的演奏、演唱必須經過錄音、洗印等一系列電影製作工藝,最後通過放映影片才能體現它的藝術功能和效果。同時,隨著錄音技術和器樂、配器技術和發展,已極大地豐富了電影音樂的音色和配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