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跳腰鼓讓我快樂的作文
咚!咚!咚!我正坐在沙發上悠閑地看著《三國演義》,從門外傳來了這樣的內聲音。切!誰在容打鼓?人家正看得起勁呢!我想去埋怨幾聲。走出門一看,原來是婆婆和一些爺爺奶奶們正在打腰鼓,我把已經涌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們打起打鼓來。
婆婆是一個打鼓、跳舞的能手,所以在這里她成了老師。另外的人都是婆婆的「手下」。開始了,咚---吧!咚---吧!婆婆嘴裡喊著節拍,扭扭屁股,腳步一上一下一招一式頗有一些藝術家的風采,有板有眼。我在門口看得津津有味。婆婆把一套打鼓的動作做完後讓「徒兒們」模仿一遍,「開始!」「噼---啪,噼---啪……」聲音亂得跟火車站差不多,有的爺爺奶奶甚至連姿勢都不標准,更不用說打鼓了。我站在一邊偷笑著,可婆婆卻一點兒也不覺得煩,就像媽媽教自己的孩子走路一樣,一個一個手把著手輪流著教。
經過婆婆的長時間「培訓」,聲音不再那麼嘈雜了,隊伍漸漸整齊起來,連上下走動的腳步都變得靈活多了。我看這些爺爺 奶奶雖然累得滿頭大汗,卻仍然練得十分認真---咚!咚!咚......
啊,原來打鼓也有學問啊!
Ⅱ 作文打腰鼓的心德提會
打腰鼓的心得體會
打腰鼓是我校的校本課程之一。
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內就開始學習腰容鼓,學校因此還創建了腰鼓隊,打得好的同學,被選入了腰鼓隊,每天放學後進行編排和訓練,並代表學校參加腰鼓展示活動。
打腰鼓是我們學校的特色活動,我們表演的腰鼓節目曾經在2009年獲得北京市「迎國慶」腰鼓健身大賽一等獎;在2013年地壇體育館展演活動「中國美」節目的表演中,充分的體現了我們隊腰鼓的熱愛,表演完後,場下傳來了觀眾們熱烈的掌聲。
我們不僅只關注自己的腰鼓展示,還主動幫助小同學,教他們打腰鼓。
每學期我們都開展「大手拉小手」的活動。在大課間我們會背上腰鼓進入低年級小同學的班裡,手把手的知道他們打腰鼓,並定期檢查他們,表現好的同學我們會自備一些小禮物送給他們,給予他們鼓勵,以至於激發他們對表演腰鼓的興趣。
每在六一期間,每個年級的同學都會想群體師生和部分家長展示自編自導的腰鼓舞,讓低年級的同學學習,體驗打腰鼓的樂趣。
打腰鼓不僅鍛煉了我們的意志力,還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身體協調能力也會有所提高。我們愛打腰鼓,希望學校將這種活動繼續延續下去,讓更多的弟弟妹妹們從學習中找到快樂。
Ⅲ 在活動中成長的作文:與腰鼓有關
前些日子,學校的女老師們首先打起了腰鼓。你看,她們的動作多麼整齊,舞姿多麼優美,打出來的聲音多麼清脆,似乎充滿了無窮的力量,是光和影的變幻,給人以濃烈的藝術享受,使人嘆為觀止。
最讓我們高興的一天來了。我們也有了自己的腰鼓。那興奮勁,真是別提了!你看那有點像個橢圓形的腰鼓,不大不小正合適。鼓面白里泛黃,是用牛皮做的。外面是鮮艷的紅色,十分引人注目。還有那小小的鼓槌,黑黑的,一頭粗一頭細,特別是串上綵帶,舞動起來可好看啦!
體育活動課上開始練習打腰鼓了!老師首先讓我們學系腰鼓。這還不簡單,可真正系起來就不一樣了。系長了不行,系短了也不行,光系腰鼓帶就系了好多次。接著要擺「丁字步」,動作要標准,一定要用力。然後東繞一圈,西繞一圈。還沒開始拿鼓槌呢,就不知不覺把我頭都給轉暈了。這時,我忽然覺得,老師們那整齊漂亮的動作里肯定包含了許多的汗水,為了教我們打腰鼓她們肯定要付出不少的艱辛。
再拿鼓槌,感覺已經腰酸背痛的了。敲了一會兒,也不知怎麼搞的,聽老師敲起來感覺很簡單,可是輪到我們敲出來,一點也不好聽。沒辦法,只得先記節奏,再喊號子。就這樣,才一節課的功夫,我似乎都快筋疲力盡了……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看來這話一點不假,要想打出動聽悅耳、瀟灑漂亮的腰鼓來一定要下一番苦功夫!
Ⅳ 55中腰鼓比賽作文三百字
童年像一條歡快的小河,裡面有許許多多美麗的浪花,有學古箏的浪花,有專學畫畫的浪花,有做屬手工的浪花......我最最拿手的特長就是打腰鼓了。
剛開始學的時候,我就連最最簡單的背腰鼓都不會,還要讓老師來系;首先拿鼓棒,老師給我擺正拿鼓棒的姿勢,可我的手僵硬僵硬的好像不聽使喚。
我在家時天天把作業早早的寫完,背上腰鼓模仿老師的樣子系好,按照老師的樣子認真的練習起來,把動作做得、練得都盡量做標准,天天都這么練,還練得不錯......
第二天看我打得熟練,老師說:「打得不錯,你來做示範。」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心想以後要天天這樣練,然後又自豪的上去,打得更起勁兒了。
我學會了舞動紅綢子的打腰鼓。
Ⅳ 七年級關於安塞腰鼓的舞蹈作文400
群茂騰騰的後生。
他們的身後是一片高粱地,他們朴實的就像那片高粱。
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粱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
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獃獃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但是,看!
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好一個安塞腰鼓!
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著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好一個安塞腰鼓!
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搏擊著,急速的搏擊著,大起大落的搏擊著。他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他使你驚異於那民衣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黃土高原哪,你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後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
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站立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之中,使人嘆為觀止。
好一個痛快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愈錘愈烈!痛苦和歡樂,現實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升華!人,成了茫茫一片;聲,成了茫茫一片······
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致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
簡直像是來到另一個星球。
耳畔又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Ⅵ 寫一篇打腰鼓的作文,500字,快
網上打字查
Ⅶ 描寫剪紙中腰鼓表演場面的作文
說起元宵節,每年都有很多活動,我只看過,沒參加過。今年不同了,我有幸參加了社區里的元宵節腰鼓表演,別提有多興奮了!為了表現得好一些,我訓練得很賣力。
正月十五那天到了,早上五點鍾我就起床了。我特別緊張,生怕演砸了。
吃過早飯,我就到村委會集合去了。一到那兒我便被三個女生給圍了起來,吵著鬧著非要給我化妝,我想反抗,可無奈她們人多,我只好任由她們處置。化就化吧!她們這個抹一抹,那個搽一搽,一會兒我就成了大花臉。她們走後,我又偷偷地把妝給卸了。不幸的是,到了表演地點,我又遇上了她們。她們看我的妝沒有了,生氣地把我扯過來又給我化了妝。唉,真是沒有辦法!
畢竟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我的心情忐忑不安,眼看就要到點了,生怕打錯鼓點,我一遍遍地在樹旁練習。我想這樣時間能過得更快一點吧。起碼心裡覺得快一點。
八點半到了,鬧元宵活動也正式開始了,我們村委會排在了所有表演隊伍中的最前面。我們聽著鼓點,踏著整齊的步子,走在整齊的隊伍中,打起了響亮的腰鼓。由於過度緊張,我的嘴中竟不由自主地說起了練習時的鼓點。
我吊著的心剛要落下,可這時我看見了我的同學,這讓我綳著的心更加緊張了,我的臉頓時紅透了,我生怕打得不好在同學面前出醜。由於鼓點打得很熟練,我的表演越來越從容,心情也慢慢放鬆了下來。馬路上人山人海,我們方陣雖然排在第一位,可我們四十分鍾才走了幾十米,時間真長,人可真多呀!
漫長的一上午終於結束了,今年的鬧元宵活動也就結束了。這次活動使我膽子變大了,敢參加這種公共活動了。今年我積累了經驗,來年我一定要打得更好!
Ⅷ 孩子們參加打腰鼓隊中的過程作文400字
童年像一條歡快的小河,裡面有許許多多美麗的浪花,有學古箏的浪花,有學畫畫版的浪花,有做手權工的浪花......我最最拿手的特長就是打腰鼓了。
剛開始學的時候,我就連最最簡單的背腰鼓都不會,還要讓老師來系;首先拿鼓棒,老師給我擺正拿鼓棒的姿勢,可我的手僵硬僵硬的好像不聽使喚。
我在家時天天把作業早早的寫完,背上腰鼓模仿老師的樣子系好,按照老師的樣子認真的練習起來,把動作做得、練得都盡量做標准,天天都這么練,還練得不錯......
第二天看我打得熟練,老師說:「打得不錯,你來做示範。」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心想以後要天天這樣練,然後又自豪的上去,打得更起勁兒了。
我學會了舞動紅綢子的打腰鼓。
Ⅸ 腰鼓賽後感作文,,,,,,謝謝
一篇範文希望能幫到你
2012年3月,註定不平凡,註定要留下汗水,註定要舉行那場不平凡的腰鼓比賽。
記得起初我是不願意去訓練腰鼓的,冬天的腳步還沒有完全離開,一個不熱愛運動的人當然覺得運動是件無聊的事。但最後,我還是被腰鼓所散發出來的巨大魅力所征服。
近兩個月的訓練,為的就是比賽那一刻短暫的輝煌,所以,比賽前幾天,我們該流的汗全流了,往往就是在回家以後沒有力氣寫作業。該付出的全付出了,我們不會後悔!
比賽那天,操場中央用「人山人海」這個詞來形容是最合適不過了。全級部的人往操場上一坐,我的心也隨著撲通撲通跳個不停,前幾個班的出色表現也給了我們無形的壓力,我竟有點畏懼上場了。好在有那一幫朋友的安慰,我的心才安定下來,終於……
我們班上場了,朋友的一記微笑,老師、同學們那相信的眼神,讓我的嘴角不自覺的上揚。不論是簡單的、難的動作,我都盡了最大的努力,比平常的訓練也完美得多。正當我心裡暗自高興時,意外出現了——
或許誰也沒有想到,我們四個領頭會在這個簡單的動作上出差錯。我和我搭檔忘記了動作,我旁邊的男生則把動作做錯。我心裡一片空白,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把這個動作完成,只想著過後同學們一定會怨我,一定會生氣。但比賽還是比賽,它容不得我想那麼多。到了最後的動作了,「纏腰、纏腰過襠、喊口號、下場」我們都使出了身上所有的勁,把能用的力氣全用上,在同學們的掌聲中,我們完成了動作。
但在我意料之外的是,同學們並沒有責備我們,反而個個面帶微笑,像迎接凱旋的人似的。我敢肯定,我們懂得了團結,也領會了這次比賽的真諦,雖然只得了二等獎,但我們已成功!
不平凡的三月,給我留下了不平凡的、珍貴的回憶。三月,我們懂得了團結!
說起閃耀在我們生活中的「人文」與「科學」這兩顆人類社會發展的結晶,不知為何我的第一反應是想起了他。
列奧納多•達芬奇,他被世人譽為曠世奇才,人們說造物主再也造不出第二個他。他留下的人文畫作《蒙娜麗莎》讓世人膜拜,他留下的科學探究成果《萊斯特抄本》讓比爾•蓋茨視若鎮家之寶。人們知道最多的,也許是他那些聞名遐邇的帶有「人文思想」的藝術作品,但同時不可忽略的是,他也是一個通天文曉物理的「科學怪才」。
在他身上,「人文」與「科學」這兩顆結晶同樣的流光溢彩,他是將人文與科學的左右手運用極佳的典型範例。
我想我們需要追溯到幾百年前的歐洲,再度探尋他斑斕如蝶翼的傑作中的奧秘。
《蒙娜麗莎》,他最富盛名的作品。畫中那個神秘的女子有著永恆迷人的微笑,她雙手隨意搭在扶手上的曼妙姿態有著永不消減的魔力。她那雙溫和親切卻又深邃迷離的眼睛——據說,無論你處在畫像前的什麼位置,你盯著那雙眼睛看,就會覺得那雙眼睛也在默視你。蒙娜麗莎,她亘古地昭顯著「人」的美麗,她像一束光,照亮在十五世紀歐洲滿布教會陰霾的天空。毫無疑問,她是文藝復興運動中彰顯著人文主義的一面大旗,是人文瑰寶人文精華。
可為何,蒙娜麗莎的微笑那樣不尋常的美?在《蒙娜麗莎》這幅名作中——經後人研究發現——它的光、影、線,它的構圖、用色、布局……竟然也有著對「科學」的運用。從人類視覺神經活動的角度來說,賞畫時,蒙娜麗莎的眼睛往往第一時間抓住你的視線。而你在欣賞那雙迷離的眼睛的同時,顴骨的陰影與嘴唇的弧度相得益彰,更使得她的笑容若隱若現,楚楚動人。當然,也有光學角度的說法、其他生理學角度的說法……而可以肯定是,對於科學知識的運用讓蒙娜麗莎從簡單的「美麗」變成了復雜的「魅惑」。
再來看看他的《岩間聖母》吧。畫中,聖母面龐慈祥和藹,她低垂著頭,右手摟著聖嬰約翰。畫面的右下角,小耶穌坐在地上,手指著約翰,瞪大著眼睛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在小耶穌的後面,天使微微側過身,臉龐 上浮現著一個恬靜美好的笑容。聖母、幼童、天使,他們處於一個幽美的岩洞中,身旁淺淡色彩的花裊娜地開,身
後是青山秀水,天倫之樂處處洋溢,整個畫面典雅靜美之氣從容自然地流出。眾所皆知的是,這幅《岩間聖母》,雖然是宗教體裁的畫作,但不拘泥於教會條條框框的達芬奇使它完全打破了教會束縛,充分藉由「神性」盡情表達了「人性」,人文色彩不言自明。
但你知道嗎?這幅畫運用了三角形穩定性,機械學原則,立體幾何原理,明暗對比法則,光線的反射性……達芬奇絕不僅僅是個畫家,他同時還是個對大千世界有著無窮無盡的好奇的人。他在天文、物理、軍事、密碼、水利、地質等等方面均有研究,他的自然科學知識很多時候都在他的畫作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這也就解釋了為何達芬奇的作品總是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美感。欣賞他的作品,得有人文情懷,兼具對科學之美的鑒賞。
達芬奇把人文與科學完美融合,他的不朽是多方面的。他用科學的寶劍磨礪了人文的寶石,他用人文的寶石閃耀了科學的價值。
與他同時代的人們何等榮幸。他們的生活正被文藝復興之風吹走彌漫了整個中世紀歐洲的大霧,而達芬奇身為文藝復興中的領軍人物、一代巨匠,他用他的畫筆與靈思為人們的生活抹出諸多絢爛的色彩,且永不褪色燦爛至今。試想吧!如果人類藝術寶庫中少了達芬奇的傑作,那將是多大的損失與遺憾。而正因有了達芬奇對於人文與科學的牢牢把握,人類藝術寶庫才留下了如此璀璨的珠璣滿列。而我們後人,也能滿懷著驚嘆贊美,陶醉於達芬奇的構築的世界。
我們的生活,也因此多出一種無可比擬的享受。
是的,在達芬奇的身上,我們可以找到一種人文、科學的相輔相成,找到一種人文、科學、生活的相互融合。我想,這大概也是這三者最佳狀態的融合吧!彼此纏繞,彼此開花結果。人文與科學,都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而我們的生活,也為人文與科學的發展開辟著軌跡,影響著人文與科學。
達芬奇是歷史長河中的珍珠,而歷史的長河如今依舊在奔騰前流。願人文之花綻放出生活的奼紫嫣紅,科學之泉澆灌出生活的碩果累累,而生活,依然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無盡的珍珠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