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最佩服的同學是小玲的作文400字
我敬佩的人有許多,有才華橫溢的蘇東坡、陸游、李白;有偉大的科學家牛專頓、亞里士多德、居屬里夫人,但我最敬佩的人當數我的同學——阮義龍。
阮義龍的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在全國奧林匹克英語競賽中,他居然考了92分的高分;在數學考試中,他幾乎每回都拿著鮮紅的100分;在語文中,他也不甘落後;在奧數中,他的思維最開闊,腦袋最聰明,他的成績簡直不敢相信他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
上課時,他注意力非常集中。無論有什麼響聲,他都不會在意,他總是一絲不苟地注視著老師,完全融入到課堂中,彷彿把這個世界忘記了。
有一次上課時,一隻蜜蜂從窗外飛進教室,同學們都沒有心思聽課了,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那隻蜜蜂上。同學們驚惶失措,躲來躲去,生怕被蜜蜂蟄一口,再看看阮義龍,他卻在那兒津津有味地看書。
課余,他不是翻翻書,就是做做數學題,總之他沒有閑著。他做數學題常常冥思苦想,同學們來找他玩,他會說:「不行,把這個題目做完了再陪你玩。」他靠這樣的精神,成了我們班最優秀的學生。
我敬佩的同學阮義龍,他那堅持不懈,努力拚搏的精神,使我知道做任何事都要像他那樣,才能獲得成功。
2. 讓我們敬佩的李大為的作文,還要寫上心得。
的一句關心;考試失利時的一句安慰;口渴時的一杯水;出門時的一句囑咐;這些都是母愛啊!每當早晨醒來,看到母親准備好的早餐,你有沒有感到幸福呢?
李大為老師前幾天來學校做演講,慷慨激昂,幽默的話語,喚醒了我們被生活麻痹的心。老師教導我們要有孝心,愛心,雄心。更要學會感恩。
我們應該感恩父母啊!他們有時不理解我們,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約束我們。但,他們深深的愛著我們,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啊!難道這還不夠嗎?
在我的眼中,母親並不漂亮。
3. 《游賴子洞》400字作文。
在義龍新區鄭屯鎮團結村,有一個叫著朗穴的寨子,這里有一個堪稱一絕的地下溶洞--陰河,陰河可謂是當地人民的驕傲。不過,這是以前。
說起陰河,朗穴的人民最熟識不過。它和他們有著濃厚的感情。在灌溉方面,陰河有著博大的情懷。滿壩的稻田所需求的水,全靠它無私的流淌。居住在這里世世代代的人們,一直都依託陰河的清泉,在這塊土地上不停的繁衍生息著。
陰河坐落在朗穴寨子的下翼,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地下溶洞。裡面的水一年四季都是清幽幽的,冬暖夏涼。它的洞口高六米有餘,寬三米左右。進入裡面欣賞它的景緻,得將自己的靴襪脫掉,趟水才能進去。洞中越進越窄,但這並不要緊。只要彎著腰,徐徐前進兩三米,一汪清水便呈現在了眼前。這里的水深不見底。你要是能一如既往的抓住身旁凸起的石頭,慢慢的挪動身體,一直向前,就會看見溶洞里又有一個圓圓的洞口,僅一人進入。倘若是個探險者,水性好,你可以潛水進去。不用多長時間,你就可以把頭伸出來,裡面石鍾乳白亮白亮的,把整個洞照得如同白晝一般。然則讓人詫異的是,裡面有大小不一的旱洞三四個,且洞洞相連,讓人稱奇!已年過八旬的老人張爺爺吸著葉子煙慢騰騰的說,年輕的時候,坡崗土匪馮正譯抓壯丁,每每來到朗穴都空手而歸。究其原因,是人們利用陰河這奇特的天然洞穴藏了起來。一般不知道陰河洞中有洞的人,很難想像得到它裡面的另一番景象。
自懂事起,孩提時的我們對陰河就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烈日炎炎的夏天,它是我們調皮搗蛋鬼洗澡乘涼的極佳所在。一般大人是不允許我們去裡面洗澡的。因為陰河裡的水極深,大人擔心孩子去游泳會發生危險。盡管如此,我們仍然會相約著幾個夥伴,偷偷的躲著父母,來到陰河。一到洞口,幾個就迫不及待的脫掉了身上的衣服,裸露著身子,鑽了進去。陰河裡的水,冰涼透骨,不管有多少人在裡面游泳,折騰,它的水質永遠清花綠亮的。游得累了,幾個夥伴就爬進裡面的旱洞里,仰卧在小平台上,盡情的享受著那份幽靜和涼爽。有年長的夥伴,會趁這個空隙,找來石頭,去敲打那乳白色的石鍾乳。有的也會在這個時候,猛地大喊一聲:「快跑啊,大老蛇出來了!」嚇得膽小的慌不擇路,狼狽地跑了出來。
至於陰河裡面有沒有大老蛇,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倒是張爺爺們那一輩,幾個尚還健在的老人們在茶餘飯後,心情愉悅時,一邊抽著旱煙袋,一邊喝著濃茶,繪聲繪色的對我們描繪著陰河的神奇。說裡面有金銀珠寶啦,裡面有騾子啦......晚上放田水,聽見陰河有鑼鼓的敲打聲啦,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好像他們說的故事,就在我們的眼皮底下,形象而又真實。
緊鄰陰河不遠的地方,有一山,叫賴山。賴山有一洞,叫賴子洞。賴子洞呈半凹型,寬而大,四周怪石嶙峋。在我的記憶里,有幾棵枇杷樹、拐棗樹和櫻桃樹環抱在它的周圍,挨挨擠擠,很是清幽。從遠處觀望,賴山的整個山頭就像一隻正欲跳起來的青蛙。而賴子洞恰恰就像青蛙張開的嘴巴,活靈活現。老人們說,解放以前,有人曾在這個洞里住過。至今進去,還依稀看見裡面有煙火燃燒的痕跡,有壇壇罐罐的碎片。賴子洞有一小洞,是和陰河相連的。在我的印象之中,我有一個表哥,膽子頗大,他和聾久寨子的一個表弟,帶上手電筒,打了火把,預備了充足的燃料,硬是摸索著從賴子洞鑽到了陰河。其間,在要到陰河的洞口時,居然挖到了十餘來枚大大小小的銅錢。陰河裡面怎麼會有銅錢呢?至今,也沒有人給出一個合理的答案,甚是讓人撲朔迷離。不過有一點是可以深究的,郎穴以前就是坡崗至魯屯的必經之路。陰河門口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全是用青石板鋪就而成,一直延伸到魯屯柘圍的猴場坡。「金坡崗,銀魯屯,賴子洞藏有聚寶盆」。這句歌謠,周圍的大人和孩子個個都會唱。據張爺爺說,陰河門口大坡的山樑上,以前立有一指路碑,這指路碑不知是何年何月何時立的,上面刻著有去安龍、興仁、魯屯、坡崗的線路圖。可惜了,在那動盪不安的年月,這走過了好幾輩人的指路碑,被人攔腰砸斷。再後來,砸斷了的指路碑被當地的村民們拿去墊地埂、修豬圈......到了最後,連一點點碎石屑也無從可尋了。
如今,陰河和賴子洞,已是千瘡百孔,滿目瘡痍。村子裡的砂石廠,就建在了陰河的旁邊,天天放炮炸石,嚴重影響了洞里的水質。進去觀望,一潭死水,渾濁不堪。而賴子洞門前的枇杷樹、拐棗樹和櫻桃樹,早已經被砍得樹樁樁都找不到一棵了。而神似青蛙的賴子洞左右的山崖,由於大面積的石頭被開采,現在早已面目全非,光禿禿一片,成了四不像!痛心啊,我童年中的陰河!悲催啊,我記憶中的賴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