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作文 《擁有一顆照亮別人的心》
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優雅的康德大概是不會有暴風驟雨的,心情永遠是天朗氣清.別人犯錯了,我們為此雷霆萬鈞,那犯錯的該是我們自己了.
現代的戴爾·卡內基不主張以牙還牙,他說:"要真正憎惡別人的簡單方法只有一個,即發揮對方的長處."憎惡對方,狠不得食肉寢皮敲骨吸髓,結果只能使自己焦頭爛額,心力盡瘁.卡內基說的"憎惡"是另一種形式的"寬容",憎惡別人不是咬牙切齒饕餮對手,而是吸取對方的長處化為自己強身壯體的鈣質.
狼再怎麼扮演"慈祥的外婆",發"從此吃素"的毒誓,也難改吃羊的本性,但如果捕殺凈盡,羊群反而容易產生瘟疫;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關進柵欄,兇猛的老虎也會退化成病貓.把對手看做朋友,這是更高境界的寬容.
林肯總統對政敵素以寬容著稱,後來終於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一語中的,多一些寬容,公開的對手或許就是我們潛在的朋友.
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錚這樣回答外國記者的提問:"那些反對三峽過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反對者的存在,可讓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做事更周全;可激發你接受挑戰的勇氣,迸發出生命的潛能.這不是簡單的寬容,這寬容如硎,磨礪著你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鋒芒.
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有義務捍衛您說話的權利.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它包含了寬容的民主性內核.良言一句三冬暖,寬容是冬天皚皚雪山上的暖陽;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你有了寬容之心,炎炎酷暑里就把它當作降溫的空調吧.
寬容是一種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才有浩淼無垠;蒼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強食一時的規律,才有鬱郁蔥蔥.泰山不辭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寬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納百川的江河湖海.
與朋友交往,寬容是鮑叔牙多分給管仲的黃金.他不計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貪生怕死,還向齊桓公推薦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與眾人交往,寬容是光武帝焚燒投敵信札的火炬.劉秀大敗王郎,攻入邯鄲,檢點前朝公文時,發現大量奉承王郎,侮罵劉秀甚至謀劃誅殺劉秀的信件.可劉秀對此視而不見,不顧眾臣反對,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計前嫌,可化敵為友,壯大自己的力量,終成帝業.這把火,燒毀了嫌隙,也鑄煉堅固的事業之基.
你要寬容別人的齟齬,排擠甚至誣陷.因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讓對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縫里長出的草最能經受風雨.風涼話,正可以給你發熱的頭腦"冷敷";給你穿的小鞋,或許能讓你在舞台上跳出漫妙的"芭蕾舞";給你的打擊,彷彿運動員手上的杠鈴,只會增加你的爆發力.睚眥必報,只能說明你無法虛懷若谷;言語刻薄,是一把雙刃劍,最終也割傷自己;以牙還牙,也只能說明你的"牙齒"很快要脫落了;血脈賁張,最容易引發"高血壓病"."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安德魯·馬修斯在《寬容之心》中說了這樣一句能夠啟人心智的話
⑵ 點亮自己,照亮他人的作文開頭(高中作文)
人生就如一葉扁舟,緩緩駛向生命的終點。一路上,我們看盡風景,品析百味,間或遇見激浪翻湧,間或享受清風拂面,不過仍憑如何顛簸,我依然怡然自得地欣賞著沿途的美景。因為在我的船頭,始終有一盞燈,它照亮了我前進的路,為我驅散了烏雲,同時更是照亮了與我一路同行的朋友們......
⑶ 照亮別人閱讀答案
1.(1)借花獻佛來(2)為善源至樂 2.解釋 證實 領悟 3。引用 4.花:盲人提燈籠的故事
佛:朋友 善:好事 樂:快樂 5.「予人方便,予己方便」懂得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有愛心奉獻
答案還可以嗎?
⑷ 溫暖的力量作文.(溫暖自己,自己也照亮別人)
溫暖的力量
清晨的一縷陽光從窗外灑了進來,城市新的一天開始了。今天的陽光格外燦爛,今天的心情格外愉快。今天,我要和媽媽一塊去爬紫金山,好好享受暑假的休閑生活。
來到山腳,一路望去,熙熙攘攘的人群絡繹不絕,人們臉上滿是微笑。隨著人群,我們爬爬停停,停停爬爬。累了我們就歇會兒,看會兒風景,聊會兒天,休息好了我們就繼續前行,倒也不覺得累。
不知不覺中,我們走到了一座古人的仙墓。我一時興起,拉著媽媽參觀了仙墓。順著墓道繼續前行,忽然間發現離上山的原路越來越遠了,似乎已經到了山的另一頭。回頭吧也實在太遠了,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往前走。一路上幾個晨練結束還沒回家的老人熱情得給我們指點著下山的路。此時的太陽只讓人覺得驕陽似火,烤的人渾身滾燙,我們走的筋疲力盡,山道上的人越來越少。就在這時,一對看上去十分慈祥老年夫婦經過我們身邊,看出我們可能是迷了路。老人熱心的告訴我們車站的方向離現在的地點還很遠,比劃幾次後,方位感極差的媽媽仍暈暈乎乎。老大爺見狀說到:「反正我們要鍛煉身體,不如陪你們走一段吧。」我們立即開心的道了謝。一路上兩位老人隨意的和我們聊著家常,感覺就像和自己的爺爺奶奶在聊天一樣。又走了好一會兒,奶奶忽然停住了,用手指著前方說道:「車站就在前方了,我們不送你們了,平時我們鍛煉是不走這條路的,這條路離我們家的方向遠著呢。我們得趕緊回去做飯給孫子吃了。」我和媽媽愣住了,本以為他們只是順路,沒想到是專程為了送我們才走了這么遠的路。一時間,感激之情無法用言語表達。我和媽媽繼續前行著離開了這對老夫婦……
回頭望望,他們站在路中央,沖我們揮著手。我的眼裡充盈著感激的淚水。今後,我也要做一個默默的為別人帶來方便不圖回報的人,這個念頭在我的腦海里久久的盤桓著。這,應該就是溫暖的力量吧!
⑸ 照亮別人溫暖自己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1、人們更多地強調的是教師所具有的奉獻角色,卻忽視了蠟燭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溫暖
2、溫暖自己才能照亮別人 - 溫暖自己才能照亮別人
3、照亮別人也溫暖自己,北川一對母子無法言棄的日日夜夜
4、愛是一盞燈,照亮別人,也溫暖自己,教育是照亮他人,更是溫暖自己
希望能幫助您!
⑹ 一支照亮別人的蠟燭作文100字
一個普通的圓柱體,披上了紅色的外衣,頭上長著一根「天線」,這就是蠟燭。
蠟燭是一種非常普通的物品,相信大家都見過蠟燭吧!它非常便宜,滿世界到處都是。看到這,你一定會感到奇怪吧,蠟燭這么普通,我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介紹它呢?的確,蠟燭很普通,但是它那種默默為他人付出的精神卻深深吸引了我。它點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不求一絲回報。想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國花朵的培育者、祖國棟梁的支柱、為我們默默付出的老師。每天,老師早早地回到學校,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傳授我們豐富的知識。大家都說老師是園丁,是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燈。可我卻要說老師是一支蠟燭。「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老師用辛勤和汗水培育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使我們成為祖國的貢獻者,對自己從來沒有一點兒私心,不求一點兒回報。如果生活中沒有了老師,就如停電時沒有蠟燭,人生會陷入一片黑暗。這時,我想起了上學期背的一句古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話用在老師身上再適合不過了。老師直到白發蒼蒼,也還在堅持上課,就如蠟燭一樣,為照亮別人犧牲自己。
蠟燭,它是那麼平凡,又是那麼偉大。以後,我也要像蠟燭一樣,為社會默默付出,無私奉獻
⑺ 你愛若微光照亮別人也溫暖自己,寫一篇作文320字。
回想我所經歷過的來有趣的事,源猶如一顆顆甜甜的紫色的葡萄。其中最甜最紫的一顆,是那件有驚無險的一件事。 那是三年級的時候,一天下午放學了,我去找曉田一起到小河邊的小山坡去玩。小山坡當腰有一個大坑。我們倆圍著小山坡跑,用土塊互相打來打去,在土坑裡隱蔽,還到河邊打水漂,玩得很開心。 我們玩累了,就坐在河邊的一塊大石頭上休息。過了一會,我從石頭上站起來,拍拍褲子上的土,又跑到河邊看著那黃色的緩緩流動的河水。正當我要回去繼續玩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腳下一滑,身子向前一趴,掉了下去。幸好我手疾眼快,急忙抓住了在河沿上的一塊石頭。我心想:這石頭呀,你可千萬別掉下去呀,我的命可都在你手上了。我一邊想一邊大喊救命,曉田急忙用力抓住了我的手使勁拉。最後他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才把我拉了上來每當我想起這件快樂又有驚無險的事,都使我心生感嘆,這件事使我懂得了友誼情深,懂得了患難見真情。
⑻ 照亮別人懂得放下的作文
《第十一位》一文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有一所學校,因為各方面條件極差,在一兩年內,陸續送走了十位老師。
人們斷言,不會有「第十一位」老師留下來了。這時,一位女大學畢業生,在待業期間成了「第十一位老師」!然而,當她有機會分配到大城市工作時,卻因捨不得教過三個月的學生而留了下來。這一呆就是二十年!二十年的積勞成疾,以致英年早逝!這是一個多麼感人的故事啊!但它絕非杜撰,而是真真切切的。這位好老師「舍小家,為大家」,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而這樣的老師絕非是僅有的,在我們浦江花橋鄉工作的倪永福老師,就是這樣的一位好老師。倪永福從1972年開始到地處浦江縣山區花橋鄉、距縣城大約20公里的村小教書。當時,這些村小全校只有他一個教師,卻要管好幾個年級,倪老師不分晝夜地工作。學校里水電不通,他每天只能在煤油燈下備課、批改作業。因此,落下了近視的毛病。三十幾年的操勞,如今的他病魔纏身,可這並沒有影響他上課的熱情——在山區孩子明澈的眼裡,老師還是跟以前一樣認真。令人可敬可仰!……有人說老師多麼像園丁,有人說老師多麼像春蠶,也有人說老師多麼像蠟燭,還有人說老師多麼像蜜蜂……而其實啊,再多的比喻,再多的贊譽,又怎能准確地概括老師的偉大!
我作為一名「祖國的花朵」——惟有勤奮學習,方是對老師「蠟燭成灰淚始干」這種忘我各種精神的回報。
⑼ 以蠟燭「照亮他人,犧牲自己」的品質寫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要把蠟燭比作一種人(借物喻人)。 快快
古人說燭光照亮人們的心靈、燭光是生命之光:燭光越來越少,越來越暗燭光每少一點人的生命就減少一年。燭光是夢想之光:燭光越少,夢想就越近。
「蠟燭」為人們照亮前進的路,讓人永不停止的向「夢想」前進。
「蠟燭」照亮了人們但犧牲了自己,這種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蠟燭雖幫了人們照亮但人們從不把它們放在眼裡。是啊!自從有了電燈、電泡、手電筒,那蠟燭又算得了什麼呢?只能用來幫汽車打打蠟、為桌子增加幾分亮度罷了。
蠟燭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也要像蠟燭一樣舍己為人、無私奉獻
⑽ 照亮別人
借花獻佛:花指(盲人提燈籠這則笑話),佛指(朋友) 為善至樂:善指(幫助和關懷別人),樂指(別人幫得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