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貴州省是哪一年取消小學升中學考試的
還早就沒有了吧 9幾年的事情了
B. 中小學取消考試
暫時不會。現在沒有明確的通知說會取消編制,要教師入編還是要考試的。一切以官方的說法為准。
C. 初中升高中取消考試了嗎
每個城市的狀況都不同,現在還沒有完全普及。據說江西已經取消了中考制度。
你可以到網上查找一些相關信息來確定一下。
D.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審核通過了怎麼取消
只有在未審核前可以取消報考。如果已經過了審核期,不想去考試,不繳費就可以了。顯示是報名不成功如果已經交費了,不去考試的話,顯示的是缺考。
E. 廢除中小學考試又如何
在中國,證明一種現行的事情之應該,過去只要一句「古已有之」,現在又加上一句「外國也如此」。考試制度,既古已有之,又是外國如此,一直免於被懷疑。但越是這種天經地義的事,裡面藏著的疑點就越多。我翻過幾本教育學的書,沒找到任何一種說法,可以證明考試制度之必然。是不屑證明,還是不能證明,我不知道。考試的理由,據說一是了解學生,二是培養競爭,三是選拔。 但要了解學生,考試並不是惟一的手段,更不是最好的手段。聽聽發言,看看作業,教師心裡自然有數。或說考試同時也檢驗教師的教學水平,這更是大謬,它至多能檢驗出教師教學生掙分數的水平。而教育的目的,固不在於掙分數也。這樣的「檢驗」,只能幹擾教師,而不能鼓勵教師做正確的努力。分數當然是水平的一種指標,但卻是很不準確、毛病很多的指標,現在人們都知道這一點,那麼為什麼不設法建立新的指標,而還抱殘守闕,且用它來為考試制度辯護呢? 學校中活動很多,非只寫卷子一種,競爭本無所不在。考試當然是競爭,而且是最激烈的競爭,但學習這種事,和賽跑不一樣,要戰勝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在現在的分數體系下,分高者未必高,恰足以自滿,分低者未必低,而因之頹唐。考題號稱「全面反映」,其實未必,學生有時趕上自己會的,有時趕上不會的,很有些運氣在裡面,貌似公平,其實不然。考試存在一天,作弊存在一天,就是每個學生身後站一個警察,也不能絕跡。這樣的競爭,疑問頗多。 一說選拔,人們先想到高考。高校如何選出有適當基礎的新生,這是另一個話題,事涉公平,在此不論。且說中小學。我們聲稱義務教育,人人平等,但卻三六九等,以分數定學生和學校的高低。現在連小學入學也有考試了,雖說只是「摸底」,但我不明白,六七歲的小屁孩兒,一張白紙,有什麼底好摸?看來是奉考試為玉律,養成習慣了,似乎如果不知道某個學生的分數,瞪圓眼睛,也無法看明白他是誰。最近有政策,上初中按戶口劃片兒,不再有「重點初中」,實行中卻很有些鬼,暗中還是有分數在起作用,考試不廢,這個壞制度也無法廢,或者陽廢陰存。 我畢業已多年,但中學課堂上,考試後發回卷子時的場景,如在目前。訂制度的成年人,似乎忘了作學生時的感覺,或者因為印象太深,專意報復,「讓你們也受受罪」。分數高者,固然洋洋得意,別的學生,未念分數前,已如芒刺在背。這周升天,下周入地。據說大一點的學生,已經不太把名次當回事了,甚至教師還不滿意,攻擊其為「臉皮厚」;但其「不當回事」的原因,我才不信是寵辱不驚、物我兩忘,我相信的是,在這種輪番的折磨下,孩子心裡該敏感的地方,已被磨鈍,不該敏感的地方,又被刺激起來。現在教育界的人提出不排名次,這是掩耳盜鈴,明知無法不排,而假裝不排,自欺乎欺人乎? 近年提倡「素質教育」,不主張「應試教育」,施行的結果如何,不待明眼人而可見。現在的中學教師左右為難,因為並不存在一種可以兼顧的辦法。據說極好的教師,可以把課上得有趣,又能讓學生上大學。但一種制度,如果寄望於「極好」的教師,才能成功,這種制度的可行性,是不言而喻的。我旁聽過一節全國有名的「素質教育」高手的課,發現只是多了些花頭,骨子裡,還是聽見分數在嘩啦嘩啦地響。 論者或說:外國也有考試,毛病卻不那麼大,可見還是可以改良,未可蓋雲廢除也。第一,「國情不同」啊,中國學生出路窄,考試對外國學生、外國教育的壓力,和對中國學生、中國教育的壓力,不可等量齊觀。中小學考試在中國,實在既沒有必不可廢的理由,而又有以當廢,那還留著它干什麼?第二,我相信外國的考試制度,也只是權宜之計,也有很多毛病在裡面,只是我身在中國,犯不著管它也。
F. 江西取消中考了嗎
據悉,江西省教育廳4月3日發布的高中階段學校招考新政,其中提出,將取消實行多年的高中錄取考試。不過,江西省教育廳昨日回復稱,這一新政並不意味著中考制度終結,外界對於「取消中考」的說法,是對新政的誤讀。
江西省教育廳多位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自2018年秋季入學初一新生起,江西省將實行以初中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參照,變初中畢業、高中錄取兩次書面考試,整合為一次。教育界人士指出,這一新政將從學習和工作方法上,對學生和教師提出更高要求。
江西省教育廳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准確來說,江西將取消現行的統一中考,並由學業水平考試替代。盡管取消了統一的高中招生錄取考試,但並不意味著高中錄取就不需要考試,因此不存在無錄取參考標準的問題。
G. 上海市是否在明年取消中考制度,並於就近入學呢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文件
滬教委基〔2009〕53號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實施
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通知
各區縣教育局、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局,有關局、公司教育處:
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進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營造有利於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環境,促進普通高中學生全面發展,為高校招生考試改革提供基礎性信息,促進高校招生考試改革與高中課程改革相結合,探索高校招生考試與評價改革相結合的高校多樣化選拔錄取機制,根據《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和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號)、《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教學〔1999〕3號)和《教育部關於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學〔2008〕4號)的要求和部署,經研究,決定建立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自2009學年起實施。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性質與功能
(一)性質
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以學科課程標准為依據的全市統一的水平考試,參加對象為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含綜合高中,下同)學籍的高中學生。
(二)功能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對本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統一的檢測與導向功能,是深化高校自主招生、推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礎性工作。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本市普通高中畢業生學業水平的標准,是本市普通高中學生畢業的依據之一。
二、科目設置與考試內容
自2009學年至2011學年,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暫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和信息科技等10門;其中,信息科技考試為上機操作考試,外語含聽、說能力,物理、化學和生命科學含技能操作。上述各科目考試內容以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布的「上海市普通中小學各學科課程標准」中的高中課程標准為依據,並限定在普通高中基礎型課程內容範圍中。
普通高中基礎型課程其他科目及拓展型和研究型課程的學業評價,由學校以《上海市學生成長記錄冊》為基礎,按照綜合素質評價的要求進行。
三、組織與實施
(一)管理和運行機制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成立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共同推進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
(二)考試安排
2009學年至2011學年期間,10門考試科目按高中各年級分批開設,同一科目在一年中只組織一次考試。各科目學業水平考試安排如下:
年級
考試科目
高一年級
信息科技、地理
高二年級
歷史、物理、化學、生命科學
高三年級
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
(三)考試成績
考試成績分「合格」、「不合格」兩類,「合格」成績再分為A、B、C、D四個等第。
(四)報考和考試費用
本市普通高中在籍學生,在完成各相關學科的學業以後,均須參加已開設的學科科目的學業水平考試。在籍學生當年參加各科目學業水平考試的費用由教育經費安排。
四、考試結果的運用
(一)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組成部分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對普通高中學生學業進行終結性評價的重要方式,是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監測教育教學質量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是衡量普通高中畢業生學業水平的標准,教育行政部門要發揮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檢測和診斷功能,加強對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的監控和管理。
(三)評價高中學生學業情況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的成績作為普通高中相應科目畢業考試的成績, 將替代現有相關科目的畢業考試。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因故缺考的學生,可申請參加下一年相應科目的學業水平考試,或參加由學校組織的相應科目的畢業考試。對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不合格」的學生,由學校組織相應科目的畢業考試。學校根據《上海市中小學學籍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分別准予學生畢業、結業或肄業。
(四)為高校招生提供參考依據
1.本市「深化高等學校自主選拔錄取試驗」的高等院校可根據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直接安排進入自主選拔錄取的面試環節,免去學生參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入門資格考試,為高校探索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自主測試選拔相結合的多元錄取辦法創造條件。
2.本市實施「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試點」的普通高職高專院校根據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可直接錄取,免去部分學生參加統一高考。本市普通高職高專院校將進一步探索符合高等職業教育培養規律和特點的人才選拔模式,逐步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招生錄取的依據。
3.隨著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本市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也可逐步探索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學生自主推薦進入高校的重要依據之一。
4.普通高等院校在招生錄取中使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時,其具體方案應在招生錄取辦法中寫明,經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審核後,向社會公布。
5.外省市在滬招生普通高等院校如使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進行選拔錄取,須與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協商後制定辦法,並報經教育部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五、附則
(一)本方案自2009學年的高一年級開始實施。
(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具體實施細則另發。
(三)本市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方案,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研究制定後另行公布。
(四)本方案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負責解釋。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員 會
二○○九年六月二十三日
本屆中考生2012年起高考可無 成績與自主招生直接掛鉤
H. 教育改革中中小學教師每年必考一次的規定取消了嗎
這個規定取消了,我們現在進行的是在網上進行遠程直播研修,代替原來參加的面對面的考試。現在的這種形式非常的人性化,只要有網路就可以進行學習和考試。
I. 學校即將全面取消補考制度,大家怎麼看
江西從2018年初一新生起全面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並將初中畢業、高中招生「兩考合一」,統一規范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這意味江西將取消現行的統一中考,改由學業水平考試替代。 據介紹,江西將採取先試點再全面推進「兩步走」的方式,以保障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穩妥、順利推進。第一步,全省將遴選30個縣,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初中一年級學生開始,進行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改革試點。試點縣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依據由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兩方面確定,非試點縣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依據由相關學科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確定。第二步,從2021年秋季入學的初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在全省全面開展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改革,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依據都需由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兩方面確定。 與此同時,對2018年至2020年的初三畢業生,仍然是參加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命題的全省中等學校招生考試,按現行的招生錄取辦法招生錄取。改革高中學校學生的錄取方式,將原來以中考成績為主要依據的單一錄取方式改變為基於學業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方式,有利於減輕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考試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