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學作文(我來設計一個游樂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自己的舞台,每個人,都是奇跡。
當自己替自己某些方面不足或者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自卑、嘆息時,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優點,又沒有想過自己如果樹立自信心,做的也會比別人好。人的一生,與其以羨慕的目光去看著別人,倒不如自己多付出幾分努力,超越別人,其實,自己做起事情來,並不比別人差。
自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精彩也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精彩。有人對唱歌情有獨鍾,有人對寫作滔滔不絕,有人對繪畫極有天賦,獨一無二的自己加獨一無二的精彩,簡直是珠聯璧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彩,這些精彩的一點一滴,構成了一片悅耳動聽的樂章。樂章的情節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就像天下原本沒有路,路是人走出來的。當聽到雄渾激昂的聲音,那是自己在坎坷的路上一步步的走著,到聽到委婉動聽的聲音,那是自己已經成功。精彩之路,必然充滿荊棘,必然充滿辛酸和淚水。
在自己的舞台盡情發揮吧!把身上所蘊含的精彩全部都釋放出來,這是生命的精彩,是自信的精彩,更是激情的精彩。自己在舞台上也能舞動奇跡,也能創造奇跡,因為自己本身,就是奇跡。
2. 直映作文7《我的發明》教學實錄
以前我的學習桌亂七八糟的,可是有一天我想到做一個筆筒。
我先拿出一個薯片盒,要把它剪開,可是我力氣太小了,根本剪不動,我只好拿著盒子去找媽媽幫我剪,媽媽告訴我;「先用軟尺在盒子中間畫一個圈,再用小刀把他給切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薯片筒給一分為二,可是切完後,邊緣高低不平,很難看,我想:「我可以找媽媽。」媽媽幫我把它給修改完後,我給他穿上一件白色的「衣服」,「穿」完後,我發現剩下一個還能做成一個筆筒,只是它沒有底,但是他有一個蓋子,我想我可以用透明膠把它給固定住當底,固定完之後我也給他穿上「衣服」。我的小筆筒做好了,可是我感覺缺少什麼,我想:「對了顏色,圖案。」我馬上拿出我的水粉和貼畫,把「衣服」給好好裝飾了一下,裝飾完後,我還在上面寫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幾個字。看著我做的筆筒,我心裡很高興。我把它放在我的學習桌上,每次寫作業時都能看到它。
有了它之後,它給我的生活帶了一些改變,有了它,我那些文具就都乖乖地跳進筆筒里,我的書桌總是乾乾凈凈的。它是我最好的朋友。你們喜歡我的小發明——筆筒嗎
3.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實錄如何立意
那麼,我們該如何立意呢?我們今天一起來探討一下立意的方法:
①以小見大:
所謂的以小見大,就是通過小事,反映出重大的社會問題和時代面貌。也就是說,用一個小的立意,扣住一個大的主題。
由於孩子們受年齡和活動范圍的限制,親身經歷或親眼看到的重大事件是很有限的,生活圈子裡都是些尋常小事。我們的文章要反映時代面貌,反映大的主題,必須學會小中見大這種立意方法。
如:第十一屆全國中小學生「春蕾杯」作文大賽中,高年級組的一個作文題目《變化》,有不少學生著眼點很大,寫國家的變化、寫城市的變化、寫農村的變化……立意過大,不好掌控,容易說空話、大話,而有的同學立意就很小,只寫《爸爸眼鏡的變化》、《鉛筆盒的變化》、《兒時游戲的變化》等,小中見大,把祖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寫出來了。再如:作文題目《媽媽》,這個題目非常大,我們寫什麼呢?媽媽愛我?媽媽很偉大?顯然難以把握,這時我們就需要以小見大,可以寫媽媽的一個特點,比如《熱心腸的媽媽》、《嘮叨的媽媽》等等,從一個角度來展現媽媽的特點。
②反向立意
就是把原材料的問題倒過來想想,從相反的角度對原材料提出質疑。反向立意就是向問題的相反方向進行構思,另闢蹊徑。形象地說,就是唱反調。
舉個例子,比如說到霧霾,大家都會說霧霾的壞處,霧霾對我們的傷害,這屬於正常的思維,而反向立意則會立意為霧霾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因為霧霾的存在,讓我們意識到了環境污染的嚴重,讓我們正視環保,積極努力的去做事改善環境,這種思考方式就是反向立意。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大家都寫近朱者赤,而我卻覺得近朱者未必赤,這種立意的方式非常新穎,容易打動閱卷老師,但反向立意尤其要注意立意的健康,不能胡亂立意。
那麼我們接下來就說說立意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①立意要健康:
所謂健康就是保證文章的思想觀點和感情正確,要體現一定的思想意義,能給讀者以鼓舞和啟迪。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寫一個想像類的文章,有的孩子會寫,我希望擁有超能力,在地震中救出所有受傷的人,這就是積極向上的立意,但如果寫成我擁有超能力,把超市裡的好吃的都運到我家,不用學習考試就能得100分,老師要敢批評我我就把她們都變成石頭。這種就是不健康的立意。
立意健康,需要一定的駕馭能力。這種駕馭能力往往能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比如,某同學寫《成長的煩惱》,文章大量筆墨都是列舉成長中的課業負擔重,心理壓力大等煩惱。結尾筆鋒一轉:沒有汗水哪來收獲,沒有煩惱哪來喜悅?學問是苦根上結出的甜果,讓我們樂於吃苦,樂於承擔煩惱,因為煩惱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就這樣,一篇立意健康的文章就誕生了。
②立意要深刻:
所謂深刻,就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表象看到真相,由問題揭示原因、洞察內涵。這樣一來,看問題就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有了深入。
具體地說,我們寫文章不能只是回答「是什麼」、「有什麼」這一類的問題,而要進一步涉及「為什麼」、「怎麼辦」一類較深入的問題。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的文章在立意上就深刻了。如《我學會了》,可能有的同學只想到學會了具體的事情,如「學會了做家務」、「學會了騎自行車」等,如果我們換一種思維,寫「學會了原諒別人」、「學會了關心」,這樣的立意既深刻又有新意。
立意,是文章的靈魂,也決定了孩子作文的思想高度,是我們在動筆之前最先要把握好的。
4. 怎樣寫作文(六2):課堂實錄之話題作文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你的字要寫的工整,卷面要整潔。如果字寫的不好,老師也沒心情仔細看下去,也就隨便打個一般的分數了。如果字寫的好,首先老師看著也舒服,印象分也會比別人高一點。
然後就是排版。作文的排版非常重要。開頭要短,開門見山。結尾要精煉,切忌繁瑣啰嗦。所謂龍頭鳳尾。中間的段落安排也要合理。不能很長一大段,也不能每段只有幾句話。該詳細的詳細,該簡略的簡略就是了。
5. 四年級成長的煩惱作文實錄
煩惱作文實錄
創設情境,感受煩惱
(播放音樂《小小少年》,渲染一種特定的氣氛。)
師:大人們總說:「小孩子是最無憂無慮的。」是「少年不識愁滋味」。其實老師知道,你們的成長過程中有歡樂,但是也有許多煩惱。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成長過程中的煩惱。
師:老師給大家一分鍾的思考時間,整理一下思緒。誰先來自告奮勇地說說自己的煩惱?可以是你和老師之間的,同學之間的,還可以是家庭里親友之間的,當然,也可以是學業上,社會給你的壓力等等。
(上述簡單的問話引起學生的回憶,學生話題逐漸多起來,一時間課堂熱鬧起來,議論紛紛。看時機到了,教師讓學生把自己的煩惱事說一說。學生心中塵封的往事被翻了出來,情感的大門被打開了。)
生:與夥伴發生沖突時,感覺父母處理欠公平,或者感覺自己受到冷落。
生:父母不民主,不能理解孩子,致使合理要求被拒絕。
生:學習成績不好或者做錯了事時被父母或老師責罵。
生:做錯事、說錯話後悔不已。
生:因自身的缺陷而煩惱。
6. 作文 由課堂實錄想到的 來提供一些思路
教師居然有監控 。。ORZ..
寫這種文章老師其實是想讓學生做自我反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及這種錯誤對您們產生的危害和今後的打算 。。= = 。。
這篇文章就先把你看到的寫下來 然後說出感想 比如大家不認真不努力神馬的 然後就開始過渡段 說這樣做其實是不好的 會帶來什麼後果 大家這樣做可能也只是一時貪玩不懂事 現在在看來這些事不該在課堂上做 然後表明下自己的態度就差不多了
其實這樣做真不好 。。我原來也常這樣 珍惜現在吧 還是讀書最好了 以後就知道了孩子 誒
7. 初中生活的苦與樂作文教學設計
學習的苦與樂-----
提起學習,有的同學說「很苦」,有的同學說「很樂」,我認為:「學習有苦也有樂!」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我之所以認為學習苦,苦就苦在:學習有時很枯燥,當你接受或學習新知識時,面對不懂得知識,看到一籌莫展的難題,體會到的是苦。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考試,面對一張張成績不佳的試卷,面對爸爸媽媽的責怪和老師的嘆息,我體會到的是苦。此時我又想起同學們常說的那句話:「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正是我們當代學生心理的「寫照」。也是要為我們學生減負的原因所在吧!可是面對一次次期中、期末考試和中考、高考的應試教育,我體會到的仍是苦,有時甚至苦極了!
那麼,學習又怎麼是苦中有樂呢?每當我想起,從咿呀學語的娃娃到現在的初中生,從什麼都不懂到現在已經基本掌握了初中生所具備的知識時,心中又不覺得苦。當我從剛入學的小學生,逐步成長為少先隊員,在到現在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為一名共青團員,我的每一次成長和進步都離不開學習,當然也有老師、父母的教育和幫助,此時我感到的是樂。當我面對一道道難題,通過老師的指導和教誨,通過自己的刻苦鑽研,得出正確答案時,我體會到的首先是快樂,而且是由衷的無限的快樂。每當我設想將來要上高中、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在大學里學到更多、更新的知識,學到將來為社會、為祖國作貢獻的知識和本領,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此時我感到的更是快樂,而且無窮的。
學習的確實有苦也有樂。只有當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此時學習自然不只是枯燥無味,不再是無窮的苦,而是無限的快樂。所以,我認為:「學習是苦中有樂,其樂無窮!」
8. 誰有「初中語文新課程優秀課例:初中作文的構思方法(教學實錄)」視頻,發給我。[email protected]
已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