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生物新課標課程標準是什麼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准(實驗)》在吸納現行高中生物學教育有點的基礎上,更尊重版學生多樣化發展的權需求;更貼近社會實際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新進展;更重視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強調學習是一個主動構建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
課程具體目標包括:1、知識。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能力。
內容標准:必修1、2、3。和選修1、2、3。
具體內容相當於以前的教學大綱太多了,很具體。但並不神秘,可以比附以前的會考目標。
『貳』 中國高中生物課程標准與ngss區別
Ngss屬於關於生物的愛好的標准,所以人們並不受到什麼限制,而高中的生物課程是有專門的考試的目的的,而且也有教科書來進行限制,所以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比較自由,一定要符合標准。
『叄』 急求:新課標和大綱版的高中生物有什麼區別
生物
必修1 http://www.jinghua.com/upload/200906/1246081321306.gif
必修2 http://www.jinghua.com/upload/200906/1246081351815.gif
必修3 http://www.jinghua.com/upload/200906/1246081381085.gif
刪去 http://www.jinghua.com/upload/200906/1246081411211.gif
『肆』 人教版高中生物課程標准中對教學建議提出了哪些要求
(一)深化對課程理念的認識
《標准》確定的課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按照課程理念,教學中要注意更新課程內容,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現實生活的聯系;優化學習方式;改進評價方法;增強課程與學生自我發展的聯系,幫助學生規劃人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這種變革中,教師作為學習活動指導者的作用比以往更顯重要。教師要認真學習相關的課程文件和《標准》,理解新的課程理念和課程要求,更新教學觀念。
(二)全面落實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包括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例如,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既要學習生態環境保護的知識,又要培養相關的能力,還要養成積極的態度和參與意識。這三個方面的要求對科學素養的形成都同樣重要,缺一不可。教師要在重視知識教學的同時,更加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能力目標的實現,在每個模塊的教學中,全面落實三個方面目標的要求。
(三)組織好探究性學習
科學探究作為發現科學事實、揭示科學規律的過程和方法,在科學教育中有重要的意義。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取一定的知識,還要使學生習得獲取知識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親歷思考和探究的過程,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只有這樣,《標准》規定的目標才能落到實處。教師在組織探究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探究活動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並不是忽視學習成果,而是對學習成果有更高的要求,探究是達成這些成果的重要途徑。每一次探究活動都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使用行為動詞來表達,以便有針對性地完成活動過程的設計,也便於在活動之後檢驗教學成果。
2.要有值得探究的問題或研究任務
每個探究活動應有學生未知答案的問題。如果學生已經知道答案,就不可能經歷真正的探究。
除了教科書中的案例外,教師可以用多種方式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並選擇其中最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作為小組或全班共同研究的課題。
3.要有民主的師生關系和求真求實的氛圍
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需要民主的師生關系和求真求實的氛圍。教師要鼓勵學生,並給每個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機會來提出個人的想法、見解、問題,並運用證據和邏輯展開討論。討論問題時,教師和所有學生應處於平等的地位。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學生勇於探究的精神和自信心。
4.探究性學習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但不應成為惟一的方式
不同的學習方式有各自的特點、優勢和適用的條件。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注意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演示、講授、辯論、模擬、游戲、角色扮演、專題討論、項目設計、個案研究等。
『伍』 生物課程標准對中學生物教學有什麼作用
一、課程性質(7-9'BIO'1.1)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它是農、林、牧、副、漁、醫葯衛生、環境保護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生物科學經歷了從現象到本質、從定性到定量的發展過程,並與工程技術相結合,對社會、經濟和人類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課程是國家統一規定的、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領域之一。
二、課程理念(7-9'BIO'1.2)
面向全體學生《標准》的設計是面向全體學生,著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標准》提出了全體學生通過努力都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有較大的靈活性,以適應不同學校的條件和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生物科學素養是指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理解科學的本質以及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本《標准》規定的課程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該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倡導探究性學習生物科學不僅是眾多事實和理論,也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標准》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設計思路(7-9'BIO'1.3)
《標准》的設計遵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基本精神,在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育規律,重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科學素養教育,體現國家對學生在生物科學知識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著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體現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綜合考慮學生發展的需要、社會需求和生物科學發展三個方面,《標准》選取了10個主題:科學探究,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物與環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生物的多樣性,生物技術,健康地生活。
考慮到具有關心、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為是九年義務教育重要的培養目標,結合生物學科特點,內容標准突出了人與生物圈。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兩類作用最大的生物,因此,將生物圈中的植物和生物圈中的人各列為一個主題。動物和細菌、真菌等生物在生物圈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考慮到各門類動物形態結構和生理知識比較繁多,其中很多生理知識和人體生理知識有較大的相似性,因此,除了將"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單列為一個主題外,其他知識主要分散在相關主題中。
考慮到生物技術發展迅猛,已經顯現出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並正在越來越多地影響每個普通公民的生活和發展,因而安排"生物技術"主題。
考慮到使每個學生學會健康生活是義務教育階段培養目標之一,也是生物課程的一項重要任務,因而單列"健康地生活"主題。
《標准》規定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和能力的目標,需要通過學生主動的、多樣化的學習活動才能逐步達到,因此,課程內容標准還安排了多種形式的活動建議和案例。
『陸』 高中生物必修2教材分析、課標要求
生物必修2最主要的是減數分裂和孟德爾,基因,染色體。大題出現的可能性比版較大
人類遺傳病權,遺傳圖譜會出在選擇,雜交育種會有一個兩個空,或者是選擇
其實必修二還是很重要的。
考點還蠻多的去年的考綱中「動物受精過程,染色體結構變異價額數目變異,轉基因的食品安全,人類傳病,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要求對知識點有簡單的了解!(即一類要求)
剩下的都是要知道知識點,並能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也就是要求會高點(二類要求)
這個是福建的高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