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中學作文指導如何寫景

中學作文指導如何寫景

發布時間:2021-01-25 09:53:20

1. 作為教師該如何指導學生寫好寫景作文呢

一、學習抓景物特點的幾種方法

地各有貌,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特點。因此,我們要仔細觀察景物,抓住特點寫具體,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請看以下片斷,想想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寫的。(1)出示「夏日的中午,萬里碧空上飄著朵朵白雲。這些白雲,有的幾片連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滾著銀色的浪花,像層巒疊嶂的遠山,有時在一片銀灰色的大雲層上,又飄浮著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雲朵兒,就像島嶼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這個片斷作者是抓住了白雲的形狀、大小進行描寫的。(2)再讀以下幾個片斷,看看這幾位作者又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寫的?
①「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這個片斷作者抓住了火燒雲的色彩絢麗的特點進行描寫的,從而反映了火燒雲的美。②「遠處,幾棵櫟樹呆立不動,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駝鳥走來走去。一條彎彎的小河緩緩地向東南流去,岸邊盛開著一簇簇美麗的鮮花。」這個片斷作者抓住了櫟樹、羚羊、駝鳥、小河、鮮花的數量進行描寫的。(3)寫景除了抓住景物的形狀、大小、色彩、數量、聲響這些方面進行描寫外,還可以從那些方面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呢?

二、總結抓景物特點,寫好景物的幾種方法

同學們,以上這些片斷告訴我們,要寫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狀、大小、色彩、數量、聲響、神韻、變化等這些方面進行描寫。這樣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徵,使讀者感到鮮明生動,有身臨其境之感。當然,並不是在寫每樣景物時,都要運用以上這些描寫方法,應根據所寫景物的特徵,有所側重地選擇景物描寫方法,而且寫時要展開豐富的聯想。另外,還須注意描寫景物也要按一定的順序,一層一層地寫。有的按景物的遠近寫;有的按方位寫;有的按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寫,等等。但不能像列清單一樣地把所有景物都寫下來,要抓住特點,有重點地寫。最後,要說的是:不管寫什麼景物都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景物的描寫手法

所謂描寫景物,通常指描寫自然景物,但也包括對社會景物即社會環境的描寫。景物描寫是小學生作文的重要內容。景物描寫的內容十分廣泛。山川大地,風雷雲電,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這些事物的交錯組合就構成了景物描寫的對象。寫作的目的則因文而異。有的在歌頌祖國山河的壯麗,有的則借寫景而抒發某種感情。要寫好景物,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抓住景物的特徵。對所寫景物認真觀察,抓住特點,是寫好這類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點,關鍵在於作者細心的觀察,並將觀察所得銘記於心。正所謂靜觀默察,爛熟於心。因此,要求在觀察中,善於抓住不同季節、不同時間、不同地區中景物呈現出的顏色、形態、聲響、氣味等方面特有的變化,善手通過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觀察、體會。這樣,才能抓住景物特徵加以描寫。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節的特徵。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節的變化會引起景物的變化。每個季節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徵;二要注意時間變化的特徵。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時間往往各有特徵。白晝、夜晚、早晨、黃昏都為景物塗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氣候不同的特徵。同一景物在雨中、風中、霧中、雪中所展現的景觀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徵。南方、北方、城市、鄉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著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徵。(2)要選好觀察的角度。選好觀察的角度,就要先確立好觀察點。要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固定立足點和變換立足點觀察景物的方法,或遠觀、或近覷、或仰視、或俯瞰。同時,要注意觀察的順序,是由近及遠,還是由遠而近?是由上而下,還是由下而上?這是指空間的變換。還可以時間的變化或游覽的先後為順序。這樣,所描寫的景物才不會雜亂無章。總之,要做多角度、多側面的描寫。(3)安排好描寫的順序。景物描寫的順序一般分為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兩種。空間順序,一般是取一個固定的觀察點,按照視線移動的順序依次寫出各個位置上的景物。還有一種空間順序,不取固定的觀察點,而隨著觀察者位置的轉移來描寫景物,這叫做游覽順序。時間順序,同一個地方在不同的時間里,其景物是有變化的,按一定的時段依次寫來,可以表現出景物的豐富多姿,使人產生美的感受。時段有長短之分,長時段如春、夏、秋、冬,短時段如晨、午、暮、夜。選用哪一種時間順序,應視描寫對象的特點而定。

四、要融情於景,表達主觀感受

國學大師王國維曾斷言:「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客觀的,而寫景之人則是有情的,作者對任何景物,總會有自己的感情。沒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過是蒼白美麗的「軀
殼」,難以達到感人的目的;同時,觀察、描摹景物的過程本身也是寫作主觀感受的過程。因此,要在寫景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感情,寓情於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體。

五、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

只有寫景靜,很容易使文章不暢,而且只寫場景,也可能會失去穩定性。只有靜態的描述景物的形態特徵和動態的描述,以生動的優勢在一起,畫的場景會具體、生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描述場景需要畫,彷彿人們可以看到、感覺到、聽到的,這就需要盡可能地選擇生動形象的語言。

2. 小升初作文寫作技巧:怎樣寫景

在夏天的時候,烈日炎炎,你聽那邊有好多的音樂:青蛙在自己碧綠的圓圓的舞台版上唱著呱呱呱的權音樂,好像在說真熱;山羊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吃著草,還唱著咩咩咩的音樂;小朋友在河邊玩著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戲,還有嘻嘻哈哈的聲音,你看小朋友玩的真高興呢;抽水機在河邊嘩啦嘩啦的抽著水,真是勤勞啊;拖拉機忙著把金黃的稻子收割,聽!還有突突突的音樂;你看燕子在空中自由自在飛來飛去,正在為他們的寶貝們找食物呢,燕子媽媽真愛自己的燕子寶寶啊,還有燕子爸爸在樹枝上的屋子裡,聽!還有吱吱喳喳的聲音。夏日裡的農村,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奏出一首首動聽的樂曲,像一支樂隊在演奏一樣。
夏日的農村,真像一個熱鬧非凡的音樂廳啊!

3. 如何寫好初中的寫景作文

總體把握小學生寫作文

一、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定於認識和經驗,有什麼樣的認識和經驗,才能寫出什麼樣的東西來。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

二、把認識結構作為作文的核心,包括學習知識,觀察積累,記憶儲存,訓練思維,豐富想像,培養情感,鍛煉意志;從說到寫,推敲修改,多讀勤寫。

三、樹立大作文觀,聽、說、讀、寫有機結合

一要注重審題;二要明確寫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選材要有根據;四要講究謀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結構;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標題,作文提綱;六要注重文章寫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語言,用思想調遣語言。

學會五種立意法:以事贊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觸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標的逐年級分解: 一年級字詞,二年級句子,三年級片斷,四年級篇章,五年級綜合,六年級提高。

五、實施五項訓練

根據認識是作文的核心這一原則,圍繞這個發展學生心理機制的核心,扎扎實實地進行了五項訓練:

(一)、字詞訓練。學習掌握大量字詞。掌握運用字詞的金鑰匙:聯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聯系自己學會的語言及字詞知識。

運用「十引說」的方法,把字詞學習與說話訓練相結合。「十引說」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憑圖學詞;4、組詞擴詞;5、選詞填空;6、詞語搭配;7、調整詞序;8、觸景用詞;9、詞語分類;10、聯詞成句。豐富了說話訓練內容,使自己積累大量會說會用的字詞,為寫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二)、句子訓練。只要是一個句子,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說的人、事、物、景,二是說目的。可有些教師指導學生說一句話時,沒有很好憑借圖畫和事物,認真教學生觀察、認識、分析、表達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張圖或一事物讓學生說寫一句話,學生不知道為什麼要說寫一句話,怎樣說寫一句話,說寫一句什麼句型、什麼句式的話,導致作文中語調單一、呆板、不活潑生動。可以改讓學生憑圖、看物、對話、練習說寫一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話,四種句型,九種句式的話。學生才會在作文中運用不同句型、句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態度、目的。

(三)、段的訓練。結合八種段式:以事物發展為序段,時間先後為序段,空間變換為序段,總述、分述結構段,因果段、轉折段,遞進段,並列段。以此認識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規律。不論哪種段式,都是記敘事物的發展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即段的內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話一樣,也是對人、事、物、景的敘述,也是表達一個意思。只不過是把一句話進一步說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訓練。篇是由段組成的。通過對審題、立意、選材、謀篇、定法、用語的知識與方法,通過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表達方法,文章開頭與結尾、過渡與呼應方法,各種文章體裁的知識與方法。學會寫中心明確,意思完整,詳略得當的記敘文和應用文。

(五)、生活現場訓練。採用生活現場訓練,更好地體會「從內容入手」寫作文。 通過各種作文教學活動,如「確定中心討論會」、「選材討論會」、「作文會診會」、「小諸葛審題會」、「妙用詞語比賽會」,從活動中生動具體地學到作文知識與寫作文的方法。另外,還可開展各種校內外活動,如跳繩、拔河、踢毽、球類、背書比賽,從而學會如何寫比賽作文;開展校內外義務勞動,學會如何寫勞動場面;舉行詩歌朗誦、講演會,學會如何寫會議場面及會議上的見聞;通過參觀訪問,瀏覽名勝古跡,學會如何寫參觀訪問記、游記。學習觀察方法,留心周圍的事物、事件,「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通過現場生活作文,進一步認識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從而學會寫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養良好的文風。

實行「互評互改」,培養學生思維獨立性和創造性。學生作文寫好後,組織在小組內講評。先學習別人作文的優點,再用批評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點,並指出改進意見。在此基礎上重新再寫,從而使學生每寫一篇都有收獲。

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

「寫誠實的自己的話」是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的。旨在營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謂「自主」就是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讓學生無拘無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寫作。「自主」作文就是「言為心聲」,率性而為,展現自我的風采,體現鮮明的個性。

應當脫離作文教學的陳舊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自主」狀態下寫作,褪去矯揉造作、模仿穿鑿,賦予其鮮活的想像力,豐富的創造力,等待收獲的將是繽紛的色彩,清新的果實和勃勃的生機。

寫作時,課堂上常發生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文思枯竭,三言兩語就把要說的傾倒完了,乾乾癟癟;有的學生卻思緒綿綿,腦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瀾起伏,筆下洋洋灑灑。究其原因,與寫作材料充足與否當然有密切關系,然而,切不可忽視另一重要因素,即想像力發揮得如何。

根據近代腦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腦可分為四個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斷部位、儲存部位和想像部位。就多數人而言,前三個部位注意開發,想像部位比較忽視。據研究測試,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像力的15%,潛力很大。學寫作,就要重視想像力的發展。人們說,科學是從想像開始的,如果人們不幻想能像烏一樣飛,像魚一樣游,哪來今日的飛機、潛艇?寫文章也一樣,發揮想像力,讓思想插上雙翅飛翔,就能上下求索,神遊八荒,獲得十分豐富的寫作材料。

開展想像應選擇不定向的、跳躍式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聯翩,不受限制地思考。一般地說,人們思考問題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規、一定的角度進行,思維的范圍比較窄,而想像卻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是不受任何拘束放開來想,思維充分發散。思維發散,頭腦中就能形成許多從來沒見過的事物形象,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寫作文常犯的簡單錯誤

小學生寫作文,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作文偏題或離題。

另一個常見的毛病是文筆不好,詞彙不夠,如果再加上內容「天馬行空」,胡亂寫一篇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或搗蛋、有負面影響的作文,那可就慘了。

幾個原因:

(1)選材不恰當:尤其是看圖作文,沒有照圖片發揮,而是任意「創作」。

(2)詞彙不夠:形容「開心」的事,通篇都是「開心」,沒有別的形容詞;

(3)句子不通順:尤其是英語式華語,例如「小麗掉了課本」(正確是「小麗的課本掉了」)。

(4)構思不完整、詳略不當:開頭寫了一大半,來到主題中心思想時卻兩句話帶過,結尾更是草草了事,犯了主題不突出的毛病。

(5)觀察力不夠,描寫不深入:例如描寫弟弟頑皮,沒有舉例具體說明。

小學作文:看圖作文最容易

竅門:依照個別的圖片造句,然後將個別圖片的造句串連起來,加上一些連貫詞彙、描寫和形容詞等,便能達到基本要求。

中學作文:敘述文最易掌握

竅門:先不要考慮、擔憂字數,一口氣把一個人(例如我敬愛的人)、一件事(例如我難忘的事)描述和交待清楚,只要達到文字通順就可及格;如在內容及技巧上下功夫,還可拿高分。

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包括抓不到重點、詞彙不夠、題材不夠、聯想力差等。 應多加練習。

家長的鼓勵很重要,並且要給孩子正確的信息:「只要肯學,我一定能學好作文」,那麼學作文的過程,必能勝任愉快。

寫作文最頭痛的學生如何寫作文

不少學生反映,對寫作文很苦惱。有的同學說:「面對老師布置的作文題,常常兩節課時間都過去了,還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下面這篇文章對這些同學或許會有幫助。

我是去年9月份進入中學大門的,在此以前,我就十分怕寫作文,從三年級到小學畢業,幾乎沒寫過一篇像樣的作文。我們這兒升中學不考試,假如要考試的話,我想就憑寫作文這一條,我就不可能坐在中學的教室里。

上了中學以後,我仍然不會寫作文,是語文老師給講的一個故事啟發了我,我慢慢懂得了怎樣才能寫出一篇作文來。老師講的故事是這樣的:

全國著名教師魏書生新接的一個初中班集體中,有一個學生說他不會寫作文,魏老師就問他:「會不會寫一句話?」他說:「這個行。」魏老師說,那你的作文就寫一句話吧。於是這位學生的第一篇作文只有一句話:「今天開學了。」到第二次作文的時候,魏老師對這位同學說:「這次作文能不能寫兩句話?」那位同學爽快地答應了。

就這樣,從一句話作文開始,再到兩句話、三句話……這位同學終於學會了作文。

我的情況與這位同學太相似了,我為什麼不能像他那樣從一句話作文開始呢?為了讓自己進步得更快一些,我決定縮短周期,也先從寫一句話練起,然後寫兩句、三句……過了一段時間,我的作文已經逐漸成「篇」了,或者說,已經基本上有了文章的樣子。

記得我寫的第一句話是:「從今天起我要學習寫作文了。」第二天,我又在這句話的後頭加了一句話:「我相信我能寫好。」說來也怪,似乎每次寫都有一句話,後來就不再只多寫一句了,有了更多的話要寫。我發現,一篇作文也就是六七十句話,把自己看到的、經歷過的事寫出來,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老師很驚奇我的進步,許多和我一樣不會寫作文的同學也向我討教作文經驗,我說:「先從寫一句話開始,這就是經驗。」

今年5月份,我的一篇習作被校文學社採用,我的信心更足了,我覺得自己與去年相比,有了一個大變化,我也能成為一塊寫作文的料。

4. 初中寫景作文怎麼輔導

現在的初中生,一提起寫作文就犯難,寫景就更頭疼。原因之一是缺少觀察生活中的自然景色,無生活素材;其二是寫景不知從何入手,雜亂無章;其三是涉獵的文學作品過少,語言貧乏,無話可說。其實,寫景的文章並不難寫,細致的描寫加上流暢優美的語句,其寫的作文一定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怎樣才能把景物寫出特色呢?竊以為有如下幾點:
一、細致觀察景物,寫出特徵。
寫景作文,不是編寫童話故事,坐在教室里,充分發揮想像就可以了,而是要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愉悅。尋找作文靈魂。
由於所教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這就有了景物寫作的源泉,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去仔細觀察,捕捉景物與眾不同的特徵。因此,我讓學生堅持每周有意識地去田間地頭,仔細觀察就地取材,同時每周布置一篇觀察日記,將所見所感記錄下來。
要想抓住所寫景物的特徵,還需要調動各種感覺器官。從不同感覺、有動有靜地寫景,讓人讀來身臨其境。如:老舍先生筆下的大興安嶺的山勢是「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運用視覺感受寫出山的綿延起伏,溫柔可親。朱自清寫春風:「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著。」運用觸覺嗅覺和聽覺來摹寫春風的溫暖柔和。
二、把握寫景順序,寫出層次。
我們描寫景物時,可以由高到低,由遠到近,由整體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動到靜等。總之,把握住寫景的順序,描寫出的景物才能層次分明,井然有序。描寫景物的順序通常有兩種:第一是時間順序,比如寫一棵樹,我們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寫出它在各個季節是什麼樣子的;還有一種是空間順序,例如我們描寫一座山峰,就可以寫遠處看它是什麼樣子,近處看它是什麼樣子,或者從上看是什麼樣子,從下看是什麼樣子等。如《濟南的冬天》描繪濟南雪後的小山:「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這樣由高到低寫景,就將濟南小山的秀美細致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了。
三、展開合理想像,寫出靈氣
在對景物進行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張開想像的翅膀,根據所見所感展開合理
的想像,再把景物狀態、顏色、聲音、氣味描寫出來,讓筆下的景物靈動,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一隻黃鸝站在樹枝上歡快地唱歌。」就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黃鸝的活潑可愛;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聯想和想像,作者從桂林山的「奇」,想像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使景物內容更加豐富,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老舍寫林海,工於調色,在他的調色板上,綠色是那樣變化無窮:宛如一位技藝精湛的丹青妙手。特別是「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句式,簡直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立體、絢麗的畫卷」,使人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美。你看:「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綉花鞋。」恰當的比擬,敏銳的觀察,繪聲繪色的描繪,美不勝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四、注意情景交融,
所謂情景交融,它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重要文藝理論,以情景交融構成的意境是我國古代文學作品成為上乘佳作的重要因素。它是意境創造的表現特徵。寫景的目的,不應為寫景而寫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這樣,才能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寫出生動形象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春》中「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用擬人的手法把春天復甦的那幅動人景象以及作者歡快的心情很巧妙自然的交融一起。從千樹花開到春風沐雨,作者用細膩而明艷的詞語描繪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讓讀者讀來輕快愉悅!也似乎和柳條一樣舒展開來!

5. 初中生寫景作文的技巧

第1:切題緊扣景物
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寫下來,並表達出自己的感情,首先需要圍繞中心。我們描寫景物時,不可能把看到的全部寫下來,而且也沒這個必要。應該首先確定文章的中心,再根據文章中心的需要,選擇有關的景物進行描寫。有了中心,寫景才有主心骨。

第2:抓住被寫作對象的特徵
寫景文的寫作對象是景物,應將景物的特點描寫出來,需要抓住被寫作對象的特徵。天下的景物千差萬別、千姿百態,各有自己的特點。怎樣才能寫出如此豐富多彩的景物的特徵呢?關鍵是要善於觀察。因為所謂特徵,乃是一個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標志,而抓特徵,本是各種作文中都相當重視的一個問題。寫景與描寫人物一樣,也要使之具有個性化的特點,以區別於其它相類似的景物。

第3:善於觀察,發現美。
觀察景物時要注意觀察景物的顏色和姿態。並能夠恰當具體展現。要想把所寫的景物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僅靠抓些景物的特點是不夠的,那些只是給讀者以模模糊糊的感覺。而要使畫面變得清晰,就要緊緊抓住能表現景物特點的具體事物,所抓的表現特點的具體事物越多,特點就會越明顯,越突出。

只把景物擺在那裡,並不能給讀者留下清晰的印象,更不能表達作者的感情,所以,要對所寫的事物進行細致具體的描寫,這樣,才能使讀者的眼前再現出作者所描繪的事物,很好地表達出作者的感情。

第4:選擇合理的寫景順序。
寫景,也要安排好合理的順序。把握好寫景的順序,描繪出的景物才能層次分明、清晰自然。
一旦寫到很多能表現景物特點的事物,那麼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就有一個順序問題,這樣才能做到「言之有序」。可用的順序很多,例如時間順序 (寫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寫早中晚各個時辰的景物等,只要是景物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都可以按時間順序來寫),空間順序 (由遠到近,由里到外,由高到低,由上到下等,都是空間順序),

也可以按照景物的類別寫,還可以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淺到深,由個別到一般,由整體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體的順序)來寫,或者把這些順序結合起來用,如全篇文章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其中某一部分也可以按空間順序寫,至於「並列展開」、「主次輕重」、「夾敘夾議」等順序,都可以在具體描寫時靈活使用。

不管採用什麼順序,都得注意兩點:一是要有助於表現景物的特點,二是要符合景物的自然規律,這樣,寫出的景物才能真實。因此,寫作前,我們務必要找到一種合理的寫作順序,或邏輯、或空間、或時間,一層一層地寫,切忌亂描亂寫,東拉西扯,七拼八湊。另外就是要抓住特點,有重點地寫,不能像列清單一樣地把所有景物都寫下來。

6. 如何指導學生寫好寫景的作文,以例說明如何在習作中實現核心素養

小學生在寫景物的習作中最難做到的是把景物寫得具體生動形象。盡管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到了這一問題,可是,不管教師怎樣講,學生在作文時,卻很難做到這一點,針對這種情況,我嘗試了用進行實地觀察的方法,對提高學生作文能力起到了明顯的作用。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具體做法,提出來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 一、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要想寫好寫景的文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景物做認真仔細地觀察。學生觀察同一處風景,有山有水有草有樹,有的學生可能偏愛險峻的山峰,有的學生可能喜愛潺潺的流水,有的學生可能鍾愛茂盛的樹木,有的學生可能什麼都愛。因此,學生走進一處風景時,讓他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景物認真仔細觀察。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引導:比如小草吧,學生如果對景物粗略地觀察一下,可能只是寫出類似碧綠的小草,青翠的小草這樣的句子,可如果你仔細觀察了它的形狀、顏色以及它們的小花。你就會真正發現它們的美。也就能把它們具體地寫出來。
二、引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生動
怎樣引導學生作具體地描述,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作文教學時,教師既要善於啟發引導,更要有肯定和鼓勵。小學語文第七冊的積累·運用有一篇作文,要求描寫秋天的一處景物,要寫出秋天的特點,把人物的活動也寫進去,同時要展開合理想像,把內容寫具體。寫作時,部分學生只會用秋天真美麗等空洞的句子進行概括,卻不知如何寫具體。作文之前,我先組織學生按一定順序,有重點地去觀察秋天的某處景物,然後再進行啟發談話。我問道:秋天的景色很美,你們發現美在哪裡?有已經進行仔細觀察,學生都把看到的黃葉,美麗的野花,橘樹上的累累果實,操場上的熱鬧景象都描述出來了。我再引導:你們說得真好,如果把剛才說的寫下來不就是一篇好文章嗎?通過一句句具體的描述,在教師的引導下再連句成篇,即席朗讀自己的作品,學生一下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描寫具體的方法,而且寫作的興趣大增。 三、巧妙點撥學生停滯的思維
其他知識的缺陷主要是由於語文基礎知識的薄弱和缺乏的原因造成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用詞不當,寫錯別字,不正確地使用標點和不會使用修辭方法等。這樣,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加強基礎知識練習,扎實地打好基礎,同時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方法。使學生在作文中會使用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修辭方法。例如:在描寫《晚霞》的作文中,一位學生把晚霞的顏色和風吹流動的景象都寫下來了,語句雖然通順,但缺乏生動形象。我便啟發道:晚霞在天邊流動時,它的形狀像什麼?這時學生會說:像老人、像巨象、像公雞、像駿馬&&我再引導:你能將晚霞的這些形狀特點寫到作文中來嗎?學生說能,於是立即動筆把自己看到的景象生動形象地描寫下來。寫完後我再讓學生把前後的作文進行比較,修改後的文章使用了比喻的方法,內容就更加形象具體、生動逼真。學生也滿意地笑了。
實地觀察,在作文教學中花的時間雖然多,效果卻是明顯的。它讓學生能親身感受大自然,開闊學生的視野。能培養學生觀察思維的能力,樹立作文的信心,增強寫作的興趣。因此,進行實地觀察的作文教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 小學生寫作指導:如何寫好寫景作文

一篇寫景的文章,它以景物描寫為主要對象,如雲霧雷電、雪雨風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樹木等。景物描寫是運用生動的語言把自然景物和社會環境的狀態、特徵從形態、色彩、聲音、光影等方面,真實、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再現於讀者面前,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要寫好這類文章,我認為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深入實地、仔細觀察、積累素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寫好景物描寫的文章,就要學會觀察,平時積累素材。在具體的習作中,如果打算寫某一處的景物,絕不能憑想像,應該深入實地,仔細觀察,積累寫作素材。在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時,我們應向學生滲透一些常見的觀察順序:
(一)、選好角度,定點觀察。定點觀察就是站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進行觀察事物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首先要選好合適的觀察點,選取恰當的視覺角度,把觀察到的景物,限制在某一固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對准目標,不變位置依據一定的順序,然後再從這一點出發進行觀察。這種觀察法,定點定位直接對准畫面,最適宜於典型環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風俗人情的描寫,就好像是攝影拍照的特寫鏡頭一樣焦點醒目。運用定點觀察之後的定點描寫,可以把景物描寫得獨具特色,個性鮮明,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實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鳥的天堂》中,作者巴金有這樣的描述:「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樹,枝乾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裡。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卧在水面上一般。」「榕樹正是茂盛的時期,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么美麗的南國的樹。」作者立足在船頭,隨著船身漸漸逼近的時候,目光集中在大榕樹的長勢上,定點對大榕樹形態的具體觀察,看清了這一株奇特的大榕樹的真面目,枝幹「不可計數」,足見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裡……卧在水面上一般。」觀察了大榕樹的整體形象;觀察了大榕樹與眾不同的神態美,「那麼多的綠葉」,不是一片片清晰可辨,而是「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這就是作者自始至終把觀察的目光定點在大榕樹上,對榕樹的枝、葉、根的形狀、顏色、位置進行細致觀察。然後從外形描寫入手,濃墨重彩,逼真地表現出了榕樹的勃勃生機。
(二)、移步換景。在進行觀察時,觀察點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情況也就各不相同,得到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樣了。正像北宋詩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一詩寫的那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在指導學生觀察時,要讓學生使用動點觀察法,就是連續移動觀察位置,從不同的觀察角度,觀察同一景物的表現方法。動點觀察有兩層含義:一是觀察點要連續不斷地移動;二是移動觀察點要有順序。這種觀察法適合觀察正在發展變化著的景物。由於作者對景物連續不斷深入細致的觀察,清清楚楚地了解到了景物各方面的不同形態和色彩,描寫起來就得心應手,有話可說了,既可描摹景物的形狀,又可顯示景物的神采,使景物鮮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當你來到自己喜歡的一處景點,最好先看看全景,對整體有個初步的印象,然後邁開你輕快的腳步,向前走去,這樣隨著你腳步的移動,眼中的景物在不斷變換,這就是「移步換景」法。如《頤和園》一課,作者就以不同的觀察點來描寫園中的景色:或立足公園大門,或駐足萬壽山下,或站在萬壽山上,或立於昆明湖堤岸,描繪的是一副副異彩紛呈的圖畫.頤和園面積寬廣,作者不能一眼就能把景物看完,所以觀察點必須移動變化,這樣才能細致地描繪出園景。
(三)、抓住描寫對象的特點進行觀察。雖然每處景物都離不開山和水,離不開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但是每處景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就是同一處景物,因季節不同,其特徵也不一樣。觀察時如果抓不住特點,寫出來的文章就會千篇一律,無法感染讀者。因此,無論是寫春花的絢麗,還是寫秋葉的靜美,是寫江海的波瀾壯闊,還是寫小河的潺潺流水,都要認真觀察,把握它們的特點,了解景物的全貌,圍繞一個中心來寫。例如:學校的小花園里,花香與讀書聲相伴,特點是幽靜美麗;操場上有單杠、雙桿和籃球場,同學們在鍛煉身體,它的特點是熱鬧。另外有些景物還要一邊對比一邊觀察,才會發現這一事物的與眾不同之處。比如,觀察樹葉,如果不對比,只盯著一種樹葉看,你會以為綠就是它的最大特點了,可是一比你就會發現,松葉如針,柳葉如眉,楓葉似鴨掌,這才是它們真正的特點。
二、做到「寓情於景」。
所謂「寓情於景」就是將自己的感受寄託在景物的描寫上。沒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過是蒼白的「軀殼」是沒有生命力的。在景物描寫時,不僅要寫出景物的美好,還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讓景物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情自然交融,渾為一體。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景中含情、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給人以

8. 中學寫景作文如何構思

語文作文寫作方法:一、文章扣題不離題 題目扣題(點題):根據命題中的關鍵詞擬出你的寫作題目,這樣寫想要離題也難。開頭扣題:寫作開頭一段中再次出現寫作題,點名主旨,直達題意。結尾扣題:寫作結尾一段中再次出現寫作題目,點明中心,談感受和啟發。這三點從視覺上看,是最容易給人緊扣主題的映像,這樣就可以確保不離題。 二、打造美麗的「鳳頭」 在文章主題無誤的前提下,要展開多角度的思考,突破思維定式,克服從眾心理,獨辟蹊徑,千篇一律沒新意,也不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一篇文章能寫出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攝人心魄的效果,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那絕對是語文考試中的高分作品。 1、修辭巧妙運用寫作文時不要只是局限於比喻,排比,誇張這樣的非常熟悉常見的修辭,還可以運用暗喻,雙關,設問等比較特別、新穎的修辭手法。譬如「反復」這一修辭手法。反復具有突出思想感情、加強節奏感的修辭效果。為凸顯某種感情或某種行為,連續兩次以上使用同一詞語,以達到強調的目的。例如,魯迅先生的《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中就用到這樣的修辭手法:「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文章中魯迅先生多次使用「沉默」一詞,表達了自己對段祺瑞執政府的憤怒和對民眾覺醒的期盼之情。 2、引用名言佳句名人名言,詩詞歌賦,俗語諺語,往往具有很強的哲理意韻和啟示作用。選擇與主題有密切關系的名人名言、詩詞歌賦、俗語諺語開頭,可以為文章主題的出現營造一種哲理氛圍,使文章中心突出,耐人尋味,發人深思。既富含文采,又易於引發讀者的共鳴。 3、巧用設問激發興趣為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能引人注意,啟發思考,有助於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突出某些內容,使文章起波瀾,有變化。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課》,作者開頭就寫道:「清脆的上課鈴聲剛止住,馬老師就抱著一大堆毛皮子、絲綢帕、玻璃棍和橡膠棒等東西,快步走進了教室。」馬老師究竟要干什麼?難道你不想看下去嗎? 三、有力收文的「豹尾」 寫到文章的結尾處切不可急躁。首先要做到的是首尾呼應、凸顯主旨,這就避免了離題這一問題。不論哪種文體的文章,在把內容表達完了之後,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與開頭要相呼應,寫出既呼應開頭,又不簡單重復的語句,這樣能使讀者有心理上的美感,產生一種首尾圓合、渾然一體的感覺。例如一篇考場作文的開頭是「都說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都說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夢想的花季。」結尾是「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遠記住先哲的那句良訓: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這篇作文的作者先在開頭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後在結尾時再次強調,照應開頭,從而使文章的中心鮮明突出。文章做到首尾呼應,中間部分照常發揮即可。一篇好的高分的作文萬變不離其宗,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但文采上的高低水平,就要靠日常閱讀積累了。廣泛閱讀,增加自己的課外知識的積累才能讓文章顯得更加的有深度和廣度,那作文這個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9. 如何指導學生寫好寫景作文

一、比較好的就是情景教學:圖片指引作文法,音樂指引、視頻指引,這些你都應該懂的吧
二、結構作文教學。寫景無非是按照時間或者地點的順序來寫,讓學生清楚步驟,理清思路,就容易做到一蹴而就,養成好習慣。

10. 寫景作文指導ppt

一、緊密聯系課文指導寫作

第一單元的《海上日出》、《夕照》、《迷人的張家界》,還有積累運用一的《大理三塔》,這些文章都是很好的寫景範文。

海上日出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出了日出的過程;《夕照》按時間順序寫出了如詩的夕照;《大理三塔》按空間順序寫出了三塔的樣子。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了寫景作文要按一定順序去寫,並見識了各種順序。學生還知道了寫景作文在描寫時,要「寓情於景」,要帶著感情去描寫,展開豐富的想像,盡量運用生動的語言、貼切的手法。如:聯想、比喻、誇張等。只有這樣枯燥的景物描寫才會變得充滿生機,富有情趣,才會吸引讀者。當然學生還知道了文章寫得這樣細致傳神得益於作者的細致觀察。

二、讀萬卷書,過語句關。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讀萬卷書,才能行萬里路。要想寫好寫景作文,積累一定量的寫景狀物的詞彙勢在必行。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強化訓練詞語。學生飽覽寫景的文章,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好詞佳句。

三、細致觀察,抓住特點。

經過上面兩個環節,學生為寫景作文已作好准備工作,下面就是實戰演習了。事也湊巧,天助我也!那天天降暴雨,天昏地暗。暴雨入注。我就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觀察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學生觀察得很細。之後學生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出了這場暴雨,並且寫出了特點。其中一個學生這樣寫大雨傾盆時:粗大的雨點,狂暴地落在屋頂上,整個天空似乎要崩塌下來,電閃雷鳴、暴風驟雨,似乎要把這個世界吞沒。雨下得更大了,大地間像掛上了一幅巨大的珠簾。另一學生這樣寫天晴雨住時:大雨終於筋疲力盡了,雨漸漸地小了,樹木又精神振奮地站了起來,烏雲漸漸地退了,太陽露出了笑臉。

這次習作之後我又讓學生觀察了校園,寫校園的景色。在寫秋天的校園時,該生用敏銳的眼光捕捉到「丑菊」,用他獨特的視角寫出了白花凋零,惟丑菊獨放異彩。他在作文中這樣寫到:秋天五顏六色的花兒都不願自己先凋謝,還想一直比下去。這時丑菊開花了,別的花兒,一看見丑菊那漂亮的鮮嫩的小花,都心甘情願地低下了頭。

通過這三個環節的環環相扣,學生寫出了令人滿意的作文。當然這不是劇終,貴在堅持。我相信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會睜大雙眼看世界,留心觀察、留意生活、留住精彩!

閱讀全文

與中學作文指導如何寫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