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萊蕪市2013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

萊蕪市2013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

發布時間:2021-01-24 10:31:33

⑴ 2016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精講精練練習部分 有沒有答案

思想品德

(思想教育課程)
編輯
思想品德(Moral ecation)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
思想品德是一個多要素的綜合系統,是人們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導下,在品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較為穩定的心理特點、思想傾向和行為習慣的總和。它與一定的經濟活動、政治活動、道德風尚及風俗習慣相聯系,受到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思想品德是意識行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實質是將一定社會的思想道德轉化為受教育者個體的思想道德。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目標,學校德育是中小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徑。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辦公廳日前發布了《關於2016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從2016年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1]
中文名
思想品德
外文名
Moral ecation
別 稱
政治
更 改
道德與法治
目錄
1 內涵
▪ 基本要素
▪ 道德認識
▪ 道德情感
▪ 道德意志
▪ 道德行為
▪ 形成基礎
▪ 結構
2 修養課
▪ 概述
▪ 適應轉變
▪ 價值觀
▪ 修養道德
▪ 完善自身
3 學習方法
4 意義

內涵
編輯

基本要素
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
思想品德
意志和道德行為,簡稱知、情、意、行。

道德認識
道德認識是人們對是非善惡的認識和評價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道德觀念,包括品德知識和品德判斷兩個方面。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做是非、善惡判斷時引起的內心體驗,表現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愛憎、好惡的態度。品德情感是學生產生品德行為的內在動力,是實現執行轉化的催化劑。

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們為實現一定的品德行為目的所做出的自覺而頑強的努力。品德意志是調節學生品德行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是通過實踐或練習形成的,是實現品德認識、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產生品德動機的行為定向及外部表現。品德行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標志,是衡量少年兒童認識與修養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形成基礎
1.個人特質
思想旗幟
2.家庭
3.教育
4.懲罰與獎勵
5.校風
6.大眾傳媒與輿論
7.法律道德

結構
思想品德結構是一個以世界觀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為三個子系統及其多種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聯結起來,具有穩定傾向的多維立體結構。

修養課
編輯

概述
(專指大學教育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課既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知識性,其內容十分豐富,包括政治修養、
在承擔責任中成長
思想修養、道德修養、心理品質修養、美學修養、敬業修養等。其中政治修養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核心內容,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主要內容,而心理品質修養則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基礎內容。思想道德修養課就是按照這些內容的內在聯系和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規律而構成的。具體地說,思想道德修養課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適應轉變
它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經歷了「黑色七月」的大學生帶著對大學生活的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學校園。然而現實中的大學及其大學生活往往與這些「驕子」心目中的大學及其大學生活有著較大的差異甚至有著強烈的反差。第一章「適應大學生活,確立新的目標」。是針對大學新生在新的生活環境和新的學習環境中所產生的失落、沮喪、苦惱、困惑及其各種矛盾,從不同角度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大學及其大學生活,迅速調整方位,積極適應大學生活。在這一章里我們通過對大學精神,大學使命,大學為青年學生成才提供的條件等的描述,揭示了大學的內涵及其接受大學教育的本質意義,以期引導大學新生珍惜大學生活,把握機遇,盡快找准成才的立足點,確立新的目標,迅速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過度。第二章「21世紀大學生的歷史使命」。21世紀世界和21世紀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趨勢
思想品德教學設計多媒體資料
與21世紀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密切的關系。一個時代有著一個時代的使命,21世紀的大學生承擔著迎接「兩個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語重心長地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交給了當代中國青年,他還在北大一百周年校慶和清華九十周年校慶的講話中對當代大學生提出了「四個統一」和「五點希望」的成才目標。這一章主要是引導當代大學生認識21世紀的世界和中國,明確歷史使命,提高自身素質,不辜負黨和國家、人民的重託。第三章「正確對待交往、友誼和愛情」,這一章圍繞交往、友誼和愛情問題,引導大學新生正確處理同室、同班、同鄉之間的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此外,還根據各高校普遍出現的大學生戀愛低年級化的趨勢,引導大學新生正確處理愛情與友誼、學業的關系,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價值觀
它包括每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重要內容。人的本質,人生理想,人生價值,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等是大學生經常思考的問題。當代大學生因其生長在改革開放年代,置身於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價值觀念的碰撞,復雜的社會現實和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使其人生選擇尤為艱難。怎樣使大學生正確認識人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就成為思想道德修養課的重要內容。第五章「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是人生觀教育的邏輯起點,只有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擺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確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價值、人生責任、人生態度、人生尊嚴等問題。當前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關系問題核心是,要從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角度說明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不僅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所應當遵循的道德原則。而且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所要遵循的道德原則。這一章從堅持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道德原則是改革開放、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價值導向的必然要求,是現代青年追求成功的必備素質三個方面說明了堅持社會主義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的時代價值,具有一定的理論力度。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理應包括愛國主義的內容。因此,引導青年大學生認識新時期愛國主義的基本特徵,做堅定的愛國者。也是這一章的內容。第六章「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人生責任這四個相互關聯的問題。這一章,首先介紹了科學的人生目的,這對於引導青年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面前,選擇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具有重要的意義。人生態度是人生主體的精神狀態,它反映著人生主體的生活基調,決定著人生主體的生活旋律,責任意識是當代人的基本素質,當代大學生在求學階段應當具有什麼樣的人生責任?人生價值是人生觀的核心問題,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人生價值的評價標准,對於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尤為重要。理想與信念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促使人前進和奮斗的精神動力,第七章「樹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學的信念」,圍繞理想與信念問題,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共同理想與最高理想的關系,認識當代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規律,追求崇高的理想,樹立科學的信念。此外,這一章,還針對當前的社會實際和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國際環境和國際政治斗爭及其國內社會主義改革實踐對人們思想的影響。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如何正確認識勞動,正確認識艱苦奮斗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個人成才、成功中的意義,培養當代大學生崇尚勞動、艱苦創業的優良品質,也是這一章的重要內容。

修養道德
它包括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從課程體系結構上看,第二章「21世紀大學生的歷史使命」中所講的「當代大學生應當具備的素質」是從總體上介紹21世紀大學生應當具備什麼樣的素質要求,而這一部分內容則是根據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質的現狀、特點及其存在的共性問題而設計的。第四章「學會心理調節 增進心理健康」是針對當代大學生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心理壓力過大,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而安排的。這一章先介紹了心理健康的含義,接著對大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進行了分析,最後提出了增進心理健康的原則與途徑。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是當代大學生道德文化素質修養的重要內容,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思想道德修養課應當向大學生講清楚什麼是正確的審美觀,什麼是高尚的審美情趣。第八章「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從審美的含義、標准講起,以引導青年學生正確認識美與丑,正確處理真善美的關系,創造美與享受美的關系,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關系,使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第九章「培養高尚的公民道德」是根據我國首次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新增加的內容,這一章從揭示公民道德建設的意義入手,追溯了公民道德的歷史淵源,介紹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革命道德和世界道德文明成果,根據21世紀中國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主要內容和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提出了當代大學生應當具備的公民道德及其提高大學生公民道德水平的途徑和方法。第十章「做誠實守信的大學生」也是新增加的內容。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加入WTO,迫切需要建立誠實守信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秩序,國家助學貸款的啟動也迫切需要培養大學生誠實守信的品質。這一章首先介紹了誠實和謊言;守信與失信;信任與信任危機等一系列與誠信相關的概念,使大學生對誠信問題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接著分析了市場經濟與誠信的關系,使大學生認識到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最後針對當前學生的思想實際,分析了誠信與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系及其培養誠信的途徑。敬業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備素質,也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第十一章「培養良好的敬業精神」,從敬業精神的含義以及現代敬業精神的核心實質談起,闡述了敬業精神的基本要求,說明敬業精神是成功者共有的品質,是現代社會競爭取勝的重要條件,它在促進人類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當代大學生,應當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這一章還介紹了培養敬業精神的途徑和方法。

完善自身
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養課全部內容的最後落腳點。思想道德修養的目的是不斷完善人格,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第十二章「加強自我修養,培養高尚人格」中所指的修養不僅是指「道德修養」,而是涵蓋著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質等方面的綜合修養。修身律已,重視自我修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極為重要的傳統美德。在現代社會中,自我修養在培養大學生自強不息精神,增強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章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大學生加強自我修養的方法與途徑,為當代大學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斷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階梯,實現了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的目的。使青少年更為身心健康!

學習方法
編輯
由於思想道德修養課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而且有一定的理論深度,要想學好它,掌握它,並用於指導人生,就必須要有科學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
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的學習。毛澤東說過:「主義譬如一面旗幟。」科學的理論就像一面引導千軍萬馬朝著正確目標沖鋒陷陣的旗幟。思想道德修養課動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回答和解決在青年學生中具有普遍性的「熱點」、「難點」問題,形成了一整套思想道德修養理論。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首先要認真學習它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掌握其精神實質,從思想深處真正認識到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認識到我們社會所倡導的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價值觀與人類社會真、善、美相統一的終極價值目標的指向是相吻合的,並能真正理解這種人生價值觀的價值。這是學好思想道德修養課的基礎,它對於提高大學生自身的理論素質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青年大學生要學好思想道德修養課,不僅要掌握其基本理論和觀點,而且還要注重運用這些觀點,分析認識現實問題,理論聯系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這對於置身於社會轉型期,面臨著多重價值體系選擇窘境的當代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理論聯系實際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聯系改革開放的社會實際,一方面是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主要是指青年學生要學會運用課堂所講授的理論去分析和認識現實社會生活中紛繁復雜的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等現象,去比較和評價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並在分析與比較中,在評價與鑒別中選擇和確立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第三,要注重知行統一,在踐履中學習。知行統一,強調踐履,這是由思想道德修養課的特性所決定的。思想道德修養課利用課堂教學等形式,與大學生共同討論應當怎樣做,為什麼這樣做,以及怎樣做的道理。大學生通過學習討論掌握了這些道理,就謂這「知」。但獲「知」並不是思想道德修養的最終目的,獲「知」的目的是為了「行」,是為了「踐履」。中國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不行不為真知」。因此,知行統一,注重踐履,就成為這門課的重要特點。這就要求大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要注重知行統一,堅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邊獲知邊踐履,在踐履中進一步加深對「知」的理解和認識,真正做到知行統一,從而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達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意義
編輯
從青年大學生自身發展狀況看,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的現象。比如在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願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奮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決心和恆心。這就需要在學校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完善自己。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課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經驗總結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關於大學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質修養和心理行為訓練的系統理論和知識。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對於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幫助大學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營養,獲得真、善、美的心靈啟迪,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青年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看,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正置身於利益主體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價值取向多元的歷史背景中。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僅要從治理社會大環境入手,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而且,要從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課,對大學生進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艱苦奮斗創業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實踐證明這是一個有效的措施。
望採納

⑵ 怎麼背歷史,准備學業水平測試

歷史本人小有心得,100分的卷子都是95以上,高考時也差不多是這個數,所以小有發言權。對於歷史來講,事情發生的時代很重要,這個時代的生產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生產關系了,在生產關系這一大范疇下要講求君主的政策,是否開明,社會普遍生產力,對外開放程度,對外政策等,一般歷史出題無非就是什麼時候有什麼事情或者有什麼與生產力對應的使用工具,而另一部分題則是考察你對當時政策和國內國際環境的理解了解程度了,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可以買一本有大事年表的書,好好看幾遍,你會發現,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生產力狀況會對某些事情造成必然影響,所謂有果必有因,一件事情就是下一件事情的起因之一,這是縱向的看一下,之後看每一個時代世界上各個國家都發生了什麼事,就是橫向的分析了,因為在大航海時代以後世界上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漸漸加強,所以基本上發生的事情就有因果聯系,不是背景就是原因,所以多融會貫通幾遍就好了,根本不用背,大量的練習題雖然不推薦,但是對某些人很必要,題可以加深記憶的,只要你認為有必要就好;還有請不要對歷史產生排斥感,這樣會使你無法很好的融匯,到時效果會不好的。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在問我,我會盡快為你解答的,希望你能在歷史上取得好的成績啊.

⑶ 2013年內蒙古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地理,生物(卷子A,B都要)謝謝幫忙!

經過努力地查找,找到了一些,希望對你有幫助!因為大型的試卷沒法用附件給你,所以只能給你鏈接啦,謝謝……地理試卷http://pan..com/s/1eQ3NxPS歷史試卷http://pan..com/s/1mghq7he政治試卷

⑷ 淄博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指導歷史答案誰知道急急急!!!

2010年《淄博市學業水平考試指導叢書?歷史》
參考答案

第1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C 2.A 3.C 4.B 5.C 6.D 7.D 8、D 9.C 10.B 11.C 12.D 13.C 14.B 15.C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儒家學派 他提出了「仁」的學說。(2)他注意「因材施教」,善於啟發學生思考問題;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虛心好學;他要求學生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知新」。(3)「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而不厭等等。
三、問題與探究
(1)故宮: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我國古代城市建築和宮殿建築典型。(任答1點即可)都江堰:代表了我國當時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我國古代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歷時最久的水利工程。(任答1點即可)(2)甲骨文和司母戊鼎。甲骨文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任答l點即可)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象徵著那個時代燦爛輝煌的文明。(任答一點即可)

第2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A 2.C 3.C 4.C 5.D 6.B 7.D 8.C 9.C 10.A 11.A 12.A 13.D 14.B 15.C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1)第二次鴉片戰爭或(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戰爭;英法聯軍。第一問回答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戰爭、英法聯軍侵華戰爭皆可.(2)①1840-1842年,英國,鴉片戰爭;②19世紀60至70年代,英俄,阿古柏侵佔新疆;③1894-1895年,日本,甲午中日戰爭;.1900-1901年,八國聯軍,八國聯軍侵華戰爭;⑤1931-1945年,日本,日本侵華戰爭(或抗日戰爭),等等。(3)示例:方式一:以國家名義,通過外交途徑索回。理由:這些屬於因戰爭而流失的文物,根據有關國際公約,應當歸還中國;方式二:國家通過與擁有者協商購回。理由:文物的擁有者是通過購買等方式獲得的,需要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方式三:國家通過法律程序索回。理由:這些文物是通過非法途徑流失到國外的,文物的所有權永遠屬於中國。方式四:以個人或民間團體名義與擁有者協商(或競拍)購回,並捐贈給國家。理由:讓流失海外的珍貴文物回歸祖國是一種愛國義舉,己有許多珍貴文物通過這一方式回歸祖國,等等。評分說明:只要能答出上述一種方式或除上述以外的其它一種方式,並陳述理由,皆可得滿分.
2.(1)主要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影響: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分別是:《南京條約》的割香港島給英國,《馬關條約》的允許日本在中國開始工廠,《辛丑條約》的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3)史實:林則徐虎門銷煙,關天培虎門抗英,左宗棠收復新疆,鄧世昌黃海血戰;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等(軍民各一例)。作用:沉重打擊了列強或粉碎了列強滅亡中國的企圖(意思相近都可以)。資料:有關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的書籍、圖片、地圖、文物、檔案、網路資料、口述的歷史、傳說等均可。

第3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A 2.B 3.B 4.B 5.B 6.C 7.C 8.C 9.B 10.C 11.C 12.B 13.C 14.D 15.C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1)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自強(或前期「自強」,後期「求富」);(2)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製作用,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2.(1)圖一: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重在經濟。四圖:新文化運動高興「民主」、「科學」旗幟,重在思想文化(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2)共同目的: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特點: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3)近代化的探索(說明:只要符合題意,主題恰當即可)
三、問題與探究
(1)填出表格中的觀點或史實:A: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B: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C:推翻清朝的統治;結束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D:有失敗的一面(史實只答一點即可)。(2)資本主義制度;失敗了。(3)使命感:只要能聯系實際,圍繞關心國家前途和民族振興的主題展開說理即可。

綜合測試(一)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A 2.D 3.C 4.C 5.B 6.C 7.A 8.B 9.B 10.B 11.C 12.A 13.C 14.A 15.C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20分)(1)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1911年,辛亥革命。(4分)(2)這是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8分)(3)維新派掀起了戊戌變法。(2分)(4)都沒有改變中國社會性質。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他們都沒有發動、依靠人民群眾,最終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他們的失敗證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無論是資產階級改良方案還是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都走不通,無論是資產階級的維新派還是革命派,都不能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徹底勝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6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13分)(1)洋務運動。(3分)(2)福州船政局。(3分)(3)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4分)(4)由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3分)
三、問題與探究
1.(22分)(1)《南京條約》 (2分) 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4分)(2)洋務運動 (2分) 「自強」 「求富」(2分) 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2分)(3)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西方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軍隊;等等(只要能答對三條即可6分)(4)《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4分)
2.(15分)(1)維新變法;三民主義,民主革命;民主和科學。(6分)(2)戊戌變法,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3分)辛亥革命,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3分)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正統地位。(3分)

第4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C 2.B 3.D 4.A 5.A 6.A 7.B 8.B 9.B 10.D 11.D 12.B 13.B 14.D 15.D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2)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運動。 (3)「新的社會力量」――無產階級(或:工人階級); 「先進理論」――馬克思廣義。 (4)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不惜流血犧牲的精神(或愛國主義精神)。
三、問題探究
(1) 目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第四軍葉挺領導的獨立團,奮勇沖鋒,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2)1927年 領導了南昌起義。(3)這次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4)以大局為重,不計得失; 勇於正視現實,糾正錯誤(言之有理即可)。

第5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D 2.C 3.B 4.B 5.A 6.B 7.C 8.C 9.C 10.B 11.C 12.B 13.D 14.C 15.C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1927年 「八一」建軍節 秋收起義。(2)百團大戰 彭德懷。(3)渡江戰役;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台了。(4)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武裝斗爭;依靠人民群眾支持;建立了穩固的根據地。(其中任意三點可得分,其它符合題意的也可酌情得分)
三、問題與探究
(1)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2)重慶談判 簽訂了《雙十協定》 或《會談紀要》。(3)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解放戰爭時期,國共進行了內戰,國民黨敗退台灣,造成了祖國大陸與台灣的分離。

綜合測試題(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A 2.D 3.B 4.A 5.B 6.B 7.A 8.B 9.D 10.B 11.B 12.A 13.C 14.C 15.B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23分)(1)遵義會議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 過雪山草地 吳起鎮會師(4分)(2)遵義會議 毛澤東 這次會議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 分)(3)1935年 吳起鎮; 1936年 甘肅(會寧) (8分)(4)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的獻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奮斗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5分)。
2.(23分)(1)台兒庄戰役;李宗仁;平型關大捷 百團大戰。(8分)(2)北平;為了使這座古都的文物古跡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也使該城人民的生命財產免遭戰火的破壞和損傷 ; 傅作義(6分)。(3)遼沈戰役; 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6分);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從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基本意思即可。)(3分)
三、問題與探究
1. (16分)(1)九一八事變 (2分);1931年(2分);(2)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我東北三省,對東北人民實行血腥的殖民統治,東北人民過著恥辱的亡國奴生活。(3分)歌曲表達了東北人民對自己富饒家鄉的熱愛;對日寇野蠻侵佔我東北的憤懣;以及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慘痛。(言之有理即可 3分)(3)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2分)
2.(8分)(1)遼沈戰役。(2分)(2)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2分)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2分)(3)示例1:不怕困難,通往直前。示例2: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獻精神,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敢於創新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2分。本題為開放性答案,只要答到「勇往直前,不怕犧牲」或與之相近的表述,都可得分)

第6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D 2.A 3.A 4.D 5.B 6.C 7.C 8.C 9.D 10.D 11.C 12.C 13.B 14.B 15.D
二、讀圖題
(1)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1950——1952年,土地改革;1950——1953年 ,抗美援朝。(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意義: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4)彭德懷,抗日戰爭中指揮百團大戰;解放戰爭中指揮西北人民解放軍粉碎了敵人對陝甘寧解放區的進攻
三、材料解析題:
(1)抗美援朝;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志願軍。(2)美帝國主義;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美國飛機入侵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市;第七艦隊入侵中國台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3)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抗美援朝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威望,鼓舞了世界被壓迫人民爭取獨立和解放斗爭的信心和勇氣,對國際局勢產生了深遠影響。
四、問題與探究
時 間 重大事件 作 用
1949年9月 召開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通過了《共同綱領》完成了新中國成立的籌備工作
1949年10月1日 開國大典 中國人民站起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1951年 和平解放西藏 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1950年至1953年 抗美援朝 它雄辯地證明:侵略者在東方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1950年 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 農民翻了身。成了國家的主人

第7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B 2.A 3.C 4.C 5.D 6.C 7.C 8.D 9.C 10.A 11.B 12.D 13.D 14.D 15.B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石油工業 、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2)鄧稼先——「兩彈元勛」; 王進喜——「鐵人」; 焦裕祿——「黨的好乾部」。(3)無私奉獻精神、艱苦奮斗的精神、忠誠於黨和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問題與探究
(1)完成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制度確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五計劃完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基礎。(2)「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3)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制定經濟政策一定要從實際出發)。

第8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C 2.C 3.B 4.B 5.D 6.D 7.B 8.C 9.A 10.D 11.C 12.B 13.D 14.A 15.A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2)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寫出其中一個即可)作用:引進外資和技術,推動改革,帶動沿海及內地的發展等。(意思相近亦可)(4)說明改革開放使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大大提高。或我們選擇改革開放,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或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言之成理即可)
三、問題與探究
(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提出實行改革開放。(2)實行改革開放後,鄧小平針又提出「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3)198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鄧小平又明確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4)1987年,他又為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黨的十三大根據他的設想,做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5)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鄧小平解決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所以,他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綜合測試(三)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C 2.D 3.A 4.C 5.A 6.D 7.D 8.D 9.A 10.B 11.C 12.B 13.A 14.B 15.B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23分)(1)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②新中國成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6分)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3分) (2)圖一人物:三民主義 中華民國(2分)圖二人物:新民主主義革命(2分)圖三人物:改革開放 建設中國特色 一國兩制(4分)(3)遵義會議 中共七大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中共十五大。(4分)(4)熱愛祖國和人民;有遠大的革命理想和堅定的信念;追求真理、實事求是;開拓創新、自強不息;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等。(2分)
2.(25分)(1)①開啟「中國新生」的事件是開國大典(回答新中國成立也可)(3分)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4分)②開啟「偉大轉折」的事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3分)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完成了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4分)(2)鄧小平(2分)探索:①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②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的重點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③建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經濟特區;開放廣州、上海等14個沿海城市,增設海南經濟特區,設立上海浦東開發區;④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⑤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等。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⑦提出「一國兩制」構想,並成功解決香港、澳門問題。(7分)(3)要堅持走改革開放之路;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堅持黨的領導;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等等。(2分)
三、歸納與探究(22分)
(1)開國大典 或 新中國誕生 (2分)(2)成功探索: ①1957年一五計劃完成,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②1956年底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我國基本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③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是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6分)失誤:①大躍進運動 ②人民公社化運動 ③文化大革命(6分)(3)D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 E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F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出了三步走的部署。G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分)(4)①三大改造完成(或社會主義制度建立)②工業化起步③偉大轉折。 ④改革開放富起來 (4分)

⑸ 跪求、誰可以幫我找一下2013年山東省普通高中6月學業水平考試的試卷呀!數學、物理、化學、歷史、生物!

好好學習,自己想一想,會有結果的,加油!

⑹ 初中歷史學業水平測試全程精練山東版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⑺ 歷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說明與復習指導答案

我自己曾學歷史專業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適合你否。歷史嘛,多背是應該的,但要有技巧,平時要將知識點歸納起來,列成樹狀圖,先背好主幹知識,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時間就要看書,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憶起當天所背過的內容,回憶不起的第二天就馬上看書。不過一定不要記硬背,否則你就一定會討厭歷史的。

⑻ 山東省二00九年一月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歷史試題

地理定稿山東省二OO六年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

......東省二OO六年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地理學科考試綱要Ⅰ.考試性質根據《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工作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精神 ...山東省學業水平測試,山東省學業水平考試......東省二OO六年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地理學科考試綱要Ⅰ.考試性質根據《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工作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精神 ...

2006年山東省夏季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化學試題[整理]-魯科版

......06年山東省夏季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化學試題說明:本試題共分三卷山東省學業水平考試,第I卷4頁為必修內容的選擇題,共46分;第Ⅱ卷2頁為必修內容的非選擇題,山東省學業水平測試共30分;第I卷和 ...

山東省二00六年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物理模擬試題(三套)-新人教[原創]

......第一部分(共48分 共同必做)一、本題共16小題山東省學業水平考試,第I卷4頁為必修內容的選擇題,共46分;第Ⅱ卷2頁為必修內容的非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選對的得3分,山東省學業水平測試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1、 ...

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化學試題及說明

......06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情況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是根據《教育部關於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語文等十五個學科課程標准(實驗)的 ...高中化學學業水平,第I卷4頁為必修內容的選擇題,共46分;第Ⅱ卷2頁為必修內容的非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選對的得3分,高中化學試題......06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情況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是根據《教育部關於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語文等十五個學科課程標准(實驗)的 ...

地理定稿山東省二OO六年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新人教

地理定稿山東省二OO六年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新人教山東省學業水平考試,第I卷4頁為必修內容的選擇題,共46分;第Ⅱ卷2頁為必修內容的非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選對的得3分,山東省學業水平測試地理定稿山東省二OO六年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新人教

詳見:http://hi..com/cancanone/blog/item/a570c5d8903bb44594ee3788.html

⑼ 2010淄博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指導歷史答案

2010年《淄博市學業水平考試指導叢書?歷史》
參考答案

第1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 2.A 3.C 4.B 5.C 6.D 7.D 8、D 9.C 10.B 11.C 12.D 13.C 14.B 15.C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儒家學派 他提出了「仁」的學說。(2)他注意「因材施教」,善於啟發學生思考問題;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虛心好學;他要求學生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知新」。(3)「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而不厭等等。
三、問題與探究
(1)故宮: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我國古代城市建築和宮殿建築典型。(任答1點即可)都江堰:代表了我國當時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我國古代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歷時最久的水利工程。(任答1點即可)(2)甲骨文和司母戊鼎。甲骨文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任答l點即可)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象徵著那個時代燦爛輝煌的文明。(任答一點即可)

第2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A 2.C 3.C 4.C 5.D 6.B 7.D 8.C 9.C 10.A 11.A 12.A 13.D 14.B 15.C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1)第二次鴉片戰爭或(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戰爭;英法聯軍。第一問回答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戰爭、英法聯軍侵華戰爭皆可.(2)①1840-1842年,英國,鴉片戰爭;②19世紀60至70年代,英俄,阿古柏侵佔新疆;③1894-1895年,日本,甲午中日戰爭;.1900-1901年,八國聯軍,八國聯軍侵華戰爭;⑤1931-1945年,日本,日本侵華戰爭(或抗日戰爭),等等。(3)示例:方式一:以國家名義,通過外交途徑索回。理由:這些屬於因戰爭而流失的文物,根據有關國際公約,應當歸還中國;方式二:國家通過與擁有者協商購回。理由:文物的擁有者是通過購買等方式獲得的,需要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方式三:國家通過法律程序索回。理由:這些文物是通過非法途徑流失到國外的,文物的所有權永遠屬於中國。方式四:以個人或民間團體名義與擁有者協商(或競拍)購回,並捐贈給國家。理由:讓流失海外的珍貴文物回歸祖國是一種愛國義舉,己有許多珍貴文物通過這一方式回歸祖國,等等。評分說明:只要能答出上述一種方式或除上述以外的其它一種方式,並陳述理由,皆可得滿分.
2.(1)主要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影響: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分別是:《南京條約》的割香港島給英國,《馬關條約》的允許日本在中國開始工廠,《辛丑條約》的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3)史實:林則徐虎門銷煙,關天培虎門抗英,左宗棠收復新疆,鄧世昌黃海血戰;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等(軍民各一例)。作用:沉重打擊了列強或粉碎了列強滅亡中國的企圖(意思相近都可以)。資料:有關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的書籍、圖片、地圖、文物、檔案、網路資料、口述的歷史、傳說等均可。

第3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A 2.B 3.B 4.B 5.B 6.C 7.C 8.C 9.B 10.C 11.C 12.B 13.C 14.D 15.C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1)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自強(或前期「自強」,後期「求富」);(2)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製作用,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2.(1)圖一: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重在經濟。四圖:新文化運動高興「民主」、「科學」旗幟,重在思想文化(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2)共同目的: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特點: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3)近代化的探索(說明:只要符合題意,主題恰當即可)
三、問題與探究
(1)填出表格中的觀點或史實:A: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B: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C:推翻清朝的統治;結束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D:有失敗的一面(史實只答一點即可)。(2)資本主義制度;失敗了。(3)使命感:只要能聯系實際,圍繞關心國家前途和民族振興的主題展開說理即可。

綜合測試(一)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A 2.D 3.C 4.C 5.B 6.C 7.A 8.B 9.B 10.B 11.C 12.A 13.C 14.A 15.C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20分)(1)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1911年,辛亥革命。(4分)(2)這是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8分)(3)維新派掀起了戊戌變法。(2分)(4)都沒有改變中國社會性質。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他們都沒有發動、依靠人民群眾,最終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他們的失敗證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無論是資產階級改良方案還是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都走不通,無論是資產階級的維新派還是革命派,都不能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徹底勝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6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13分)(1)洋務運動。(3分)(2)福州船政局。(3分)(3)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4分)(4)由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3分)
三、問題與探究
1.(22分)(1)《南京條約》 (2分) 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4分)(2)洋務運動 (2分) 「自強」 「求富」(2分) 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2分)(3)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西方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軍隊;等等(只要能答對三條即可6分)(4)《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4分)
2.(15分)(1)維新變法;三民主義,民主革命;民主和科學。(6分)(2)戊戌變法,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3分)辛亥革命,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3分)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正統地位。(3分)

第4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C 2.B 3.D 4.A 5.A 6.A 7.B 8.B 9.B 10.D 11.D 12.B 13.B 14.D 15.D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2)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運動。 (3)「新的社會力量」――無產階級(或:工人階級); 「先進理論」――馬克思廣義。 (4)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不惜流血犧牲的精神(或愛國主義精神)。
三、問題探究
(1) 目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第四軍葉挺領導的獨立團,奮勇沖鋒,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2)1927年 領導了南昌起義。(3)這次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4)以大局為重,不計得失; 勇於正視現實,糾正錯誤(言之有理即可)。

第5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D 2.C 3.B 4.B 5.A 6.B 7.C 8.C 9.C 10.B 11.C 12.B 13.D 14.C 15.C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1927年 「八一」建軍節 秋收起義。(2)百團大戰 彭德懷。(3)渡江戰役;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台了。(4)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武裝斗爭;依靠人民群眾支持;建立了穩固的根據地。(其中任意三點可得分,其它符合題意的也可酌情得分)
三、問題與探究
(1)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2)重慶談判 簽訂了《雙十協定》 或《會談紀要》。(3)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解放戰爭時期,國共進行了內戰,國民黨敗退台灣,造成了祖國大陸與台灣的分離。

綜合測試題(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A 2.D 3.B 4.A 5.B 6.B 7.A 8.B 9.D 10.B 11.B 12.A 13.C 14.C 15.B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23分)(1)遵義會議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 過雪山草地 吳起鎮會師(4分)(2)遵義會議 毛澤東 這次會議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 分)(3)1935年 吳起鎮; 1936年 甘肅(會寧) (8分)(4)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的獻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奮斗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5分)。
2.(23分)(1)台兒庄戰役;李宗仁;平型關大捷 百團大戰。(8分)(2)北平;為了使這座古都的文物古跡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也使該城人民的生命財產免遭戰火的破壞和損傷 ; 傅作義(6分)。(3)遼沈戰役; 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6分);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從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基本意思即可。)(3分)
三、問題與探究
1. (16分)(1)九一八事變 (2分);1931年(2分);(2)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我東北三省,對東北人民實行血腥的殖民統治,東北人民過著恥辱的亡國奴生活。(3分)歌曲表達了東北人民對自己富饒家鄉的熱愛;對日寇野蠻侵佔我東北的憤懣;以及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慘痛。(言之有理即可 3分)(3)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2分)
2.(8分)(1)遼沈戰役。(2分)(2)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2分)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2分)(3)示例1:不怕困難,通往直前。示例2: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獻精神,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敢於創新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2分。本題為開放性答案,只要答到「勇往直前,不怕犧牲」或與之相近的表述,都可得分)

第6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D 2.A 3.A 4.D 5.B 6.C 7.C 8.C 9.D 10.D 11.C 12.C 13.B 14.B 15.D
二、讀圖題
(1)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1950——1952年,土地改革;1950——1953年 ,抗美援朝。(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意義: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4)彭德懷,抗日戰爭中指揮百團大戰;解放戰爭中指揮西北人民解放軍粉碎了敵人對陝甘寧解放區的進攻
三、材料解析題:
(1)抗美援朝;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志願軍。(2)美帝國主義;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美國飛機入侵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市;第七艦隊入侵中國台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3)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抗美援朝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威望,鼓舞了世界被壓迫人民爭取獨立和解放斗爭的信心和勇氣,對國際局勢產生了深遠影響。
四、問題與探究
時 間 重大事件 作 用
1949年9月 召開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通過了《共同綱領》完成了新中國成立的籌備工作
1949年10月1日 開國大典 中國人民站起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1951年 和平解放西藏 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1950年至1953年 抗美援朝 它雄辯地證明:侵略者在東方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1950年 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 農民翻了身。成了國家的主人

第7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B 2.A 3.C 4.C 5.D 6.C 7.C 8.D 9.C 10.A 11.B 12.D 13.D 14.D 15.B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石油工業 、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2)鄧稼先——「兩彈元勛」; 王進喜——「鐵人」; 焦裕祿——「黨的好乾部」。(3)無私奉獻精神、艱苦奮斗的精神、忠誠於黨和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問題與探究
(1)完成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制度確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五計劃完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基礎。(2)「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3)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制定經濟政策一定要從實際出發)。

第8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C 2.C 3.B 4.B 5.D 6.D 7.B 8.C 9.A 10.D 11.C 12.B 13.D 14.A 15.A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2)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寫出其中一個即可)作用:引進外資和技術,推動改革,帶動沿海及內地的發展等。(意思相近亦可)(4)說明改革開放使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大大提高。或我們選擇改革開放,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或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言之成理即可)
三、問題與探究
(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提出實行改革開放。(2)實行改革開放後,鄧小平針又提出「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3)198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鄧小平又明確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4)1987年,他又為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黨的十三大根據他的設想,做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5)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鄧小平解決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所以,他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綜合測試(三)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C 2.D 3.A 4.C 5.A 6.D 7.D 8.D 9.A 10.B 11.C 12.B 13.A 14.B 15.B
二、材料分析說明題
1.(23分)(1)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②新中國成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6分)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3分) (2)圖一人物:三民主義 中華民國(2分)圖二人物:新民主主義革命(2分)圖三人物:改革開放 建設中國特色 一國兩制(4分)(3)遵義會議 中共七大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中共十五大。(4分)(4)熱愛祖國和人民;有遠大的革命理想和堅定的信念;追求真理、實事求是;開拓創新、自強不息;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等。(2分)
2.(25分)(1)①開啟「中國新生」的事件是開國大典(回答新中國成立也可)(3分)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4分)②開啟「偉大轉折」的事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3分)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完成了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4分)(2)鄧小平(2分)探索:①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②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的重點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③建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經濟特區;開放廣州、上海等14個沿海城市,增設海南經濟特區,設立上海浦東開發區;④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⑤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等。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⑦提出「一國兩制」構想,並成功解決香港、澳門問題。(7分)(3)要堅持走改革開放之路;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堅持黨的領導;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等等。(2分)
三、歸納與探究(22分)
(1)開國大典 或 新中國誕生 (2分)(2)成功探索: ①1957年一五計劃完成,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②1956年底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我國基本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③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是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6分)失誤:①大躍進運動 ②人民公社化運動 ③文化大革命(6分)(3)D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 E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F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出了三步走的部署。G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分)(4)①三大改造完成(或社會主義制度建立)②工業化起步③偉大轉折。 ④改革開放富起來 (4分)

閱讀全文

與萊蕪市2013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