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連雲港有哪些好學校在墟溝
最好小學——墟溝小學 最好初中——東港中學西校區 最好高中——東方中學(下學期易址換名為連雲港高級中學。
次好小學——東港小學 次好初中——西苑中學 次好高中——海濱高中
B. 我們班要去連雲港連島玩,坐火車到哪下怎樣轉車到那晚上住那比較好
坐火車到連雲港下或者連雲港東站下都行,在連雲港下的話就做102或者103到墟溝的版購物中心下(時間長點,40分鍾左右權),那邊有很多賓館,貴一點的就住萬豪或者蔚藍海岸(比較干凈)什麼的,便宜一點的小旅館也能找到,還有什麼西京賓館啊,都可以;如果做到連雲港東站下的話,那邊比較偏僻,做計程車可以拼車,3元一人,打車20塊錢左右,也是到購物中心下,那邊比較熱鬧,住的地方也比較好找。最好不要住在連島,那邊住宿比較貴,而且連島玩一天夠了,不需要住在那裡。購物中心對面有直達連島的車。
C. 連雲港市連雲區西苑中學是公辦學校嗎口碑如何
昂、裡面還可。
只要你是在奧賽班~
D. 連雲港附近的高中有哪些
連雲港市東方中學
連雲港市東港中學
連雲港市海濱中學
連雲內港市西容苑中學
連雲港市海寧中學
連雲港市隴東中學
連雲港市臨洪中學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
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
連雲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學
連雲港市花果山中學
江蘇省國工業品南雲台林場中學
連雲港市南在中學
國營雲台農場中學
連雲港市雲台中學
連雲港市猴嘴中學(連雲港振雲職業中學)
連雲港市錦屏中學
連雲港市朐山中學
連雲港市新壩中學
江蘇省海州高級中學
連雲港市海州實驗中學
連雲港市外國語學校
連雲港市幸福路中學
E. 連雲港的地理環境
連雲港位於中國沿海中部,江蘇省東北部,處於北緯33°59′~35°07′、東經118°24′~119°48′之間。東瀕黃海,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北與山東日照市接壤,西與山東臨沂市和江蘇徐州市毗鄰,
南連江蘇淮安市和鹽城市。東西最大橫距約129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32千米。土地總面積7499.9平方千米,水域面積1759.4平方千米,市區建成區面積120平方千米。 連雲港位於魯中南丘陵與淮北平原的結合部,境內山海齊觀,平原、大海、高山齊全,河湖、丘陵、灘塗、濕地、海島俱備。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形如一隻飛向海洋的彩蝶。地貌基本分布為西部崗嶺區、中部平原區、東部沿海區和雲台山區四大部分。西部丘陵海拔100米~200米。中部平原海拔3米~5米,主要是山前傾斜平原、洪水沖積平原、及濱海平原3類,總面積5409平方千米。擁有耕地面積3797.9平方千米。東部沿海主要是約700平方千米鹽田和480平方千米灘塗。雲台山脈屬於沂蒙山的余脈,有大小山峰214座,其中雲台山主峰玉女峰海拔624.4米,為江蘇省最高峰。 連雲港有雲台山、錦屏山、馬陵山、羽山等山脈。
連雲港有標准海岸線162公里,21個島嶼,其中東西連島為江蘇第一大島,面積7.57平方公里,基岩海岸為江蘇省獨有。 新中國成立前,連雲港人口發展緩慢,明顯呈現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長的特徵。新中國成立後,人口的發展也出現了新的特徵,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維持在高水平,從而出現了人口高增長狀況,並形成建國後的第一次生育高峰。連雲港人口規模迅速擴大,總量由1949年的163.82萬人增長到1957年的229.23萬人,8年凈增65.41萬人,年均增加8.18萬人,年均增長率高達42.89‰。
1959至1961年,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和政府工作的失誤,使經濟發展出現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降低,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銳減。連雲港人口總量極度萎縮到1961年的220.26萬人,比1957年減少近9萬人。1958年甚至萎縮到212.61萬人,比1957年減少近17萬人。
三年自然災害過後,經濟發展狀況逐漸好轉,人口死亡率開始大幅度下降,強烈的補償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長進入了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並一直持續到70年代初。這一時期,連雲港死亡率大幅下降到10‰以下,並逐步穩定在7‰左右。人口總量以高達30‰的年均增長率不斷擴大,1971年達到296.06萬人,形成建國以後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逐步打破過渡性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人口再生產類型,人口快速增長勢頭得到有效控制。1980年,連雲港出生率降到15‰以下,人口總量為331.48萬人,9年凈增35.42萬人,年均增加3.94萬人。
進入八十年代後,雖然國家把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到了戰略高度,計劃生育被確定為一項基本國策,控制人口增長的措施更加嚴格。但是,由於六十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陸續進入生育年齡,加之八十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許多不到晚婚年齡的人口提前進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現回升,接近20‰,形成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連雲港人口總量突破400萬人。1991年,人口總量達到412.39萬人,11年凈增80.91萬人,年均增加7.36萬人。
進入九十年代後,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不斷加強完善和群眾生育觀念的深刻轉變,八十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並持續穩步下降,生育水平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進入平穩增長階段。2005年,連雲港人口總量472.18萬人,14年凈增59.79萬人,年均增加4.27萬人,年均增長率僅9.72‰。
據《連雲港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連雲港常住人口為4393914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4653701人相比,十年共減少259787人,減少5.58%。年平均減少0.57%。常住人口中,家庭戶1287127戶,家庭戶人口為4207465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2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71人減少0.44人。
2012年末,連雲港常住總人口440.69萬人,其中市區109.74萬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1.49‰,自然增長率4.73‰。2012年末戶籍總戶數139.81萬戶,其中市區29.57萬戶;戶籍總人口510.99萬人,其中市區96.65萬人。 2015年,連雲港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全市實現GDP2160.64億元、居民收入19418元,同比分別增長10.8%和9.1%,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位。 ;數據顯示,2015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28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8元,同比分別增長9%和9.2%,農村居民收入增幅快過城鎮居民。去年消費品市場中,批發業實現消費64.66億元,增長12.2%,零售業實現消費688.64億元,增長11.3%,住宿業實現消費9.71億元,增長11.5%,餐飲業實現消費67.7億元,增長24.4%。
2013年,連雲港GDP總量達到1785.42億元,增長11.8%,居全省第六位,總量較上年增加182.00億元。
2013年,連雲港第一產業增加值259.17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807.42億元,增長13.0%;第三產業增加值718.83億元,增長13.1%。三次產業協調性增強,逐步形成一、二、三產業相互促進發展的格局。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4.5:45.9:39.6調整為14.5:45.2:40.3,和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持平,第二產業下降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提高0.7個百分點。 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共同體在2010年5月7日正式啟動了淮海經濟區核心區一體化。
2014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65.89億元,同比增長10.2%,總量較上年增加180.47億元。人均GDP突破44000元,達到44277元,較上年增加3861元,同比增長9.6%, 其中市區人均GDP達到52238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89.8億元,增長12.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1.8億元,增長1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23.6%、13%、20.8%;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3%、12.3%。十大民生工程和百件惠民實事順利實施,一批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事項得到解決,在加快改革發展過程中群眾得到實惠。 連雲港高校名單層次 學校名稱本科院校淮海工學院(原淮海大學、
江蘇海洋大學 (籌)) 江蘇師范大學連雲港校區
(海州師范學院 (籌)) 獨立學院淮海工學院東港學院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專科連雲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財會職業學院 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雲港校區高職江蘇省連雲港中醫葯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省連雲港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省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省經貿技師學院、江蘇省經貿高級技工學校) 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縣(市、區)學校名稱海州區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 江蘇省海州高級中學江蘇省板浦高級中學連雲港外國語學校連雲區江蘇省連雲港高級中學贛榆區江蘇省贛榆高級中學贛榆縣第一中學江蘇省海頭高級中學城頭高級中學贛榆智賢中學 東海縣江蘇省東海高級中學江蘇省白塔高級中學東海縣石榴高級中學灌雲縣江蘇省灌雲高級中學灌雲縣第一中學 南京師范大學灌雲附屬中學 灌南縣江蘇省灌南高級中學註:連雲港外國語學校因初高中未分離,一直未參與普通高中四星級評估。直至2014年學校高中部晉升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該校根據《連雲港市高中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與四星級高中同時參與第一錄取批次,並在四星級高中錄取結束後錄取。 連雲港市區部分優秀中小學層次 學校名稱 初中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 連雲港市海寧中學連雲港外國語學校連雲港市海州實驗中學連雲港東港中學連雲港市西苑中學小學 連雲港市解放路小學 連雲港市海寧小學連雲港市建寧小學連雲港市新海小學連雲港市海州實驗小學 連雲港市幸福路小學連雲港師專一附小連雲港師專二附小連雲港師專三附小(連雲港市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第三附屬小學) 連雲港位於南北過渡和陸海過渡的交匯點,是國際通道新亞歐大陸橋(中國境內為隴海、蘭新鐵路)東端橋頭堡,具有海運、陸運相結合的優勢。是國家規劃的42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
連雲港已形成海、河、陸、空四通八達的立體化、現代化的交通網路,具備較強的物流承載和運輸能力。 連雲港有連雲港東站、連雲港站2個客運站。境內鐵路全長99248米,可直達全國各大中城市,並開通至鄭州、西安、成都、蘭州、阿拉山口和綿陽等地的集裝箱運輸「五定」班列,承擔新亞歐大陸橋90%以上的過境集裝箱運輸。
連雲港依託隴海鐵路線,連雲港鐵路客運和貨運列車可直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成都、武漢、西安、寶雞、蘭州、烏魯木齊等大中城市,並通過京滬線、京九線、隴海線等連接中國各地。
已經開工建設的鐵路有青連鐵路(青島-日照-連雲港)、連鹽鐵路(沿海鐵路江蘇段,連雲港-鹽城-南通-上海)、連淮揚鎮鐵路(連雲港-淮安-揚州-鎮江)等,進行前期工作的鐵路有徐連客運專線 (隴海客運專線徐連段,徐州-連雲港) ,合連高速鐵路(合肥-宿遷-新沂-連雲港),規劃的鐵路有臨連鐵路(臨沂-連雲港) 。 連雲港白塔埠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佔地5平方公里,位於連雲港西25公里,東海縣境內。1984年經中央軍委、國務院批准,使用白塔埠機場開展航空運輸業務。1985年3月26日開通第一條民用航線。
民航機場達到國際4D級標准,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0多條航線。2010年12月,開通至韓國首爾航線。
連雲港新機場(連雲港花果山國際機場) 力爭在2015年開工建設,是江蘇「兩樞紐一大六中」規劃的第三大國際機場,僅次於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和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定位為區域性國際大型機場 。 公路對外交通已全部實現高速化,密度在全國、全省名列前茅,204國道穿境而過,是全國45個公路主樞紐之一。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336千米,密度達451千米/百平方千米。
國家重點建設的瀋海(同三高速沈陽至海口段)﹑連霍﹑長深、三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也是中國南北、東西最長的兩條高速公路——同三高速(黑龍江同江——海南三亞)和連霍高速(連雲港——新疆霍爾果斯)的惟一交點。 連雲港港位於黃海之濱,中國沿海中部的海州灣西南岸,江蘇省的東北端,位於北緯34°44',東經119°27',是中國沿海十大海港、全球百強集裝箱運輸港口之一,開通了50條遠近洋航線,可到達世界主要港口。
港口北倚長6㎞的雲台山,為橫貫中國東西的鐵路大動脈——隴海、蘭新鐵路的東部終點港。與韓國、日本等國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內,是江蘇最大海港、蘇北和中西部最經濟便捷的出海口、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以腹地內集裝箱運輸為主並承擔亞歐大陸間國際集裝箱水陸聯運的重要中轉港口,集商貿、倉儲、保稅、信息等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沿海商港。《連雲港港低碳港口建設實施方案》通過交通部專家評審,這標志著連雲港港成為全國交通運輸行業首個低碳港口建設試點港。
連雲港港未來將形成由海灣內的連雲主體港區、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區、北翼的贛榆和前三島港區共同組成的「一體兩翼」總體格局。2007年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8500萬噸,集裝箱運量200萬TEU。2008年港口貨物吞吐量沖刺億噸,集裝箱運量300萬TEU大關。
2011年3月17日,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一期工程開工儀式在連雲港徐圩港區隆重舉行,這標志著連雲港港沿海深水大港建設發展揭開了新的一頁。
連雲港港客貨班輪航線擁有連雲港—仁川、連雲港—平澤兩條客貨班輪航線。 連雲港境內定級航道83條,總里程1138公里。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鹽河為主通道,北接沭北運河,西接薔薇河、淮沭新河、柴米河,東接善後河、東門河、灌河,南接京杭大運河等通江入海航道,構成了干支相通的水運網。
2010年建成通航的連雲港港疏港航道工程,構成連雲港除鐵路、公路外的第三大疏港通道, 並通過連申線(通榆河)向南溝通連雲港港與大豐港、洋口港、如皋港等沿海、沿江港口,經南通直達長江。
2012年宿連航道開工建設,宿遷到連雲港港水運距離縮短100公里,連雲港港至京杭大運河再增一條水上大通道,為連雲港港打通了一條便捷的內外貿水上出海通道,連雲港港的腹地范圍將擴大到9個中心城市,面積達7.9萬平方公里,使連雲港港真正成為海河聯運的重要節點。 2012年10月1日上午,連雲港快速公交BRT一號線全線通車。連雲港快速公交系統(BRT)是2012年江蘇省連雲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大民生工程、重大交通工程。是繼常州、鹽城之後的江蘇省第三條真正意義的快速公交線,是中國第16個建設快速公交系統的城市,是江蘇省建設周期最短的一條快速公交線。由西向東貫穿連雲港整個城區。
連雲港快速公交系統(BRT)由快速公交主線B1、B3、環線H1和H2及配套支線(B11、B12、B13、B15)組成。整個系統長136.9公里,其中,BRT1號線為34公里,環1線為18公里,配套支線為84.9公里,它貫通了連雲港城區的東西南北,並將之貫穿起來,連成一體。
連雲港在軌道交通建成前規劃快速公交線路共11條,包括3條客流培育線和兩條服務延伸線。 連雲港快速公交線路首站末站線路走向主線B1 海州客運站 在海一方公園 海州客運站經幸福路、海連路、港城大道、中山路、海棠路至在海一方公園 H1 火車站 火車站 火車站經人民東路、郁洲路、海連路、鹽河路至火車站 H2 西城公交總站 西城公交總站 西城公交總站經海連路、瀛洲路、朝陽路、幸福路、海連路至西城公交總站 B11 火車站 花果山景區 火車站經人民路、解放東路、310國道、港城大道、霞輝路、花果山大道、聖湖路至花果山景區 B12 海州客運站 連雲港東站 海州客運站經幸福路、秦東門大街、鹽河南路、海寧大道、瀛洲路、朝陽路、學院路、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前進路、朝陽大道、港城大道、黃河路、昆侖山路、港城大道、五羊路、匯泉路至連雲港東站 B13 港口汽車站 連雲港東站 港口汽車站經中山路、港城大道、新光路、雲和路、五羊路、匯泉路至連雲港東站 B15 連雲區區政府 華蓋山居 連雲區政府、西墅路、鴻海路、北固山大道、大港路、平山路、雲和路、五羊路、昆侖山路、華蓋山居 2014年,連雲港軌道交通規劃5條輕軌線路,總長度約172.6公里。
1號線:長約32公里,聯系新海老城、龍河廣場商業中心、市政府、開發區中心、連雲新城;
2號線:長約45公里,聯系青口鹽場、連雲新城、開發區、連雲經濟開發區、徐圩新區;
3號線:長約46公里,聯系新海老城、火車站樞紐、猴嘴高鐵站樞紐、火車東站樞紐;
4號線:長約27.5公里,聯系連雲新城商務核心區、連雲新城中心區、青口鹽場、贛榆區政府、贛榆商業中心;
5號線:長約22公里,旨在加強濱河新城、南部新城的輻射帶動作用,同時溝通火車站樞紐、龍河商業中心、蘇欣快客換乘樞紐、南站城鄉換乘樞紐、新客運南站。 連雲港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由連雲港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創建,自行車系統站點共有122個,每個站點樁有6~25個,每個站點擁有自行車2~23個,分布在19條城市主幹道,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2014年7月份完成一期工程,服務網點143個,公共自行車1800輛。
F. 連雲港33路公交路線
33路(現在叫游來3路)從久和國際新自城旁邊的連雲港東站(火車站)起點
經過久和一期,平山花園,嘉年華,西苑中學,西小區大嶺頭,老區政府,八一市場,紅綠燈,東勝假日百貨(金海帝超市),149醫院,國展中心,神州賓館,西大堤西,西連島,大路口(連島海濱浴場)(連雲港之夏舉辦地)終點
全程2元,現在改為無人售票,請您准備好零錢。
33路(現在叫游3路)就經過我家門口,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選為最佳答案。謝謝。
G. 連雲港市西苑中學怎麼樣
簡介:連雲港市西苑中學創建於1998年,是一所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內雄厚、教容育科研先進、管理科學的現代化中學。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主倡「團結、拼搏、求索、奉獻」的精神,致力推行素質教育,讓不同層次和不同特長的學生發揮潛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西苑中學坐落於連雲區墟溝西園小區。她是雲台山麓下的一朵絢麗的奇葩,黃海之濱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佔地80餘畝的校園里,建築面積達18900平方米的三幢教學樓和一幢行政、圖書、實驗、藝術綜合樓「品」字形排列,如同一本展開的書頁,又如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這預示著西苑中學這座知識寶庫的未來充滿希望!
注冊資本:76萬人民幣
H. 連雲港市連雲區墟溝一共有哪幾個社區
墟溝街道轄2個行政村、11個社區居委會:
院前村委會
院前村地處連雲港市東城區海濱城西側,靠近港城。是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模範村民委員會、全國鐵路首建村、省文明村、市首批小康村、文明村、思想政治工作示範村。全村面積5.5平方公里,轄區共有7個村民小組、村民708戶、2038人。院前村設黨總支,下屬9個支部,有黨員100人。
西墅村委會
西墅村位於海州灣畔,東連港口,西接鹼廠,緊靠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海產業區。是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先進單位、省文明村、江蘇省模範村民委員會、市首批小康村、市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科普示範村、有線電視第一村。全村面積1.5平方千米。轄區內共有6個村民小組、村民818戶、2810人。西墅村設黨總支,下屬4個支部,有黨員112人。
濱海社區
濱海社區東起養殖公司,西至海棠路,南至中山中路,北至隴海鐵路,面積2.5平方公里。轄區共有21個居民小組、常住居民2256戶、6272人(其中暫住人口1136人)。轄區內有墟溝火車站、中國外運陸橋公司、連雲港外貿冷庫、連雲港第一儲運公司、核電接待中心、墟溝干休所、墟溝小學、林業局等單位。濱海社區設黨支部,有黨員152人。有社區工作人員4名。
東園社區
東園社區東起海棠中路,西至院前路,南至中山西路,北至大港路,面積約1平方公里。轄區共有22個居民小組、常住居民2518戶、8182人(其中暫住人口402人)。轄區內有連雲港海關、連雲港外運、電信分局、國土分局、國稅分局、工商分局、新海中學東方分校、明國大酒店、家得福商貿公司等單位。海濱社區設黨支部,有黨員148人。有社區工作人員4名。
院前社區
院前社區東起院前路,西至西園路,南至中山路,北至隴海鐵路,面積約2.9平方公里。轄區共有21個居民小組、常住居民2914戶,9143人(其中暫住人口237人)。轄區內有海事局、亞歐大陸橋、東方醫院、檢察院、建設局、文教局、審計局、環保局、城管局、交警二中隊等單位。院前社區設黨支部,有黨員176人。有社區工作人員4名。
西園社區
西園社區東起西園路,西至平鹼路,南至中山西路,北至中華西路,面積約1平方千米。轄區共有15個居民小組、常住居民2832戶、8347人(其中暫住人口328人)。轄區內有連雲區海濱中學、連雲區西苑中學、港口集團物管公司等單位。西園社區設黨支部,有黨員59人。有社區工作人員4名。
南巷社區
南巷社區東起海棠南路,西至世紀花園,南至雲台山,北至中山路,面積約3平方公里。轄區共有14個居民小組、常住居民2462戶、11813人(其中暫住人口3911人)。轄區內有江蘇省水文地質勘察院、連雲港供電局連雲供電分局、連雲港外代、連雲區人武部、連雲區勞動就業管理處等單位。南巷社區設黨支部,有黨員128人。有社區工作人員4名。
桃園社區
桃園社區東起石門澗,西至海棠南路,南至中山中路,北至張大岑,面積約1.5平方公里。轄區共有18個居民小組、常住居民2075戶、6157人(其中暫住人口324人)。轄區內有航標處、石油賓館、區勞動保險處、交通銀行、東港中學、東港小學、華意門窗廠、雲海實業有限公司、區民政局、區老幹部局等單位。桃園社區設黨支部,有黨員95人。有社區工作人員4名。
大巷社區
大巷社區東起蘿卜澗,西至石門溝、南至雲台山,北至中山中路,面積約2.1平方公里。轄區共有21個居民小組、常住居民2972戶、9113人(其中暫住人口419人)。轄區內有連雲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連雲港市連雲運輸管理所、連雲港中理外輪理貨有限公司、連雲港中農農資有限公司、路南儲運貨場、路南運輸公司等單位。大巷社區設黨支部,有黨員147人。有社區工作人員4名。
海棠社區
海棠社區位於海棠北路兩側,東起海濱大道,西至水產學校,南至隴海鐵路,北至國展中心,面積約3.2平方公里。轄區共有18個居民小組、常住居民2200戶、6797人(其中暫住人口837人)。轄區內有海濱療養院、中化工程公司、國展中心、大陸橋投資公司、核電金晨有限公司、海濱公園、區衛生局、物價分局、區糧食局等單位。海棠社區設黨支部,有黨員103人。有社區工作人員4名。
棠梨社區
棠梨社區位於墟溝最北端,東起海棠路,西至北崮山,南至湖陽路,北至海邊,面積約1.2平方公里。轄區共有10個居民小組、常住居民1488戶、4696人(其中暫住人口247人)。轄區內有鐵道部第一療養院、鐵道部第二療養院、鐵道部第三療養院、神州賓館、北崮山莊、近海山莊、氣象台等單位。棠梨社區設黨支部,有黨員98人。有社區工作人員4名。
營山社區
營山社區位於墟溝最西部,東起新港實驗學校,西至海水化工一廠,南至大港路,北至北崮山,面積約1.5平方公里。轄區共有8個居民小組、常住居民1010戶、3195人(其中暫住人口165人)。轄區內有海水化工一廠、新港實驗學校等單位。營山社區設黨支部,有黨員69人。有社區工作人員4名。
大港社區
大港社區管轄鹼廠生活區,東起劉溝路,西至西墅路,南至大港西路,北至北崮山,面積0.8平方公里。轄區共有9個居民小組、常住居民1892戶、5562人(其中暫住人口35人)。轄區內有連雲港鹼廠。大港社區設黨總支,有黨員129人。有社區工作人員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