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中作文課教案及教學設計:如何使作文具體化
1.鑽研大綱、教材,確定教學目的在鑽研大綱、教材的基礎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廣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學目的一般應包括知識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課時教學目的要訂得具體、明確、便於執行和檢查.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制定教學目的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內容、學生素質、教學手段等實際情況為出發點,考慮其可能性.2.明確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確定教學重點、難點在鑽研整個教材的基礎上,明確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及重點和難點.所謂重點,是指關鍵性的知識,學生理解了它,其它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說教材重點才重要,其它知識就不重要.所謂難點是相對的,是指學生常常容易誤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難點.寫教案時,主要考慮這樣幾類知識常常是學習的難點:①概念抽象學生又缺乏感性認識的知識.②思維定勢帶來的負遷移.③現象復雜、文字概括性強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闡述的知識.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識.⑥數學知識運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難的知識.3.組織教材,選擇教法根據教學原則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校設備條件來組織教材考慮教法,初步構思整個教學過程.教材的組織是多種多樣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組織結構.但不論是那一種結構都必須圍繞中心內容,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系貫穿重點,確定講解的層次和步驟.同時,在選擇教法上,還必須充分重視考慮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4.設計數學程序及時間安排對於上課時如何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題;新授課的內容如何;強調哪些重點內容;如何講解難點;最後的鞏固小結應如何進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時間問題,都應在編寫教案前給予充分的考慮.5.設計好板書、板畫板書、板畫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編寫教案時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板書的設計可以從鑽研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入手,也可以從分析學生的認知規律入手.
『貳』 作文課《如何選擇材料》教案
作文指導 --- 圍繞中心選擇材料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 語文教案 → 作文指導 --- 圍繞中心選擇材料 2000-10-23 → 手機版
李昇平
教學目標 :
1. 學習圍繞中心選擇材料的寫作方法。
2. 培養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教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
教學重點 : 目標 1 、 2
教學難點 : 目標 2
教學用具 : 幻燈片
一.寫前准備 :( 10` )
1 .先請學生閱讀P 20-121 的材料,讀究的,抽查兩三個學生回答:這則材料告訴了我們
A :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文章? B :我們寫作中易犯的毛病是什麼?然後師生共譯,最後 師明確歸納。幻燈》板 :寫好文章: A1 :所選的材料能充分為中心服務。 A2 :動筆別要進行: " 材料 -- 中心 -- 材料 " 的反筆思考。 A3 :中心意思確立後,往往還需要進行多方面思考。 A4 :最好列一個作提綱,確定重點、詳略,順序。
B:易犯毛病:漫無中心,不能圍繞中心選擇材料。
2.請一個學生朗讀P122-P133中《手》一文其它學生聽、默讀。然後,請幾名學生(兩三名)指出這篇俄文在中心意思與材料面的毛病。師生共,教師明確。(幻燈)
板書:《手》:中心表現外婆的勤勞無私的奉獻。
(或請學生到黑板前板演 材料( (1) 外公的一些事(無關) (2) 外婆的手的外表描寫(無關) (3) 外婆做飯,做線 (4) 送我和媽媽回家(無關)
(5) 外婆的信。(無關)
二:學習知識 :請學生結合《我的老師》一文 (2`)
將其中心意思與材及文章結構列出來,然後師生共譯,教師明確。(因為該文是課本中學過的課文所以老師可不需板書)
三:應用知識
:請學生閱讀P123-P125《表鍾小記》例文,請學生寫出其中心意思,材料,然後列出其提綱教師抽查兩位學生的完成情況。師生共譯,教師明確、板書:《表鍾小記》(10`)
中心:社會主義祖國隨著時代分斷地前進
①開頭
材料:1.爺爺時代不知鍾表、
②表座談鍾一事
①雙鈴鬧鍾娛我上學
2.幾代國產表的更新: ②半導體表的嶄新表現祖國在不斷前進
③手錶的小玲瓏
3.結束語、點明主題。,(祖國在不段前進)
四:創新知識
:請學生選擇下列參考題目中的其中之一。然後,寫出其中心、材料、照後列出提綱、教師抽查三位同學讀出其中心與提綱,師生共評、教師明確歸納,再次考調:寫作文一定要圍繞中心意思來選擇材料、盡量寫出好文章應用好祖國(如果學生在列提綱過程中確有困難,教師可列個提綱示範)( 20` )
五:布置作業 :從P123頁中的參考題目中挑選一個作文題,根據現在這堂課所列提綱寫篇 600 字左右的記敘文,要求是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寫好作文,第二課堂時完成。(3`)
六:板書設計 鍾 一:中心___________
表 1: __________
小 二: : 材料 2: __________
記 與提綱 3: ____________
『叄』 《材料作文怎麼寫》教學設計
《材料作文怎麼寫》教學設計
嘉惠中學九年級語文備課組:伍建生
教學目標:
1、了解材料作文命題形式的特點以及明確寫作文體時材料的應用。
2、要求學生審清材料的中心內涵,選准角度提取觀點。
3、考察學生是否具有辯證思維的能力,是否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4、掌握材料作文構思和審題立意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掌握材料作文構思和審題立意的方法
審清材料的中心內涵,選准角度提取觀點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師生互動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
宋朝時宮廷舉行公務員招考選拔皇家畫師。山水畫家宋子房做畫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詩句為題讓考生作畫。如何作畫才能很好地表現這句詩呢?請同學們思考並發表自己的意見。
(學生思考,教師指名回答,教師點評歸納)
山林、古寺,寺內金碧輝煌,香煙繚繞。(基本符合題意)
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廟一角。(符合題意)
蒼郁的群山,中間露出廟里的半截旗桿,一條羊腸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澗邊,有個小和尚正在擔水。(有新意)
這樣繪畫,抓住了「題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現得淋漓盡致了。所以,審題立意需要訓練、需要技巧,也需要做到准、深、新。
二、材料作文的概念界定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復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義,弄清寫作的具體要求,確立寫作中心,確定寫作范圍和重點,確定下筆的角度及感情抒發的基調,明確寫作方式和方法的過程。
三、1、材料作文的特點
近年來,材料作文命題採用新的設計思路,被稱為新材料作文,這種命題形式的主要特點是:給材料不給話題,要求全面理解閱讀材料或提示語,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在材料范圍內自主確定角度、立意、文體、標題,明確要求不要脫離材料含義,不得套作或抄襲。撤銷話題、強化材料,使試題更具開放性,更能啟動考生的發現能力、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
『肆』 我想要一篇初中的作文課教案。
初中作文指導課教案
圍繞中心 嚴格選材
知識要點:
1、確定內容,就是選擇材料;確定中心,就是確定中心思想,也叫立意。
2、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3、中心思想從材料中提煉,還要靠材料來表現。
4、同一個材料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會發現幾種不同的思想含義。
考試說明:
中考時,學生怎樣根據命題要求來確定表達的內容呢?這是在確定中心之前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所謂選擇材料就是針對這個意思說的。
生活紛繁多變的當代社會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中學生只有緊跟時代步伐,同現實息息相通,才能不斷激發出對生活的新鮮感受,寫出時代感強的鮮活文章。從2001年中考作文來看,考生在確定表達的內容時,可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
1、著眼當代熱點
山東省2001年中考作文要求考生根據「操場上,小鹿同學
突然暈倒了……」這一材料,
就這件事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進行聯想和想像。有位考生把構思和選材的目光投向揭露迷**功的罪惡這場政治斗爭,以《走出生命的誤區》為題敘寫了小鹿同學痴迷**功
,患心肌炎卻迷信「有大師保護,快要成仙」的歪理邪說,拒絕醫治最終暈倒這令人痛心的過程,強烈聲討迷**功摧殘下一代的罪惡行徑。這種選材與當代的政治斗爭緊密聯系,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
2、著眼當代新風
2001年蘭州市中考作文題是《美在身邊》,大多數生活面窄的考生都把尋找美的目光投向學校或家庭,而有位考生調動自己的課外閱讀積累,這樣寫道:「記得5月初的《蘭州晚報》上刊登了蘭州急救中心O型血告急的消息,第二天,就有2000多名群眾挽起袖子為急救事業無償獻血,挽救了眾多病人的生命,這不正是有無數顆美好心靈匯聚而譜寫的愛之歌嗎?」這樣的新風這樣的「美」,就出現在中考前一個多月,真實、鮮活、動人,跳動著時代脈搏,是那些「人有我有大家有」的被用濫了的材料所無法相比的。
3、著眼當代改革
當代改革大潮湧動著創新的靈魂,在中考作文中引入改革題材,能給人全新的感受和思考。2001年廣東省中考作文題是《新的 》。有位考生把課程改革引進選材的視野,以《新的課程》為題,描寫同學們對電腦等新課程的熱切呼喚,事真情深,現實意義強烈。而河北省有位考生反向落筆,歷數應試教育的種種弊端,結尾處寫道:「中國的莘莘學子,何時才能搬掉書岳題山,『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呢?這位考生擬題《中國的教育家,你難道還沒有發現嗎》(命題要求是以「發現」為話題作文),對教育改革的期盼之情振聾發聵。文章以對教育現狀的全新審視作為題材,體現出作者與時俱進的意識,那直陳時弊勇於改革的銳氣,新人耳目。
4、著眼當代科技
科技高度發展是當今時代的重要特徵。中考作文如能寫及高科技帶來的現代文明,或是就「記憶移植」這類雙刃劍發表看法,定能顯示出強烈的時代意識。武漢一考生寫的題為《「我」為我服務》(命題要求以「服務」為話題作文)的科幻故事就是範例。題中帶引號的「我」是「克隆學生公司」同過「我」的細胞復制出來的克隆人。克隆人「我」代替原「我」讀書、作文、考試,原「我」卻「躲在游戲機室,盡享美好人生。」一年後,克隆人「我」幫原「我」考入重點高中後便離去,此時原來的「我」大腦竟像「生了銹的輪子」不會思維,腿部肌肉也嚴重萎縮,原「我」在文末呼喊:「可怕的服務!可怕的克隆人!」作者對高科技發展的產物——克隆人明確地表示否定態度,帶有很強的趣味性與時代感,別巨匠心。
5、著眼當代名人
當議論需要例證或者敘寫需要旁及某一內容時,選擇的眼光應多向當代名人掃描,力避陳陳相因,人雲亦雲。江蘇淮安市2001年中考所考的是全命題作文「在機遇面前」。有位考生以香港總商會會長霍英東先生和美國微軟之父比爾•蓋茨為例,論證「把握機會必須具有戰略眼光和開拓精神」這一論點,材料鮮活典型。閱讀時濃厚的時代氣息撲面而來。四川省2001年所考的是半命題作文《我渴望 》。有位考生別出心裁,擬題《我渴望做一回自我》,選材涉及近年來被狂炒的兩位「名人」——韓寒和哈佛女孩劉亦婷。文章敘述自己機械生硬地模仿韓寒、劉亦婷所帶來的不良後果,抒發了做一回自我的自信和勇氣。材料的鮮活和「名人」引發的多種視角能激起讀者全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