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文:攀比心理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零花錢也多了。就說我們班吧!有一些學生,身上經常會有五六元,用於打游戲,買零食等;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認為,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經濟狀況與之前相比有了較大改善;二,目前家庭多是獨生子女,父母過分溺愛;三,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而其中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是最主要原因。但在今天,生活富裕了,孩子的那點零花錢家長也不會放在心上。但這種超前消費意識是不適合中學生的,將給他們帶來諸多不良影響。 首先,會促使他們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第一,吃零食的習慣,尤其是學生,一旦身上有了錢,見到喜歡吃的零食便會毫無節制地買。一些學校的校門前就有不少賣零食及飲料的小賣部,周圍還有很多擺地攤的,賣些廉價的冰棒、棉花糖、油炸食品等。吃零食本身已經對身體無益了,更何況這種環境下出售的往往是一些三無食品。這樣一來,不但浪費了錢,更重要的是不利於身體健康。 第二,浪費的習慣。許多學生自以為有的是錢,所以對很多東西都不珍惜。比如,買了豐盛的午飯一句「沒胃口」就原封不動地「回收」了;早餐的饅頭咬了一口就慷慨地留給了「垃圾桶」,等等。如果有人「介意」,他們會滿不在乎地說:"反正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錢。"但他卻沒有意識到,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他瀟瀟灑灑所花的錢凝聚了父母多少的血汗。 其次,孩子之間容易產生攀比心理,從而引發一些孩子的心理失衡。今天你在「肯德基」搓一頓幾十元;明天我在「XX酒家」擺一桌幾百元,看誰更有風度。現在的孩子誰手裡要是沒幾個零花錢,看著同伴經常拿著錢去買這買那,總是羨慕得很,又尷尬的很。這種羨慕、尷尬處理得好那是幸運,若是處理得不好,帶來的後果將不可想像。有報紙報道江北區一名約7歲的女孩哭喊著要跳樓。不為別的,就只是為了從父母那得到零花錢。而有的孩子可能萌生或多或少的拜金主義,以金錢或能換取金錢的一切作為自己的鍾愛。 再次,會給其他人樹立不好的榜樣,給他們的父母造成壓力。有的孩子由於心理還未成熟,分辨是非能力不足,看到別的同學有那麼多錢用,於是也向父母要。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很有錢。我相信,現在很多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人也一般,但是為了滿足孩子,甚至維護他們的「尊嚴」,他們只好省吃儉用地擠出一點來給孩子。可孩子並不心疼,錢花到不該花的地方,還嫌不夠。 第四,會使孩子形成錯誤的金錢觀,以為「金錢是萬能的」,「有錢能使鬼推磨」,不知道應認真學好知識,不懂得承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有的孩子,把父母的叮嚀囑咐,老師的教誨當成「耳邊風」,只懂得吃喝玩樂,腹中卻空空如也。更是忘卻了將來有獨立生活,贍養父母,為社會作貢獻的責任。 最後。也是最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某些孩子走上犯罪之路。可能今天你的家庭是相對富裕的,但誰也不能保證將永遠富有,倘若已經養成了奢侈的習慣,將來要如何面對貧窮呢?也許有的人靠自己的意志能熬過去,但有的人卻會難以自拔。「可憐天下父母心 」身為父母,誰不愛自己的孩子,誰不願給孩子付出呢?但是,家長們該給孩子什麼?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一味地給錢顯然是錯誤的,而應該給他們以知識和正確的引導。金錢是把雙刃劍,用得不好就傷人———家長們對此一定要有充分認識。在處理孩子的零花錢問題上,家長首先要牢記:零花錢,也是一種教育孩子的手段。 一是培養勞動意識。家長可以把零花錢作為一種獎勵手段。比如,孩子做了什麼家務勞動,學習上取得了什麼成績或進步,可以按照事先的約定給孩子一定的獎勵作為零花錢。讓孩子形成勞動最光榮的觀念。 二是培養合理的消費觀念。花錢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就像學游泳一定要親自下水一樣,不讓孩子自己掌握、使用零花錢,他們就學不會合理消費,這對他們以後走上社會,獨立生活是不利的。 三是培養自立能力。許多家長沒有意識到給孩子零花錢是孩子的「成長需要」。讓孩子自己乘車、買文具、買圖書,其重要意義是通過「購買」這種最基本的社會生活方式,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專家建議,至少在孩子七八歲時,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並隨著年齡的增長合理提高孩子自由支配的數額。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財知識,如消費、儲蓄等。 零花錢是每個家庭都無法迴避的問題。如何對待「錢」,是人生道德大廈中一根重要的支柱。孩子對零花錢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其成年後道德的形成。作為父母,首先,絕不能在經濟上放縱孩子,從小培養他們勤儉節約的思想;其次,在此基礎上,教會他們如何消費與分配零花錢,掌握一些基本的經濟知識。一句話,要使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錢。
② 300字的作文【朋友盲目與他人攀比消費標准,我該如何勸說】跪求作文……這貨完全不知道怎麼寫……
人生在世來 最大的觀眾自是自己 沒有人會因為你吃的好 穿的好 而多瞧得起你 如果有人因為你的消費檔次低就瞧不起你的話 那麼這種朋友就根本不值得交 自己活的開心 對得起自己就行 沒必要跟別人比 反正就這些話 你自己總結吧 如果他這種攀比心已成為一種習慣 那建議你就不要再做無用功了 因為不管你說什麼他都是聽不進去的 反而會反駁你思想落後 跟不上時代之類的 搞的你自己很受傷很郁悶 這類人通常的下場是 某一天 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才會明白自己當初的思想是多麼極端的幼稚與可笑 才會明白自己在這個社會里有多麼的渺小 不經歷這樣的打擊 他是不可能從愚昧的夢中醒悟的
③ 近年來,學生攀比消費的不良現象英語作文80詞 - 百度
例文
Nowadays, many students in middle school ask their parents to buy them famous brand clothes, modern cellphones and fashionable MP4 players, etc. They ask for these things in order to follow the fashion.
Most teachers and parents think it』s not right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spend so much money on these luxurious things. Firstly, it does not fit in with the idea of building an economical society. Secondly, as students, they should concentrate on their studies and not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fashion. Finally, it』s not easy for their parents to support them ring their school ecation. So, they shouldn』t spend too much money on these expensive things.
④ 攀比的作文
攀比
現在大多數人都有一種虛榮心,愛攀比,比勝了,似乎能證明自己有多麼與眾不同,例如:穿著,打扮一類。
「攀比」是一個中性詞,並不絕對是貶義詞,但在於它的具體內容,如果是攀比「穿著」一類外在的物質,那麼「攀比」一詞則體現了人的虛榮心,追求外在的奢華,而不注重內斂,這些人也不想想,外在的物質能體現什麼,除了享受還能得到什麼,外在物質的好壞只能證明自己有多有錢,從而證明自己的父母有多能幹,自己又能得到什麼?別人羨慕的目光?不,那些羨慕就像迷霧一般,只能讓你看不清前方的道路,而不會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路,迷失方向的迷惘和恐慌遠比現在的洋洋得意、狂妄自大可怕得多。另外,外在的物質誰都可以得到,只是時間早晚而已,所以攀比外在物質根本沒有價值,反而體現了你得膚淺。
而用在知識上,「攀比」這個詞反而高尚得多,知識的攀比體現了一個人尋求知識的渴望和他對知識的無限探求和補充,如果外在物質就像是過眼雲煙,隨風即逝,想留也留不住,還像迷霧,使人迷失自我,而知識就像是迷霧中的一盞燈,使人在恐慌中找到生命的光亮,它使淺薄的人變得博學,使低俗的人變得高尚,它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有人說現在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這也能說明知識不是單單認識幾個字那麼簡單,高尚的東西就是因為復雜,才會體現它的價值。
⑤ 攀比的好壞 作文800字
花季的歲月,是成長的歲月,也是一段虛榮心強、愛攀比的歲月,就拿我來說吧!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逛街,看中了一件價值99元的紅色運動服,媽媽見我那麼喜歡,便把它買了下來。我非常高興,心裡暗暗想道:我如果把它拿到好朋友面前炫耀一番,他們一定十分驚訝。想到這兒,我內心一陣竊喜。
禮拜一,我高高興興地穿著昨天剛買的新衣服來到好朋友可可的家門口,想叫她一起上學,順便讓她看看我的這件新衣服。誰知,我剛進門,可可也拿出
了她剛買的衣服,對我說道:「瞧!這是我昨天在『美特斯?邦威』買的衣服,價值120塊錢呢!一分錢也不能少,好貴喲!怎麼樣,很好看吧!」我一聽,頓時
妒火中燒,剛才想炫耀的勁頭全都沒有了。在上學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哼!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120塊錢的「便宜玩意兒」嗎?我一定要叫爸媽買一件更貴、
更好看的衣服!;
突然,一個聲音打斷了我的思路:「劉一潔,我覺得你身上這件衣服也滿好看的呀!多少錢?」我有氣沒力地回答道:「好看什麼呀?才99塊錢呢!」「啊?才99塊錢呀!我還以為有多貴呢!」可可故意帶著譏諷的口氣說道。
中午放學,我氣沖沖地跑回家,非常生氣地對爸爸說:「可可昨天在『美特斯?邦威』買了一件120塊錢的衣服,比我的貴又比我的好看!我不管!我
還想要一件比她那件更貴的衣服!」爸爸一聽,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一潔,你昨天不是剛買了一件運動服嗎?你這么小,就想和別人攀
比,這樣是不行的!在學習上你們可以做競爭對手,可在生活中你們是不能攀比的!知道了嗎?」
爸爸的一番話,令我感慨萬千。的確,我還是一個年僅11歲的小學生,正處於花季年齡,是應該努力學習的時候,不應該和同學們相互比吃、比穿、比誰家裡最有錢,而應該現在比一比誰的學習好,將來比一比誰的本領大,長大比一比誰對祖國的貢獻多,這才是最主要的。
從此以後,教室里出現了我和同學比學習,比進步的身影。……
⑥ 有關克服攀比心理的作文300字
暑假來啦!我們做學生的最期待的節日,暑假暑假字面意思就在火熱的夏天放假,讓我們版做學生的權可以休息一下,不用整天為學習成績而不停做作業。
而我們現在的暑假不再是休息,反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沒錢的去打暑假工賺錢。有錢的就去報特長班學特長,請家教來補習。中等的就買來許多的作業和資料讓孩子們拚命的寫,拚命的讀,根本不理會孩子願不願意!我非常討厭。這都是因為家長們的攀比啊!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我和許多孩子一樣,被作業壓的喘不過勁來,我不知道為什麼國家提出的「減負」怎麼就沒用呢?我多麼希望我們能過一個沒有煩惱,沒有作業,沒有攀比,只有快樂,只有笑臉的一個暑假啊!
說實話我們要想過一無憂無慮的快樂暑假,那是不可能的,在父母眼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無論怎麼做,在父母眼裡我們只有比別人好才行。
我很不明白,大家為什麼要攀比,如果沒有攀比,世界就不會有戰爭,因為大家的攀比,我們的這個世界才會這樣。
朋友們,大家不要再攀比了!
⑦ 以攀比為話題的作文
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這個日新月異,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里,人們往往都嚮往發展,追求高級,"往高處走",這當然是不可避免的!
整個世界就是在不斷競爭,比較,攀登中向前發展的.但是當競爭和攀比的潮流與風氣影響,感染著各層次的人們時,人們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大家都似乎懂得只有不斷競爭,攀比才會進步,才不至於被淘汰,遭遺棄的道理.但是也有人進入"誤區",錯誤地理解了競爭和攀比!
有的同學愛攀比金錢和物質.他們常把眼光停留在金錢,衣服,日用品上,甚至比各自的家底;然而有的同學卻把攀比看作是友益的競爭.在學業,功課上;在體育競賽上乃至同學間團結,班級間先進等方面互不相讓,積極爭上游!恰恰這兩種攀比的性質是截然不同的!
愛攀比金錢的同學往往是自小生長在富裕的家庭環境中的,一切都追求高檔,奢侈和氣派.久而久之,形成了虛榮心理,以為無論社么都要勝過他人,但是他們從來不想想他所得到的一切並非是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得來的,而是伸手向父母要來的.但是大多數父母的財富也是靠自己的努力,辛勤勞動後才獲得的!但是這些同學並不理解幸福,富裕的物質生活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那些敢於比學業,比進步的同學才真正有志氣,有才能!他們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汗水來獲得成績,贏得榮譽,走向成功!
面對這兩種不同的攀比動機,攀比結果,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 怎樣從攀比中振奮自己的精神 怎樣通過競爭使自己的學業進步,身心健康,朋友更多呢 我想,每一位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人都會有正確的選擇!我也相信,靠我們學生之間的相互督促,相互幫助,才會把那些不正確的,追求榮譽,虛榮,奢侈的攀比逐漸轉化為積極,正確的友好競爭.比學業,比進步,比團結,比貢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未來的現實社會,才能為我們的祖國,為社會做出一番貢獻!
讓我們手挽手一起抵制社會上的攀比,迎接友好的"攀比"吧!
⑧ 作文關於學生之間的攀比120個字以上
在我的腦海里,有許多令我感到的事情,它們都像海邊的貝殼一串串地但其中有一件事令我最受感動,提起那件事,我至今記憶猶新。
有一天,我和媽媽乘坐2路公交車回家,等了老半天,公交車才慢悠悠地開過來。我對等不及的媽媽說:「來了!公交車來了!」於是,車子停了下來,我們兩個緊忙跑了上去。我們的運氣很好,一上車就看到了兩個空座位,趕緊走過去坐了下去。我環顧四周,有年輕人,中年人,還有一位小朋友和他的爸爸,這時車上的座位已經坐滿了。「老年卡」隨著司機的提示,一位老大爺弓著背拿著拐杖,上了車。只見他白發蒼蒼,臉上布滿了皺紋,手一邊拿著拐杖一邊扶著車桿一步步向後面走。「老爺爺,到這邊來坐吧!」突然,從後面傳來一名小朋友的聲音,他走到老爺爺跟前說。老爺爺摸著小朋友的頭笑著說:「小朋友你不累嗎?」「我沒事。」小朋友毫不猶豫地說。老爺爺笑呵呵地說「這小孩真懂事。」於是小朋友就把老爺爺攙扶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來,然後回到他父親身邊。這時車廂里的乘客都向這個小朋友投去贊賞的目光。
我和媽媽目睹了這一幕,這一幕,也許在常人看來是普通的一幕,可特別對我特別的時刻,因為我比這名小朋友年齡大得多,而我見到了這個老人卻沒有讓座位,這讓我很不好意思。這位小朋友看見了,想到了,也去做了,相比之下,感到自己竟然是如此的渺小,他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
⑨ 以「攀比」寫一篇不少於八百字的作文
我上初中了,班級里匯聚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有城裡的,有鄉下的。有「掌上明珠」,也有「留守兒童」。普通話代替了不同的方言,校服代替了五花八門的著裝,但沒有一件東西可以代替我們迥異的內心。網上有很多網友為90後貼上了「比富」「攀比」「溫室花朵」等標簽。一直以來我都是不以為然,但最近的兩件事卻不得不讓我陷入思索。
鏡頭一
體育課上,我打球打累了,一屁股坐在鬱郁寡歡的小璐旁邊。「怎麼了?」看她一臉不悅,我關切地問。「沒什麼,和我媽吵架了唄!」「Why?」「上次我在美邦看中了一件衣服,我媽就是不給買,說是不適合中學生。我看這只是她嫌貴怕花錢編出來的理由……」「美特斯邦威?你很喜歡穿名牌嗎?」我不客氣地打斷她的話。「怎麼了,你不會和我媽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吧?」她很詫異,臉上還殘留著剛剛被我打斷的不悅。「有必要嗎?自己覺得衣服好看,大方得體就行,何必非要追求名牌呢?」我不解。「這個你就不懂了吧?」她老成地說,「看,小美、小禾、佳佳,她們的衣服都是361度的同一個款式,只是顏色不同!」她不說我還真沒發現。說實話,我並沒有覺得她們的衣服有多漂亮,反而還不及住宿生小柳穿得自然利落。突然間,我發現小璐的眼神已經失去了應有的純潔。
鏡頭二
下課了,前面的徐麗轉過身一臉神秘地沖我笑:「給你看個東西!」「什麼東西啊?」我好奇地追上去。她從書包旁拎出一個紙袋,上面印著「葡京小站」,這是學校對面一家快餐店的購物袋。「看!」徐麗打開紙袋。「布丁?」「Yes!」由於徐麗是第一個敢帶快餐店的食品進校園的,大家都感到很新鮮好奇,不一會兒,我們身邊就圍了一群同學。「這是……牛奶?」和我一起從農村來的小艾也擠在人堆里怯怯地問。大家一下子炸開了鍋,小艾不知道大家鬨笑的原因,也羞澀地笑了起來。「鄉巴佬!布丁都不知道!」一個穿著「森馬」的男生大聲地嘲弄。小艾尷尬地咬著嘴唇走開了。
這兩件事讓我感到莫名地憤怒。穿名牌怎樣?喝布丁又怎樣?從小爸爸就教導我: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要亂花,應該用的錢再多也要去用。衣服只要得體就行,餓了就吃飯,渴了就喝水。
我喜歡童年炫耀自己作品和成績時的純真,厭惡現在少數青年相互攀比的虛榮。畢竟我們現在的一切物質享受都是父母給的,假如有一天父母和其他親人抽身離開了我們的生活圈,社會也無情地壟斷了我們的經濟來源,我們還會拿什麼去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