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台灣中學生作文題目

台灣中學生作文題目

發布時間:2021-01-17 12:41:36

1. 以主題為介紹台灣問題的由來和台灣情況寫一篇300字作文,題目自擬。

回來吧,台灣
「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台灣,回來吧,祖國媽媽在等你!
——題記在我國東南海域,有一座美麗的紡錘型島嶼,島上古木參天,猶如一塊無暇的翡翠;島上物產豐富,猶如一座巨大的寶庫,那就是美麗的寶島——台灣,總是有一條海峽阻隔著的台灣。台灣是中國的第一大島,位於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從遠處舉目眺望,像把小雨傘,真是可愛極了。它還與其他群島一起構成海上的萬里長城,美不勝收,成為東南沿海部的重要屏障。台灣盛產菠蘿、龍眼、香蕉等水果。咬一口,恩恩……真是人間美味。石油、金屬等礦產資源也是相當豐富的。
台灣的日月潭,湖水清澈,水平如鏡;台灣的阿里山,充滿生機,氣勢磅礴。台灣,我該用如何的詩詞歌賦才能夠贊美你?用多少言語才能表達我內心對你的崇敬?你如那滿夜星斗般璀璨;如那奼紫嫣紅的花朵般絢麗多姿;如滿波盪漾的湖水般清澈明凈。
台灣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神聖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歷史上,台灣曾被荷蘭殖民者派軍艦多次偷襲,被日本鬼子多次血洗。1661年,愛國將領大軍壓境,很快,就將荷蘭殖民者重重包圍,並在當地高山族人民的幫助下收復了台灣。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戰敗,將台灣島割讓給日本,中國與台灣再次被迫分離。只到抗日戰爭勝利,台灣才再次回到祖國的懷抱。
可這美麗的台灣現在卻與祖國分隔兩地。雖竭力想掙脫桎梏,卻受到了陳水扁等人的阻撓,他們拋出個「兩國論」,想讓台灣獨立。他們可知道一個脫離母體的遊子,就算獨立了,也會開心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陳水扁主張的「台獨」無疑是損人利己。
如今,昔日的戰火停止燃燒,昔日的戰場已變為廣袤的桑田。本來應是團團圓圓,但這夢卻被陳水扁等人的「台獨」思想所破碎。如將歷史再次上演,這將是與中國人民的意願背道而馳,中央政府甚至為此大動干戈,再一次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這種道理難道他們不懂嗎?會懂的,但因一己之私,他們還是堅持「台獨」思想;但因一己之私,他們使已生銹的利刃再次染上鮮血,使飽經滄桑的古國再次遭到戰爭的洗禮。更可悲,敵人還是我們同踩寸土地,同飲一碗水的兄弟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天各一方,華夏兒女情不斷;水隔兩地,炎黃子孫心相連!我相信:台灣一定會感受到慈愛的母親對遊子的殷切期盼之情;會明白華夏人民對寶島的希冀;會聽到海峽兩岸人民乃至全世界華人的共同心聲。
隨著祖國大陸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力的不斷增強以及兩岸人民交流的日益增多,我們正在進一步親近同胞,很快就會團聚的!
我們日夜在等你,盼你,召喚你,思念你。台灣,回來吧!

2. 求助:港台近年來(最好2000年來)高考作文題目

其他: 台灣2002年度的高考「國文」考試作文題目是「對鏡」
文:

台灣近十年高考作文試題發展淺析
樊新龍(華東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台灣省和祖國大陸的國文教學同宗同源,而兩岸的考試制度和形式卻有很大不同,相應地,高考作文的命題內容和形式也顯示出了各自的特性,因此,研究台灣高考作文,對促進大陸高考作文的命題工作也會有所裨益。

一、台灣近年的高考制度改革

台灣自1954年起實行聯考到2002年取消聯考,期間跨度長達47年。聯考為台灣的社會發展選拔了大量優秀人才,但是,由於聯考存在著「一考定終身」及片面追求升學率等弊端,因而也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批評。鑒於此,台灣大學考試中心在2002年全面實施「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

「新方案」主要採行「甄選入學制」(包括申請入學及推薦甄選)和「考試分發入學制」(由聯招改制而來),而考試則採用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和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學測和指考均採取統一考試,由考試專職機構大專中心辦理。其中,學測的主要目的是評鑒考生在學習了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與自然五大學科後是否具備了這些學科所要求的基本能力;相應地,指考的日的則在於評量考生在某些具體科目上的專業素養。

由於台灣早在1994年就開始試行「推薦甄選」,因此,學測其實自1994年起就部分地擔負起了高考選拔的重任,也就是說啟1994年起,台灣每年都要進行兩種高考,只是聯考的影響范圍更大一些罷了。鑒於上述原因,我們可以將台灣近十年的高考作文試題分為兩個階段,即1994年至2001年聯考和學測並行階段,以及2002年至今,學測和指考並駕齊驅的新階段。

多樣化的考試決定了多樣化的作文命題。盡管十年間(1994-2004)台灣出現了三種高考作文試題,並且每種試題都或多或少地顯示著自己的特色,但是,十年間聯考已經走向本路,指考才實行了三屆;發展還不成熟,只有學測是最早秉承「多元入學」理念開辦的,無形中也擔當著台灣高考試題改革試驗田的重任,因此,為了便於論述,本文主要以學測試題為依據,同時兼及聯考和指考的內容。

二、台灣近年高考作文試題的特色

1.大小結合,題型穩定

在學測試行的最初兩年,仍舊以《論污染》(1994)、《榮與辱》(1995)這樣傳統單一的命題形式出現。而同期的學測卻一改台灣作文考試的舊有形式,採用一大一小兩個作文題,1994年的小作文是文章縮寫,1995年的小作文是短文擴寫。這兩年的大作文均採用二選一的命題形式,1994年要求在《夢》和《兩代之間》任選其一,1995年是在《網》和《青春》之間任選其一。由於學測作文試題形式活潑,深受一線教師和學生的推崇。迫於壓力,1996年後,聯考作文的命題形式也發生了很大變革,並在此後逐漸形成了和學測基本一致的命題形式,即一大一小兩個作文題,並將此形式穩定下來。

小作文對知識點的考查比較具體靈活,可以和日常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就學生日常作文技巧、閱讀鑒賞能力的某一個側面進行考查,引導學生注重作文基礎訓練。比如,為了考查學生的聯想和想像力,1997年聯考要求用300字左右的篇幅描寫一段「街景」;1999年聯考竟出現了一道以「聯想題」命名的作文題,要求在「車站」「夏天的驟雨」「深夜的犬吠」三種意象中任選其一,展開聯想,寫一百字短文。而1999年學測的短文寫作題更富新意:

以下是有關「魚」的兩種不同情景,請選擇其中一項,寫一段散文,可以從「人」的角度寫,也可以從「魚」的角度寫,文限二百字至三百字之間。

(一)餐桌上的魚;(二)水族箱中的魚。

鍾情於小作文的寫作並將其固定為高考的一種作文題型,這種命題取向與台灣近幾年在作文教學中倡導多元化和彈性化是分不開的。比如近年台灣作文教學流行漫畫作文、接力作文、即興作文、想像作文等,這些類型的作文篇幅短小精緻,形式活潑,它們關心的不是如何使學生獲得一整篇作文寫作的能力,而更注重作文過程中的創造性和想像力的激發與培植。從這個意義上說,台灣高考作文命題依然秉承了「教什麼就考什麼」的優良傳統。這種題型上的穩定性對穩定高中教學,鼓勵教師教研有積極作用。

相對小作文而言,大作文可以放開手腳,從整體上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這種一大一小的穩定搭配,可一定程度地解決話題作文考查點相對模糊與課程教學聯系不緊密的狀況,從而有效督促師生加強日常的作文基本功訓練。

2.讀寫結合,注重應用

近年台灣高考作文還呈現出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命題形式,就是強調讀寫結合。1996年學測的小作文要求閱讀給定的資料,綜合各則要點,重新組織,撰寫一篇400字以內的白話短文,而這篇給定的閱讀材料竟長達1240字左右。2003年學測作文題《香米碑》的給定閱讀材料也在1200字左右。鑒於篇幅有限,茲舉2000年學測的小作文題為例:

【文章賞析】請依指示作答,答案務必寫在「答案卷」上。(佔18分)

老濃溪營地附近,雪深數尺。溪水有一段已結冰。冷杉林下的箭竹全埋在雪下。冷杉枝葉上也全是厚厚的白,似棉花的堆積,似刨冰。有時因枝葉承受不住重量,雪塊嘩然滑落,滑落中往往撞到下層的枝葉,雪塊因而四下碎散飛濺,滑落和碰撞的聲音則有如岩石的崩落,在冰冷謐靜的原始森林間回響。

這是陳列《八通關種種》里的一段文字,其中沒有任何晦澀的詞句,可是寫得非常精彩。請細細咀嚼,加以鑒賞分析。

【提示】請就上引文字,由「遣詞造句」「氣氛營造」「文章風格」三方面綜合賞析。

可見,這種讀寫結合的作文題,融合了大陸高考閱讀試題的特點和材料作文題的優點,既避免了客觀性選擇題對學生鑒賞能力的評價局限,同時也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對材料進行綜合、評價、再創造的主觀能動性。

另外,注重情景營造和對實際生活、工作問題的解決也是台灣高考命題的一大特點。如 2003年學測的非選擇題第一題:

閱讀下列資料,依要求作答。(佔24分)

近年來,在高科技時代、e化浪潮中,傳統式閱讀卻重新成為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重點。在美國,無論是柯林頓任內「美國閱讀挑戰」運動或現任總統布希的「閱讀優先」方案,均見國家元首大力提倡。「9·11」恐怖事件發生時,布希總統正在小學為小朋友說故事,情景令人記憶猶新。在英國,布萊爾首相在施政報告中連續重復三次「教育、教育、教育」以表達其迫切性,政府更訂定「閱讀年」,與媒體、企業、民間組織合作,要打造「一個舉國皆是讀書人的國度」。在澳洲,小學生的家庭作業包括念一本書,「至少念二十分鍾才能停」。芬蘭的學生在PISA調查中名列前茅,不但閱讀能力最強,18%的芬蘭中學生每天花一二小時,單純只為了享受閱讀的樂趣而閱讀。台灣雖未參與PISA評量,但據文建會調查:十五歲以上民眾從不看書或幾個月才看一次的比例達38.7%,半年內不曾買書或雜志者佔51.2%,而46%小朋友的休閑活動是玩計算機、看電視。……

有一所偏遠地區的小學,全校師生約兩百人,圖書欠缺、設備老舊、經費短絀,且家長對學校的參與度甚低。現在假設你是這所小學的校長,看了上列資料,決心推動全校閱讀,請寫下你的《閱讀推動計劃》,文長至少200字。(佔12分)

由於台灣近年的課程改革深受英美教育思潮的影響,因此,在課程設計和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均比較注重社會因素的設計,即「著眼於使學習者掌握社會生活所必需的知識、技術、技能」。①反映在高考作文命題上,類似這樣提供真實的作文情景,並要求提供解決問題途徑的題目正逐漸呈現上升趨勢。

3.題材廣泛,關注生活

在實行聯考一考定終身的年代,台灣的高考作文命題內容十分單一。從思想內容看,那個時期台灣聯考作文試題多偏重於傳統倫理道德觀點的闡述,其中,代「聖人」立言的作文題佔了相當高的比例。對此,台灣一些兼具教學經驗的作家曾斥之為「不脫八股與策論的老套」。②在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中,台灣將「生活化」列為課程教學的一個基本指導思想,從而給高中的作文教學帶來了巨大變化。

尤其自1994年學測實施以來,台灣的高考作文試題可謂日新月異。反映在題材上,其內容涉獵之廣前所未有。從1994年至今,聯考、學測、指考的命題內容至少涉及環保、科技(1994聯考、1996學測)、人生(1995、1998、1999聯考和學測)、教育(1997聯考、2003學測)、哲學、價值觀(2000聯考、2002指考)、農業(2003學測)、就業(2004學測)等近10個方面。

與祖國大陸的高考作文命題相似,台灣的高考作文在拓寬題材內容的同時,盡量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努力達到學生有話說的目的。但是,從近年台灣作文命題的實際效果來看,不加限制地為學生創造話題空間並不見得是好事。過度寬泛的作文命題等於沒有命題;沒有核心概念的發散聯想等於沒有聯想,關於這一點下面還要論及。

三、台灣高考作文試題存在的問題

首先,從命題形式上看,台灣的高考作文命題存在引導語不科學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引導語偏少,學生審題缺乏根據,致使學生作文大而不當,洋相百出,給閱卷和評分帶來困難。比如 2004年學測的短文寫作試題:

下圖中人與蛙的神情、姿態十分有趣,請細細玩味後,(一)各以 50字左右之文字描寫他們的神情、姿態,(二)各以一兩句話擬寫他們當下的內心所想。(圖略)

【注意】神情、姿態之描寫,與各自內心之所想,二者之間應相關、呼應,不可風馬牛不相及。

按照上述作文要求,只要學生將人和蛙的神情姿態及各自的內心所想呼應起來就算成功作文,而事實上,學生的聯想和創造力實在讓命題者大跌眼鏡。比如,有的同學以武俠小說為背景,化身為「西毒」歐陽鋒說:「這就是我要的蛤蟆功,我要暗暗演練,以對付王重陽、黃葯師。」而青蛙的反應又如何呢?除少數天賦聰穎的青蛙具有「黃金無敵腿」之外,多數青蛙則以哀求人類為解脫之道。有的說:「放了我吧,我一家老小等我回去吃飯呢!」有的說:「我還沒有結婚生子哩!」最讓人敬佩的是,竟然還有青蛙在面對人類的追捕時大聲疾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千奇百怪的聯想內容,讓閱卷老師一籌莫展,更無法准確把握評價的尺度。

另一種情況是引導語多而不精,前後矛盾,誤導學生作文。如2004年學測第二個作文題:

陳先生今年50歲,他的太太來自越南,兩名子女分別就讀小學、幼稚園,一家四口僅靠他的薪水度日。一年前,陳先生失業了。……他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但因文筆不佳,寄出的求職信往往石沉大海,因此拜託你幫他寫一封求職信。他特別強調,工作、地點都不挑剔,希望待遇是4萬元。

在寫這封求職信之前,你必須仔細衡量上述陳先生的狀況,從中選擇若干,作為訴求重點,以便打動僱主的心。那麼你會選擇哪些重點呢?請逐項列出,並說明所以選擇其作為訴求重點的理由。

【注意】本題用意,並不在要求寫成完整的求職信,作答時,請逐項列出重點並說明理由即可。

在這個題目中,給定的材料中提到「拜託你幫他寫一封求職信」,而「注意」項卻「不要求寫成完整的求職信」,並且引導語中並沒有禁止學生寫出完整的求職信,因此,考生在此題的寫作中,出現了十分混亂的局面。竟有半數以上的同學以第一人稱陳先生自居,還有相當多的同學將之寫成求職信。④這些學生固然有審題不明之嫌,但引導語的模稜兩可卻是不爭的事實。與此對應的是,2003年學測作文試題《香米碑》因為給定的閱讀材料過於仔細,而引導語中又未對引用材料做出限制,以致很多學生大段大段地抄錄給定的材料,連試卷的背面也抄滿了文字。

其次,從命題內容來看,台灣近年作文試題有庸俗化導向。就拿2003年指考作文題《猜》來講,由於題目引導語中有一句「上課中猜想暗戀的人會不會經過門外?」於是引發了很多考生都以猜「對方」的戀情為寫作主題。由於學生缺乏生活和感情的積淀,因此有同學的「猜想」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如有考生陳述自己在公車上受到美女的注視,心中飄飄欲仙,猜想對方一定是對自己頗具好感,後來才猛然發現原來是自己的褲子拉鏈沒有拉好。⑤

而2002年學測試題竟然要求考生改寫情書。這封「充斥俗濫與錯誤的成語」的情書,出題者寫得十分「爆笑」:「上個禮拜六在校刊編輯會議首度看到你,就被你煞得很慘。你長得稱得上是閉月羞花,聲音也像鶯啼燕囀。從此,你在我心中音容宛在,害我卧薪嘗膽、形容枯槁。我老媽看不下去,斥責我馬齒徒長、屍位素餐,不知奮發圖強,難道要等到名落孫山、墓木已拱才甘心嗎?……」情書內容像個語文表達能力頗差的新新人類所寫。⑥

難怪很多研究台灣教育的有識之士指出:「台灣教育發展中的一大痼疾是青少年問題日益增多,且有世風日下之勢。……在台灣黨派競爭和商風日盛之下,如何整頓學校德育已成為當前一個重大課題。」⑦看來,台灣高考作文命題中的價值取向問題也需要好好整頓一下了。

注釋:

①鍾啟泉、李雁冰著《課程設計基礎》,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五版,P4-8。

②倪文錦著《語文考試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P164-166。

③黃培青《人與蛙的狂想、失業者的悲歌與鬍子變奏曲》,《國文天地》2004年4月號。

④同③。

⑤汪文祺、林淑雲《「猜」不完的故事》,《國文天地》2003年9月號。

⑥台灣高考作文竟要求改寫爆笑情書》,《每周文摘》總第124期。

⑦馮增俊著《走向新世紀的粵港澳台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P234-246。

3. 作文:給台灣中學生的一封信(政治作業)

台灣的中學生朋友:

你們好。

也許你們會感到出乎意料:我為什麼會給你們寫信。是共同的血脈和情感,是共同的膚色和語言,催促著我將心中的熱情抒寫,願這信風將祝福與心聲帶到。

連戰爺爺、宋楚瑜爺爺的「大陸之行」打破了五十六年的隔膜,有人說這很出人意料,然而,我卻認為這是情理之中。

我們的同胞都不願再翻那段沉重的歷史。六十年前,那淺淺的海峽將你我隔開,只能從那載滿了濃濃鄉愁的書信中讀出那深深的無奈。但是,現在祖國邀請你們回來。如今,祖國的東北部正在振興,西部在開發,東部經濟大發展,中部事業在崛起。祖國人民在世界的矚目下完成了多少令世人出乎意料的成就:「非典」襲擊時,眾志成城捨己救人抵禦病魔,帶著祖國人民的驕傲一躍站在短跨領獎台的最高處,為航天史增添了輝煌的一頁 ……然而,這一切對於勤勞智慧的中國人來說又都是情理中的。

現在,你們在干什麼呢?是在聽國文老師娓娓動聽地講解著唐詩宋詞,還是湊在一起討論「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是在看在長城上留下的精彩一瞬,回憶著彼時的壯麗與美妙,還是戴著耳機,跟著哼唱「海風吹拂了五千年,不變的是我們黃色的臉。」

想起了餘光中爺爺的那首詩「從青海到黃海,魚在聽,龍在聽。……從這邊到那邊,你聽見,我聽見。」

是啊,你們聽見了么?祖國的人民在呼喚,呼喚你們回家。如今,香港、澳門的同胞已經回來了,我們期待與你們攜手的那一天。到那時,台灣回歸是情理之中!中國統一大業的完成是情理之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情理之中!

我們等著你們回家!

你們來自大陸的朋友:赤子之心

二○○九年九月

4. 我與寶島台灣的初中作文(1000字左右)

打開世界地圖,我看到祖國如昂首的雄雞,騰飛的巨龍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凝視著,我不禁把目光轉向那璀璨的明珠,富饒的寶島,耳邊響起輕快的旋律:「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懷想……

凝視著祖國的地圖,和著熟悉的旋律,我彷彿看見了暮色中的澎湖灣,又彷彿看到美麗的日月潭和那高高的阿里山……

這一切只能在歌里,在夢里。一道淺但卻似乎難以逾越的海峽橫亘在我們面前,歷史畫冊悄然打開,一幅幅歷史場景彷彿清晰可見,我彷彿看到了1642年的台灣人民在面對金發碧眼,凶神惡煞的荷蘭殖民者時的痛苦和無助,鄭成功的到來給他們帶來了希望的曙光,但隨著祖國的衰弱,1935年的台灣再次淪落日本帝國主義的魔爪,面對兇狠鋥亮的軍刀,台灣人民沒有退縮,始終堅持著抗爭,於是演繹了台灣人民反割台的史詩般的壯舉。二戰後的一紙協定,分離近半個世紀之久的台灣終於回歸,然而台灣的命運註定坎坷,那是1949年的夏天,戰敗的國民黨盤踞著台灣,與大陸長期對抗著。而今天「台獨分子」正上竄下跳地進行著一系列滑稽的表演……

一衣帶水的台灣與大陸,隔海相望的骨肉同胞,血濃於水的炎黃子孫和那歸心似箭的遊子,彼岸望穿秋水的母親。

三萬六千平方米的土地,兩干一百多萬雙渴盼的眼睛。此時,我好像聽到那些時刻隨祖國命運一起跳動的聲音,這聲音穿越時間和空間的阻隔,發出雷鳴般的吶喊:母親,我想回家!響徹雲霄的吶喊組成一支永恆不變的旋律,回盪在歷史長河的上空……

台灣詩人李一羽寫道:「水是故鄉清,月是故鄉明,都是中國人,誰無思鄉情,歸去來兮」;國民黨元老於右任臨終前也寫道:「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見兮,惟有痛器,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台灣著名詩人餘光中在他的《鄉愁》中寫道:「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表達出他與祖國分離的痛苦與無奈。殘山剩水猶如是,牧童遙指已不再,燈紅酒綠猶如是,杏花春雨己不再,台灣同胞,你們渴望團圓的心聲,我們聽到了……

鳥飛返鄉,免走歸窟,狐死首丘,落葉歸根!

紫荊花區旗在飄,飄動的紫荊花在召喚:回來吧!親愛的姐妹,一次次在夢里,我們攜手依偎在母親懷里,我們在想念你。蓮花區旗在飄,飄動的蓮花在召喚:回來吧,親愛的兄弟,一次次在海邊遙望你,彷彿又回到兒時,一起在母親的身邊嬉戲,我們想念你,五星紅旗在飄,飄動的五星在召喚,回來吧,遠方的遊子,母親在盼著你,母親的呼喚你聽到了嗎?

十三億雙眼睛在期盼,十三億個聲音在呼喚,回來吧,我們朝思暮想的兄弟,回來吧,我們魂牽夢繞的兄弟,回來吧,漂泊遠方的遊子,如同一首悲壯激昂的歌,這不變的旋律穿過淺淺的海峽,震撼著每一個台灣同胞的心。海峽彼岸,有個聲音輕聲而堅定地回應:我們會回來的……

5.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台灣作家劉繼榮的一篇博文說,她讀中學的女兒成績一直中等,但卻被全班同學


光榮的荊棘路
台灣著名女作家劉繼榮的女兒說:「我不想成為英雄,我只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可是,為別人喝彩固然重要,親自參與人生努力奔跑才是一種圓滿。
倘若人人都在路邊鼓掌,那麼這條光榮的荊棘路上將有鼓掌,那麼這條光榮的荊棘路上將有誰在奔跑,將有誰來開辟一條新道,將有誰來為後來人樹一個航標,開創一片全然不同的天地?
社會像一個大舞台,站在其上表演的人有之,而站在台下鼓掌的人卻是佔了多數。人們為他人的精彩鼓掌,分享他人的成功來體會快樂,殊不知,我們自己也可以創造,我也同樣能夠,讓別人見證我的美麗,也唯有這樣的共同創造,才能推動時代前行的步伐。
我想起來這樣一群人,他們那一代人,多誕生於晚清的日落與新世紀的清晨,古老的文明古國迎來了新生的陣痛,他們比任何一代人多一份焦慮、困惑與希望。他們通過自己手中的筆或各種有意義的方式,引領民眾,描寫未來。
他們都在這條光榮的荊棘路上奔跑,不做路邊鼓掌的人。他們都勇挑社會的大梁,建立了自己的赫赫功名。其中有沈從文對湘西文化的詩情禮贊,有巴金對舊式禮教的深切控訴,有茅盾對社會經濟的深刻剖析。有郭沫若鳳凰涅磐的吶喊……他們都勇敢參與了這場戰斗,才最終開辟了一個嶄新時代。倘若人人只是鼓掌,那麼談何進步與復興?我們都應該勇敢地踏上這一條荊棘路。
況且這樣的參與對別人也可以說是一種鼓勵。冰心曾說:「愛在左,同情在由。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讓穿枝拂葉的行人,踏過荊棘,也不感痛苦,有淚可落,也不覺悲涼!」我也許不是鼓掌的那個人,但我踏過的每一步,灑下的每一滴汗,留下的每一份情,儼然都是為我身後的人群添了一點溫暖,一點鼓勵。誰能否認我在這樣奔跑的同時也為他人留下了掌聲?而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在奔跑。我勇敢地踏上了這一條光榮的荊棘路。哪怕一個人,哪怕孤單到想落淚,我都願做一個先行者。
我不能否認劉繼榮女兒的話有一定的可取性,為別人喝彩的確重要。但我更堅信,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一種信仰,一種期待,一種追求。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個親自參與努力奔跑的過程。
歷史拍著它強大的翅膀飛過那麼多世紀,這是一條光榮的荊棘路,我只願隨歷史的洪流一路奔跑,時代推我前進,我為時代領航

6. 跪求有關台灣主題的作文題目

東南明珠
那一灣水土

7. 歷年台灣高考作文題目

美麗的祖國祖國,偉大的母親,我要感謝您。是您,用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海南的菠專蘿、膠東的屬蘋果、關州平川雪白雪白的棉花、長江兩岸金黃金黃的稻穀、青藏高原上胖墩墩的氂牛和綿羊、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筆直筆直的雲杉和紅松,喂養了我,給了我豐富和偉岸……祖國,偉大的母親,我要感謝您。是您,用放哨所戰士的準星、港口領航員帽檐上的國徽、天安門上湛藍湛藍的天空、鴿子迴翔的華表和堆滿鮮花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保護了我,給了我安寧和溫馨……今天,在鋪滿大地的鮮花中,在蓬勃成長的松柏下,在滿天朝霞的旭日光輝里,在鮮艷的國旗下,我要在一次對您說:祖國,我古老而年輕的祖國,我偉大而智慧的祖國,是您讓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是您讓我能在舒適的環境下學習;是您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我要永遠感謝您:為了祖國的強盛,人民的安康;為了祖國的繁榮,人民的幸福;為了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民的明天和未來……

8. 關於描寫台灣的作文,文筆一定要優美,800字左右,謝謝,我急用!

美麗的阿里山
我的家鄉在台灣,那裡有一座美麗的阿里山。
阿里山位於阿里山在台灣省嘉義縣東北,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由地跨南投、嘉義二縣,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通阿里山的鐵路可與「阿里四景」(日出、雲海、晚霞、森林)合稱「五奇」。鐵路全長72公里,卻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舉世罕見。火車從山腳登峰,似沿「螺旋梯」盤旋而上,繞山跨谷鑽隧洞,鳥雀在火車輪下飛翔。登山途中,從高大挺拔的桉樹、椰子樹、檳榔樹等熱帶古木,到四季常綠的樟、楠、櫧、櫸等亞熱帶闊葉樹,再到茂密的紅檜、扁柏、亞極和姬松等溫帶針葉樹,到了3000米以上,則是以冷極為主的寒帶林了。最有特色的樹是阿里山的阿里山神木,不過在民國86年7月1日上午10時5分,1/3已伏於在鐵路上,另2/3被撐著。民國87年6月29日已將2/3放倒安息,回歸自然。
阿里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春季的阿里山,花團錦簇,遊人如織,美不勝收。炎炎夏季中,倘徉在森林裡清爽宜人,聽鳥語,聞花香,陰離子,芬多精處處彌漫,令人享受森林浴的樂趣。秋季,除了觀賞日出的朝陽與夕陽余暉璀璨絢麗的晚景外,更是欣賞雲海翻騰波濤起伏的壯麗美景的最佳季節。冬季,是觀賞楓紅層層落葉繽紛的季節,滿山的青楓,艷麗脫俗耀眼極了!
「阿里山」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故事:相傳250多年前,達邦有一位酋長叫阿巴里,英勇善獵,隻身翻山越嶺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後來常常帶族人來此打獵,收獲頗豐,人們敬仰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山。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阿里山!

與台灣中學生作文題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
© Arrange www.lksy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