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9年上海中考初中排名有哪些
靜安區
靜安區(新)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市北初級,民辦楊波,市西初級,靜教院附中,田家炳中學
同濟附七一中學,青雲中學,回民中學,育才初級,靜安外國語
(根據15、16、17年中考預錄取成績排名)
一線:市北理(在全市都是牛班)
二線:市西理、民辦揚波、靜教院、風華
風華初級中學:
熱烈祝賀我校須百川、陳文怡等同學被上海中學、華二附中等市重點高中錄取。36.36%的同學達到零志願投檔分數線。71.16%的同學被市、區重點高中錄取。91.85%的同學達到普通高中投檔分數線。
黃浦區
黃浦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民辦立達,格致初,向明初級,盧灣初級,大同初級
永昌學校,民辦明珠,黃教院附中,大境初級,尚文中學
(根據2018年中考預錄取成績排名)
一線:立達理,立達,民辦明珠,永昌學校
二線:格致初級向明初級盧灣初級大同初級
格致初級中學:
四校9人,格致45人,大同6人,向明15人;
靜安區
靜安區(新)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市北初級,民辦楊波,市西初級,靜教院附中,田家炳中學
同濟附七一中學,青雲中學,回民中學,育才初級,靜安外國語
(根據15、16、17年中考預錄取成績排名)
一線:市北理(在全市都是牛班)
二線:市西理、民辦揚波、靜教院、風華
風華初級中學:
熱烈祝賀我校須百川、陳文怡等同學被上海中學、華二附中等市重點高中錄取。36.36%的同學達到零志願投檔分數線。71.16%的同學被市、區重點高中錄取。91.85%的同學達到普通高中投檔分數線。
靜教院附校:
我校中考成績整體蒸蒸日上,2018屆畢業生市示範性高中以上預錄取比例達60%,創歷史新高。
黃浦區
黃浦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民辦立達,格致初,向明初級,盧灣初級,大同初級
永昌學校,民辦明珠,黃教院附中,大境初級,尚文中學
(根據2018年中考預錄取成績排名)
一線:立達理,立達,民辦明珠,永昌學校
二線:格致初級向明初級盧灣初級大同初級
格致初級中學:
四校9人,格致45人,大同6人,向明15人;
楊浦區
楊浦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蘭生復旦,上外雙語,復旦二附中,存志中學,同大實驗
控江民辦,楊浦實驗,凱慧中學,上音實驗,鐵嶺中學
(根據近幾年中考整體綜合成績和老師、學生、家長反饋排名)
一線:蘭生復旦(整體全市第二)
二線:上外雙語,復旦二附中,存志
三線:同大實驗,楊浦實驗,控江民辦
楊浦實驗學校:
市重點錄取率84%,區重點錄取率100%。楊實驗16個600+,分613.5,學校平均分587.3。
其中:
復附1人,復附青浦1人,華二紫竹1人,交附8人,交附嘉定1人,建平3人,曹二1人,復興1人,格致奉賢1人,松二1人,控江32人,楊高26人,同濟一附17人,上理附9人,市東2人,上財附3人,復旦實驗2人,同濟1人,中原1人;
鞍山初級中學:
高中達線率81%,市、區重點高中達線率62%,市重點中學達線率26%;
Ⅱ 關於上海轉學如何辦理問題,孩子是在外地初一的時候轉到上海風華初級中學的,學籍已經有了如何解決中考急
(一)本市戶籍報考對象具有本市常住戶籍的應屆初三學生或18周歲以下(1995年9月1日以後出生,下同)的往屆初中畢業生、結業生,可在學籍學校所在區(縣)或戶籍所在區(縣)報考。 (二)非本市戶籍報考對象 (可以走政策的擦邊球解決中高考)1.持有效期1年(含1年)以上人才類《上海市居住證》人員,在2013年6月15日居住證仍在有效期內,其子女為本市或外省市應屆初三學生或18周歲以下的往屆初中畢業生,可在學籍學校所在區(縣)或居住證所在區(縣)報考,居住證所在區(縣)以上海市居住證通知書副聯地址為准。2.父母雙方或一方是在滬高校、科研機構博士後流動站人員,其子女為本市或外省市應屆初三學生及18周歲以下的往屆初中畢業生,可在學籍學校所在區(縣)或設站單位所在區(縣)報考。 3.經市政府合作交流辦核定的各地來滬投資企業人員和審核登記的地級市以上(含地級市)政府駐滬辦事機構有關工作人員,其子女為本市應屆初三學生,可在學籍學校所在區(縣)報考。4.父母雙方或一方現屬或原屬本市常住戶籍(含原上山下鄉知青、支疆青年及其他支邊支內人員),為本市應屆初三學生,可在學籍學校所在區(縣)報考。父母雙方或一方原屬本市常住戶籍的考生指原屬本市戶籍人員生育的子女。此類考生應提供上海市居住證件(《上海市居住證》或《上海市臨時居住證》)。5.原持有本市藍印戶口的本市應屆初三學生,經各區(縣)教育局(中招辦)匯總名單後送本區公安分局、縣公安局進行比對審核通過後,可在學籍學校所在區(縣)報考。本條政策至2013年執行截止。6.屬在滬台胞及台胞子女,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居民身份的本市應屆初三學生或18周歲以下本市往屆初中畢業生,可在學籍學校(或原初中畢業學校)所在區(縣)報考。(三)持外國護照學生報考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