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術公開課講評學生剪紙作品怎麼表達
從技法上抄講,剪紙實際也就是在襲紙上鏤空剪刻,使其呈現出所要表現的形象。漢族勞動群眾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和生活實踐中,將這一藝術形式錘煉得日趨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鏤空為主的多種技法,如撕紙、燒燙、拼色、襯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紙的表現力有了無限的深度和廣度。細可如春蠶吐絲,粗可如大筆揮抹。其不同形式可粘貼擺襯,亦可懸空吊掛。由於剪紙的工具材料簡便普及,技法易於掌握,有著其它藝術門類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這一藝術形式從古到今,幾乎遍及我國的城鎮鄉村,深得人民群眾的喜愛。
『貳』 林城市對教師試卷講評課中學生參與的深度和廣度進行評價,其評價項目為主動質疑、獨立思考、專注聽講、講
『叄』 如何點評講課
一、評課的四條原則
1、方向性原則,充分肯定授課中的先進經驗,促進授課規范化。
2、科學性原則,制定評價量標,對授課的質量進行認真評價。如:評運籌的科學性;評駕馭的藝術性;評運用的滲透性;評過程的嚴謹性。
3、可行性原則,評議要強調實效,所制定的評價標准,要使大多數教師通過努力能夠達到。
4、激勵性原則,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注重全員參與,使評價較高者受到鼓舞,更加努力,使評價較低者,找到差距,急起直追。
二、評課「十看」
1、看教學目標是否明確
教學目標決定一堂課教學活動的性質和方向,因此,教與學雙方都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才能共同完成教學目標的要求。
2、看理解把握教材的水平
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由教學大綱所確定的,如教師對大綱、教材能准確地分析,就能正確確定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3、看駕馭處理教材能力
理解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僅是備課、講課的初步。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具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就需對教材進一步加工處理,設計相應的方法,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4、看是否注重培養訓練學生自學方法和能力
教學中,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是統一的,要使學生真正理解和熟練掌握教科書基礎內容的同時,要間接地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不僅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會學」。因為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學生獲得「自學」本領之後可獲得無限的知識。
5、看是否正確貫徹教學原則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只有正確貫徹教學原則,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才能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6、看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好的板書設計有「微型教案」之喻。好的板書可通過學生的視覺把教材的脈絡結構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結合聽覺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7、看語言和教態
教師的語言應清楚明白,准確生動,有感染力和說服力。避免語法上的錯誤,邏輯上的混亂,表述上的羅嗦重復,缺乏連貫或其它語病。
教師們教態自然,端正大方;衣著要樸素,整潔;精神要飽滿。
8、看教學過程組織是否嚴密
時間分配、何時講、練習、演示、板書均應安排得井井有條,最大限度利用課堂教學時間,不拖堂。
9、看雙邊活動的氛圍
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教學中,要看教師與學生是否處在積極狀態之中,師生關系是否融洽,要形成教師教得引人入勝,學生學得津津有味。
10、看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是一節課成敗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進程中,要從學生的反映、鞏固練習和考核成績上了解。
『肆』 怎樣評價語文老師講課好
上課生動、形象,有親和力,注意情緒的渲染和情感的傳達,而不是僅僅地照本宣科。但是知識點有必須得講到。
『伍』 某市對教師試卷講評課中學生參與的深度和廣度進行評價,其評價項目為主動質疑、獨立思考、專注聽講、講解
『陸』 評價老師課程好的詞
評價老師講的課好的詞有:居高臨下、口若懸河、循循善誘、引人入勝、如坐版春風、受益匪權淺、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評價老師講的課好的句子有:
(1)整堂課思路清晰,環節緊湊,重難點突出,設計合理。學生的課堂習慣非常好,每個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課堂效果較好。
(2)老師在教學新知時循循善誘,讓學生學習起來毫不費力,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設計很好,引導得也很到位,同時還讓學生體會到學生與生活的聯系。
(3)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和參與率極高,特別是老師能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一定的情境。
(4)老師並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給予了學生比較充分的自主探究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提升。
(5)老師能從學生特點出發,讓學生在玩活動過程中探究新知識、理解新知,人整體上來看,效果確實不錯,值得學習。
『柒』 聽作文課評講後小結
作文課聽課心得體會
5月20日上午,邢台市教育局組織了一次特級教師於永正課堂教學觀摩課,我有幸聽了於永正老師的這一節作文課,他這次做課的題目是《關注小事,把小事寫大,關注細節,把細節寫細》。這節作文課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我受益匪淺。
上課伊始,於老師做了精彩的自我介紹,一下子拉近了和學生們之間的距離,從而使他的課堂氣氛變得活躍。
接著出示作文題目《老師》,於老師幽默的說道:看到這個作文題目你們可能認為沒什麼新意,感覺是老掉牙的題目,可同學們一定要知道:「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是吾師。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是絕妙詞。」只要做有心人,看似平常的夕陽芳草都能賦之以新意。」
緊接著於老師出示了兩個片段,於老師首先讓學生讀片斷,然後說出片斷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細節,最後總結出:素材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關注小事,把小事寫大,關注細節,把細節寫細。
後來於老師讓學生練習寫作。在寫作過程中於老師首先讓學生根據情境進行寫作,教師巡視指導,然後讓同學自己讀自己的作文,發現不好的地方及時改正,最後於老師指名同學上講台讀作文,並給予指導,最後給學生打分100,150等。於老師最後做總結,萬事皆下物,只要敢於發現,就可以去寫
通過看於老師的作文課,我們可以發現:於老師的這堂課有以下幾個特點值得我們學習:
1.關注小事,關注細節。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細節的實質,也並非一日學成,是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我們要甘於平淡,認真做好,做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注重細節,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細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魅力就如同我們所說的「於細微處見精神」一樣。
2.關注學生的作文的修改。從與老師的課堂中我們可以看出,於老師特別注意學生自己對作文的修改。他讓孩子們寫完作文之後要把自己的作文讀三遍,邊讀邊改。陶行知曾經說過,好作文都是讀出來的,改出來的。
3.模擬場景,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從課堂中我們發現於老師為我們模擬了兩個場景,一個是「墨」字「武'寫錯,為同學糾正錯誤的場景,一個是同學不注意寫字姿勢老師給予提醒的場景.通過模擬場景,學生展開想像進行寫作練習。
4.評價方式採用高分值。於老師在給學生作文打分時是給100分,150分,120分不等,他從來不吝嗇手中的筆,是採用高分值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捌』 如何進行作文講評反饋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第二中學歐陽正平
作文講評反饋,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新課標關於作文評講反饋的要求建議 :1990 年《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本)》要求:學生作文中的共同問題,應在全班講評。 2001 年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具體要求:對學生作文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根據實際需要,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 總結起來說反饋方式:全班講評、書面反饋、口頭反饋。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創造了很多種反饋形式。
我看了毛洪其老師的《創新作文》批閱反饋,很受啟發教育。這是毛洪其老師借用通州二中學生為綠色耕耘培訓班老師上的一節示範課,課後收到科任老師送來的作業,他批閱後及時向科任老師作了反饋。
《創新作文》批閱反饋毛洪其批閱總結反饋:
授課時間: 2006 年 12 月 13 日
授課班級:通州二中二 1 班
授課題目:創新作文形式·認識·意識
收到時間: 2006 年 12 月 28 日
收到作業: 40 份總體印象:
感覺學生有良好的寫作基礎,本課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有了創新意識和實踐,效果良好。
評閱統計:
題目創新: 27 份;體裁創新: 11 份;形式創新: 23 份;主題較深刻的有 9 份。
批閱 40 份,修改 2 份,指出修改方法 1 份,請學生自行修改。其餘寫了評語。
優秀作者有:
李晶、王菁、 x 瑤(看不清姓氏)、董曉星、王昊、劉陽子、張夢曉、曹力、王思雨。其中李晶、王菁同學的作文老師稍作修改列印收留,並推薦給作文刊物。
作文特點:
★形式上有追求:題記、日記、小標題、書信、鏡頭、調查、分鏡頭等等。(隱含問題創新還有機械性,形式還不夠豐富)
★語言放鬆:瀟灑型、幽默型、詼諧型、時尚型、嚴肅型、學術型等。(隱含問題還缺少鮮明的個性化特點,似乎還放不開)
★材料:能較充分利用提供的素材,自主地開發自身的積累。(隱含問題是自身積累似乎不多,或開掘不深入)作文不足:
片面追求形式新穎,內容不夠厚重,缺少震撼力,主題創新不多見。(這與課上引導重形式有關)改進建議:
★規范書寫格式,提高書寫能力,用非智力因素爭取智力效果。
★開掘自身的經歷或感受,把形式和內容結合起來。
★思想較浮躁,要沉靜下來。這也是整體提高作文成績的根本所在。
★寫作全過程都要用心,創新不只是課堂上的事。
以上是毛洪其老師的作文反饋,他先談了批閱總體印象,然後進行了批閱統計,並指出了此次作文特點、作文不足和改進建議。由此可見,老師對學生的作文反饋,應時間及時,及時才有效,這也是營造作文氛圍,讓學生始終在作文氛圍中,吸引和保護他們寫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反饋形式要靈活。選擇口頭或書面、集體或個別視具體情況而定。共同的問題在全班講評,個別的問題要分別指導。 反饋內容既要照顧整體、全面,也要有集中突破 。要讓學生認清自己的優劣,明確哪些該發揚,哪些該改正?這些對我們今後進行作文講評有很大的幫助。
『玖』 作文評講課的收獲
聽通州小學朱曉麗老師的課,就像是聆聽一首悠揚的樂曲,是那麼的入耳流暢;又像是傾聽一首雋永的詩歌,是那麼的清新哲理。都說朱老師的「真語文」課堂教學引人思索,讓人受益,聽了她的這堂題為《夜晚》作文評講課,果然受益匪淺。
簡單地說,我有以下三點收獲。
一、作文評講課應盡量多的給孩子以鼓勵。
這節作文評講課一開始有個關於影子片段的評講,朱老師讓小作者自己朗讀自己寫作的片段。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讀著電子白板上自己寫出來的文字,對孩子來說,這是多麼大的褒獎啊!
在後面的作文評講中,凡是出現的優秀評講段落,朱老師都在文末用一個小括弧,括弧里列印著該段文字的作者。人們都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在片段後標出作者的名字——這看似不值一提的小細節,彰顯出朱老師教育的大智慧。
《語文課程標准》在「評價建議」中指出,語文評價的功能應該由側重甄別與選拔轉向側重激勵和促進學生的合理發展。鼓勵性評價既有利於增強學生作文的興趣與信心,又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作文觀。小學生,特別是三、四年級的小學生,受生活經驗、知識儲備、成長閱歷的限制,作文時常常會前後矛盾、詞不達意。這時,教師鼓勵性的評價,往往能贏得學生的尊重與愛戴,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二、作文評講課要留給孩子靜默的時間。
作為一堂公開課,朱老師是大膽的,也是務實的。在這堂評講課中,朱老師至少留出了兩大段的時間給孩子們靜默。在這兩段靜默時間里,孩子們得以思考缺失,得以比較優劣,得以修改自己的習作。
你若是要問我們:作文評講課是需要轟轟烈烈的氛圍,還是需要實實在在的效果?我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課堂上讓孩子對照要求,靜靜地修改自己的習作,這看似會讓課堂冷場,少了一份「熱鬧」。但是在這靜靜的時間段里,卻可以激起孩子內在的激情,讓他們思維的火花碰撞,讓他們情感的天平平衡,讓他們傾訴的小徑鋪成。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懂得不等於已知,理解不等於知識。為了獲取牢固的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教師在課堂上如何讓孩子思考?一是要掌握好孩子思考的進度。學生們思考或修改好了,往往會抬起頭,當大多數孩子抬起頭的時候,就可以結束學生習作的自改了。二是要善於做一個觀察者。一旦有學生舉手示意,教師可以快速接近該生,相機答疑解惑。
三、作文評講課的評講重點的拿捏要精準。
針對孩子們的習作,評講課要有精準的評講重點。這節評講課,朱老師設計了三個評講重點,即「不求同」、「求真」、「圍繞中心」。圍繞著這三項重點,朱老師層層剝筍,跟孩子們一一道來。
在交流「求不同」時,師生們探討出了調皮的影子、可怕的影子、引人思考的影子、變化多端的影子……在交流「求真」時,學生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月亮高掛空中,是不可能像一艘飛船在天上飛來飛去的」;說「人的影子一會變得長長的,像個巨人,一會變得小小的,像個小螞蟻」,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在交流「圍繞中心」時,朱老師明白無誤地告訴孩子們,中心句可以放在文章的結尾,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朱老師的三項評講重點可以說是少而精,簡而明。她上課之前對教學目標預設的用心和精準,值得我們學習。誠如朱老師在課末告訴學生的那樣,寫作要「適時、應景」,朱老師這堂作文評講課的訓練也是「適量、應景」的。
『拾』 評價老師講的課好的形容詞句
形容老師講課好的形容詞句是:
1、字字珠璣【zì zì zhū jī】
比喻說話、 文章的詞句十分 優美。有時也延伸指說話或寫文章言簡意深,凝煉有力。出處明·湯顯祖《 邯鄲記·贈試》:「聽的 黃榜招賢,盡把所贈金資,引動 朝貴,則小生之文 字字珠玉矣。」
2、精彩絕倫【jīng miào jué lún】
精: 精巧。絕倫: 無與倫比。精彩美妙到了極點。
3、扣人心弦 【kòu rén xīn xián】
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動人心。
4、精彩紛呈 【jīng cǎi fēn chéng】
意思是美好的場面和事物紛紛在眼前呈現出來。
5、回腸盪氣 【huí cháng dàng qì】
回:回轉;盪:動搖。使肝腸迴旋,使心氣激盪。形容文章、樂曲十分婉轉動人。
6、循循善誘 【xún xún shàn yòu】
指善於有步驟地引導別人學習。
7、引人入勝 【yǐn rén rù shèng】
勝,優美的境界; 引,引導; 引人入勝,引人進入佳境。現多用來指風景或文藝作品特別吸引人。
8、如坐春風 【rú zuò chūn fēng】
像坐在春風中間。比喻同品德 高尚且有學識的人相處並受到熏陶。
9、受益匪淺 【shòu yì fěi qiǎn】
匪:通「非」,指收獲不小,有很大的收獲,一般指 意識形態方面。
10、豁然開朗 【huò rán kāi lǎng】
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因為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而變的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