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中學生作文怎樣審題

中學生作文怎樣審題

發布時間:2021-01-15 21:36:20

㈠ 初中作文:怎樣審題和立意265623284

面對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練掌握審題立意、觀點提煉的方法,時常造成所提煉的觀點與材料若即若離、似是而非,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甚至南轅北轍、風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誤——即使你的文章結構再嚴謹、論證再充分、事例再豐富、語言再優美,也只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了。可見,材料作文的觀點提煉,至關重要。
那麼,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緊扣材料`,選好角度,確立一個具有相當新意、深意的觀點呢?以下方法謹供參考。
一、主旨領悟法
這是材料作文最為常用且最為穩妥的審題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確地領悟材料的中心,並以之為文章的主旨,那麼,所寫文章定能既切題又有深度。

二、關鍵把握法
關鍵詞句往往是「文眼」,蘊含著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將其作把握材料、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鍵詞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關系的聯系形式存在的。寫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由材料中列舉的現象或結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現象或結果的本質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四、寓意揭示法
對於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話、漫畫等,須透過材料的表象,進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聯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聯想到人,進而聯想到與材料內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內涵,從而確立論點。

㈡ 中考作文如何審題立意,初中學生必備

切合題意包含兩層意思。
一是符合命題意圖。對命題者所給的題目,要求考生能准確、全面地理解。准確,強調審題時要分清是非、優劣、高下、大小、可否等;全面,則強調審題時看清試題中各個部分的字面和深層的含義。
二是文章和題目相符。話題作文內容很寬泛,如何選准一個切入角度非常關鍵,這個角度應該既體現在文章的標題上,也應該體現在文章的內容上。
要做到切合題意應注意三點:
1.理解話題概念
准確理解話題這是做到切合題意的基礎。要把握話題概念的核心所在,注意作文命題對話題概念的限制。
2.把握話題范圍
准確把握話題涉及的范圍,有利於對話題的切分,有利於考生在話題的范圍之內找到適合自己寫作的最佳切入點。
3.辨明話題關系
如果話題由幾個概念構成,如「自信與他信」、「誠實與虛偽」、「人性人情與內心體味」、「樹木?森林?氣候」等等,要求考生在寫作前要根據話題和引語解說,在思索、掂量中發現並辨明這幾個概念之間的關系。

㈢ 中考作文審題方法

審題的要求

考場作文基礎等級評分標准對審題立意的要求是符合題意。符合題意就是要准確、全面、快速地了解題目的含義,嚴格按照題目暗含或明示的要求行文,在體裁、選材、中心、情感、表達等諸方面符合題目設定的要求。

1. 准確
即要求對題目展現的各個部分進行合乎題意地審讀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准確是審題的命脈。如 「願景」,審題雖無難度,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審題不準,偏題甚至跑題。有的只寫自己的美好願望,這被視為勉強切合題意;有的只寫對「願景」這個詞語的理解,這被視為不切合題意。這些情況的出現是由於對「願景」的內涵把握不準。願景,指的是所嚮往的前景,表現了對未來的一種期望、一種理想、一種憧憬,這種期望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集體的、國家的、民族的或社會的,但必須是美好的、幸福的。但相對而言,寫自己的「願景」更容易展現個性色彩。在表達方式上,採用敘述、議論與抒情相結合的形式比較好。文中對「願景」的描繪,應盡可能表現得真切而感人。對如何實現「願景」,則要表達得具體而實在,否則就會流於空泛、華而不實。「願景」給我們以前進的動力,讓我們不畏險阻,越挫越勇,風雨過後依然傲然挺立。寫作時,我們可以重點表達確定願景的價值取向和社會意義,也可以重點記敘為達到願景而要付出的不懈努力。這樣的審讀和理解,就把我們的思維引向對自我和社會的深層思考上來。如此,審題立意才算準確。

2.全面
即要求對題目或題目中的材料、提示語、寫作要求等每一個字、詞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進行認真地推敲、揣摩、辨析,然後加以綜合,把握題目所提示的寫作范圍和重點,從總體上把握文題的內涵 。如「我想握住你的手」,題目中的「你」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親朋好友、故舊新知,也可以是歷史上的碩師大儒、民族英烈;「手」可以實指,也可以虛指,即思想感情、精神品質等;「握住」就是要走向對方、接近對方、關注對方、溫暖對方;「想」表明「握手」只是一種嚮往的情緒,內心的趨向,並沒有真正發生。同時,「我」又限制了對事情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的主體必須是作者自己,因此,行文中必須處處有「我」的存在。「我想握住你的手」充滿溫情,給人以希望。如果我們在審題時忽略了其中任何一個詞語,都有可能造成文不對題,所以審題必須全面。

審題的類型

作文的命題形式不外乎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和綜合作文(即材料加話題抑或材料加命題、半命題作文)幾種。不論哪種題型,其審題要求是一致的,只不過切入的角度不同罷了。
命題作文命題作文就是根據指定題目寫文章。在命題作文中,題目是選擇材料、確定主題的一個重要依據。⑴要全面理解題意。辨明題目的要求,把握題目所提示的寫作范圍和重點。如「閱讀伴隨我成長」,題目要求寫在閱讀中的所思所想,在閱讀中自己的變化與提升。如果只寫閱讀,不寫成長,就不切題意。(2)要辨別題目中的精微含義,把握寫作的中心。如「傾聽」,應強調聽取的過程及聽到某種聲音之後的內心感受。寫作時一定要重過程、重細節、重感受而輕對象,因為聽的東西不過是個引子,聽後所引發的感受才是最主要的。因此,要把這些感受形象具體、可觀可感地表現出來才算切題。另外,「傾聽」還關涉到施動和受動的問題,如果是別人聽「我」說,就變成「我」在傾訴,就不切題意。(3)要選擇適合題目要求的體裁。有些題目較明確地表示了對體裁的要求,如在題目的首尾有「記」「事」一類字眼,或在要求中標明寫出某一過程、某人事跡等,就適合寫成記敘類文章。如在題目的首尾有「談」「議」「說」「論」一類字眼,或在要求中標明寫出對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某一問題、某一現象的看法的,就適合寫成議論類文章。
半命題作文 半命題作文就是指作文題目只出現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補充的一種作文。這種題型的最大特點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題權掌握在作者手裡,選材有較大的自由度。半命題作文從形式上看,由文字部分和填空部分組成,有的題目前有一段提示語,後面還有具體要求。我們要在弄清提示語所表達的意思之後補充文題。補充文題就是將半命題作文變為命題作文。我們要充分利用半命題作文選材自由的特點,填上自己認為較容易寫的內容。如「善待____________(親人、生命、自己……)」,從本題已有的文字部分可看出,「善待」即好好對待的意思,「善待」的對象可以是親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你覺得應該好好對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質等。你可以選擇提供的詞語,也可另選詞語。總之,應在題目要求的范圍內,選擇自己認為好寫和有東西可寫的內容填在橫線上。值得關注的是,有的考生會填一些消極的內容,不去表現自己健康向上的心態,自然降低了作文的品位。如「__________的滋味」,就有考生填 「打麻將」「抽煙」 「喝酒」「自殺」等詞語,讓閱卷者瞠目結舌,甚為困惑。因此,我們不能因一時的感情沖動,或是為標新立異,填寫消極偏激的內容,應填寫積極向上,反映青少年時代風貌的健康內容。
補寫好文題,也就成了命題作文,就要按照命題作文的要求,對已經補好的文題進行審題,審人稱、審體裁、審題眼、定選材范圍。要將選擇的材料進行認真篩選,選出最有代表性的,用恰當的表現手法和生動的語言文字來表達文章主題。如「______________,觸動了我的心靈」,大千世界,五彩繽紛,但凡讓你有所感悟、深受啟發的人、事、物均可入題。它關注的是學生心靈的成長,思想的觸動。我們若能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找准切入口,便可寫出不錯的作品。但很多考生沒能抓住文題中「觸動」這一關鍵詞,只知道一味敘事,事情講完文章就結束了,雖然有生活情節,但缺乏感情的觸動和理性的思考。許多考生不會從平淡的生活中挖掘出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材料,雨中送傘、深夜就醫、公車讓座等陳詞濫調的事例依然隨處可見,更有重病不治、家破人亡等明顯胡編亂造的作文頻頻出現。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作文命題的一種重要形式。出題者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學生對材料進行分析、理解、內化、提煉,然後據此展開想像,依題寫作。材料作文有三種形式:
⑴根據文字材料作文。這類題型要求學生在閱讀這些文字材料的基礎上,准確把握材料,特別是文言材料的內容。要認真分析材料重點及各段要點、人物的主要精神和性格特點、事件的主要意義、言論的主要觀點等等。領悟材料的現實意義或象徵意義,擬定恰當的題目作文。
如: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隻老鷹從鷲峰頂上俯沖下來,將一隻小羊抓走了。一隻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啊!於是烏鴉模仿老鷹的俯沖姿勢拚命練習。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沖下來,撲到一隻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見了,問這是一隻什麼鳥,牧羊人說:「這是一隻忘記自己叫什麼的鳥。」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准本題的關鍵是要讀透材料內涵,理清材料蘊含的道理,材料內容由兩部分組成,主要材料是一則寓言,輔助材料是最後小孩子說的一句話「它也很可愛啊」。這兩部分材料所體現出來的道理是截然不同的。寓言的含義很明確,用辯證法來梳理,我們可以看到,寓言材料所體現的其實是主觀與客觀、表象與本質的關系。其核心寓意是「認清自己,認清世界」。圍繞這一點可以擬定以下一些主題:「自知與拼搏」「盲目模仿與科學定位」「個人條件與學習經驗」「人貴有自知之明」。同時還要看到,材料中小孩子最後說的一句話也可以提煉出一個主題來,那就是「勇氣是值得贊賞的」。老鷹抓到小羊很正常,烏鴉沒抓到小羊也很正常,焦點在烏鴉該不該學抓羊。我認為烏鴉的學習和敢於挑戰自我的精神是可貴的,正如小孩說的「很可愛」。人類若沒有想像和嘗試的勇氣,怎麼會有飛機,怎麼會有科技的發展?烏鴉即使抓不到羊也不可笑,最起碼它敢於去試,知道自己抓不到也就不後悔了。有誰敢斷言隨著動物的進化,烏鴉永遠抓不到小羊呢?說不定有一天烏鴉會長出比老鷹還要鋒利的爪子呢!敢於想像和嘗試很重要,失敗並不可怕,個人事業的成功,人類社會的發展,都需要這種精神和勇氣!所以從肯定烏鴉的拼搏精神入手立意也是可取的。
⑵根據圖畫材料作文。這種題型所提供的是圖畫——或單幅圖,或具有相關性的兩幅以上的圖,要求我們在看懂圖所表達的意思後作文。或寫對畫面進行說明介紹的說明文;或寫對畫面所表現的內容進行聯想和想像,並將故事敘述出來的記敘文;或寫對畫面所表現的現象進行評判的議論文。由於圖畫表意高度簡化,一切「盡在不言中」,而且有的圖畫從不同立足點看內容不盡相同,因此,審題時分析畫面、推敲含義就更顯重要。具體審題可分兩步走:一是細察畫面,看人物的神態動作,看畫面其他事物,看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二是展開聯想,聯想到社會上類似的人和事,在頭腦中用語言把畫面敘述出來,補出畫面簡化或隱含的內容,補出人物可能的語言和心理活動,盡可能挖掘出畫面的寓意。如是多幅圖畫,還要將它們聯系起來思考,看懂畫面意義以後,就可以和文字材料作文一樣進行寫作。
如:根據圖畫材料《霸佔》作文
解讀漫畫《霸佔》,合理立意後作文:(1)寫一段300字以內的說明文字;(2)寫一篇議論文,800字以內。

審准本題的關鍵是要讀懂漫畫的內涵,挖掘畫面的寓意。從表面上看,畫面上是一個大胖子霸佔了一個小瘦子的座位,有同學以此得出人與人之間要友好相處,團結互助的主題。出現這種誤讀的原因是我們沒有細察畫面細節,即畫面中兩個人物頭上的「房屋」和「麥穗」,「房屋」代表住房用地,「麥穗」代表耕地,由此水到渠成地得出「耕地在逐步被住房蠶食,我們要保護耕地」這一合理主題。
⑶根據音樂材料作文。這種作文形式就是根據播放的一段音樂記敘你聽後的感受,它是將聽覺轉變成文字的一個過程。這種材料作文的難度較大,因為這種作文要求一要對音樂有一定的理解和領悟能力,二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對音樂的理解和領悟能力表現在能聽出一些常見的樂器所奏出的聲音,更主要的是能聽出音樂所傳達的意義。例如,當聽鋼琴協奏曲《命運》時,會有一種激昂奮進、向命運挑戰的雄壯氣概;當聽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時,那如泣如訴、凄婉哀絕的樂聲令人傷心欲絕;當聽到薩克斯管演奏的《回家》時,那種輕快溫馨的感覺會立刻溢滿心頭。這就是音樂的魅力,它源於你對生活的觀察和理解。
話題作文 以2000年高考作文為標志,產生了一種更注重考查學生思維品質和寫作基本功的作文形式——話題作文。「話題」也是材料,是談話的中心。材料是為了引出話題,只是寫作的起點,作文只要與材料引發的思想感受有關,即算切題。和一般的材料作文相比,話題作文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是審題更加寬松,內容更加寬泛。只要圍繞話題構思即可,這為我們寫作提供了極其廣闊的天地。二是淡化文體概念,但不是不要文體界限。話題作文往往可以記敘經歷,講述故事;可以抒發感情,發表議論;可以展開想像,放飛聯想;也可以選定適當的表達方式,不必拘泥於固定的文體。也就是說,話題作文的內容和形式有更大的自由度,同學們能夠盡情展現自己最高的寫作水平。

審題的關鍵

1. 緊扣關鍵詞語
文有「文眼」,詩有「詩眼」,題目有「題眼」。所謂「題眼」就是作文題目的關鍵之處。審題抓住了題眼,就抓住了題目的核心與重點。在大多數情況下,題眼往往是由題目中的定語或狀語來充當的,如「我們的新班長」,「新」是題眼;但有時也有中心詞作題眼的,如「媽媽笑了」中「笑」是題眼。在寫作時,我們需根據具體語言環境來捕捉題眼。

2.把握話題材料
准確把握話題材料,一要關注整體,不疏漏顯性信息和隱含信息。如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它在提供「記憶移植」的材料之後,提出了「注意」,在「注意」中有「只要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有關,即符合要求」,這是顯性要求。它的隱性要求是什麼呢?題目中的「有關」暗示我們只能寫記憶移植後與移植前的差異。話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是假設關系復句的偏句,可寫的是這個復句的正句。所寫正句必須與「記憶移植」發生必然聯系。如果沒有把握這些隱性信息,寫起來就會跑題。二要推敲詞句,找出材料的突破口,即抓住材料中能夠揭示主題的關鍵詞句進行反復推敲。三是要求同尋異,辯證分析,抓住材料的「關聯點」。這主要是針對提供多則材料的文題。我們在審題時,一定要學會辯證思維,從現象到本質進行深入分析。如果提供的幾項材料在形式、內容上不相同,其內涵上必有共同點,我們在審題時就是要找出這個共同點。如下面一組材料:李時珍經過27年的調查研究,寫成《本草綱目》;埃文利希發明六零六葯物,失敗了605次;巴甫洛夫研究條件反射30年,才寫出了《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馬克思用14年時間才寫成《資本論》;愛迪生發明電燈也經歷了數百次失敗。材料分別列舉了五個人的五件事,各不相同,但相互間都存在著共性——偉人之所以能夠取得偉大的成就,是因為他們都能認准目標後堅持不懈,長期奮斗,不怕失敗。這個共性就是材料的中心內涵,也就是我們要寫文章的主題。如果幾項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麼在審題時,首先要找出正反材料之間的對立點,從正反材料的對比中得到啟發,提煉觀點,立意成文。再看下面兩則材料: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兩則材料的觀點是對立的。材料A說明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思想品質,強調客觀環境對人的巨大影響,材料B說明人即使處在污濁的環境中,也能不受污染,形成並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強調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它們的「關聯點」都是說人或事物與所處環境的關系。四是要由表及裡,挖掘材料和生活中最本質的因素。要寫出立意深刻的文章,首先對材料要有深刻的理解。請看下題:悉尼奧運會期間,有這樣一段插曲:在射擊場館,為了防止記者打手機干擾選手,場內貼有醒目的「請勿打開手機」的警示。但還時時有手機鈴聲響起,而且總是中國記者。請就這則材料進行分析,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人的修養、公德問題。」這樣寫,當然可以,但只停留在材料表面不會深刻,當然也難有新意。往深層次看,這些人都是「記者」,應是有知識的「文化人」,應該懂得這些起碼的常識,由此看來,「有文化」不等於「有公德修養」,再提出要進行公德修養教育的緊迫性。這樣論述,就避免了人雲亦雲。五是要由此及彼,通過豐富聯想,找出材料的閃光點。《新唐書·五行志》中曾有「洛州貓鼠同處」之說。「洛州貓」與鼠同處,助鼠為虐。在貓之位,謀鼠之「政」者,為之「鼠貓」。「鼠貓」異化為鼠,親自作惡,與「洛州貓」相比,「鼠貓」則進化了一大步。聯想到生活中的人和事,更是有話可說:在「貓」之「位」,不謀其「政」,專謀「鼠之政」者不也有嗎?由此諷刺社會上的不正之風,敗壞黨紀黨風的人和事,謳歌為政廉潔的人和事,鞭撻「貓鼠一家」、沆瀣一氣的壞作風等等,都可作為記敘事件、抒發感慨的話題,進而寫出具有新意、時代感強的文章來。
3.重視提示語句
審題立意,不能忽視作文的總體要求。比如揚州市中考作文題「請你以此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這個「此」就是上面材料所反映的全部內容,也就是生活中「處處留心皆學問」,要扣住「生活」和「學問」,也就是說,在生活中學習知識。即使試卷要求這么明確,但還是有不少考生,通篇不談生活,一字不提學問,更沒有寫到觀察和思考,另起爐灶,成了「脫題作文」,應當吸取教訓。
幾乎所有作文題除命題、提供材料外,都對諸如文體、選材范圍、寫作手法、作文重點以及寫作人稱、作文表達內容的時間、字數等等作了一定要求。同是初中升學試卷的作文題,「生命的意義在於貢獻」「要求」有兩條:不要寫成詩歌或記敘文;字數600字左右。「我所期待的星期天」要求就多達六條:從過去和現在的生活實際出發,寫出自己的期待;內容具體,中心明確,要有真情實感;結構完整,層次清楚,語句通順;不要寫成詩歌;字跡清楚,書寫規范;不少於600字。
這些要求對寫好作文、寫出合乎要求的作文是很重要的。那些對作文中心,選材上的要求自不必說,對字數的要求也不能輕視。以一般考試作文而論,每比規定字數多或少50字則要扣5%至10%的分數。因此,要想寫好作文,除審好命題、材料,填好半命題之外,還要審好「要求」,並將這些要求與命題、半命題、材料統籌兼顧,合理安排,不可偏廢。

4.把握文體要求
經過上面三個審題環節,你如果認為就完成了審題,那就大錯特錯了。許多考生的文字功底很好,材料也選得不錯,就是沒有按照文體要求去寫,結果令人遺憾。一般說來,作文的「文體要求」都比較直露,只要作文時注意即可。現在作文文體要求比較寬泛,文體可以自由選擇,但不等於沒有要求。如果選擇記敘文體裁,就必須老老實實地按照記敘文的規矩去寫;如果選擇議論文,就要有論點、論據、論證。千萬不能說明和記敘不分,抒情和議論攪雜。寫詩歌必須要有形象和意境,寫戲劇一定要有尖銳的矛盾沖突。所以我們要在審題時,認真研究作文要求,發揮自己寫文章的長處,注意揚長避短,才能夠寫出最能反映自己作文水平的文章來。像「生命的意義在於貢獻」要求「不要寫成詩歌和記敘文」,以現在語文課本上的分類,記敘文包括散文和小說,因此如果把此題寫成散文也就不符要求了。

以上四點,我們可採取提煉要點並將其寫在草稿紙上的辦法加以強調,在確認無誤後將其作為作文的自然評判標准,作文立意、構思、選材、文體寫作過程中時刻想到它們,初步完成後再以它們評判自己的作文,並改正不合要求的地方。

該文章轉自[語文123資源網]: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0803/30792.html

㈣ 初中優秀作文 成長的喜悅怎樣審題指導

家,一個比我爺爺還要老的話題。而我爺爺也在去年永遠離開了我家。
好想家,是那種幼內稚的念想吧。離開容家只兩周,但還是那麼的想回去,不知道為什麼。
時間的屏風擋不住記憶的力量,想家。或許我真是一個戀家的孩子。一不小心聽到了熟悉的音樂,卻不能馬上想起是在哪聽過,只是心裡有一絲絲的顫動,等到努力尋找之後,才發現,只有家才有那麼記憶深刻。觸景生情,家,是那麼的讓我念心。記的在家是那麼的想來學校,總想為逃脫勞動而找個借口,聽到那些歌,是那麼不舒服,現在看來,那是多麼的愚蠢。如果可以,我會說在家勞動多好,那歌簡直是天籟。
家,是一個永久的避風港。或許並不是因為戀家才想家,是在學校遇到了煩惱吧。每天都是上課,然後下課,老師不厭其煩的磨著嘴皮,我不斷的看著窗外,家,真好。
常回家看看,一次次念叨著,卻總說讀書要緊。不知道是哪裡,總牽著我想家的情。

㈤ 語文作文怎麼審題

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兩點做法 審題就是分析審察一則材料所表現出來的主旨、意圖和角度。由於材料本身的意思是由閱讀者本人領會出來的、所以就會造成理解上的多樣性。這個多樣性,只要符合材料的題旨、命題者的意圖是允許存在的。但問題在於有許多學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視出來的意思。那麼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們應如何引導學生審題立意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引導。 第一,引導學生把握題旨。 題旨包括主題(當然也有意圖)。材料本身是鬆散的、不緊湊的,我仍要指導學生提煉主題。提煉主題離不開原材料,要把原材料中那些有用的、精華的東西提煉出來,這些有用的、精華的東西就是主題。所以說,主題是內在的,不是游離於材料之外的東西,不是隨心所欲地可以判定、人為地「貼」上去的東西,也不是單純地「主觀意念」的產物。主題是對全部材料的思想意義的高度概括,是對材料的內涵及本質的正確開掘。材料對主題的確立有著客觀的、不容更移的「制約性」。如下列一則材料: 三位年輕的海軍新聞工作者在北京進行了一次特別采訪,題目是:中國人,你還記得「甲午」嗎? 一位來自佳木斯的三十多歲的東北漢子愣愣地問:「『甲午』是個啥?」給他解釋後,他說:「現在都興公歷了,連俺屯子里的莊稼人都不看皇歷了,誰還弄得清什麼『甲午』!」。 從上海來京旅遊的林小姐說:「甲午戰爭我是曉得的。好像是在初中學過的吧。林則徐這個海軍司令沒當好,讓日本人打沉了好多條船,不過他禁煙還是有功的。」一位在頤和園北窗門外賣各種紀念章的中年人說:「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了也沒用。打仗是當兵的事,做生意就是多賺點少賠點。」 人們幾乎對此問題都感到意外。 在引導學生分析這則材料題旨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三個人各談了什麼內容。第一個人把甲午只看作是紀年的一個標志。第二個人把甲午戰爭與鴉片戰爭混為一談。第三個人對甲午印象模糊,認為它不關自己的事。這三點內容是材料本身提供的,一般來講學生能夠說出。但僅僅做到這一步還是不夠的,還應該歸納三個人談話的共同點,即這三個人或不知道甲午戰爭,或印象模糊,反應冷淡。由此結論再引導學生作一系列的思考:作為一個中國人該不該忘記甲午戰爭?該不該忘記鄧世昌與侵略者浴血奮戰的民族氣節?該不該進行中國近代革命史的教育……通過這些思考,學生就會產生共識。那麼再進一步從反面發問,對甲午戰爭一無所知的青年人,能有歷史的責任感、使命感嗎?老師通過這一層層深入的引導分析,學生對材料的題旨就明了了,認識也深刻了,寫起作文來也就不會偏題甚至離題。 一般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是比較容易分辨的,而寓義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卻不那麼容易分辨,因為它的題旨和意圖是隱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層地理解分析它的寓義,才能正確地把握題旨和意圖。如1995年高考作文《鳥的評說》(原材料略)。這則材料就屬於寓義性材料。從材料本身來看,是說麻雀鄙視燕子,燕子鄙視黃鸝,又鄙視黃鸝……鳥們唇槍舌戰,互相攻擊、詆毀,都恰如其分地指出了對方所謂的「缺點」。在引導學生分析的時候,僅僅看到這點還是不夠的,還應該進一步分析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即鳥們不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更不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古訓。然後引導學生把現實生活中的人與之比較,這樣就會發現,兩者之間有許多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作文的依據和基礎。」 《鳥的評說》的寓義還比較容易把握,而下面這則《狂泉》卻不是那麼容易把握的。 從前有個國家,境內有一眼泉水,名曰「狂泉」。國內的人吃狂泉的水,沒有一個不發狂的。只有國王不吃狂泉的水,沒發狂,言行舉止都很正常。 可是,發狂的人認為國王沒有發狂是得了發狂病。於是,大家商量,一定要為國王治發狂病。他們沖進王宮,把國王捉住,摁倒在地,用艾火燒,用銀針刺。 國王受不了痛苦的折磨,只好到狂泉舀了一瓢水喝下去。國王剛喝下狂泉里的水,便發狂了。 於是,這個國家君臣上下沒有一個不發狂的。大家手舞足蹈,十分高興。 對這則材料、該先引導學生讀懂它的意思.再用簡潔的語言把它表述出來。它的意思是:國人因飲「狂泉」而發狂。又迫使國王發狂。然後再引導學生作進一步的分析,國人發狂是不正常因行為,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不正常,反而把國王的正常認為是反常。由此概括它表現出來的一般意義,即不正常的東西如果成為一股潮流就會改變一切。再深一步分析,就會發現要使行為正常、不畸形,只要意志堅定,遠離畸形,那麼被同化的危險性就小些。那精神畸形呢?它如果形成一股強大的習慣勢力,就具有驚人的同化作用。它會從思想上、精神上改變人、改變社會,使社會步入不正常的軌道。可見,指導思想上的失誤,往往會造成重大的損失。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大躍進」「文革」給我們的教訓是深刻的。因此,我們應對這種畸形思想進行持久的、不折不扣的斗爭。 第二,引導學生明確角度。 角度即材料表現出來的看問題的出發點。在不同的材料中,角度有時表現為材料所涉及的不同對象,有時表現為聯系實際的立足點……有的材料只有一個角度,有的卻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角度。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選取那些最能表現題旨的角度。如下列一則材料: 武漢市東湖之濱的珞珈山,是武漢大學的所在地。山上有聞名遐邇的櫻花園。每年的櫻花時節,流光溢彩,遊人如織。於是,總見一些青年朋友穿著和服在櫻花叢中攝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漢留學的韓國青年見此大為不解,她對她的導師說:「他們為什麼要穿著和服去照像呢?我們韓國也有櫻花,但從沒有人穿著和服去同櫻花照像。」她的導師苦笑了一下,無言以對。 這則材料從導師的「苦笑」「無言以對」來看,表現了導師對那些穿著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滿和鄙視。導師的心聲體現了命題者的意圖,也體現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評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國青年,批評他們崇洋媚外,民族尊嚴淪落,國家觀念淡薄。 這則材料所涉及的對象有四個:一是遊人,二是中國青年,三是韓國青年,四是導師。這四個對象表現為材料的四個角度。而最能表現題旨和意圖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度。在第二和第四個角度中,假如從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閉的表現,由此而論證中國要走向世界,要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就必須解放思想。這個文意,雖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題旨和命題者的意圖。所以,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角度與題旨的關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彈琵琶」,只會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總之,審題立意的方式彩多種多樣的,我們應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斷地總結它、發展它、完善它,使它更好地為學生的寫作服務,使學生的寫作水平走上一個新的台階

㈥ 中考作文如何審題

讀懂提示明確立意
審題能力實際是考生必備的一種能力,牽涉到篩選、提取信息,進行理性分析
,然後綜合、歸納、概括、提煉能力的考查,
上海市中考作文分項相加評分表第一列第一句就是:題意理解正確,中心鮮明,可見題意理解的重要性,而題意理解實際包含了作文提示語的理解和作文題目的理解。
關於作文提示語
近幾年上海市中考語文的作文題,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提示語,我們同學在動筆前,一定要先仔細閱讀這些提示語,因為它不僅僅是寫作要求的提示,有時候它還是一種寫作思路的提示。
比如07年的作文題是 記住這一天,提示語中說:這一天,可能是從清晨到日暮都那麼不同尋常,也可能是某一個時刻讓這一天變得不同凡響。同學們不僅要從中把握住這一天的特徵:不同尋常或 不同凡響,更可以從中捕捉到這樣的信息:作文可以寫一整天發生的事,也可以寫這一天中某一時刻發生的事,關鍵是要能藉助有效、生動的敘述和描寫真切地反映為什麼這一天是不同尋常、不同凡響的。
再比如05年的作文:以充滿活力的歲月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提示語是:在成長的愉悅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們每一個人都積極進取,充滿活力;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中,我們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和諧溫馨的家庭,洋溢歡樂,充滿活力;日新月異變化著的社區、家鄉、祖國蒸蒸日上,充滿活力。更多的是提示考生選材組材的角度:可以寫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也可以寫和諧溫馨的家庭生活,還可以寫日新月異的社區、家鄉、祖國等各層面的生活,關鍵在於哪一層面的生活自己更有話想說,有話可說。
關於作文題目
每一個作文題目中,都有一個決定作文中心立意點的詞語,我們可以把它稱為主題詞。如果作文題是一個詞語的話,那麼它的主題詞通常就是題目本身,如 《喝彩》、《我》等;很多時候作文題是一個短語,甚至一個短句,那麼研讀題目,找出主題詞,進而挖掘主題詞所蘊涵的思想、情感就顯得尤為關鍵,
)。如2000年的《我也銜過一枚青橄欖》,作文題中的主題詞是 青橄欖,青橄欖的特點是先酸澀後甘甜,就如同我們成長過程中歷經磨難方能採摘到的成功果實,推敲出這一點,文章的中心立意點恐怕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審題到這里,遠沒有結束,我們還必須進一步探究題目中的我、也、一枚等詞語的作用。我,說明文章該以第一人稱寫,寫自己的經歷;也,是針對那年閱讀文章《好吃的蘋果平凡的臉》而言,是以讀引寫;一枚,說明只要寫一次收獲。只有將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我們的審題過程才算完整,題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確。
因此,我們說,作文題目的審題,不僅要准確找出主題詞,還要逐一推敲題目中其他詞語的修飾限制等作用,要將它們進行綜合全面的思考,忽視任何一個詞都有可能造成審題偏差。
重視語言的積淀量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語言流暢,有一定表現力,是中考作文中語言能力應該追求的目標。但是,語言能力不會一蹴而就,它的提升需要大量的閱讀積累,需要反復的實踐運用,然後在潛移默化中內化為自己的語言,並逐漸使自己的語言變得豐富。
一般而言,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離不開修辭手法的准確運用,比喻、排比、設問等都是同學們經常接觸的,那麼寫作時不妨適當的運用一些,它們可以使你的文字煥發光彩。如生活是一部電影
,一部沒有主角而又人人是主角的電影;生活是一首樂曲,每個人都是跳動的音符,缺了誰,樂曲都不會動聽;生活也是一盤棋,人人都是其中的一枚棋子,雖然每枚棋子的位置不同,但它們都在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又如時間好比一條無形的河流,它無聲地流過每一個人的身旁。時間如同一位公正的法官,它公平地對待每個人的是與非。短短的兩三句話,精彩凝練,又穿透哲理
,使文章深意疊出。
要使文章富有表現力,我們還不能忽略描寫的作用。
人物描寫、環境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等,都可以在構思時下一功夫琢磨。要使語言富有表現力,我們也不妨移花接木,將古詩詞經典,乃至廣告語、流行歌詞等移接到自己的文章中,使文字顯得生動活潑。如魯迅《社戲》中的至於我看那好戲的時候,卻實在已經是‘遠哉遙遙’的了但在我是樂土:因為我在這里不但得到優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句中的遠哉遙遙、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恐怕要比很遙遠、免念《詩經》生動許多。
這里要特別提醒同學們的是,語言的通順、流暢在於寫作者自己思想情感的真實流露,而不在於套背一些華麗的詞藻。語言依附於思想才有生命
,否則,再華美的詞句也是空洞乏力的。

㈦ 初中作文如何審題

從大的方面是,初中作文命題有三種類型: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各種題型的審題各有不同。我先發給你關於初中命題作文審題的稿子吧!
1、命題作文審題「三步曲」

命題作文是作文考試常見的一種形式。四川省中考作文題目:以『意外的禮物』為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就是這類題目之一。
作好命題作文的關鍵是審題,怎樣審題呢?簡單地說來,就是唱好「清楚范圍、明確重點、確定主題」的「三步曲」。
首先,是「清楚范圍」。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清楚范圍是什麼,二是清楚范圍有多寬。清楚前者,是為了作文「切題」,不「切題」的作文,無論寫得怎樣精彩,都是不能及格的。清楚後者,是為了在最大的范圍內選擇最熟悉、最有感情、最有體會、最有意義的材料來寫。
在這兩者中,大多數同學是注意了前者而忽略了後者。對於「意外的禮物」,他們都清楚它的范圍是「寫禮物,而且是意外的禮物」,卻不清楚它的「范圍有多寬」。他們一般只是簡單想到了「本以為得不到卻得到了的禮物」是意外的禮物;「本以為會得到這樣的禮物,結果得到的卻是另外的禮物」是意外的禮物,而沒有去深想,除了這些以外,還有稱得上「意外的禮物」的嗎?如果仔細地去想,就會發現,能稱得上「意外禮物」的還不少呢!
意外的人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在意外的

時間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在意外的地點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因意外的原因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用意外的方式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而且,這意外的「禮物」還可以是物質的:一張畫、一本書、一件衣服、一塊蛋糕……;也可以是精神的:一句話、一個道理、一種情感、一種精神……
怎麼樣?范圍夠寬的了吧?然而,可千萬別到此為止啊,這些,還只是在題目的「內部」做文章,如果我們再到題目的外部去開拓呢?那裡,還有一片廣闊的天地!
題目沒有限制「意外禮物」是「誰送給誰」的,因此,它可以是別人送給你的,也可是你送給別人的,還可以是別人送給別人的。而這別人,可以是父母老師,也可以是朋友同學,可以是領導,可以是鄰居,還可以是不認識的人;可以是男,可以是女……題目沒有限制時間,因此,這「意外禮物」可以是孩童時代的,可以是小學時候的,可以是初中日子的,甚至可以是昨天的,就在此刻考場上的……題目沒有限制「禮物」一定要是使人感到高興的,題目沒有限制「禮物」一定要是給個人的……這是多麼寬廣的范圍啊!在這么寬廣的范圍中,你還找不到「熟悉的、有感情的、有體會的、有意義的」材料么?
為什麼要「清楚范圍」?就是要在題目允許的范圍內,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好的作文材料。這,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找好了作文的材料,接下來就該是如何使用這些材料的問題了,譬如炒菜,找好了肉,找好了菜,找好了作料,可哪樣該多,哪樣該少,哪樣該次,哪樣該主呢?這就是命題作文審題的第二步:「明確重點」。
「意外的禮物」這個題目,「意外的」顯然是重點,就是說,作文時,不要在「禮物多少、輕重、貴賤」等上多費筆墨,而要在「為什麼是意外」的上狠下功夫。如果說,你要寫的是「本以為得不到卻得到了的」意外的禮物;「本以為會得到這樣,結果得到的卻是另外的」 意外禮物的話,這功夫首先可以「狠下」在「本以為得不到」和「本以為會得到這樣的禮物」的記敘和描寫上,「得不到」的理由越充分,「卻得到了」的結果就越「意外」;「本以為會得到這樣的禮物」的理由越充分,「結果得到的卻是另外的禮物」就越意外……其次,這功夫還可以下在「更意外」上,禮物本來已經是意外的了,如果再加上意外的人在意外的時間意外的地點因意外的原因用意外的方式送的,這禮物不就意外到家了么?
像「意外的禮物」這樣的定語和中心詞偏正式結構的題目,重點是定語的時候較多,如「難忘的一天」「助人為樂的人」「可愛的動物」的重點就在定語「難忘的」「助人為樂的」「可愛的」上面;當然,也不是全是這樣,「家庭風波」「我的悔恨」的重點就在「風波」「悔恨」上。
有了作文的好材料,又知道了該在哪兒下功夫,審題就大功告成了?不是,還有重要的一步:「確定主題」。
所謂「確定主題」,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你對作文中寫的人和事抱什麼樣的感情,講述這些人和事一個什麼樣的目的。如果「感情」不健康,「目的」不正確,那材料越「好」,功夫越下得狠,作文離成功就越遠。
比如,有這么一個材料:
課間,一個男同學對剛轉到班上不久的一位女同學說:「外面一個人讓我帶個小盒子給你,說是祝你生日快樂,」女同學說:「今天不是我的生日啊!」男同學說:「管他呢,打開看看吧!」盒子打開了,裡面是一條嚇人的蜈蚣,女同學嚇得大叫起來,原來,是那個男同學在惡作劇。
材料中的「禮物」,真可謂是「意外的人在意外的時間意外的地點因意外的原因用意外的方式送的意想不到的禮物」,用它來寫「意外的禮物」真是太合適了。用這個材料寫出來的作文是不是就是好作文呢?
這就要看主題是如何確定了。如果是贊美男同學的「聰明」,嘲笑女同學的「膽小、愚蠢」,作文失敗無疑;如果是主題不明,就像前面的文字一樣,只是對事件作平淡的記敘,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作文就無成功可言;如果主題是對男同學的批評,對女同學的安慰,呼籲玩笑要文明,要有度呢?作文就是成功的了。
從這里,我們可以體會到「確定主題」的重要性。同學們,給自己的作文確定一個好的主題吧!什麼樣的主題是好的主題呢?作文記敘的人、事有意義,作者的感情健康、積極、向上。自然,人、事越有意義,作者的感情越健康、積極、向上。主題就越好。然而,主題是源於材料的,我們要從材料中去挖掘,提煉好的主題,如果不顧材料去給作文硬安強栽什麼好的主題,那就是弄巧成拙了。
唱了這「三步曲」,就可以列提綱作文了。別以為這樣做會浪費時間,它可是磨刀不誤砍柴功啊!

【成功作文】

意外的禮物

林 海

我一直在尋找一個人。
四冊期末考試時,不知怎的,全班總分第一「三連冠」的我,一下子摔到了十一名。羞愧、煩惱塞滿了我的心,「三好學生」肯定泡湯了,班長肯定當不成了,最使我難堪的是我在「三連冠」之後誇下的大話。在我拿下「三連冠」的時候,我真是忘形了,我誇口說,我要拿下初中六期期末考試「六連冠」。而今……同學老師會怎樣說我呢?那天,剛剛看到了分數,尖嘴黎劍就嘲笑地喊:「咱們班長這回一下考了兩個一名,提前實現『五連冠』啦!」
在學校里煩,回到家裡更煩。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叔叔、嬸嬸沒完沒了地輪番轟炸:「失敗了要振作」,「挫折面前別灰心……」真把人給煩死了!振作,振作,振作就能把十一名變成一名嗎?不灰心,不灰心,對我今天的處境有用嗎?
我把自己關在寢室里,誰的面都不想見,誰的話都不想聽!聽說姑爺出差回來了,肯定有會來說教,天啦,饒了我吧!
正想著,門外響起了媽媽的聲音:「海海,開開門,有人看你來了。」
「不要,不要,我不要!」沖著門外,我大聲地喊:「要振作,別灰心,煩死人了!」
門外的人嘀咕一陣後走了,姑爺的脾氣什麼時候改了?來的人不是姑爺?那是誰呢?
接下來,我過了兩天平靜的日子,第三天剛起床,就聽見有人喊:「林海,電報!」我的電報?誰給我發電報?我跑出去,滿懷狐疑地從郵遞員手中接過電報,果然是我的電報,上面寫著:「早知道你是個振作不起來的東西,如果你能再考第一,我手板心裡煎魚!」
我差一點沒有跳起來。什麼,我振作不起來?什麼,我不能再考第一? 我偏要振作給你看,偏要再考第一,叫你手板心煎魚!想到這兒,我又看了一眼電報,電報上沒有署名。沒關系,我會找到這個人的。我想。
我彷彿變了個人。
第五期期末考試,我又考了第一。
至今,我仍迫切地希望找到這個人,不過,我不是想讓他手板心煎魚,而是要感謝他,在我最需要的時候,是他,給了我一份最珍貴的禮物——一劑清醒劑。
這個人是誰呢?

(選自《讀寫園地》)

【評析與點撥】這是一篇成功的習作。首先,小作者「清楚」了題目的范圍,在題目允許范圍內選到了典型、恰當、新鮮的材料,作文尚未動筆,就已先勝一籌。其次,小作者明確了題目的重點,在「意外」上狠下了功夫。作文中的禮物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的;不是讓人產生愉悅的,而是讓人警醒的,而且還是意外的人在意外的時間意外的地點因意外的原因用意外的方式送的,真是夠意外的了。如此意外而又合情合理,實屬不易。第三,這這篇作文的成功,還因為它有一個 「不能因一時一事的失敗和挫折而灰心喪氣,不能自拔」的健康、積極向上的主題。
顯然,它的成功,審題審得好是主要原因之一。同學們,作文考試時,好好審題吧!

㈧ 初中作文怎樣審題立意

繞話題展開多層次聯想,多角度拓展寫作內容。
A.類似聯想:由話題出發,聯想到與話題同類或相似的事物,從而確定寫作的內容。
B.內斂式聯想:給一些寬泛型的話題添加一些限製成分,縮小話題的外延,明確寫作的范圍。
C.逆反式聯想:從話題的反面著手,確定寫作的范圍和內容。
D.虛實轉換聯想:有些作文話題往往是從繽紛繁雜的現象中抽象出來的一些概念,既有虛的一面,也有實的一面。
2、思維的歸納:即表現內容的確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下面兩點:
①要寫自己熟悉的內容;
②要寫自己駕馭得了的內容:由同學們的認知水平、思想深度乃至於語言表達能力所決定。
通過思維的發散和思維的歸納,一篇文章的表現內容得以最終確立。

㈨ 作文怎樣審題

磨刀不誤砍柴工靖安縣教育局教研室 李慶陸 作文審題,是寫作者下筆之前必須面對的第一道關卡.然而,許多同學不太重視審題,他們一看到作文題目,就匆匆落筆,結果往往造成偏題,甚至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象.可見,審題的成功與否,關繫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確立、材料的選擇,將影響全篇內容是否符合題目要求,決定著構思能否按正確的方向展開.「磨刀不誤砍柴工」,要寫好作文,做好審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那作文如何審題呢?這首先要分清作文的類型,因為不同的作文題,審題方法是不同的.就初中階段而言,作文類型一般有: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 一、命題作文的審題 命題作文就是根據指定的題目寫文章.在命題作文中,題目是選擇材料、確定主題的一個重要依據.文章是否切題,是行文成敗的關鍵之一. 審題要著重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⒈要全面理解題意.對題目的含義要全面理解,辨明題目的要求,把握題目所提示的寫作范圍和重點.如《難以忘懷的一件事》,題目要求寫「難以忘懷」的事,而且是一件.如果寫的事情平淡無奇,或者只寫了兩件事(甚至兩件以上),就不切題意. ⒉要辨別題目中的精確含義.在全面理解題意的基礎上,要注意辨別其中精微的含義,把握住寫作的中心.如《夜,靜悄悄的》,是一個全命題的作文.不過,這道題有個小陷阱,「靜悄悄」的本義是「無聲無息」,其真實涵義卻是要你寫出「平靜中的不平靜」.比如:近處平靜而遠處不平靜、環境平靜而人物內心不平靜、暫時平靜不時刻爆發不平靜、表面平靜而本質沖突激烈等等.如果文章緊扣這些內容來寫,就能突出中心,體現題意. ⒊要選擇適合題目要求的體裁.命題作文要根據題目的要求,確定文章的體裁.有些題目較明確地表示了對體裁的要求:在題目的首尾有「記」「事」一類字眼,或者題目標明寫某個過程、某人事跡等,這就要求寫成記敘文.如果題目首尾有「論」「談」「說」「駁」一類字眼,或者題目明確提出一種主張或一個問題,這往往要求寫成議論文.如果題目中有「介紹」「展望」等字眼,這常常要求寫成說明文. 二、半命題作文的審題 半命題作文,是命題者將一個完整的題目省去一部分,省去的一部分再由學生自己去補充然後作文.這種題型的特點是:雖有一定的限制,但又有一定的自由度,有利於不同特長的學生發揮自己的水平.這當然也有審題的過程.審題時,就要先審已提供的題目部分所包含的意思,以及各種限制條件,從而為下一步的補題、立意、選材、寫作等作好准備. 半命題作文,有的題目指明了立意的方向,比如,《我深深感受到了 》,命題者提供的選填詞語有「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痛苦、集體的溫馨、友誼的可貴、誠實的可敬、虛偽的可鄙」等(也可以不受以上詞語的限制,自行選詞填補).這里就指明了我們立意的方向,我們寫作時,重點應把握住感受比較深、比較熟悉的來寫. 有的題目,限制了選材的范圍,比如,《 的力量》,這其中就限制了取材的范圍應該是體現「力量」的偉大或魅力,既可以寫母愛的力量,也可以寫知識的力量,還可以寫自然的力量等等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作文怎樣審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