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需要一篇有關於《中學生的風采》的作文,800字左右
中學生的風采
揮揮手,與自己的少年道一聲「再見」,過去的一切彷彿已遙遠;懷著一顆感善的心踏進中學的校門,認識了一張張陌生而又熟悉的笑臉,這一刻我們永留心間。啊!何必苛求中學生老練,我們這個年齡並不危險;渾身洋溢著青春的活力,高高舉起緊握著的雙拳,世界需要我們去裝點!中學生腦袋裡裝滿了離奇美好的幻想,誰敢冒然斷言我們中間不再有居里夫人、愛恩斯坦?誰敢否認我們中間沒有未來的魯迅、朱自清!21世紀是我們的責任園,凌雲壯志充盈九霄雲漢。
中學生的大門是起點,雖知今後路遙、路崎、路險,但青春的烈火已點燃,奮勇向前,失敗亦無憾!彷徨、挫折和困難會使我們逐漸靠近成熟線。我們決不會因一次次失敗而抱怒,即使是痛苦,也熱情對待,抹去淚水給挫折一個笑靨。時代屬於我們,我們屬於時代,我們屬於夏季,我們屬於太陽,我們手拉手來擁抱整個斑斕的大世界,我們心連心,鍛造出中學生自己的風采!
『貳』 關於中學生存在的問題寫一篇作文800字左右
早戀,是現在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現在,不管是老師,家長,還是學生都在談論著這個既神聖又卑微的事。
早戀,我並不是說從小學或是更小的時候開始戀愛,那時的我們還太小並不知道什麼是愛,那時的我們認為是愛的東西,也許在我們現在看來只不過是一種很幼稚的感覺。
早戀,在老師眼中是不被允許的,不管你怎麼解釋都是錯誤的。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只不過是認真再認真的學習,讓我們努力成為書獃子,考出優異的成績,他們就不會認為他們的精力白費了。而提到早戀,他們的臉色就會十分的難看,不管你的成績多麼的好,你是一個多麼聽話的好孩子,只要你與早戀有一點點的關系,你就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不超生。
早戀,在家長的眼中是孩子成功的絆腳石,不管你怎麼說都是不被認可的。父母眼中的好兒女也只不過是讓我們好好學習,以後有一份好的工作,然後,孝敬父母,不要白費了他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而說及早戀,父母也許會給你當頭一棒。早戀,絕對不允許,它會耽誤了你的學習,你上課時不會用心聽講,只會掉入無底洞,永無止盡的掉下去。
早戀,初中時候的愛情是朦朧的,是我們的開始。它不滲加任何的渣子,比如權力,地位,金錢……這個時候的愛情是純潔的,不會被任何物質所控制,愛得轟轟烈烈,如痴如醉。這就是初中時候的愛情!~
早戀,高中時候的愛情是快樂的,是我們在茫茫題海中找到的一個歸宿。當我面對數不勝數的題目時,想想心中的他/她,想想我們一起渡過的快樂時光,會讓我們感到特別的輕松。這個時候的愛情是解壓的一種工具,在默默承擔著來自父母、老師多方面的壓力時,它給了我們慰藉,釋放了沉壓在心裡以久的種種壓力。這時,我們是快樂的。這就是高中時候的愛情!~
我這么說也並不是說完全贊成早戀,只是說一說在我心裡的早戀是什麼樣子的。是的,早戀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誰可以說一件事是絕對的正確或是絕對的錯誤呢?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兩面性的嘛!~
我不同意出軌的愛情,也許有的人會認為那是另一種愛的方式,但火車出了軌還可以繼續的,安全的行駛下去嗎?這樣的愛情威脅到了你的生命安全,它還值得你去擁有嗎?
早戀――年輕時候的愛情,我們也應該在不影響學習,生活的情況下去擁有它,那時的它才值得你去擁有!~
『叄』 傳承中華文化共建和諧家園作文中學生的
小巷中,走過的人們相視一笑,互問你好;一封寄給貧困人民的信中,夾著百元大鈔;火災面前,沖進熊熊烈火,捨己救人;敬老院里,義務瞻仰老人。競技場上,奧運健兒群顯英姿。
我們的周圍無時不刻都縈繞著許和諧,我們的家園中,一股和諧之風正彌散開來,全社會在各方面正欲實現協調和諧。我們都是黃子孫,建設和諧家園,我們義不容辭。
實現和諧,我們要勤於修身,少年壯志當拿雲。周恩來總理12歲立下了宏大志願——「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並以此勉勵著自己奮斗一生。在奮斗的一生當中,他遭遇了生活的苦難、不幸,他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笑對人生,與其他前輩一起創造了和諧的新中國。
實現和諧,誠信是一劑良葯。沒有了誠信,世界將會變得晦暗,人與人之間會產生隔膜,互相欺騙。我們應該抱著一個感恩的心,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同學,感謝朋友,感謝鄰居,感謝關心、愛護我們的人,在我們的周圍創造一個和諧的小環境。無數個和諧的小環境加起來,就會建起一個和諧家園。
善於交往,和諧人生之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和諧的交往會像一場甘雨,滋潤有一情感之苗,像一朵絢爛的花,開在人們的心間。把分享改成共享,「小我」之心瞬變「大我」。中華美德,「禮之用,和為貴」,曾子避席向孔子求教,孔融讓梨於兄弟,張良幫老人穿鞋……親情需要溝通,父母的心便是子女的天堂;社會也需要溝通,在文明禮儀的基石上建起和諧的社會。
關注社會,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關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是中國人,就當做中國人該做之事。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要使社會和諧,就要奉獻,才能提升生命價值,達到自身與社會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保護環境,也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基礎。如今,環境正在逐漸惡化,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台風頻頻,乾旱嚴重,南極出現臭氧空洞……,大自然出現了不和諧的音符。地球,是茫茫宇宙中唯一發現的生命載體,我們要珍惜大自然的饋贈,拉起大自然的手,享受人與大自然和諧的美妙。
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培育和諧精神,共建和諧家園。邁步前進吧,讓我們去擁抱明天美好的朝陽!
『肆』 初中作文500字 關於敬老愛老的作文 要真實的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伍』 傳承學校精神,抒發愛校情懷的初中作文600字
【例文一:傳承中華文化】
今天我一放學,就興沖沖地朝校門口跑去,可連爸爸媽媽的影子都沒見著。只好回到了學校里,大概等了1個小時還是沒看到他們的蹤影,我只好決定自己回家。
我很幸運,一到車站就等到了回家的那路車,一上車我就選了一個空位坐了下來。
車窗外的景色也很不錯!遠處一片綠油油的田野長滿了許多嫩綠的小草,就像一片綠色的大海洋,在微風的吹佛下隨風飄動,就如同海里的波浪一樣。
不知不覺,一個站到了。車里的人上上下下,可我唯獨只注意一個正准備上車的老奶奶,他大概已經70多歲了。她一上車,我馬上把她輕輕扶到我的座位上,剛開始老奶奶還不坐,但在我的勸說下,最終還是坐了下來。頓時,車里響起掌聲,全車人的目光都注視著我和老奶奶。他們的目光是多麼地贊……
大家聽了我的這件事跡,是不是應該學習這裡面的我,讓我們大家一起把這種尊老愛幼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
【例文二:人人讀好書,共築中國夢】
中國,一個形象的代名詞,一個嶄新的中國形象,讓我們倍感自豪;中國,一個有著無數人口的國家,讓我們異常興奮。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西方強烈的侵略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喪權辱國,任人宰割。
《我的中國心》這首雄壯激盪的歌曲,每次聽到這首歌時,作為中國人都會不由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它充分表達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中國的時代變遷,在發展,走向未來,走向繁榮,走向幸福,走向昌盛。無論是在閉關鎖國的時候,還是在改革開放的時候,這都是我們中國的形象,不論好壞,不論昌盛。過去的恥辱我們不能忘記,但同樣也要有新的改善,是我們邁向成功、幸福的重要部分。
中國真誠期待全世界各國並肩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只有實現世界各國共同發展,讓更多人分享發展成果,促進世界各
國共同發展。
中國的發展需要閱讀、需要寫作,所以我為大家推薦一本大將小說——《蘋果樹上的外婆》,這本書的作者是拉·洛貝。拉·洛
貝是出生於帝國的猶太人,後來定居在奧地利維也納,1948至1992年,他創作了近百部兒童和青少年讀物。《蘋果樹上的外婆》這本書主要講了: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祖母,只有安迪沒有,這讓他很傷心。可是有一天鄰居家搬來了一位孤獨的老奶奶,她很窮,每天都要工作,甚至沒有時間吃飯。她需要安迪的幫助。安迪也覺得照顧老奶奶讓他感到很愉快,覺得自己長大了,這樣安迪就有了自己的外祖母……
《蘋果樹上的外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可以堅定地告訴你們,這是一本好書。
『陸』 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傳統美德――如何做一個優秀的中學生。作文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長輩。父母一直告訴內我:百善孝為先。容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高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的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她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於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盛民強,才真正算上一個強國。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式社會的細胞。為人父母有義務,有責任把家庭料理好、把孩子教育好。盡管使孩子具有高尚品質的責任未必完全在父母身上,但為人父母在心甘情願當「牛」做「馬」的同時,樹立良好的家風,用好家風培養好孩子,責無旁貸。如果因為家風不好而使自己的孩子不像『愛得華』而像「珠克」,不僅會讓父母傷心失望,對社會也將貽害無窮。
希望家家戶戶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在社會中形成一個良好的風氣!
『柒』 關於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與清明有關的中學作文
作文1:
《為李大釗烈士掃墓》
星期五下午,我們來到萬安公墓,為李大釗烈士掃墓。
走進萬安公墓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密密麻麻、各式各樣的墓碑。只走了幾分鍾,就望見了一塊牌匾,上面刻著七個大字:李大釗烈士陵園。烈士陵園被蒼松翠柏和綠竹包圍著,中間矗立著李大釗的雕像,顯得庄嚴肅穆。雕像後面是李大釗和他妻子的陵墓,陵墓間只隔著一棵柏樹。
正當我四處觀察,沉迷於眼前的景象時,班主任李老師打出了手勢,我們立刻按隊形站好。同學們人人身穿紅白相間的校服,系著鮮艷的紅領巾,等待著掃墓儀式的開始。
隨著主持人那洪亮的聲音響起,儀式正式開始了----那一首首悲壯的歌曲;那一篇篇深情的詩歌;那一個個庄嚴的隊禮;那一朵朵盛開的鮮花......無不體現著我們對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
我想,革命先烈們拋頭顱、撒熱血,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好日子。如果沒有他們的英勇犧牲,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個李大釗同志,才換來了我們的新中國;是無數個郝副營長,才換來了我們今天明亮的燈光;是無數個張思德同志,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富強興旺......
儀式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
向李大釗爺爺學習
在小蜜蜂班學習時,我看見了一篇文章。短小精悍的文章卻使我感到無比的內疚,因為這篇文章講述的是李大釗爺爺刻苦學習的事。有一天,李大釗的爺爺出去後,李大釗留在家裡,刻苦學習功課,不放過任何一點點時間,就連窗邊麻雀打架的事,他也不看一眼。
看到這里,我長長地嘆了口氣,想到自己二年級時在學校里上課,每天早晨老師都會利用早自習的時間讓我們復習和預習功課,可是我卻覺得總讀書枯燥無味,便動了歪腦筋,我用廢舊的紙折了紙飛機,在教室上空飛來飛去,影響課堂紀律,見老師還沒有來,其它同學也受到了這氣氛的感染,一同玩起紙飛機來,剎時間,教室里亂作一團,同學們的呼喊聲幾乎要把屋頂掀翻,「飛機游戲」達到了高潮,我們忘情大叫,好多隻飛機在教室里飛來飛去,像表演雜技一樣,一會兒騰空而起,一會兒又俯沖向下,這時,老師來了,只見她沉著臉,把我和幾個同學帶到了辦公室。
現在想想,覺得那時的我太糊塗,浪費了那麼多美好的時間。常言道:「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卻沒有好好利用,小時的玩心與李大釗兒時的珍惜時間相比,令我感到後悔與愧疚。
文章中除了寫李大釗珍惜時間,還寫到了他合理調節時間,學習累了、倦了,李大釗便與老表姑說說話,休息過後,再去做功課。
我也有這樣一個習慣。我的業余愛好是鋼琴,每當我把一項作業寫完時,我都會合上本子,來到鋼琴旁,奏出動那動人心弦的琴聲,悠揚的曲調帶著我去了一個音樂的世界,特別是肖邦的曲子,叫人發奮圖強的弦律,激勵了我的鬥志,等到我彈奏完畢時,再去做作業,我感到身心舒暢,異常輕松。
李大釗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與他相比,我的不足大大顯示了出來,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改正缺點,爭取向李大釗一樣珍惜時間。
作文2:
永垂不朽-----李大釗
李大釗,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同時也是著名的學者和詩人。
魯迅先生曾把李大釗著的詩歌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確實是這樣,他-----一個生活在國運艱難時代的人,自願擔當起了開創歷史新紀元的重任。勇敢!執著!不屈!他的偉大靈魂和思想全都表現在作品中;他的生動感情和願望也在那一串串文字里。他激勵著我們中華兒女要像揚子江.黃河一樣,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個偉大的靈魂,總是把自己的身家命運和民族命運國家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並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為終身的幸福。李大釗就是這樣的人,他在國難當頭,挺身而出;他為民族的尊嚴和發展而奮斗,奉獻;他英勇斗爭,一往無前;他發揚雄健精神,做一個大寫的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要像李大釗一樣,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一個一心只為國家的美好未來而著想的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李大釗挑戰艱險,歷盡艱難險阻,卻從不退縮,他認為這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就是因為他有著樂於戰勝困難的精神,無私奉獻生命的光和熱,所以才能譜寫壯麗的人生之歌。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與球,資以樂其無涯之生。這就是李大釗所認為的樂趣。他在困難的處境中,與艱難險阻搏鬥,與暴風驟雨戰爭,仍保持著一種樂觀主義的革命精神,我想:這就是高爾基先生所說的『戰斗的快樂』吧!
為了理想而奮斗的勇士,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 把自己的生命鑄成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矗立在人們的心裡。因為有了他們的犧牲和奮斗,共和國才有今天的繁榮和富強。1927年2月28日,李大釗同志為革命壯烈犧牲,終年38歲
作文3:
星期五下午,我們來到萬安公墓,為李大釗烈士掃墓。
走進萬安公墓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密密麻麻、各式各樣的墓碑。只走了幾分鍾,就望見了一塊牌匾,上面刻著七個大字:李大釗烈士陵園。烈士陵園被蒼松翠柏和綠竹包圍著,中間矗立著李大釗的雕像,顯得庄嚴肅穆。雕像後面是李大釗和他妻子的陵墓,陵墓間只隔著一棵柏樹。
正當我四處觀察,沉迷於眼前的景象時,班主任李老師打出了手勢,我們立刻按隊形站好。同學們人人身穿紅白相間的校服,系著鮮艷的紅領巾,等待著掃墓儀式的開始。
隨著主持人那洪亮的聲音響起,儀式正式開始了----那一首首悲壯的歌曲;那一篇篇深情的詩歌;那一個個庄嚴的隊禮;那一朵朵盛開的鮮花......無不體現著我們對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
我想,革命先烈們拋頭顱、撒熱血,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好日子。如果沒有他們的英勇犧牲,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個李大釗同志,才換來了我們的新中國;是無數個郝副營長,才換來了我們今天明亮的燈光;是無數個張思德同志,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富強興旺......
儀式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
『捌』 衡水中學高中試卷作文傳承
(一)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與一篇不少於800 字的文章。
2015年4月13日,鄭州有10年教學經驗的中學女老師顧少強下定決心,以一封「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十字辭職信終結了當前的生活方式。辭職後,一些旅遊網站聯系她代言事宜,還有邀請她免費遊玩世界各國的,以實現她「看看世界」的誓言。她的十字「宣言」被搶先注冊成為電影名字,書名,歌名。此事經媒體報道後,激起網民的熱議。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看法。
(二)立意提示
(1)從顧少強的角度看:①顧少強敢於放棄自己的職業,大膽選擇,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滿足於自己庸常的生活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無可非議,是值得肯定的。可以立意為:追隨自己的心,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打破庸常、追求所愛等等。②從另一個角度看,顧少強的做法是不是還不夠理性,是不是有些脫離實際,也是值得進一步討論的。可以立意為:人生選擇要從實際出發,小處任性、大處理性等等。
(2)從商家的角度看:商家的邀請以及炒作的做法,折射出社會的浮躁風氣和功利心態。商家無非藉此擴大自己的知名度,從而贏得更大的利益。
(三)技法點撥
1、材料作文基礎技法:
(1)如果是寓意類材料作文,應開篇由材料引出觀點,然後對材料進行分析證明觀點,然後對觀點進行層層深入的論證,最後再回扣材料。總而言之,寓意類材料作文,也應當緊靠材料論證,必須對材料進行深入分析(特別是第二段),然後才能繼續對觀點進行論證。
(2)如果是新聞事實類材料作文,可以應開篇由材料引出觀點,然後對觀點進行理論闡釋,然後緊緊圍繞材料層層深入去分析論證,最後也要回扣材料。總而言之,新聞時事類材料作文,一定要圍繞材料分析論證,千萬不要只由材料引出觀點,然後就完全拋開材料大論觀點——這是典型的「把材料作文當話題作文來寫」的錯誤做法。
2、時事類材料作文技法:
(1)就事論事。即對材料所言之人事是非得失進行議論分析。為穩妥起見,對新聞時事類材料作文,我們總是強調「就事論事」——就是談論材料所言之事。這種寫法的優點是很穩健,跑題幾率小;缺點是寫得較狹窄、單薄單調。如此次衡水中學卷(三)作文,我們如果由顧少強角度作文,即可對顧少強的行為發表自己的看法:認不認可她,為什麼認可(不認可)她,她給了我們什麼啟發,等等。
(2)就事論理。即有緊扣材料所言之事,論證某個觀點(道理)。它的著眼點在於觀點(道理),但並不拋開材料。考場上,同學們運用此技法的典型表現往往是這樣的:由分析材料所言之事得出某個觀點(道理),然後深入分析這個觀點(道理)。這種寫法的優點是能寫得較開闊,有縱深感;缺點是容易導致跑題,原因是很難由始到終緊扣材料論述觀點(道理),而一旦由材料引出的觀點(道理)錯誤,則寫成了跑題作文。另外,由於很容易寫成僅由材料引出觀點(道理),然後就拋開材料暢論觀點(道理)的作文,則所論往往易於陷入空洞之境。如寫顧少強,我們「就事論理」,可以由顧少強所為得出「為人要聽從內心、追逐夢想」的觀點,然後圍繞顧少強這件事來論證「聽從內心、追逐夢想」的道理。不過在作文實踐中,很少有同學能夠始終扣住顧少強事例來論「聽從內心、追逐夢想」這一觀點,多是由材料因此觀點後就拋開材料了。
(3)就理論事。這一概念是我自創的。所謂就理論事,就是先依據作文材料得出一個正確的觀點(道理),然後層層展開論證這個道理;在每一層,充分道理分析論述後,再分析材料所言之人事,以證明所論之理的正確。這是一種高屋建瓴式的寫法。它以高遠大氣的說理去駕馭材料之時事,是在每一層的通透說理後再以例子去印證道理的正確。這種寫法,能集「就事論事」、「就理論事」之所長,而避它們之所短,既開闊大氣,又緊扣材料,應該是一種出好文章、拿高分的優秀作文技法。不過,要寫好就理論事,有兩個前提:一是所論的觀點(道理),必需切合材料含意;二是必需掌握我們所學的「段首中心句(分論點)+道理論證+舉例分析+總結回扣論點」的議論文主力段論證技巧。如寫顧少強,依「就理論事」技法,我們可以先確定觀點(道理)「聽從內心、追逐夢想」,然後一層一層地從道理上論析它,而每一層道理論析後,都回扣材料事例去分析印證這一層道理。這樣,道理是一層一層推進的,而每一層說理,都以材料事例來論證,既能把道理說深說透,又能緊緊扣住作文材料來寫。
『玖』 尋素材、題目。初中作文傳承XX
1、題目:我的課餘生活
要求:以記敘為主,可靈活運用多種表達方式。
2.題目:從這以後,我盼望長大(從這以後,我害怕長大)
要求:任選一題,要寫出真情實感
3.題目:為自己豎起大拇指
提示:「豎起大拇指」常用來表示鼓勵、誇獎、贊美、自豪,也可以用來表示有決心、有信心、有志氣。
4.題目:初中生活的酸甜苦辣
要求:要有真情實感,文體不限。
5.題目:考試,我想對你說
6.題目:一次難忘的實踐
要求:每個同學在生活中,無論是在家庭、學校里,還是在社會上都有過自己的實踐,請選擇難忘的一次,寫一篇 記敘文。
7.題目:當我面對______的時候
要求:在題目的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如「挫折、榮譽、失敗、成功」等),使題目完整。內容要健康,有真情實感。
8.題目:我眼中的________
要求: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可以寫人、事、物,如「母親、考試、大海」等)。文體不限,可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
9.題目:_________,感覺真好
感覺就是簡單的心理過程。平時,當你幫助別人的時候,得到別人理解的時候,孝敬父母的時候,取得成功的時候……你的感覺往往是非常好的。請以「幫助別人(或得到理解……),感覺真好」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選好你要寫的那一方面內容,填在題目的橫線上。要寫出親身經歷,寫出自己真實的心理感受。以記敘為主,恰當運用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10.題目:渴望得到__________
世上誰沒有追求?誰沒有嚮往?誰沒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許有人渴望得到理解、愛護、肯定、溫暖……也許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書、一台電腦、一張郵票、一個足球……也許渴望得到……把它寫出來吧。
11.請自擬題目作文,題目中必須含有「喜歡」一詞。
12.閱讀下列材料,然後按要求作文。
一個假日的下午,父親陪他上小學的兒子到體育館去玩。兒子在球場上拍打著籃球,瞄準籃筐,雙手托球,一次次地試圖把球投進籃筐。父親在遠望著兒子的一舉一動。
兒子正玩得高興時,幾個大一點的男孩走來,搶走他的籃球,互相傳遞著上籃投球。兒子被拋到一旁,變成了觀眾……
或許你有過類似的經歷,或許有過類似的見聞,對這樣的困境,你是怎樣想的?又是如何對待的?請以此為內容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13.閱讀下列材料,然後按要求作文。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甘肅省慶陽縣師范學校學生李勇,小時候父親就中風癱瘓,1995年3月母親又因積勞成疾去世。15歲的李勇在悲痛中一邊操持家務,一邊照顧父親。6月他考上了慶陽師范,要上學,父親怎麼辦?15歲的李勇一咬牙,賣掉了家中僅有的200多斤玉米、400多斤糜子和一些黃豆,湊夠了1000多元錢,背著父親到學校報道。在學校附近,他租了一間房子,又像往常一樣,邊照看父親,邊上學。為了父親,他沒有在學校食堂吃飯,也沒有住學校宿舍,每天一下課,他就匆忙趕回「家」,生火做飯,照料父親……
李勇「背起父親上學」的事跡報道後,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中國青年報》以《孝心一片動天下》為題再次做了報道,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將李勇的事跡搬上了銀幕。
看了這段材料,你從李勇身上看到了什麼,有些什麼感想?請你給李勇同學寫封信,談談你的感想。
要求:聯系生活實際,不空談。說心裡話,有真情實感。符合書信格式。
14. 閱讀下列材料,然後按要求作文。
我曾經因為有幾個大學生登山迷途喪生,而訪問某位登山專家。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們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應該怎麼辦?」
登山專家說:「你應該向山頂走。」
「為什麼不往山下跑?山頂風雨不是更大嗎?」我懷疑地問。
「往山頂走,固然可能風雨更大,卻不足以威脅你的生命。至於向山下跑,看來風雨小些,似乎比較安全,但卻可能遇到暴發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專家嚴肅地說,「對於風雨,逃避它,你只有被捲入洪流;迎向它,你卻能獲得生存。」
要求:讀以上材料,你有何啟迪?聯系實際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15. 生活中,許多時候需要我們換位考慮問題。如: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家長和孩子之間,幹部和群眾之間,城裡人和鄉下人之間,健全人和殘疾人之間……往往會發生一些矛盾。換位,可以使我們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誤解;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關愛,少一些磨擦;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備……
根據提示,請你圍繞「換位」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感情要真摯。
16.有付出就應有回報。社會、學校、家庭、他人也許為你(或他)付出過許多,你(或他)是如何回報的?你(或他)也許為別人付出過許多,你(或他)得到了怎樣的回報?
請以「回報」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 記敘文。思想感情要健康,要有真情實感。
17.我國以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北京奧運的口號是「科技奧運,綠色奧運」。如果你有幸成為奧運志願者的一名,在2008年北京奧運來臨的那一刻,你會為北京奧運做些什麼?請以這一活動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或記敘你的活動,或抒發你的感想,或發表你的見解。
18.假如你是下面一段文字的「我」,請進行合理想像,以「這是我的責任」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以記敘為主,適當運用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八年級開學,「我」被同學們選為班長。於是「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管理班級。不久,一些同學說「我」愛管閑事,好出風頭。對此,「我」說:「這是我的責任。」此後,班裡常響起這句話。一學期下來,當聽到同學們漸多起來的贊揚時,「我」還是說「這是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