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中學生作文教學教學活動紀實

中學生作文教學教學活動紀實

發布時間:2021-01-14 06:01:04

A. 小學作文課題研究活動記錄

答--您想要問什麼?小學語文教學都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來授課的,學校的要有教學活動都是要將老師講好,學生都能掌握所學的知識。

B. 《中學生作文教學大全(上下冊)》翟啟明

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8973941&ref=search-0-D
當當網的。

C. 初中英語作文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設計

This afternoon,my mother and I are at home balcony throw darts.My mother and I prepared a notebook to record the score,to throw the dart,the first time I got zero,second scored seven points,mother first got the points,second got zero,we two high and one low imperceptibly over a period of time,my mother and I to the last disc the mom and I hope to win the other,but not necessarily win,finally I lost,Mommy won.I sighed

D. 如何做好初中寫作教學

淺談如何指導中學生作文
文摘
作文教學是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書面語言反映客觀事物,表達主觀思想感情的一種教學活動,而作文教學一直是學生的一大難題。傳統的作文教學總是在低效的困境中徘徊不前,教師怕教作文,面對學生東拼西湊的作文,教師束手無策,作文成了「歷史性」的問題。如何使學生活躍的思維系統化,在頭腦中形成影像,變成一句句通順完整的句子表達出來,使他們善於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抒發出來,對此,我進行了大膽嘗試,根據我個人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一些經驗,望與大家共同探討,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讓學生從範文中學「仿」作文,鼓勵學生的自信心,消除畏難情緒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模仿既降低了寫作的難度,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的模仿性很強,先仿寫範文對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便可訓練學生從仿寫句子,仿寫片段到仿寫範文,讓學生從範文體會到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和語言。

當然,「仿」不能機械的模仿,不能照範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練習對人物外貌進行寫作時,很多同學寫出人物的面部特徵都是「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樑,櫻桃小嘴,彎彎的柳葉眉,紅紅的臉蛋……」難道這世界竟有這么多人長得如此相像?這就不是「仿」,而是「抄」。這是我們老師所不願看到的現象,但它確實存在。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仿寫,不是去約束他們的思維,讓他們用一個固定模式來作文,而是劉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例如學習了《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一文後,可讓學生學習文章中巧妙運用過渡句的特點,仿寫《從教室到樹林》。學習了《春》一課後,讓學生學習文章是怎樣通過細心觀察來描寫大自然優美景色的,讓他們仿寫《夏》。學生在進行模仿性寫作時訓練時,創造思維之光就在其中閃耀。他們的習作,正是張開的創造性思維的雙翅,慢慢的他們就能搏擊長空。

二、從日記入手,培養寫作興趣,使學生有話可寫

寫作材料,源於生活,反映生活。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書本中的命題,往往不是學生想要表達的內容。葉聖陶曾指出:「咱們平時作文,總是為了平時需要。」而教師出個題目讓學生作文時,學生並沒有作文的實際需要,只因為要他們練習作文,才出個題目讓他們作。因此學生寫作時總是抓頭搔耳,愁眉苦臉。但是,這種練習又確乎必不可少,它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命題作文是個不得已的辦法。教師要使日常的學習『生活和一些活動更符合作文訓練的需要,訓練學生寫觀察日記不失為一個良策。通過全班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認識生活,練習表達,變被動作文為主動作文。我曾多次帶領學生觀察景色變化,讓自然美去創擊孩子們求知的慾望,寫作的興趣。有個學生在日記中寫道:「收獲的季節來了,玉米長出老爺爺的胡須,天空又長高了許多,好像登梯子也摸不到,樹葉一片一片落在地上告訴我們它要迎接雪花飄飄的冬天了。我愛秋天,愛這豐收的季節。」另有學生寫的更為巧妙:「今天,我高興地和老師來看雪。我將一小片落葉舉在空中,只見雪寶寶們像小珍珠一樣一粒一粒跑到上面排隊。它們互相擠作取暖,不一會兒就融化了。漫天飛舞的小雪花淘氣的鑽進我的衣領中,真涼啊!我多想和它們交個朋友,可是,我還得回到學校上課。不過,小雪花,你別急,等我放假了,就可以和你們一起自由玩耍了。」這就是生活作文帶給孩子們的感受,感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日記中,活動、觀察、參與就是作文的源頭活水。

三、讀寫結合,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提高寫作素養》一書中介紹過一個實驗,只讀不寫或只寫不讀,提高寫作能力的效果差不多,而又讀又寫則能使寫作能力的提高事半功倍。只是讀就大大有益於寫作能力的提高,那麼包括讀在內的多途徑的語文素養的培育,一定能使寫作能力的發展水漲船高。語文素養的培養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我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以下幾方面:

1.語言積累

有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學生才能准確生動的表達情意,相反,語言積累貧乏,寫作時搜腸刮肚也無話語來表達。那麼,怎樣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呢?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有意識的積累,建立自己的心理詞典,聚沙成塔。積累中要善於學習課文的語言材料,富有表現力的字詞句段要積累。語文課本在書前「說明」中指出:「多數可謂後面介紹一則與課文有關的,有趣味的小知識等,以便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習的興趣,學生隨便讀讀。」確實如此,許多的課文後面,都有一段被學生稱為「花邊文學」的文字,這些語言知識的積累,可供學生在記敘文中展開縱橫馳騁的聯想,可供學生作為議論文的依據。

一篇篇課文組成的語文書,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網路全書,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軼事,凡人瑣事等都有涉足,只要作一番整理歸類,不少內容都可作寫作的材料,真所謂「就地取材」。

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注意語言的積累,要賦予語言生活氣息,要能把語言還原於生活,發表一定的見解。在課外閱讀中,對自己喜歡的語言要能大致理解它的意思,摘抄下來,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把喜歡的段落敘述出來,並注意運用語段中的一些詞語。理解了的語言在記憶倉庫中處於激活狀態,才能文思如泉湧。

2.生活積累

生活中處處有寫作的源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僅限於課堂上的冥思苦想,那隻能是無源之水。我們除了要在課外積極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作文素材庫,有效解決「無米之炊」的問題外,還要指導學生去深入生活,並能通過生活的表面現象,看到深刻的本質。

生活的一大內容是讀書,從讀書中汲取寫作的材料,是一條被事實證明正確的道路。不少的現代作家隨身帶著一個素材本,隨手記下自己的所見所聞,為日後寫作做好了必要的准備。據說,。清代的蒲松齡在自家門前專門設置了一家茶亭,歡迎過往客人前來飲茶休息,聽他們講奇聞軼事,為寫作《聊齋志異》積累了大量的材料。因而對生活「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這些生動的事例告訴我們,寫作必須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有源頭活水,日常飲食起居,鄰里親情,迎來送往,花鳥魚蟲,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另外,鄰里糾紛,市井吵鬧,街頭巷尾,商場一隅,都市風情,田園野趣,大院清晨,夕陽西下……都可以成為寫作材料。真是「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3.情感積累

語文素養,不僅包括聽說讀寫能力,還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情者文之經。」情感是文章的經線,沒有情感的文章蒼白無力,也無法感動人。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寫作中除了要有豐富的材料,語言的積累外,還必須有情感的積累。唐代詩人元稹說:「每公私感憤,道義激揚,朋友切磋,古今成敗,日月遷逝,光景慘舒,山川盛世,風雲景色,當花對酒,樂罷衰余,悲歡合散,之預疾癢窮身,悼懷惜逝,凡所對遇異於常者,則欲賦詩。」他通過自己的創作實踐,揭示了寫作的心理體驗:即在生活中每有情感「異於常者」,便抓住不放,便想寫詩。他在多種生活景象中,無不有自己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積累多了,寫作時便能根據需要自然流淌,這樣的文字是浸透了感情的文字,也是有生命的文字。

平時觀察的事物富於濃烈的情感,寫作時就能情真意切,字字動心。只要作者情感的積累豐富,寫作時自然情到筆至,妙筆生花。朱自清的《背影》寫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作者真實的反映了父親對兒子的真愛和兒子對父親的深情。試想:如果沒有這濃濃的深情真愛,只怕很難寫出如此優美動人的文字來。

事實告訴我們,有了真正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就能做到「寫山能情滿於山,寫海能意溢於海,」甚至讓作品富於永久的生命力。李清照「淡盪春光寒食天」一詞,雖不著一「情」字,然詞情彩畢出,情味無窮;辛棄疾「落日樓頭,斷鴻聲里」一詞,雖未言一「愁」字,然誰不知詞人滿腹的「愁」味呢?他們能取得如此藝術效果,其中之一就是情感的魅力所致。

總之,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期積累、感悟和融會貫通的過程。教師要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教會他們觀察生活,熱愛生活,深入生活,就能提高他們的寫作素質和寫作技能。每公私感憤,道義激揚,朋友切磋,古今成敗,日月遷逝,光景慘舒,山川盛世,風雲景色,當花對酒,樂罷衰余,悲歡合散,之預疾癢窮身,悼懷惜逝,凡所對遇異於常者,則欲賦詩。

E. 作文教學中學生如何參與作文評價的反思

從作文活動中,我感覺到只有讓學生參與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才是真實的,實在的,全面的。不僅是作文教學中的評價是這樣,其他的教學活動中也應該這樣,要讓學生參與
。同時我們也要讓學生逐步養成自我評價的觀念,讓學生全面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目的。
現就談談讓學生參與作文評價具體實施的過程及效果。
班內同學自評以小組的形式討論評價,有目的、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評價。在作文教學中,每教一篇作文至少需要兩課時。第一課時進行十到十五分鍾作文選材的指導,重在讓學生打開思路,激發寫作的興趣。剩餘時間學生進行寫作。第二課時進行作文評改。。今天我就談談我平時進行作文評改教學的一些具體做法,希望老師們對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
在作文教學中,作文評改一般分為三種方式:自我評改、同學互評、教師評改.我將全班學生分三至四人或五至六人的評改作文小組。按學生作文水平高低搭勻。每組安排一個寫作水平相對較好的學生,我在指導作文評改時一般把主要力量放在評改學生的作文草稿上。作文草稿交上來後,我先粗略地看一遍,好、中、差各選一篇。在課堂上,我首先針對所選的三篇例文進行評改。然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自改作文。接下來是同學之間進行評改。最後謄清上交的作文,教師再認真批改、講評。
按學生作文水平高低搭勻。每組安排一個寫作水平相對較好的學
生擔任批改組長。副組長可以由寫作水平進步快的同學輪流擔任。為便於給每個同學公平的機會,原則上小組內成員本學期內不調換。我把好作文標准編成易懂易記的三字歌,讓學生記牢。這三字歌是:主題好,選材新,感情真,寫具體,段落明,語句通,用詞好,無錯字。這樣,學生作文評文都有所依傍,簡便實用。等學生有了一定的作文評改能力後,可根據自己小組所提的目標,自由地討論,
先是自評,找出優缺點,再前後桌四個人或六個人一個小組,以組為單位討論評價,然後教師提出相應的要求:自我評改作文的方式要求學生以批判的態度看待自己的作品,注意分析成功與失敗之處,找出優缺點,盡力改進提高。開始,學生採用教師的評價標准或具體提問模式作出評判;評價優點,指出不足。就是要求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多指出作文的優點,並適當指出文中明顯的不足之處。評價過程分為兩步:先是對作文進行整體性評價。就是談談你自己對這篇作文的具體感受、體會等自我評改和同學評改不僅要花費較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它還需要教師定期的指導,否則就會出現「走過場」或陷入某種框框等現象。因此,最佳的寫作教學是結合運用三種評改方式。在激勵學生努力提高寫作能力方面,三種方式各具獨特作用,而且也是其他方式無法替代的。
其次是具體評價,包括作文的書寫、標點符號、錯別字等基礎知識。按學生作文水平高低搭勻。每組安排一個寫作水平相對較好的學
生擔任批改組長。副組長可以由寫作水平進步快的同學輪流擔任。為便於給每個同學公平的機會,原則上小組內成員本學期內不調換。我把好作文標准編成易懂易記的三字歌,讓學生記牢。這三字歌是:主題好,選材新,感情真,寫具體,段落明,語句通,用詞好,無錯字。這樣,學生作文評文都有所依傍,簡便實用。等學生有了一定的作文評改能力後,可根據自己小組所提的目標,自由地討論,最後,每個小組評選出一篇四個人或六個人一致認為最好的一篇,在評講作文時展示,並讓小組代表說明「它最好」的理由。現列舉如下;如文題:「掛在心上的一件事」,該生認為,動詞用的准確「朵朵有時四腿朝天,張著嘴,有時還會側著身子躺,把腿伸的直直的,非常招人喜歡。」同組評價,重點寫出了你對小狗朵朵的
思念與喜歡,用大量的動詞及細節描寫,突出了你對朵朵的牽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班一特差的學生,在寫《媽媽請聽我說》這一作文時,他自評時,他認為無優點,而同學評價,如,字數夠了,中心較突出,結尾的議論使主題升華等,評價雖不十分恰當,但基本認可,我作為老師,又及時指導鼓勵,從這次作文以後,他對作文有了興趣,作文越來越愛寫。又量變到質變。這樣的評價是每周進行一次,不論是何種體裁,也不論是命題作文,還是話題作文,都適時提出具體評價要求。
要有啟發性.「逼」學生動筆。老師的一個符號、一句評語,都能引起學生的思考、這樣的批改不會滿足於指出問題,即使打上「?」,也明確導求學生提起筆來。「這句話不通,請改通順」「這兒如加上心理活動就更為具體了,請把你當時炒菜時的感受寫進去」「你的開頭總是太長,入題慢。
努力提高差生作文水平
要想提高差生作文水平,克服這種心態是前提,其次是給他們具體幫助,應在最基礎的選材、寫具體、字詞句的訓練上多給予幫助,使他們走出作文困境。
對待差生作文,我主要是面批面改,精批精改。針對主要差缺,一學期每個學生只需批改3-4次。最初面稍大,逐漸形成寶塔形。面批面改力求做到:一是嚴,逐詞逐句,從不馬虎;二是愛,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不歧視,有耐性,善於發現他們進步的點滴火花,給予鼓勵。改後作文不免寫上幾句「你進步了,難能可貴」「祝賀你進步了,你是有能力寫好作文的」之類熱情鼓勵的話
在整個評價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很高,特別是小組討論評價中,學生的參與意識更強,對每篇作文都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每個組的方式方法又各具特點,同學之間各抒己見,最後又對每篇文章都做了詳盡的語言評價。評價活動完之後,我把所有的作文重新收起來,逐一地詳細地參閱了學生的評價語言及學生在文中作的一些修改符號。讓我吃驚的是,所有的作文都按要求作了詳細具體的評價,這些評價有些雖然是膚淺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它符合學生的個性,符合他們的生活經驗,也符合他們的寫作水平。而這些評價也正是學生在平時寫作中存在的一些優點或缺點,只是在自己平時的作文過程沒有發覺的,也是老師在評價過程中不注重的問題。
一學期即將結束,學生的作文評價活動也即將結束了,但它的影響卻是深遠的。經過作文評價,每位同學都有所收獲:或者發現自己文中的不足點,在其他三位或五位同學建議和指導下,當時就加以改正;或者從其他同學文中發現閃光點,加以學習。課後的三天里,很多同學在和我聊天中講到這次活動,有位同學這樣說道:「老師那天的作文評改和評講課,真有意思,真沒想到李序婷同學的文章如此精彩!以後,要多幾節這樣的課,好嗎?我想提高寫作水平,也想讓大家欣賞欣賞我的佳作!」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作文評價也是關鍵的一環.然而,教師的生活經歷、生活經驗也和學生存在著很大差距,教師的評價有時也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不能充分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目前,新課改正全面地開展,對學生的評價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作文教學評價是對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性評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作文的評價除了教師的評價外,還應該讓學生參與,大家共同來評價。

F. 語文教研怎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活動記錄

"作文真難!"這是小學生的普遍反映。作文到底難在哪裡?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筆者發現,小學生作文之所以這么"難",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小學生缺乏寫作興趣;二是寫作素材平時積累不足。為此,本人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對作文教學進行了改進。

一、培養興趣,加強平時訓練。

教育家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 "可以說,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的內動力。在平時的教學中,生動有趣的素材積累也是影響學生作文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筆者以為,教師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教給學生觀察和寫作的方法,培養學生興趣,加強平時訓練。

1.復述故事寫作文

小學生都愛聽故事,為了讓他們興趣盎然地進入寫作狀態,形成輕松的寫作氛圍,筆者告訴學生,作文就是把聽到的主要內容記錄下來,讓別人看了清楚明白。接著再給學生講一個故事,學生聽得聚精會神。之後,請兩名同學上台復述,台下同學可以提示補充,最後讓學生把故事寫下來。同學們都滿懷信心地完成了本次作文,文章大都通順流暢、具體,筆者不失時機地給予他們表揚和鼓勵。這樣的訓練使學生心情愉快,既有了成功的體驗,又減輕了對作文的畏懼心理,也提高了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創設情景寫作文

三、四年級學生最怕作文,因為一、二年級訓練的是看圖說話,現在面對題目要學生寫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學生自然感到無從下筆。鑒於這種情況,教師必須為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寫出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從具體到抽象,從易到難,減輕作文的難度。

我為學生創設的情景:觀察一幅有意義的畫、幽默故事、表演小品等,指導學生觀察後自由發言,按要求寫下來。創設情景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使學生能獨立思考,寫出自己獨特的心理感受,在輕松愉快中學作文

3.搞活動訓練寫作文

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教師可以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將作文教學巧妙地寓於有趣味的活動之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平時,我經常組織班內朗誦會、寫字比賽、書畫展、詞語接龍等活動,和同年級其他班級組織拔河比賽、接力賽、作文競賽等。趁著學生興致高昂的時候,不失時機地教給他們寫作的方法和觀察重點等,幫助他們有目的、有重點地觀察、體驗,寫出來的文章大都清楚、完整、有條理,往往能寫出真情實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讀寫結合,從課文中學作文。

作文教學和課文教學是密不可分的,讀寫結合必須貫穿於整個語文教學之中。對於低年級學生,每學一個字,不僅要會讀能寫,更重要的是會用。在課堂上多進行句子訓練,多種形式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為日後寫作文打好基礎。對於中年級學生,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課文中圈、點、標、畫,讓學生體會文章"寫什麼?怎麼寫?為何寫?"通過閱讀,理解作者是怎樣謀篇布局的,從而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寫作方法,之後,選取相似的題目讓學生摹仿寫作。這樣不僅減輕了作文難度,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再次回顧文章寫法,體會課文之精、之美、之妙,更易於接受寫作文,並通過學語文提高作文興趣和寫作水平。

三、滴水成河,重視知識積累。

寫好作文非一日之功,要想寫出具體生動有特色的文章,學生不僅要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生活積累和寫作知識的積累。然而,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個善於觀察的"有心人",許多有用的材料就會從自己筆尖下溜走,寫起文章來必然筆重千斤。因而,要指導學生處處留心周圍的事物。如寫一個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確定觀察的對象,然後設法接近他,觀察人物的肖像、衣著、舉止、言談、內心活動等。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感覺器官去細致深入地觀察,提高觀察質量。如指導學生觀察菊花,通過視覺,了解菊花的形狀、顏色、姿態;通過嗅覺,聞到它的花香;通過觸覺,摸到它的實體;通過味覺,嘗到它的滋味。這樣,通過大量的對生活的觀察和積累,學生自己的素材庫必然日漸充實,寫作文時,所需材料自然可以信手拈來了。

我以為,喜歡範文、熟悉範文正是學生寫作文的起始,讓學生在作文園地里精心采擷,把自己喜歡的、可借鑒的作文編成集子,變為自己的"作文集"。這個階段是學生"尋覓珍寶"的過程,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多讀課外書籍,特別是作文方面的書,並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隨時摘錄優美的詞語、好的句子或段落,記下自己的感想見聞,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讀書、摘記習慣。長期堅持,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真正做到"與時俱進"。

事實證明,只有激發起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並使其積累足夠的寫作素材,"作文難"這一痼疾才能手到病除。

G. 初中作文教學的幾點建議

本人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四年有餘,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有幾點思考,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1、學生習作不一定要以「寫實」為基調。在文藝作品中有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之分,雖然小學生的習作不能同成人的文學創作等同,但這種思想應當被學生了解。事情不一定真實,可以根據表達的需要,把發生在同齡人身上的是轉移到自己身上,但包含於其中的感情一定要真實,且符合該年齡段學生的一般性特點。學生的生活閱歷、經驗有限,可以運用於作文中的有價值的素材相對貧乏,一味講求寫實,有令學生「為無米之炊」之嫌。「寫實」的要求限制了學生的創新,很簡單,創新也需要基礎,這基礎就是生活,豐富多採的生活。學生沒有豐富的生活積累,沒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創新就沒有源泉。況且,作文中事件的真實與否與學生的思想和品質沒有必要的關聯,也不能把虛構事件同說謊等同起來。當然,「寫實」與「寫虛」之間有一個「度」的問題,這需要老師在作文指導時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師要教會學生把「虛」寫「實」。
2、口頭作文與書面寫作同等重要。口頭作文與說話訓練的側重點不同,口頭作文帶有較強的書面色彩,說話則是純粹的口語訓練活動,旨在培養學生語言溝通的能力。說話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度,不能把口頭作文與說話訓練劃等號。在作文教學中,從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角度出發,口頭作文與說話訓練要齊抓共舉,不能因口頭作文就忽略說話訓練,也不能因為說話訓練就淡化了口頭作文。
3、「寫出來就是勝利」只能作為一種激勵機制,而不能視為獎勵的一種依據。作文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從思想、語言、結構、修辭等角度去評判,應該是很明確的。學生有進步,哪怕是極細微的一點,教師也應當及時發現,並予以及時的表揚與充分的鼓勵,以增強其自信心,同時也要有分寸地指出其不足,以便其能夠繼續努力,不斷進步,而不能模糊了成與敗。
4、積累與運用並重。作文是語言的集束,語言是思想與情感的載體,沒有思想的語言是乏味的,猶如夏日炎陽下此起彼伏的蟬噪;沒有滲透情感的言辭就像是失血的肢體,沒有思想內涵的作文是空洞的。語言可以借鑒和模仿,但思想是不能的。當思想沒有達到相應的高度,仿用別人優美的語言,那隻能是鸚鵡學舌,邯鄲學步,對作文能力本身又有什麼現實的意義呢?
很多老師很注重學生對好詞美句的積累,但相對忽略了對學生運用這些材料的能力與技巧的指導,致使學生在使用成語、名句時錯誤百出。學生積累的多少是作文語言優美與否的一個因素,但不是決定作文語言優美程度的重要因素,更不是唯一因素。積累有限,但只要運用的能力過強過硬,同樣能夠寫出一篇不錯的作文,盡管語言不優美,可以流暢;詞藻不華麗,可以平實;修辭不多樣,可以不用;畢竟平實、流暢也是語言的一種美,更何況「語無驚人處,情也千千結」。
5、學生怕作文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缺乏素材,而是沒有思想的火花。
學生並不缺少可以寫入作文的材料,而是缺少多生活事件的理性的思考與認識,欠缺一種潛心思考生活的精神,而這是受其閱歷和情感所限的。看到作文題目,學生被一個「怕」字蒙蔽,腦子里充滿了惶恐,思維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不自信,不能積極捕捉思維的靈光,自然不能寫出好的作品來。對身邊發生的、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的、感人的生活事件無動於衷。要讓學生明白,感人的未必是轟轟烈烈的大事,要教會學生善於從目之所及、耳之所聞的小事中體悟人生的哲理、生活的真諦、人性的光輝。同樣的事情,有的人寫入自己的文章,成就了不朽之作,而有的人寫入文章,卻連一個令人滿意的分數都得不到,這究竟是為什麼?

H. 如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教研活動 語教研組活動記錄如何

教師不是先知先覺者,也不是知識的源泉,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促進者。不能僅僅把教版師定位在「知識的佔有權者」、「文化知識的傳遞者」上,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僅是專業知識,也包括教學藝術和手段。「傳道、授業、解惑」的傳統界定和「一桶水」的比喻已不符合今天的現實。

I. 中學生作文《關於交通安全及遵紀手法》

作文教學是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書面語言反映客觀事物,表達主觀思想感情的一種教學活動,而作文教學一直是學生的一大難題。傳統的作文教學總是在低效的困境中徘徊不前,教師怕教作文,面對學生東拼西湊的作文,教師束手無策,作文成了「歷史性」的問題。如何使學生活躍的思維系統化,在頭腦中形成影像,變成一句句通順完整的句子表達出來,使他們善於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抒發出來,對此,我進行了大膽嘗試,根據我個人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一些經驗,望與大家共同探討,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讓學生從範文中學「仿」作文,鼓勵學生的自信心,消除畏難情緒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模仿既降低了寫作的難度,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的模仿性很強,先仿寫範文對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便可訓練學生從仿寫句子,仿寫片段到仿寫範文,讓學生從範文體會到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和語言。當然,「仿」不能機械的模仿,不能照範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練習對人物外貌進行寫作時,很多同學寫出人物的面部特徵都是「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樑,櫻桃小嘴,彎彎的柳葉眉,紅紅的臉蛋……」難道這世界竟有這么多人長得如此相像?這就不是「仿」,而是「抄」。這是我們老師所不願看到的現象,但它確實存在。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仿寫,不是去約束他們的思維,讓他們用一個固定模式來作文,而是劉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例如學習了《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一文後,可讓學生學習文章中巧妙運用過渡句的特點,仿寫《從教室到樹林》。學習了《春》一課後,讓學生學習文章是怎樣通過細心觀察來描寫大自然優美景色的,讓他們仿寫《夏》。學生在進行模仿性寫作時訓練時,創造思維之光就在其中閃耀。他們的習作,正是張開的創造性思維的雙翅,慢慢的他們就能搏擊長空。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作文教學教學活動紀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