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中學生弘揚傳統文化美德作文

中學生弘揚傳統文化美德作文

發布時間:2021-01-12 19:00:56

①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論語》感悟—「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徵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000多名少年兒童齊聲誦讀《論語》的讀書聲從電視中傳出,它吸引著我我的好奇心,讓媽媽給我買來一本《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思想。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這句話就是出自論語,它告訴我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尊敬師長,辦事要謹慎和講信用,廣施愛心,親近有仁德的人。它告訴我們的這個生活中做人的道理,現在又有誰能做到這幾點呢?我們在家都是被父母慣大的「寶貝」、「乖乖」,有誰能想到去孝敬父母呢?我們出門遇到老師也不過隨口叫一聲「老師好!」罷了,連腳步也不會停,有時還為了一點小利益,隨口編了一套謊話,事後卻不承認,這能算守信嗎?上課時,老師在講台上大聲講課,有的同學在下面小聲講,這樣做能對得起老師的辛勤勞動嗎?記得有一次去農村,有一家子吵架,一個年輕人竟然動手打了自己的父母,還罵了他們一頓,我看了心裡很難受,我們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就是這樣的嗎?
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論是「寶貝」還是「乖乖」,都應從小接受傳統教育,學習《論語》、《三字經》等傳統文化,學習孔子仁德、忠信、做事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我們要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讓我們的每個人誠摯有愛、充滿活力,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安定有序、和諧美好,讓我們的國家更富強!

②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美德的作文,1000字,急用

古人描繪的美好生活,龍鳳成祥,仙鶴長鳴,神鹿奔躍,日月輪回,世代不息。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東方文化美德幾千年長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與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復興,才有完整意義上的民族偉大復興。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靈魂,也是民族的價值觀,更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傳統社會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從親緣關系開始,靠的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幼兒從小就感受到親情的薰陶:
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並不斷調整和更新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和風俗習慣;她既有強烈的歷史遺傳性,又有鮮活的現實變異性;她作為文化的基因,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每個中國人和自己的後代。
一個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對民族傳統的繼承,又要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使歷史與現實相聯,使民族精神真正體現傳統精神和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揚」、「重在培 育」,但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過程中尤其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繼承是前提,創新才是根本,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恆動力。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僅有歷史的傳承是遠遠不夠的。惟有創新,才能發展;惟有創新,才能不朽。歷史沒有止步,創新就不應該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會終結。中華民族精神是與時俱進的精神,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它始終是發展的、前進的。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一個重要歷史關頭,都會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無論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還是建設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神的延續與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
正是這種閃爍著時代光輝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進思想並頑強奮斗精神的傑出人物:林則徐、譚嗣同、瞿秋白、方誌敏、魯迅、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他們為振興中華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動了歷史發展和民族進步,深刻地改變著時代的面貌,他們高揚著鮮明的時代精神,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樑。這就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漢唐氣象,時代華章。與中華民族邁向現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種昂揚向上、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揚。
一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氣長存正氣磅礴的絢麗詩史,在這個歷史長河中,不斷有正氣人物,正氣故事出現。在我們宏偉壯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跡也是層出不窮的,在他們的身上真正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美德和社會公德,也張揚著浩然的民族正氣和民族精神,這些是我們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公民道德和民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在他們身上有沒有優秀的民族精神,是關繫到社會主義千秋大業的大事。因此,我們一定要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
族精神教育的生動教材。只有不斷弘揚和培育符合時代特徵的民族精神,並用它來哺育下一代,我們的民族振興才會有希望。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中華子孫的美德,愛國更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生動的詮釋。而中華民族精神則是中國革命勝利和建設的精神動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偉大的中華之魂。

③ 關於寫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800字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為積淀,以百餘年磨難為基點,以五十餘年發展為基石,多少榮辱悲歡,多少興衰成敗,成就了中國這只浴火重生的鳳凰!
說起中國的傳統文化,那可真是數不計數。如:中國陶瓷、文房四寶、四大發明、皮影、樂器等等。今天,我就著重說一說元雜劇和文房四寶。元雜劇第一人是關漢卿,這位中國第一位戲劇作家一生寫了60多種雜劇,是元雜劇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劇作700年來一直上演不衰。關漢卿的劇作有描寫社會矛盾、歌頌人們斗爭的《竇娥冤》、《蝴蝶夢》、《魯齋郎》等。
文房四寶就是人們說的筆墨、紙、硯。筆因王羲之的緣故,李渡毛筆名聲大振。墨:具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紙: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鉛山造紙狀況,對連四紙作了說明,並給予很高評價。硯:星子的金星硯和婺源的龍尾硯都具有1000多年歷史。
是啊,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歷史悠久呀!

篇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裡,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裡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裡好不熱鬧。小孩子穿著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著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伙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為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為此做些什麼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怎麼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里掃掃墓,僅此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裏手拿月餅,抬頭賞月呢?
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能倡議大家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保衛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你還等什麼?快行動吧!

篇三:發揮科技優勢 弘揚傳統文化

當書信被電子郵件取代,當腳力被各種交通工具代勞,當傳統文化在瀕臨滅絕的邊緣苦苦掙扎:處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又該何去何從?科技為上,傳統靠邊?還是傳統為要,科技為輔?
在如今紛繁蕪雜的大環境下,科技與傳統文化不可偏廢。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我們的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促進社會進步,讓人享受舒適生活:積極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已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便對西方現代科技有一種盲目的恐懼或崇拜,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國門,打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也在國人心中種下了恐懼而又歆羨的種子。科技強國也被無數國家奉為圭臬。科技霸權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現代科技的優勢展露無遺。
但我們就該為此放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講究仁義禮智信,中國文化具有兼容並包性,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偉大的中國文化是我們傳承千年,歷久不衰的法寶,也是我們走向復興,開創未來的根本保障。雖然,傳統文化不乏糟粕,虛榮、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體現。但,我們不能否認傳統文化的精髓讓我們經久不衰,綿延不絕。文化的包容維持著中華民族的和諧與穩定,也為民族大家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使其煥發生機。五千年的積淀造就的是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社會轉型期的今天,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這碰撞與融合中,各自煥發出新的的生機。科技賦予傳統文化科學特性和創造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而科技發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念等,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傳統文化。在科技條件下,傳統優秀文化經過現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創造活力,它既蘊含了現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導著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斷創新和發展,永葆生機和活力。發揮科技優勢,改造傳統文化,是保持傳統文化生機的不二法門。
同時,傳統文化的道德原則、和諧理念也指引著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科技的發展與走向。先進科技的發展為人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現代建築的發展並隨著鄰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進步伴隨著健康的,電子文檔的的發明也不可避免地產生書寫能力的退化。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也只能依靠傳統文化。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令舉世深思的論點:「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決21世紀人類的生存問題,必須去2000多年前的孔子學說中汲取智慧。弘揚傳統文化,解決科技發展帶來的各種問題,也指引著科技的發展。
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機與活力!

④ 一篇弘揚傳統文化的作文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作文800字
中國,最貼切的形容詞便是:文明古國、千年大國、禮儀之邦。可不管是哪個形容詞,都凸顯出中國是一個文明的特性。是的,因為有文明,中國才會有千年的底蘊。因為有文明,中國才會成為舉世聞名的禮儀之大國。中國是一個千年的大國,其中不知道涌現出了多少影響世界的文明。四大發明:造紙術,因為有造紙術,中國的文化才得以傳承。活字印刷,因為有活字印刷,中國的文化得以傳向世界。指南針被廣泛用於航海和指向。炸葯更是礦物開採的必備品。四大發明是影響世界的文明,是中華文明最傑出的著作之一。除了四大發明,在科技方面,中國更是有許多其他的著作:趙州橋凸顯出我國古代先人的智慧,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更是我們華夏文明的結晶,古代中國王權所在的故宮及其文化也是我國的寶貴遺產。
中國,一個有五千年文明的國度,中間經歷了數十個朝代,從夏商的青銅文化到現代56個民族多樣的文化,哪一個不是中華文明的象徵?!中國文明從唐朝開始興盛,唐代的詩詞是最著名的。其中出現了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著名詩人,李白的詩飄逸嚮往自由,詩聖杜甫的詩悠閑恬靜,唐詩是中國詩歌的一顆明珠。宋代詩詞更以詞曲聞名中外,出現了李清照、「三蘇」等大詞人。明清小說將白話文推向高峰,《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並稱四大名著,流傳後世。
雖然我們華夏文明曾經是影響世界的文明,可是我們不得不沉痛的看到,我們的傳統文明正慢慢被丟棄和竊取,從基本禮儀到科技發明,為什麼我們還要向韓國學習拜孔儀式,為什麼韓國人說孔子是他們的祖先?為什麼日本人說我們的武術是從日本學的?我們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別人就將之竊為己有,我們紀念屈原端午節居然是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人們,覺醒吧,不好好保護自己的文明,我們就丟棄了自己的精神家園。
一個強大的國家一定有自己燦爛的文明,我們應該以史為鑒,珍視傳統文化,保護我們的精神家園,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傳承我們的五千年文明!

⑤ 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禮儀」為主題的作文

比如讀到《孔融讓梨》。孔融把大的梨分給弟弟,把小的梨留給自己,這故事給我們講述了中華傳統美德之一: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

又比如讀到《卧冰求鯉》。王祥的繼母病了,想吃魚,於是王祥就躺在冰山用己的溫度融化冰,用手到冰冷的水裡抓魚……這樣,這個故事又給我們講了美德:孝。王祥盡了孝道,但他卻付出了很多……雖然時代在飛速前進,可是令我欣慰的是,這些美德還流傳了下來。比如在公共交通上,總看見一些可愛的上海人讓座,每有乞丐經過,一些 愛心人士 總會投一些零錢。可是「小悅悅」事件讓我們痛心,讓我們反思:這世界是不是真的開始冷漠了呢?在古代的時候,我相信這種慘劇從來不會發生。那冷漠的18個人,難得沒有反思嗎?

這個故事講了: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趕集,他的兒子哭著也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讓他在家呆著,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來,就看見曾子要捉小豬去殺。她就勸止說只是跟孩子開個玩笑罷了。曾子說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學習,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現在她欺騙他,這就是教孩子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 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 。於是把豬殺了,煮後吃了。

⑥ 700字關於弘揚傳統文化作文

清華大學的校訓是「厚德載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載就是承載;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厚德,才能承載萬物。相反,是那句話?叫德不配位。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
有很多年輕的人一出名就死了,有些官員一提升重病,有的人家裡有錢剛蓋完房子,人去世了,出車禍了。為什麼?就是這四個字「德不配位」。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報不相稱。我剛才給大家看了我使用一塊錢的手機、穿八塊錢的布鞋,我為什麼要這樣,因為我沒有什麼德行,我用這些很簡朴的東西,我心裡很踏實。你沒有德行,享受的太大,賓士、寶馬、豪華別墅,頓頓飯都是上千上萬,就是消耗自己的福報,折自己的福,您真敢吃,真敢用啊?現在人們瘋狂的追名逐利,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價,為了掙錢不惜一切手段。孔老夫子、孟老夫子教給我們「不義之富貴」,就是不符合道義的,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不義之財。我們現在天天看這個賓士車好,那個大別墅好,你看人家當官當這么大,不行我一定要把這個錢掙到手,大家都是在這樣想,完全不懂得道德。結果會如何呢?「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我今天給各位帶來了一本書,這本書是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名字叫《地獄門前》,講李真的。通過這本書,我們看到他很多的作為,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失常」。說這個人精神失常,這個人言語失常,為什麼?一個新華社的記者給我講,李真做了國稅廳廳長後,走路橫著走,指手畫腳,感覺好像天王老子,已經都沒人樣了。我學習傳統文化以後我明白了,打個比方說,這有一張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給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們看這個桌子怎麼樣?它就開始發抖,它就開始變形了,出現崩潰之前的先兆。所以,各位,我們一定要明白清華大學的古訓: 「厚德載物」,金錢、權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報,都是壓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載的了嗎?靠什麼承載,靠符合萬物規律的德行。福報到底是什麼?通俗地講,福報是一種能量,您這張桌子受不了一百斤的能量,您只能受十斤的,你還非得去當個省長,當省長得有大德行,他要為全省的人民負責,那得有大德行、大胸襟的人才能承載得了這種福報、關系和待遇,才坐得了那個位置,所以說厚德載物。

⑦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優良家風的作文怎麼寫。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優良家風》作文
中華文化傳承千百年,歷久彌新,恩澤了無數炎黃子孫,之所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沿傳千百年不絕,是因為其核心「孝」道,孝作為各大世家的家訓家風,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傳承優良家風必不可少的,傳承中華文化必以「孝」道為核心。

還記得央視一套的一則公益廣告嗎?勞累一天的年輕的母親,晚上給自己的孩子洗完腳,又大汗淋漓地端著一盆水給自己的婆婆洗腳。孩子沒有睡覺,跟在後面偷偷看到了,就仿效著也端著一盆水走向這位年輕的媽媽。
人間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樓道,那不太穩健的腳步,還有那微波盪起的水花,孩子純真的笑臉,再加上那句稚嫩的童聲:「媽媽,洗腳。"多麼溫馨與幸福啊。年輕媽媽滿臉的疲憊瞬間化成世間最美的笑容,人間的真情與天倫之樂的幸福展露無遺。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孝心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裡面的兩位母親,一位慈祥可愛,一位賢惠孝順,而裡面的兩個孩子,一個以身作則,一個懂事可愛,受母親的影響,小小年紀就懂得孝敬父母。這則廣告感動了無數人,很好的詮釋了「家風「這個詞語,宣揚了中華民族的"孝",呼籲現在的人們要常回家
看看,關愛老人與兒童。 「媽媽,洗腳「這稚嫩的童聲依然回盪在我們心中,成了」孝心「的代名詞,「中華美德,代代相傳」也成了我們行動的指揮棒 。
我們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孩子的未來其實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風。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性教育,良好的家風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良好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族歷經歲月的沉澱,世世代代的相傳,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優良的風氣,是一種讓後代繼承人立身於社會,讓後代繼承人終身受益的品質。形成優良家風,「孝」是不可或缺的,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者必繼先人之志,傳承先輩之業。這使得優良家風能夠經久不衰,這是傳承家風的核心內容。子曰:「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為人子要孝順尊敬
父親,為人父要關愛教育兒子,形成子承父志的家風,這也是構建和諧家庭達成「家和萬事興」的基本途徑。
百善孝為先。孝作為中華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淵源。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家風主要是教育後人成為棟梁之才,然做人必先學孝,羔羊尚且跪乳,烏鴉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萬物靈長自詡?古人較為重視家風的作用,培養子女以孝為核心的倫理道德體系,更兼以悌、忠、信、禮、義、廉、恥,讓繼承的後人懂得進取,胸懷凌雲,心系國家民族之榮辱,會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人民謀福。這也正是我們當代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 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倘若我們都重視家風的作用來重振家風,那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會得到弘揚,社會風氣將會蔚然成風,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共同把文明美德傳承下去,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這朵美麗的生活之花開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⑧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

弘揚傳統文化需要循序漸進,對於底蘊深厚的京劇的弘揚更是如此。《紅回燈記》是現答代京劇的代表,其中的經典唱段《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要求演員具有深厚的京劇功底,能夠充分體現出現代京劇強烈的時代氣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可以學到、悟到多少呢?有關部門可以嘗試性地在中小學校開設一些京劇欣賞課程,讓學生對京劇有起碼的了解和感知,而不是一次性地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教學生學唱京劇。

確實,京劇是國粹,但傳統文化沒有優劣高低之分,每一種傳統文化都鐫刻著中華歷史的烙印,弘揚傳統文化真正的題中要義是讓傳統文化不要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真正形成中華文化大家庭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景」。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當務之急,中國傳統文化最講究的是「和而不同」,所以,弘揚民族文化並不是要一刀切,而是要因地制宜和循序漸進。

⑨ 學習傳統文化弘揚傳統美德作文500字以上

美德是弘揚的最基本的要領,美德是每個中華人民共同擁有、共內同學習的。容
美德的美好,美德的博大精深,美德的崇高深受人們的愛戴。
尊師重道是美德,每個學生,每個擁有師長的人都需要尊重老師,尊重師長,作好一個學生,一個學者,一個學習的人應該做的事情。
謙虛,轉言之這是中華的傳統美德,每個公民都懷著一顆謙虛的心,友好做人,不自大不惡語嘲笑他人。
尊老愛幼也是美德之一,從建國以來,尊老愛幼一直是歷代學者必須的美德,也是一個優秀公民應該做的。
助人為樂是尊老愛幼的最高境界,在愛幼尊老的基礎上,加深自己的思想領悟,去愛幼,幫助每個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用博大的心給別人一些溫暖。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弘揚傳統文化美德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