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新草橋中學初1地理生物考試

新草橋中學初1地理生物考試

發布時間:2021-01-10 20:45:57

㈠ 初一生物和地理考試能考什麼題

1.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回
2.不要盲目記憶答,跟生活中的經驗聯系起來理解。
3.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4.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㈡ 初二的生物和地理中考主要考初幾的

生物和地理是小科目,需要進行會考,如果會考不及格就不能報考高中;中考時總共有七門科目,分別是語數英物化政史;語數英各佔150分,物理政治歷史各佔100分,化學60分~

㈢ 初中地理生物怎麼考的好

【生物的學習】

基本方針:
1.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
2.不要盲目記憶,跟生活中的經驗聯系起來理解。
運用方案:
1.仔細了解課本內容,理解和記憶基本概念。
(1)根據每單元的學習目標,聯系各個概念進行學習。
(2)不要只記憶核心事項,要一步一步進行深入的學習。
(3)要正確把握課本上的圖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學的內容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理解。
3.把日常用語和科學用語互做比較,確實理解整理後再記憶。
4.把內容用圖或表格表述後,再進行整理和理解。
5.實驗整理以後跟概念聯系起來理解。(把握實驗目的,把結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較,找出差距,並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
*正確了解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直接觀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徵。
*養成寫實驗觀察日記的習慣。
6.以學習資料的解釋部分和習題集的整理部分為中心進行記憶。
7.根據內容用不同方法記憶。
(1)把所學的內容聯系起來整理進行記憶。
*把想起來的主題不管順序先隨便記下來。
*把中心主題寫在中間位置。
*按照知識間的相互關系用線或圖連接起來完成地圖。
(2)利用對自己有特別意義或特殊意思的詞進行記憶。
(3)同時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記憶。
8.不懂的題必須解決。(先給自己提問,把握自己具體不懂哪部分後再請教其他人。)
9.通過解題確認所學內容。
(1)整理做錯的題,下次考試前重點復習。
(2)不太明白的題查課本和學習資料弄清楚。
(3)以基本題——中等難度題——難題的順序做題,理解內容。
【物理的學習】
我曾經聽說過一個上海中學生總結的「多理解,多練習,多總結」的「三多法」。我覺得這個方法很能概括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要領。
多理解,就是緊緊抓住預習、聽課和復習,對所學知識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地理解。預習可分為粗讀和精讀。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學的內容,對重要的部分以小標題的方式加以圈注。接著便仔細閱讀圈注部分,進行深入理解,即精讀。上課時可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解難點,解答疑問。這樣便對知識理解得較全面、透徹。課後進行復習,除了對公式定理進行理解記憶,還要深入理解老師的講課思路,理解解題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題的知識點對症下葯,應用什麼定理的公式,使其條理化、程序化。
多練習,既指鞏固知識的練習,也指心理素質的「練習」。鞏固知識的練習不光是指要認真完成課內習題,還要完成一定量的課外練習。但單純的「題海戰術」是不可取的,應該有選擇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題型。基礎好的同學還應該做一些綜合題和應用題。另外,平日應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培養沉著、自信的心理素質。
多總結,首先要對課堂知識進行詳細分類和整理,特別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內涵、外延、推導、應用范圍等,總結出各種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路。其次要對多種題型的解答方法進行分析和概括。還有一種總結也很重要,就是在平時的練習和考試之後分析自己的錯誤、弱項,以便日後克服。

㈣ 中考生物和地理的考試時間是幾分鍾

中考不考生物和地理,中考文化考試時間具體安排是:語文2小時、數學2小時、英語2小時、物理1.5小時、化學1小時。

中考結束後,每位學生可領取一張《成都市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一招生提前錄取志願卡》,學生可在規定的時間內,憑此卡參加中職類學校、民辦普通高中的提前招生錄取。此卡上交錄取學校,一經錄取,其所填報的以後各批次升學志願自動失效。

(4)新草橋中學初1地理生物考試擴展閱讀

安徽合肥在5月14日發布的初中學業水平實驗操作考試實施方案中明確,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情況,為了進一步減輕學生負擔,今年減少題目量,將原來物理、化學各4題,生物2題,調整為理化生各2題,由原來的10題減少為6題。

湖北咸寧市教育局則決定,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暫停一年,相關知識在相應文化科目考試中予以體現。同時,取消八年級2020年地理、生物、地方課程學業水平考試,2021年中考總分中不折算計分。

部分地區在中考中還會考察英語聽力和口語,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該項考試也相應地有所調整。14日,山東威海市教育局發布通知,明確物理(化學)實驗操作技能、英語口語與聽力等科目考試今年暫停。其中,英語口語與聽力不計入初中學業考試總成績,筆試成績由80分提高到100分。

㈤ 初一生物 ,地理期末考試

七年級生物上考試試卷
一. 選擇題(其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請將答案案填入方框內,35分)
1.將松樹和桃樹這兩種植物相比較,最主要的區別在於:
A、松樹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 B、松樹沒有果實,種子裸露著
C、松樹的松球果包被著果皮 D、松樹的松球果有鱗片
2.根能夠不斷地生長,主要是因為:
A、成熟區的細胞不斷地分裂新細胞
B、分生區細胞不斷生長,根冠細胞不斷的進行分裂
C、成熟區的細胞不斷地分裂,同時伸長區的細胞不斷伸長
D、分生區的細胞不斷地分裂,同時伸長區的細胞不斷伸長
3.將一根枝條插入滴有紅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陽下一段時間後,將枝條縱切開來,用放大鏡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紅了
A、韌皮部中的篩管 B、木質部的導管
C、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的行成層 D、韌皮部中的導管
4.糧庫中為了將儲存的糧食保持更長的時間,可採取以下條件的哪一項?
A、低溫、乾燥、增加氧氣濃度 B、高溫、乾燥、增加氧氣濃度
C、低溫、乾燥、增加二氧化碳濃度 D、低溫、潮濕、增加二氧化碳濃度
5.下列人類的哪一種活動是與植物的呼吸作用沒有直接關系的?
A、不隨意踐踏草坪 B、合理密植農作物
C、給路邊的大樹根部留有空隙 D、儲存蔬菜的地窖留有通風孔
6.在地球上的水循環過程中,綠色植物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水循環的進行速度 B、增加空氣的氧氣含量
C、吸收地球上過多的水分 D、使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保持不變
7.被稱為地球之「肺」的是:
A、草原 B、針葉林 C、沼澤地 D、熱帶雨林
8.種子萌發時,首先突破種皮的是:
A、胚根 B、胚芽 C、胚軸 D、胚乳
9.「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詠春風綠柳的詩句。其實,萬條枝條及其綠葉,都是由( )發育成的:
A、種子 B、芽 C、葉 D、花
10.植物在白天可進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以上三種都有
11.在下列植物中,屬於裸子植物的是:
A、銀杏 B、卷柏 C、牡丹 D、海帶
12.實驗中,天竺葵的葉片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了藍色,說明光合作用產生的物質中含有大量的:
A、蛋白質 B、脂肪 C、澱粉 D、無機鹽
13.植物體的根所吸收的水分,大部分:
A、用於光合作用 B、用於呼吸作用
C、用於蒸騰作用 D、儲存在體內
14.植物體進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在種子中 B、只在葉片中
C、只在根系中 D、所有活細胞中
15.下面的食物鏈中,能夠成立的是:
A、陽光→草→兔 B、山鷹←蛇←田鼠
C、松子→松鼠→黃鼬 D、植物→田鼠→蛇→山鷹
16.生物實驗中常使用顯微鏡,如果一台顯微鏡的目鏡上標有10X、40X兩種,則這台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數是:
A、100倍 B、40倍 C、140倍 D、400倍
17.在玉米種子的縱切面上滴加碘液後,在在縱切面上遇到碘液會變藍色的結構是:
A、胚乳 B、子葉 C、胚芽 D、胚
18.長期的陰雨天造成了小麥地中出現了水澇現象,植物則出現了萎焉現象,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小麥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B、小麥根部吸收的水分太多
C、小麥的蒸騰作用過於旺盛 D、小麥生活的土壤中氧氣不足
19.下列各項生命活動屬於生物共同特徵的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
20.植物體內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
A、氮、磷、鐵 B、氮、磷、鉀
C、氮、硼、鉀 D、硼、磷、鐵
2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細胞結構的是:
A.鼠婦 B.桃樹 C.香菇 D.禽流感病毒
22.綠色開花植物跟人體結構層次相比較,沒有的結構層次是: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23.一株幼小的蘋果樹苗能長成枝葉繁茂的蘋果樹,主要原因是:
A.營養狀況好 B.細胞數目的增多
C.細胞體積的增大 D.細胞的分裂和體積增大
24.下列結構中,新植物的幼體是:
A.胚 B.子葉 C.胚芽 D.胚根
25.玉米、水稻和小麥的莖不能增粗的原因是莖里沒有:
A.韌皮部 B.木質部 C.形成層 D.髓
26.蒜的葉是綠色的,而地下部分則是白色的,這主要是因為:
A.葉內無葉綠體 B.葉綠體的形成需要光
C.葉綠素的形成需要光 D.地下部分不進行光合作用
27.樹葉的正面總是比背面的綠色更深一些,這是因為:
A.上表皮細胞含葉綠體多 B.柵欄層細胞含較多的葉綠體
C.下表皮中的保衛細胞多 D.上表皮和柵欄層細胞含較多葉綠體
28.給植物鬆土,是為了促進植物根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輸導作用 D.儲藏作用
29.植物體進行呼吸作用的時間是:
A.只在白天 B.只在晚上 C.在白天和晚上 D.只在光下
30.夏天的森林裡空氣濕潤、涼爽宜人,主要的原因是植物進行: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騰作用 D.吸收作用
31綠色植物在光下製造澱粉的實驗中,把盆栽天竺葵置於暗處一晝夜,其目的是:
A.驗證光合作用需要光 B.讓葉片積累澱粉
C.使葉中的澱粉運走或耗盡 D.便於對照
32.玉米種子和大豆種子相比,大豆種子沒有
A.種皮 B.胚 C.胚乳 D.子葉
33.沙漠中的仙人掌的葉變態成刺,是因為那兒缺少
A.動物 B.陽光 C.溫度 D.水
34.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和氣體交換的「窗口」是
A.表皮 B.葉肉 C.葉脈 D.氣孔
35.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A.海洋生態系統 B.陸地生態系統
C.城市生態系統 D.生物圈
36.下列哪項不是種子萌發所必需的
A.充足的陽光 B.充足的氧氣
C.適宜的濕度 D.一定的水分
37.植物體內的水分以什麼狀態散失到大氣中
A、液態 B、水滴 C、水蒸氣 D、固態
38.貫穿於植物體各部分、有運輸功能的組織是
A.上皮組織 B.營養組織 C.輸導組織 D.分生組織
39.掐去植物枝條的頂端,這根枝條不能繼續往上生長,是因為破壞了
A.輸導組織 B.營養組織 C.分生組織 D.保護組織
40.晝夜溫差大的地區,所結的瓜果含糖量高,其原因是
A.有利於植物對水肥的吸收
B.白天蒸騰作用旺盛,有利於光合作用
C.白天日照強,溫度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很旺盛
D.白天日照強,溫度高,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多,夜間溫度低,呼吸作用低,分解的有機物少。
41.請你指出下列哪些是生物
A. 鍾乳石 B. 珊瑚 C. 珊瑚蟲 D. 機器人
42.下列生物中屬於生產者的是
A. 青菜 B. 金魚 C. 細菌 D. 蘑菇
43.下列各項均是影響沙漠植物的環境因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陽光 B.水分 C.溫度 D.空氣
44.2003年春天,「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國人群中開始傳染並且逐步擴散到各地,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請問「非典」的病原體屬於:
A.植物 B.動物 C.細菌 D.病毒
45.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研究的時候,材料必須是:
A.新鮮的 B.乾燥的 C.薄而透明的 D.完整的
46.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都有:
A.液泡 B.葉綠體 C.細胞核 D.細胞壁
47.有的人有耳垂,有的人沒有耳垂。這取決於
A.DNA B.染色體 C.基因 D.蛋白質
48.「麻雀雖小,五臟具全」,生物體內存在不同的結構是由於細胞______ 的結果。
A.生長 B.分裂 C.分化 D.癌變
49.透明玻片上的「9>6」,用顯微鏡觀察到的是
A.9>6 B.6<9 C.6>9 D.9<6
50.同學們都喜歡吃蘋果,它屬於植物體的: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51.養金魚的水缸里放些金魚藻,主要目的是
A.清潔缸里的水 B.作為餌料 C.增添生氣 D.增添水中的含氧量
52. 平常吃的炒蠶豆瓣,其主要部分屬於
A.種皮 B.子葉 C.胚 D.胚芽
53.北方常在早春播種後進行地膜覆蓋,這是為了
A.增加空氣 B.增加光照 C.提高溫度 D.防止被蟲蛀
54.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
A .水分不足 B .傳粉不足 C 光照不足 D 營養不足
55.如果在根尖的不同部位做標記,一段時間後發現生長最快的部位是
A.伸長區 B.分生區 C.根冠 D.成熟區
56. 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
A.適宜的溫度 B. 一定的水分 C. 充足的空氣 D. 完整的活的胚
57. 一般來說,植物的下列器官中,含水量較多的是
A.幼嫩的種子 B.成熟的種子 C.瓜果的果肉 D.生長中的樹干
58. 移栽茄子秧、黃瓜秧時,其根部總是帶有一個土坨,這是為了
A. 防止秧苗出現萎蔫現象 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損傷
C. 有利於根系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D. 有利於秧苗根的呼吸
59.從母羊甲的體細胞中取出細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細胞中,結合後的細胞經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隻母羊丙的子宮內,出生的小羊長得
A. 難以預測 B. 像甲 C. 像乙 D. 像丙
60. 「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①用酒精去掉葉綠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葉片用黑紙遮蓋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葉片摘下,去掉黑紙 ⑥用清水漂洗葉片後滴加碘酒
A. ④③②⑤①⑥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61.在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種起重要作用的是
A. 綠色植物 B. 魚類 C. 人類 D. 病毒
62.能用來監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A 海帶 B 苔蘚 C 蕨類 D 小麥
63.下列屬於裸子植物的一組是:
A 小麥和水稻 B 銀杏和松樹 C 玉米和杉樹 D 楊樹和柳樹
64.下列遇碘變藍的物質是:
A 水 B 蛋白質 C 澱粉 D 脂肪
65.下列各項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產物的是
A. 有機物和氧氣B.二氧化碳和水 C.有機物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氧氣
66.植物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地區是:
A. 內蒙古草原 B.熱帶雨林 C.北極冰原 D.沙漠地區
67.在陰天或傍晚進行移植,並去掉部分枝葉,是為了:
A. 降低光合作用 B .降低蒸騰作用C. 減少水分吸收D. 增加水分吸收
68. 我國的植樹節是
A.3月12日 B.3月15日 C.5月1日 D.6月1日
69. 草場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現在
A.破壞草原植被 B.不合理的開墾 C.過度放牧 D. 以上都是
70.下列關於我國植被問題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我國是土地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
B.目前,我國森林生態系統呈衰退趨勢
C.我國人均森林面積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D.我國森林覆蓋率大大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二. 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填入方框內,10分)
1、對照實驗中的變數是不同的,其它條件都是相同的。
2、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喪失了吸收的99%的水分,這是一種浪費。
3、細胞各種結構是分工協作的,生物體內各器官(系統)也是分工協作
4、葉片的結構包括葉脈、上表皮、葉肉。
5、芽都能發育成枝條。
6、冬季植物落葉是植物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7、生物圈中已知的綠色植物,大約有30多萬種。
8、玉米種子萌發時所需的營養是由子葉提供的。
9、根吸收的水和無機鹽是通過導管運輸到其他器官的。
10、無土栽培可以更合理地滿足不同植物生長對各類無機鹽的需要。
11.綠色植物白天進行光合作用,夜晚進行呼吸作用。
12.給莊稼施肥時,用量越多越好。
13.玉米種子萌發時所需的營養是由子葉提供的
14.植物生長是指細胞數目的增加,這是通過細胞分裂實現的。
15.呼吸作用是在葉綠體中進行的。
16.植物不進行呼吸,動物進行呼吸。
17.沼澤是典型的生態系統。
18.在光下,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9.葉片正面和背面的氣孔一樣多。
20.楊樹的莖能不斷的長粗是因為莖內有形成層。
三.把名詞與相應的功能對應起來(填序號,15分)
1.上皮組織 a.支持、連接、保護、營養
2.輸導組織 b.保護內部柔嫩部分
3.纖毛 c.呼吸
4.肌肉組織 d.產生和傳導興奮
5.營養組織 e.分裂產生新細胞
6.表膜 f.運動
7.神經組織 g.收縮和舒張
8.口溝 h.消化
9.分生組織 i.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10食物泡 j.能量轉換器
11.結締組織 k.保護和分泌
12.胞肛 l.運輸有機物
13.保護組織 m. 貯存營養物質
14.線粒體 n.排泄
15.篩管 0.取食
四.識圖題(23分)
1.回憶我們所做的探究,圖甲、乙表示兩塊
載玻片,分別在載玻片兩端各滴一滴草履蟲培
養液,並使兩滴培養液連通,當在兩側載玻片
右側培養液的邊緣分別放一粒食鹽和一滴肉汁,
分析可能出現的現象。
⑴在甲、乙載玻片的下方的( )內用箭
頭表示草履蟲移動的方向。
⑵該實驗說明生物體(如草履蟲)對外界的刺 乙( )
激能作出一定的_________。這是生物的基本特徵。
⑶單細胞生物與人類關系密切,它們能
①形成赤潮 ②寄生在人體內 ③凈化水體,
作為魚類的天然餌料。其中對人類有用的
是________。(填序號)
2.右圖是花的基本結構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
(1)右圖中, [5]________ 將來發育成果實,
它內部的胚珠將發育成
(2) [ 1 ] 和 [ 4]_________
組成了雄蕊
(3)②柱頭,[ 3 ] 和子房
組成了雌蕊
(4) 能產生花粉的是花葯, 其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頭上的過程,叫做 _ 。
3.右圖表示光合作用過程中,原料和產物的運輸去向,
據圖回答:
(1)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2)圖中箭頭②表示由根吸收的
通過木質部的 管由下往上運輸進 入葉片,
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
(3)箭頭③表示光合作用產生的 通過
葉片表皮的氣孔釋放到大氣中。綠色植物的光合
作用,維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4.右圖是菜豆種子的結構,請回答:
⑴能貯藏營養的結構是[ 4 ] 。
⑵ 圖中③的名稱是 。
⑶圖中將來發育成植物體的根的結構是
② 。
⑷圖中①的名稱是 。
5.下列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的部分生物,據圖
分析:
⑴ 圖中最長的食物鏈是:

⑶ 跟鼠有關系的食物鏈有 條。
⑷ 如蛇的數量減少,短期內數量增加的生物有鼠和 ,數量減少的生物有 。
五.談談你的看法 (4分)
1.由於人口的增加,特別是隨著工廠、汽車、飛機、輪船等迅速增多,人類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與此同時,對森林和草原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導致二氧化碳的吸收大大減少,引起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失調,要維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氧平衡,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2.有的花並不結果,如黃瓜,南瓜,絲瓜的花多半都不會結果,解釋這種現象。

六.請你來比較(從供選答案中選擇合適的答案,把 文字填入下表內(13分)
供選答案:(1)光、(2)含有葉綠體的細胞、(3)活的細胞、(4)光、(5)葉綠體、(6)線粒體、(7)二氧化碳、(8)氧氣、(9)合成、(10)分解、(11)貯存(12)釋放(13)有光無光 (14)相互依存

㈥ 初1初2生物地理要點 跪求了~~5天後考試

初中地理總復習提綱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大小:半徑:6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
4、經線:
經線特點:所有經線一樣長;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一個半圓。
經度:0°—180°;0°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以西為西經,
用字母W表示;
5、緯線:

緯線特點:緯線長短不一,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緯線是一個完整的圓。

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

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晝夜交替,太陽東升西羅,時差
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24小時);自轉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生了晝夜更替和時間的差異。
10、地球的公轉:四季的變化,影子的長短
公轉中心:太陽;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年;公轉軌道:橢圓。
地理意義:產生了季節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11、五帶的劃分:
第二章:地圖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4、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5、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經緯網的地圖,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要記住常用的圖例)
7、注記: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
8、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9、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較緩。
10、由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
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
鞍部:兩側的等高線比較高。
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陸面積比例:海洋71%,陸地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圖上准確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亞洲、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洲、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北美洲:白令海峽。
4、陸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類。
5、在地形圖上能找出喜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
6、閱讀大洲地形圖,判斷大洲的地形大勢。
7、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層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分別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的邊緣地殼運動比較活躍,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第四章:世界的氣候
1、天氣: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風雨、冷熱、陰晴等),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變化的。
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是長時間的,比較穩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氣符號。
3、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單位是℃,測定方法用溫度計。
4、一天中的氣溫有變化,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一年中的氣溫有變化,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溫是7月份,最低氣溫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氣溫日較差: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
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溫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溫的差值。
6、氣溫的垂直變化:同一地點,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7、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等溫線圖。
8、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

全球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
同緯度高原、山地氣溫低,平原氣溫高。
9、學會閱讀氣溫曲線圖。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稱為降水。測定方法用雨量器,單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個地方降水的季節變化。
12、學會閱讀世界降水量分布圖。
13、世界降水的地區差異:
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少;
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4、學會閱讀降水柱狀圖。
15、世界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分布。
17、能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總數÷面積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區: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及美洲東部等中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區:乾旱缺水的沙漠地區,高溫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地勢高峻、空氣稀薄的高原山區。
4、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會導致糧食緊缺、住房緊張、交通擁擠、上學、就業、看病難、資源緊張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會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5、世界三大人種:

黃種人: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種人:歐洲,亞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東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種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蘭教:流行於亞洲西部、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

佛教:由古印度傳播到東亞和東南亞。

基督教:流行於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
10、說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聚落名稱。
第六章:世界地區的發展差異
1、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絕大部分國家。

能舉例說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
2、聯合國由中、法、俄、英、美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十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和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七章:世界的區域
(一)亞洲
1、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個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2、運用地圖說出亞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3、亞洲的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

亞洲的河流特點: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形成眾多的長河。

亞洲的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4、亞洲地廣人多,約有36.8億的人口,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區;

人口超過1億的亞洲國家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等6個國家。
5、亞洲共有1000個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區的民族,分別創造了各自的文化。

亞洲的三大文明發祥地: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6、亞洲經濟發展不平衡,日本為發達國家,其他為發展中國家。
(二)歐洲西部
1、運用地圖說出歐洲西部所處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
2、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沿海地區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內陸地帶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南部為地中海氣候及高原山地氣候,北部為寒帶氣候。
3、歐洲西部主要為發達國家,工業以製造業為主,傳統的畜牲業發達。歐洲西部旅遊業發達。
(三)南極洲
1、運用地圖說出南極洲所處的位置、范圍: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於南極圈內。
2、南極洲的幾個世界之最:緯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跨經度最多、氣候最寒冷。
3、南極洲的地形以高原為主,有「冰雪高原」之稱,冰層的平均厚度達2000多米,淡水資源豐富。
4、南極洲的氣候特點:乾燥、烈風、嚴寒。
5、南極洲礦產資源豐富,植物品種稀少。
(四)日本
1、日本是位於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4個大島和數千個小島及
周圍的海域組成,首都為東京。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最高峰為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日本位於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多火山地震。交通以海洋運輸為主。
3、日本地處中緯度,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4、日本水能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
5、日本自然資源缺乏,發展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靠進口。
6、日本為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科技力量雄厚,產品多銷往國際市場,經濟的對外依賴性強。
日本的工業布局為臨海型,為了便於引進原材料、輸出工業產品,減少運輸費用、降低成本,
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五)俄羅斯
1、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西長1萬多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面積為1707.54萬平方
千米,領土跨越了亞洲和歐洲兩部分。首都為莫斯科。
2、俄羅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東依次為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3、俄羅斯境內的伏爾加河為世界上最長的內流河,貝加爾湖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個淡水湖。
4、俄羅斯地處中高緯,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天短而溫暖。
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是冬季冷空氣的源地,年平均氣溫低。
5、在圖上找出俄羅斯主要的河流: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在圖上明確庫爾斯克鐵礦、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的位置。
俄羅斯的工業都臨近資源豐富的地方布局,主要工業區有莫斯科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
工業區等,能在圖上找出來。
7、俄羅斯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和管道運輸業都很發達,但交通線在歐洲部分
和亞洲部分分布不平衡。
(六)美國
1、美國位於北美洲大陸,由50個州組成,其中本土有48個州及首都華盛頓所在地哥倫比亞特區,
另外還有兩個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美國的主體(本土)位於北溫帶,阿拉斯加州位於
北寒帶,夏威夷州位於熱帶。
2、美國的主體部分(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
3、美國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西部為落基山脈,中部為中央大平原,東部為阿巴拉契亞山脈。
4、美國境內的密西西比河為世界第四長河,與加拿大交界處的五大湖群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其中蘇必利爾湖為最大的淡水湖。
5、美國的農業和工業都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
6、美國的農業具有區域化的特點,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比例很小,但效率很高,產量很大,美國是
世界上出口農產品最多的國家。利用地圖記住美國農業帶的分布。
7、美國工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三大工業區中,東北工業區以傳統工業為主,南部工業區以航天
工業為主,西部工業區以電子工業為主。
8、美國工業發達,資源消耗和浪費嚴重,需要大量進口。
(七)澳大利亞
1、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上,東臨太平洋,西面和南面臨印度洋,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亞
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
2、澳大利亞人口密度小,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
3、澳大利亞地形分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為大面積的平原,地下水豐富,有典型的大
自流盆地(澳大利亞大盆地),東部為大分水嶺。
4、墨累河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河流,從東南部注入印度洋。
5、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中部,氣候具有半環狀分布的特點,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分布面積大。
6、由於澳大利亞長期孤立於南半球的海洋上,所以其生物獨特性非常突出,特有的動物有袋鼠、鴯鶓、
鴨嘴獸,考拉等。
7、澳大利亞羊的數量特別多,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8、澳大利亞農牧業占重要的地位,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形成了四個不同的農牧業區。
9、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礦產品出口比重大,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10、澳大利亞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第八章:中國的疆域和人口
1、中國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2、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
南北跨緯度為49個緯度;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
高原上,東西跨經約60個經度。
3、中國陸地總面積為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與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陸上鄰國有14個蒙古、俄羅斯、朝鮮、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緬甸、寮國、越南;
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
4、中國位置優越,地域廣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便於對外交往與合作;便於發展海
洋事業。
5、中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主要
島嶼有台灣島、海南島等,半島有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等,海峽有東海台灣海峽、內海瓊州海峽等。
6、中國的行政區域劃分為省、縣、鄉三級。
7、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熟悉掌握)、5個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4個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1997年7月1日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1999年12月20日設立),
記住每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省會中心。
8、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為12.95億,佔世界人口的1/5以上。世界上人口超過一億的國
家有中國、印度、美國、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巴西、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奈及利亞。
9、中國的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我國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0、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佔了92%,其他55個民族共佔了8%,為少數民族。
11、中國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第九章:中國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
1、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在青藏高原向東、向北、各類地形成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2、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為昆侖山—祁連山
—橫斷山脈;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線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能在圖上找出)
3、我國主要的東西走向的山脈有: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我國主要的南北走向的山脈有:賀蘭山;橫斷山脈。
4、我國的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牧草如茵,山巔白雪皚皚,冰川廣布。
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一望無垠、東部地呼倫貝爾草原水草豐茂,以生產三河牛和三河馬文明。
黃土高原----身披深厚黃土、地形豐富多姿。黃土質地疏鬆、植被覆蓋差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許多地方溝壑縱橫。
雲貴高原----地面崎嶇不平,農田多為重重疊疊的梯田。
5、我國的三大平原:
東北平原: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組成,黑土廣布,多沼澤和凍土。
華北平原:地勢平坦、一望無際,由黃河、海河、淮河的泥沙沖積而成。
長江中下游平原:河湖眾多、物產豐富,有「水鄉」和「魚米之鄉」美譽。
6、我國的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國面積最大,內部較平坦,沙漠廣布,最大的為塔克拉瑪干沙漠。
准噶爾盆地:我國緯度最高的盆地,內部平坦,有沙漠分布,西部有缺口。
柴達木盆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為典型的內陸高原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四川盆地:海拔較低,內部低山丘陵起伏,僅成都平原較平坦,但物產豐富。
7、我國的主要丘陵有東南丘陵、山東丘陵、遼東丘陵。
8、我國冬季(1月份)的氣溫:南北溫差很大。1月份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我國夏季(7月份)的氣溫:南北普遍高溫,青藏高原較低溫。
9、我國的年降水量空間分布不均: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我國的年降水量時間分布不均:夏秋季節多,冬春季節少。
知道季風活動與降水的季節變化關系。
800mm等降水量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10、我國的氣候特點: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
11、知道氣候特點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12、我國主要的災害性天氣:
台風:在東南沿海一帶影響比較明顯,帶來狂風和特大暴雨;主要出現在夏秋季節。
寒潮:我國北方一帶影響比較明顯,帶來急劇的降溫。主要出現在冬季。
13、能在地圖上說出中國的主要河流。
14、長江:
發源於唐古拉山,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
流經11個省區(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
主要的支流有嘉陵江、漢江、贛江等。(能在圖上找出來)
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為湖北的宜昌和江西的湖口,
上游---落差大,峽谷多,水流急,水能豐富;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河道曲折,水網密布;
下游---水流平穩,江闊水深,地勢低平,有利於航運。
15、黃河:
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
幹流流經9個省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
主要的支流有:洮河、湟水、汾河、渭河。(能在圖上找出來)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為內蒙古的河口和河南的孟津,
上游---多峽谷急流,水能資源豐富,
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多泥沙,
下游---流域面積狹窄,形成「地上河」.
16、能在長江流域圖上找出葛洲壩水利樞紐和三峽水利樞紐。
能在黃河流域圖上找出三門峽水利樞紐和小浪底水利樞紐。
17、長江年平均徑流量為1萬億立方米,是中國第一大河,上游水量大,流經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長江中下游地帶地勢低平,河流流速變緩,航運價值較高。
18、黃河的綜合治理:
黃河的主要危害在於泥沙,中游黃土疏鬆使下游「地上河」,所以治黃的關鍵在於治沙,治黃的根本
是加強中游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治理黃河的措施與手段有:在上游進行水能開發,在中游黃土
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在下游進行加固堤壩,疏通水道。
19、青海湖是我國的第一大湖,是一個鹹水湖,分布在青海省。
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分布在江西省。洞庭湖分布在湖南省,太湖分布在江蘇省。
20、自然資源: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等等。
自然資源分為可再生資源(可以在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循環利用的)和非可再生資源(用一些少一
些)兩大類,可再生資源要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資源要注意節約使用。
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21、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總量豐富、利用類型齊全,但人均佔有量小,各類土地所佔比例不合理,
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特別是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22、我國土地利用的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23、我國的水資源總量位於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在了110名之後。
水資源短缺將成為人類21世紀面臨的最為嚴重的資源問題。
24、我國的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時間上,夏季多、冬春少;空間上,南多北少,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最
為嚴重。我國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
25、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途徑是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工程就是其中的一個大工程。
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的途徑是修建水庫。
第十章:經濟與文化
1、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耕地類型,南方以水田為主,北方以旱地為主;
耕作制度,北方是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南方是一年二熟到三熟;主要糧食作物,北方以小麥為主,
南方以水稻為主。
2、中國四大工業基地:

遼中南工業基地: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

京津唐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滬寧杭工業基地: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我國目前初步形成的高新技術產業帶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帶,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
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4、現代交通運輸五種形式及其特點
鐵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運量大,運價低。
公路:最靈活的運輸方式,可實現「從門口到門口」的運輸。
水運:大宗笨重的貨物,遠距離運輸,運量大,運價低,運速慢。
航運:適合貴重或急需的且數量不大的貨物運輸,運速快、運價高、運量小。
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天然氣。
5、記住主要南北向鐵路干線(京哈線、京廣線、京滬線、京九線、寶成—成昆線)、
主要東西向鐵路干線(隴海——蘭新線、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南昆線)、
重要鐵路樞紐北京、鄭州、徐州等。
6、能在地圖上找出我國主要的港口:大連、天津、濟南、上海、福州、廣州、海口等。
7、舉例說明我國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及分析自然環境對特色形成的影響。
8、主要景點的分布省區:
黃山—安徽,長江三峽—重慶、湖北,秦始皇兵馬俑—陝西,日月潭—台灣,布達拉宮—西藏。
太長網路不讓發,剩餘的內容在
初中地理總復習提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4ab0230100bqof.html
中考生物知識復習 (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4ab0230100d32p.html
中考生物知識復習(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4ab0230100d32q.html

㈦ 初中地理生物結業考試容易考的知識點.......速度........

我們才考了生物地理模擬題,自己的,絕不是網上找的,也有答案,但是超難發,可能發不了。我們也發有生物地理的提綱,老師特地印的,是重點,這個也有點難發,但是可以發,關鍵是你要不要,人教的,要就發了吧。。

㈧ 初二的地理生物考試是統一考試嗎

結業了,一般是市裡統考。

閱讀全文

與新草橋中學初1地理生物考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