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文 我眼中的李白 300字
他,是仗來劍遠游的游俠,縱情自山水,少了一分徐霞客目的性的羈絆,多了一分豪放與自
由的暢懷;他,是懷才不遇的「逆子」,醉酒大命高力士脫靴,貴妃研磨;他,是滿腹
才華的詩仙,永遠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他,是李白,一個傳奇。他是唐朝
的浪子,浪跡天涯的遊子,游遍中國的文人,以文揚名的仙人。他活在寂寞與喧鬧的邊
緣。他會為友人直抒胸臆,把酒作詩,他亦會徘徊月下,淺飲獨酌。他在幽幽的火光中
,把現實的幻影踩在足下,傲然放歌。一生也終於伴著終生的老友酒抱月飛天。
㈡ 我眼中的李白的作文
我眼中的李白
在我的心中,有一個長長的影子,縱跨上下千餘年,青衫長袖。持劍把酒,他,是李白。
寒風蕭蕭。皇宮一片金碧輝煌。你獨自站在皇門之外,想數月之前,天子堂前跑馬;醉酒之時,讓高力士脫靴。想奉命之時,你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羔人。」;想鼎盛之際,一句」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依新妝」使皇城上下萬千痴迷。卻也是這句妙詩,卻遭高力士惡語。站在這皇宮之外,沒有淚,沒有悲,寒風不能使你彎腰,挫折無法把你壓倒!是的,」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是我不得開心顏。」你走了,在詩史上留下了一座豐碑。在我眼中的李白,一身傲骨。
驚濤翻天,黃沙飛卷/你獨駛一葉孤舟,獨自走去。你清楚地聽到,一身又一身踏浪高歌。驀一回首,是汪倫的身影,不斷走近。一時,友誼溢滿了碧水,也溢滿了你的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你走了,帶走了一江友誼。 在我眼中的李白,滿心情誼。
獨在異鄉,何人共酒?在月下,你獨自舉杯。於人,無人與你共酒。於心,無人把你賞識。你舉杯高歌」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何須共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孤影,豈非永遠的朋友?縱使千人離去,依有明月,孤影,守於己旁。「五花馬,千金裘,呼兒欲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在我眼中的李白,灑脫豪放。
李白,是你這詩仙,這青蓮居士,用豪情作巨筆,寫下了錦綉大唐。
李白,你乘著風而來,又邀著月而去,始終我行我素,不可一世。你隱隱的起步,又輝煌著而起,在詩壇上留下了永不褪色的名字。而只有在唐代,才能容下傲慢的你,而也只有你能在唐代留下不朽的浪漫詩篇。李白,你讓我贊。 傲慢的你,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條件和當時融合的社會風氣,使多愁善感的你萌發了一顆想周遊天地的心。於是,你去做了,做的驚天動地,響徹雲霄。 你呼吸著青山綠水的芬芳,親吻著廣闊無垠的大地,感受著超然物外的恬靜,你的選擇是對的,因為只有廣闊的天地能容下你這顆狂傲的心,所以,我寧願稱你為浪子。因為,一個流浪者在流浪中最得心應手的是,把本該屬於對世間的愛分給村莊和山巒,湖泊和峽谷,分給童子,乞丐,牧場上的牛,以及鳥兒與蝴蝶。你在流浪中並不尋找目的地,而是僅僅享受流浪的本身-----永遠在途中。 於是,你一年散金三十萬,但這樣做是值得的,因為在流浪中,在旅途中,你用天真浪漫的赤子之心擁抱生活,用超然物外的態度看待一切,你天上地下,獨來獨往,沖開一切,拋開一切,藐視一切,把自己的視野擴展到最大,你是一個狂人! 你的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充滿了靈氣,「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清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這些都是生動的例子,你用你的詩再現了那另人嚮往,另人心醉的美景。 你是多變的,你當過道士,曾潛心求仙學道,你射過擊鍵,以游俠自命。但你最想當的,是一個政治家。你自認為這種職位非你莫屬,而因為你的才情,驚動了當時的唐玄宗,於是這位聖明的皇帝把你召進宮,讓你當翰林學士。你高興的發狂,高呼「我輩豈是蓬蒿人」。其實,你錯了,而且大錯特錯,你一相情願的認為自己可以大展鴻圖。但你只是一個詩人,一個真真正正沒有政治頭腦的詩人。如果,你當了將軍,當了政治家,那是可惜的,中華的詩壇上就少了你這顆璀璨的明珠。上天是公平的,你安安份份做你的詩人去吧!因為你愛做夢,但夢醒後,留下的就只有失望。 而因為你的無知,天真,因為「安史之亂」,你被流放,但又因為你如此的特別,也只有可能在唐代,才有你,最後居然被赦免了。 而你繼續流浪,面對那山川,那河流。你寫下了千古名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詩句,琅琅上口,振奮人心,它表明了你對人生的態度,宇宙之廣大,人生之渺小,生,老,病,死,就像曇花一現,是如此的短暫,而實質上你所表達的是對政治現實的徹底失望和對人生意義的懷疑。 你終究是個沉浸在夢中的詩人,而你的理想也只有在夢中才能實現,你寄予了夢太多期望,但夢醒過後,一切化作雲煙。 酒是你的最愛,當酒麻痹了你的精神,你就進入了另一番天地,在那裡,你可以盡情遨遊,無拘無束。 你的詩不是寫出來的`,你只要把心中那股氣吼出來,詩就作成了,你的詩使那靈魂都通暢,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 你愛月亮,在你的心中,月亮總是你的伴侶。你的詩中是離不開月亮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月亮是你感情的寄託者。就在你生命即將逝去的那天,你都去追隨你的月亮去了,你和她融為一體。於是,海里,空中,都有了你的身影,她們都成了你的化身,與世長存! 你是那唐朝詩海的弄潮兒,是唐朝造就了你,還是你裝點了唐朝!
㈢ 我眼中的李白(作文)350字左右!
在歷史長河中,一些傑出人物紛紛涌現,他們吸引來了很多人的嚮往與喜愛.當然版,好奇心特強的我也權不例外.想知道我崇拜的是何許人嗎?告訴你吧,他就是李白.
也許有人說,如今大紅大紫的藝人才是人氣指數最高的!你為何會喜歡過去的名人呢?真是沒品味.然而,我並不這么認為.
李白是我國著名的詩人,有「詩仙」的美稱.他在我心中,是個積極用心的好榜樣.他從小就志向遠大、勤奮好學、努力進取,始終堅信: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他終於創作出了不朽的詩篇,千古傳誦.
李白在我心中已佔有重要的地位,山壓不倒,風吹不掉,他的積極樂觀的精神早已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
我崇拜李白,崇拜他的每一首詩,崇拜他那「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的豪邁奔放;崇拜他那「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悠遠意境;崇拜他那「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清朗秀美.
我想這就是我崇拜他的理由吧!
㈣ 求一篇800字《我心中的李白》的作文。
你用至情創造出筆下四溢的華彩,用真我交織成理念奔騰的旋律,你借月光撫慰內心隱忍的傷痛,借烈酒排解心中難耐的犯愁。
「舉杯消愁愁更愁」的失落,那是你嗎?愁,似一根長長的絲線,牽住你的心,扯得你心痛。你那一望無垠的孤獨,似硃砂,點在我的心口,催我為之潸然淚下。你擁有比別人更多的煩惱,可你失望但不絕望。你舉起酒杯,對月,一飲而盡。我聽見酒水吞咽的聲音,悲傷的無助,你用力的咽下,似這般便可吞噬盡犯愁。你知道借酒消愁愁更愁,可你依舊,用酒精麻醉自己。我知道你是太累了,別人也有煩惱,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像你一般,毫無顧忌的展示自己心中的苦痛,也不是所有人能像你一樣,將酒喝得這樣壯烈。
你知道如何排解傷痛。因為,你是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那是你嗎?看窗外天明海闊雲卷雲舒,而你的心,一如那洶涌澎湃的汪洋大海,如此的開闊,如此的豪邁。你天生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管它命運多舛仕途坎坷,千里馬必將結識好伯樂,而你禮拜,很自信的說,總有一天會成功!你的才華無可挑剔,你的自信更是讓人敬佩。人,活到李白你這副模樣,當之無愧稱為英雄。自信如你,豪邁如你。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三分鑄成了劍氣,綉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你知道如何自信堅強。因為,你是李白。
「低頭思故鄉」的神情,那是你嗎?冰冷的窗前,那一抹涼白色的月光照得你心寒。你又舉起了酒杯。窗外,桂花樹,影斑駁,一輪圓月,就那樣安靜無語的掛於天幕,舉杯而飲,你聽見家人的歡聲笑語,你憶起妻 子弄妝巧笑倩兮的花樣容顏,你更難忘卻孩兒繞膝歡笑的快樂模樣。我知道你有一顆柔腸百轉的心,你思親的姿態,亦是高傲聖潔的,如此的庄嚴神聖。你心中的綿綿深情恣意流淌,氤氳出失落。終於,你低下頭,一滴溫熱的眼淚滴於指尖。我感受到你心中排山倒海的思念。
你知道如何深切思念。因為,你是李白。
狂傲如你,自信如你,開闊如你,堅強如你,多情如你,大膽如你,自由如你,失落如你……,你將所有的感情揮灑得淋漓盡致。煩惱快樂統統變成了詩,種在你心裡,種在我們心裡。
李白的詩,是我們前世遺落的無邪記憶,然而李白,則成為我們心中聖潔且不朽的神話。
㈤ 作文我眼中的李白
在我的心中,有一個長長的影子,縱跨上下千餘年,青衫長袖。持劍把酒,他,是李白。 寒風蕭蕭。皇宮一片金碧輝煌。你獨自站在皇門之外,想數月之前,天子堂前跑馬;醉酒之時,讓高力士脫靴。想奉命之時,你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羔人。」;想鼎盛之際,一句」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依新妝」使皇城上下萬千痴迷。卻也是這句妙詩,卻遭高力士惡語。站在這皇宮之外,沒有淚,沒有悲,寒風不能使你彎腰,挫折無法把你壓倒!是的,」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是我不得開心顏。」你走了,在詩史上留下了一座豐碑。在我眼中的李白,一身傲骨。 驚濤翻天,黃沙飛卷/你獨駛一葉孤舟,獨自走去。你清楚地聽到,一身又一身踏浪高歌。驀一回首,是汪倫的身影,不斷走近。一時,友誼溢滿了碧水,也溢滿了你的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你走了,帶走了一江友誼。在我眼中的李白,滿心情誼。 獨在異鄉,何人共酒?在月下,你獨自舉杯。於人,無人與你共酒。於心,無人把你賞識。你舉杯高歌」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何須共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孤影,豈非永遠的朋友?縱使千人離去,依有明月,孤影,守於己旁。「五花馬,千金裘,呼兒欲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在我眼中的李白,灑脫豪放。 李白,是你這詩仙,這青蓮居士,用豪情作巨筆,寫下了錦綉大唐。
㈥ 我眼中的李白作文50字
我心中的李白
李白是我最喜歡的詩人,在我的眼裡,發髻高聳、長袍飄然、左手握酒壺、右手舉酒杯,對著蒼茫的天空、對著一輪孤月,仰天大笑:「安能摧眉折腰侍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這樣慢慢的,心湖裡盪起片片漣漪,青蓮居士從遙遠的唐朝徐徐的向我走來.
我眼裡的李白不畏強權,才華絕世.少年時觀奇書、游神仙、好劍術,文武全才.然而唐玄宗只讓他侍詔翰林,做文字侍從之臣.仕途的不順,社會的黑暗,當朝皇帝沉溺於楊玉環的美色之中,夜夜笙歌,那裡管人民的疾苦、社稷的安康?李白的詩里流露出太多的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空有一腔熱血、滿腹經綸,卻不能才盡其用,然而,決不阿諛奉承、摧眉彎腰.借著酒勁讓楊貴妃寵愛的太監高力士為其脫靴磨墨,蔑視強權、挑戰皇威,嬉笑怒罵,何其痛快!
我眼中的李白是熱愛祖國山河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站在盛唐詩壇的最高峰,是風流倜儻的真名士!贊廬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現黃鶴樓美景「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字里行見又流露出童稚的想像力「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他的眼裡、他的字里流露出對祖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無限眷戀!
我眼裡的李白渴望從軍展抱負,憐惜守護邊關的將士.李白仗劍走四方,詩里透露出投軍抗敵的意願.「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對戍邊戰士的無限理解「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舍家離子,只為報效國家,奈何皇上不委以重任,只能獨自憂愁:「白發三千丈」多少的無奈,多少的凄涼,使得華發早生?
我眼中的李白珍惜愛情、重視友情,是個敢愛敢恨的性情中人!「妾發處覆額,折花門前倒,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沒有對美好愛情的忠貞不渝,怎能留下青梅竹馬的傳世佳句?「長相思,摧心肝」親愛的人啊,隔著千山萬水,讓點點思念隨著白雲飄進你的夢鄉!李白對朋友肝膽相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賀之章、杜甫都是他的知己、他的文友.
安史之亂,李白隱居廬山,應邀入幕永王門下,力主永王滅賊,不久永王敗北,李白因此入獄.至德二年,被判長流,此時李白已到暮年「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公元75年,被赦免,公元76年,與世長辭,終年62歲.一顆照亮世界文壇的巨星隕落了,但他的詩歌、他的才情卻在這滾滾紅塵中一代代的流傳下來,永不泯滅.
㈦ 作文 我眼中的李白
樓上夠完全的了
㈧ 小學生600字作文 我心目中的李白
我心目中的李白
中國人幾乎沒人不知道李白的,因為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為大詩人,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堪稱中國詩壇第一人。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游神仙,好劍術,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之章譽為「天上謫仙人」,後人又稱李謫仙。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作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李白性格傲岸不群,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三年後李白因遭讒毀,自請還山,離開長安。他只能游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為獲得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句。永王軍隊為唐肅宗消滅後,李白也受牽連入獄,後來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歲時,李白還請求從軍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卻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願,六十二歲時在他的族叔李陽冰家中死去,亦說落水自殺身亡。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沖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涌,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像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
正如眾多當時的文人一樣,李白一生的最大願望就是在朝為官,報效朝廷,這是幾乎所有中國文人讀書的最終目的,但是李白的仙人般的脫俗的氣質又使他不甘於做那種為作官而摧眉折腰事權貴,所以他的建功立業然後為民謀福祗,老來功成身退的夢想自始至終都沒有能實現,這是李白的悲哀,卻是中國文學的大幸!
身處李白的那個時代,懷才不遇已經成為了一種現象,就像當代的很多有才者往往不能跟走後門者相提並論一樣,官場上總有一套他們的為人處世的方法,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淀,同時又是中國國民劣根性的一個源頭(後世如范進)。李白從始至終都想有朝一日能成為皇帝御前大紅人,能為玄宗皇帝出謀劃策,維護江山社稷,這個夢想曾一度實現過。歷史的車輪是公正的,當你真正地了解到現實是如此殘酷的時候
李白是中國悲情文人的一個最典型的代表。中國文人的悲劇性結局一方面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另一方面,也是文人創作的一個最為根本的源泉:眾多的名家皆因懷才不遇才才憤而退隱山林或是厄而著書立說。據我了解,時下十分紅火的各種作家在唐朝是最次等的一種文人,這種文人是在既無官可做又連幕僚都做不成,或是性格太過傲慢不能為人所融的情況下才會退隱然後著書立說或是教書育人,李白就是這樣一類人中的代表,其實李白是可以憑借自己的才氣贏得很多他想要的東西的,但是他的性格使這些可能完全成為泡影。如果不是醉熏熏的讓高力士脫靴,讓楊玉環磨墨,也許李白在長安的日子再長久些,也許在這些再長一些的日子裡李白的文才很容易就會被玄宗所發現,也許哪一天玄宗高興了就會把李白叫過來跟他探討國家大事,這時候李白就可以大談而特談,把自己多年為治國所做的種種都告訴玄宗,說不準以後就會被重用......李白在長安的三年裡我想,應該一直都是這么想的,這也是很多的中國文人,其實應該說來是百分之百的懷才而未遇的文人都會做的一個夢。
幻想著有朝一日統治者能夠重用自己然後自己擁有報效國家的機會,等到功成名就了退隱山林是中國古代文人的一個很經典的人生模式,李白是這種模式的繼承者也是發揚光大者。但是這種模式使得中國文人的依賴性太強,很多時候簡直就是一個只為作官的傻子一樣的人,根本就沒有一點自主性,在現在看來,這種文人是根本不值得我們學習的。但是李白在成為繼承者與發揚者的同時,他又是「謫仙」,他的豪邁的個性和豁達使得他並沒有因無官可做,報國無門而整日鬱郁寡歡,相反的,李白這個豪俠在無官可做的情況下獲得了另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在我們今天看來最為令人羨慕的生活方式,到處游歷為人作詩。他雖有懷才不遇的憂憤,但因為性格的豪邁豁達,所以李白的詩中並沒有顯示出太多的對顯示的抱怨和不滿,看醉酒後的李白邀人《將進酒》:「鍾鼓饌玉不足貴,但原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略顯低落,讓人以為他要發作不滿的時候立馬回鋒一轉,「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愁也愁的如此豪邁,不愧為詩中之仙!
從李白這里我看到了很多的東西,總結起來,有兩點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就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出仕的思想,再者就是豪邁的根本不為情勢所動的豪邁的如仙的情懷,我不是太贊同前者的思想,我喜歡後者,羨慕後者,也希望自己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㈨ 我心目中的李白 這個作文怎麼寫(字數200)
李白,一個在中國文壇中響當當而且舉足輕重的人,他的詩用詞誇張,具有濃厚的浪內漫注意色彩,他容游歷過許多名山大川,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尤為熱愛,用他獨特的藝術手法將雄奇俊巍的山河躍然於紙上,當中也寄予他的願望及抱負。為國家效力,做一番事業可謂是當時讀書人
的最高意願,李白也不例外,然而官場里卑躬屈膝趨炎附勢的作風與他一身的傲骨實難相符,為此官場生涯並不長,但卻留下了不少宮廷趣事;李白是個灑脫的人,沒有悲觀失望,對國家興亡關注尤甚。
讓我認識李白的小學時候讀他的那首《靜夜詩》,在那時,我幼小的心靈振動了,短短二十五個字竟能表達出作者的思鄉之情,從此,我愛上了詩詞,通過詩詞讓我感受到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字藝術,李白在唐詩的造詣很高,從他的作品開始認識古詩詞文化在好不過了。
㈩ 我眼中的李白寫一篇作文800字
我心中的李白
李白是我最喜歡的詩人,在我的眼裡,發髻高聳、長袍飄然、左手握酒壺、右手舉酒杯,對著蒼茫的天空、對著一輪孤月,仰天大笑:「安能摧眉折腰侍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這樣慢慢的,心湖裡盪起片片漣漪,青蓮居士從遙遠的唐朝徐徐的向我走來......
我眼裡的李白不畏強權,才華絕世。少年時觀奇書、游神仙、好劍術,文武全才。然而唐玄宗只讓他侍詔翰林,做文字侍從之臣。仕途的不順,社會的黑暗,當朝皇帝沉溺於楊玉環的美色之中,夜夜笙歌,那裡管人民的疾苦、社稷的安康?李白的詩里流露出太多的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空有一腔熱血、滿腹經綸,卻不能才盡其用,然而,決不阿諛奉承、摧眉彎腰。借著酒勁讓楊貴妃寵愛的太監高力士為其脫靴磨墨,蔑視強權、挑戰皇威,嬉笑怒罵,何其痛快!
我眼中的李白是熱愛祖國山河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站在盛唐詩壇的最高峰,是風流倜儻的真名士!贊廬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現黃鶴樓美景「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字里行見又流露出童稚的想像力「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他的眼裡、他的字里流露出對祖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無限眷戀!
我眼裡的李白渴望從軍展抱負,憐惜守護邊關的將士。李白仗劍走四方,詩里透露出投軍抗敵的意願。「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對戍邊戰士的無限理解「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舍家離子,只為報效國家,奈何皇上不委以重任,只能獨自憂愁:「白發三千丈」多少的無奈,多少的凄涼,使得華發早生?
我眼中的李白珍惜愛情、重視友情,是個敢愛敢恨的性情中人!「妾發處覆額,折花門前倒,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沒有對美好愛情的忠貞不渝,怎能留下青梅竹馬的傳世佳句?「長相思,摧心肝」親愛的人啊,隔著千山萬水,讓點點思念隨著白雲飄進你的夢鄉!李白對朋友肝膽相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賀之章、杜甫都是他的知己、他的文友。
安史之亂,李白隱居廬山,應邀入幕永王門下,力主永王滅賊,不久永王敗北,李白因此入獄。至德二年,被判長流,此時李白已到暮年「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公元75年,被赦免,公元76年,與世長辭,終年62歲。一顆照亮世界文壇的巨星隕落了,但他的詩歌、他的才情卻在這滾滾紅塵中一代代的流傳下來,永不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