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中學優秀作文陶器

中學優秀作文陶器

發布時間:2021-01-09 21:46:06

⑴ 妙筆生花作文300字,小豬陶器工藝品

妙筆生花

早晨,媽媽給我買了一件白色T恤衫,我看了看,呀,真漂亮!我對這回份禮物十分的滿意答!上面畫著一隻小兔子正在畫畫,太可愛啦。美中不足的是:它沒有顏色。我看了嘟著嘴巴說:「我不喜歡,你把它退回去!」只聽媽媽笑眯眯地說:「別急,你再看看。」我掂了掂這件T恤衫,咦!怎麼還挺有分量的?我把它翻過來,原來它的反面還有一盒6色的水彩筆,再仔細一看,盒子上還寫著五個字「塗布水彩筆」,我頓時明白了這件衣服是讓你專門配備的水彩筆上色,真新鮮。


我想:現在的衣服真新奇,我可以隨心所欲地塗嘍。我又仔細想了想:這么好看的衣服萬一塗錯了,那可就不漂亮了。我先把小兔子塗上黃色,畫架塗上紫色,嗯,花塗什麼顏色呢?塗粉紅色吧。我刷刷往上塗,不一會兒,我就塗好了。我看著我的「傑作」,彷彿在看一份稀罕的寶物似的,笑眯眯的,好不高興。


媽媽看著它,笑著說:「塗得不錯。「真好看,真不愧是學美術的,就是不一樣。」爸爸誇了一句。我聽了,美滋滋的,心裡像灌了蜜似的。


我望著我的「得意之作」,想:原來勞動後的果實,是那樣甜,那樣美。


⑵ 小豬陶器工藝品的作文

今天,我們來到市少年宮中心的陶藝館做陶器。剛剛進入大廳,就看到裡面陳列著各種各樣的陶器,真是漂亮極了。有小巧玲瓏的拖鞋,有色彩艷麗的筆筒,有栩栩如生的小動物……五顏六色,精緻好看。能看出每一件作品都是製作者用心去做的。
到了我們製作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大塊泥巴,我想好了要製作一個筆筒,我先從泥巴上捏下來一點,揉成球。再把它放在製作台上,小心翼翼的用手掌壓下去,就成了一個大圓餅了,這樣一個筆筒底就做好了。我高興的拍著手,我又從泥巴上捏下一小塊泥巴揉成條,圍著底一圈一圈的繞上去,可是每次揉的時候,都是一邊小一邊大。這樣就反復修改了很多次。
當我快沒有耐心的時候,老師過來了,他告訴我,不要灰心,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認真去做,馬上就會成功的。聽了老師的話,我又有了信心。開始做起來,這次我是兩手均勻用力一起搓,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把條搓均勻了。接著我一條一條的圍在底上,又把上面做了一個心形的小裝飾。因為我的兩手配合默契,所以我很快就完成了一個漂亮的筆筒。並在底部刻上了我的名字。最後我又選擇了閃亮的綠色和淡黃色塗在了製作好的筆筒上。我正想盼望著能到燒制的時候,老師卻說由於時間的關系燒制的過程就讓師傅們幫我們完成了。
現在我真盼望時間過得快一點,能早點見到我親手製作的美麗筆筒。

⑶ 求寫一茶壺(陶器)的作文

有一個很傲氣的茶壺為自己的瓷感到驕傲,為自己的長嘴巴驕傲,為自己的寬把手驕

傲。他前後都有點東西;前邊是壺嘴,後邊是把手,他總是講這個。可是他總不提他的蓋

子,原來蓋子被摔碎過,是粘起來的,算是缺點,而一個人是不樂於談自己的缺點的。可是

別的東西卻是要說的。杯子、奶油罐和糖罐,整套茶具記得茶壺蓋的脆弱當然比記得他漂亮

的壺嘴和講究的把手要清楚得多。茶壺很明白這一點。「我知道他們!」他在心裡說,「我

當然也知道我的缺點,而且我也承認,這裡面有我的虛心、我的謙讓。缺點我們都是有的,

但大家也有自己的天賦。杯子有把,糖罐有蓋,我既有把又有蓋,前面還有一個他們決不會

有的東西。我有一個嘴巴,它使我成了茶桌上的皇後。糖罐和奶油罐負有責任,是增加美味

的女僕,而我是付出者,是女主人。我把幸福分給人類中的口渴者。在我的體內,中國茶葉

泡在滾開的毫無味道的水中。」

這些都是茶壺在他血氣方剛的青年時代說的。他立在擺好茶具的桌上,一隻最纖秀的手

把他揭開。不過長著最纖秀的手的人卻很笨拙,茶壺掉了下去,壺嘴折了,壺把斷了,蓋子

就不值一提了,關於他已經講得夠多的了。茶壺暈乎乎地躺在地上,沸水從裡面流了出來,

他摔的這一跤是很重的,最糟的是,他們笑他,而不是笑那笨拙的手。

「這事我會永遠記住的!」茶壺後來在談到自己的生活經歷時說。「我被人稱為殘廢,人擱到了旮旯里。後來當一位老婦人來要飯的時候,又被送給了她。我淪入貧寒,站在那

里不知所措,里外都如此。不過,就在我這樣站立的時候,我的生活開始好轉。可是,我原

來是那樣,現在卻變成了完全不同的另一樣。我的身體裡面裝進了土,對一個茶壺來說,就

是被埋掉了。不過,土裡放了一個球莖。誰放的,誰給的,我不知道。但不容置疑的是,它

代替了中國茶葉和滾開的水,代替了被摔斷的把兒和嘴兒。球莖躺在土裡,躺在我身體里。

它成了我的心臟,我的活心臟。我以前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心臟。我有了生命,有了力量,有

了精神。脈搏跳動起來了,球莖發了芽,很快就有思想有感覺了。它開放出花,我看到了

它,我扶持著它,在它的美貌中我忘卻了自己。為別人忘掉自己是幸福的!它沒有感謝我,

沒有想到我――它受人羨慕和稱贊。我非常高興,它必定也一樣高興。有一天我聽說它該換

個好一些的花盆。有人攔腰打我,我痛極了,可是花到了一個好一些的花盆裡,我被扔到了

院子里,成了一堆舊碎片躺在那裡。但是我的記憶還在,它是不會喪失的。」

⑷ 對陶瓷的認識..作文300字的! 求一篇例文...急~!!!!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進程--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從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地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片來看,在中國陶器的產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乾後,用火燒出來的,是泥與火的結晶。我們的祖先對粘土的認識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原始社會的生活中,祖先們是處處離不開粘土,他們發現被水浸濕後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曬干後變得堅硬起來。對於火的利用和認識歷史也是非常遠久的,大約在205萬年至70萬年前的元謀人時代,就開始用火了。先民們在漫長的原始生活中,發現曬乾的泥巴被火燒之後,變得更加結實、堅硬,而且可以防水,於是陶器就隨之而產生了。陶器的發明,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做斗爭的新的一頁,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從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來看,陶器中的精品有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1萬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紅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殼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還有秦代的兵馬俑、漢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產迅猛發展,制陶業趨於沒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種仍然具有獨特的魅力,如宋、遼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壺、琉璃、法花器及廣東石灣的陶塑等,都是別具一格,倍受贊賞。
但是陶器始終是文明初級階段的低級產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註定了它逐漸被歷史淘汰的命運。
瓷器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勤勞智慧的中國先民們點土成金,寫下光輝燦爛的篇章,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亨有盛譽的中華古瓷,已成為世界各大博物館里的明珠,也將越來越廣泛地成為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的研究對象,並受到廣大收藏家和陶瓷愛好者的珍重。
中國瓷器的發明和發展,是有著從低級到高級,從原始到成熟逐步發展的過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已出現了原始青瓷,再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到東漢時期終於擺脫了原始瓷器狀態,燒制出成熟的青瓷器,這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發展,到了唐朝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的進步促進了制瓷業的發展,如北方邢窯白瓷「類銀類雪」,南方越窯青瓷「類玉類冰」。形成「北白南青」的兩大窯系。同時唐代還燒制出雪花釉、紋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貼花裝飾等品種。
宋代是我國瓷器空前發展的時期,出現了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局面,瓷窯遍及南北各地,名窯迭出,品類繁多,除青、白兩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繪瓷紛紛興起。舉世聞名的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的產品為世所珍。還有耀州窯、湖田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磁州窯等產品也是風格獨特,各領風騷,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好局面,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元代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統理窯務,發明了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燒制出大型瓷器,並成功地燒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紅及樞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燒製成功,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宋、金時戰亂後遺留下來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窯仍然繼續生產,其中龍泉窯比宋時更加擴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龍泉窯的上乘之作。還有「金絲鐵線」的元哥瓷,應是仿宋官窯器之產物,也是曠世希珍。
明代從洪武35年開始在景德鎮設立「御窯廠」,200多年來燒制出許許多多的高、精、尖產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銅紅釉、成化的鬥彩、萬曆五彩等都是希世珍品。御窯廠的存在也帶動了民窯的進一步發展。景德鎮的青花、白瓷、彩瓷、單色釉等品種,繁花似錦,五彩繽紛,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還有福建的德化白瓷產品都十分精美。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發展臻於鼎盛,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景德鎮瓷業盛況空前,保持中國瓷都的地位。康熙時不但恢復了明代永樂,宣德朝以來所有精品的特色,還創燒了很多新的品種,並燒制出色澤鮮明翠碩、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的青花。郎窯還恢復了失傳200多年的高溫銅紅釉的燒制技術,郎窯紅、缸豆紅獨步一時。還有天蘭、灑蘭、豆青、嬌黃、仿定、孔雀綠、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時創燒的琺琅彩瓷也聞名於世。
雍正朝雖然只有13年,但制瓷工藝都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緻,成為與號稱「國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種。
乾隆朝的單色釉、青花、釉里紅、琺琅彩、粉彩等品種在繼承前新的基礎上,都有極其精緻的產品和創新的品種。
乾隆時期是我國制瓷業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到嘉慶以後瓷藝急轉直下。尤其是道光時期的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力衰竭,制瓷業一落千丈,直到光緒時稍微有點迴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清王朝壽終正寢。長達數千年的中國古陶瓷發展史,並至此落下帷幕。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古陶瓷發展史,它雖然是以衰退而告終,但是它給後人留下的這份珍貴而又豐富的遺產,將永遠放射出燦爛的光輝。

2
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
早在歐洲掌握制瓷技術之前一千多年,中國已能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從我國陶瓷發展史來看,一般是把「陶瓷」這個名詞一分為二,為陶和瓷兩大類。通常把胎體沒有緻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製品,不論是有色還是白色,統稱為陶器。其中把燒造溫度較高,燒結程度較好的那一部分分稱為「硬陶」,把施釉的一種稱為「釉陶」。相對來說,經過高溫燒成、胎體燒結程度較為緻密、釉色品質優良的粘土或瓷石製品稱為「瓷器」。對中國傳統陶瓷的發展,經歷過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種類繁雜,工藝特殊,所以,對中國傳統陶瓷的分類除考慮技術上的硬性指標外,還需要綜合考慮歷來傳統的習慣分類方法,結合古今科技認識上的變化,才能更為有效地得出歸類結論。
從傳說中的黃帝堯舜及至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是以彩陶來標志其發展的。其中有較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肅發現的稍晚的馬家窯與齊家文化等等,解放後在西安半坡史前遺址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嘆為觀止。相傳堯傳天下於舜,舜傳天下於夏禹,禹則傳給其子,開始了所謂的「家天下」。夏傳至桀,暴虐無道,商湯將之放遂,自立為帝,所以以征討得天下者,自湯開始。商得天下後統治達六百餘年(約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1世紀前後),一直到紂王。後被武王征伐,紂王自殺,於是天下歸於周。周朝的統治時期大致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221年,事實上的有效統治在公元前771年就已結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稱為戰國時期,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崛起,大一統之中國開始,但秦王朝只持續到公前206年,就被漢朝所取代。在這千數百年間,除日用餐飲器皿之外,祭祀禮儀所用之物也大為發展。
從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間的漢朝,藝術家和工匠們的創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屬為主,陶器受到了更為確切的重視。在這一時期,燒造技藝有所發展,較為堅致的釉陶普遍出現,漢字中開始出現「瓷」字。同時,通過新疆、波斯至敘利亞的通商路線,中國與羅馬帝國開始交往,促使東西方文化往來交流,從此一時期的陶瓷器物中也可以看出外來影響的端倪。佛教也至此時傳入我國。
六朝時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興起的佛教藝術對陶瓷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顯痕跡。公元581年隋朝奪取了權力,結束了長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統治到公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分認為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時期。陶瓷的工藝技術改進巨大,許多精細瓷器品種大量出現,即使用當今的技術鑒測標准來衡量,它們也算得上是真正的優質瓷器。唐末大亂,英雄竟起,接踵而來的是一個朝代爭奪局面,即五代,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公元960年。連年戰亂中卻出現了一個陶瓷新品種——柴窯瓷,質地之優被廣為傳頌,但傳世者極為罕見。
陶瓷業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發展,並開始對歐洲及南洋諸國大量輸出。以鈞、汝、官、哥、定為代表的眾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窯在全國各地興起,產品在色品種日趨豐富。由於東北的(遼)契丹族和(金)女真族的入侵,宋的統治者被迫南遷,再後則被蒙古族所滅。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樞府窯出現,景德鎮開始成為中國陶瓷產業中心,其名聲遠揚世界各地。景德鎮生產的白瓷與釉下藍色紋飾形成鮮明對比,青花瓷自此起興文化在以後的各個歷史時期也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明朝統治從1368年開始,直到1644年。這一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製造業在世界上是絕對最好的,在工藝技術和藝術水平上獨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窯、浙江的龍泉窯、河北的磁州窯也都以各自風格迥異的優質陶瓷蜚聲於世。隨著明朝最後一個皇帝的自殺身亡,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從吳三桂召滿清大軍入關到1911年清室覆滅,滿清統治垂二百餘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認為是整個清朝統治下陶瓷業最為輝煌的時期,工藝技術較為復雜的產品多有出現,各種顏色釉及釉上彩異常豐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敗,國運衰落,人民貧困,中國的陶瓷製造業日趨退化。
民國成立以後,各地相繼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機構,但產品除沿襲前代以外,就是簡單照搬一些外國的設計,毫無發展可言。民國初,軍閥袁世凱企圖復辟帝制,曾特製了一批「洪憲」年號款識的瓷器,這批瓷器在技術上不可謂不精,以粉彩為主,風格老舊。由於內戰頻仍,外國入侵,民不聊生,整個陶瓷工業也全面敗落,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前,未出現過讓世人注目的產品。

3

從古到今,盡管世界各民族對美的鑒賞千差萬別,但是,卻都能以某種方式獲得對美的享受。 遠在九千多年前,中國先民在從事漁獵、農業生產活動的同時,不但開始可最原始的建築活動,並且隨著火的發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長期勞動實踐中,伴隨著無數次時間與成功的體驗,開始製造和使用成為中國古文化之一的藝術創造物陶器,並揭開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石器時代」。盡管因時代、地區或民族的差異,由於其他條件的種種影響,陶器的形式、風格發生過多樣變化,也各自產生了很多特點,但卻都表達著自己的時代精神,而這種精神在新石器時代首先表現在陶器的器形與紋飾和質地的感覺上。新石器時代中期中國制陶業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藝術,各個地區文化彼此影響、相互交流、或繼承發展,再中國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共同又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 美來自於生活,制陶者正是從表現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間接表現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繪了現實生活的風俗和風貌。 以彩陶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後,以山東為中心的龍山文化的另一類文化遺存方式出現。這個時期制陶業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藝術。龍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無益的崇飾。全憑器體自身的黑色取勝,它以「通體漆黑」閃閃發亮為最佳境界,器體有時略加點綴凹凸璇紋或鏤孔與塑造燒制結合,體現出一種單純的質朴美。進入商代,模仿同時期青銅器紋樣與器型的白陶出現了,在當時它是比青銅器更為豪華的工藝,器形幾乎全是禮器。尤其富有特點的是波狀雷紋、勾連雷紋和一種怪異人形雲雷紋。是人類文化上罕見的工藝美術品。商周時期的制陶工藝沒有顯著的進步,藝術性也沒有多少發展,從戰國時期開始,我國進入了漫長的封建社會。空心磚的生產是戰國陶工的一項重要創造。 由於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土地廣袤,各地因地理位置或其它因素的不同而陶瓷用品也有很大差別,從質地來看,我國東南海沿海一帶的百越地區,盛行灰陶、印紋硬陶和原始陶器,而其它地區則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陶次之。 在日用陶器中,主要是泥制灰陶。灰陶的陶土含有一定的砂粒,燒成溫度高,陶質堅硬,多呈灰色或黑灰色。與此同時,在長江下游的地區和珠江流域的廣東、廣西等地區普遍使用著印紋硬陶。但由於印紋硬陶質地粗糙,不宜作飲食器皿,故極大多數是容器。 「六王畢,四海一「。秦漢時期也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秦代陶俑以其完美的藝術形式,生動逼真的神態,深刻揭示了各種人物的內心世界,不僅表明了我雕塑藝術現實主義傳統的久遠和我國古代制陶水平之高,並且還為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深沉雄大的民族風格。 在彩繪風格方面,漢代彩繪陶一改戰國彩繪陶流麗生動,熱烈奔放之作風,轉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韻。畫面鋪天蓋地,色彩富麗絢爛。 到了唐代經濟的繁榮發展,政治的長期穩定和民族意志的高昂,是唐代的各個方面無不空前的繁榮和提高,陶瓷藝術最能表達這種盛唐氣象的就是唐三彩釉陶。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就是製造它的那個時代的藝術記錄和唐人生活情趣的風情畫。

⑸ 跪求一篇做陶器的400字的作文

做陶器

今天,我們來到市少年宮中心的陶藝館做陶器。剛剛進入大廳,就看到裡面陳列著各種各樣的陶器,真是漂亮極了。有小巧玲瓏的拖鞋,有色彩艷麗的筆筒,有栩栩如生的小動物……五顏六色,精緻好看。能看出每一件作品都是製作者用心去做的。
到了我們製作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大塊泥巴,我想好了要製作一個筆筒,我先從泥巴上捏下來一點,揉成球。再把它放在製作台上,小心翼翼的用手掌壓下去,就成了一個大圓餅了,這樣一個筆筒底就做好了。我高興的拍著手,我又從泥巴上捏下一小塊泥巴揉成條,圍著底一圈一圈的繞上去,可是每次揉的時候,都是一邊小一邊大。這樣就反復修改了很多次。
當我快沒有耐心的時候,老師過來了,他告訴我,不要灰心,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認真去做,馬上就會成功的。聽了老師的話,我又有了信心。開始做起來,這次我是兩手均勻用力一起搓,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把條搓均勻了。接著我一條一條的圍在底上,又把上面做了一個心形的小裝飾。因為我的兩手配合默契,所以我很快就完成了一個漂亮的筆筒。並在底部刻上了我的名字。最後我又選擇了閃亮的綠色和淡黃色塗在了製作好的筆筒上。我正想盼望著能到燒制的時候,老師卻說由於時間的關系燒制的過程就讓師傅們幫我們完成了。
現在我真盼望時間過得快一點,能早點見到我親手製作的美麗筆筒。

⑹ 觀察小豬陶器作文100字

我家有兩來頭可愛無自比的小豬,他們是我生日的時候,表姐從杭州帶來的。
他們憨態可掬,一幅惹人喜愛的樣子,其中一個躺著,一隻手貼在臉上,另一隻手放在地上,正在呼呼地睡覺,它的頭稍微往上抬,咧著嘴笑,彷彿在做一個美好的夢:它看見自己的眼前有一大堆金銀財寶在晃悠,它想:難道天上會掉陷餅?如果真是這樣,那我豈不是變成財神豬了,天天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它想著想著,越想越興奮……
另一頭豬是一副饞樣,一隻手放在嘴邊,它的眼睛注視著前方,似乎看到了美味佳餚,看著它讓我想起了電視劇《西遊記》劇中的豬八戒。真是雕刻得惟妙惟肖。
這兩頭豬是腦袋、身體、尾巴組成的。豬頭的上方有兩片葉子般的耳朵,短而細的眼睫毛下,是一雙芝麻般的眼睛,愛心般的鼻子和月亮般的小嘴,豬的身體光滑無比,摸上去無比舒服。最有意思的是豬蹄,居然是粉紅色的。
這兩頭豬是用陶瓷做的,只有拳頭般大小。
這兩頭豬一直坐在我的房間里,天天對我微笑,每當我寂寞的時候,都會拿著這兩頭豬把玩。
這兩頭豬一直在我身邊,陪伴著我,彷彿是我的知心朋友。

⑺ 高考作文如何寫得深刻

有人問,一篇文章怎樣就深刻了?
我一直認為,文章的深刻,其實就是作者思想的深刻,沒有作者深刻的思想,當然也就無法談到一篇文章的深刻。
同樣一件事,你我都能敘述明白,而深刻,就是高出敘述之外的那部分思想。說清楚,說明白,只是作文中的基礎等級,要想取得發展等級的分數,必須有超常的思考,超常本身就是一種創新了。
昨天讀到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陶器與紙屑》。文章的前半部分的敘述,可算是基礎等級,敘述了他買陶器帶陶器的經過結果,寫他為了攜帶方便,拋棄了那些用來保護陶器的紙箱、碎紙和破報紙,結果,一個踉蹌,果然破壞了陶器,他為此後悔不跌。一般文章寫到後悔就為止了,可林清玄卻從整個過程里展開了對生命歷程的思考:
生命的歷程也是如此,在珍貴的事物周圍總是包著很多看似沒有意義,隨手可以舍棄的東西,但我們不能忽略其價值,因為沒有了它們,我們的成長就不完整,就無法把珍貴的東西少年帶到中年,成為有智慧的人,同樣的,我們也不能忽視那些人生里的負面因素,沒有負面因素的人生,就得不到教訓、啟發、鍛煉,乃至於成長了。
對於一朵美麗的花,它腳下卑賤的泥土是一樣珍貴的。
對於一道絢爛的彩虹,它前面的烏雲與暴雨是一樣有意義的。
對於一場精彩的電影,它周圍的黑暗與它是同等價值的。
——這就是一篇文章得以深刻的部分,也就是一般文章需要再上的一個台階,也就是發展等級。而從紙屑破報紙之類聯想到我們身邊的很多看似沒意義,隨手可以丟棄的東西,甚至我們身邊的一些負面因素,這這種思維本身就是一種創新,且很能啟迪讀者的思維,且對人世產生思考。至於文章的豐富與文采,通過閱讀積累和寫作練習,就可以提高的,這里就不必再說了,結尾那三段詩一樣的句子,既是思維的進一步發散,也是深刻的拓展和文採的展現。
要想把一篇文章寫深刻,除了具備豐富的知識底蘊,還要有非常人的眼光和思維角度。眼界決定境界,思維角度和品質決定文章的深刻與否。
思維的角度需要一定的發散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比如《陶器與紙屑》一文,記敘之後的議論,作者可思考的角度有「陶器」與「紙屑」兩個角度,而作者抓住的是最容易被忽略被拋棄的紙屑,通過談其不能忽略的「價值」,進而聯想到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那些負面因素,使文章有了直抵人性的思考價值,極易喚起讀者的共鳴。其中的看似無用,其實作用不可忽視,又包含著很深刻的辯證思維和邏輯思考。結尾三段,花與泥土、彩虹與烏雲暴雨、電影與黑暗,則更是一種由此及彼的思維發散,使文章更有了一層深刻而又廣泛的意義。
思維的品質是需要培養的,思維品質與一個人的思維習慣,生活經歷、閱讀經歷,和對事情的見解有關。《語文課標》要求學生「學會多角度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的經歷和情感,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思考」,這些都有助於學生思維品質的形成。有了一定的思維品質,學生逐漸就具有了以小見大、比較鑒別、由表及裡的思維能力。這些都是一篇文章得以深刻的基礎。
陸游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作文也是這樣,有些作文的技巧,其實不在作文本身,而在一定的思維品質和習慣。讀此篇小文,頓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如一道稍高的台階,差距就在那裡,由此可以清晰一觀。但要真正踏上「深刻」這一新的台階,還是要在思維的培養上下一番工夫的。
記之,以備為作文等級評說材料之用,並感嘆平時為文之淺薄,行文此境界吾不逮也!

⑻ 描寫中國瓷器的作文500字左右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詞已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因為其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制工藝上都尚顯粗糙,燒制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所以一般稱其為"原始瓷"。
瓷器脫胎於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燒制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燒制瓷器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須是富含石英和絹雲母等礦物質的瓷石、瓷土或高嶺土;二是燒成溫度須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溫下燒成的釉面。這件原始青瓷尊是原始瓷器的一個典型代表。器口作喇叭狀,無肩,深腹束腰,底部有外撇的圈足。胎體堅硬,厚薄均勻,造型規整。器內外均施有青黃色釉,胎體與釉層結合緊密,底部無釉處露出淺灰白色的瓷胎。外壁裝飾的紋飾排列整齊、樸素雅緻。此尊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原始瓷作為陶器向瓷器過渡時期的產物,與各種陶器相比,具有胎質緻密、經久耐用、便於清洗、外觀華美等特點,因此發展前景廣闊。原始瓷燒造工藝水平和產量的不斷提高,為後來瓷器逐漸取代陶器,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礎。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的鈞窯、哥窯、官窯、汝窯和定窯並稱為五大名窯。被稱為瓷都的江西景德鎮在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潔白的瓷體上敷以藍色紋飾,素雅清新,充滿生機。青花瓷一經出現便風靡一時,成為景德鎮的傳統名瓷之冠。與青花瓷共同並稱四大名瓷的還有青花玲瓏瓷、粉彩瓷和顏色釉瓷。另外,還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⑼ 瓷器作文800字,介紹完整瓷器的演變過程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因為其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制工藝上都尚顯粗糙,燒制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所以一般稱其為「原始瓷」。
瓷器脫胎於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漢族先民在燒制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燒制瓷器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須是富含石英和絹雲母等礦物質的瓷石、瓷土或高嶺土;二是燒成溫度須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溫下燒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為陶器向瓷器過渡時期的產物,與各種陶器相比,具有胎質緻密、經久耐用、便於清洗、外觀華美等特點,因此發展前景廣闊。原始瓷燒造工藝水平和產量的不斷提高,為後來瓷器逐漸取代陶器,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礎。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被稱為瓷都的江西景德鎮在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潔白的瓷體上敷以藍色紋飾,素雅清新,充滿生機。青花瓷一經出現便風靡一時,成為景德鎮的傳統名瓷之冠。與青花瓷共同並稱四大名瓷的還有青花玲瓏瓷、粉彩瓷和顏色釉瓷。另外,還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高級瓷器擁有遠高於一般瓷器的製作工藝難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為古代中國的特產奢侈品之一,瓷器通過各種貿易渠道傳到各個國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為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中國古代瓷器有曾拍出天價的精品,但部分國寶級瓷器並不在中國國內。歐美人士在結婚時,便特別喜歡送贈高級瓷器茶具。

閱讀全文

與中學優秀作文陶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