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馬克思17歲的中學作文對你有什麼人生啟迪
當時,馬克思和他的同學就要畢業,面臨著升學和就業的問題,大家都在考慮自己的前途。馬克思與其他同學的想法不同,他沒有考慮選擇哪種具體職業,而是把這個問題提高到對社會的認識和對生活的態度上加以考慮和回答。其回答,對於當代中國的大學生而言,至少具有如下啟示:
其一,追求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馬克思認為,在選擇職業時必須考慮的最重要的原則,是生活和工作的目標。一個人如果僅僅從利己主義的原則出發,只考慮如何滿足個
- 3 -
人的慾望,雖然也有可能成為出色的詩人、聰明的學者、顯赫一時的哲學家;可是,他絕不能成為偉大的人物,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我們在進行價值判斷時,不僅要判斷事物對個人的意義,更要認識事物對群體、社會的意義。因為人們需要的產生、發展和滿足,都要通過社會才能實現。評價客體的社會價值的尺度是社會的需要,也就是反映社會發展規律、符合社會發展趨勢、推動社會進步的需要。為人類服務,這是少年馬克思的崇高理想,也是馬克思在中學畢業作文中所闡述的主要思想。在漫長的斗爭歲月中,他始終不渝地忠實於少年時代的誓言。他的一生,就是為人類服務的最光輝的榜樣。
其二,追求個人理想與人類遠大理想的統一。馬克思在作文中,並不否認個人追求幸福理想的價值,但他更看重的是追求人類幸福的意義。一個社會不能沒有理想,一個人也不能沒有理想。個人的理想必須同社會發展進步的大趨勢相一致。共產主義理想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社會理想,是人類最偉大的社會理想。當代大學生肩負著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重任。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我們要把追求個人理想與追求社會理想結合起來,把追求共同理想與追求遠大理想結合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❷ 馬克思17歲寫的一篇文章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如下:自然本身給動物規定了它應該遵守的活動范圍,動物也就安分地在這個范圍內活動,而不試圖越出這個范圍,甚至不考慮有其它范圍存在。神也給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標──使人類和他自己趨於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尋找可以達到這個目標的手段;神讓人在社會上選擇一個最適合於他、最能使他和社會變得高尚的地位。
這種選擇是人比其它創造物遠為優越的地方,但同時也是可能毀滅人的一生、破壞他的一切計劃並使他陷於不幸的行為。因此,認真地權衡這種選擇,無疑是開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願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聽天由命的青年的首要責任。
每個人眼前都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至少在他本人看來是偉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內心深處的聲音,認為這個目標是偉大的,那它實際上也是偉大的,因為神決不會使世人完全沒有引導者;神輕聲地但堅定地作啟示。
但是,這聲音很容易被淹沒;我們認為是熱情的東西可能倏忽而生,同樣可能倏忽而逝。也許,我們的幻想驀然迸發,我們的感情激動起來,我們的眼前浮想聯翩,我們狂熱地追求我們以為是神本身給我們指出的目標;但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東西很快就使我們厭惡,於是,我們便感到自己的整個存在遭到了毀滅。
因此,我們應當認真考慮:我們對所選擇的職業是不是真的懷有熱情?發自我們內心的聲音是不是同意選擇這種職業?我們的熱情是不是一種迷誤?我們認為是神的召喚的東西是不是一種自我欺騙?不過,如果不對熱情的來源本身加以探究,我們又怎麼能認清這一切呢?
偉大的東西是閃光的,閃光會激發虛榮心,虛榮心容易使人產生熱情或者一種我們覺得是熱情的東西;但是,被名利迷住了心竅的人,理性是無法加以約束的,於是他一頭栽進那不可抗拒的慾念召喚他去的地方;他的職業已經不再是由他自己選擇,而是由偶然機會和假象去決定了。
我們的使命決不是求得一個最足以炫耀的職業,因為它不是那種可能由我們長期從事,但始終不會使我們感到厭倦、始終不會使我們勁頭低落、始終不會使我們的熱情冷卻的職業,相反,我們很快就會覺得,我們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我們的理想沒有實現,我們就將怨天尤人。
但是,不僅虛榮心能夠引起對某種職業的突然的熱情,而且我們也許會用自己的幻想把這種職業美化,把它美化成生活所能提供的至高無上的東西。我們沒有仔細分析它,沒有衡量它的全部分量,即它加在我們肩上的重大責任;我們只是從遠處觀察它,而從遠處觀察是靠不住的。
在這里,我們自己的理性不能給我們充當顧問,因為當它被感情欺騙,受幻想蒙蔽時,它既不依靠經驗,也不依靠更深入的觀察。然而,我們的目光應該投向誰呢?當我們喪失理性的時候,誰來支持我們呢?
是我們的父母,他們走過了漫長的生活道路,飽嘗了人世辛酸。──我們的心這樣提醒我們。
如果我們經過冷靜的考察,認清了所選擇的職業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難以後,仍然對它充滿熱情,仍然愛它,覺得自己適合於它,那時我們就可以選擇它,那時我們既不會受熱情的欺騙,也不會倉促從事。
但是,我們並不總是能夠選擇我們自認為適合的職業;我們在社會上的關系,還在我們有能力決定它們以前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開始確立了。
我們的體質常常威脅我們,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視它的權利。
誠然,我們能夠超越體質的限制,但這么一來,我們也就垮得更快;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是冒險把大廈建築在殘破的廢墟上,我們的一生也就變成一場精神原則和肉體原則之間的不幸的斗爭。但是,一個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爭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禦生活的猛烈沖擊,怎能安靜地從事活動呢?然而只有從安靜中才能產生出偉大壯麗的事業,安靜是唯一能生長出成熟果實的土壤。
盡管我們由於體質不適合我們的職業,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很少能夠愉快地工作,但是,為了克盡職守而犧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勵著我們不顧體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們選擇了力不勝任的職業,那麼我們決不能把它做好,我們很快就會自愧無能,就會感到自己是無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會成員。由此產生的最自然的結果就是自卑。還有比這更痛苦的感情嗎?還有比這更難於靠外界的各種賜予來補償的感情嗎?自卑是一條毒蛇,它無盡無休地攪擾、啃嚙我們的胸膛,吮吸我們心中滋潤生命的血液,注入厭世和絕望的毒液。
如果我們錯誤地估計了自己的能力,以為能夠勝任經過較為仔細的考慮而選定的職業,那麼這種錯誤將使我們受到懲罰。即使不受到外界的指責,我們也會感到比外界指責更為可怕的痛苦。
如果我們把這一切都考慮過了,如果我們的生活條件容許我們選擇任何一種職業,那麼我們就可以選擇一種使我們獲得最高尊嚴的職業,一種建立在我們深信其正確的思想上的職業,一種能給我們提供最廣闊的場所來為人類工作,並使我們自己不斷接近共同目標即臻於完美境界的職業,而對於這個共同目標來說,任何職業都只不過是一種手段。
尊嚴是最能使人高尚、使他的活動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更加崇高品質的東西,是使他無可非議、受到眾人欽佩並高出於眾人之上的東西。
但是,能給人以尊嚴的只有這樣的職業,在從事這種職業時我們不是作為奴隸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領域內獨立地進行創造;這種職業不需要有不體面的行動(哪怕只是表面上不體面的行動),甚至最優秀的人物也會懷著崇高的自豪感去從事它。最合乎這些要求的職業,並不總是最高的職業,但往往是最可取的職業。
但是,正如有失尊嚴的職業會貶低我們一樣,那種建立在我們後來認為是錯誤的思想上的職業也一定會成為我們的沉重負擔。
這里,我們除了自我欺騙,別無解救辦法,而讓人自我欺騙的解救辦法是多麼令人失望啊!
那些主要不是干預生活本身,而是從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職業,對於還沒有確立堅定的原則和牢固的、不可動搖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險的,當然,如果這些職業在我們心裡深深地紮下了根,如果我們能夠為它們的主導思想而犧牲生命、竭盡全力,這些職業看來還是最高尚的。
這些職業能夠使具有合適才乾的人幸福,但是也會使那些不經考慮、憑一時沖動而貿然從事的人毀滅。
相反,重視作為我們職業的基礎的思想,會使我們在社會上佔有較高的地位,提高我們自己的尊嚴,使我們的行為不可動搖。
一個選擇了自己所珍視的職業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稱職時就會戰戰兢兢──這種人單是因為他在社會上所處的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會使自己的行為保持高尚。
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守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會彼此敵對、互相沖突,一種利益必定消滅另一種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這樣的:人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達到完美。
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的學者、偉大的哲人、卓越的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的、真正偉大的人物。
歷史把那些為共同目標工作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稱為最偉大的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誨我們,人人敬仰的典範,就曾為人類而犧牲自己──有誰敢否定這類教誨呢?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❸ 作文1300字:我對馬克思的第一印象
徹底地激起了中國人的愛國熱情,近百年的民族怨氣如火山般爆發,資本主義制度在中國雖然才實行幾年時間,但它的弊端已毫無保留地暴露在國人面前。為了救國,為了實現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願望,仁人志士們再次開始了救國圖存,尋求改革的道路。俄國的十月革命為這個瀕近滅亡的國家帶來希望,南陳北李開始堅定信念,到處宣揚馬克思主義學說,企圖用馬克思主義拯救中國。就這樣,李大釗先生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如約在《新青年》上見面,它的出現,如星星之火般成燎原之勢,激勵著無數的中國人信仰馬克思主義,從而走上了共產主義道路。如果說林則徐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中國人,那麼,毫無疑問,李大釗是使中國走上馬克思主義道路的先行導師。
一個國家的組織形式是看它所確立的是什麼政體,它的階級屬性是什麼,代表的是那些人的利益。我們不可否認,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有著一定的優越性,但是對於本國的國情來說,卻是弊大於利,毫無利用價值,因為它所代表的僅僅是中興資產階級,而不是無產階級。什麼是無產階級?是工人、農民、千千萬萬受壓迫的勞動人民,而不是那些所謂的地主、資本家。偌大的中國有13億人民,近乎10億是工人、農民,如果不能代表他們的利益,試問這個國家如何有新生,又如何有發展。馬克思有句話說得非常到位:什麼是天?工人二字結合起來就是天,工人頭頂著天,腳踩著地,俗話說天是萬物之主,那麼理應如此,工農大眾方才是國家的主人。
❹ 馬克思17歲寫的作文讀完結合他一生的奮斗歷程得出的人生啟迪
(1)追求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我們在進行價值判斷時,不僅要判斷事物對個人的意義,更要認識事物對群體、社會的意義。因為人們需要的產生、發展和滿足,都要通過社會才能實現。評價客體的社會價值的尺度是社會的需要,也就是反映社會發展規律、符合社會發展趨勢、推動社會進步的需要。為人類服務,這是少年馬克思的崇高理想,也是馬克思在中學畢業作文中所闡述的主要思想。在漫長的斗爭歲月中,他始終不渝地忠實於少年時代的誓言。他的一生,就是為人類服務的最光輝的榜樣。
(2)追求個人理想與人類遠大理想的統一。馬克思在作文中,並不否認個人追求幸福理想的價值,但他更看重的是追求人類幸福的意義。一個社會不能沒有理想,一個人也不能沒有理想。個人的理想必須同社會發展進步的大趨勢相一致。共產主義理想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社會理想,是人類最偉大的社會理想。當代大學生肩負著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重任。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我們要把追求個人理想與追求社會理想結合起來,把追求共同理想與追求遠大理想結合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❺ 讀完馬克思17歲時寫的作文 你對馬克思的奮斗歷程的了解和得到的人生啟
在我的成長歷程中,最難忘的就是書,書成了我的良師益友,不斷伴隨我成長.
小時候,父母給我買了許多兒童書刊.如《青蛙王子》《三毛的故事》等等.而淘氣的我卻把書中美麗的公主塗成老太婆,給英俊的王子添上兩把白鬍須——這就成了我當時最大的樂趣.
❻ 關於馬克思的作文500字
馬克思主義觀後感
之前上政治課,老師推薦的這樣一本書——《馬克思靠譜》,感覺這個書名很有意思,非常接近90後的用詞,最近閑來無事,去圖書館讀了讀,這一讀,深陷其中,實在是一本讓人著迷的書。
恰好最近對哲學非常感興趣,所以帶著探討哲學的興趣來閱讀這樣一本書,其實我之前也是對馬克思主義一知半解的,並不是非常深入,讀罷此書,感覺馬克思的哲學觀開始在我的心中遍地生花了。
這是一本寫馬克思和他的哲學思想的一本書,他的思想隨著他的人生閱歷也在不斷的更新,揚棄,最終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哲學體系。書中文字毫不晦澀難懂,反倒是非常貼近90後或者新一代的青年們的日常用語,但是作者用深厚的功底把高高在上的哲學拉下來,變成了我們都能了解的概念體系。其中穿插了一些實例來解釋名詞的意思,這樣一結合,讓讀者很快就能明白,是一本深入淺出的書。
讀罷此書,收獲甚多。此書可以說是馬克思的一個小小的傳記,但是不是很詳細,只是摘出來幾個要點來寫他人生的某個階段,但是足矣!幾個階段就能讓讀者了解馬克思,崇拜馬克思,信仰馬克思。馬克思這一生,真的是艱難困苦的一生,在生活遭遇中,他喪子,顛沛流離,人生之艱難,可想而知。可是也是幸運的,幸運的是他的妻子一直在支持著他的事業,還有革命朋友恩格斯。
我實在是非常羨慕馬克思和恩格斯先生之間的友誼,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兩個人三觀一致,你懂我,我懂你。學識也能夠讓他們彼此可以溝通毫無障礙,甚至是一方缺錢,另一方就傾囊相助。兩個人可以坐在一起談論思想,毫不覺得疲憊。我對這樣的友情實在是非常羨慕,非常非常羨慕!
學到的除了馬克思先生一身的拯救黎民於水火之中的浩然正氣,還有他的思想理論。通過此書,深入了解了唯物史觀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真諦,感覺這種哲學思想對我人生的道路也有巨大的指導意義。接下來還要進一步掌握運用這些哲學思想。
有的人活著,卻早死了。有的人死了,卻一直活著。我算是真正明白了這句詩的含義。馬克思雖然離開我們百年,但是他卻在這百年之中一直活著,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思想將延綿萬年,永不凋謝!
❼ 我有認識馬克思的600字作文
中國共產黨,一個朴實、親切而又偉大的名字,八十多年來無數的黨員用青春、熱血和生命在人民心中鑄就了中國共產黨輝煌的豐碑,用忠魂簇立著血染的黨旗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高高飄揚。中國古語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新世紀之初,我們黨既面臨著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世界共產主義運動處在低潮、國際社會各種力量重新組合、資本主義勢力對我國發展加大壓制力量和加快和平演變的滲透,又面臨著利弊共存的國內形勢:改革開放處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時期、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處在持續發展的新階段、黨和國家正經歷能否"變革不變質"、"變革不變向"的嚴峻考驗。我們該怎麼辦?站在時代風口浪尖上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高瞻遠矚,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准確把握世界發展潮流,把握中國前進方向,適時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我們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先進執政理念,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也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是我們黨鞏固執政地位、加強執政能力基礎工程,也是推進黨自身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不斷邁向新勝利的重要保證。
❽ 讀馬克思在中學作文中青年在選擇一文有什麼啟迪
文章整體上處於資產階級抽象人道主義的問題域中,但馬克思已經有了對外在的社會關系制約人的發展的思想萌芽.
文章首先談人與動物的區別——神讓人們自己找尋趨於完善的路徑.人應當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
「我們的一生也就變成了一場精神原則與肉體原則之間不行的斗爭.」還有最後一段,都是名言.
❾ 馬克思的中學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有什麼樣的人生啟迪
馬克思的中學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的人生啟迪有以下5點:
馬克思對職業選擇有根本上的精神的把握,現代青年往往會,輕視和嘲笑這樣的觀點,"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守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會彼此敵對,互相沖突,一種利益必定消滅另一種利益。
相反,人的本性是這樣的,人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達到完美。歷史把那些為共同目標工作,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稱為最偉大的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誨我們,人人敬仰的典範,就曾為人類而犧牲自己──有誰敢否定這類教誨呢。
馬克思也不僅僅看到理性的有限,人的軟弱,有時那些限制也能夠被克服。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
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在如今的社會中,這些思想的珍貴在於它們簡直如同天方夜譚,如同洋蔥頭,如同痴人說夢,但聰明的我們的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焦慮,苦淚,敵意,混亂,虛無感,厭惡感,歇斯底里。當然年輕人也有理由反駁。
如何理解馬克思,思想所造成的社會歷史運動的功過,人是否能夠在地上建立一個人間天堂,或者縮小一些,人是否能成為理想期待的聖人,還有,不能不考慮馬克思後來思想的發展他在《1848年哲學、經濟學手稿》中提出的"異化"理論,他似乎也沒有擺脫"異化"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