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有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課題研究計劃和結題報告
考場作文創新思維八法
作文教學實踐和研究表明:高三學生的創造性寫作構思僅憑感受力是不夠的,還必須通過思維能力進行一系列的加工處理。正如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何永康教授所說的,要寫出不同凡響的好文章,除了立意構思上要考慮創新,對文章的形式也要多動腦筋,不必循規蹈矩,墨守成規,形式也可以豐富多彩。這是因為經驗型思維能力是「由一定的典型思維經驗構成的思維能力,它來源於以往構思積累,它是前人創造性思維的結晶沉澱。它通過已有的文章而儲存和流傳」(引自《高等寫作教程》P225上海文化出版社)。許多作文滿分、高分得主,考生往往在考場上心騖四極、神遊八荒,善想、敢想的靈感,在絕大數情況下是利用這些經驗型思維,將早已儲存在頭腦中的有「獨特個性品位」的好的文章形式進行移植再加工,從而形成「另」類作文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因此,較多地較准確地掌握這些經驗思維模式,對創造性思維的開拓是有直接意義的。
這里,我們把近年來高考學生創新作文經驗型思維模式作一些舉例式的概述介紹,既給廣大考生建立一個小小的「點子」倉庫,同時又為創新作文思維提供一些「向導」。
一、故事新編法。作者通過記敘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把關注到的生活,利用已有的文化積淀,大膽想像,巧妙構思,重新綴合、雜糅、移位、變式,創造出新的故事形象。1999年高考作文,大多數考生採用此法,把哲理性的思索隱含在具體的細節描寫之中,發表了對「記憶移植」的觀點。2001年,又有不少考生採用「故事新編」法寫出了像《阿Q新傳》、《朱貴開店》等「金牌作文」。
[例文一]
阿Q新傳
(2001年江蘇考生)
「砰砰砰」,土地廟的門被拍得山響,外面有人叫道:阿Q,辦廠去。同去,同去,阿Q忙奔過去同去了。誰知沒跑上幾步,便被什麼東西絆了個跟斗……於是阿Q醒了。
現在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允許私營業發展。於是未庄掀起了辦廠熱,王胡和小D都開設了自己的工廠,做了老闆,腰掛BP機手捧大哥大,風光得不得了,見了阿Q,連眼皮都不抬一下。一想到這,阿Q就氣憤:「媽媽的就是工廠嗎?俺老Q也去辦一個!」
阿Q還算是有商業頭腦的人,他看見未庄的男女老少洗頭時都用一種粘稠的綠色的像鳥糞一樣的東西在頭上塗抹,一打聽,才知道這叫洗發水。阿Q於是發現了商機,趕緊注冊了一家日用品公司,專門生產洗發水。
阿Q將廠房建在未庄旁邊的未河邊。這未河原本清澈見底,魚蝦眾多,誰知前幾年假洋鬼子與趙太爺合夥辦了一個造紙廠,廢水全排到未河裡。現在河裡魚蝦早已絕跡,河水也已變成了深綠色。阿Q將廠址選在這里,就是為了就地取材,用這一池綠水作原料。
很快廠子建了起來,阿Q雇了吳媽和小尼姑做工人。吳媽提水,小尼姑往水裡摻下豬糠,阿Q再往裡面撒一些香料,就這樣一筒洗發水就製成。阿Q不禁為自己的聰明而沾沾自喜。
阿Q又到外地去收購了一些洗發水瓶,然後將廠里生產的「產品」分裝到瓶中,拿到外面去銷售。
起初,阿Q的洗發水無人問津,產品嚴重積壓。阿Q於是動起了腦筋。
阿Q到電視台做了一個廣告,宣稱:未庄Q公司生產的全新綠色瓶裝飄柔,保證讓您秀發亮麗動人,烏黑飄逸。
廣告的效應果然驚人。很快,阿Q的產品就變得十分暢銷了。阿Q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誰知好景不長,沒過幾天,Q公司來了幾個大蓋帽,將廠房封了,還罰了阿Q二十萬。原因是阿Q製造假冒偽劣商品,製作虛假廣告,欺騙消費者,違反了經商誠信原則。
這下阿Q破產了,他每次走到王胡、小D的工廠前看到那一片紅火的樣子,就憤怒:「媽媽的,總有一天,綠盔綠甲的公安要將你們抓去砍頭,嚓嚓!」
二、日記書信法。採用日記、書信體這種日常實用文的形式,不僅新穎別致,筆墨經濟,而且給人以真實感和親切感。考生往往把品味生活的甘苦,內心世界的燭照,種種情緒變幻的把握,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使讀者(改卷老師)有欣會摯友之親切,無面臨生人之局怩。譬如2000年高考作文《失敗•成功》就是採用日記形式的成功例子。再如《給「標准答案」的一封信》的考生,採用書信的形式來寫議論文,從反面「切入」,對「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的題旨進行了先破後立的論證。讀此文有如見到一位誠實憨厚的學生面臨眾嚴師在理直氣壯地慷慨陳詞。
[例文二] A文:
失敗•成功
(2000年高考作文)
2000年8月23日 星期三 雨
已經下了三天的雨了,天空始終沒有放晴。雨點兒滴答答,彷彿不是落在地上,而是落在我的心上。這么多天了,通知還是沒有到來。它怎麼會來呢?哪所大學會要我這個總分只有三百多的笨蛋呢?今後我將何去何從,前途一片黑暗。
2000年8月31日 星期四 晴
一個星期又過去了,天也已經放晴了。雖然同學們臨走時都鼓勵我說:「高考的失敗,並不是人生的失敗。」但看著老同學們一個個地去開始他們新的人生旅程,我不由得落下了淚。
2000年9月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開始了人生的新旅程。早上,爸帶我去拜了師,學習理發。我很高興,一個多月以來第一次笑了。
2000年11月7日 星期二 雨
我開始有些動搖了。兩個多月來,師傅什麼也沒教我。至今,我還未理過一個頭。我每天像機器一樣重復著同樣的工作:燒開水、給人洗頭、掃頭發、倒垃圾……單調,乏味。我指甲已破了幾次,一星期七天的忙碌,每天回家腿軟得像棉花。真累啊。但我對自己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000年12月30日 星期六 雨
今天店裡生意特別好,師傅也特別高興,我也忙得不亦樂乎。八點三十分,終於再沒有客人了。我收拾完器具,准備回家,突然,師傅從裡面出來對我說:「明天早點來,我教你理發。」我應了一聲出了門。晚上,我輾轉難眠。
2001年1月15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特別高興。上午高中同學來店裡看我。我給他表演了我的手藝。他高興地笑了,我也笑了。
2004年1月23日 星期二 雨
又下雨了,暖暖的雨珠落入我的懷里,倏地鑽進了我的心裡。師傅在一年前把房子賣給了我,只收了很少的錢。他走時對我說:「好好乾,會有出息的。」店裡的生意是越來越好了,我也收了幾個徒弟。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真高興。我總是對自己說:「對於高考,我是失敗者,但在生活的道路上,我成功了。」
B文:
給「標准答案」的一封信
(2000年高考作文)
可惡的「標准答案」:
看到你,我實在是義憤填膺,所以,在憤怒火焰的驅使下,我寫了這封信來聲討你。
答案本是豐富多彩的,可是你,卻偏偏要戴上「標准」這頂帽子。要知道,就因為「標准」二字,發生了無數的悲劇。以下是你的三大罪狀:
一、壓制創新。創新從來就是和標准「水火不相容」的,絕不會有「標准化創新」。創新的真諦就在於挑戰權威,想人之所未想,做人之所未做,而「標准答案」就像一把大鎖,把這一切都鎖住了。在伽利略時代,「重的物體先落地」就是標准答案。如果伽利略不去懷疑它,怎麼會提出「日心說」?可恨的「標准答案」,你看你阻撓著多少真理的誕生!
二、扼殺了美。美沒有公式,更沒有統一的標准。美的產生在於大膽創意。豐富多彩是美的存在形式,而你,標准答案,本身就是美的反義詞。你形式單調,冗長乏味,面目可憎。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卻還要把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和你一樣!還記得那位小學生寫出的「雪融化了就是春天」的句子嗎?多美的句子呀,而你把它扼殺了。
三、摧殘了人才。很多學生都不得不在你的統治下生存。而你的殘暴,絕不亞於桀、紂、秦始皇,新穎的創意被你否定了,進取的銳意被你磨平了,剩下的是一群思維趨於相同的「標准化學生」。他們都還是稚嫩的幼苗啊,怎經得起你這狂風暴雨的摧殘?
你的罪惡如此深重,必將遭到所有人的唾棄。烏雲開始散去,光明即將到來。當今時代在呼喚創新。創新定會將你趕得遠遠的,帶來「答案個性化」的時尚。大千世界,本應豐富多彩,答案也本應不止一個。「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因為觀眾的心理感受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因為觀察的角度迥異。諾基亞的廣告是「科技以人為本」,今後我們也要提倡「答案以人為本」。
令我們高興的是,教育改革正在朝這方面發展。越來越多的開放題讓眾多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話題作文讓各個考生暢所欲言。哈,可悲的「標准答案」空間已經不多,所剩的時間也很短,你還是快點壽終正寢,早日退出歷史舞台吧。再立個遺囑教育後人也無妨。
此致
敬禮
一個憎恨你的學生
7月7日
三、寓言童話法。「寓言」一詞出於《莊子》。寓有寄託的意思。所謂寓言,就是作者用故事的形式,巧妙地表達人生的認識和感受。這些故事很簡短,含有比喻和象徵的意思,蘊含著人類的知識和智慧,是藝術化了的人生哲理。所謂「童話」,是兒童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用適合兒童口吻的語言,適合兒童想像和趣味的情節創出的一種屬於幻想的故事。由於這樣的文章幻想豐富,表現方法形象靈活,往往通過比喻、擬人、誇張和象徵等藝術手法描述故事內容,給人以具體可感、生動形象,可親可愛的藝術效果。如2000年湖南一考生寫的《蝴蝶的一生》,作者就是採用寓言手法,以蝴蝶自喻,巡遊四季,引人入勝。由欣賞自然美,提升到尋求精神的美——「經歷過生命的燦爛,經歷過眾多色彩的人,才會擁有無比豐富的精神世界」。的確是「藝術化了的人生哲理」。又如《森林裡的故事》考生就是用童話手法敘寫森林裡的動物居民們接受了戴眼鏡的小熊的記憶移植技術後都出現反常,最後動物們決議「這種記憶移植新技術只能用於有益的地方」,才能使森林「變得更加繁榮有序」。作者用簡潔、朴實的口語娓娓動聽地敘述故事,那一幅幅生動的生活圖景,具有詩一般的優美感人的意境美。1988年上海考生寫的《清流與活源》,其童話般的美妙境界給人以啟迪:「清流」靠的是「活源」,一個人靠的是集體、大家。
[例文三] A文:
蝴蝶的一生
(2000年湖南考生)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沈從文。
我思想,我是一隻不甘於在一朵花里就滿足半生的蝴蝶。於是我在釋迦的菩提樹下許下了一年的生命,尋找世界的美麗。
什麼是最美的?老蝴蝶告訴我春天最美麗。我翩然而至,來到了杏花春雨的江南。小橋上是誰家紫色的人兒撐著一把油傘,運河邊是哪位清秀的女兒凝望著一波波的漣漪。滿樹的梨花在雨中像一位淚眼婆婆的少女,楓橋墩的鍾聲響徹著一個個江南的春夢。
但我不會就此佇足,我來到了炎炎的夏,風兒告訴我夏天最美的風景在鄉野。我飛至田間,做了一位紅衣翠袖的茶山女。那靈動的指尖劃過青青的葉梢。薄薄的晨霧繞著茶山,遠遠傳來一陣陣牧笛聲。笑容可掬的農人荷鋤而去,山野里滿是芬芳的號子。正午,火紅的太陽照著一個個紅彤彤的面龐;半夜,和藹的風兒吹拂著一個個夏夜納涼的人們,傳送著一個個美麗的故事。
走過夏日,我來到秋天。一輪略帶青澀的太陽升起在一個深秋的早晨。來到北方的平原,那裡是一望無際的麥子,小河邊的蘆葦正顧影自憐,風聲水聲交融著豐收的號子。回首望去,紅紅的楓葉在秋風中微笑。
正當我沉醉時,風兒引我來到冬天。從沒見過雪的我驚呆了。雪花如清泉般流瀉,笛貫長空,天地之間是一片寧靜,我只聽見我拍動翅膀的聲音,天地之間是一片潔白,只有一隻斑蝶在舞動。
啊!四季是多麼美麗,來到動物王國,動物們正在爭論不休。
春蠶說春天最美麗,萬物復甦。
知了說夏天最美麗,色彩濃郁。
螞蟻說秋天最美麗,食品豐富。
小魚說冬天最美麗,水下安全。
而我說四季都很美麗。春之萌發,夏之激情,秋之沉默,冬之思索,美麗是永恆的話題。但世事千變萬化,美麗又怎麼會有個定數,只有無知或偏執的人才會固執己見,不求變通。只有經歷過生命的燦爛,經歷過眾多色彩的人,才會擁有無比豐富的精神世界。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答案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
B文:
清流與活源
(1998年上海考生)
春天來了,萬物蘇醒了,清流隨著美妙的旋律,歡快地流淌著,盡情地唱呀跳呀。活源看著清流那愉快的神情,甜甜地笑了,更加起勁地輸送出甘甜的水來。
遠處,走來一處疲憊不堪的遊人,他們望見清流,像見了救世主,飛快地跑到清流邊,捧起清涼的水一飲而盡,嘴裡不斷地說:「清流啊,清流,你可真偉大。」遊人們喝了水後,精神抖擻地走了。
清流聽了遊人們的贊美詞,開心地笑出了眼淚:「你們瞧,我有多好。沒有我的幫助,遊人們就會渴死。」
活源聽了清流的話,輕輕地搖了搖頭,一聲不響地為清流輸送著清水。
時間在一天天地在流逝,轉眼盛夏來臨,烈日當頭照,清流中的水被一點點地蒸發幹了。原先活潑可愛的清流漸漸地萎靡不振了。它看著自己的青春日漸消逝,痛苦地想哭喊,但眼淚已經乾涸了。
那清流盡頭的活源呢,照常流出清水,雖然,它心裡很想幫助清流,但力所不及,遺憾地搖了搖頭。
遠處,又走來了那隊遊人,依舊是疲乏不堪,他們找到清流,但清流已經乾枯了。他們失望地嘆了口氣,清流聽了,更加傷心了。
不知是誰提議找一下活源,於是大家沿著清流,順勢在盡頭找到了活源。他們捧著清涼的水,暢快地飲著,但是,活源想叫人們把源頭開得大一些,以便使清流重新有水,於是故意把水輸出得少一些。於是人們為了能痛飲清水,就齊心協力地挖大活源。活源舒心地笑了,無私地把水奉獻出來。清流又復甦了。
痛飲的人們解了渴,又用盛具裝了滿滿的水,唱著歌走了。
復甦的清流重又唱起了歌,但它再也不自誇了,羞慚地對活源說:「謝謝你,謝謝你幫助了我。」活源謙遜地搖了搖頭。
一切又照原樣了,只是清流不再自誇了,活源盡情地輸送著水。清流和活源配合得更加協調和諧,就如音樂會上演奏的小夜曲。
四、戲劇影視法。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要受時空限制,要求矛盾高度集中,矛盾沖突尖銳激烈,以構成能夠充分展示人物關系,人物性格的戲劇沖突。高考作文因限字數,只適宜寫短劇。運用戲劇法要注意「立主腦,減頭緒」,人物不宜過多,矛盾要集中、尖銳,最好一、二個場景,三兩個人物,並且注意寫好人物語言的個性和動作性。戲劇也是抒情的藝術,它要求以情打動讀者(觀眾)。另外,戲劇還有一種特殊的台詞——潛台詞,它除表面上的意思外,還包含了人物所要表達的真意,常常起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藝術效果。2001年高考作文《崩潰》,就是以微型話劇形式表現的。人物兩個:「趙錢」(富商)和「孫李」(趙錢的秘書);場景:客廳一處;戲劇沖突單—:趙錢的夫人送來了離婚協議書讓他簽字,引發了趙錢的精神崩潰。因他丟棄誠信,所以眾叛親離,連孫李秘書也棄他而去。戲劇主題在矛盾沖突鮮明地表現出來。
高考作文中還有類似影視文學中分鏡頭稿本的寫法,不過考生往往只抓住「畫面內容」和「解說詞」(台詞)等要素來構思寫成。如2000年浙江考生寫的《孩子的世界》就是採用了電視專題片的寫法。它讓人直觀地進入了無拘無束的兒童世界,深刻形象地表現了兒童心靈世界的五彩繽紛。
[例文四]
A文:
崩潰(微型話劇)
人物:趙錢 男 60歲 富商
孫李 男 26歲 趙錢的秘書
地點:會客廳 時間:當代某一個下午。
(開場時,趙錢斜躺在沙發上,扯開的領口和領帶露出了心裡的焦躁。孫李上場。)
孫李:趙總,剛才夫人送來了……請您簽個字!(從文件袋中拿出一份《離婚協議書》放在茶幾上。)趙總您……
趙錢:(兩眼無光地望著孫李,一反常態地)小孫,你說我……我現在除了有錢……還有什麼?
孫李:……趙總……您還有朋友……
趙錢:那是錢買的,是我放棄誠信騙來的酒肉朋友。
孫李:那……您還有這份產業……
趙錢:產業?(哭笑不得)我依法納稅了嗎?我合法經營了嗎?我做了幾筆對得起良心的生意?……(苦笑)知道什麼叫背信棄義嗎?我!(拍胸脯)標準的背信棄義者……要不然(用手指指了四周的名貴之物)我能發橫財?要不然老婆能跟我離婚?
孫李:趙總,我不明白發財暴富和放棄誠信有什麼關系?
趙錢:30歲那年我和我親弟弟聯手創辦了這個公司,說好贏虧平攤,我弟弟比我強得多,我做假帳,四處造謠十幾年,在公司最火的時候,他讓我給擠下去了……為了撐住這個公司,我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我借了張三的錢不還,然後趁他危難之際落井下石,搞垮了他的公司。我是李四最信任的朋友,我發給他一筆假貨讓他現在還在大牢里,他愣是沒說出我……(突然望著孫李)小孫,你走吧!給你一筆錢,你走吧!
孫李:趙總……
趙錢:(示意他不要往下說)有一天你發橫財了,你也許是跟我一樣,除了一張八位數的存摺,沒有家,沒有兒女,沒有真心的朋友,沒有……(突然狂吼)我他媽什麼都沒有——(安靜下來,喃喃地)我什麼都沒有……不!我有,小孫,我有,我有錢,我有頭腦,我有十幾個頭銜……(黯然)……不!我什麼都沒有了……
孫李:趙總您別激動……您可以挽回啊!
趙錢:世人皆曉神仙好,唯有金錢忘不了。在時只恨聚無多,待到多時人去了!我終於明白了,應該是「放棄誠信人散了」。(拿起筆在協議書上簽字)走!都走吧!我就這么著了……(躺在沙發上)
孫李:(停留兩分鍾)趙總,我想換個工作……
趙錢:什麼工作?為什麼?
孫李:(平靜地)起碼我不做秘書了。我想多抽點時間陪陪家人和朋友!
趙錢:我不同意!你……
孫李:那……我辭職。(若有所思慢慢下場)
趙錢:(猛然摔了一個茶杯)都走吧!(劇終)
② 如何提高中學生作文英語水平的研究的課題
英語作文寫作就是通過語言表達你自己的思想.這裡面有兩個要素:語言和思想.在運用母語寫作時,我們基本上不用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考慮語言,因而我們的重點是放在內容上.但是在英語作文寫作時,語言和內容就都需要注意.如果處理不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可能就永遠也學不好英語作文.
the best way to learn a language is to use it.the bast way to learn english is to talk in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一般說來,英語作文寫作有三個步驟,雖然英語作文寫作三個步驟是不能截然分開的.
1.學習英語的基本的詞彙和語法.此時的學習者對英語的基本用法還未掌握,因此尚處於學習語言的基礎階段.這種練習一般說來內容都非常簡單,強調的是學習者所使用的詞彙和語法必須正確.
2.語言和內容並舉.此時的學習者已經掌握了英語的一些基本的詞彙和語法,可以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簡單的思想.這時的英語作文練習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繼續增強對語言的掌握;(2)用英語表達一定的思想.在具體的英語作文學習實踐中,這兩者實際上是不可分的.有許多初三的學生開始用英語記日記,其實他們就正處於英語作文寫作這一階段.
另外還要注意語言的積累,留意常用詞和句型的用法.另外,適當做一些翻譯練習也可以幫助你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為提高寫作能力做好准備.除此之外,多做一些閱讀,培養對語言的感覺也能為提高寫作能力做一些准備.
另外還有些技巧:
然後,要多學語法,要想寫好作文,不會語法跟打仗沒有槍一樣,所以,多補語法,才可以寫對句子.
接著,要積累詞彙,詞彙量越大,你寫的東西水平就會更高.
③ 中學生作文語言運用的要求是什麼
你好,我是精銳高老師
1、語言通暢的具體要求
語言要流暢。這是對作文語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語言運用規范、准確、連貫、得體,讀起來文從字順,通暢流利。其次,語言要有文采。這是在「語言通順」的基礎上提出的高一層次的語言標准。或是詞語生動,或是句式靈活,或是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或是文句有意蘊,這些都是有文採的表現。
2、怎樣做到語言通暢
第一、語言規范
在寫作中,要符合語言規范的要求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用詞要體會詞義的輕重、詞語適用范圍的大小、詞語的感情色彩,不能隨自己心意生造詞語;二是句子不能有成分殘缺、搭配不當和誤用關聯詞語等毛病;三是除了在記敘性文章中為了描寫風土人情的需要可以適當使用方言、俚語外,一般不使用方言俚語。
第二、語言准確
要符合語言准確的要求就要注意有些問題有些看法要表達得十分准確才行。「我認為」「大家都這樣看」「從全局看是好的」「我願意這樣」等等,是全稱還是特稱,一定要搞清楚,千萬不要以偏概全。有些說法還需要婉轉。如:「發牢騷,是人們將內心積壓的意見、見解、看法說出來,雖然有時態度或形式有些不太合適,但終究是一些真實的意見,當然裡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但是我們幹部一定要認真地對待啊!」這段文字,考生掌握的分寸就比較好,「有些不太合適」, 「裡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兩個「有些」馬上界定了牢騷的特點,使人們更清楚地認識到了「牢騷」的弊端。這正是語言「准確」的集中體現。
第三、語言連貫
要做到這點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文章中的每一段文字,都要統一於一個話題,圍繞著一個中心;
二是一段話要按照各句與中心的關系以及各句之間的關系合理地組織起來,可以根據人們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根據句子的意思和思路的展開依次排列,也可以憑借語法手段(關聯詞、方位詞、數詞、代詞等)或修辭手段 (排比、對偶、層遞等)來組合各個句子;
三是句子之間要有語言和語氣上的聯系,如用主語承前省略、利用代詞呼應、使用關聯詞語、適當重復上下文的內容或語言等方法來確保語言呼應;
四是增添必要的過渡性語言,避免由於思維的速度大大高於表達的速度而帶來的中間環節被省略或淡化了的「跳躍」現象。
第四、語言得體
要達到語言得體的要求一要注意表達對象,「心中要有讀者」是寫作的重要原則,只要試題中規定了寫作對象,語言的運用就要考慮到這一條件。二要注意區分不同的文體:記敘性文體要以情動人,以敘述、描寫為主,語言形象生動;議論性文體要以理服人,以闡述、議論為主,語言嚴密概括。
④ 中學生作文寫作技巧:如何讓文章語言幽默活
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使論述的問題說得通俗易懂、簡單明了,易於讀者接受。
1、仿擬改編,呈現雅緻幽默
根據表達的需要有創意地仿擬一些古詩文或流行歌曲,是一種雅緻的幽默方式。這種方式還能折射出自己對某些問題的個性思考,讓人深思。
如:「找點時間,找點空間,放下麻將,到基層看看;帶上私心,帶上雜念,走出酒店,到基層轉轉……」
點評:將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進行了巧妙改編,形象逼真地揭露了某些官僚主義者的丑惡靈魂和整天無所事事、貪得無厭的嘴臉。
2、錯位反差出幽默
錯位反差主要有古今反差、身份反差、感情色彩反差等形式。
如:艾奇遜是不拿薪水的好教員,他是如此誨人不倦地毫不隱諱地說出全篇的真理。(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
點評:「誨人不倦」本是褒義詞,文中卻指連篇累牘、喋喋不休不厭其煩地兜售反動說教的艾奇遜。通過這一錯位反差,人物的厚顏無恥更暴露無遺。
3、大小互用現幽默
在特定的場合,將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可以使語言變得鮮活,富有情趣。
如:「不買電腦,電腦特毀眼睛,再說這幾天家裡有「經濟危機」,以後再說!『當慣了『皇帝』的媽媽『聖旨』一下,便准備『拂袖退朝』。我們哪裡肯依,爸爸和我輪流『奏本』,妹妹也揪著媽媽的褲腿『死死苦諫』,也許真是眾怒難犯吧,媽媽勉強答應了。」
點評:句中的「聖旨」「拂袖退朝」「奏本」「死死苦諫」,本來是描寫宮廷生活的詞語,這里臨時移用來寫家庭生活,大詞小用,風趣生動,寫出了家庭生活的情趣。
4、降格自貶,自我解嘲呈現幽默
如:「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妻子姍蒂,是有名的潑婦,動不動就作河東獅子吼,而蘇格拉底從不發火。他說,娶老婆有如馭馬,馭馬沒什麼可學,取個悍婦潑婦,於自己修養性倒是大有好處。有一天,姍蒂在家裡吵鬧不休,蘇格底忍無可忍,只好出門。正走到門口,老婆從樓上倒下一盆污水,淋在蘇的頭上。蘇心平氣和地說:『我早就曉得,雷霆,過後必有甘霖。』」
點評:一個自我解嘲,把一腔怒火沖個煙消雲散。
5、巧用擬人化的手法,增強語言的幽默效果
如:「驢子下去檢查工作,他對隨行人員說:『這地方的問題夠嚴重的。你們看,蜘蛛大白天空張著網,定是睡懶覺去了。
『蜜蜂成天泡在花叢里,已經腐化變質。
『啄木鳥極端利己,從不關心集體,體,天砍樹,損公肥私……
『我看就只有蒼蠅表現積極,不怕臟、不怕臭,整天忙個不停,充分體現了敬業精神。』」
點評:運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寫某種社會現象,既揭示了存在的問題,又達到了幽默諷刺的效果。
⑤ 如何使作文語言生動
想使作文語言生動,最重要的是提高想像力,發揮創造力,增強表達力。舉個例子,把以內下四句話用關聯詞連接容:
1.李姐姐癱瘓了;
2.李姐姐頑強地學習;
3.李姐姐學會了多門外語;
4.李姐姐學會了針灸。
正確答案(也可以說是傳統答案)應該是:李姐姐雖然癱瘓了,但頑強地學習,不僅學會了多門外語,而且還學會了針灸。 但我們通過讓想像力自由翱翔在藍天,可以得出以下看似不尋常的答案。
1:雖然李姐姐頑強地學會了針灸和多門外語,可她還是癱瘓了。
2:李姐姐不但學會了外語,還會了針灸,她那麼頑強地學習,終於癱瘓了。
3:李姐姐之所以癱瘓了,是因為頑強地學習,非但學會了多門外語,甚至學會了針灸。
4:李姐姐是那麼頑強的學習,不但學會了多門外語和針灸,最後還學會了癱瘓。
5:李姐姐學會了多門外語,學會了針灸,又在頑強的學習癱瘓。
6:李姐姐通過頑強的學習,學會了多門外語和針灸,結果照著一本外文版針灸書把自己扎癱瘓了 六個句子,一個比一個生動,一個比一個有創意,雖然不是什麼佳句,但確實是常人想不到的。因此,你想使作文語言更生動,就需要首先充分調動想像力,其次想像聯系實際,最後按照正常邏輯思維捋順一下文字編排。
⑥ 如何指導初中生作文
一、重視積累 打好基礎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百字新事」訓練讓語言積累、語感培養與思維發展直接源於生活,要求學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記錄當天發生在身邊的,或當天聽過、讀過、看過的新聞,做到語言精煉、流暢。百字新事與寫作日記有著本質區別,不求長,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寫」方面。
閱讀是一種特殊的生活,「剪報作文」訓練要求學生每天剪報一篇,旁加對文章的點評、心得、聯想,可從文章的主題與內容、情感出發,亦可從文章寫作方式方法入手。這項訓練既使學生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也為學生自主選擇讀寫材料、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並落實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剪報作文與寫作讀後感有著本質區別,後者重在「感」,而剪報作文則重視了學生的評價能力,不僅在於對寫作內容的「感」,還在於對寫作的內容、過程與方法的「評」,體味文章成功之道,樹立自己的作文標准。
上兩者交替進行,讓學生直接或間接地從生活中吸收營養,也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
二、新聞引路 輕松入門
筆者認為,作文訓練應當經歷「掌握作文特點—掌握寫作方法—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階段,因此而設計的「新聞引路」作文訓練序列(新聞寫作訓練—想像能力訓練—思維能力訓練—語言優化訓練—研究性作文訓練)中,「新聞寫作訓練」著重讓學生掌握作文特點和寫作方法,而想像、思維、語言優化、研究性作文訓練讓學生在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但小學到高中老師需不斷重復。「新聞引路」以結構模式簡單規范(一般為倒金字塔式)且易於掌握的新聞(消息)寫作訓練幫助學生快速闖入作文王國,牢固把握作文內容與情感真、新,語言簡明精煉等特點,並從此成為習慣。
新聞寫作對真實性的嚴格要求可規范學生運用典型事例寫出真情實感;對新聞價值的嚴格要求可規范學生寫出新意並進而培養創新精神;准確、精煉、生動的新聞寫作語言要求為改變學生華而不實的「學生腔」提供了訓練機會;為把新聞寫真實、生動而去觀察、琢磨的新聞寫作過程對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動機有很好幫助;散文式通訊和副刊文藝作品也為中學生學習文學語言找到了新天地。
語言是學生在潛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積累起來的,包括老師在內,其他人都幫不上忙,所以重視想像與思維能力的訓練成為最有效的作文教學內容,待學生有了一定語言積累再訓練語言優化。郭沫若曾說:「於無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後求其化」,與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聞引路」作文訓練序列通過想像、思維和語言優化訓練求思維的廣度與深度、語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聞的規范模式,不會造成模式化的惡果。
三、交給工具 四步成文
筆者認為:寫作是一個「發散思維--聚斂思維--線性思維」的雙重轉化過程。即從寫作目標出發,充分發揮觀察、感受能力,從生活和頭腦中聯系各種知識、事物等寫作內容是「發散思維」;選材、煉意、構思、謀篇,是連續不斷地對已有材料與觀點進行整理的「聚斂思維」過程;作者心裡的東西變成文字,語言的「線性」特點(不同的字和話不能同時表達)就體現出來了。
基於此,筆者設計了4X積木式思維作文法。其基本步驟是:想(xiang)-選(xuan)-寫(xie)-修(xiu)。這一方法符合新課標指出的「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腦圖是英國托尼·巴贊博士開發的全新思維方法,其要點是把主題詞寫在中心;把任何有關論點寫上從中心點引出分支,不同類別另開分支並不斷連接下去。4X積木式思維作文法中,腦圖被作為幫助學生思維的作文工具。步驟「想」展畫腦圖,實質是發散性思維,通過展開聯想引導線索、豐富內容,由一事物作為觸發點聯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識領域,並引導學生遵從相似聯想、對比聯想、接近聯想等聯想三法則對事物進行聯想使文章內容全面、豐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結合連續思維使文章內容深刻。步驟「選」完善腦圖,實質是「聚斂思維」,要求學生按照「合題意要求、正確或合理、獨到而新穎、利於發揮優勢」的原則考慮寫作內容寫與不寫、詳寫與略寫、先寫與後寫,對內容進行歸類。現代腦科學研究表明,大腦左半球負責加工線性信息,而右半球則負責加工形象性、結構性、層次性信息,腦圖的引入避免了傳統的列作文提綱的線性缺點,使作文選材、構思、立意過程呈發散性或聚斂性,更符合個人思維習慣,有利於調動大腦兩半球協調工作,提高寫作效率。步驟「寫」即語言的「線性」表達,強調一氣呵成。步驟「修」教給學生修改方法,強調念作文,使學生修改時能藉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
⑦ 如何提高學生作文的語言水平
許多師生、家長都渴望求索到一條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捷徑。然而,作文學習是無捷徑可言的。因為寫作文,尤其是要寫出一篇好作文,作者必須有比較廣博的知識,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歷史地理、音樂體育和民俗風情,都要懂一些;同時,還須有比較熟練的寫作技能,遣詞造句、謀篇布局,都要能合乎情理。從這個意義上講,作文是作者具有的知識和能力的綜合反映,獲取這些知識和能力全靠日常積累和磨練,沒有捷徑可走。
由於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受年齡限制,認識事物的水平的語言表達水平尚處在初級的發展階段中,因此,小學作文教學就承擔著加速擴展學生知識面,穩步提高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任務。但是,一學期大約只有20至多40課時可用於作文教學,指導學生練習寫七、八篇作文或片斷,僅此是難以完成作文教學所肩負的任務的。那麼,再加一些作文課的課時,讓學生多寫幾篇作文,甚至在課外侵佔一些孩子們的游戲、休息時間,要他們去練習寫作,情況會不會改觀呢?當然,多花了時間,或許會有點收獲,但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從根本上說,無補於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呢?筆者在六年「大循環」的教學實踐中有以下心得:
一、 課內加強讀寫結合
首先,語文教學心理的研究表明,閱讀和寫作是兩個不同的心理過程。前者是自外而內的心理吸收,後者是由外而內的思想表達,但這兩個心理過程之間又是可以互相溝通的。就閱讀過程的心理機制而言,存在這樣兩個心理「回合」:一是從感知語言文字入手,由句到段,由段到篇,逐步弄清,從而把握課文的中心思想,這是一個從語言到思想,從形式到內容、從外部到內部、從部分到整體的心理過程;二是從上「回合」探究到的中心思想出發,研究作者是如何選材組材,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這是從思想到語言,從內容到形式,從內部到外部,從整體到部分的心理過程。這兩個「回合」恰好相反,前一個「回合」是基礎,但有待於發展到後一個「回合」,一個完整的閱讀教學過程,不僅要實現第一「回合」,也要實現第二「回合」。
其次,從作文的心理角度看,前蘇聯心理學家阿 科瓦廖夫論述道,作文教學的心理過程是個雙向轉化的過程。在作文教學中,首先是現實生活、客觀事物向學生的頭腦轉化,這是從事物向認識的第一重轉化;然後是學生的思想感情向外部語言的轉化。作文教學要順利地實現雙重轉化,關鍵就在於培養和提高認識能力,而這兩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都必須以閱讀教學為基礎。可風險作文教學本身也要求同閱讀教學緊密結合,同步前進。
再者,兒童學習語文具有模仿性和較強的發表欲等心理特點。不學低年級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飛速發展,在這一時期,小學生已認識了一定數量的字詞,在積累了一定語言材料和寫作知識後,就萌生出一種強烈的發表欲,要求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發表出來,教師根據兒童的這一心理特徵堅持讀寫同步,以模仿為橋梁,片斷訓練為手段,引導學生學習範文,仿其神,仿其意,仿其路,仿其格,仿其法,從而滿足了小學生的心理需要,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許多教師成功的教學實踐證明,讀寫結合,相得益彰;讀寫分離,兩敗俱傷。
二、 加強課文朗讀訓練
朗讀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閱讀能力。朗讀訓練,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豐富學生的想像,而且學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達到發展學生語言的目的。
通過朗讀,訓練學生的語言,可以糾正學生的發音,可以幫助學生根據文章的內容掌握停頓和語氣,從而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這種訓練實質上也是一種口頭作文訓練。嚴格的規范的朗讀,訓練久了,學生在說話時就會注意口齒清楚和恰當地表達感情。
通過朗讀,書面語言還原為口頭語言,這時,朗讀者站在作者的位置上,用自己的嘴代替作者說出一篇話來。朗讀者就好像成了作者,作者的語言就好像成了朗讀者自己的語言。如果一篇文章不止朗讀一遍,而是讀許多遍,讀得爛熟,作者的語言便真正化為讀者自己的語言,無論詞語、句子,還是表達方式,都被消化吸收,成為朗讀者自己的語言儲備。待到要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時,只要從儲備里拿出來用,不愁有話說不出了。
通過朗讀,語言的材料積累越多,作文水平也就會相應提高。
⑧ 中學生怎樣寫好作文,主要在作文結構,選材,語言 方面講講謝謝各位大神!
俗話說龍頭鳳尾豬肚子。
開頭結尾需要出彩。可以引用與主題相關的古文、詩句、名家的篇章片段等。
文體:「記敘散文」是最好的。既可以滿足中學對記敘文的要求,又能結合抒情、又能結合抒情議論。
形式:如果你敢於嘗試可以以網路論壇蓋樓的形式來寫,這是比較有個性的,可以吸引老師的眼球。如果你比較保守,那就寫作文、書信、觀後感、讀後感等一般格式來寫。記敘時注意語言要優美簡潔,不要拖沓,變成流水賬,注意細節的描寫。
如:寒冷的東風撩起我的衣領,拚命往裡鑽。我雖然穿的厚實,但還是縮著脖子,像一隻笨笨的企鵝。母親見我這個樣子,溫柔的笑了一下,伸手解下自己的圍巾,然後一圈一圈地細細為我圍上,輕輕把圍巾的長穗兒掖進我的領口。
選材:積極樂觀向上。可以是具體的人、事。也可以是結合自己了解的創造。真人真事最好。如果沒有就去看別人寫的,讓後把主角置換成你自己,把他的故事拷貝過來,就成了你的故事。注意:不能牽強附會!!比如讓你寫一篇關於讀古詩詞的,你就可以寫陶淵明、李白等。風格如下,有利你文採的發揮
例: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文人里,又有誰能將心澄凈到如此境界,以至於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走得清明。然而,陶潛除了飲酒採菊之外,還做了些什麼。這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歸隱之路為中國無數文人選擇,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導致了整體上的不道德。」或許是歷史的機緣促成了一座文學的豐碑。但歷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憑千萬個陶淵明能夠走出嗎?
語言:語言要華美!!!!中學作文就是要求辭藻華麗、搶眼。最好有兩句內涵深一點的話穿插進你的文章里。最好是每一段敘述後加一句這類的句子,增加你的亮點。
⑨ 中學生作文《過程》
很多事,我們猜的到結局,可是我們猜不到這因果中的過程。而過程往往才是最有趣的。記得在生活中,享受過程,自娛自樂。 ——題記月月同學因為晚自習時偷偷發了條簡訊被老師發現了,所以……那這句話的後半句應該是什麼呢。理所當然,手機被沒收唄。這個故事的梗概就像這樣,可是,你猜的著結局,猜不到這過程。那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班上同學都在教室認真的上晚自習,這個「認真」怎麼解釋完全看你的理解。班主任蘇老師出人意料的近一節自習都沒出現在班裡「偷襲」我們。同學們有的更加沒有顧慮的「認真」起來。突然,不知是哪位夠義氣的哥們用粉筆頭狠狠的砸了我一下,我立刻若無其事的合上《萌芽》,打開一本《數學題庫》壓在上面。蘇老師滿意的在班裡巡視一圈,同學們都鬆了一口的時候,我的手機卻若無其事的響了起來。我心裡默念著,「這手機不是我的。」繼續若無其事在書上圈點了一下,我的功力還是蠻深的,起碼跟白素貞也得互相稱個姐妹吧。老師環視了教室一周,徑直沖我走了過來,腳步很慢,似乎在對我進行慢性考驗,我心裡一哆嗦。我已經聽得見周圍同學在竊竊的笑。「郝好的手機要是被沒了,就是她笨,連鈴都不知道關,沒被沒就是她傻,傻人有傻福。我賭她笨,賭五塊吧。」老師徑直停在我面前,沖著我……或者說是我身後說:「胡月,把你手機交出來!」「老師,我…我沒手機!」「還 說沒有?帶手機你還竟敢讓它上課的時候出聲?」「老師,不是我的在響!」o(∩_∩)o…「說漏了吧,快點交!」月月很不情願的交出了手機。時間被平息了。我暗自慶幸自己的幸運,同時也在為月月同學的不幸遭遇而自責。老師的背影消失在門口後,我飛速的掏出了手機,我一定要找到是哪個混球在這樣不恰當的時間陷害我,牽連無辜者。熒幕亮亮的,顯出了一行小字。胡月:「小小蘇(酥)進來了,你忘關手機鈴了!小心!」
過程勝過結局 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這結局當然是美的,許多人都會沉浸有這美好當中,因而他們往往會忽視了另一樣更美麗的東西,那就是為實現夢想而努力的過程,其實這過程才是最美的。(開頭入題較快) 當濃濃的黑暗籠罩著大地的時候,第一隻燈泡如啟明星一般照亮了整個世界。可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簡單的燈泡。的確,愛迪生也為自己能給人類帶來光明而感到高興,我相信更令他覺得美好的是發明燈泡的過程中的復雜和艱難。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叩開了一扇扇的知識之門,一步步地攀登著科學的高峰……相信這過程更能使愛迪生陶醉其中! 的確,許多人為實現夢想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當夢想實現的時候,真的能讓人沉浸在幸福當中。但只要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在實現夢想的途中的每一個腳印,在途中灑下的每一滴汗水,你會發現:正是這些腳印和汗水滋潤著夢想之花的開放。你就會覺得這過程是多麼的有意義,多麼的充實!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不斷地攀登科學高峰,當他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歌德巴赫猜想時,我想更能讓他覺得美的是他在數學王國里日夜遨遊,專心致志研究數學的過程,因為他能在自己喜歡的學科領域里暢游,用聰明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澆開夢想之花! 其實,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結局帶給我們的只是一瞬間的幸福,而實現夢想的過程更讓人回味——酸、甜、苦、辣盡在其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也有不少人只追求結局而不講究過程的。就像在學習上,有些同學只看重成績,而根本不去體味在取得好成績所付出的汗水的過程,或是希望不勞而獲,或是一味沉浸在快樂之中,結果最後大多以失敗告終。所以,結局並不是最美的,為實現夢想而努力的過程才是最美的。 為實現自己夢想而努力的過程雖然是艱辛的,甚至是痛苦的,但在痛苦中也有無比的快樂,因為它讓我們在痛苦的磨練中超常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充分體現了自身的最大價值……(分析事例扣住話題) 因此,過程勝過結局,為實現夢想而努力的過程才是最美的!(最後點題) http://..com/question/68906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