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合作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高一作文
範文:
合作
下午,我與A同學奉老師的「旨意」到學校的電腦室去登記期末的考試成績。當所有班級的同學到齊後,老師開始將每個班的成績分別發到十四個班二十八個同學手裡。當我接過成績表後,匆匆掃了一眼,感到有些陌生,再細看一遍,居然是八班的成績,我懷疑老師是不是發錯了,A同學似乎也有此疑惑,此時,他已在問別班的同學這件事了,可是,結果卻令人失望:老師沒有發錯成績表!無奈,只好這樣了,我充滿了疑惑:為什麼老師不像期中考試那樣發自己班的成績表呢?大概是想讓我們專心登分吧。這下可慘了,還不知道能否看見自己的成績呢,更不要說身上還背負著許多同學的「厚望」呢。只好搶先在別班同學的前面做完事,才有時間想辦法看到自己班上的成績。開始輸入成績了,先是A同學輸入,我念成績。A同學似乎和我想的一樣,所以我們倆配合得非常默契,望著他那在鍵盤上飛快敲擊的手指,我念的速度也越來越來越快,一分鍾,兩分鍾……
當他輸入完幾科的成績後,該輪到我輸入,他念了。此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心亂如麻,腦子里除了一個「快完成任務」的信念,剩下的只是一片空白,手指和耳朵淋漓盡致地運轉到它們的工作極限,但是還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快。那時真希望一眨眼之間便可完成任務,對於這雙恨鐵不成鋼的手,更是將所有的憤怒都發泄到那裡的每一個毛細孔里。過了許久,當把成績全輸完時,我們才稍微放鬆了一點。當然還要校對一遍,校對自然相對簡單,所以我們決定不按老師說的一個人念一個人對,而是由一個人包攬全部,另一個人趁老師不注意,去打探自己班上的成績在哪兒,於是,就這樣開始「行動」了……
「老師,我們做完了!」不知是哪個班的同學叫了一聲,把我嚇一跳,此時我正打聽完我們班的成績在八班同學那兒,剛在自己位置上坐直了身子,這一叫讓我差點讓老師看到。天哪!居然已經有人做完了,這下得兩人一起合作了,於是我們開始「浴血奮戰」(也許這個詞不妥,但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詞了)。在經過我們「艱辛」的努力後,終於還是在前幾名完成了任務,提交作業後,並且看到我們班的成績,才緩緩地走出電腦室。
剛出校門,心情一下子變得舒暢了。第一想到的是:回去該好好練習一下打字,是的,是應該練一練了……
2. 高中作文"與對手合作"範文800字
人在不斷前進,可前進的動力來自哪裡呢?對手!.對手是發展的動力,所以要善待對手
----提記
在日常生活中,對手多如牛毛,在與他們的競爭中,我們不能使用陰險計謀對付他們,而是要與他們和好相處,在關系融洽.和睦融融的環境下,齊頭並進.
我有一個同學,他才藝雙全,是我的老對手,在平時的競爭中,我們不相上下,可是我們雙方從來沒有用狡詐之計陷害對方,使對方成績下降,反而作為對手的我們,關系好如兄弟,無話不談
對手之間的關系,難道不應該是這樣的嗎?如果兩人關系不好,那競爭就變的莫名其妙,充滿著陰謀,這樣的競爭好嗎?
善待對手,就是善待自己.當年曹操善待關羽,才使關羽在華容道放了自己;當年唐太宗善待少數名族,使得邊界極少發生戰爭
對手是成功者的陪練者;對手是失敗者的良師;對手是同劇組的搭檔.人生在世能夠互成對手,也是一種緣分,彷彿是同一個分數中的分子、分母.如此說,結局往往只有蠃多蠃少之別,並無絕對勝敗之分.角色有主有次,登台有先有後,掌聲有多有少,但彼此相依,缺了誰戲也演不成.同在一個領導班子中也如此,攜手共進,共創佳績,方可交相輝映.倘若相互拆台,要麽被趕出「劇組」,要麽大家偃旗息鼓,落個一損俱損.
如此可見,對手對自己只有利而沒有害,所以善待對手吧,善待他們就是善待自己—給自己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吧
3. 作文800字高中《平凡方能融入群體》
侯知候覺中發現,我已走過了人生很大一段路程。暮然回首來時路,有通衢大道,也有曲折、蜿蜒小路。越過時空之光的折射和傳遞,我彷彿看到步履蹣跚的自己,行走於塵土飛揚的時光隧道。隱約聽到輕聲低吟的幽幽耳語和豪情壯志。時空中溫暖的春風和刺骨的寒風,如文學分析中的情景交融,共同構成一幅樸素、肅殺的白描。這幅歷史畫卷,重疊著幾多滄桑?
偶然的一次,在學校閱覽室的報紙上,看到一篇文章:《瘋萍》,下面赫然寫真「陶××」幾個字,這不是我的老師嗎?我的老師!豁然之間發現,陪伴我對多年的文學,卻處於沉睡狀態。一年又一年,我走過了青澀的花季,憂郁的雨季,猶如檸檬的味道,香味猶存卻觸之不及。走過了年少,走過了幼稚與憂傷。這時,有一張張熟悉、親切的臉龐隨著心潮的漲落而稜角分明。年少輕狂的心路里程中,我遺路落了一顆顆明亮、晶瑩的珍珠,我學會了用成長與穩重、理智與成熟,將其串聯起來;用一隻包含感恩墨水與永恆的三寸筆頭,尋找丟失的遺忘。
迢迢山路,悠悠遠方。我在農村土生土長,紅土高原,那水一方,那土一方,都是我的眷戀。土地,一首空靈的抒情詩,一泄千里的文字長卷。我熱愛文學,如同愛土地。中學時,我的學習偏離了「地球」中心,理科一踏糊塗,簡直近似白痴。教我們幾何、數學的甫老師的口頭禪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這對我來說是個致命的打擊,我努力要學習理科,卻怎麼也趕不上其他同學。我對文學的熱愛,源於兩位語文老師對我的影響。
初中一年級時,教我們語文的趙老師,是一位和藹可親、知識豐富的老師,我們都很喜歡她。記得一次在一本作文選上看到一篇關於母愛的文章,寫得非常好,而且與我的經歷相似,我當時就把它摘抄下來。湊巧,趙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母愛》。我第一時間就想起了這篇「文章」。意料之中,我的這篇「文章」被趙老師看中了,表揚了我,並在班上閱讀。我當時真的無地自容,慚愧不已。只因為一時的懶惰和虛榮。更沒有想到的是,趙老師竟細心幫我修改了作文,並向北方一家文學社投稿。顯然,稿件沒有被發表,其中的原因只有我知道。自那以後,我的心中萌發了一顆種子,叫感恩。種子的力量,迸發著。我決定要靠著自己的勞動,讓文學開出朵朵絢麗的花。文學,是容不得半點污穢的。
另一位也是我中學時的語文老師。初二時,教我們語文的是一個外貌平凡、卻很美麗的女孩。二十多歲,剛從師范畢業不久,性格剛中帶柔,她就是王老師,因為年齡差距不大,我們容易溝通,也就是王老師,我開始懷疑「老師和學生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的觀點。我喜歡語文,喜歡文學,順理成章的也就喜歡上了王老師,喜歡聽王老師講的課。尤其在分析課文時,我會不自覺的就融入其中。王老師博學多識,喜歡看書,她訂了《中學生閱讀》一書,我經常向她借了看,當成寶貝一樣,讀到好文時,便摘抄下來。應該說,是文學拉近了王老師和我。尤其到了初三,中考的壓力很大,彷彿一快黑色的大氈子,在頭頂搖搖欲墜。我們都努力的學習,抓著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鍾,甚至每一秒鍾。有時,我們太困了,就會爬在桌上呼呼大睡,細心的王老師讓我們在教室里灑上涼水。記得有一次語文課,我和往常一樣爬在桌子上,正值上眼皮與下眼皮在做激烈「斗爭」時,王老師走到我身邊,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坐好,她沒有言語,只是用那雙大大的黑眼睛望著我,沖我笑了笑。在那段艱難歲月里,我有多少次想爬下,卻又挺過來了。炎炎夏日,卻很涼爽,因為內心深處有一泓清泉,汩汩流淌,沒有潮水般洶涌,卻細水長流。王老師,你知道嗎?你的悉心關懷,讓我的人生有許多改變嗎?
年少時,腦中有許多的虛無飄渺、傳奇幻想、天方夜譚。回憶起來,是何等虛浮?我的學生時代,最真實、最刻骨銘心的片段,就是我的那一個個老師:小學時的班主任王老師,性格細膩,循循善誘;中學時教英語的班主任董老師,才高八斗,雄姿英發;教數學的甫老師,博學多才,機智幽默;教物理的楊老師,愛憎分明;教化學的趙老師,年輕有為;教政治的何老師,不苟言笑卻明察秋毫。。。。。。他們給我的東西,也許只是杯水車薪,那份真情卻燃燒著我的整個人生。現在,行走在的校園內,學習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投身於我鍾愛的文學專業中,我慢慢成長了、成熟了。我不再年少輕狂、隨遇而安,不會不知天高地厚了。我學會了獨善其身、心遠地自偏、寧靜以致遠。苦悶彷徨、憤世嫉俗時,也學著古人獨唱一首「正氣歌」。我的老師們,一個個都很優秀,知識淵博,對文學造詣很深。在我一步步走入文學殿堂時,我總是停下腳步,回過頭,遙望我年少時的老師。
我的少年!我的文學!我的老師!老師們,是你教會了年少輕狂的我,跋山涉水,昂首闊步,高飛於理想的的蒼穹。
老師,你們能看到嗎?
4. 我的校園作文800字(禾山中學
我的校園
校園,擁抱著每個孩子,使每個人在這里滾野茁壯成長。我在這紛芳飄香的校園里,度過了六年的生活,這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學校風景秀麗,空氣新鮮。一進校大困喊門,一棵菊花對你微笑,一條筆直的甬路展現在眼前。往南看是200米跑道的操場。這里是長年供同學們做游戲,上體育課。操場上有各種活動器材,如「單雙杠、雲梯、爬桿」等。同學們在這些器材上盡情地玩樂,鍛煉得身強體棒。操場西側有個月亮門,從那裡進去有機棵松柏,綠得發亮,傲然挺立。花壇形態各異,上面盛開著五顏六色的小花。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棵銀杏,它是國家級保護植物,大家特別珍惜。操場南邊有十多年的二十棵銀杏,它是國家級保護植的,大家特別珍惜。操場南邊有十多年的二十棵柳樹,每年夏天都為大家乘涼,而柳樹自己卻被風吹日曬,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
伴隨著甬路兩旁龍爪槐向我們拍手點頭致意,我們順著甬路往前走,北望高大的教學樓,很壯觀。這座教學樓高5層,內有20個教室以及各個辦公室。進教學樓得上五個台階,這五個台階我想是象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二樓上特建一個領操台,台上飄揚著鮮紅的五星紅旗,迎風如展。那耀眼的光芒在呼喚我們成長,鼓舞我們成為祖國未來的棟梁。為了滿足發展的需要,在教學樓東又新建一座新三樓。一樓是體育活動室,擺放跳箱、跳高等各類器材。二樓是尺衫圖書館,各種圖書齊會聚,是我們課外渴望增長知識的寶庫。三樓是階梯教室,開大會用。新三樓外表刻著校訓「優質、煉志、慧心、求新」八個大字。告訴我們要品學兼優,有創新思維。的確,我的校園就是這樣一個無限美好的地方。
教學樓後是食堂。食堂早已建立,環境衛生,全是綠色食品。中午有師生在這里就餐,保證吃的愉快,長的健康。我們的教室陽光充足,安裝電腦、電視是全市一流的電器化教室。前面是黑板也是全市中小學最好的。我校各種知識競賽穩居三甲,全市運動會各項比賽都名列前茅。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學校里,難道不自豪嗎?
雖然我的學校沒有什麼特殊的景物,但五星紅旗是永遠飄揚的。校園的天空藍得透明,我們渴求眼睛躍過去層,裝滿未知領域的憧憬。我能生活在這樣一個校園時很高興。啊!校園,走進你,轉眼六年,我必須離開你,我從心裡油然而生出一種深深的懷念。
5. 以「合作」為題,要一篇800字高中水平的作文
在十四、十五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時候,產生了一種稱為包買主的生產方式,它是將生產資料分配給多個手工業者,通過他們的共同合作來完成生產任務。這也許就是現代商業合作的雛形了吧。
而在社會變革日新月異的今天,合作重新被人們所重視,它不在只是一種商業運營方式,而逐漸變為一種精神,成了推動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動力。
合作無處不在。便是在自然界中,人們也不難發現合作的身影。在不大的螞蟻家族中,有著復雜卻又嚴格的分工。工蟻負責探路和尋找食物,兵蟻肩負蟻巢的安全保障,蟻後則生育後代,還有的哺養後代。每一個成員既不多做也不少做,缺了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行。螞蟻家族正是憑借每一個成員的合作精神,才能生存下去。
世界著名飛機協和客機的生產正是通過合作分工完成的。它的每一個部件,大到機翼,小到起落架上的一顆螺絲,都是由不同國家的專業部門分別製造的。最後再將不同的部件組裝,一架協和機才算上了天。合作真的融入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合作源於信任。在現金諸多的國際組織與團體中,其實都是以合作為基礎的,而這樣的合作正是建立在各國間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合作是需要不同的個體共同完成的,而且是需要默契的。如果個體間缺乏充分的信任,就不會有默契,合作也就不可能成功。譬如世界貿易組織中關於定期匯報簽約國財政狀況的規則,倘若簽約一方為了保留實力而虛報少報相關數據,那麼,這種不信任的行為必然會導致合作的失敗。因此,不難看出,缺少誠意和信任的合作毫無存在的價值。
合作就是力量。如果僅讓你用一支筷子吃反,它幾乎連塊肉都夾不起來,而用一雙筷子,結果就會截然相反。可見,只有合作才能發揮個體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擁有大於個體的力量。正如當年諸葛亮指揮蜀軍大敗曹兵的戰役,大多是以少勝多。而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諸葛亮清楚地知道,只有合作才具有無窮的力量。
合作的確是一種精神,它源於信任,且無處不在,更重要的是這種精神是難以估量的。這個時代呼喚許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將永遠是推動時代前進的不竭動力。
6. 以一起成長的夥伴為主題的作文800字高中作文
在生活中,我有許許多多的小夥伴,比如鄰居家的孩子、幼兒園時的玩伴、還有現在一起讀書的同班同學等等,你要問,有和我關系最要好的小夥伴嗎?讓我仔細想想!哦!那肯定是她!
你看:她那張胖乎乎的臉蛋上鑲嵌著一雙大眼睛,時而忽閃忽閃,時而笑成一對彎月,寫滿了她的好奇、「狡黠」、爽朗、頑皮的個性;挺直的小鼻子上常常布滿一層細密的汗珠;一張俊俏的小嘴巴蘊藏著豐富的表情:高興時,撇撇嘴,扮個鬼臉;生氣時,撅起小嘴巴,誰都不理,烏黑的頭發用蝴蝶結紮成兩把「刷子」,像兩只漂亮的蝴蝶在人叢中飛舞。
她,是個喜歡讀書的人!她是我們班出名的「書迷」,課余時間,她在父母的幫助下,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讀完了我國的四大名著,課余時間、放學回家的路上,經常有一幫子「粉絲」圍在她的周圍,聽她講《西遊記》裡面的故事。因為「迷書」,曾經吃過一次虧:有一次,她正沉迷於《淘氣包馬小跳》的故事情節中,結果沒有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一頓,後來就沒有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她,擅長畫畫!她有許多業余愛好,尤其是繪畫,曾經得過學校的獎勵,那是我們在學《菊花》那首詩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根據古詩的意境配一幅畫,結果她的畫想像豐富,充分表現出詩人的意境,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交首稱贊,推薦給學校,獲得了全校詩配畫比賽一等獎。
她,是個熱心腸!她樂於助人,總是想同學所想,急同學所急!.記得有一次,我因為起床晚了,怕遲到,匆匆忙忙趕到學校,結果忘記了戴紅領巾。再回家去取,已經來不及了,但是不戴紅領巾,會被扣分數的,這可怎麼辦?我急得哭了!她看到這種情況,安慰我說:「石含章,不要哭了,你戴我的吧,我離家近,我再回家取一條!」一邊說著,一邊把她自己的紅領巾解下來,戴在我的脖子上,然後沖出教室,跑回家去取另一條紅領巾。一會兒,只見她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的跑向自己的座位,這時正好上課鈴響了。我向她投向感激的目光,她還調皮的向我眨眨眼睛!
這就是我的小夥伴,一個愛讀書的小夥伴,一個愛畫畫的小夥伴,一個樂於助人的小夥伴!想知道她是誰嗎?那我現在告訴你,她是我的以前的同班同學,她的名字叫馮宗瑤!
7. 高中作文800字青春勵志的作文題目
[不斷學習的價值]
生命有限,而學海無涯。我們成為怎樣的人,決定於我們所學到的東西,每天都努力學點新的東西。這一天才稱得上是沒有白費。
一個出生於貧困家庭的人,一個學齡五年級的人,一個讓世界變成自己學校的人,最終卻是一個不同凡響的人,一個負責的好爸爸,一個負責的好「老師」。他就是巴克爾。
巴爾克認為,最不可寬恕的是一個人晚上上床時還像早上起床時一樣無知。他常說:該學的東西太多了,雖然我們出生時一無所知,但只有蠢人才永遠如此。為了防止孩子們陷入自滿的陷阱,巴克爾要讓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學一個新的知識在飯前進行交流,說出後才能吃飯。然而當他的孩子們介紹各種知識時,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知識,他也不覺得瑣碎,而是鼓勵孩子們認真學習。
一次,他的兒子費利斯為了完成任務在飯前匆匆找了一個新知識:尼泊爾的人口是……。餐桌上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都覺得這個知識實在太瑣碎了。但巴爾克卻說:「好,孩子他媽,你知道這個答案嗎?」妻子的回答總是會使嚴肅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她說:「尼泊爾?我非但不知道它的人口是多少,連它在世界上的哪個角落也不知道呢!」這個回答正中巴爾克的下懷。於是他說:「把地圖拿來,我們來告訴你們媽媽尼泊爾在哪兒。」就這樣,全家人忘了吃飯,在地圖上尋找起尼泊爾來。一天又一天,日積月累,全家人在飯桌上學習了許多知識,大家共同進步著。
巴爾克說:「一個人「不一定終身受雇,但必須終身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夠追求和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是呀,要想有成就就要發奮讀書。學無止境是一句老話,但它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現代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誰還能夠說我學夠了呢?不過話又說回來要想真正學到一點知識、決心、信心、恆心是必不可少的。還有就是不能沒有勇氣,一定要不怕困難,敢於挑戰。學習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持之以恆者,方有希望到達目的地。當然,盡管一個人不斷學習,如果他只是十分死板的學習那也是無效的。因為死學習不等於掌握了知識,更不等於有了智慧。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你也不能把學習當作一種任務去完成。如果你是這種人的話,那麼只會掌握了一些皮毛小的知識。其實說來說去你就是要不斷的去學習知識。
學習不等於能力。學習必須轉化成能力與素質才能體現出其價值。就像一個人吃下食物不等於增強體質,需要吸收才可能增加體質一樣。只有把學習同實踐相結合,產生效果時,才能體現能力
8. 作文800字高中回憶初中朋友
初中的生活就像五味瓶一樣,不僅有酸、有甜、有苦、還有辣! ——題記 小學時,我總是盼望上初中。與其說是盼長大,不如說是盼望初中的自由。在我看來,初中是一個快樂的階段——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更沒有父母的嘮叨。可當我邁進初中後,才真正的了解到初中生活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 初中的學習科目越來越多;作業越來越難;知識越來越復雜;自然酸甜苦辣也體會得越來越深: 酸 初中生活很酸。 每當考試不理想,我會恨自己不爭氣,流下後悔的眼淚;偶爾老師輕聲的詰責,我也會覺得委屈而心酸。但是,酸卻是一份生活的饋贈,每當我考試不好而心酸的時候,我就會明白:成績需要付出,努力才會得到回報。每當我受到批評而心酸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自作自受,決不能再犯。就是這樣一次次的酸楚,讓我明白「酸不過如此」,只要牢記這句話,我將不怕受挫。 我的初中生活,酸而有味。 甜 初中生活很甜。 三年的同學友誼濃郁香醇,甜進心坎。從剛入學時的互不相識,到逐漸走在一起,直到無所不談。甜,就像蜜糖吃進嘴,一點點地甜到心裡。大家開心的在一起讀書、寫字;在一起暢談天下大事;在一起跳皮筋、打籃球。快樂,大家分享;困難,一起擔當。幸福就是這樣吧! 我的初中生活,甜到心底。 苦 初中生活很苦。 為了考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為了實現夢想,我們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天剛亮就要起床,為的是抓緊時間背誦;晚上10點了還不肯入睡,為的是不把今日的任務留到明天完成。白天「語、數、外、物、化」,科科都有作業;晚上秉燭夜讀,只因明天老師要將作業檢查。「唉!累死了!」想看看心愛的動畫片,卻被成堆的作業困住,無法脫身。 我的初中生活,真累。 辣 初中生活很辣。 身為一名班幹部,學習、工作、勞動,樣樣都要走在前面。早自習,我拿著書走上講台大聲的組織早讀,不知從哪個角落飄出一聲「出風頭」,這時便有種麻辣的滋味漂浮在心頭。躺在床上,心裡也會想想「有什麼辦法能發動全班同學合作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如果真能那樣,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我的初中生活,真辣。 初中生活就像一個「五味瓶」, 五味俱全。初中三年,我已嘗到了那其中的酸甜苦辣。然而我堅信: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只要我不停的努力學習,以真摯誠懇的態度待人,我們將一起走過酸甜苦辣的初中,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9. 作文探究合作(800字)
作文自主性創新教學模式的研究,我們主要是在結合農村初中學生的特點和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意識的前提下,在充分發揮學生之間的「合作」與「探究」的作用下,開展的一種作文教學嘗試。主要分四大步走:
第一步: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第二步:讓評語充滿愛心
第三步:讓學生在作文批改中盡情地釋放自己的能量
第四步:讓學生在作文修改中有效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學生作文興趣的激發
農村初中的學生在作文方面存在的典型問題是:缺乏豐富的生活底蘊。再加上缺乏成功的體驗,導致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怕!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研究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狠下苦心和苦工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的。
一、結合現實,由低到高
對每個現代人來說,發表自己、推銷自己是一件常做的事。激發學生的興趣應該首先從「需要」上強調一個人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尤其強調寫作能力更是每個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才會在課堂上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調動他們的內因。這是激發學生作文興趣的首要條件。
講到作文興趣的激發,我們常會說:從寫日記開始!是啊,日記到底寫些什麼,怎樣才能讓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有感而發呢?僅有數量要求還遠遠不夠,一定要切合實際,提前作好安排,讓學生有內容可寫。如:洪編教材七年級下第一單元教學,我是這樣讓學生動手動腦的:在與學生交流單元設想時,就向學生提供第一周的日記和練筆的參考內容:1、回憶童年的朋友2、課內觀察每一位上課的老師 3、家中觀察自己的父母;把看到的寫到日記本上,只要是真的就行,別想是為什麼中心服務的,回憶和觀察的次數越多越好!提供的第二周的日記和練筆內容有:1、童年的朋友與你,誰為誰付出的多?具體地介紹一下;2、對觀察到的老師和父母的一切問個為什麼。我特別提議:周六周日在家找個機會為父母或其他長輩服務一次:倒杯茶、燒回飯、洗回衣、剪回指甲……特別注意觀察父母的神態變化和語言,用心去看懂聽懂,把整個過程和自己懂得的東西寫下來。這樣,兩周間學生就不用為寫日記犯愁了。事實有力證明,的確有效,學生有話說了,有內容寫了,更可貴的是有真情實感了,懂事長大了……
有了布置是否就有效了呢?未必!事實上每周三四篇日記給老師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檢查不能到位!如果只是應付一下,勢必會影響學生積極性,怎麼辦?
給學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學生會樂此不疲的。同樣七年級下第一單元為例:學習《童年的朋友》時,提前告知學生上課前要交流日記《童年的朋友》,課前隨機讓一位學生(最好是脫稿),並讓一兩位同學點評,老師有目的地進行評點;同樣,學習《一面》前讓學生交流觀察父母的日記;學習《我的老師》前讓學生交流課內觀察老師的日記……當然,沒有日記內容交流的課前,同樣也要給學生時間自由發言,形式可多種多樣,如:我最喜歡的短文或片段、課外閱讀推薦、課堂體驗或心得、名言推薦、一句話作文、身邊事身邊景等等。
如果再注意在教室裡布置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展覽形式,效果會理顯著,如佳作交流園、自我展示欄等;學校再組織一些比賽、櫥窗張貼,創造機會參加市省比賽、幫助投稿發表……都有助於學生習作興趣的激發和增強。
二、 注重實踐,形式多樣
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寫作教學活動形式和方法的多化性。從心理學角度看,興趣是伴隨積極情感的一種需要形式。從中學生年齡特徵來看,多種形式的刺激,不斷變化的方式,多彩的活動,會不斷地讓他們保持新鮮感。一是生活實踐活動的多樣性。二是命題形式的多樣性。給較長的課文寫梗概、給短文進行擴寫、老師命題和自由命題相結合、將寓言改成故事、將詩歌變成散文、或為文中人物作傳、或進行散文的仿寫,甚至有時只起個頭,學生一人一句繼成文章、續寫等等,只要學生有興趣,什麼樣的練筆都可行,都可作出嘗試。
三、「讀」、「思」相融,「厚積薄發」
激發學生興趣不能單從「寫」上入手,還得靠「讀」打基礎。「讀」不僅能開拓視野,而且能從「讀」中悟出「技巧」,不著痕跡地摹仿。因而要激發學生持之以恆寫作興趣,就必須讓他們通過「讀」感受到名著的魅力,充實他們的文化底蘊。而文化底蘊的豐厚,產生興趣的可能性就越大,讀的書越多,他們就越感到自己的不足,越想去探索。但「讀」必須有老師指導,指導他們將「讀」與「思」相結合,體味名篇佳句的妙處,並要求他們將名篇佳句摘入自己的課外讀書筆記本,不時組織交流會,互相學習。其實這個過程就是一個知識的積累過程。「厚積」方能「薄發」,「讀」實在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中重要一環,或者說激發寫作興趣先要激發「讀」的興趣。
本學期我校增設了兩節閱讀課,我們藉此機會,對閱讀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特別注重對閱讀方法的指導,我們語文組把這當作一個課題來研究。閱讀時對不同的小組提出不同的要求,然後交流、比較、感悟、提高。
四、「外因」「內因」,「課內」「課外」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對自己學習的結果,學生是很在意的。作文訓練結果的反饋,也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一個重要途徑。反饋的形式可以分為課內課外兩種。課內主要指老師的評改分數和評語。老師的評語對學生非常重要,有時甚至影響學生一生。當學生獲得哪怕一點微不足道的進步時,老師要適時地鼓勵誇獎,有時可以通過「分數」讓學生感到有進步。課外的表現為學生的習作得以發表和傳播。要積極地推薦學生的成功之作到班級的《學習園地》、《優秀習作選》、優秀日記選,學校的櫥窗及自辦刊物上去發表,當學生看到有那麼多人在看自己的作文,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對寫作就更有興趣。還可將學生的習作向報刊推薦,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市級、省級、全國的作文競賽,對獲獎者予以表彰。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你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自己的勞動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從自己努力的成果中體味到的快樂是其他的快樂所不能比擬的。
五、言「美」言「文」,榜樣效應
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師》這篇散文中曾描繪了一位熱愛文學、熱愛詩歌的蔡芸芝先生對自己接近文學愛好文學的深刻的影響。可見教師自身對文學的喜愛對寫作的愛好也是引導學生寫作興趣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首先教師上課時語言要「美」要「文」,千萬不可俚語、俗語滿堂飛。教師的語言「美」了,聽課的學生才能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其次教師要經常寫作,保持濃厚的興趣,必要時寫「下水文」。以榜樣的力量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如果老師的文章時見報端,學生崇拜而仿效的必多。
作文評語的改革
如果說學生作文興趣的激發難的話,那麼學生作文興趣的保持更難。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興趣激發後,如不能保持,想要再激發就難上加難了!因此,保持已激發的興趣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更何況,激發學生的興趣要貫穿作文的始終。
經過與學生的平等交流,我們發現:學生怕寫的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是反應較多的是評語單一和分數過低等。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在大作文的批改上進行了改革。原則上按訓練要求進行批改,力求慎重而鄭重,注重在思想意義、寫作技巧、結構布局、語言表達等方面的點撥,同時加強常規方面的訓練,如卷面干凈整潔、書寫美觀大方、標點、格式正確等。
在具體的批改實踐中,我們逐漸發現:針對不同的文章可以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批改。經過探索,我們發現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談心式
中學生的生理、心理決定他們或多或少會出現不成熟的思想,甚至出現偏激或叛逆傾向,對待這類作文,我們常常採取拉家常似的促膝談心,多點真誠,營造寬松和諧的氣氛,促進他們的成長!如班上有位男同學寫的《我心何往》,文中寫到因父母鬧離異而給自己帶來的煩惱與無奈,面對父母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同樣問題(「離異後跟誰?)的重復,寫出自己心靈的掙扎和絕望,並生離家出走的念頭。當時,我的評語是這樣寫的:「我能談懂你的心----一顆遠遠超出同齡人該承受的心。但不用將情總抑於心中,可以充分發揮你的重要價值----男孩的凝聚力,給父母即將破裂的感情加些潤滑劑,或許會"柳暗花明"!實在不行,你也要理解父母的婚姻觀,同樣的問題可以作出不同的回答,把心靈的負擔御給他們,盡量讓自己擁有一顆平靜的心向自己的人生目標奮進!」
商量式
中學生的社會閱歷決定他們看問題難免偏頗。記得一次訓練,我班一位女同學寫的是題為《大方的爸爸》,大意是她讓爸爸給自己買條時新的裙子,媽媽不允許,但爸爸出差回來還是為她買了。是啊,從她的感受來看,的確稱得上「大方」,如何評價她的觀點難以把握。如簡單地冠以「文章的觀點不正確」,憑心而論,學生是難以接受的,於是,評語我是這樣寫的:「吃穿是生活看得見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供吃供穿,是幸福的!但吃穿是生活的全部嗎?你若想成為自立、自強的人才,能否向父親提個建議:在關心吃穿的同時,更關心你的生活態度、理想品質等。」
啟迪式
至於對體現出不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文章,直面指正固然有一定效果,但是有時很難預料。於是常可用一些簡明而含蓄的故事教育學生。在一次《假如我當班長》的習作訓練中,有位同學流露出對個人名利的追求,於是我引用了一個寓言故事進行人生觀教育:「一隻鳥本可以飛得既高又遠,但因貪慕身外之物----黃金,並把黃金系在自己的翅膀上 ,結果它再也飛不動了。」讓學生自己在思考中提高自己。
激勵式
中學生的心理客觀地決定了他們難免在思想認識上或多或少存在不成熟的現象。如一次作文中有位大個子男生認為自己反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失敗及家常便飯,於是便想破罐子破摔。我在評語中是這樣寫的:「你想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男子漢嗎?建議你不妨去讀一下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去認識一下真正的男子漢----桑地亞哥!去感受一下「人並不是為了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的真正含義!失敗,又有誰不會遇到呢?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對!」
批評式
並不是說所有文章都不能批評,對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客觀問題,也必須含蓄而委婉地批評指出。如對立意偏激、「三段論」、書寫不清、有塗改習慣等作文中顯性化的「硬傷」都必須批評指出。
當然,作文批改本無定法,在這批改過程中我們提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凡是有利學生作文興趣的激發和能力提高的方法都是值得提倡的。
起初,我們也發現,雖然我們在不斷努力,但收效不大。經過探討交流,我們了解到,學生不僅僅滿足於大作文的批改改革,他們內心希望自己所有的練筆都能引起老師的重視。我們教研組成員又展開了討論,雖也有少數老師提出,這樣一來,老師的負擔太重了。但大多數老師認為,既然已經開始,就必須堅持下去,多吃一點苦,值!就作了些調整,我們對學生的練筆和日記又進行了批改改革嘗試,當然,批改的要求也有不同,在此就不作具體的舉例了。
另外,對不同性格的學生,也區別對待。孔子的「因材施教」,在作文批改中也要大加宏揚。對性格內向的學生,要多加肯定和贊揚;對熱情好動的學生,要冷靜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