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篇中學生如何與父母相處的作文,1500字的
青春是快樂的,也充滿了煩惱和壓力。調查表明,我國有情緒障礙的青少年達3000萬人。而只因小小的挫折而選擇輕生者也時有耳聞。心理咨詢和疏導正越來越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
調查統計表明,中學生與家庭的矛盾高於師生矛盾:61%的中學生認為自己與父母存在矛盾;82%的中學生認為家中有一個人最啰嗦;認為自己在家得不到尊重、父母經常不與自己交流的中學生有15.2%,遠高於學生認為與教師有矛盾的1.7%。
如學生小高,本來臨近高考學習壓力就大,可母親還在強迫他學習,每天都詢問他的考試和作業完成情況,使小高思想壓力日漸增大。這位母親因為看到周圍同事的孩子都考上了好大學,心裡非常著急,怕孩子考差了沒面子……小高已對母親的說教有了厭煩感。
心理專家說,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態度決定一切」。只要是家長和學生雙方的態度好,溝通所有的矛盾都是可以解決的。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不要被好奇心、猜疑心所左右,更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身上;而子女則要理解父母的苦心,即使父母在某些方面令自己反感,也不要出言不遜,激化矛盾,雙方可用心設計一些輕松、有趣的話題加強溝通。
親子矛盾源於家長普遍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
心理專家曾對學生家長做過深入調查:反應出家長普遍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有76%的中學生家長沒看過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雖然時代在進步,可家長更多的還是繼承上一輩的教育方式,結果現在親子矛盾愈演愈烈,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多,這恐怕也是社會長期忽視心理科學所付出的代價。
在與學生、家長的直接接觸中,石家莊心理咨詢心理治療中心的專家發現學生與家長之間的矛盾最為集中地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一、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期望值過高,讓學生感到太大壓力;忽視孩子其他素質的提高,特別不注重孩子情緒、情感的變化。
二、是家庭不和睦,孩子與父母一方感情疏遠,長期不說話,甚至產生反感。
三、是父母對孩子的交往,尤其是與異性同學的交往干涉較多,習慣於盤查對方的情況。
四、是家長對孩子過分關愛或者對孩子評價不妥,從而引發親子矛盾。
五、是家長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干涉,比如限制外出和活動,家長往往是害怕孩子學壞了,但孩子認為自己要出去接觸社會,增長見識。
六、是家長與孩子缺乏溝通,有的甚至是把雙向溝通變為父母單向的訓斥。
同時,還得出一個有意思的結論:高學歷、知識水平高的家長與文盲家長更懂得怎樣與孩子相處。前者接受過高等教育,明白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性;後者因為缺乏知識而十分尊重知識,更能理解孩子。而初等文化程度的家長最不易與孩子進行交流,總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要求孩子,結果就會產生分歧。這樣的家長更需要關注,這些家長普遍存在對孩子施教方法簡單粗暴的現象,命令式多於商量口氣;加上學校對學生與家長的教育指導滯後也是產生矛盾的主因之一。
針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石家莊心理咨詢心理治療中心的心理專家呼籲學校和家庭應給與足夠的重視。尤其是作為家長,除了平時注意多了解教育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必要時還要與有經驗的心理咨詢師共同去探討如何與孩子愉快相處,並成為孩子信賴的掌舵人,讓孩子在愛和支持的氛圍中健康成長,並具備足夠的能力去承擔責任和承受挫折。
平時,我常聽到一些高中學生對父母的抱怨:「爸爸根本不明白我,還要常常管著我!」「我和媽媽很難好好溝通,說不到兩句話就會吵架!」「媽媽不說話還好,若他說話我便會覺得很煩!」然而,我也經常聽到父母們的訴苦:「哎,孩子長大了,翅膀長硬了,我們的話總是當作耳邊風。苦口婆心的勸說,他們置之不理不算,有時反倒譏諷我們老了,跟不上時代了。他們總不能理解我們的苦心。」
或許,我們大多數同學都會有這樣的苦惱:一方面自己覺得無法得到父母的理解與支持;另一方面,父母又抱怨我們不聽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矛盾呢?關鍵就在於同學們缺乏與父母的交流與溝通。在你們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進入高中以後,你們心理發展的因素以及生活經歷的差異都會妨礙與父母的溝通。但是,血濃於水,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希望同學們以後能與父母真誠地溝通。溝通是雙方的,我們要相互理解、換位思考,這樣家庭會更和諧。在整個與父母溝通的過程中,掌握一些原則以及溝通的方法與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
1、選擇你與父母都高興的時刻與最適宜的場合
我們在與父母溝通時首先要注意「時空」因素,「時空」選擇適當,就已經有了好的開始。
2、努力避免與父母爭辯,抗爭是溝通的毒瘤
一般說來,願意被子女說服,承認自己錯誤的父母非常少,縱使你們「抗爭」獲勝,結果也不會「融洽」,這不是溝通的原則。
3、相對付出與行為配合
相對付出,就是要有好的表現,在與你的要求相關的事物上,做出令父母信任的行為。
4、尋找恰當的第三者
有些事情,可以借第三者對父母轉述你的問題,也許是爺爺、奶奶或者是舅舅、阿姨等,總之,是一位與你父母關系好、談得來的人,他的轉述,可以加上勸說,常常可以打破溝通的僵局。
除以上幾條以外,同學們要多與父母溝通,讓父母知道你的想法。在溝通的過程中,要多觀察,多傾聽,注意溝通的方式,尊重父母。同時,還要學會換位思考,體會父母的愛子心情,用溫和、委婉的語氣表明自己的想法,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
同學們在與父母交流時要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和分寸,要尊重父母的個性,尊重父母對自己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這是對父母最基本的尊重。每周至少跟父母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飯、打球、逛街、看電視、邊做事情邊交流。放學回家主動與父母談談學校的事情,老師、同學、校園里的新鮮事……同時,天氣好的時候,只要學習不太忙,和爸媽散散步,聊聊天,那是父母最開心的時候。高興的事、煩心的事,和父母說說,聽聽他們的意見。如果你做的不對,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動道歉,往往會得到父母的理解。在與父母溝通不良時,不隨意發脾氣、頂嘴,避免不小心說出或做出傷害到父母的事。要想動怒時,可以深呼吸,或者離開一會。安排固定的時間協助父母做點家務,盡力做好自己的事,努力讀書學習,對工作負責、投入。主動分擔家庭的一些責任,比如洗碗、擦窗、打掃衛生和倒垃圾等。趁機還可以和老爸老媽聊聊天。學會遇事多於父母討論並就如何行動達成協議。這樣會讓許多事情簡單起來
相信很多同學會感觸良多:父母真的不易,要好好理解他們,孝敬他們。相信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上,會讓我們與家長的溝通變得更容易!家長都認為與子女溝通很重要!
衷心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與自己的父母友好相處,成為永遠的朋友!
2. 中學生感恩父母的作文。
你好,下面這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父親》
父親是3天前的一個下午來的,當時無人在家,他擱下背兜蹲在門口抽葉子煙。傍晚,樓上的張婆告訴我,她下樓撞見父親,以為是盲流,呵斥他走開,父親惶惶不安:「這是我兒的家呢!」我向父親求證此事時,父親正在廚房擇菜。他像犯了錯的孩子,局促地站起來,搓著雙手,目光游移,囁嚅著說:「下次,我一定穿周正一點。」我本是怕父親心靈受到創傷,欲安慰他一番的,豈料他不但沒有半點委屈和憤慨,反而以為自己丟了我的丑而深感慚愧。我心裡有種說不出的痛。
家裡不寬敞,我們把父親和兒子安排在一間屋裡。父親進屋不久,我就聽見巴掌落在臉上的聲音,開門一看,見兒子正大吵大鬧:「你臟,你臟,不準你親我,滾出去!」 父親不知所措地捂著臉。「他是你爺爺,你爸爸的爸爸,我是他一手一腳養大的, 你 知道嗎?小子!」我對兒子動了武。聽到兒子的哭聲,妻子一把把他抱過去,對我怒目而視。父親垂著手,獃獃地站在一旁,又像犯錯一般。夜已很深,隔壁的 我還聽見父親輾轉反側的聲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調對父親交待:「茶幾上有好煙,有煙缸,別抽葉子煙,別亂抖煙灰。別動音響,別動氣灶,別動冰箱,別動電視……」父親謙恭地說:「叫我動,我也動不來的。」中午我和妻子回來,看見滿地的水,父親正蹲在地上,拿著帕子,手忙腳亂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進了卧室,「砰」地一下關了 門。父親便立即又像做錯事一般,不知所措起來。我按按他肩:「爸爸,您想 幫我 們拖地板是吧?」父親點頭。我便拿出拖把,給他示範了一番,然後交給他:「您試 試父親拖凈了剩下的半間客廳。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後望著我,一臉感激。
下午下了一場小雨,下班回來不見父親,妻子頓時火冒三丈,對我大發脾氣。我和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正斗至酣處,門鈴響了,父親站在門口——濕漉漉的頭發搭在皺紋堆砌的額頭,松樹皮一樣的手提著一個塑料袋。他鞋也沒脫就進了屋。 妻子「哼」了 一聲,又進了卧室。我說:「爸爸,吃飯吧!」父親說:「吃吧, 吃吧,我孫兒呢?」 孩子被妻子送到岳母家去了,若父親知道內情一定會傷心,我只得對他撒 了一個謊。父親盯著我看了一陣兒,若有所悟,默默地離開飯桌,打開身邊的袋子,拿出兩袋核桃粉、兩瓶蜂糖、一袋健脾糕。父親說:「我去買東西了,不會買,也不知你們缺啥,就琢磨著買了這些。」父親頓了頓又說:「蜂糖治胃病,你記著,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腦的人,核桃粉補腦 ; 孫兒胃口不好,瘦,就給他買了健脾糕,吃了開胃。」 父親最後從貼身衣兜里拿出一個塑料袋,說:「這5000塊錢是我賣雞賣豬攢的,都攢3年了。我用處不大,你拖家帶口的用得著,拿著。我明天要回去了,你有空就回來,看看你媽的墳、你爺的墳。沒空回來,爸也不怪你,你們忙,單位紀律嚴呢!」說完父親笑了一笑,摸出葉子煙,正要點,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但舌頭舔嘴唇的細節將他此時的慾望暴露無遺。我給父親卷了枝煙,也給自己卷了一枝。我倆中間隔著張飯桌面對面坐著,煙霧繚繞,我們都不說話。
父親執意要走,他說他惦念屋邊的塘,惦念塘邊的田,惦念那條跟他一起串東家串西家的大黑狗。怎麼留也不行,我決定叫輛計程車送他回去。富康車開到父親身邊,但一生都沒有坐過小車的父親卻不知怎麼打開車門。他的手在車門上東摸西摸,一臉尷尬。我上前一步,彎下腰來,打開車門,服侍父 親坐進車,再為他關上車門。父親伸出頭來,一臉的幸福,他在為兒子的舉止而激動啊。他說 : 「兒啊,爸算是村裡最有福氣的人了。」說完,抬手抹著眼圈,憨憨地笑著。我頓時百感交集。
活在世上,活在城裡,活在官場,我在許多人面前彎過腰,為許多人開過車門,但從沒有為父親彎腰開過車門。我為別人開車門的時候,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畢恭畢敬,表裡如一過。父親是農民,我是幹部,父親是莊稼人,我是城裡人,父親這輩子已無法超越我的高度,但我有今天全仰仗父親的奠基。父親為我彎了一輩子腰,吃了一輩子 苦,操了一輩子心,而我呢?僅僅為他開了一次車門,就叫他心滿意足感動異常……
車越開越快,望著父親離這個人情味淡薄的城市越來越遠,突然間有一種沖動讓我心頭一顫,禁不住淚水潸然而下……
3. 中學生寫父親的作文500字左右
一次輕輕的碰撞都會發出悅耳的聲音,每一縷聲音都能給人以心靈的慰藉。這就是風鈴,音樂與期望的使者。
--題記
「啪!」爸爸看著我的成績單,,火冒三丈,拍案而起:「我怎麼生了你這么個混小子,考這么幾分丟不丟臉吶,你讀的是什麼書?」
我無言,覺得沒什麼好爭辯的,難道考試考砸一次,天就會塌下來嗎?或許我太天真了,在不爭氣的分數面前,以前那個慈祥的父親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威嚴、憤怒的父親,他給我開了罰單:從今以後,除了吃飯,不準踏出這個房間半步,直到下次考試到前十名為止。但我卻不願失去自己的自由,遠離心愛的籃球。面對怒氣沖天的父親,斬釘截鐵地說:「不!」
「什麼?你……」父親氣急了,不想平日「聽話」的兒子這樣頂撞他。「啪!」還不由我回過神來,父親的大手早已狠狠地落在我的臉上。頓時,一種火辣辣的感覺湧上心頭。爸爸狠狠地盯了我一眼,疾步走出房門。我狠狠地撞上門,窗邊的風鈴也被震得叮當作響。我一頭栽倒在床上,任憑眼淚洶涌而出,在淚眼朦朧中,只聽見那串風鈴叮當叮當地響個不停,好像在嘲笑我的無知,我的任性。我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隨手拿起身邊的一本書,用力砸去,可不巧,沒打著。那風鈴卻不顧「生命危險」依然唱著它悠揚的歌,愈加清脆。
我便氣沖沖地走到它面前,想把它摔個粉碎,但當我舉起手時,理智終於戰勝了情感的沖動:我不能!
這串風鈴是爸爸送給我的10周歲的生日禮物。我依稀記得,那時,爸爸在我耳畔諄諄告誡我:你看著風鈴,多漂亮啊,它在帶給別人美妙聲音的同時卻在不斷地打磨自己。我們希望你像風鈴一樣,在書聲中不斷地打磨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十歲的我雖然不完全懂得其中的道理,但知道這是長輩對我的教導,父母對我的期望。我認真地點了點頭。從此,這串風鈴便陪我走過了五年美好的時光,成了我的摯友。可現在我卻要毀掉它,我,我怎麼成這樣了!我望著這串風鈴自責道。
門外傳來父母的嘆氣聲,我屏息傾聽,想到他們為了我連晚飯都沒吃。我看著風鈴,突然想到,父母的期望不就寄託在這風鈴之中嗎?渴望我的成長,渴望我把自己打磨成精品。我剛才頂撞爸爸,不就好像親手打碎了父母心靈中這串珍貴的風鈴嗎?
我摘下風鈴,細細地端詳著,想著想著,我便抱緊風鈴,轉身走向門去……
4. 中學生感恩父母作文
感恩父母
感恩是一種溫暖的情感,象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輕輕吟唱著,在心與心之間傳遞著人世間最純最美的訊息。
我最最感謝的是我的父母。是他們用博大的胸懷與深沉的愛包容了我的一切優點與缺點,慷慨地送給我一個屬於我自己的空間,讓我伸展開雙臂,擁抱我想要的生活。
我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把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關愛與呵護下無憂無慮地度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們送我一片明媚的晴空;飄雨落雪的時節,他們為我撐起一把溫情的傘。
少年的時光伴隨著求學的喜怒哀樂,而其中又包含了父母的多少苦辣酸甜。父母常因我的歡樂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煩惱而愁在心頭。我知道,父母是在盼望著我有一個好的成績,將來有一天,他們的女兒能憑借自己的能力,去過更好的生活。
終於有一天,父母的願望實現了:終於有了一個屬於我的幸福美滿的家。
父母笑了,而在這由衷的笑容里,我卻看到了父母額頭不知何時爬滿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鬢角也多了縷縷白發。
父母的心中依然裝滿了數不清的牽掛,牽掛著女兒,牽掛著他們的小外孫。於是,為了我的工作,我的家庭和我的孩子,父母在他們已近六十歲的年紀里,又做起了外孫女的「老保姆」,看著外孫女如童年時的我一般聰明乖巧的樣子,父母滿足地笑了。只是,他們已不再年輕……
我感謝我的父母,當我已不再年少,當我悄悄地數著父母頭上的縷縷白發,當我輕輕地撫摸父母臉上的道道皺紋;
我感謝我的父母,當父母已不再年輕,當春去秋來父母無聲的愛依然陪伴在我的旅程,當父母慈祥的雙眼裝滿了數不清的牽掛與溫情;
我感謝我的父母,當我初為人母用滿心的關愛去呵護自己的小寶寶,當我輕輕地為女兒唱起那首《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我終於明白:
是我的父母,給了我整個的世界!
我感謝我的父母!
5. 初中生關於感恩父母的作文不少於600字
感恩父母
「感恩的心,感恩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坐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定會珍惜…」
每當我聽到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養育我十年的爸爸媽媽。在這十年裡,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傳授我知識,教我做人的道理,把我從呱呱落地的嬰兒培養成一位乖巧懂事的姑娘。歲月悠悠,波光明滅,唯有父母的愛依然如舊,父母的愛深如大海,重如泰山,一件件,一幕幕常在我的腦海回盪。
感謝父母在我受到挫折時,鼓勵我、安慰我、給我勇氣,讓我樹立自信勇敢地去面對困難。記得一次數學測驗,我只考了85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作業也做不好,飯吃不香。媽媽看見我的反常,坐在我的身邊和藹地問我原因。我一五一十把考試的實情告訴了媽媽,令我沒想到的是媽媽不但沒有批評我,反而安慰我說:「好孩子,一次失敗不等於自己就不優秀了,你要好好地分析原因,知道錯誤到哪裡,這就是進步。」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情一下子輕松多了。
父愛不像母愛甜蜜,父愛和母愛一樣無私偉大,感謝爸爸嚴厲的默默無聞的愛,雖然有時我不能理解。我永遠忘不了那一次,老師布置了一項查資料的作業,那天的作業特別多,已經晚上9點多了,可我作業還沒做完,心想讓爸爸幫忙查資料,反正這項作業不重要。可是當我對爸爸說時,爸爸象沒聽見一樣。當時,我十分生氣,心想爸爸真是個小氣鬼,這點忙都不肯幫。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漸漸明白了爸爸的用心,爸爸是想告訴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個個甜甜的吻,一杯杯香香的熱牛奶,一個個鼓勵的眼神,一句句激勵的話語...父母無聲無息的愛數也數不清。
6. 寫一篇名題作文: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不少於600字)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
你們為我付出得太多了,你們也許不放在心上,但我將一輩子記在心裡! 平日里總惹你們生氣,現在向你們說聲:「對不起!」原諒我平日的任性,原諒我常常與你們拌嘴,如今想想當時真不該那麼做。
感謝你們的栽培、撫育。在我生病時,細心照料我的是你們;在我考試失誤時,心平氣和安慰我的也是你們;在我遇到困難時,在一旁鼓勵我的也是你們。爸爸媽媽,你們就是我的啟蒙老師,我最愛的人。
孟郊在《遊子吟》中寫道:慈母手中線,遊子 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字里行間流露著母子深情,字字句句傾訴母愛之魅力。我們如今正沐浴著母愛織成的陽光吮吸著充滿母愛的瓊漿玉露。母愛偉大,父愛亦然,父母給予我們的是他人所不能及的無私的愛。
媽媽,每當我放學回到家時,總能看到豐盛的飯在桌子上,當我走到廚房時,總能看見玻璃、地板在閃閃發亮,在此向您說聲:「媽媽,你辛苦了!」。記得您常常因為自己沒文化,不懂教我做習題而自責。請您不要自責,您知道嗎?您雖不識多少字,但您會講故事,您的故事總能啟發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長大了才有出息。這些難道不是在教育我們嗎?其實這些比教我們做習題更重要。就是有您的故事,才使我們知道該如何做人,如何珍惜生命!您用愛心使我懂得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謝謝您!
爸爸,您在我心目中和媽媽一樣重要,也是我最愛的人。您是我們家的經濟支柱,沒有您的努力也就沒有我們家今日的和睦、安寧。您總是為這個家奔波忙碌,每當看到您幹活回到家那疲勞的樣子,我多麼想對您說:「爸爸,你辛苦了!」。您對我的關懷,我更是難以用言語表達了。記得小時候您常帶我出去玩,讓我在大自然中陶冶,您知道嗎?我特別喜歡您帶我出去玩,因為我總能感到有一股暖流涌進心頭,謝謝您給我的溫暖!
爸爸媽媽,你們辛辛苦苦哺育的孩子,現在已經是一名即將登上初一的中學生了,我會把你們的點滴關愛永記在心中,把它化為動力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你們,請你們相信我!
親愛的爸爸媽媽,在此女兒真誠地對你們說:「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7. 中學生親情類作文中關於父母外貌的描寫
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我仍然忘不了 。 一天晚上8點30分,媽媽走到我的床前內.摸摸我的額頭,"啊"尖叫容一聲,奶奶等一些人被媽媽的尖叫驚醒.原來是我發燒了.於是媽媽給我穿衣服.就在這時,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吐!","嘩"的一聲,我吐了出來.整間屋
中學生,作文,親情,父母,外貌
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我仍然忘不了 。 一天晚上8點30分,媽媽走到我的床前.摸摸我的額頭,"啊"尖叫一聲,奶奶等一些人被媽媽的尖叫驚醒.原來是我發燒了.於是媽媽給我穿衣服.就在這時,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吐!","嘩"的一聲,我吐了出來.整間屋
8. 關於感動父母的作文題目
爸爸媽媽感動我的幾件事
有人說,愛是與生俱來的,親情是我們理解愛的最好的範本和老師。人再偉大也走不出愛的射程,人的生命之所以沒有界限,那是因為愛的射程本身就沒有界限。父母就像一道極光,時時刻刻環繞著我的世界,沒有界限,永遠的光芒。
母愛如水。
那一次,我摔倒了,小腿疼得厲害。一個人一撅一拐地走回家,我怕媽媽會罵我,也不敢去看傷口到低有多深,咬緊牙關,「自然」的回到了家。但是媽媽用那醫生專有的敏銳的眼睛,還是發現了我的不對勁。我害怕極了,躲回房間查看傷口。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厚厚的褲子外面居然滲出了血!我嚇呆了,小心翼翼的揭開褲子:傷口足足有幾厘米長,有兩厘米深!我嚇傻了……思來想去,我還是應該告訴媽媽實情。
我哆嗦著雙腿,還沒開口媽媽就說:「怎麼啦?是不是摔到了?」我輕輕的點了點頭,說:「而且還傷的不輕……」
我把傷口給媽媽看,媽媽也嚇了一跳。傷口已經血肉模糊了,媽媽說:「糟了,要縫針!」我聽了心裡咯噔一下,縫針?!大家都說縫針很痛的,完了,怎麼辦?
媽媽放下手中的活,把我扶到附近的醫院。一路上,她不停的安慰我,說沒關系,不疼的。還不停的說笑話給我。可我還是緊張到不行,挨近媽媽,希望她會給我力量。
到了醫院,我一直拉著媽媽的手,她的手有些粗糙了,但是很溫暖。她還一直為我打氣。打了麻葯,我的腿漸漸沒有了知覺,縫針也不疼了,只是有些麻酥酥的感覺。動完了手術,我的腳更疼了,可是心卻是溫暖的。因為媽媽的關懷而感動,因為媽媽的話語而感動。
傷口隔一天就要上葯水,媽媽是醫生,所以她帶我到醫院給我上葯。撕掉紗布時,有些刺痛,媽媽小心地撕開,還不時問我,疼嗎?
我的心被幸福感洋溢著,可也扯上了一絲酸澀。
我看到了媽媽低下頭為我上葯時,頭發間滲著的白發,不耀眼,但刺痛了我的眼睛。媽媽整天為我操勞,卻不求回報。可那些白發卻告訴了我,媽媽的辛苦和無數次媽媽付出的愛。母愛是偉大的,崇高的,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作比較的。
母之愛,溫柔細膩。
父愛如山。
爸爸忙碌,也很勤奮。他總是有很多事情要做,中午也不回家。但是晚上回來後,他也會幫媽媽做點家務,我在寫作業時遇到的難題他都會幫我解答。就像有一次——
「爸,有道題我不怎麼會做!」我在房間嚷嚷,爸爸走進來,坐在我旁邊,問道:「哪裡?」「吶,這題。」說完後,又一頭扎進作業堆積成的山裡了。那道題真的很難,我想了好久,畫了好多張草稿紙都沒寫出來,而且題目也很難理解。
過了一會,我抬起頭,見爸爸正認真地低著頭在草稿紙上寫寫畫畫,又靜下來仔細想想,然後又起筆寫一寫……我笑了笑,問道:「爸,真的很難吧?」「嗯。」爸爸頭也不抬,輕輕地應了一句。說完後,沉默和寂靜又一次填充在空氣之間。又過了很久,爸爸打了個呵欠,放下手中的筆,對我說:「終於解出來啦!」我興奮極了,趕緊要爸爸告訴我。他仔細地講解給我聽,直到我懂了為止。
爸爸的愛不會用言語表達出來。
有一次我乘錯了公共汽車,到了一個十分陌生的路口。天已經黑了,路邊也沒有什麼人,我害怕極了,跑到旁邊的便利店,打了個電話給爸爸。爸爸正在和別人吃著飯,接到我的電話後,爸爸的聲音有些急切:「在哪裡?我去接你。」……過了好久,我聽到了熟悉的車聲,就知道,爸爸來了!
他鬆了口氣,說了一句:「上車吧。」我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因為我知道,爸爸會保護我的。他就像一座山,讓我緊緊的依靠著。
父之愛,深而沉重。
明月,因有了夜空的襯托而更皎潔;溪水,因有了卵石的襯托而更清澈;鮮花,因有了綠草的襯托而更艷麗。打開窗戶望向夜空,星星閃耀著光芒為黑夜點綴上華麗的光彩,大地上還彌漫著一股愛的氣息……我被父母親的愛深深感動,也許這世界就是如此,充滿感動。讓我們的感動在心裡沉澱,讓感動在沉澱中升華,讓升華的感動去渲染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