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美術教師資格證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的 簡答題 都考哪些
您好,初中美術教師資格證簡答題一共考察4題,主要考察內容有:課程標准(教學資源)、(創作手段)、(評價要點)、外國美術史(繪畫)。
祝您考試順利!
❷ 求中小學美術教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二戰後直到20世紀60年代早期的一種繪畫流派 3.形式美:是獨立的審美對象 更多資料建議你到 易考試教師中心看看!
❸ 美術理論知識試題和答案
中小學美術教師招聘考試試題(三)
一、填空:(共18分,每空分)
1、課程的改革不僅是內容的改革,也是(教學過程) 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2、色彩的三屬性包含 (色相) .(明度).(純度)。
3、純度是指色彩的 ( 鮮 濁 程度 )。
4、不同顏色的相貌、名稱稱為 (色相)。
5、在色環中,互成 (150°——180°) 的色,為強烈對比。位於60°以內的色,為柔和對比。
6、(類似色)也叫鄰近色,指(色相)比較接近的各種顏色。如紫紅、紅、橘紅等。
7、國畫中,用清水和墨汁調出的(焦)(濃)( 重)( 淡 )( 清 )等不同墨色。可以使畫面更加生動有趣。8。凡.高是(十九 )世紀的 ( 荷蘭 )國家的畫家,作品有《向日葵》等。
9、個體的心理發展受(先天) 和 (後天)兩方面因素的制約。
二、判斷(共10分,每題2分,對的打「∨」,錯的打「Ⅹ」)
1、在學與教的過程中,要有效傳遞的主要信息是教學內容。 ( ∨ )
2、教學環境中的物質環境主要指課堂自然條件、教學設施以及空間布置等。( ∨ )
3、教育心理學的創始人是布魯納。( X )
4、指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通過與教師、同學以及教學信息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 ∨ )
5、影響學與教的教師因素主要有敬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及教學風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 )
三、名詞解釋:(共10分,每題2分)
1、二方連續:是用一個單獨紋樣,按一定的形式法則,上下或左右連續或重復而成的。
2、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稱為明度。
3、美術史:研究美術發展過程的學問,包括有關美術作品、美術家、流派和風格的信息、闡述和評價。
4、工藝美術:指以美術技巧製成的各種有實用價值或欣賞價值的工藝品。
5、同類色:是指同一色相的顏色之間有深淺不同的變化,比如淡黃、檸檬黃、中黃、土黃等都是同類色。
四、 簡答題:(共9分,每題3分)
1、美術課程的性質與價值是什麼?
(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2、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1)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2)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3)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4)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評價。
3、美術課程的教學建議是什麼?
(1)美術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2)美術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3)美術學習應當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層面。
(4)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唯一主角的現象,應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系。
(5)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6)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與合作交流。
(7)教師影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8)教師應盡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路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國際互聯網資源,檢索豐富的美術信息,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❹ 關於初中美術考試的問題 好心人幫幫忙回答吧 真心沒懸賞了
這本書大概在八年前讀過,印象還算深刻。
給你一點思路:
湯姆為什麼那麼忠誠:(有信仰,版懷揣希望)權
為什麼男主人反對農奴制:(目睹現狀,理解萬歲)
為什麼很多人都要逃到加拿大:(對現實不滿,尋找理想的居住地)
湯姆為什麼會被賣掉:(偶然原因+必然原因)
庄園里的人為什麼殘忍對待湯姆:(為虎作倀,沒有信仰)
為什麼後來他們的態度轉變:(被湯姆所感化)
如此等等,每一段故事都可以提出一個問題。
❺ 初中美術B級考試理論試卷
初中藝術特長生(素描B級)理論試卷(一)
B級理論默寫卷(一)
一、填空題(每格一分,共80分)
1. 美術的主要種類有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原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復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 版畫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四種。中國畫大致可分為 _____、_______ 和_______ 三大畫科。
3. 工藝美術以在我國發展的歷史和藝術形態可分為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_ 五大類。工藝美術的美,以工藝形象來看,應具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大類。從生產製作來看,應具有__________ 和_________ 兩大類。工藝美術從使用的角度分為_________ 和________ 兩大類,前者以_______ 為主,後者以_________為主。
4. 建築具有________ 和________ 雙重價值,建築藝術以其功能和作用劃分,一般可以分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5. 美術的三大社會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雕塑可分為_______ 和________ 兩大類。版畫以_________ 和_________ 兩方面為表現手段來製作作品。
6. 明暗五調子是指 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五種。構成物體明暗度的兩大系統是_______ 和_________ 。明暗法重在表現物體的 _______感和________感。
7. 書法的藝術特徵首先是 ________和_______ 的統一,其次是 _______與________ ,________ 與______的統一。
8. 藝術設計有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個主要類別,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構成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
9. 一件好的工業設計必須符合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 三方面的要求,工業設計包含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等方面。
10.唐代的「南青北白」是指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20分)。
西畫類:1、版畫的主要藝術特徵是什麼?
2、油畫的藝術特徵是什麼?
書法類:1、書法的藝術特徵是什麼?
2、什麼叫「六書」?
美術基礎知識測試內容與要求
( B 級 )
一、通識部分(80%)
註:中國畫、西畫、書法、設計、攝影考生均需掌握。
(一)鑒賞基礎:
1.了解美術的主要種類和功能。
2.了解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和方法。
3.了解透視、明暗、色彩等相關知識。
4.了解平面設計、工業產品造型設計和立體構成的基礎知識。
(二)鑒賞內容:
1.了解中外美術史上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特點。
2.了解中國書法和篆刻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特點。
3.了解中國民間美術的主要種類、代表作品及其特點。
4.了解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主要類別、代表作品及其特點。
5.了解現代媒體藝術的基本知識。
註:重點掌握的鑒賞內容以現行初中美術教材中的鑒賞內容為主。
二、專項部分(20%) 註:考生需掌握相對應項目的測試內容與要求。
(一)中國畫(中國畫考生測試內容與要求)
1.初步了解中國畫的種類及其特點。
2.初步了解中國畫的基本技能及透視特點,理解中國畫用水、用墨、用色、用筆方法及審美特質。
3.初步了解中國畫的意境及表現方法。
(二)西畫(西畫考生測試內容與要求)
1.初步了解西方繪畫的種類及其特點。
2. 初步了解西方繪畫的基本步驟、透視方法及明暗表現的基本技能,理解繪畫中體積、空間、明暗、質感的表現方法。
3. 初步了解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三者之間的互相關系及色彩表現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三)書法(書法考生測試內容與要求)
1.初步了解楷書、行書和隸書的風格特徵。
2.初步了解中國書法發展的基本軌跡;
3.初步了解傳統的筆法、字法和章法。
(四)設計(設計考生測試內容與要求)
1.初步了解設計的主要類別及其應用價值。
2.初步了解圖形設計的常用方法和表現手段。
3.初步了解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流程。
希望對你有用,今年我也要去考啊!呵呵
❻ 高中美術考試的題~
題目是從高中所有教材中抽提的一般考試現場不畫畫的在備考室就不讓帶資料了試講時可以拿著教案,但是不要照讀
❼ 中學美術考試問題
靜物素描寫生是整個素描教學內容不可缺少和十分重要而且應該先行進行的重要課題。平面立體造型的正確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法則、步驟、畫面構成、表現物象的體積、質感、空間感的能力以及審美意識的培養都要通過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景物寫生去研究和掌握,只有經過這一良好的訓練,才能為順利地進入石膏像、人像、人體素描寫生奠定扎實而靈活的基礎。
靜物素描寫生是景物素描寫生的重要內容,是繪畫入門的不可缺少的課題。它能使初學者逐步掌握立體造型的比例、透視、形體結構和明暗規律,鍛煉其組合畫面、表現質感、描繪空間關系的本領。因此,靜物寫生是進入石膏頭像、人物頭像、人物肖像和人體寫生奠定基本功的重要階段,決不可輕視。初學者遵循由簡到繁、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扎扎實實地進行,方能有效。
素描學習要解決眼睛、對象和畫面三者之間的關系,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將自然形態與藝術形態、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對象與畫面嚴加區別,不能機械地照抄對象。同時還要注意三個方面的能力的鍛煉,這就是:准確的造型能力、藝術的表現對象和審美能力。在學習的不同階段,重點應有所側重。首先談談素描中科學、正確的認識方法:
1、整體觀念:整體的觀察對象是素描的關鍵。整體感是素描基本功訓練的核心,整體的觀察和表現成為畫家的本能和習慣。整體性是一幅畫的生命之所在。
孤立地局部觀察和表現對象,是初學者的通病,素描之大忌。學會整體的觀察對象是糾正畫面缺點的妙方。任何時候都要通過對象的全體,物與物之間的互相聯系,進行互相必較。有比較才能分辨出物體的大與小、長與短、直與曲、正與斜、近與遠、明與暗、平與凸、硬與軟、疏與密、實與虛等,一條線或一個色塊很難判它的正誤,只有畫出兩個以的線和色塊,才能評論它的比例關系,明暗關系的正確與否。素描過程就是「畫關系」,必須從大處著手,畫上看下、畫左看右、畫內看外、畫近看遠,在不破壞大關系的前提下,再去描繪局部的關系。安格爾說:「向整體要答案」。這足見整體觀念對畫好素描是何等重要。
2、結構觀念:結構指得是物體的結合與構造。客觀物質存在往往以復合狀態出現,這就存在著各種物質狀態的組合與構造問題。研究物象的結構是造型的基礎。各種物體如桌椅板凳、瓶罐碗盞、水果蔬菜、鳥獸標本等,都有他們特定形狀和結構。初學者往往只觀察和描繪對象的外輪廓,而忽視結構的理解和分析。羅丹說:「沒有線,只有體積,當你在勾描的時候,千萬不要著眼於輪廓,而要注意形體的起伏,是起伏在支配輪廓。」因此,作畫時要特別注意研究對象的結構關系,體面轉折的來龍去脈,才能立體和准確的表現對象。
3、立體觀念:要立體的觀察對象,不能平面的觀察對象。繪畫就是以在平面上表現物體的立體空間為特徵的,所以也稱空間藝術。立體的基本要素是高度、寬度和深度,既人們常說的「三維空間」。
在平麵塑造立體是離不開透視的。因此,學畫者應具備一定的透視知識,對視點、視平線、消滅點、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傾斜透視、圓的透視,要有明確的概念,不妨閱讀較淺的透視學,這里不做詳述。重點對立方體、圓柱體與球體透視規律作簡要的論述,只要掌握這三個形狀的基本規律,其它較為復雜的形體也是由其原理演變而來的。以後畫頭像或人體,這三個形體的基本原理,也還是起重要作用的。
立方體是最基本的形體,靜物中很多日用品都是立方體的造型,如桌椅凳櫃、墨水盒、葯箱、糖盒、書籍等,它們僅僅是長、寬、高的比例發生了變化,透視原理與立方體完全相同。立方體有六個面組成,每個角度90度,透視變形後,平行透視與畫面平行的面不變外,其餘的面都要向心點消失。成角透視的六個面都發生透視變化,所有的面都向視平線兩側的余點消失,所有的角都不是90度,都大於或小於90度。同樣大的物體會產生近大遠小的變化。立方體的垂直線近長遠短,它的面是近寬遠窄。凡水平面距視平線越遠越寬、越近越窄,當與視平線重合時,這個面就變成一條線了;凡直立的面距視中線的遠近也會發生同樣的變化,在靜物寫生中視平線和消失點有時不在畫面之內,但透視原理是不變的。
與形體透視一樣,明暗調子和色彩也有透視,離畫者近的物體明暗對比強烈清晰。越遠的物體明暗對比逐漸減弱模糊。凡淺色的東西明暗對比強烈,深色的物體明暗對比相對減弱。背光面的暗色愈近愈重,愈遠逐漸變淡。相反,受光面愈近愈亮,愈遠逐漸變灰。
圓柱體在日常用品中像熱水瓶、茶壺、茶杯、酒瓶、罐頭、筆筒、筆桿等,都是圓柱體形狀的。圓形透視是從方形透視中求得的。只要畫出方形的透視圖,將四角用對角線相交,得出交點,再畫水平線或垂直線,就得出圓形透視後的中心線,在這個范圍內便可以畫出圓形的透視圖來,近圓弧度大,遠圓弧度小。初學者最容易出現的錯誤是:將近圓或遠圓畫成相等的橢圓形;或將近圓畫平,遠圓畫得大於近圓的弧度;或將兩角畫尖,這都破壞了圓的正確的透視形態,給人的視覺是不圓的。圓形距離視平線,視中線的遠近不同,也與方形透視原理相同,愈近愈窄,愈遠愈寬。因此,圓柱的上圓與底圓弧度也不相等,例如:圓柱在視平線以下,底圓的弧度大於上圓的弧度。
圓柱的立體感的獲得,可將柱體分為若干平行並列的透視面,再藉助於明暗表現。我們常說的「五調子」在圓柱體上反映的最為明確。「五調子」即明調子、灰調子、明暗交界線、暗調子、反光。凡是有經驗的畫家都會運用「五調子」的規律來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空間關系。
球體形狀在日常用品也是常見的,如壇子、茶壺、蘋果、梨、桔、蛋、球類等。有些是規則的球體,有些近似球體。掌握球體的表現方法和造型原理是很重要的,球體是無數個面組成的,是多圓周交叉形成的小面,如同繞毛線團一樣,各種方向纏繞才能將它繞成圓球。球體從任何角度觀察,它的四面八方都要深進去,理解球體的這一特徵,對表現它的立體感十分重要。它也得藉助「五調子」的原理體現立體感。與圓柱體不同的是,圓柱體是平行並列的結構,球體則是多圓周交叉的結構,明暗調子弧線型,「五調子」的各個面不能是同等的色度,縱橫都有變化,色階也應不同,這樣才能表現出球體的立體感。
4、比例觀念:萬物之間的形體千變萬化,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寬有窄,都以各自比例的不同來區別物體的基本形狀,達芬奇說:「比例是藝術之母和女王,比例不僅在數和度量中,而且也在聲、重力、時間、位置、或任何力中都可以找到。」初學者比例觀念淡薄,忽視了物體與物體之間以及物體本身的比例關系,這很難畫准物體的具體形象。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素描用的紙是有限的,但在畫家的眼中,它卻是無限的空間,可以畫出極大的東西,也可以畫出極小的東西。畫「萬里長江圖」不需要萬里長絹;畫高樓大廈也找不到那樣大的紙張,畫家都是運用比例關系的不同來表現物體之間的差異。在素描學習過程中,培養和鍛煉准確的觀察判斷比例的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上四點主要解決造型能力准確性的問題。但在素描中不能只追求自然的准確性,還得追求藝術性的准確性。藝術性又有「內功」與「外功」之分。內功是指科學的觀察認識對象。畫前重在立意,一組景物擺在面前,給人的主要感受是什麼?怎樣才能把握它的構成、特徵和情趣。有了總體的認識和總體設想,在畫的過程中才會避免盲目性,增強自覺性。
「藝術就是感情」。作畫要表現感情,畫者要用感情作畫。那種抱著冷冰冰的態度將眼睛所能看見的各種細節不加區別地如實摹擬,就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一組靜物很難擺得在任何角度看去都十全十美,這就要求在形體、透視准確的前提下,將某些不全的現象捨去或減弱,某些物體的位置可作適當調整。主題的東西不一定放在最前,而非主題的東西則可能放在最前邊。初學者往往機械的運用透視遠理,有時將次要的東西畫得具體清晰,將主要的畫得粗糙模糊,使畫面畫得喧賓奪主。景物的主題部分應充分表現,恰當刻畫,次要的東西要省略。這就需要組織畫面,進行藝術的概括、提煉、取捨和加工,這就是素描的基本功。所謂「外功」,是指藝術的表現手法,中國畫講究筆墨氣韻,素描也講究點、線、面的生動表現。藝術手法的提高,主要靠長期的實踐,經常積累點滴經驗,在偶然中找出必然性來。黃賓虹先生說的好:描法的發明,非畫家憑空杜撰,乃各代畫家在寫生中,了解物狀與性質後所得。「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提高藝術表現技巧的主要途徑。向古今中外藝術大師的作品學習、臨摹,也是提高藝術技巧的另一重要途徑。要十分注意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只管「像不象」,不管「美不美」是違背藝術規律的,因此,在素描各階段都要啟迪美的感覺,培養審美能力使素描不僅畫得准確扎實,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怎樣畫靜物寫生
靜物設置:靜物的內容廣泛,大凡日用器皿、水果、蔬菜、花卉、工藝品、工具、家庭用具、動物標本等,都可以作為靜物的內容,初學者應遵循由簡到繁、先易到難的原則。開始階段應選則構造簡單、色彩單一的物品,逐漸過度到描繪結構復雜、色彩豐富、不同質感的物品。靜物設置應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內容協調統一。要選擇造型不同,大小不一、色彩上黑、白、灰層次分明的物品。擺靜物不可草率從事,應反復推敲精心設計。一組靜物應主題突出,層次分明,物與物之間應有聚有散,有前有後,有次有主,搭配恰當,互相照應,切記將各種物品等距排列,上下重疊,或者亂七八糟的堆砌,形成多中心,這對畫面的構圖甚為不利。襯布應襯托主體,褶紋不能凌亂,疏密要有變化,褶紋的方向也要有節奏韻律感。要擺得富有情趣,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才能激起畫者的激情和表現慾望。
下面結合「圓球和方凳」的寫生,對靜物寫生的步驟敘述如下:
寫生前的分析與思考:
這組靜物取形體規則的石膏圓球和結構復雜的方木凳為基本主體,構成雖簡單,但在寫生時,對形體結構的要求卻是十分嚴格的。圓不圓、方不方、透視准確於否、一目瞭然,而且每個細節環環相扣,如果有一處不正確,整個形體就榫接不好,促使初學繪畫的學生非得反復修改不得其形准確,較長時間停留在調整輪廓階段。石膏圓球,只有一條邊線輪廓,更多的通過色階的過渡來表現形體,方木凳可以當作一個能看到後側兩個面的立方體,立方體更多是通過角與邊輪廓線的連接表現形體。將各具不同造型的圓形、方形組合在一起以增加對比因素。靜物中還擺放一條毛巾,至上而下,起到構圖的平衡和色調上的完整作用。
(1) 掌握學習重點:
學習立方體造型的規律,認識光、色、體在形體塑造中的作用。寫生中既注重理性的形體分析、又講究素描效果的技巧運用。正確處理透視關系。
(2) 作畫步驟一:
下筆前首先考慮構圖,目的不僅是能夠把物體都裝進畫面,更重要的是求得構圖合理與完整。這組靜物的布局是呈上下結構關系,因此適合用豎構圖。其中圓球上方的空白不宜留得過多,否則會使構圖顯得下墜、木方凳腳下應留有足夠的餘地,否則會使構圖產生被截掉一節不完整的感覺。
起輪廓宜用直線、長線、這樣可以跨越一些小細節,能夠從大的方面去概括形體。即使是畫圓球,也要先用直線畫成一個正方形平面,然後一步一步地切割正方形的四個角,使之最後形成一個規則的圓形。
正確的表現透視,此畫作者的視平線高於木方凳上端的平面,確立木方凳上端的平面畫多少,應該與確定木方凳四條腿畫多長、聯系起來考慮。初學畫者的位置不要距離靜物太近、以免物體的透視變形過大,而難以把握。
作畫步驟二:
構圖有了,物體大的輪廓初步確定後,接著就要抓緊校正物體形象的准確性和落實物體之間明暗調子的區別,初步形成整幅畫面色調關系的整體布局。具體有以下內容:
在圓球外輪廓內界定出球體的明暗交界線。
在木方凳每根木條的榫接關系調整好後,將主要的明暗關系區分出來、特別是前邊兩條腿與後面兩條腿的深淺差別,同時根據木方凳的固有色比較深的情況,還要罩上一曾灰色,讓它與白色的圓球和布區分開。
為了使主體的輪廓更清晰,便於進步修改、調整其形象,還要在背景上平塗上一遍灰色,這樣除了能將主題與背景分別開來,消掉大部分輪廓線,還能營造出有空間感的畫面效果。
作畫步驟三:
完成了由線條表現輪廓向用色塊表現體面的轉換,就為進一步深入刻畫提供了基礎。因此充實、豐富各個物體的細節、並進一步呈現各物體的質感是這個階段的主要內容,具體有幾點:
在圓球上,要反映出受光、背光、反光面幾塊大的區域的劃分,但必須通過組織許多過渡面去實現,不能用平塗和抹的辦法。完成用明暗色調代換木方凳的輪廓線,並轉向尋找最能體現木凳質地細節進行描繪。
白布穿插於深色木方凳之中,起著趁托木方凳的作用,因此在描繪它時,始終清醒它是一塊白色的布,注意把握固有色。
作畫步驟四:
經過全面、充分的刻畫過程,把靜物寫生推至後期重點刻畫階段。如果總是平均的對待每個局部的描繪和無至盡的羅列細節,會使畫面無序和雜亂,造成視覺興趣中心過於分散,因此,這個階段的深入刻畫,應具有選擇性,突出重點,注意掌握調整虛實關系。做到精細之處可以細微表現物體的肌理組織,粗略之處可以寥寥數筆、輕松帶過許多不要的內容。
一間房的居室設計,要把形式、色彩、功能統一起來,使之互相協調,既實用,又具有藝術性。
在設計時,對室內空間的利用和開發,是居室設計的主要方向,為了使現有的空間更好地利用起來,可採用如下方法:
1、用眾多高大的植物裝飾居室,可使雜亂的房間趨向平穩和增大感。
2、在室內採用靠牆的低櫃和吊櫥形式,即充分利用了空間,也避免了局促感。
3、對於小空間和低空間的居室,可以在牆面、頂部、櫃門、牆角等處安裝鏡面裝飾玻璃,通過玻璃的反射,利用人們的錯覺,收到室內空間的長度、寬度、高度和擴大空間境伸感的效果。
4、在室內空間較小,但室內空間較高的房間內,可以利用空間高度的變化壓低部分頂棚或抬高部分地面,以形成空間對比,創造一種帶有戲劇性的室內空間氣氛。
5、用豎線條紋圖案來裝飾室內牆面,使人在感覺上有了室內空間長高的感覺。
6、在牆面上貼同一花樣和材料的牆布以及床罩、窗簾等,能夠使房間倍感親切,也在視覺上擴大了空間。
7、在設計時,應注意室內空間流通,減少阻擋視覺空間流通的傢具和陳設,使空間有延伸感。
❽ 初中美術老師面試常問的問題有哪些
初中美術老師去面試的時候,最常問的問題,應該就是以下這幾個了:
1、「為什麼要選擇教師這個行業」、「你是怎麼看教師這個工作的」?
這個問題應該屬於最最常見而且普遍的了,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回答方式,不需要去照搬套路,那樣反而會讓面試官反感的。
2、「你認為當好一個美術老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這個應該是所有美術老師都應該明白和知道的一個問題,而在這個問題里,也能看出這個美術老師本身的素養。
3、「你覺得應該怎樣上好第一堂課?」
教師的第一堂課非常的重要,關繫到以後和學生的關系,還有學生對你課堂的感興趣的程度,所以,看這個老師怎麼去准備第一堂課,還是很有必要的。
❾ 急求答案,初中考美術老師的題!
前兩大題 1AC 2AC 3BD 4AB 5AD 6AC 7AC
1對 2錯 3 錯 4對5對 6錯
後面的我也能做 但正確率不能向上面那樣保證你了
幫你做專會害了你的
初中現屬在居然考這個啊 你們學校真素質啊
好好學吧 美術很神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