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的作文怎麼寫》課堂教學實錄
的機會來幹嘛不留給自源己好好珍惜,幹嘛非要拱手讓給別人呢(事實上,由於越來越多的父母傾向於網上征名,而那些「起名專家」起出來的「好名字」又相當有限,因此網上起名的重名率是相當高的)?
一個好名字的標准只要寓意好、叫起來響亮順口、寫起來灑脫順手就ok了,完全沒必要將其復雜化、神秘化。每個寶寶有每個寶寶的成長軌跡,即便是兩個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人也絕不會因為同名同姓而擁有同樣的人生。
親愛的
新爸爸新媽媽們,如果你們真的愛你們的寶寶,那麼就親自為你們的寶寶起個名字吧!父母親自起的名字一定會包含這世界上最多最多的愛意和最美最美的期待,別忘了,這可是你們為寶
⑵ 小何作文課堂實錄我想看一下課堂實錄
何以報德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論語》當受助者們在叢飛的捐助下過上正常的生活時,回望病危的叢飛,他們是否感到一絲焦急與不安?他們是否曾考慮過對於叢飛的愛心,何以為報?先哲孔子早已為我們找到了完美的答案--以德報德。我們生活在一個光怪陸離的社會,一個科技水平、生活水平都比先秦高得多的環境里,我們不能放棄先哲留給我們的真善美。以德報德不僅是兩千年前的准則,也應當是我們當代人的道德底線。我不想一味地抱怨世風日下,也不會口口聲聲訴說社會陰暗。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一次內心的拷問,心靈呼喚感恩與報答,社會需要良知與正義。這些,你做到了嗎?我曾讀過一個故事。一個山間的夜晚,一位禪師正坐在自己的小屋外打坐修禪。這時,從黑暗中竄出一個人影,他偷偷地溜進了禪師的小屋。清貧的禪師室內竟無一物可拿,不一會兒,那人就失望地出來了。正當他走到門口,竟看見禪師對著他,像是在等他。沒等他開口,禪師就把自己的外衣脫下,披在他身上,說:"山裡風大,穿上這衣服下山吧。"那人無地自容,披上衣服匆匆走了。禪師目送著,自言自語道:"願我能送他一輪明月。"第二天清晨,禪師在門口發現了昨晚那件衣服整整齊齊地放著。禪師欣慰地笑了:"我真的送了他一輪明月!"這是一個關於德的故事,是一個善舉救贖一顆心靈的故事。這一輪明月,不就是我們的心靈守望的美德與良知嗎?也許你曾經受過別人的幫助,感受過關愛的溫暖,也許你也曾有過"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經歷,也許你看到了社會的黑暗,也許我們大家一樣都在盼著一個美好的理想世界的到來。那就請不要忘記感恩於人,那就讓我們大家都以德報德,甚至以德報怨。以德報德,是生命與生命間高境界的交流。以德報德,是對愛心最好的慰藉。以德報德,是偉大的情懷。以德報德,更是對美好社會的深情呼喚。
⑶ 寫事作文教學課堂實錄哪裡有小學五年級
作文教學實錄
六年級:燒不死的魚 山東兗州實驗小學 趙衛東
課前談話:
教學過程:
1、 出示:小金魚(你們喜歡嗎?下課時候,誰表現好,就獎勵給他)
2、 取出一隻燒杯,灌滿水,裡面一隻小金魚。師問:你們猜猜看:要是放在火上燒,金魚會不會被燒死?(學生猜不著)
3、 師演示過程,請同學們注意觀察,看清楚每個動作,並指生說清楚。
4、 分組實驗,注意觀察和記錄。
5、 指生讀記錄。
6、 師:實驗中,你們遇到了什麼疑問嗎?
a) 水燒開了,為什麼小金魚燒不死?
b) 火焰分為內焰和外焰,給小金魚加熱的是內焰……(教師說:你再想想)〔教師如果換一種引導,譬如:你就用另一種方法,實驗一下,看看燒得死燒不死?〕
c) 看到小金魚跳出來了(想過為什麼嗎?)剛才實驗有趣嗎?有收獲嗎?想和別人分享嗎?告訴誰,告訴什麼?你有什麼打算?
7、 寫作。
四年級:編歇後語故事 浙江奉化市居敬小學 陳潔男
課前談話:
一、我們昨天見過面,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你們如夏天一樣的燦爛笑臉。今天,你有什麼話要對我說嗎?(謝謝你,讓我讀讀你的名字――隨手拿起那孩子的課本;你說得真好,讓我們握握手吧!)
我還聽說,咱們班有許多小能人,會唱歌的有嗎?
二、自我介紹:
教學過程:
1、豐富同學們的生活,拓展課餘生活,編歇後語故事
2、聽《相聲》(出示課件)。
3、把剛才聽到了幾個歇後語?大大方方寫在黑板上
a) 水仙不開花――裝蒜;
b) 飛機上掛水壺――高水平;
c) 高山上打大鑼――四方聞名;
d) 夠攆鴨子――呱呱叫。
4、歇後語,是我們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前半截是謎面,後面是謎底。我們來合作:老鼠過街―― 泥菩薩過江―― 王婆賣瓜―― 八仙過海――
5、你還在生活中聽說過哪些歇後語?(牛棚里的口袋――草包;……)
6、出示一組歇後語:
e) 麻雀下鵝蛋――瞎吹;
f)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g) 猴子吃辣椒――抓耳撓腮;
h)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i) 百靈鳥遇到鸚鵡――會唱的碰到了會說的。
5、 講故事:(新年到了,大家都在歡天喜地地過節。黃鼠狼想,到母雞家去,假裝拜年,吃了老母雞。到了那兒,黃鼠狼用甜美的聲音……)知道講的故事是哪個歇後語嗎?(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6、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說說,喜歡什麼呢?
7、 師總結:之所以把簡單的歇後語,編成一個生動的故事,是因為這個歇後語畫面感很強,我讀了以後,就感覺到一組畫面,然後在編故事時候,就想著這些畫面。你們也可以選擇一個歇後語,用這樣的方法,想像一下。
8、 檢查:你選擇的是哪一個歇後語?想像中的畫面是什麼樣的?(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說說看,為什麼老鼠那麼不受歡迎呢?(生說)要是加上老鼠平時乾的壞事,編的故事聽上去一定更有趣了。(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9、 編歇後語故事。(建議:分組,可以下座位,和自己喜歡的搭檔找一空地一起編;也可以單獨編。)
10、 生分組編一編、演一演。
11、 指生演一演課本劇(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誇西瓜不夠,要是全班都一起賣,賣給老師,老師故意刁難,不肯接受,激發學生的智慧火花〕
〔教師可以懇求學生,排練角色時候,把自己也安排進去,這樣,可以把握劇情的進展和人物的現場語言,而不必隨意以局外人的身份干擾演戲〕
12、 再指(表演:割腹藏珍――要錢不要命)
13、 作業:班級舉行「歇後語故事大賽」。
總結:我和大家一起編歇後語故事,也收益多多,謝謝大家。在此,也祝願建湖實小四
(3)班的孩子,以後的學習成績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 讀讀習作。
三年級:編童話故事 浙江寧波市鍾公廟小學 石利波
⑷ 於永正作文教學《歇後語編故事》課堂教學實錄
師:早上好。生:早上好。師:真有禮貌。
師:聽說過我嗎?老師沒說?生:張老師,十分優秀,聽過您的演講和課。
師:你相信嗎?他一說你就信。生:說您是語文專家。
生:不僅優秀而且淵博。生:上課很生動。
師:生動有趣。我姓於,兩橫豎鉤,干鉤「於」,來自江蘇徐州。說不喜歡,老師走了,課怎麼上?究竟喜不喜歡,兩節課後才說,才下結論。
(上課)
教學步驟一:讓學生學習歇後語,說歇後語
師:真沒想到這來上課,為什麼高興?真是啞巴開會——沒說的。你們的丘校長鐵錘敲鑼——響當當,優秀老師帶出了那麼多優秀學生。
於:一直看著我,請問姓什麼?生:林海明。師:在家裡一定是掌上——生:明珠。
師:吉壽星的腦袋——寶貝疙瘩。
師:誇,用了好多歇後語。
板書:歇後語
師:歇後語特殊形式,生動幽默,表現力強,聽說你們積累得挺好,接下來我們說說看。(教師說前言,學生說後語)
竹籃打水——一場空;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芝麻開花——節節高;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鐵公雞——一毛不拔。
師:接下來請你們看看屏幕上的歇後語,讀一讀。
屎殼郎搽粉——臭美;屎殼郎騰空——充戰斗機;
豬鼻子插蔥白——裝象;狗熊坐花轎——硬充新娘子;
狐狸開商店——沒好貨;老鼠逗貓——沒事找事;
黃鼠狼偷雞毛撣子——空喜一場;麻雀下鵝蛋——瞎吹。
⑸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實錄如何立意
那麼,我們該如何立意呢?我們今天一起來探討一下立意的方法:
①以小見大:
所謂的以小見大,就是通過小事,反映出重大的社會問題和時代面貌。也就是說,用一個小的立意,扣住一個大的主題。
由於孩子們受年齡和活動范圍的限制,親身經歷或親眼看到的重大事件是很有限的,生活圈子裡都是些尋常小事。我們的文章要反映時代面貌,反映大的主題,必須學會小中見大這種立意方法。
如:第十一屆全國中小學生「春蕾杯」作文大賽中,高年級組的一個作文題目《變化》,有不少學生著眼點很大,寫國家的變化、寫城市的變化、寫農村的變化……立意過大,不好掌控,容易說空話、大話,而有的同學立意就很小,只寫《爸爸眼鏡的變化》、《鉛筆盒的變化》、《兒時游戲的變化》等,小中見大,把祖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寫出來了。再如:作文題目《媽媽》,這個題目非常大,我們寫什麼呢?媽媽愛我?媽媽很偉大?顯然難以把握,這時我們就需要以小見大,可以寫媽媽的一個特點,比如《熱心腸的媽媽》、《嘮叨的媽媽》等等,從一個角度來展現媽媽的特點。
②反向立意
就是把原材料的問題倒過來想想,從相反的角度對原材料提出質疑。反向立意就是向問題的相反方向進行構思,另闢蹊徑。形象地說,就是唱反調。
舉個例子,比如說到霧霾,大家都會說霧霾的壞處,霧霾對我們的傷害,這屬於正常的思維,而反向立意則會立意為霧霾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因為霧霾的存在,讓我們意識到了環境污染的嚴重,讓我們正視環保,積極努力的去做事改善環境,這種思考方式就是反向立意。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大家都寫近朱者赤,而我卻覺得近朱者未必赤,這種立意的方式非常新穎,容易打動閱卷老師,但反向立意尤其要注意立意的健康,不能胡亂立意。
那麼我們接下來就說說立意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①立意要健康:
所謂健康就是保證文章的思想觀點和感情正確,要體現一定的思想意義,能給讀者以鼓舞和啟迪。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寫一個想像類的文章,有的孩子會寫,我希望擁有超能力,在地震中救出所有受傷的人,這就是積極向上的立意,但如果寫成我擁有超能力,把超市裡的好吃的都運到我家,不用學習考試就能得100分,老師要敢批評我我就把她們都變成石頭。這種就是不健康的立意。
立意健康,需要一定的駕馭能力。這種駕馭能力往往能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比如,某同學寫《成長的煩惱》,文章大量筆墨都是列舉成長中的課業負擔重,心理壓力大等煩惱。結尾筆鋒一轉:沒有汗水哪來收獲,沒有煩惱哪來喜悅?學問是苦根上結出的甜果,讓我們樂於吃苦,樂於承擔煩惱,因為煩惱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就這樣,一篇立意健康的文章就誕生了。
②立意要深刻:
所謂深刻,就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表象看到真相,由問題揭示原因、洞察內涵。這樣一來,看問題就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有了深入。
具體地說,我們寫文章不能只是回答「是什麼」、「有什麼」這一類的問題,而要進一步涉及「為什麼」、「怎麼辦」一類較深入的問題。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的文章在立意上就深刻了。如《我學會了》,可能有的同學只想到學會了具體的事情,如「學會了做家務」、「學會了騎自行車」等,如果我們換一種思維,寫「學會了原諒別人」、「學會了關心」,這樣的立意既深刻又有新意。
立意,是文章的靈魂,也決定了孩子作文的思想高度,是我們在動筆之前最先要把握好的。
⑹ 作文怎樣選材課堂實錄
上次作文課呢,老師給大家講解了如何圍繞作文中心進行選材。同學們,咱們來復習一下。圍繞中心來選材,我們必須分三步走。
哪三歩啊?第一步是:確定中心。第二步是:廣泛取材。第三步是仔細刪選。 (板書)
誒,對,看來同學們都掌握了圍繞中心選材的3個步驟。可是,有的同學說,老師,我實在找不著一個圍繞中心的材料,我能不能編一個呢?大傢伙兒說,能不能啊? 不能! 對,萬萬不行。老師呢,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同學寫的材料,大家來看一下。 PPT(500元 一億元,10塊錢的)
我看到有同學笑了,你來解釋一下為什麼笑呢? 同學1 對,這說明這兩則材料怎麼樣啊? (不真實)
太虛假了,這告訴我們作文選材一定要怎麼樣啊? 真實 (板書)一定要真實,否則就會鬧大笑話。
所以說,要做到在寫作是講真話抒真情,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咱們呀就必須要學會從日常生活中捕捉素材,利用生活中的點滴做文章,也就是要做到觀察生活,關注細節 (板書) 才能保證作文材料的什麼呀?真實。 對,真實。
好,下面咱們一起來欣賞一位同學的作文的優秀片段。(PPT) 大家一起來讀一遍。-- 糾正讀音 褪色 shai
同學們,讀完過後,老師想問問大家,你們覺得這段文字寫得怎麼樣? (好) 寫得好,怎麼個好法?互相討論一下,待會兒老師抽人回答。
同學2:他用了很多比喻的修辭。
比喻的修辭,找一找,讀一讀。 比如說:春寒料峭,風依舊像小刀一樣鋒利。 還有嗎? 那仔細的動作,讓人覺得她手裡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個值得擁有的珍品。 (衣服比作珍品) 你還有發現其他修辭手法嗎?
單調的聲音在清冷的夜裡訴說著她無言的愛意。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講的真准確,請坐。)
其他同學還有補充的嗎?
同學3 她的背影俯下,抬起,俯下,抬起…… 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 (反復的手法,對不對? 對)
那麼,除了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之外,還有運用其他手法嗎? 我已經聽到有同學在說了,
同學4 你來為大家說說。 運用了環境描寫的手法,比如黯黯的燈光以及春寒料峭,風依舊像小刀一樣鋒利。 回答的很好,請坐。這些環境描寫啊襯托出媽媽的什麼啊?(辛苦)然後呢作者體會到了媽媽的 愛 這是環境襯托的作用。那你覺得這則材料還有其他寫的好的地方嗎? 還有細節描寫。 媽媽用她那柔而有力的雙手一下一下的搓洗著,領子、袖口、前襟……這個是什麼細節的描寫啊? 動作 好,還有嗎? 她的背影俯下,抬起,俯下,抬起…… 很棒,請坐。
小作者呢,善於觀察生活,關注細節。為了真實地再現媽媽洗衣服的情景,他抓住了動作這個細節,同時呢還應用了環境的襯托和修辭的手法來使得材料更真實,使情景呢更感人。如果沒有小作者對生活的仔細觀察,對細節的認真刻畫,是達不到令人感動的效果的。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的小細節。你們回憶一下,認真思考,以「那一刻,我很--」為題,選擇材料,同桌倆互相交流,寫下來,等會兒我們口頭交流。 2分鍾 (下去巡查)
好了,哪位同學來為大家口頭分享一下。
同學5
我選擇的是那一刻我很感動。奶奶一手提著菜籃子,並用另一隻手倚靠著牆壁緩步上樓。她微微喘氣,長滿了老繭的手與粗糙的牆壁僅僅貼合,走上幾步便要停下來休息。微風拂過她鬢角的銀絲,細細地摩挲,卻撫不平她額頭上車轍般的溝壑。
說的真好,真棒。誰來評價一下。
同學6 這則材料寫得很好,從對奶奶發絲的細致刻畫、細微動作表達了奶奶買菜的辛苦。
好,請坐。她評價得怎麼樣? 好。 同學8寫得怎麼樣? 好。 他們都表現的很好,咱們給他們點掌聲。
由於時間問題,咱們就不一一展示大家的作品了。看到同學們能寫得出如此真實感人的材料,老師很欣慰。同學們表現得很棒。只有通過自己的慧眼去發現身邊的美好,也就是要善於觀察生活,關注細節,咱們在寫作時才能講真話,抒真情。才能寫出一篇真實感人的作文。
同學們,學完本課,大家對作文選擇真實材料方面已經有所掌握,老師希望大家在課後認真觀察生活,關注細節,
以《謝謝你》為題,圍繞這一中心,選擇真實感人的材料,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謝謝大家的積極配合,下課!
⑺ 誰有小學作文教學實錄,與大家分享
一 要積累作文材料
積累豐富的作文材料是寫好作文的首要條件。許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腦子有一個豐富的材料庫,寫起文章來,就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同學們要寫好作文,也必須花大力氣積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說:「一個作家應該有三個倉庫:一個直接材料的倉庫裝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間接倉庫裝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語言的倉庫。有了這三種,寫起來就比較容易。」這段話中說的前兩個倉庫正是同學們寫好作文應必備的。
1、積累「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堅持寫觀察日記。同學們寫日記的通病是記流水帳,自己覺得沒意思,也就懶得寫了。建議你們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寫:「你要仔細觀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麼性格,有哪些特點,隨時注意,隨時記下來……要天天記,養成一種習慣。刮一陣風,你記下來;下一陣雨你也能記下來,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裡需要描寫一陣風或一陣雨,你如果沒有這種積累,就寫不豐富。」
2、積累「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一方面靠課內閱讀,把語文課堂中的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還要靠課外閱讀,堅持寫摘錄式的讀書筆記。如果每段摘錄用一張紙片,就是讀書卡片。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記憶力再強,時間長了,要記的內容多了,總會遺忘一些。如果一邊讀書,一邊把認為很精彩的內容摘錄下來,不僅能避免遺忘,而且翻閱起來也很方便。
所謂值得摘錄的「精彩內容」。與閱讀者的興趣、愛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關,並無統一標准。一般來說,精彩警策的語句,生動形象的描寫,新穎深刻的觀點,活潑有趣的對話乃至優美的詞語,都可以分類摘錄。為了以後查閱方便,在摘錄原文的後面註明材料的出處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學寫過摘錄或讀書筆記,但堅持寫的不多。一項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廢是很可惜的。有人統計:馬克思寫《資本論》,寫過「摘要」的書籍多達1500多種;列寧寫《哲學筆記》,直接引用的哲學著作多達數十種。像革命導師那樣,堅持寫摘錄式讀書筆記吧,它能使你成為聰明、充實、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後寫作時文思敏捷筆下生花。
二 要按循序漸進的規律訓練
提高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長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訓練的序列。怎樣的序列是最合理的,從眾多寫作人才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異彩紛飛的「序列」,還很難談那一種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下面介紹「七先七後」的訓練序列,也許是比較具有普通意義的一種,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使用。
1 先練習寫記敘、描寫文章,後練習寫說明、議論的文章。
2 先練習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後練習寫別人轉述的事
3 先側重訓練觀察和積累,後側重訓練分析和表達。
4 先練習寫單純的事,後練習寫復雜的事。
5 先不受寫作「框框」的限制,放開膽子寫;後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點作規范訓練。
6 先「模仿」,寫依樣畫葫蘆的文章;後「創造」,寫新穎別致的文章。
7 先力求把文章寫長,強調擴展與鋪陳;後力求把文章寫短,講究簡潔凝煉。
以上「七先七後」,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具體到抽象,和能力培養的規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至於以何時或達到何種程度作為先與後的界限,這又是個不能「一刀切」的問題,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有的同學將上述七先七後交替反復安排,如模仿創造再模仿再創造,也未嘗不可。
三 要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同學們從小學進入初中後,作文訓練踏上新的歷程,要特別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寫作習慣。從作文比賽獲獎同學的寫作經驗中,我們總結出下面七條良好的寫作習慣,供同學們參考。
1 「天天動筆,多少寫一點」的習慣。不少獲獎同學說他們的作文獲獎,歸功於他們堅持寫日記,時間多則多寫,時間緊則少寫,哪怕少到幾十個字,也從不間斷。這的確是經驗之談。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天天動筆,即能使筆頭子練得更靈巧,還能積累許多作文素材。
2 「通篇構思,寫作文提綱」的習慣。寫作文切忌寫了上段還不知道下段寫什麼,一定要通篇構思,並且用提綱的形式把構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來。長期從事寫作的人動筆前也是有提綱,不過有的把提綱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罷了。
3 「默誦文章初稿」的習慣。古代寫詩,有「吟」和「哼」的習慣,因為有很多毛病是「看」不出問題來的,念出聲。如果是在考場上,就只能默讀,才能發現句子是否順通,語氣是否連貫,文脈是否流暢,音韻是否和諧。
4 「認真修改」的習慣。古人雲:「文章不厭百回改」,這是寫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經驗。如果沒有這個習慣,要寫好文章幾乎是不可能的。
5 「不說假話」的習慣。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點虛假都騙不過讀者的眼睛。如果同學們初學寫作就染上無病呻吟的絕症,作文的前途幾乎就沒有好起來的希望了。
6「不要硬寫,強迫自己寫」的習慣。魯迅說寫不下去不要硬寫,當然是對的,因為硬寫出來的東西免不了虛假。但是,同學們面隊老師的作文命題,如果一時寫不下去,切不可借「不要硬寫」為由而不交卷。一時寫不下去,放一會兒是可以的,但要強迫自己去思考,去徹底清查你的「材料庫」,一定能找到符合命題的材料。經過多次「強迫自己寫」,思路打開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7 「保持文面整潔,書寫力求規范」的習慣。現在的青年學生一般很注意自己的儀表,這是無可非議的。「文面」整潔和書寫規范就是作文的儀表,自然是非講究不可
⑻ 名師《秋天的快樂》作文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樂,能進一步走進大自然的懷抱,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2、願意將秋天中自己覺得最快樂、印象最深的事講給大家聽,在講述中培養表達、傾聽和與別人溝通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回憶引入
同學們,近段時間我們學習了好多描繪秋天的課文,看到了許多秋天的美麗景色,也參加了不少秋天的活動,你覺得秋天是一個怎麼樣的季節?(美麗、豐收、快樂、多彩、香甜、五彩繽紛、碩果累累……)出示以上詞語,填入以下句式說一說:秋天是個( )的季節,我愛( )的秋天!選一句你最喜歡的寫到方格稿紙上。
二、說說快樂的事
1、 同學們說得真好!是的,秋天是個五彩斑斕的季節。它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帶來豐收的喜悅,帶來無盡的快樂。在這美好的金秋季節,很多同學都參加了有趣的活動,有的用照片拍了下來,有的用圖畫畫了出來。下面請同學講講秋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與大家分享,好嗎?(撿樹葉、賞菊花、摘石榴、挖蕃薯、拔蘿卜、賞桂花、摘柿子……)
2、 講述的時候先要說明是什麼時候,誰去(到)什麼地方干什麼,具體描述時可以用上我們學過的好詞好句、古詩等。
3、 用完整的句子把你參加過的活動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