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從玩耍中學到了語文作文
看了這個題目你一定很奇怪吧!游戲,就是自由的無任何壓力的玩,而語文,是一個多麼嚴肅的話題呀!但是兩者一結合,不但可以學到很多知識,而且可以輕輕鬆鬆地學到很多知識。( 書村網 www.mcqyy.com )
在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是那樣的討厭語文,加上語文的考試成績,使我愈來愈討厭語文了。有時我甚至都不想上語文課啦!
有一次,哥哥叫我和幾個小夥伴一起到草地上玩。我們在草地上玩了一會,覺得玩的沒意思,都想找些新的花樣來玩。「嗨,不如我們玩成語接龍吧!」就在我們找不出什麼來玩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好啊好啊!」大家都贊同了,只有我一人不想玩,但為了不掃他們的興,我還是同意了。我排在了最後,游戲開始了。
哥哥是第一個,哥哥首先說了一個「笑口常開」,緊接著「開門見山」,「山珍海味」……終於輪到我了,我支支吾吾的接不上來「事……事……事半功倍」好險,終於答上來了。接著又輪到我了,「物……物……」「物美價廉,你怎麼這么笨呢?」哥哥說了我一句,我頓時漲紅了臉,但這條「長龍」還是一直接到了底。
事後,哥哥把我找來,說:「妹妹,我看你的語文水平太低了!」「是嗎?我本來就不喜歡語文。」「妹妹,你應該多讀一些小說,作文以及一些長篇短篇文學必讀。」哥哥的一番話,使我豁然開朗。從此,每次上語文課我都十分的聽,聽不懂就去別人,只到弄懂為止。就這樣我漸漸的喜歡語文了,我的語文成績也讓同學們刮目相看。
哥哥也讓我參加「成語接龍」,「組詞造句」等游戲。這樣使我輕輕鬆鬆地從游戲中學到了很多語文知識。
沒想到一次游戲,哥哥的一番話竟使我改變了對語文的看法,使我的語文知識不斷得到提高。現在讓我參加「成語接龍」,「組詞造句」等游戲,我可以不費心思的答上來。我從中也想到:以後的社會,是離不開語文知識的,包括演講是不能離開語文知識的,所以我們要學習語文。
我喜歡語文,它讓我感到快樂。希望你喜歡語文!
❷ 從玩中學到了一個道理作文450字
我從生活中學到的
生活在生命的磁場里高速運動著。生活中年輕的我們內學到了很多道理,我們也容在一天天長大,在其中感受著生命的洗禮。
美麗、潔白—臘梅
微風輕輕送來了冬天,許多美麗的花都先後落下了。然而,那一枝潔白的、美麗的花—臘梅,卻在寒風中挺立著,接收著風、雨、雪的洗禮,在暴風雨中它從未低頭,雖然雨珠仍掛在臘梅的頭上,努力想讓它屈服,但臘梅仍然傲然挺立在寒風中。臘梅不言放棄的精神讓我感動。
在這里,我學到了不言放棄。
堅持不懈—蜘蛛
有一天,來到公園里乘涼,抬頭往上看,一隻蜘蛛在樹叉間織網:第一次,剛織完,風吹過網破了。第二次,織完後,風又吹來,網又破了,它又繼續補網。直到第六次,可風一吹過,網又破了。第八次,在經歷了八次失敗之後,終於成功了!你是不是感受到了蜘蛛,美好的精神呢?
在這里,我學到了堅持不懈。
無私奉獻—蠟燭
❸ 以《中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利與弊》為題寫一篇600字的議論文
隨著時代的發展,方便、快捷的通訊工具——手機進了千家萬戶,在大街上可以看到人手一機的情景,當中,也不乏有些中學生,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手機也進入了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校園,在每個班級中,擁有手機的學生不佔少數,據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57%的中學生擁有手機,一些生產商把中學生視為他們未來龐大的銷售市場。中學生使用手機更應該值得關注。
中學生使用手機無非就是在學校里,比如到學校發現要交的作業忘帶來,那就趁下課時打電話回家,要父母送過來。當然,還有些同學把手機帶入課堂,將手機調到振動狀態,在桌子下面偷偷的玩。有的在宿舍熄燈後用手機發簡訊。
中學生手機的三大用途:收發簡訊、玩游戲、上網。有超過70%的中學生已經不把手機當成與人通訊的工具,而是一台與電腦一樣,能收發訊息、玩游戲、能上網、還能聽音樂、發圖片的「迷你「電腦,跟桌上的電腦式手提電腦比較,手機的好處當然很多。有的學生認為,它能方便聯絡,方便使用,可以通簡訊,非常輕便,無論擁有或使用手機的中學生,利用手機信筒訊可以說已經成為手機的主要用途,就算用手機來打電話的學生也以閑聊為主,用來問功課,與家長聯系的很少。
由於手機進入課堂,也不免會帶來一些弊端,很多同學都對簡訊息上癮,把各式各樣的簡訊發來發去,甚至交頭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自己沒有認真學習,也嚴重地影響到周圍的同學,把手機帶入課堂會影響到正常的課堂秩序,有些同學甚至把手機帶進考場,利用手機簡訊息作弊,每攫的期中、期末考試都可以發現幾起此類的作弊事件,利用手機作弊,讓人防不勝防,嚴重地破壞了考場的紀律。有的住宿生在宿舍熄燈後,有手機來玩游戲、上網、聽音樂、發簡訊息至深夜,造成睡眠不足,導致第二天精神不濟,學習效率也大打折扣,不僅自己受帶影響,也干擾了別人的休息。
綜合學生使用手機現狀,我們得出了以下幾點利與弊。
利的方面:
1.手機作為高科技的產物,確實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及時與家長聯系,也可以向老師匯報學習等。
2.與以前的同學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誼,與現在的同學多交流,可以增進友誼,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用手機進行討論。
3.一些手機的拍攝功能,可以隨時拍下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
4.手機裡面的鬧鍾裝置,可以隨時使用。
5.手機的本身小巧玲瓏,占很小的面積,可以隨身攜帶。
6.當學生外出遊玩或在其它地方遇到危險時,可以及時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
弊的方面:
1. 簡訊聊天,影響休息,耽誤學業,多數家長反應,孩子用手機談論學習的內容少,用於同學之間聯絡或發簡訊的多,手機給學業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2. 不良信息,玷污心靈。
3. 助長學生攀比成風,每到課余,一些學生就會圍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機的款式和功能,校園里的手機越來越多,檔次也越來越高,對那些沒有手機的同學,很容易造成心理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風的影響下,有些同學開始盲目追逐,因為手機更新換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異。拿名牌手機的同學就會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這樣會讓學生把父母當作靠山,不思進取。
4. 額外增加父母的負擔,據調查結果顯示,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隨接或同接來自於父母,且每月的話費也是父母掏腰包,對於家境並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給孩子買手機等於給家庭增添新的負擔。
5. 手機為考試作弊提供了條件,養成不正的學風。
6. 影響校園治安,手機屬於貴重物品,常出現偷竊現象,此外,手機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也更為突出,已經引發了中 學生的犯罪,有手機的中學生也成為一些犯罪分子的欺騙和搶劫的對象。
7. 中學生使用手機會妨礙學校的教學秩序,上課時有的同學手機未關機,突然來電話影響全體同學聽課,會給整個教室帶來不愉快的情緒。
8. 手機對人有輻射,許多廣告只說手機有多少先進功能,卻從未提對人體的傷害。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黃金階段,如果因為手機而對身體傷害,豈不追悔莫及。
手機作為科技進步帶給人類的新工具,是新事物,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身並無利弊對錯。進入校園後出現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暴露了學生規則意識欠缺等學校德育的「老問題」。學校一紙禁令,其實只能在表面上掩蓋問題,對中學生有手機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如今,身處信息時代的中學生已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閑書「的書獃子。所以,擁有作為現代社會主要溝通工具之一的手機,是社會發展的進步必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學生配一部手機對許多家長來說不是太大的負擔,有了手機後,家長能夠更好地監督孩子。當然,也不能忽視手機進入校園帶來的新問題,要達到「利大」最根本的是要整體提升學校德育水平讓學生具備自律意識,以健康的心態使用手機。
信息時代,手機已經成為主要的信息聯絡工具。對於學生來說,手機可以當手錶用,職能手機可以當學習機、微機、相機使用,減少了費用開支,可以用手機上網,學習和查詢多種知識,手機還可以當字典、詞典,學習漢語、英語的好助手,手機小巧便於攜帶,又集多種功能一身,只要善於使用、合理使用,其利必然大於弊
❹ 寫一篇關於中學生使用手機的議論文600字
中學生能帶手機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作為現代通訊最方便、最快捷的工具,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但隨之涌現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其中,中學生能不能帶手機的問題最為突出。其實,在中學生中,能否擁有和使用手機已經成為時尚的標志。
有人認為應該允許中學生帶手機,也有的人認為不應該。當然,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有些人認為帶手機更有助他們的學習,日常生活也更加方便。有手機在身邊,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上網閱讀名著,查閱學習資料,當心情不好時,可以上網聊天,向最好的朋友傾訴心事,這樣就不會被心事壓抑了,當學習壓力大時,也可以聽聽音樂,看看電影,玩玩游戲以此來緩解壓力。還可以與親朋好友打電話問一聲好。
難道這些就是中學生應該被允許帶手機的理由嗎?我認為當然不能完全算是了,大部分中學生帶手機還是弊大於利。
手機只是一種通訊工具,而不是學習工具,更不是可以依賴的傾訴對象,中學生的前程毀在手機上的例子還少嗎?遠的不說,就說我曾經的一位同學,小學期間,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上了初中,學習成績也是非常好的。但自從帶了手機到學校後,整天迷上手機,結果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大不如前,盡管他的家長說了又說,但是一點作用都不起。帶手機對我們的學習危害已經足夠大了。再說,手機有輻射,長時間玩手機對我們的眼睛、身體都有嚴重影響。可見手機對我們的危害有多大。
當然,手機並不是對每個人都不允許的,對於那些自製力很強的人,帶手機並沒有多大的壞處,因為他們知道手機的危害,除了有必要的時候與家人聯系,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寢室放的。
關於帶手機的利與弊之爭仍會繼續,總之,認清其中的利與弊,很好的剋制自己,不能讓自己敗在手機下。
❺ 玩中學,學中玩的作文500字
小學生初學作文的時候都不知道寫什麼和怎麼寫,我的辦法是先做後寫,讓學生有了體驗和感受,語言就在不知不覺中流出來了。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這句話透徹地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新大綱中也指出,「教師要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成份是認識興趣,有興趣的學習能消除學生緊張畏難的情緒。根據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的特點,可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將作文在玩中學,學中玩,力求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
一次上作文課,我組織學生玩「吃山楂」的游戲,(把山楂片放在額頭上,不能用手幫忙,想辦法把山楂吃下去)。我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吃,另一組觀察他人是怎樣把山楂片吃到嘴裡去的。兩組相互輪流換角色。游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著,游戲結束後,我問學生:「剛才的游戲好玩嗎?」在得到學生肯定的答案後,我趁機引導學生:「大家在剛才進行的游戲中中,你認為最有趣的是誰?他是怎樣吃到山楂片的?」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說開了、、、、、、在肯定同學們觀察細致之後,我又繼續發問:「大家都笑得很開心,那你們的笑又有什麼不同呢?你看見在一旁觀察的同學除開笑以外,還做了些什麼?」同學們爭著發言,每個同學都能把看到的說出來,儼然就是一篇即興作文。趁著學生的興頭,我指導同學們說:「同學們說的多好啊!把大家剛才所做的、所看的、所想、所說的寫下來,就是我們今天要寫的作文了-----《記一個有趣的游戲》,大家能寫好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能!」從而使寫作水到渠成。通過實踐,我發現,這一次作文學生們顯然不再感到困難,就連平時最怕作文的學生也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趣了。
所以我認為,對於剛學寫作的學生,寫作興趣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孩子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交給他們一些寫作方法,讓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感受成功與收獲的快樂,孩子的寫作興趣就會越來越高、越來越想寫。
❻ 寫一篇關於中學生使用手機的議論文600字
如今,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學生中擁有手機的人越來越多,對此,我們應當怎樣對待手機——這一高科技的產物呢?很多學生、家長和老師各持不同觀點。
通過對部分中學生進行調查我們可以發現,持有手機的學生已經佔一定比例。據某中學統計顯示,該校平時帶手機的學生高達50.8%。目前,很多學校對學生能否帶手機進入校園,沒有明確規定,但是不提倡學生使用手機的學校居多,其中有的學校已做出在校生不得攜帶手機的規定。
但是很多學生認為:手機只是一個通訊工具,成人能使用,我們中學生為什麼就不能使用?家長、老師把這一問題看得太嚴重了,實際上是缺少對我們的信任;把手機帶入課堂影響大家學習肯定不對,但是如果上課關機,下課有時使用,不影響別人還是可以的;學生使用手機本身沒有錯,關鍵是有的家長為滿足孩子對手機功能的要求,更換手機較勤,這無形中助長了學生之間的攀比,有的家長為讓孩子期末考個好成績,以買手機作為獎勵條件,這一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我們再來看看家長們的意見。有的家長說:「孩子在學校住宿,一周回來一次,給他配備了手機,平時家長用手機與孩子聯系,既能隨時了解學習、生活情況,有事又能及時溝通。」有的家長認為,讓孩子帶手機,主要是為了應付突發事情,能夠讓孩子在第一時間與家長、老師取得聯系,同時家長也能掌握孩子上下
學時間。總之,比沒有手機之前多了一些交流,少了一些擔憂。也有部分家長擔心:手機的確給學生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但同時它給學生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容忽視。如課上用手機發簡訊、玩游戲,甚至擾亂課堂教學秩序等。
然而,老師們的觀點就截然不同了。一位老師說,上課突然傳來手機的響聲,會引起鬨堂大笑,這樣既分散了學生聽課的注意力,也影響了老師的講課情緒。目前沒有什麼好辦法去制止這一行為,只好口頭說說,或讓學生調到振動。一位老師說,現在中學生交友范圍主要是在班級和學校,沒有必要用手機聯系同學;有的同學對用手機發簡訊或玩游戲很感興趣,甚至還在課堂上給同學發簡訊,影響課堂學習。其實,許多校園都設有IC卡電話,買個卡,一旦有事完全能與家長聯系,可以解除學生的後顧之憂。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手機進入校園」這一問題呢?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把手機帶入校園方便了學生們的生活,使得他們便於與其他人進行溝通,但是,它不好的一面在於,學生們過度關注手機,便會對學習產生影響。
所以,學生應該正確的對待手機,他只是我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要注意調節好各方面的關系,好好利用。而學校和家長在對學生使用手機進行教育和引導的同時,也應該制定規章制度加以規范。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建設更加和諧的校園。
❼ 針對小學生玩手機的作文高中議論文800字
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走進了千家萬戶,在街上可以看到人手一機的情景。當然,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初中生,高中生。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手機也進入了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校園,在每個班級中,擁有手機的學生,不佔少數,據某中學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48%的學生每天帶手機上學 ,有73%的學生擁有手機,某業的手機生產商把中學生視為他們將來龐大的銷售市場,中學生使、用手機更應該值得關注。 經過調查,綜合起來的意見是:有利有弊,但弊大於利。 中學生使用手機,利在於可以方便聯系。到了高級中學,不少同學都需要住宿,一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思家之情不言而喻,而手機在此時便起到穩定學生情緒,父母擔心之慮。一個電話,一條簡訊,都帶著濃濃的親情,傳遞到親人的手中,是關切與安心;當你出門在外,有朋友或家人忽然有急事想了解你在何處、在做什麼,此時手機又是一種很快捷又方便的聯系工具;外出旅行或辦事,坐在火車或大巴士上,閑來無聊,聽聽手機上下載的音樂,玩玩游戲,的確手機又是一種不錯的消遣工具。從使用手機的現狀來看,我們總結出中學生使用手機有利的方面: ①與以前同學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誼;與現在同學多交流,可以增進友誼,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用手機進行討論。 ②一些手機的拍攝功能,可以隨時拍下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 ③裡面的鬧鍾裝置,可以隨時使用. ④通話記錄功能,手機不像家裡的電話一樣不在家的時候別人打電話來不知道,在手機里是有記錄的。方便查閱。 ⑤手機的本身小兒玲瓏,占很小的面積可以隨身攜帶。 ⑥當學生外出遊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險時可以及時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 ⑦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及時與家長聯系,也可以向老師匯報學習等。 中學生手機三大用途:收發簡訊,玩游戲、上網,有超過70%的中學生已經不把手機當成與人通訊的工具,而是一台與電腦一樣,能收發訊息,能玩游戲,能上網,還可以聽歌,收發圖片的「迷你」,電腦,跟桌上電腦或的提電腦比較,手機的好處當然很多。有的學生認為,它能方便聯絡,方便使用,可以通簡迅,非常輕便,無論擁有或使用手機的中學生,利用手機傳簡訊,可說已經成為手機的主要用途,就算用手機來打電話的學生,也以閑聊為主,用來問功課,與家聯系的很少。許多學生把時間荒廢在發簡訊上,你來我往,沒完沒了,時間便在這指間悄然流逝,
❽ 議論作文中學生玩手機
除了電腦網路,手機是又一個出現在初中生學習生活中並頗具影響力的現代產品。手機給每個人的生活帶來了便利,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當越來越多的學生擁有手機,並且將其帶入到校園中時,手機的弊端便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來。
首先是對學習的影響。初中生不像成人,將手機視作一個純粹的通訊工具。據說,區分70後、80後、90後的一個重要方法是看其每天收發短消息的數量。如果平均每天不超過5個,那多半是70後,如果超過20個,那基本就是90後了。青少年學生自控力弱,放在口袋裡的手機一旦發生震動,總忍不住拿出來看,並且忍不住回復。幾個回合下來,這節課老師講了什麼,就基本上雲山霧罩了。日復一日,對學習的影響將是致命的。一旦操作失誤,上課的時候手機發出聲響,更是要影響他人,也影響教師上課的節奏和情緒。本人就曾經在上課多次受到學生的手機騷擾,不免對學生上課使用手機之深惡痛絕。
其次是對學生的毒害。現在的手機通常都帶有游戲功能,學生通常都喜歡玩游戲,而學校老師通常都不允許學生將游戲機帶到學校里來,於是,有些學生就玩手機里的游戲。雖然手機游戲通常都是小游戲,但是有得玩總比沒得玩好。更為惡劣的是,隨著手機上網功能的開發,手機成了不法商家牟利的工具。最近一段時間,媒體就對「手機涉黃」事件集中作了報道。當通過手機瀏覽色情圖片和文字對學生而言變得輕而易舉時,手機便蘊含了極大的危險。電視台曾經報道過一個13歲的少女媽媽就是因為瀏覽了手機黃色網站而偷嘗禁果的案例。然而,有利益在後面驅動,「手機黃禍」短時間內只怕很難絕跡。
再次是造成的攀比。對我而言,使用手機無非就是兩個功能:打電話,發簡訊。所以,我買的手機都是簡單實用型的,也並不很貴。學生就不同了,他們不是「使用」手機,而是「玩」手機。這就如同,一般的小康家庭買的是10萬左右的家庭轎車,而富二代卻要開近百萬元的豪華跑車。於是,攀比便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位家長曾經寫信給兒子所在學校的校長,要求全校禁止學生使用手機。原因是他給兒子配了一部幾百元的手機,以供日常聯系。沒想到兒子竟然回來纏著要買新的更好的手機,理由是他的手機是全班最爛的,根本拿不出手。
手機的保管讓學生很費心思。一部分學生的手機動輒數千元,上體育課、或者去其他專業教室上課時,學生自己保管不善,一旦丟失,很容易就產生造成麻煩。丟了價值不菲的手機,學生後悔,家長憤怒,教師受累,給學校教學秩序帶來極大影響。學校通常都不允許學生帶貴重物品來校,因為一旦丟失,便是煩惱。這種事情通常都很難查實,即便教師神通廣大,能夠查實,不但費時費力,如何處置又有很多煩惱。
手機有這么多的危害,然而,真要讓學校禁止手機,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因為手機畢竟只是一個工具,使用工具出了問題,應當檢討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不能把罪責算到工具頭上。手機是一種現代科技的成果,學生應當有權利享受現代科技成果。手機作為一種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在信息溝通方面的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曾聽一位教師說,有一個孩子離家出走,幸好隨身帶走了手機。他的老師發了50幾個短消息,最終讓他回心轉意,安然返回。試想,如果當初剝奪孩子使用手機的權利,教師只怕連教育的機會都沒有。現在都是獨生子女,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孩子們在外上學,有個手機方便聯系,家長的心裡也放心。
從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角度來說,不讓他們使用手機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我小的時候,社會物質條件還很不豐富。直到上高中,我才真正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自行車。擁有具有社會公認價值的物品,使自我價值得以確定和滿足,讓我至今難忘。同樣地,當一名學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手機,和屬於自己的手機號碼,也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肯定。而自我意識的喚醒與確認,正是一名青少年成長所必經的過程。手機於他們而言,已經超越了通訊工具,更是一種自我獨立意識的標志。這便是為什麼小學生對於是否需要手機,並無所謂,而進入青春期之後的孩子,堅持要讓父母買手機的緣故。
手機在校園的使用有利有弊,初中階段,關於手機,好的教育是「疏」而不是「堵」。根據我多年與學生鬥智斗勇的經驗,八年級以上的學生對於手機的需求已經生根,如果學校禁止,學生便會轉入地下,表面上看大家都不用,但是暗地裡可能每個人書包里都揣著一個。
對於手機在校園的使用乾脆與學生講清利弊、約法三章。如:在教學時間必須關機,否則,學校有權利代為保管。具體措施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商量之後約定。有老師可能說了,如果學生不關機,怎麼監管呢?方法一定是有的。我的一位教師朋友就有一個好辦法,他要求,所有帶手機來校的學生都必須把號碼告訴他,否則不得帶手機在身邊,在最初的日子裡,他經常在上課時用手機撥打這些學生的電話,一旦撥通了,就說明他沒有關機。自從使用了這種方法,學生只能乖乖地關機。
同時營造良好班級輿論,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針對學生使用手機的誤區,召開主題班會,進行集體討論,通常都會有不錯的效果。對於生活在集體中的學生而言,規則的影響還在其次,輿論和氛圍的影響才更大。因此,如果班級里大部分學生都不是用手機來攀比,都很少用手機玩游戲,都不用手機上網,那麼,手機便會成為一個溫順而有用的工具。
事物總有兩面:優點與缺點,當我們欣賞其優點時,也必須接納其缺點。當今社會中,手機在校園中的使用,如洪水般涌來,堵截毫無用處,根本堵不住,與其這樣,不如接納它,規范它,放大它的優點,抑制它的缺點。
❾ 玩中學,玩中樂的作文怎麼寫
玩中的樂趣和收獲
我喜歡的東西有很多,玩積木,玩游戲機都是我最喜歡的,玩有樂趣,也有收獲。可也有別人認為,玩是在浪費時間,我認為玩中也能學到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也能得到啟發自己,我最喜歡的就是積木方了。
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桶大積木回來,積木剛到我手裡,我就開始玩積房子來,我嗎媽在旁邊看著我積。 我興致勃勃地積呀,積呀,眼看房子即將蓋頂建成了,就在這時咔啦的一聲響,整個房屋子全塌了下來了,我又氣又惱怒,在旁邊看我積房屋的媽媽笑著說:「塌得好啊,有失敗,就會有成功,有教訓,有總結經驗嗎?」
蓋房子講究根基,基礎不堅實,不塌才怪呢,聽了媽媽這一席話,我明白了建房屋的原理,於是我又始積起房子來,這一回我先把房子的基礎打實,接著按順序建起房子來,不一會兒房子蓋好了,我高興地叫起來,媽媽,怎麼樣,不錯吧?媽媽笑著回答我說:「嗯,真不錯」。我也很高興的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
看著,看著,忽然我從悟出了一個道理:讀書,學習不是和積房子一樣嗎?如果現在不打好知識的基礎,將來在學習上也同樣會遇到房子坍塌的,所以我要努力學習,打好知識的基礎,將來就能建好知識的房子。喜歡玩也不是不好的,只要在玩中得到樂趣,玩得有收獲,在玩每一件東西都能悟出一個道理,就值得。這一次我玩積房子,它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還要學會動腦筋,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❿ 關於中學生上玩游戲網又何妨的議論文作文
不玩電腦游戲的有3人,佔全班總人數的7.5%,他們不玩電腦游戲是由於他們沒有接觸電腦游戲的條件,因此,對於電腦游戲也不是很感興趣;偶爾玩游戲的有16人,佔全班總人數的40%,他們偶爾玩游戲是為了放鬆一下自己,因為玩游戲能讓他們從繁忙的學習生活中解脫出來;經常玩游戲的有15人,佔全班總人數的37.5%,他們是因為能從游戲里找到在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刺激,也能夠在受到挫折的時候借游戲來發泄,從游戲的虛幻世界中使自己得到解脫;每天都玩游戲的有6人,佔全班人數的15%,這一部分同學基本上都是學習成績比較差的,這些同學有點像魯迅先生《阿Q正傳》里的主人公阿Q,希望自己能夠從游戲的虛擬世界中,得到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就感,通過在游戲中取得的「勝利」,體會到組隊的樂趣,滿足自己心理失落,並顯示自己在現實中得不到別人認可的能力。你看,我可以超過任何一個比我強勢的人,我才是最優秀、最厲害的。
從以上的統計中,我們發現全班大多數人都玩了網路游戲,而且,成績越差的同學,玩網路游戲的時間越長。這就說明一個問題,上網玩游戲,不僅對於我們的學習、成長毫無幫助,還會浪費我們寶貴的學習時間,由於我們少年兒童的自控能力很差,一旦染上網癮,就會無法自拔,這將會毀了自己的一生。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在此,我強烈呼籲大家:快回到現實中來,努力學習,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在學習上也一定行。好好珍惜自己的少年時光,把寶貴的時間多用以自己吸取知識,這可是我們健康生長過程中所必需的養料,千萬不能沉迷於網路游戲啊!「少年不知老將至」,到那時可就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