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中歷史考試最後一個問題總是讓你概括或提建議或總結,遇到這類問題應該怎麼做馬上要中考了,求幫助!
歷史主觀題解題方法
1、通讀材料、明確主題
在命制一道材料題時,命題者往往是先確立一個主題,再圍繞這個主題去尋找材料、構思設問,所以,一般來說,每道材料解析題都會有一個主題。在解答材料題時,首先要通過瀏覽材料,盡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題意圖或材料的主題,這樣就能迅速調動所學知識點,從而使解題明確方向,集中思維,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礎。
2、細讀材料、分析問題(很重要的環節)
在明確材料的主題後,接下來應該認真分析命題者提出的問題,通過分析設問句中的關鍵字、詞,明確作者問的是什麼,需要回答什麼。再根據這些問題,仔細地閱讀材料,力爭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題思路。閱讀的過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過材料的任何一個部分,包括題頭、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關時間、地點、人物之類的信息,往往是解題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題所提出的問題絕大部分答案應該從材料中得出,因此這時應根據仔細閱讀材料後的思路,再次結合問題到材料中去尋找信息,把與問題相關的信息都提取出來,寫在草稿紙上備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關信息都找出來,取決於答題者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後把找到的信息進行篩選,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復的信息,根據所學知識,把這些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列好提綱,准備答題。
4、審查提綱、流暢表達
在上述步驟進行完畢後,還要最後瀏覽一遍材料及其設問,審查自己列出的提綱是否正確或有無遺漏,最後就可以在試卷上動筆答題了。答題時一定要做到依據提綱,一氣呵成,言簡意賅,擊中要害,不可羅里羅嗦,言之無物,塗塗改改,答非所問。
B. 初中歷史解題技巧:如何提高選擇題的正確率
揣摩出題的字句,如果選項的說法很犀利的話,出題人一般是不想讓你選這個選項的;如果一些選項經過精心雕琢和完善,出題人很可能把這個選項作為了正確答案。
1. 同學不會做文綜做選擇題,很盲目,比如市面上的文綜選擇題,同學一節課做一套,下課10分鍾一看答案修改,直接就過了,我想問在這35道題你學到了什麼,先不談模擬題和資料質量與否,在這個環節中,是許多人出現的問題。只是刷題,文綜相對於理綜來說,是需要做題的,但是不是這樣一味的毫無意義的去做題。
方法:用10分鍾或者15分鍾去做一套歷史選擇題,用一節自習剩下的時間去修改,去琢磨題的用意,而不是10分鍾做,2分鍾改,這樣不如玩手機。這里肯定有人反駁我,不是世事洞明皆學問,我做的多了,成績自然就高了,不好意思,在新課標時代,文綜題目之靈活性,你我都懂,一個材料可以變著法的去設問學生,學生如果一味去刷題,思維固化,只會在高考文綜中一敗塗地,你要去分析一個題目的背後,想要考你什麼,這就是我不建議做模擬題的原因(小題狂做,試題調研),這里只會越做越爛。一個同學,做了一套文綜模擬選擇題(45套),做完之後給我說,以前錯5個,現在對7個,問我原因是什麼,我翻了一下他的資料,資料的質量一言難盡,題目良莠不齊。而且他的改正過程也很尷尬。做對的題。看都不看答案,直接看錯題解析。解析是這么說的(因為A不符合題意,所以A排除),這是個什麼傳導路徑???出題人確定會這個題?自己不會。還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並且還沒有筆記本,資料上寫的亂七八糟,這怎麼復習,雖然這題質量很差,你也不能這樣做題啊。一做一he書,jiu ,ok 到底學了什麼。這樣文綜如何提高,誠然現在教育不均衡,許多地方文綜老師都很扯淡,完全講不了這種選擇題。但是你也不能這樣自暴自棄,急功近利。你應該是做一份題。有一份題的收獲,而不是自己以其昏昏。所以,我想衷心希望大家調整自己的方法。
2, 許多學生做文綜題不會聯系實際,只能去用課本學來的死知識解決,這一點在地理地球運動深有感觸,政治經濟題也是如此。傳導類型題,同學不能很好的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C. 初中歷史中考考點總結
歷史作為非熱門考試科目,卻也在中考中占據一定比重,近年來的歷史中考中,開放性題目的比重在不斷增高。因為開放性試題最能體現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意識和人文素養的要求。昂立新課程小編為大家帶來中考歷史19大必考知識點,讓這萬能的模板助你得高分。
一、大國崛起
1. 常考設問:對大國發展/崛起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是發展經濟的基礎和前提;
(2)不斷改革,大膽創新;制度創新是大國崛起的關鍵;
(3)善於學習外國的長處和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大力發展科技,培養人才等。
二、中日關系
1. 常考設問:中日雙方妥善處理兩國關系、為中日關系良性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2. 答案模板 (1)總體做法(建議、啟示、看法)
① 正視歷史,以史為鑒,面對未來;
② 加強交流,增進互信;
③ 睦鄰友好,合作共贏。
(2)日本方面:應正視歷史問題,積極、主動、妥善解決戰爭遺留問題,不要做傷害中國人民情感的事,努力發展中日兩國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鄰關系。
(3)中國方面:應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努力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加強和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努力促進中日關系的友好發展。
三、中美關系
1. 常考設問:發展中美兩國新型大國關系的看法、建議
2. 答案模板
(1)求同存異、增強政治互信;
(2)促進經濟合作與共贏、加強文化交流、加強國際事務合作;
(3)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4)堅持和平發展,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珍惜和平發展機遇期。
四、三次科技革命
1. 常考設問:科技革命帶來的影響和認識
2. 答案模板
(1)積極影響:改變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2)消極影響:環境污染,交通擁擠,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網路游戲等;
(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要正確利用科技,減少消極影響。
五、對外交往
1. 常考設問:對外交往的發展對我們的啟示
2. 答案模板
(1)開放利於進步,閉關導致落後;
(2)獨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
(3)國家利益是外交的出發點;
(4)維護國家安定和統一是外交發展的保障;
(5)外交政策要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變化。
六、民族復興
1. 常考設問: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 答案模板
(1)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
(3)青少年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世界觀,為發展貢獻力量。
七、戰爭與和平
1. 常考設問:怎樣才能有效地避免戰爭
2. 答案模板
(1)反對戰爭,珍愛和平;
(2)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打擊恐怖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3)防止軍國主義和極右勢力抬頭;
(4)力爭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5)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等。
八、民族團結
1. 常考設問:如何維護民族統一
2. 答案模板
(1)增強民族團結意識,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2)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自覺同破壞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行為作斗爭;
(3)實行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
(4)加大對民族分裂勢力的打擊力度,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都註定失敗。
九、兩岸關系與祖國統一
1. 常考設問:如何推進兩岸關系進一步(和平穩定)發展,實現祖國統一
2. 答案模板
(1)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堅持九二共識;堅決擁護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
(2)互相尊重、互補互利,加強經濟、科技、文藝、旅遊等方面的交流;
(3)加強領導人對話和兩岸人員往來;
(4)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堅決反對「一中一台」等各類台獨言行,堅決維護國家統一;
(5)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聰明才智,積極參與海峽兩岸的交流活動等。
十、改革與制度創新
1. 常考設問:從中外的改革中,獲得了什麼啟示
2. 答案模板
(1)改革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改革必須立足國情,從本國國情出發,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3)改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是推動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動力之源;
(4)改革是強國之路,有利於提高綜合國力,有利於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十一、侵略與反抗
1. 常考設問:對中國近代遭受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抗爭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
(2)發展才是硬道理,堅持對外開放,只有提升綜合國力,才能在國際上立足;
(3)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中國人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等。
十二、思想解放
1. 常考設問:思想解放的作用及思想解放與社會進步的關系
2. 答案模板
(1)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社會進步;
(2)思想解放為社會進步奠定思想基礎,社會進步推動思想解放。
十三、黨的發展歷程
1. 常考設問:對黨的發展歷程的啟示
2. 答案模板
(1)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2)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3)只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
(4)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抓住機遇,發展壯大自己,要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自我,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等。
十四、改革開放
1. 常考設問:由中國改革開放得到的啟示
2. 答案模版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
(2)要結合本國國情,實事求是,不能照搬別人的經驗;
(3)要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十五、民主與法制
1. 常考設問:對民主法制建設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2)民主與法制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
(3)不同國家的民主法制建設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借鑒;
(4)民主與法制建設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當家作主、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
十六、經濟全球化
1. 常考設問:中國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2. 答案模板
(1)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重視區域合作,與各國實現互利共贏;
(2)中國在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同時,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政策,重視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3)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經濟的迅速發展。
十七、世界政治格局
1. 常考設問:面對復雜多變的政治形勢,中國應該如何做/如何應對
2. 答案模板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教育科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綜合國力;
(2)積極參與國際活動,加快自身發展,積極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3)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十八、傳統文化
1. 常考設問: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2. 答案模板
(1)堅持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自覺抵制西方落後思想和意識的侵蝕;
(3)積極宣傳民族傳統文化;
(4)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堅持發展創新,堅持與時俱進。
十九、三農與民生
1. 常考設問:解決「三農」問題的措施
2. 答案模板
(1)重視農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
(2)加大農業資金投入,堅持稅費改革;
(3)加強、加大向農民宣傳農業技術等的力度;
(4)注重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歷史學科注重記憶理解與背誦,學生們不可忽視歷史對我們的學習成長的作用,在初中階段就應該打好基礎。
D. 初中歷史中考題型
一開始一定是填空,然後就是簡答題,簡答題通常都是一些概念的通常是一些書上直接有的
然後就是閱讀材料題,答案通常可以在材料中在找到,會問一些關於時間的問題!材料問什麼就答什麼!不可以偏離太遠!
E. 初中歷史答題技巧
首先你一定要熟悉歷史學科的基本信息,然後答題的時候,如果是選擇題,在讀題時圈出重回點核心答(包括 時間 人物 事件),以排除法的方式回答。
F. 如何培養初中生對歷史材料解析題的解答能力
看這篇論文
近年來,歷史材料解析題是中考的必考題型,所佔分值較大,可以說無題不材料。許多考生在解答此類題時感到力不從心,這就使學生難以考出好成績,這就成為初三歷史教師面臨的難題。為此,我結合近年的教學實際,就如何提高學生對材料解析題的解答能力談談看法。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6856462.htm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
掌握考點考查的基礎知識是答好中考歷史材料解析題的第一關,因為只有掌握了基礎知識,才能看懂材料,找好答題點。近幾年,中考對課本基礎知識考查的廣度和力度都有所加強。因此,中考要取得好成績,平時吃透課本很必要。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
二、注重平時訓練
中考材料解析題的材料都不出自課本,而是出自教材以外的歷史文獻、著作、報紙、雜志、文學作品等,這就需要學生有很強的閱讀、理解、分析、概括、歸納能力,做起來感覺難度很大,這是失分點所在。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增加一些課外史料,引導學生理解分析材料,培養學生閱讀和理解分析史料的能力。
三、掌握中考歷史材料解析題的提問方式及解答技巧
從近幾年各省市中考試題的分析中,得出材料解析題的提問方式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方式一:根據材料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問題。
解題技巧:這類題目的答案就出現在材料中,這就要指導學生從材料中提煉出答案。
例如:(2013年河北中考)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9分)
材料一: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不少有利於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這些法令對資產階級的利益表現了熱忱關切的態度,對地主階級利益沒有根本的觸動,對廣大農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積極的反映。
――摘編自《中國近代史》第三次修訂本,中華書局
材料二:日本投降後不久,內戰爆發。國民黨處於劣勢。得不到控制的通貨膨脹、食物短缺及官員腐敗使得國民黨不得人心,並且摧毀了軍隊的士氣。盡管國民黨從美國得到軍火,但是同組織良好並贏得廣大農民支持的共產黨相比,它仍不能取得軍事優勢。1948年,戰爭的天平倒向共產黨。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佔領北京,同年10月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2月,蔣介石和他的追隨者們逃往台灣島。
――【英】亞歷克斯・沃爾夫《世界簡史》
(1)根據材料一,指出南京臨時政府主要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2分)
(2)根據材料二,歸納南京國民政府在內戰中失敗的自身原因。(4分)
(3)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概括南京臨時政府、南京國民政府短時間消亡的共同原因。(3分)
解題思路:前兩問要從材料中總結出答案,回答第(3)問要從「南京臨時政府」「對廣大農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積極的反映」、「國民黨」、「同組織良好並贏得廣大農民支持的共產黨相比,它仍不能取得軍事優勢」中通過分析找出共同點就行。
參考答案:(1)資產階級。(2)經濟困難;政治腐敗;喪失民心;軍隊士氣低落。
(3)未能獲得廣大農民支持。
方式二:提問內容是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回答問題。
解題技巧:這類題目的答案往往就出現在課本中,這就要指導學生用材料所給的信息去課本中尋找相關答案,並且要對知識點進行再概括。
例如(2013年河北中考)29.探究問題。(12分)
材料一:裕仁天皇(1926~1989年在位)是日本戰時的最高統帥。日本發動戰爭和在戰爭中的重大決策,都是在御前會議上做出的,得到裕仁天皇的批准。
材料二:迷戀帶病真菌、桿菌研究的裕仁天皇一直關注著日本細菌部隊和化學部隊的發展,並一直給予充足的經費保障。731部隊(化學和細菌戰部隊)1936年奉裕仁天皇敕令建立。1940年裕仁天皇又頒布新的敕令,將部隊擴充到3000人,並將主要基地由黑龍江肇東縣、五常縣移到哈爾濱南郊的平房鎮。731部隊培植各種致病細菌,並製造炸彈,在實戰中施放撒播。1937年12月1日,裕仁天皇親自簽發「華中方面軍司令官與海軍協同攻克敵國首都南京」的命令。佔領南京後,裕仁天皇還獎賞攻陷南京的日本軍官……對南京大屠殺起了推波助瀾作用。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裕仁天皇發動了哪些戰爭。(4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裕仁天皇犯有哪些戰爭罪行。(4分)
解題思路:答第(1)題時,從裕仁天皇在位時間、地位、權力、事件可知:他與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侵華的一系列史實有關,因此,答題時要對課本中日本侵華的具體史實進行綜合、概括,得出結論,而不能只列舉兩三個具體事件。對於第(2)題,學生很容易就能歸納出裕仁天皇犯有進行細菌戰、化學戰的罪行,難度在於通過南京大屠殺這一史實歸納裕仁天皇犯有屠殺中國平民罪。這要求學生有一些戰爭法規和慣例的知識。
參考答案:(1)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2)進行細菌戰、化學戰;屠殺中國平民。
四、掌握中考歷史材料解析題的解題步驟
學生在答歷史試題時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提高學生的解讀能力。
1.仔細閱讀材料。閱讀材料時,一定要讀全,不能忽視材料的標題、注釋、出處。這些說明性文字,往往能夠提供材料的時間、國別、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給考生某種暗示和引導,應該給予足夠重視。還要根據問題去讀,這樣有助於找出線索。
2.針對答案從材料中可以提取的題型,答案往往包含在材料中,所以要深入閱讀材料,在材料中尋找與問題相關的主要語句。提取信息後稍加整理就可以得出答案。
3.對於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的題型,掌握材料信息後,必須將其與教材中相關的事實與觀點密切聯系起來,進行重組來答題。要求學生對歷史人物、事件、現象有全面、准確、透徹的理解,是對學生能力的考查。
4.答題時要緊扣題意、論從史出。堅持「問什麼答什麼」;注意問題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詳盡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簡潔些。要恰當使用歷史術語,少說大白話。
總之,材料解析題解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平時要多讓學生閱讀、分析、概括、歸納。通過教、學、練相結合,學生對材料的解讀能力一定會提高。中考沖刺階段還要進行專項訓練,做好解題思路的指導,提高解題能力,備戰、決勝中考。
G. 如何復習初中歷史迎接中考
初中歷史復不會出現深層制次的問題
首先你要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有基本的了解;
其次:近中國的近現代史是重點。
再者:中國歷史上重大歷史事件要有全面的分析,世界歷史則專注極為重大的歷史事件;還有重要的歷史人物(必考),不需要全部記住,但是出名的人總還是要知道的吧。
希望對你有幫忙,我當初可是自學完成的歷史課,主要是主課任務太多了,不過看書的時候看的都是非常深入的哦。特別是初三的歷史考點是非常多的。
H. 初中政治歷史答題技巧
初中政治的答題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現在初中政治是對於很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很多的學生想知道有什麼答題技巧可以使自己在考試當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一般來說教師在講題當中會說答題的技巧,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現在初中政治試卷的題目一般可以分為選擇、建議、辨別、分析四種類型,每一種都會有專門的要求以及步驟,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初中政治的答題技巧吧!
解題方式
以上就是初中政治的答題技巧,在寫這種卷子的時候需要仔細的審查題目,詳細的全面回答問題,一般可以取得比較滿意的分數.
I. 初中歷史中考大題怎麼標序號讓改卷老試比較喜歡可以以下面的21題為例
人的尊貴來自於真才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