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作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初中作文的話……主要還是在於問題的格式什麼吧、然後在文采上多下些功夫……可以讓學生進行口頭作文……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一種思維方式吧……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活動然後作文……有好多好多啦……
2. 誰有自考《中學作文教學法》的資料呀
作文寫作技巧上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關於寫作部分的要求專
目標: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屬及常用應用文
能力要求:基礎等級,發展等級
具體要求:基礎等級(符合題意;符合文體要求;感情真摯,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明確;語言通順,結構完整;書寫規范,標點正確);發展等級 (1.深刻*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啟發作用;2.豐富*材料豐富,形象豐富,意境深遠;3.有文采*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文法,文句有衣蘊;4.有創新*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徵)
3. 初中作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生活中,人們常常把寫作水平的高低作為衡量一個人語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把作文教學也放到了重要的地位。語文教學要培養聽、說、讀、寫等能力,這就是說,把「寫」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重要能力來培養。 這一個字看上去很簡單,但在作文的實際寫作過程中,卻難倒了許多初中的學生,他們常常是「無米下鍋」、「無處著手」、「作文內容空洞,言之無物,長落於泛泛而談。」課堂上,無論老師如何強調作文的寫法,都是無濟於事,這讓我們當語文教師的十分尷尬,經過筆者多年在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分析和探索,深深的認識到教師應該注重一定的作文教學方法,從而幫助學生喜歡寫作文並能夠獨立的完成作文,現在我將結合我的教學實踐來說一說:
一、重視「讀」在寫作文中的作用
古人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亦會吟」,其實這都是古人在用最簡潔的文字描述「讀和寫」之間的關系。不難看出能夠「吟詩」和「寫出好文章」的前提條件是「熟讀」和「深思書」。同時重視閱讀,也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也深深地體會到讀書對於寫作的重要性及影響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優秀的文章范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一定要注意不是讓學生早自習的時候讀相關的課文就可以了,而是廣泛的閱讀記敘文,可以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也可以是一篇名人小故事,甚至是一篇寫的較好的學生習作,當然在讀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採取一定的方法,對於優秀的文章要求學生要熟讀並深思,對於形式新穎但內容平常的文章只范讀就行了。
在讀的過程中,要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學習範文中主題的含義、立意的設計、結構的安排、表達方式的運用及修辭手法的運用等,在教學中可以建議學生一周自讀兩篇記敘文,並抽恰當的時間,讓學生在班上自主交流所讀文章的心得體會,或在小作文本上寫一寫讀後的感想。
在教學中,老師還可以先布置一個內容如:「我的一天」、「最美的老師」、「假期生活」等,讓學生廣泛的收集,再讓學生在全班朗讀範文,師生共同學習,同一主題用不同方式來表達的方法,在泛讀學生自己的作品時,教師最好親自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欣賞、點評。這一個環節,不僅讓學生讀了文章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筆者建議在讀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扮演一個參與者的角色,而不是一個主宰者的角色,讓學生和自己一起平等的走近文章、欣賞文章、學習文章。
讀是一個收集材料、積累知識的過程,讀之後,建議學生將優秀的文章摘抄在積累本上,經驗告訴教師學生自己動手寫一本《優秀文章集》,這比買一本作文書更有意義。
二、變化練習的方式讓學生有寫作的興趣
廣泛閱讀的目的就是寫文章,然而讀是一個認識、欣賞的過程,學生是樂於接受的,但是提起筆來寫,大部分學生卻是心存畏懼的。因此,適當的變化練習的方式很有必要,一方面達到了練習的目的,另一方面讓學生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論語中曾這樣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在告誡教師 興趣才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怎樣變化練習的方式,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練習:
1、續寫情節
續寫,指從原文出發,遵循著原文的思想對原文作延伸,續寫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聯想力和想像力。七年級教材中《皇帝的新裝》是一篇既生動又有哲理的童話故事,課後,讓學生想像赤身裸體的皇帝回宮之後會怎樣做呢?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當學生寫出了昏庸皇帝認清了騙子的面目,並改過自新,建設國家的時候;當學生寫出了皇帝坐上時空穿梭機回到從前並找回失去的財寶和理智的時候,你難道認為他們對寫作沒有興趣嗎?《蚊子與獅子》是一篇寓言,引導學生分析文章寓意以後,可以讓學生想像蚊子被粘在蜘蛛網後會遇到哪些情況,又會得出怎樣的寓意?這種積極的、有創造性的練習方式,學生是樂此不疲的。
2、擴寫情節
擴寫,是把一段話或一篇短文,內容概括的文章,擴展生發成篇幅較長、內容豐滿、生動形象的文章。詩歌短小精煉、概括性強、主題突出,是練習擴寫的好材料,如:《錢塘湖春行》可用讓學生採用第一人稱的方法去描寫錢塘湖春景的美麗。《天凈沙·秋思》可以讓學生用第三人稱的方法,去傾訴詩人對家鄉的一片思念之情。當然還可以給學生幾個互相有聯系的詞語如:天空、柳樹、小孩、大黃狗等,讓學生聯想並想像寫成生活中的一個具體場景。
3、仿寫情節
仿寫,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範文的立意、構思、布局謀篇或表現手法進行作文的一種訓練方法。初中生寫作文免不了模仿,老師在讓學生仿寫時應該加以引導,而不能讓學生無目的地摘抄文章。
在教學中,筆者發現課本是一位很好的「老師」,讓學生仿寫課文的主題和方法,學生能夠接受得很快,因為老師在教授課文後,學生對課文已經非常熟悉了,再練習學生就不會害怕和沒有興趣了。在學習冰心的《觀舞記》之後,我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中國舞蹈家楊麗萍的經典作品《雀之靈》,她變幻多姿的旋舞,深深地吸引並感染了每一位觀看的學生,課後,我組織學生以《觀雀之靈》為題寫作文,作文中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對楊麗萍舞蹈的贊美之情。里根的《真正的英雄》是一篇聲情並茂的演講稿,學習本文時,恰逢5.12大地震一周年,於是我趁熱打鐵,結束課後,我讓學生以《給災區中學生的一封信》為題目寫一封信,並利用作文課進行小組內朗讀,學生准備充分,參與性強,在班內掀起了一場不小的紀念5.12大地震熱。
4、片斷練習
片斷練習,就是練習寫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訓練寫整篇作文固然重要,但難度較大。因此,在指導學生寫好整篇作文的同時,我還指導學生寫片斷練習,以突出寫作訓練的重點,二者交叉進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篇完整的文章都由不同的片斷組成。所以,寫好片斷對寫好整篇 文章是很有幫助的。怎樣寫好片斷呢?我向學生提出四點要求。第一,要圍繞一個中心寫,內容要集中,不能漫無邊際地寫,一定要寫具體。寫出自己所看到的或聽到的情景,不能空洞無物。第二,內容要真實,必須寫自己的親身經歷或寫自己的觀察所見所感,不能脫離生活,編造離奇的故事,要寫出自己的點滴感受,也就是要賦予片斷一定的思想意義。
初中學生年齡小,寫作能力有限,面對紛繁的大千世界,往往不知從何下筆。最好出一些題目讓學生參考,如《街頭見聞 》、《課間十分鍾》、《我的宿舍》等。有時,我規定出寫作范圍,如場面描寫、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等,讓學生自擬題目。但無論命題,還是自擬題,都必須按照我提的兩點要求去寫。經過反復的訓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老師每兩周可以讓學生完成一篇作文,作文的內容不用嚴格要求,可以是描寫人物、描繪景物或者是一篇課文、一場課外活動的感想等。在練習時,也不要強調字數的要求。但要引導學生,熟練掌握表達方式中記敘和描寫這兩種常用的表達方式,在掌握記敘和描寫的同時要認識議論和抒情在文中的作用,這一項練習要有針對性,有計劃,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機械性的重復。
三、「體會生活,有感而發」用真打動人
作文課上老師習慣性的步驟是:第一步,老師分析本節課的作文。第二步,老師組織學生進行練習。這個過程中,老師單方面的強調了寫作文和寫作技巧的重要性,卻忽視了作文是來源於生活而發自於內心的一種表達。生活中,有人、有事、有景亦有情,所以寫人、敘事、寫景、抒情成了文章的基本內容,寫好這些文章最基本的出發點我個人認為應該要扣住這八個字——體會生活,有感而發。
好文章來於生活並高於生活,可見親身參與的重要性。如寫人這類文章,我在教學中沒有先講描寫這種表達方式的運用,而是讓學生回家觀察父母的外貌、語言、動作特徵,再引導學生回憶從小到現在同父母的生活中,哪些事情、哪些細節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說一說為什麼記憶猶新呢?學生雖然與父母朝夕相處,但是因為從沒關心所以不曾留意父母的特徵和生活,在老師的強調和引導下,他們的主動性增強了,目標鎖定了,寫起作文來就不會抓耳撓腮,生搬硬套,虛情假意了。再如敘事,應該抓住校內開展的集體活動鼓勵學生參加,活動後引導學生進行習作訓練,記得學校開展拔河比賽,我班學生踴躍參加,並獲得第一名的殊榮,我在表揚他們的同時,讓他們以《記一場拔河比賽》為題進行一次作文訓練,在練習前,我認真講了詳略的寫作技巧和直接、間接描寫的作用,以及細節描寫、倒敘的恰當運用,真實的經歷,加上老師的點撥,學生的作文寫得得心應手,大大的增強了他們對寫作的興趣。
寫景,對於中學生來說較為困難,因為學生們的寫作方法和文采有限,很難用恰當的方式來描寫景物的特徵,更不會寓情於景,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收集古今描繪四季、名山大川的名句、名詩。再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觀察大自然的細微變化、特徵。然後讓學生去多媒體教室欣賞祖國大好山河的自然風光,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最後老師講修辭的運用以及觀察景物的空間、時間順序,並以《家鄉的秋天》為題進行練習。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寫作基礎後,可以讓學生以他們較為熟悉的話題寫作文如:「親情」、「友情」、「誠信」和「珍惜」等,以便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寫好作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總而言之,廣讀、勤練、深思是寫好文章的有效方法,教師在輔導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在寫作方法後,還應告訴學生在寫作的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只能持之以恆的練習。
4. 小學作文序列化教學研討收獲感悟
主題式序列化作文教學課題實驗階段總結
桓台縣世紀中學課題實驗組 牟維和
我校自自己申報的原創課題——「主題式作文序列化教學課題實驗」在山東省教科所立項以來,課題實驗組老師熱情飽滿,態度積極,自覺加強理論學習,勇於作文教學改革實踐,階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創設條件,進行課題申報
我校的作文教學有一定的教改基礎,我校積極參與實施了淄博市體驗式作文教學改革的實驗,為我市作文教學改革的實驗單位之一,作文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少教師積累了一些經驗,對作文教學方法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如我校牟維和老師出版了作文教學專著《中學生使用話題作文指導》(延邊大學出版社)牛曉彬老師獲得淄博市作文競賽輔導一等獎。牟維和老師獲得淄博市體驗式作文教學教學案例一等獎,我校在桓台縣作文競賽中獲得全縣第一名等,但不可否認的是作文教學的現狀堪憂,應試作文愈演愈烈,公式化模式化、所謂的考場作文教學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說假話,寫假事;小孩兒說大人話,毫無童心童趣;"內容空洞,不實在,不具體;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寫別人的作文;千人一面,沒有個性和特點,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與學生生活、學習嚴重脫離,學生無內容可寫,形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作文教學存在著"文學化"、"成人化"的傾向,使學生感到高不可攀,逐漸失去對作文的興趣;作文教學存在著隨意性及無目的、大操練的傾向,缺乏一定的訓練序列。由此可見,作文教學少了對學生主體精神的關注,寫作沒有成為孩子生活的真實需要。因此,我們認為應該讓作文回歸其本體功能――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寫作。我校的語文教師帶著困惑與思考走到了一起,在淄博市教研室崔雪梅老師的直接指導下,「主題式作文序列化教學」實驗課題應運而生。課題實驗組人員熱情高漲,積極准備。或閱讀鑽研理論著作,或進行調查研究,或向專家請教,或進行實驗設計。2008年3月27日又召開了課題實驗論證會,會上邀請了山東省初中語文教研員張偉忠老師,省教科所張斌博士作實驗指導報告,與會專家提出許多指導性意見,為課題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後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在市教研室的幫助下,「主題式作文序列化教學」課題實驗的申報得以成功。
二、加強教學調查,確定實驗班級與研究計劃
課題的實驗是建立在對教與學的基礎上,其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因此課題實驗開始時重新對全校學生的作文現狀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並此基礎上,確定了課題實驗的年級——2006級,並召開了課題組會議,依據調查情況確定了課題研究開展的計劃與方法。
三、加強課題研究中的理論學習
本課題試圖通過研究,讓教師在觀念上確定以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生活,感悟生活,表達生活」的能力為目標,「以課堂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機會,發展學生作文能力」的「生活作文」教育觀。教師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觀點,用現代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武裝自己。為此,課題組成員在研究的過程中加強了自己的理論學習,以集中統一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先後學習了《基礎教育程改革綱要》、 《義務教育初中語文課程標准》等文件,《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等理論專著,每人訂閱了相關作文教學的雜志,汲取信息和營養,盡量使自己掌握本學科的前沿知識和理論,並組織大家在學習中寫讀書筆記、心得,定期進行交流、討論、總結。
四、積極進行課題的研討和管理
在半年來的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深感協作精神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能共同探討課題研究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討論達成共識。自覺參加每月一次的課題組活動,或學習或討論或開設公開課,使課題研究扎實有序地進行下去,並且有所得。加強校際與校內的各種類型的教研活動,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相互提高。課題組成員實施開放性教學,形式各種各樣,內容豐富多彩。其中,校內公開課:高燕老師的《感悟父愛》,牟維和老師的《讓細節在作文中流淌》,都獲得聽課者的一致好評。
為了更深入的做好課題的延伸活動,課題組經過討論認為應由課題實驗的統一的作文學案,為此,課題實驗組在前段各年級組使用的統一教案的基礎上,編寫主題式作文序列化教學學案。配發給每個學生,讓學生能更直觀的去閱讀去實踐。
五、階段性成果明顯,提升了學生成績和教師素質
經過半年來的課題研究、理論學習和課堂教學實踐的探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素質得到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有了較為明顯的提高。由於在作文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求源頭活水,讓學生習作時「有話可說」、「有米下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興趣大增,教學效果有了較為顯著的提高。在桓台縣統考中,我校學生作文平均成績獲得全縣第一。課題組還利用學校《世紀星》雜志發表課題實驗班級作文專集,成立了我校第一個學生社團——秋柳詩社,並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了學生詩歌專集《秋柳詩韻》,獲得了社會的一致好評。牟維和老師在《現代語文》雜志發表論文《突破傳統作文教學桎梏,構建主題作文序列教學模式》,在《教育前沿》發表論文《作文要走生活化與藝術化相結合的道路》,在《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發表論文《教會學生親近詩歌,哺育學生高雅詩心》。高燕老師在《現代語文》雜志發表論文《感悟父愛》課堂實錄;於艷萍老師在《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發表論文《讓作文牽手閱讀》等。牟維和老師獲得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六、關於本課題研究存在問題的反思
我們在課題研究中,常常感到「現實」和「理想」之間的距離還很大,有時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從更實際的角度思考問題;「追求升學率」的陰影時時籠罩在我們心頭。在各學科重重擠壓下如何保證學生的寫作時間,保持學生的寫作興趣?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積累生活、品味生活?如何取得家長的理解、學校的認可,更多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主題式作文序列化教學實驗」如何擺正「生活化作文與作文生活化」的關系等,還值得我們去探索,但我們堅信我們選擇是正確的,我們的研究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以上是我們對於課題研究的階段總結,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這也正是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重點提高和改進的地方。我們相信在多方領導的支持幫助下,在本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課題研究一定迎來更為美好的明天。
請在此輸入您的回答,每一次專業解答都將打造您的權威形象
5. 求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
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我做過一些研究。下面,是我所得的片段:
●作文要寫自己心裡有的,自己想寫的,自己會寫的。如果硬要去寫自己心裡沒有的,不想寫的,不會寫的,定是寫不出;就是寫出了,也一定寫不好。
●雛燕的啁啾沒有黃鸝的歌唱好聽,但畢竟是自己的歌。
●麻雀聚在一起,總愛嘰嘰喳喳地鬧個不停,若硬要它們像黃鸝那樣唱歌,肯定會難倒所有的麻雀。
●有自我,是作文的根本。作文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要唱響為自己作文的口號。
●快樂作文成功作文的關鍵是說自己心裡有的話,而要說自己心裡有的話,讓自己的心裡有話又是關鍵。怎樣做到讓自己心裡有話呢?總的說來是全身心的觀察、感受、思考,具體說來說來是發現、搜集、提煉;揀拾、培植、加工、聯想……
●作文的關鍵是材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材料,你寫什麼?要想寫好作文,必須讓自己的肚子里有可寫的東西。妄圖去「別人的園里掐花折草」來編織自己作文成功花環的做法,沒有不失敗的。
●作文的材料就藏在你的五彩繽紛的生活中,鮮活的生活、情感的震顫、心靈的思考,都是作文的好草料。它們,在誰的生活中,都是無窮無盡的啊!
●有了活鮮鮮的生活,作文才有生氣、靈氣,才有成功。鮮活的生活是作文的根基,如果一篇作文連「生活」都沒有,那它就不能算作作文,只能稱作文字。
●情感,是心靈的震顫;情感,是心海的波濤。把握它,必出佳作,所謂「憤怒出詩人」;放鬆它,即為過往雲煙,所謂「黃金化泥土」。
●人的心海,無時無刻不升騰思考的美麗浪花,展示它,可獲得作文的成功,可贏得人生腳步的穩健。
●古人說,文貴情真。意思是說文章最可貴的是真情。這,是真理。將古人的話倒過來讀:真情貴文。意思是說真情可以使文章珍貴。這,也是真理。
●事物會說話,你聽到了嗎?聽清了嗎?聽懂了嗎?要想聽到聽清聽懂事物的話,必須調動眼、耳、鼻、舌、膚和大腦,全身心地投入到 「觀察」中去。
如果有興趣,我著有《作文大步走》一書,可作進一步探討。
6. 如何實現初中學段作文教學的序列化
正序抄列化教學強調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教學內容要循序漸進。從某一個專題角度來說,其訓練重點是呈螺旋狀上升的,訓練內容要與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發展能力和情感價值觀的形成相吻合,在不同的學段,作文指導要有規劃性,要注意選點訓練。本文以魯教版語文教科書為例,淺談序列化教學的側重點。比如寫人敘事,初一年級上學期要從基本功練起,書寫要規范,標點、格式要准確,敘事要完整,能夠抒發真情實感,要培養自我修改
7. 初中作文序列化教學實踐研究 方案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什麼是序列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我們小學部去每五年一次的「世界博覽會」去參觀.十一點半,我們准時出發,同學們登上大巴,出發了.在大巴上,同學們有的在閉目養神;有的在吃零食;有的在說笑著;還有的在欣賞窗外的風景……隨著車門的打開,我們終於到達了世博園區的7號口.
我們首先來到了「匈牙利」館.匈牙利館是一個被木套筒包裹的原木色建築,明亮而簡潔.在館內,近600根木套筒垂直懸掛在空中,其中一些木套筒隨著音樂的節奏上下搖擺,漫步其中,猶如徜徉在森林之中.不過在匈牙利館內最讓遊客最感興趣的,還是展出的一個數學模型――岡布茨.岡布茨是世界上首個只有一個穩定平衡點和一個非穩定平衡點的均質物體,象徵著和諧與平衡.
接著,我們來到了我最喜歡的 「英國」館.英國館是一個種子「聖殿」,它本身由約 6 萬只纖細的透明亞克力「觸須」組成,向外伸展,隨風搖曳.白天的時候,每根長達 7.5 米的觸須會像光纖那樣傳導光線來提供內部照明,從而營造出敞亮肅穆的空間感.到了晚上,「觸須」內含的光源會使整個展館散發出璀璨迷人的光影.人們進入展館就可以看到一根根「觸須」插入展館內部,而每根「觸須」頂端都嵌有不同種類、形態各異的植物種子.遊客們離開種子聖殿,將進入最後一條走廊,「活力城市」.在活力城市裡躍動
8. 作文序列訓練怎麼開展
、作文序列訓練,注重「三性」 .科學性。序列訓練以寫作學基本原理為指導,以「課內程標准」中的寫作容 要求為依據,其內容、目標、訓練層次則完全依據課程標準的規定而制定的。可 以說,序列訓練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作文訓練系統。 .系統性。多年來,由於教材編寫體制、中學生年齡心理、教學目標、課 程設置等各種因素的制約,中學作文訓練不強調寫作理論的系統性傳授,寫作知 識只在高中部分散布在課文或知識短文中。而中學生又似乎不適合系統性地講授 寫作學的「純理論」,序列訓練恰好彌補了以往中學作文訓練中的缺乏理論指導 的不足。序列訓練化系統為局部,將寫作基礎理論分解為若干「點」,教師在訓 練時可以將這一個「點」的有關理論系統地傳授給學生,即可不講成「純理論」 的寫作課,又可有計劃有步驟地將寫作理論傳授給學生。這樣三年下來,「點點」 相聯,由點成面,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系統。
9. 談談你對寫作教學的「序列」問題的理解
寫作教學序列的不同安排,體現了不同的寫作教學思想。《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 年版)》從第一學段寫話,到第二、第三學段習作,到第四學段寫作的序列安排,不只是從作文到寫話、習作、寫作名稱的改變,而是一個新的發展路徑的設計,具有豐富的內涵,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一)放低門檻,重在興趣
兒童開始學習寫作時,門檻不宜高,能夠對寫話有興趣,能夠把想說的話寫下來,就很好。對寫作的興趣,是學習寫作最初的動力,也是永遠的動力。一開始就讓他們失去了興趣,就會影響他們今後的學習,甚至終身的發展。
寫話,把能說的話、想說的話,嘗試寫下來,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像學習認字一樣,他們特別希望把已經認識的事物、已經形成的概念用文字表達出來,建立事物、概念與文字之間的聯系。用文字把說的話寫下來,也是他們很願意做、很有興趣做的事情。而且,從說到寫,怎樣說就怎樣寫,也是經過努力可以做到的。因此,先說後寫,以說引寫,把口頭語在很有興趣的過程中,轉換成書面語,在學習寫作的起步階段,是非常好的選擇。即使具有了一定的寫作基礎,先說後寫,以說引寫,也是寫作練習的很好的辦法。而且,對於培養良好的語感,大有好處。
話還沒有說清楚,還不能說完整,就要求學生去寫作文;字還沒認識幾個,會認會寫的字與能說的話還差得很多,就要求學生去寫作文,都是勉為其難。操之過急,只能損傷學生的寫作興趣。
第二學段的習作,目標定位於「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內容和形式的要求都很寬泛和開放。有什麼寫什麼,什麼都可以寫;怎樣寫都可以,能怎樣寫、想怎樣寫就怎樣寫。可以成文,也可以不成文。可以寫成片段,或者並不連貫的幾個片段,甚至還可以插入幾幅圖畫之類,這樣,學生會很有興趣,才能樂於書面表達,增加寫作的自信心。
對寫作有興趣了,有信心了,他們也就樂於書面表達與交流,學習寫作就有了持續性的動力。
(二)放緩坡度,夯實基礎
寫作是一種表現和創造的能力,在語文的聽說讀寫諸多能力中屬於比較高級的能力,需要以其他能力為基礎。同時,寫作還與學生心理發展機制有關,還應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寫作能力的培養,應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降低門檻,放緩坡度、循序漸進。夯實基礎,才能有利於今後的發展。
第一、二學段幾乎沒有文體要求,但是,如果對習作有興趣了,也能寫一些片段,把話說清楚了,到第三學段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學寫讀書筆記,學寫常見應用文,也就難度不大。有了小學階段的聽說讀寫的基礎,到第四學段再提出較高的寫作要求,也就順理成章。
還有,寫作的基本能力。四個學段,要求逐步提高,發展台階平緩。比如,從「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到「嘗試在習作中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從「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分段表述」,再到「真情實感」「條理清楚」「內容具體充實」等,這些目標與內容的設計,都值得深入領會,並在教學中認真落實,特別注意不要提高階段目標,增加學生的難度和負擔。
(三)解放心靈,激發創造
在降低門檻,放緩坡度的同時,為了降低寫作起始階段學習的難度,課程標准在設計寫作教學序列時,還盡量減少對學生的束縛,上規矩不早,也不嚴。比如,「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不拘形式」,等等,自由度都很大。
給學生的自由發展留出空間,解放學生的心靈,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10. 初中如何進行有序的作文訓練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苦最累的內容,作業量大,任務最繁重,一直以來由於沒有統一的作文訓練指導教材,造成寫作訓練主觀盲目,混亂無序,耗時低效。發揮教材優勢,使作文教學有序化實在是具有可行性。具體方案如下:
有序寫作訓練思路簡案(供參考)
單元序號 單元主題 重點例文 大作文訓練重點 大作文練習設計 小作文訓練重點 小作文練習設計
1 人生體驗 《走一步再走一步》《童趣》 敘一事:敘事要完整生動。1、交代清六個要素2、有詳有略有重點 《難忘的一件事》《童年趣事》或《這就是我》初中如何寫好日記;課文片段描寫 《升入初中的第一天》《一次遇險經歷》
2 人生理想 《第一次真好》《我的信念》 敘一事:選材和情感1、選材要典型2、情感要真實 《第一次_____》 記敘文常見的三種開篇方法;課文片段描寫 《長大後我就是______》
3 熱愛自然 《春》《濟南的冬天》 寫景:1、景物描寫的應用方法技巧2、借景抒情的方式運用 《秋》或《月下》或《心中的美景》或《雨中情》 總分總結構運用;排比段妙用;課文片段描寫 《秋》的寫作提綱;《春之韻》
4 科學精神 《看雲識天氣》《綠色蟈蟈》 敘事寫景:1、概括性語言要准確2、具體性語言要生動 《_____的一堂課》 記敘文常見的結尾方式;課文片段描寫 《日出》《晚霞》等觀察日記
5 親人親情 《羚羊木雕》《散步》 敘事抒情:1、直接抒情的運用2、間接抒情的方式及運用 《_____的愛》或《我愛我家》《愛也煩惱》 心理描寫運用;課文片段描寫 《當我受批評時》《最溫暖時刻》
6 美麗想像 《皇帝的新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敘事:1、敘事情節要曲折生動2、人物描寫方法 《巧合》《不一樣的_____》 聯想和想像的作用;課文片段描寫 《皇帝的新裝》續寫》
以上方案具有如下特點:1、宏觀調整有序化。結合教材把記敘文寫作知識點分成若干訓練段,每個單元訓練的側重點不同,由淺入深設計練習。2、讀寫結合有機化。從讀中找寫作的經驗,通過寫鞏固讀的理解,使寫作不至於和教材嚴重脫節,以「習得」促進「學得」。3、大小結合精細化。大作文每個單元1-2次,訓練較大、較重的知識點,是主體;小作文篇數不定主要是針對讀寫結合的片段進行訓練。